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苗乡轶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距离玉马塘较劲一些的中寨村通了一条毛璐,面包车勉强能够达到那里。二姐夫他们家也没有通车,不过在玉马塘的另一个方向,到了中寨村才分路,所以大家可以把车停在中寨村,然后搬行李回家。
这个时期,在农村有一辆面包车可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很多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呢。如果不是兴起了打工潮,很多家庭都还处于那种衣不附体食不果腹的状态。中寨村是龙逸峰外婆他们村,虽然外婆外公还有唯一的舅舅都已经离世,但毕竟龙逸峰从小到大都在这里度过,基本上都认识他,所以一点也不需要担心车辆的安全问题。村里的人看到龙逸峰他们居然开一辆车回来过年,都羡慕地围过来询问价格,还有车辆是哪个的之类的问题。龙逸峰告诉他们是二姐家的,反正他未成年还是一个学生也开不了车,可不想引起太多轰动。自古以来低调是国人的本性,龙逸峰且能不知?
在舅妈家休息了一会儿,留下一点礼品,给大表哥的两个孩子每人一百块钱红包,大家就分开各回各家。龙逸峰和龙海刚还有村里的另外两个在公司上班的小伙伴回玉马塘,二姐和二姐夫回各老溪,他们决定先回去准备准备,过两天再到龙逸峰家。按照苗乡的传统规矩,外嫁的闺女逢年过节的时候是要孝敬父母一些东西的,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都要送猪脚,不知道什么时候兴起的,已经成为风俗。因此,分开的时候龙海刚还开二姐夫玩笑说:“你们过两天来的时候猪脚不要看得太大,路程有点远,挑不动。”
二姐夫笑哈哈的说:“要不过两天你来中寨这里帮忙抬一下嘛,平时上班的时候我可没少帮你搬电脑。”
“那可不是帮我的,是帮龙老板抬的。你说是不是啊?龙总。”除了开会和有外人在的时候,平日里龙海刚根本就没有把龙逸峰当成老板,跟他客气。
当然,龙龙逸峰也没跟他客气。“那也是帮你们自己啊,龙经理。是谁在年终的时候连奖金和分红,一共收了两万多?要知道公司才成立了四个多月,加上工资和提成,总共加起来你算是享受股东级别待遇了哦。”
“哈哈,那倒是。要步你封一个副总给我得了。”
“好啊,如果明年的效益你给搞一个翻翻,给你一个副总兼营销总监,另外还配一台车。明年最好你先去把车学好了,免得有车不会开。哈哈。~”虽然是开玩笑,但是龙逸峰在使用和激励人才上可不小气。如果明年的效益还能像今年这么好,给龙龙海刚买车是必要的。既能激起他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工作效益,平时去那里还不是也方便了自己?龙逸峰自己的车暂时就不需要考虑了,因为他还是学生,更重要的是他还需要过来两年才能学驾照呢。
龙逸峰等四人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玉马塘。由于外出打工的人大部分都回来了,村里变得热闹了很多,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呆在自家里,大家成群结队的在村边的小卖部那家玩台球篮球之类的活动,有的纯粹就是吹牛打闹。看到龙逸峰等人回来,大家老远就开始喊:“龙总回来了。”然后大家嘻嘻哈哈地打闹在一起。现在,村里基本上都知道龙逸峰开了一个电脑公司,对他非常佩服。龙逸峰还是学生能够开一个养活三十来人的公司,在他们看来已经算是大公司了。龙逸峰的父母也从开始的反对逐渐理解,听说公司能够赚钱,心里也宽慰了不少。但是他们都不知道龙逸峰开公司的钱是从哪里来的,问龙逸峰,他也支支吾吾地没有说,问龙逸峰二姐,她也不知道。
龙逸峰放下行李,即先拜爷爷,和老人家聊聊天,说一说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然后才和父母哥哥姐姐们在火坑边聊天。王婧早在龙逸峰进村的时候,就到了龙逸峰家,陪着他父母亲在火坑边聊天。看见龙逸峰自然地坐在自己的身边,虽然没有言语,她心里还是幸福得美滋滋的。火坑边的话题主要也是龙逸峰说自己这个学期来的一些问题和事情,把自己公司发展的情况和一些重大转折说了一下,另外还把自己的北平之行介绍了一下。买地的事情暂时不能说,要是说了还不定父母亲要怎么说呢,还是先修好了再跟他们说罢。反正是二姐的主义,大不了到时候推给二姐。远在各老溪的龙逸峰二姐禁不住打了两个喷嚏,心里默念着是实在念叨着自己呢。
聊了一会儿,母亲开始张罗晚饭,父亲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哥哥姐姐们也忙着其他事情,好像在给龙逸峰和王婧空间似地。王婧才有时间和龙逸峰聊聊天,龙逸峰把自己买的礼物送给王婧,拿着自己的小灵通告诉她,等她上了高中也给他们买一个。王婧拿着龙逸峰的小灵通,高兴的脸都红了。不过玉马塘太偏僻了,小灵通在这里只能作为手表来看时间。两人在火坑边眉飞色舞地聊了一会儿,好几个年轻人陆续来龙逸峰家玩,大家聊着外面打工的情况,互相关心一下今年的收获,唠叨着一年各种事情和见闻。
如今的玉马塘,平时可是没有这么多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这么热闹。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七十二章 苗乡新年味
苗乡的年依然过的非常热闹,不过完全不同于从传统的方式。在以前,苗族同胞非常贫穷,即使在过年的时候,大多数家庭也不过就是三两斤猪肉炖着白萝卜吃,当然在玉马塘这样的现象很少,因为他们紧靠大山,山上有吃的,有野味。这样的现象在人多地少的地方比比皆是。
但是,不管怎么样的贫穷都挡不住苗家人的热情。一家人围着坐在饭桌上,即使没有好菜好饭,大家也是笑呵呵的,津津有味地吃着萝卜白菜,还要谦让给对方。晚饭过后,到处是欢歌笑语。那时候的苗族同胞过年,过的是一个气氛,一种形式。每逢过年的时候,他们都尽量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出来做一桌最美味的饭菜。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新年的期望和祝愿。特别的是除夕过后的那几天,苗家人趁着春耕还没有到,赶着走亲访友,到那里都是歌声一片。
土地承包到户以后,苗家人民的生活一年好过一年。特别是打工潮的兴起,是苗家的年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钱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在即将过年那几天杀猪宰羊。杀猪的人家都会叫上村里的关系比较好的人去吃饭,通常一请就是全村的老少爷们一起来,大家说着笑着,吃着喝着,把一年来发生的事情翻来覆去反复说着,有好笑的也有幸福的,但是不说悲伤的。因为过年,不好的东西是不能随便说的。当然,有钱了,除了自己养的猪要杀,豆腐要自己做,红粑粑要,糯米粑粑也要做,甜酒也要,粉也要烫一些,等等。而且一家比一家做的多。特别是那些糯米粑粑,每家都要做很多,然后包在水里,可以一直吃到农历的四五月份。各家的小孩看到这么多吃得,禁不住要拿来吃,吃不完的就悄悄扔掉或者塞在耗子洞里,大人们见了,也不过一笑了之。猪,当然要杀得越大越好,每家杀猪请客新鲜泡汤肉的时候,详情们第一句就会问你家的猪杀了多少斤。
自从回到家里,龙逸峰基本上每天都要吃一顿以上的杀猪饭,盛情难却,不去不行。往年叫他去吃杀猪饭的并不多,只有最亲的那几家把他们当成小孩子喊过去凑个热闹。现在上了高中,在村里人看来已经算是大人了,而且是有学问的年轻人,所以杀猪肯定是要叫上的。龙逸峰并不喜欢这样场合和氛围,但是又不能拒绝,只要硬着头皮和大家一起吃喝着。
除了吃喝,年轻人们聚在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女孩子。小卖部就在村边,离中心村相对较远,大家聚集在这里,各种话题都可以讨论,荤的有之,素的有之。一会儿说某某去发廊消费,很快缴枪了,下一阵又说某某被他们关到一个女孩子的房间里面,居然一个晚上都是谁地板。很多故事版本是真实的,当然也有夸张和杜撰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玉马塘的青年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那个年轻带一个女孩子回到家乡过年,不管他们结婚与否,年轻人们都要来祝贺一番。不送礼,送礼是结婚以后家长们的事情。这些还没有当家的年轻人只管凑热闹,每个人随自己所愿出一百两百或者三百五百,买上一堆炮竹大炮,一把烧完,响声整天,烟雾密布,越多越好。事主也步客气,请大家随便吃点东西,有什么拿什么,主要就是要有啤酒,用碗喝。喝也是有规矩的,刚上桌的时候,**新年或者准新郎新娘陪着大家先喝三大碗,除了新娘不做硬性要求,其他必须干。否者就是补给大家面子,醉倒,说明你耿直,那才是好样的。随后全村二三十个年轻人,没人要敬你一大碗,对方干了,你看着办。一般情况下,看得起对方的话,也必须干杯。特殊情况下,可以先和大家商量,事主喝半碗,敬酒的人喝一杯,可以理解。这样的敬酒至少需要走一轮,三十几号人,保守估计也得喝个十来瓶啤酒。加上然后的交叉敬酒,场面十分震撼。这样的时刻,新郎或者准新郎都要喝醉的,不醉说明敬酒的人不使劲。
喝完酒后,清醒的人不多了,大家才开始围坐在火坑旁边,聊天嬉笑。但是很少去闹新房,而是组织起来,或者打牌,或者唱歌。尤其是打牌赌博最为盛行。即使是平日里不赌博的人,在春节期间都要参与娱乐一下,大小不限,在于娱乐。一般不赌博的人都被成为边缘人,或者是赌不起的人。会赌博参与赌博,没有人笑话。当然,如果成谜于此,那也是要被人笑话的。
过年的时候,总有人会失落,比如说那些曾加年轻的老人,而且是会唱苗歌的老人。在以前,过年的时候几乎到处都能听到苗歌。而现在,几乎随处可以看见赌博。所以老人们很失落,干部们也很担心。为了正确引导这种现象,龙逸峰他们村中心中寨村基本上每年春节都要组织一次篮球运动会,广泛邀请周边地区的球队参与。参加的球队可以提前报名,也可以现场报名。奖品不多,奖金也步重,关键就是图一快乐。后来,受到中寨村的影响,很多村也举办春节篮球赛,满满地就演变成为一个固定的活动形式,周边地区的行政村轮流举办。
几乎每一年的春节篮球赛都非常热闹,也非常成功。很多人聚集到举办比赛的那个村,爱好篮球的继续打篮球,爱好赌博的找地方赌博,年轻人喜欢追求女孩的,可以趁机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在这几天里,参观人数最多的可达数千人,规模和影响都是比较大。据说后来政府都参与进来了,活动当天除了举办地要派人组织和维护,连镇政府和派出所也来参加,不过只是维护秩序,不抓赌。如果赌大了,也会驱赶。
关于篮球,玉马塘的年轻人们已经郁闷了很多年。按照行政的划分方式,玉马塘应该属于中寨村的一个组,由于村中心人丁兴旺,年轻人很多,所以每次举办篮球比赛的时候都没有玉马塘和周边几个小组的名额。前些年,玉马塘和周边几个小组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对,曾经大出风头,差点把中心村都给打败了,着实让他们几个边远小组分光了一把。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打工潮的兴趣,周边几个村的篮球爱好者青黄不接,连五个人的队都组织不起来了。所以最近几年都只能在场外观看,那些篮球爱好者们别提多郁闷。
这不,听说今年又要在中寨村举办篮球赛,还没有过年,玉马塘以前的老篮球手龙成奎就把龙逸峰、龙海刚等一些篮球基础较好的年轻人组织起来,说无论如何今天他们也要组织一支队伍。龙逸峰看着身边的一般青年人,据他所知能够打球的也就是五六个,其他人都是打野球,连运球都不会,有的甚至规则都不动。在这五六个人里面,估计除了自己和龙海刚以及组织人龙成奎有全场比赛的经验之外,其他都是在村里面那个半场球场练出来的,只能打半场,而且还是比较野的那种。再说他们一直在外打工,训练的时间很少,体力也跟不上,这样的一直队伍去比赛,能走多远?
龙逸峰并没有泼冷水。首先他爱好篮球,愿意去比赛现场玩一玩。第二,龙成奎是他们一族的,算起来是他的长辈,龙逸峰觉得没有必要打消他的积极性。他好不容易说动大家参与,自己不识趣地去泼冷水,那还不得挨批?
比赛就比赛呗,能走多远走多远!反正我们就是一个小组组织成的球队,输球算是正常,赢球就是出彩。龙逸峰是这样想的,其他小伙伴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大家在龙成奎的组织下,除夕刚过就开始在村里的那个只有一个篮球架的半场篮球场上开始训练起来。通过训练结果统计,龙成奎觉得一号主力非龙逸峰莫属,其次是龙海刚和龙成奎,还有王东海、龙再平,另外几个年纪在20来岁的青年作为替补。
一切就绪,大年初三,向中寨村出发!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七十三章 春节篮球赛
玉马塘男女老少一大帮篮球队员和助威的拉拉对来到中寨村的时候,周边各村的参赛队伍也陆陆续续到来,龙成奎作为玉马塘的组织和领队人,赶紧去主席台那边报名。村长看到玉马塘组居然也来报名,脸上有点难看,毕竟一个村两个队总不是太好。还好他看到玉马塘今年只是一个小组参赛,估计最多两场就淘汰下来了。没准一场下来,输惨了以后,他们也就好意思打下面的比赛了,再说活动举办的时候也没有规定一个组不能参加比赛,就让龙成奎报了队名。报名完毕,旁边的文书拿着毛笔在一张红纸上面写上“玉马塘队”三个大字,然后贴在领队牌子上,并交代龙成奎让他们参赛队伍等一下参加进场仪式。具体怎么走,只要跟着拿着他们对牌的苗家女孩即可。
龙成奎带领大家在篮球场上与其他队混在一起大了一下散秋,就听到广播要求工作人员清场,开幕式马上开始,运动要开始进场。
今年的活动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比往年要大,也好好的多。村里还特别请了十多个女生穿上苗家女子独特的服饰带领每一支球队。首先出场的是周边各个村的的参赛队伍,看着一队对高头大马的样子,龙逸峰觉得今年比赛的队伍素质普遍不错,比以前的好多了。而且看样子,好像一队比一队强。玉马塘队在倒数第二个队伍出场,当以龙逸峰带头跟着在前面举牌的女孩子走如赛场,周围密密麻麻的人**头接耳地想起来,大家都悄悄议论,为什么玉马塘一个小小的组还要参加这样的比赛?更有好事者本着看玉马塘笑话的想法在一边起哄,其中要数中寨村中心的年轻人们的嘘声最大,在他们看来,他们村就是中寨村根正苗红的代表队,至于边缘的小组,不值一提。
开模式很简单,出席开模式的政府领导简单做了一下发言,然后裁判代表和球员代表相继宣誓,马上就进入抽签环节。由于比赛队伍有三十多个,恰好中寨村有两个篮球场,因此队伍先被随机抽签划分为两组,每一组占用一个篮球场。然后再在组员内抽签决定对手,实行淘汰制,一场定胜负。如果那个球队输了一场,就没有机会进入下一场了。虽然这样的比赛有点残酷,但是由于球队太多,要在三天内完成比赛,也只能这样。龙逸峰他们运气不错,分到主会场的那个组,在本场次内的16个队伍中抽到5号,按照第一号对战第一十六号的远着,比赛的对战情况为:
第一场为1:16
第二场为2:15
第三场为3:14
第四场为4:13
第五场为5:12
第六场为6:11
第七场为7:10
第八场为8:9
一共八场比赛,一轮结束以后,按照第一场赢队对战第五场赢队,顺应为一对五、二对六、三对七、四对八的方式进行。最后得小组赛冠军以后,两个小组冠军争夺总冠军。龙逸峰注意到,他们最为5号对,第一个对手就是12号杨柳村队。从刚才进场的情况看,他们那个队的队员大部分都是穿着运动服,很多人平时应该有运动的习惯,可能篮球比较熟悉。果然,知道自己的队伍是杨柳队,村里对杨柳村比较熟悉的人就直说糟糕了,杨柳村大学生和高中生都很多,有的还是体育专业的,这一次玉马塘出师不利了。
按照冬天的天气和时间计算,每天最多能够打六场比赛,所以龙逸峰他们对被安排在下午的倒数第二场。在此期间,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比赛和游玩,因为村里的两个篮球场都已经用来比赛,再没有其他球场可以训练。反正无事可做,经验丰富的龙成奎要求自己的队员一直在场边看球,一方面可以了解一下裁判的尺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和了解对手的其他队的实力。虽然说杨柳队很强,玉马塘也不能气馁啊,万一有机会和其他队对阵,不了解对手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比赛开始,龙逸峰在观众席上遇到了很多老同学,从小学到初中。由于周围同年龄段的基本上都是在初中上的学,基本上每个球队都有一些认识的同学。只有几个不属于牛场镇的村不算太熟悉。在和同学们聊天的过程中,龙逸峰真感觉到最不全面的就是他们玉马塘队,其他队伍基本上是学生,有很多比赛经验。他们队除了三个人有全场比赛的经验,其他都是打半场的,甚至有的就是除了体力什么都没有了。那些和龙逸峰从小学就是同学,初中也在一起上学,现在又在各个学校上高中的同学都开给龙逸峰鼓励,让他们好好地打,争取把中寨的主队打下来。龙逸峰在想起来,好像中寨村的主队也和他们分在一个组,不过是6号,按照周边的人议论,估计玉马塘没有机会遇到中寨主队了。玉马塘这一只由一个小组组成的队伍,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来打酱油的。甚至有的人还不客气的说,玉马塘就是来作秀的。而作为经常举办春节运动和村完小所在地中心村,中寨村的主力队伍实力一直都很强悍,每年的春节篮球赛上,不管是在那里举办活动,他们每一次都是冠军的种子队伍。
王婧紧紧地挨着龙逸峰坐着,终于又看到龙逸峰打球了,心中无比激动。在她的眼里,龙逸峰是最帅的,球也是打得最好的。在村里是扛把子,到了初中还是扛把子,不过遗憾的她还有两年才能见到龙逸峰的高中篮球呢。事实上,在场的观众们觉得龙逸峰篮球最帅,长得最帅的也不仅仅王婧一个人,很多和龙逸峰是同学或者曾经看到他玩球的人也是这么想的。在初中的时候,龙逸峰一直就是学校篮球队的风云人物,不过那时候他各自还小,临近毕业也不过1。75米左右,将近一年的生长,现在的龙逸峰有1。81米,而且身体也要壮实得多,不管身高和体重都增加了不少。可以说,龙成奎之所以敢于组织这一支队伍,很大的程度是基于对龙逸峰篮球技术的认可。
人群中,更有的了解他在高中的状态的人,觉得龙逸峰他们村还是有希望的,比如高雄林。他作为牛场镇牛场村的控球后卫,也是主力球员,从初中就和龙逸峰一起打过球,高中还是同班同学,在篮球方面算是最了解龙逸峰的人,原本以为龙逸峰会参加中寨村主队,所以他们还没有到中寨村的时候他就预言中寨村可能是他们最终要的对手。到了现场以后,看到龙逸峰带领的只是一个小组队伍,感到好奇。一问之下才知道是他们那个山村自己的队伍,他又立刻告诉队友们,玉马塘对也是他们对打的竞争都收之一。
到了中午的时候,三场球赛比完,龙逸峰他们这个篮球上的这一组分别是16、2、3号胜利,也就意味着1、15、14号三个队伍淘汰出局。为了争取时间,中午继续比赛。好在虽然今天天气很冷,但并不潮湿,寒冷的天气挡不住观众们的热情,大家穿着厚厚的大衣,跟着球队比赛的进程叫着吼着,不知不觉就没有了寒意,甚至有一丝丝发热。
按照比赛规定,报名参赛队伍的球员、教练和领队中午可以在村里面安排的食堂吃饭。龙逸峰他们村的年轻人们简单用了在食堂用餐以后,继续参加比赛。中间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吃饭的时候,负责煮饭的是中心村的曾庆国开始不让王婧吃饭,说只有队员和教练还有领队能吃。龙逸峰从小就认识曾庆国,为了不让他为难,特意告诉他,王婧就是领队,龙成奎是教练。曾庆国看到龙逸峰以为自己不认识他,笑呵呵地告诉他,就算她不是领队,那也是我表媳妇啊,我怎么能够不让他们吃饭呢?中心村都知道我堂姑妈家幺儿从小就有一个娃娃亲的小老婆。哈哈~。原来,龙逸峰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在外婆家,而王婧则像一个小尾巴似地,到那里都要跟着,久而久之都像玉马塘人一样,称王婧是龙逸峰的娃娃亲小老婆。没想到两人长大了,还有人记得这事。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七十四章 围追截堵
下午,玉马塘队迎来了本年度篮球赛的第一场战斗。面对群众一致好评的观众,玉马塘的队员和啦啦队们这本输球不输人的宗旨,看到自己一方主力队伍走上球场,欢呼声居然比杨柳队还要大一些,不过收到其他观众的嘘声也不少。你玉马塘一个小组还想对阵一个村?那简直就是在侮辱人家的各个村的队伍。
估计杨柳村的队员们也是这么想的,无奈球场的规则注定只能在篮球长肆意狂虐自己的对手,否则的话,我们早就在场下狠狠地揍玉马塘村的这些小伙伴了。背负一腔怒火与场上大部分观众的期望,杨柳对也冲冲忙忙地上场了,看他们那个气势好像不是来打球而是来打人啊。当玉马塘队举手并喊着向杨柳队学习的时候,他们都懒得回礼。在他们看来,学习是肯定的,而且他们一定要好好地教育教育这支小小队伍。、
比赛马上开始,裁判员把球拿到中心线,开始争球。玉马塘就数1。81米的龙逸峰最高,理所当然地打中锋的位置负责出来争球。不过杨柳队的中锋更高,估计得有一米九的样子,龙逸峰都怀疑这家伙到底是不是杨柳村的。要知道西南地区身高普遍偏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全民平均身高也不过1。7米左右,龙逸峰目前身高1。81米算是收到了很好的遗传,眼前这个家伙足足比他高出近10厘米,那得浪费多少粮食?看着块头估计两百斤上下,如果不是自己真的练过,龙逸峰还真的有点胆怯。
开始比赛的时候龙逸峰就提醒自己,不能运动蚩尤法典的能量,只能凭借身体力量来参与比赛。不过他也知道,虽然没有运用武功,但是不公平依然存在。要知道他现在已经修炼到蚩尤法典第三层修体,身体素质已经脱离了普通人的范围。所以争球第一条的时候,他对面那个身高一米九零以上的壮汉就吃了一个哑巴亏,还没有反映过来,球就被龙逸峰拨开了。看着飞向龙成奎的球,龙逸峰开始往对方篮球篮球跑去。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除了他一个人飞奔到对方篮球,其余的人都猛往他们篮球跑呢。
球,被对方断了!
尼玛!以上就必要这么**吗?龙逸峰心里暗自腹诽,反正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如就在对方篮球欣赏对方行云流水的进攻,当时送给对方两分吧。对手没有辜负龙逸峰的“殷切”希望,偷走龙成奎手中篮球的那位帅哥一起绝尘直杀篮下,完美地演绎了一个三步上篮。
杨柳队,两分!
周围的欢呼声好像是他们揍了玉马塘对一样舒畅欢快。难怪,睡觉所有参赛队伍中就只有玉马塘国土面积最小,人民群众最少呢。这样的菜鸟还要不自量地来和各个村pk,打不残它就是丢自己村的脸。本着这样精神,杨柳村得了第一个球之后居然一点也不放松,一上来就是全场紧逼。看那个气势是不让玉马塘对过半场了吧。郁闷的龙逸峰只好跑回中场打算接应后卫龙海刚。被两人夹击的龙海刚压力巨大,看到像自己跑来的龙逸峰,心里高兴。出手传球,目标很明显是给龙逸峰。
如此明显的动作自然早早被对方识破,动作都没有做完就被后面协防的队员操走了,两个移传就到了篮下那个一米九零以上大个子的手上,在冲忙回防的王东海头上轻松入网!同时哨声响起,居然是二加一!可恶!王东海嘀咕着。赶上来的龙逸峰拍了一下王东海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激动,比赛刚刚开始。在不出以外地被对方发下一球,比分已经到了5:0,场外的欢呼声更大了。甚至有的还大声喊着“打垮他们”、“不要让他们破零分”之类的口号。杨柳队倒是积极响应对方的号召,龙逸峰在后场刚把球传给后卫龙海刚,对方又像饿狼似地围了上来,看着带球的龙海刚就像面对的是一直小绵羊。龙海刚毕竟还是有经验的,面对对方的协防,绕过队友龙再平的身体,飞快地往中场飞奔,只要过了中场,他就能一手传给早已经到了对方两分线范围内的龙逸峰,他清楚龙逸峰的实力。
不过幸运之神好像并没有眷顾他,由于跑得太急,步子略微有点酿跄,被对方夹击队员赶上,手忙脚乱中被对方抢断,直接传给篮下等候的队员,又是两分!7:0!这时候的欢呼生更加猛烈了,观众们像是要鼓励杨柳队的配合,大声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不要让球过中场。
你妹,有这么夸张吗?龙逸峰心里嘀咕。他跑过中场,拍了一下龙海刚以示安慰。同时示意正准备传球的龙再平把球传给自己。只有自己打好一球,才能帮助队员重拾信心。拿到篮球的龙逸峰不换不忙地带着球,等着对方前来夹攻。对方吃过甜头的那两个队员看到玉马塘换了一个人持球,依然坚定地包抄上来,围堵在龙逸峰周围,显得不慌不忙的,一看就知道经验丰富,经常干这种活的主。
两个人?怎么不多几个?从小学就是优秀后卫的龙逸峰从来不担心包夹,如果不是在玉马塘他各自最高,他最好的位置应该是小前锋和后卫,尤其是后卫的角色他最熟悉。不用任何花俏,晃过对方两个防守队员,转眼就到了对方的三分线上。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