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秀看了姐姐歪在锦榻上,和自己有一句没有一句的说闲话。手里捻了团扇在手里把玩了,一时没有拿住,失手掉在了地上。
  团扇白玉为柄,摔在地上,玉柄碰成了几块。就有小丫头赶快过来拾了下去,玉妙有些懊恼:“天天陪了我,怎么就失手摔了它?”
  青芝又送上来一把,笑道:“旧的不去,那些匠人们可怎么生活呢?”玉妙这才高兴了,夫人们笑夸了青芝会说话。
  玉妙偶一抬头,亭下不远处站了朱宣,负手站在松树下往这边看,竟然象是看了一会儿。朱宣来了有一会儿,远远看了妙姐儿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衣衫,斜斜歪在小小的锦榻上,衬了四面景色,他也这样想了,好一幅美人图。
  见玉妙看到了自己,才大步走过来。夫人们,跟的人都低了头行礼:“王爷。”
  朱宣只随意嗯了一声,上亭前已经是吩咐玉妙:“歪着吧,不用起来。”见玉妙还是坐直了,他走到榻前坐下来,刚才摔了团扇懊恼已经看在了眼里,温声道:“又糊涂了,玩的东西,摔了就丢开了,难道就认了那一把。”
  如音在亭下听了,又想笑了。王爷又来了,天天对了他就笑脸相迎才好呢。
  玉妙更是一笑,难道要我学撕扇子不成。就抬了脸笑道:“已经高兴了,这不是还有一把。”
  朱宣就对了还跪着的夫人们道:“夫人们散了吧。”
  四位夫人行了礼走开,玉秀也只能走开,玉妙看一看她告辞没有说什么,表哥明天就要走了,我只想陪了他。
  玉秀走出府门,坐车回家,心里想,姐姐当然不会想我,她现在有人陪了。想想刚才见到的四位夫人,虽然品貌不俗,论端庄还不如卫夫人。
  再看了自己坐的这车,这车是卫夫人的。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五章,离开(三)
  第三百二十五章,离开(三)
  直到天黑了有一会儿,院子里的暑气才渐渐消散。
  院中芭蕉树下放了凉榻,朱宣伴了玉妙斜倚在了榻上,听了玉妙看了天上的星星在胡说八道。
  玉妙笑得不行:“这星星不好,人家在乘凉,它眨了眼睛在偷看,也许在笑。”
  朱宣无声的笑了一下,轻声道:“笑话我们做什么?”
  玉妙轻声笑语:“笑什么呢。。。。。。”朱宣笑道:“笑话你比她长得好。”
  玉妙更是笑得不行,轻脆的笑声洒了一院子,刚才是玉妙在说,星星真好看,表哥说:“再好看的星星没有妙姐儿好看。”
  两个人指了什么都能调侃上一通。
  玉妙不笑的时候,就要紧紧的抱住了朱宣的腰,把脸埋在他身上。不是不担心的,这一次送行与上一次不同。
  去年宫中出来,没怎么耽搁就走了。这一次平时夫妻亲昵,刚有了孩子,一下子说要走了,玉妙耳边又传来如雷般的奔马声。
  她只要静下来,就会眼瞳深深地看了朱宣。
  朱宣就带了她胡说八道,这样子就不会想了。
  轻声安慰她:“担心什么,表哥几时输过?”玉妙微微一笑,更是抱紧了他。
  心里想了那封战书,宫中抄了原件来,玉妙自己也过了,不知道有什么好打的,信里指名道姓要表哥:南平王敢出战否?
  真是不能不去。朱宣把玉妙的小脸儿从自己怀里弄出来,手轻轻捏了她下颌,吻了下去,半天才轻声道:“这么香甜。。。。。。”
  玉妙也轻声道:“表哥,”朱宣又亲了下去,过了一会儿才道:“不要担心,关心自己。”
  玉妙听他这一次没有说几时回来。其实朱宣在心里正在盘算,从接了战书,就一直在看地图,达玛大军摆在了哪里,这一次大概要打多久,朱宣一直在盘算。
  听了怀里玉妙已经睡去,朱宣才讶然一笑,成了亲就是好,怀里是妙姐儿柔软的身体,让我只想着早回来。
  这样想了可是不行,夜已经深了,外面凉爽有风,朱宣抱了玉妙送进房里去,才重新走到另一侧的房间,房内墙上挂了军事地图。
  他策了烛,一个人细看了半天。这一间房里摆的全是他用的东西,兵书刀剑,玉妙亲自为他布置了,脸上就有了笑容:“这些刀剑真是好看。”
  其实朱宣是为了偷懒,不想再多走几步去里面书房去。他熄了蜡烛,又自己笑话了自己一下,成了亲以后象是懒的很了,多走开几步都不情愿。
  重新回到床前,看了玉妙帐内微红的小脸,朱宣也躺了下来,把她轻轻抱在了怀里,玉妙睡梦中也习惯性的往他怀里缩了缩。
  第二天是朱宣离京的日子,玉妙醒来时,不意外的看到床的另一边是没有人。忙探了身子问:“来人。”
  如音走进来,不等问就回了话:“王爷宫中叩辞去了。”玉妙这才放下心来,说了一句:“帮我穿衣服。”
  打扮好了就去太夫人房里等了,老侯爷等家人都起了来,看了玉妙进来,都看了她微笑。太夫人笑对了她道:“今天等一会儿,等你表哥宫中回来一起用早饭。”
  玉妙就微笑了:“是。”
  叶姨娘微笑看了玉妙,笑对了太夫人道:“这几个月就看着有些显怀了,府里上了年纪的妈妈们,看了都说是男孩子。”
  太夫人一提这个也很开心,道:“我备了双份的衣服,小王爷小郡主的都有。”然后看了玉妙一眼,就这样也希望是男孩子。
  自己当初生下来儿子下来,家里是何等的高兴。妙姐儿有了身孕后,小夫妻两个人亲热的不行。
  偶然进来请安的亲戚们看了都要到太夫人面前来说笑:“看了王爷王妃在一起,就让人觉得好。”
  太夫人高兴的就不一样了,儿子整天象是没有笼头的马,这样子才算安生了。
  玉妙听了母亲在和姨娘们谈笑风生,又看了看自己,生儿子还是生女儿?表哥即将离京,玉妙就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让我生儿子吧。
  生了儿子,表哥,父母亲都会高兴的不行。
  以前觉得生男生女都很好的妙姐儿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生女儿不受待见的人见了好些了,以前就一直听说,在封地上,在京里,都听说了,也见过了。
  当时玉妙心想,难道不能再生,又不计划生育。
  表哥还没有回来,今天不知道是穿什么去,表哥穿了战袍好看的很?玉妙胡乱想了,一面看了人进来。
  王爷今天离京,是早早打听好了,亲族们都来送行,先到了太夫人房里。
  玉妙看了进来的这些人中间,能坐在母亲房里候着的人,在亲族间也算是有头脸的,可就这些人这一会儿看了满面笑容,而且打扮得花团锦簇的,中间也有几个是生了女儿不受待见的。
  有时来看玉妙,就为她提了小心,嘴里还要说好听的:“一定是个男孩子。”
  玉妙知道跟她们也说不清楚,就只含笑听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外面有人回话:“王爷回来了。”全家一起在院子里出迎,天已经大亮了,朱宣踏了石子甬道大步走过来,身上锦袍的下摆不时随了步子飘浮了,玉妙看了他一笑,朱宣隔了几步远也对了她一笑,走过来一把携了她的手,对母亲道:“儿子特意回来陪了父母亲用饭。”
  玉妙自然的就贴了朱宣。太夫人看了微笑道:“可不是在等你一起用饭。妙姐儿也在等着呢。”
  朱宣哎呀了一声道:“她等什么,现在能吃的很。”
  玉妙笑道:“我吃了的,这一会儿象是还能吃得下去。”
  朱宣这才轻轻一笑看了她:“那就再去吃去吧。”一大群人往前面厅上来。
  知道今天人多,又天热,厅上的隔板早就下了下来,一群人吃了饭,玉妙看了朱宣就恋恋不舍的,朱宣用手抚了她,只能笑看了她。
  一群人看了王爷夫妻两个人,当了众人面这样缠绵,不由得是有些脸红。反正当事人是不会脸红的。
  看看时辰已到,朱宣站了起来,拜别了父母亲,对母亲拜托道:“有劳母亲照看妙姐儿。”
  太夫人微笑了,她从来送行时面带了微笑,道:“你只管放心,有我呢。”
  朱宣这才携了玉妙的手往外面来,府门外又候了一堆人,朱宣随行的亲兵,这一次要跟去的宗亲,他们的家人也跟了来送行,不过是交待:“去了军中要听王爷的。”
  就有几位成了亲的,女眷们当场哭的不行。太夫人看了就有些不悦,这样送行太不应该。
  再听了身边的玉妙对了朱宣正在低语:“表哥赢了,再送我一匹马来。”
  朱宣大乐了,道:“好,一定给你一匹大的。”然后对了她又叮咛了几句:“要听母亲的话,时时给我写信来。表哥到了哪里都牵挂你。”
  玉妙看了看自己的腹部,又看了看他,朱宣笑骂了:“又淘气了,两个都牵挂。”
  玉妙这才抬了脸轻轻一笑,
  朱宣又在她头上拍了拍,走到父母亲面前,正式拜辞了,太夫人从老侯爷手里接过一杯酒,递了给他:“我不担心你,你打仗最行。不过早回来。妙姐儿生了,不管是男是女,早让人给你信去。”
  老侯爷递上了第二杯酒:“扬我国威,显我国体。”太夫人心里乐,每一次看老侯爷送行,太夫人回头来就要笑他,酸的很。
  玉妙递上了第三杯,眉眼儿幽幽:“愿表哥早日凯旋。”朱宣接过来一饮而尽,把酒杯给了一旁的服侍人,重新拉了玉妙的手对太夫人这才说了一句:“妙姐儿不管生男生女,都是儿子的第一个孩子,请母亲好好待她。”
  天天一提起来生男孩生女孩,妙姐儿就要争上一回,一定要说女孩子好才行,她自己心里,也担心生个女孩子。朱宣深为明了。
  太夫人又笑了道:“我倒要你交待了。”玉妙眼中就有泪要出来,看看台阶下别的女眷们送行,弄的一脸的泪水,让别人看了都不好过。
  表哥昨天也有交待:“你不要出来送我了。”玉妙执意不肯,但是答应了不哭。
  这一会儿强忍了泪,换了笑容,朱宣负了双手,扫视了台阶下送行的人。亲兵们立即啪的一声站直了身子,齐齐上前了一步拜倒:“请王爷上马。”
  朱宣大步走下台阶来,朱喜送上马缰来,朱寿送上了马鞭,朱宣上了马,别人也上了马。一执马缰,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只看到马上的背影和听到马蹄的的声音。
  若花站在王妃身后,看了朱喜也上了马,也是头也不回,眼眶湿润了。自己陪了王妃,又不能惹了她掉眼泪。
  玉妙看了这一群人消失在了长街口,只看到身后跟的人,表哥在前面,连个身影都看不到。才看了太夫人,老侯爷:“父母亲,请进去吧。”台阶下女眷们,有几个已经痛哭失声了,让太夫人也不悦。不让跟去时就百般的求了去,让跟了去就这么着。
  家家都有出征的人,太夫人想了一想,战场上刀剑无情,轻轻叹了一口气,对玉妙道:“一会子太阳就上来了,咱们进去吧。”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离开(四)
  第三百二十六章,离开(四)
  太夫人携了玉妙的手,走进了二门,才问如音:“王妃随身用的东西都搬到我那里去了?”
  如音欠身陪笑道:“是的。”
  太夫人就笑对了玉妙道:“来吧,妙姐儿,今天开始,跟了我住。”
  上午半天,玉妙懒懒地歪在锦榻上,不想出来。太夫人让人不要打搅她:“让她歇一会儿去。”
  到了下午,四位贵夫人一一的进了来,她们也送行过后,玉妙让她们回去歇一会儿,刚离别了,心里肯定不好过:“下午再来陪了我吧。”
  看了她们进来了,玉妙这才打起了精神,听了她们说笑。这些人每天都搜尽了京里的新闻,可笑可听的事情来陪了自己,总是表哥一番好意。
  还没有坐一会儿,高阳公主就兴冲冲进了来,看了跪倒的夫人们不以为意,对玉妙笑道:“王爷走了,我来陪你。”
  玉妙就看了她笑:“你倒是等人通报了再进来,我都来不及行礼。”夫人们起坐敏捷,看到公主骤然进来,跪到的还很快。
  自己只刚站起来,高阳公主就到了身前,真是走路象一阵风,偏又爱穿红色宫装。
  高阳公主笑道:“不妨事,哪个要你行礼去。”玉妙只一笑,道:“话虽然如此说,可是也不能失了礼节。”用眼睛看了看四位贵夫人,你以为还象以前那样说话吗?
  身边多了四个人,可以预想到以后一直会陪了自己。
  高阳公主就很简单地说了一句:“夫人们出去坐会儿吧,我要和王妃说话。”看了夫人们垂首出去,玉妙才一笑。
  高阳公主刚说了一句:“我在西山住的闷死了。”门帘高打了,又进来了一个,陶秀珠笑吟吟地:“看看,还是我好吧。我来陪你。”
  如音和丫头们在房外笑,高阳公主,陶姑娘来时,都不用通报的,一阵风似的冲到房里去。
  一听到朱宣走了,这两个人乐死了。以后再来不用进门问王爷在不在了。先找到了玉妙房里说在太夫人这里,两个人从来在南平王府常来常往,熟门熟路的去给太夫人请了安,就直接来了。
  听了里面三个人在说话,外面夫人们有些不安。一位高阳公主,一位陶家姑娘,这两位也可是算是京里小姐们娇纵的人物了,选的这几位夫人们都是行有行规,坐有坐姿的,与小姑娘们不怎么来往,早就听说了高阳公主的骇异新闻,不与驸马同房,而陶姑娘没有成亲,就整天西山,京里跑,有一匹好滇马,天天不骑也到处带了炫耀:“我和南平王妃是一样的小马,我不比她骑的差。”
  没有想到看的比听到的还要惊人,不等通报了,就这么直接闯了来,听里面在说话,还觉得王爷走了好的很。
  四位夫人互相看了,这样的事情可不能长久下去。
  玉妙取笑高阳公主:“你做错了什么,要把自已弄到西山去一个人冷冷清清的。”高阳公主自从宫女的孩子掉了,就一直在西山住着。
  高阳公主不好意思了,还在嘴硬:“那里景致好,不是你也有房子,明天咱们西山去吧,那里比京里好了许多,养孩子那里好。”
  外面的四位夫人听了就都想呻吟一声了,这事要拦着,还不知道怎么拦呢。又不能得罪了公主,又不能让王妃去。
  王妃还是要在静养中,怎么能坐半天的车驾去西山呢。
  听了里面陶御史家的秀珠姑娘也说话了,而且兴致勃勃:“现在就去,何必明天。我给你们看我的小马。。。。。。”
  夫人们再也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在房里随意的踱步,一面侧耳认真听了里面说话。
  就有两位夫人站了起来去回太夫人,让太夫人拦了去。
  玉妙拦住了她们,笑道:“我现在可不能去呢,表哥刚走,我要陪了父母亲,怎么就丢下了他们一个人去西山呢。”
  夫人们松了口气,听了高阳公主,陶秀珠还在说:“禀一声也就是了。”
  玉妙只是不肯。这两个人才算罢了,然后就一坐就是一下午,也不管王妃要不要歇着。
  谈到半酣处,就有两位夫人进了来,含笑道:“王妃要不要歇着?”
  只换来高阳公主和陶秀珠一声:“那你歪着吧。”
  夫人们出来了没有主意,不是本来就歪着的。三个人都歪在锦榻上,头碰了头不知道在说什么,说的那么热闹。
  太夫人听了也就是笑一笑,对来禀的夫人们道:“让她们去玩吧。”高阳公主和陶家千金秀珠从来都是这样,也不用到现在才大惊小怪。
  天气渐渐暑热了起来,玉妙身子也越来越见涨,她有时候真想有一本孕妇指南看一下,可是这里没有这种东西。
  这一天里在府中漫步,看了面前一株海棠花,后面是一道青砖围墙,玉妙想起来围墙后是表哥的外书房。
  有时候闷了,书房里的书翻过来翻过去,不是兵书就是史书,和封地上居然一模一样,玉妙看了就好笑,这有什么意思,一点取乐的东西都没有。
  就信步往朱宣外面的书房里来,身后随侍的夫人们就跟了后面跟着。朱喜,朱福成了亲一样当差。
  朱福这一会儿不在,书房里几个当值的小厮,都是新买进来的,只有七,八岁年纪大。见了王妃来了,都喜笑颜开的来请安,搬凳子,倒茶水。
  玉妙看了他们忙碌,就对夫人们笑道:“咱们坐一会儿吧。这里倒是凉快。”
  窗户大开了,一阵一阵的风吹过来。厉夫人笑道:“这里虽然凉快,只是吹风。”
  玉妙笑道:“关了半扇窗也使得。”只坐了一会儿,就站了起来,止住了跟着站起来的夫人们:“我在这里转一转,你们歇着吧。”
  走到里面房间里来,看了里面宽阔的书案,架上磊着满满的书。玉妙走过去看了一看,再回身看看外面。
  里外面的门帘高开了,她不让人跟,别人能看到她,也就没有别人跟来,只是笑看了她。
  玉妙再回过身来,脸上才是一丝笑意,这边架上全部是小说话本儿,看了那名字就香艳的很。
  这种东西表哥就这么摆在这里,以前来过几次,只是找他,没有注意看这里。
  信手打开了一个黑漆抽屉,玉妙看了一看就关上了。不用再看了,一抽屉的五颜六色的方胜,抽屉一拉开,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不用看也知道是什么东西。
  居然还留着。
  玉妙走出来,对了夫人们笑道:“咱们回去吧,这里风大。”
  带了夫人们进了二门,门里走过来一个人请安,口中笑道:“王妃今天高兴的很。”
  玉妙定睛看了一看,是五房里的九太太,九太太身上穿了蓝色织锦的衣裳,下面是裙子,头上戴了几支钗环,虽然是近四十岁的人,还是打扮得很俏丽。
  玉妙笑道:“我闲着出来走走。”亲族众多,只有五房里象是与别的房头不同,穿着打扮上看了都比别人要强,而且三天两头来请安。
  去年在京中,除了府里有头脸的管事的,族长,能经常来看自己的就是五房的几位太太了。就是朱宣也说了:“没有事情就见见好了。”
  玉妙没有去猜测原因,再看别的亲族,除了觉得五房里有钱以外,再就是她们三天两头的送东西来。
  就对她笑道:“天这么热,难为你想着,还进来。”
  九太太陪了她走,一面把手里的东西给她看:“大相国寺里有法事,我去给太夫人,王妃求了平安符送进来。随便问一问太夫人和王妃,寺里的法事还有几天,去不去看看?”
  玉妙看了看天,万里无云,实在是热得很。对了九太太一脸的笑容,笑道:“这么热的天,不知道母亲去不去?”
  九太太笑道:“天热有什么关系,那里凉快的很。”
  太夫人正在房里歪着,房里有一个说书的,一看到玉妙进来,就摆摆手不让说了,笑道:“这么热,我就说了进来坐着吧,还要出去走。”
  玉妙笑道:“母亲在听什么?”太夫人笑道:“你不在房里,我让她们随便说几句俗语解解闷。”
  然后就让说书的出去了,一起看九太太送进来的平安符。
  又看了玉妙道:“你要不要去看看法事。”九太太就在一旁笑着道:“为小王爷烧烧香也是好的,我昨天刚去过,那里热闹的很。说是明后天还要热闹呢。”
  玉妙听了心动,不管是不是小王爷,烧烧香也是好的。就对太夫人笑道:“母亲如果去,也带了我去。”
  太夫人笑道:“那就后天去吧,明天让他们收拾去。”又喊了人来:“去问一声,还有谁去?”
  一个丫头去了,过一会儿回来笑道:“老侯爷说要去,姨娘们说不去,两位姑娘有些不舒服也不去了。”
  文锦,书锦伤风了好几天,怕过了给玉妙,一直不往这里来。玉妙和太夫人订了要去,让人去收拾去。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乱云(一)
  第三百二十七章,乱云(一)
  只说了一会儿,太夫人就笑对了玉妙道:“你还是回自己房里歇一歇吧。”
  玉妙这才站了起来回到自己房里,她住在太夫人正房的对侧的正房里,婆媳两个人隔了中间的隔间,一个占据了一间正房。
  刚回到房里,正歪在榻上想了大相国寺法事有多热闹,如音打了帘子轻轻走进来,见她没有睡着,笑着说一句:“若花姐姐来了。”
  玉妙微笑了,坐起来道:“有请。”
  若花是妇人的打扮,走进来行了礼,与玉妙对看了笑。
  玉妙让她榻前坐下来,让如音倒好茶来。对若花笑道:“怎么你成了亲,竟然这么无情,少见的很。”
  若花刚才走进来,已经看到外间坐了四位贵夫人,或掂茶,或弄什么,笑对了玉妙道:“王妃现在有人陪,怕来多了劳烦的很,所以少来。”
  玉妙笑嗔了她:“这样说话更不对了。”然后拉了若花问:“你与春暖都在做什么?”
  若花笑了,这还是第一次王妃问这个。王妃的日子太悠闲了,不缺钱用,所以从来不用。
  把随身带的一个杏黄色的小包袱打开,玉妙也跟了看,若花笑道:“这是三个月的帐本儿,柜上的掌柜的让我拿来王妃看。”
  玉妙看了那一本蓝皮的帐本儿,接了过来随手翻了一翻,立即坐直了身子,眼睛看向了若花:“这就是表哥说给我的产业。”
  若花看了她笑道:“这里面是京里几大绸缎庄咱们入的股份股息,还有一家是珠宝铺子。”
  玉妙一边听,一边认真看了,看完了合上了账本儿不说话。若花又取出来一叠银票给玉妙:“这是三个月的股息。”
  玉妙就喊了如音进来收了,如音笑吟吟收了对若花笑道:“天天要这么着,姐姐天天多来几次。”
  若花也笑道:“我也这样想呢。”如音这才出去了。
  玉妙与若花继续坐下来说话。若花才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玉妙:“不仅是咱们家有股份,京里几位世勋家庭,竟然都有股份。朱喜只打理外面的, 他跟了王爷打仗去了,所以铺子里的人让媳妇子过来交给了我。”
  玉妙笑看了她,成了亲以后更是爽利了,笑道:“你天天不进来,你做什么呢?”
  若花笑道:“我天天进来的,只是在外面很少来罢了。”玉妙有些惊奇。
  若花笑道:“王妃新有了身孕,王爷让人推算了,让属相不合的人都不能进来,要过了一个月才能见呢。”然后就笑一笑。
  玉妙哦了一声,笑道:“那难为了你,我很久不见你,想的很。你天天在外面做什么?”眼角隔了窗户看了外面坐着的四位夫人,这一定是不冲撞的。
  若花笑道:“我现在还是管了王妃出门一应的事情,刚才听人来说,后日太夫人,王妃大相国寺进香去,所以进来问一声儿,正好遇到他们送帐本儿来,我就顺手送来了。”
  不等玉妙问,笑道:“朱福家的现在是管了灶上,管了王妃平时一应饮食汤水。”玉妙笑了道:“难怪我说,送进来的都是我以前爱吃的。不管我半夜里要什么去,也都是合心意的。”
  若花往外面看了,才低声说了道:“现有了身孕,敢不经心,以前就经心的很。”两个人笑一笑,继续说后日去进香的事情。
  朱喜跟了朱宣走,若花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朱喜身上,玉妙就取笑她:“要是你也有身孕该有多好?”
  若花就红了脸:“怎么能象王妃一样有福气,三个月就有了身子。”
  玉妙就失笑了:“我有福气,难道你是不知道的,那一阵子天天有人催了我,问我有没有?”
  若花想想也笑了道:“该有的还是有了的。”然后又与玉妙探讨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玉妙莞尔,人见了孕妇都会问这个。
  不过若花不担心:“不管是小王爷还是小郡主,王爷都只有喜欢的。”
  玉妙一笑,可不是,为了这个,表哥一提就要和他争几句。从西山回了王府后,也是频频有人来贺。
  玉妙听了他们前面热闹的很,如音回来说今天来了谁,外面花厅上摆酒在唱曲儿呢。一时心痒,悄悄站到了厅后听唱曲儿的。
  无意中听到花厅上有人对朱宣道:“王妃有的一定是小王爷。”
  然后就听到了表哥回答:“一样,一样。”玉妙当时就微笑了,在这件事情,我给他洗脑洗的很成功。朱宣是笃定了,妙姐儿还能不生男孩。也不用为了男孩女孩这会儿和她辨个不休。
  又有人凑趣说龙凤胎:“一定是一龙一凤。”朱宣一听就大笑了,少有见他当了外人那么高兴过。
  龙凤胎?玉妙笑一笑,昨天去太夫人房里,太夫人给她看小孩子的衣服,刘妈妈带了人做小孩子的东西。
  当时拿来的既有男孩子的小衣服,也有女孩子的小衣服,太夫人看了玉妙的肚子,只是微微显怀,就笑道:“都做了,免得到时候忙乱。”
  玉妙看了半天,衣服实在是精致的很,而且衣料都柔软。回来就自己绣围兜,也要绣两个,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若花也看了,王妃针指从来也不次于人,若花心里羡慕,她自己做的倒是不怎么好。玉妙看了她只是拿了看,笑对了她悄声道:“你喜欢,你以后你有了,我也给你做一个。”
  若花立即就跪了下来,笑眯眯道:“谢王妃的赏。”
  玉妙呵呵笑个不停,让她赶快起来:“坐了再说话。”
  正闹着,宋瑶池来了,若花这才辞了出去,走到房外,正站在廊下看了小丫头们给猫洗澡的如音笑问了她:“王妃赏了姐姐什么,姐姐这么高兴的?”
  若花在她耳朵上说了几句,如音红了脸推她:“怎么这么拿人开心。”
  若花笑道:“你别着急,你也有那一天呢。急什么。”正笑着要离去,看到朱禄从小门里走进来,若花又是一阵笑,把朱禄也弄得纳闷,见了我又笑什么。
  见如音站着红了脸不看自己,几个小丫头抱了两只猫,一只薛夫人送的,一只是王爷看了王妃这么喜欢,又给她买了一只。
  两只猫一黑一白,白的是薛夫人送的,姑娘起了个名字叫:白雪。王爷听了就一阵笑:“这是什么名字?”
  黑的那只是朱禄买回来的,王爷当时取笑:“这只可以叫黑炭了。”王妃当时也是笑:“就叫黑炭。”
  院子里放了两木盆水,正在按着白雪黑炭洗澡,弄了一院子的水。朱禄也笑了,走到如音身边,问了她一声:“你们看了我就笑什么?”
  如音立即正色了,离开了一步,板了脸道:“我们笑我们的,与你有什么相干。”自从订了亲,朱禄是难得的碰了一鼻子灰。
  一时下不了台,讪讪的走开了,进去回了玉妙的话,是说后天进香车驾的事情。再出来心里有些放不下,看了如音坐在廊下,手里正在串花,又慢慢踱过来,说了一句:“穿花儿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