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妙也觉得有些不对了,就看了看太夫人。老侯爷先站了起来,笑道:“我们先去吃饭的地方等你,你快些来。”
玉妙就看了太夫人,太夫人犹豫了一下,道:“妙姐儿留下来吧。”太夫人不是象朱宣想的那样,太夫人觉得玉妙迟早要理家。
老侯爷出去了,太夫人就冷了脸道:“有什么要紧的事快说吧。”房里没有外人,朱顺夫妻又跪了下来,刚要说话。
外面有人回话:“王爷来了。”朱顺夫妻又被吓到了,顾不得什么了,只是连连叩头。朱宣走进来,他当然知道朱顺为什么来。
看了看站起来接自己的玉妙,这会儿都看到了,也不能打发她走。太夫人也笑道:“我让妙姐儿留下来的。”
玉妙就看了朱宣,表哥不象是有什么生气的事情,只是看了朱顺夫妻时就会有一丝不耐,玉妙就贴了朱宣坐下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朱宣坐下来,一只手揽了玉妙,冷冷对朱顺道:“既然来了,就听你说说吧。”朱宣没有想到朱顺跑到母亲房里来了。
看了怀中的玉妙,一面看朱顺,一面看自己,朱宣不觉得这事情有什么可生气的,也许别人听了是觉得我没有面子,朱宣自己不觉得。
母亲让妙姐儿留下来,也是想带了她理家的意思,朱宣觉得现在太早了,不过听听也就听听吧。妙姐儿这个孩子,就会替别人求情。
朱顺喘了口气,才胆战心惊地回了话:“三位姨娘在家庙里住,一向都是小心的。外面的闲人是怎么进了去,想来是遇到了易小姨娘的丫头雪柳出门才遇到的。。。。。。”
玉妙惊奇得不得了,易南珍在家庙里偷人?这怎么可能,她不是爱表哥爱得很。太夫人也沉了脸听完了,也训斥朱顺道:“一向是看你们老实严谨,才让你们去守家庙,又把姨娘们交给你们,怎么就这么不经心。这样的笑话出来了,还不让人笑话死。”
朱顺夫妻本来就吓得不行,现在更是害怕。朱顺偷偷看了身旁的妻子,都是你太贪心,贪了一点银子。来看易小姨娘的那个男人,托言是易小姨娘的哥哥易将军派来的,说一年多没有见到,派了人来看看。
怕王爷知道了要不高兴,就偷偷地来看。没有想到他居然常来常往了,给的钱不少。家庙上管得就更不严了,因为不严谁都知道些事情。易小姨娘被两位姨娘和别的家人一起按在了床上,当场捉了奸,并越过了朱顺禀给了王爷。
朱顺知道后,赶快来求太夫人了。太夫人听完了,看也不想再看朱顺夫妻一眼,问了问人都关在家庙里,就道:“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
等朱顺夫妻出去了,太夫人才叹了口气,玉妙则看了朱宣,两个人都怕朱宣一生气就要怎么样了。
太夫人只说了一句话:“易将军倒是个不错的。”儿子成亲,易将军也来了,也来给太夫人请安,句句不提易南珍,只是逢迎。太夫人知道朱宣纳了易南珍,其实是为了看顾易将军的一片心意。
朱宣要是想要人,哪里找不到几个人去。一定要纳易南珍,也不是什么过人的姿色。
玉妙也是担心,表哥戴了绿帽子,以他的脾气,那么爱脸面,会不会杀了易南珍和那个人。
只有朱宣自己不当一回事,京里这种事情太多了,中大夫同长公主年少时就有情,长公主的儿子又同兵部侍郎的夫人弄不清楚。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出不干净。
朱宣并不爱易南珍,除了觉得她太大胆了,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易达庆。我收一员将军可不容易。
见玉妙只是看自己,就搂紧了她,对太夫人道:“母亲说的是,这件事情如果处理得不好,会伤了易将军的脸面。先看着吧,看家庙的人全部换了。”
太夫人最怕他发脾气,一听他这样讲,就笑了,贴身还坐着妙姐儿呢。成了亲果然脾性好得多了,要是年青的时候,怕不早把一对奸夫滔妇给宰了。
太夫人就重新有了笑容道:“今天我高兴,要带了你们家宴去。明天再理这件事情,走,咱们走饭去。”
出了门,朱宣才对玉妙低声笑道:“你担心什么?”不时地看了我。
玉妙见他有了笑容,也放下了心,笑道:“担心表哥不高兴。”朱宣一晒,我天天就不高兴去了。
玉妙发现自己还真的摸不清楚朱宣的脾气,一般的人有了这种事情不是都会很生气,弄出一大堆动静来。只有表哥他倒平静的很。
玉妙也猜到了,为了易将军。表哥喜欢打仗,这个早就知道了。
晚上大家一起吃了饭,看看每一个人都象是很高兴,玉妙过了一会儿也就高兴了。
晚上两个人回了房里,朱宣毫不奇怪的听着玉妙为易南珍求情,懒懒地应了一声:“我知道了。”玉妙要是不为易南珍求情,朱宣才觉得奇怪。
听玉妙说要去看看易南珍,朱宣也答应了:“那你就去看看吧。交待她安生地呆着,我现在还不想发落她。”
玉妙又一次当了一次贤人,她看了朱宣的侧脸,心里微微一笑,表哥再聪明,这一次又要以为我是孩子气,好心肠了吧。
当然不是沈玉妙吃了一顿饭,在心里思量了半天,才想到了一定要为易南珍求情。
第二天,先见的是瑶池和朱兰芳,她们回门,从王府的角门里出了嫁,只有还回这里来。两个人是早早的回了来,先去见了太夫人,再来看玉妙。
两个人坐在玉妙房外等着,对看了一眼,太夫人已经起来了,妙姐儿还在梦中。还让我们等着,两个人成了亲都明白了,哼,难道一夜不休的缠了王爷。
玉妙是在想易南珍所以睡得晚。朱宣戴了绿帽子,他睡着了,玉妙倒放在心里了。不是让算计了卢瑞,这一次是别人了。
等到起来,看了朱兰芳与瑶池,玉妙更觉得自己求情是对的了。玉妙是这样求情的:“表哥一向爱护将军士兵们,易将军一向是表哥最喜欢的将军。既然表哥不为这个生气,想来是另有主意。
家庙上虽然管得不严,也是不少人在,都能有这种私会的事情,一定是有真情。表哥何不赏了他们成亲去,也是一件佳话。”
朱宣一听就笑了,佳话?我还能成为楚庄王不成。楚庄王绝缨,史上传为佳话。大宴群臣的楚庄王,酒宴上让姬妾敬酒,风吹了蜡烛,黑暗中有了调戏了楚庄王的姬妾,姬妾也趁机摘走了他的帽缨,禀了楚庄王。
楚庄王命所有人都摘了帽缨,再行点灯。朱宣看了玉妙的小脸儿,这个妙姐儿肯定是没有学过的。哪里来的这种聪明,让我赏了他们成亲去,又是心太慈软。
楚庄王绝缨是为了收买人心,要我赏了他们成亲,我收买什么呢?历史上赏姬妾的也不少,那个奸夫值得我这样做?
朱宣就没有答应,随口应了一声,他一向利欲熏心,做点事情从不白做,才会觉得玉妙左一件为人说话,右一件为人说话,实在是天真得不行。
所以保护欲重,是为了不想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等了看我笑话的人太多了,那个慕容夫人,这几天里也时时遇到了,伴了昭阳郡主一起,这两个人是能说得来,一个心肠毒辣,一个也不差。
又细细打听了昭阳郡主的那位母夫人赵氏夫人,在梁王府上也算是一个角色了,只是不是正妃,所以对权势特别看重。朱宣又是淡淡一笑,看我们谁先找谁。
玉妙心里还真的是想起了楚庄王这个典故,好顺理成章地打发走了易南珍。表哥居然不生气,玉妙弄不明白他是不是有点儿喜欢易南珍,反正夜长梦多,走一个是一个。
看我多贤惠,玉妙睡着了还沾沾自喜了一下。大事变小事,小事变无, 这样多好。玉妙也不喜欢身边腥风血雨,有表哥在,有倚靠,只想着天天就开心才好。
正文 第两百七十八章,好人
第两百七十八章,好人
朱宣早上起来看了她梦中还在微笑,就为她掖了被角,真是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什么时候给我生孩子呢。
等到见到了朱兰芳与瑶池,玉妙更打定了主意,这两个人还在恨我呢。赶了她们去成亲,实在我幼稚,做事情浮躁。易南珍的事情上,我要做个好人。
这样想了,就对两个人时有怨恨的眼光视若不见,更是春风拂面的问候她们过得好不好。
伸手不打笑脸人,朱兰芳与瑶池渐渐也就安静了。不想结的亲事先入为主,心里当然不会觉得好。
就一点一点告诉玉妙,先是朱兰芳:“房里就有人,成了亲只在我房里呆了三天,白天姨娘们也来侍候,只是不时催了我回来请安,想着早一些放到外任上去。”
人心里有了怨气,看什么都不顺眼。白天姨娘们当然要来侍候,朱兰芳什么也不熟悉,侍候一应不会,当然只能看到姨娘们去面前服侍去。自己倒象个外人,刚过了门,不能就上手管家,更象是个外人。
结这门亲就是为了攀王府,当时催了朱兰芳回来打点。朱兰芳不想出京,还没有收拾与自己退亲的那一家,出了京里,没有了王府倚靠,好不好更难说。
瑶池倒愿意放出了京,她也不喜欢这门亲事,两个人心里都指望了玉妙会再帮一把,不是天天心软得很。
“房里也有人,不缠了我倒是件好事情,我倒轻松得很了,在京里这样熬着也不是件事情,王妃多多帮忙,早些放出去吧。”
这是瑶池,瑶池心想,不缠着我当然好,可是我从小就贫穷惯了的,从王府里出嫁,一开始都当我是什么千金小姐。
这些人都精得不行,没几天就打量清楚了,我在王府里不过是下人一样,是一门远亲穷亲戚,那些家人姨娘们看了我的眼光就不再客气了,说话也不客气。
宋瑶池也是没有什么心眼,没有经过世事的人。除了和沈玉妙在一起,或许还能占些便宜。
她成了亲,先开始人人逢迎她,其实是在打探她底细,见她谈吐起居都不象是千金小姐的品格,再打听一下,宋瑶池自己说了个干干净净,难怪别人不再客气,要怪只怪她自己不会伪装。
新成了亲,丈夫虽然也疼爱她,可是管不了别人,也没有那个心智看出来家里后院里兵戎渐浓,不是人人都象朱宣那个样子。
娶进了门,你们自己相处去,宋瑶池的丈夫一门心思只为了放出去做官,姨娘会对太太不好,太太会被人看不起,宋瑶池的丈夫一点也没有这种想法。
玉妙已经听得清楚明白,又对朱宣有了一份爱意,自从表哥接了来,把我摆得那么高,就是怕人看不起我。
成了亲以后,有些人不得不会,对自己小商贩子的出身很是敏感,玉妙有时候叹气,也就不怎么计较朱宣三,两天不回来。反正回来了从来情热得很。
表哥不势利,太夫人不势利,老侯爷也不势利,可是势利的亲戚还是有的。就是两位舅母,有时候想想她们那么管教自己,可从没有过看不起的心,就是想顺了她们的规矩心意拘了自己,这一点上,表哥也是一样。
如果不成熟,就不会去理解他们了,有同理心是好还是不好,玉妙苦笑了,听了瑶池继续说。
瑶池一点儿也不怕被人看不起,反而自成亲以来,心头火起,有心在家里闹一场,还没有出京,怕闹了被人笑,母亲在王府里也住不稳。
太夫人指的亲事,自己不好好过,指责的人不是一个两个。现在要接了母亲走,还没有这个能力。宋瑶池就一心想着放出京去,那时候才好好的同你们干一场。就求了玉妙,一心要早些放出京去。
沈玉妙突然有一个想法,这里需要一个女子婚姻律师事务所呵,这些人成了亲,都觉得过得不好。
她这样想了,就微笑了,宋瑶池与朱兰芳当然不会舒服,听了我们的烦心事,你就笑。这还不是你一手造成的。
如果宋瑶池,朱兰芳要是知道梅表姐是自己挑的亲事,只怕更要恨在心里。
玉妙收了嘴角的笑容,答应了帮宋瑶池说放出去的事,又安慰了朱兰芳,压着不让她丈夫出京,等她们走了,玉妙才觉得好笑, 这都算是什么事情,一个要走,一个要留。
表哥左右了我,我就左右你们,你们又想左右自己的丈夫,人生这种链条,沈玉妙第一次参悟了。
陪了太夫人吃了午饭,回了太夫人昨天为易南珍求情的话,太夫人不知道她是想打发人,还以为这个孩子天天跟了我,耳闻目渲的也变得精明了。就笑道:“你说得很是,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太夫人不喜欢易南珍,有了这种事情更不喜欢她了,可是打杀了他们,丢人的是自己,太夫人也想了一个晚上,怎么能打发了她,这样丑事就不是儿子的了。
太夫人本来是想着让易将军接了去,易南珍一直住在家庙里,来往的亲戚们一向当她不存在,两个姨娘还是三个姨娘别人也弄不明白了。
再说有了下咒的事情也没有提,姨娘们从不迎来客往,太夫人想着无声无息的把易南珍送走,让易将军管教去。
听了玉妙的话,觉得也不错。
玉妙见了朱宣就对他说了,朱兰芳和宋瑶池的事情,一个要走,一个要留。朱宣就听了,等玉妙催他时,朱宣才道:“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吗?等等再说。”
那两个刚成了亲的京官,也来拜会过了,两个人都想走,怎么到了妙姐儿这里,就成了一个要留。
两个人在的时候,房里总是没有别人,玉妙就问了朱宣:“表哥,你是不是也想过和我成亲,会有人看不起我?”
朱宣翻了身,拉了她的手笑道:“表哥这么疼你,谁敢看不起你。”还真的会有人这么做。别说是女眷们,就是朝中的官员,也是论出身的。
玉妙想想也是,看不起我,我又看不起谁。就丢开了,朱宣问她:“有没有去看过易小姨娘?”
玉妙摇摇头道:“没有去看。”
朱宣道:“那就别去看了。”朱宣是让人看管了他们在家庙上,族长知道了这件事,觉得不象话,赶到了家庙里发落了易南珍,然后回了朱宣。也是让家庙里换人。
朱宣知道了,已经发落过了,发落的只是易南珍,那个男人还等了王爷处置。朱宣给易达庆去了信,要等他来再发落。
就不让玉妙再去看易南珍,挨过打的人有什么好看的。玉妙不去看就是因为朱禄拦了,朱禄一听说去家庙上看易小姨娘,朱禄就皱眉了,回话道:“刚刚听说族长发落了,现在外面书房里等了回王爷话,想来不好看,看她作什么。”
玉妙想一想,我这个好人不一定非要去看过了易南珍才是个好人。表哥,母亲都看我是一个大好人,这就行了。
朱宣拉了玉妙的手,还要问她:“怎么会有看不起你的想头,是谁看不起你?”玉妙微红了脸,低了头道:“是我自己瞎想的。”
朱宣再三追问,玉妙不高兴了,道:“只是想一想是这样的,以后想什么都不和表哥说了。”
朱宣在她脸上拧了一下,笑道:“小脾气又见长了,不过是问问。”
一个奸细,一个惹人烦的亲戚来了,妙姐儿就觉得有人看不起她了,幸好打发走了。眼睛真清净。
朱宣心里想,两个京官都放出去,这样更清净。想想那两个京官只想到我封地上去,朱宣觉得想一想再说。
然后又问了玉妙房里要补人的事情,玉妙又高兴了,朱宣躺着,玉妙坐在他身边,伏了身子和他说话:“一定要那么人,人也太多了。”
朱宣不以为意:“多什么?我就不觉得多。”玉妙笑道:“管事的天天来看我,又去看母亲,说了一堆人让我选。”
朱宣哦了一声道:“找了我的也有啊,我说让你自己看,母亲也是让你自己看。”以后我天天帮你挑人去,成了亲总要自己一点一点问点事情吧。
看了看身旁坐着的玉妙,灯影照在她脸上,肤色自然带了一层光彩,朱宣看了心里得意,看不起她,谁看不起她,多好看的一个孩子。
听了身边的玉妙又开始絮语了,朱宣微闭了眼睛听着,一面嗯一声。玉妙又在说朱禄与如音。
如音的事情出来了,太夫人也是惊奇的,然后大笑:“是我教出来的,才有这样的胆量。”
当时就喊了朱禄来,一定要把如音压给他。玉妙就学给朱宣听:“朱禄是一张苦瓜脸。”朱宣不管听多少次都是大笑了,道:“那也由不得他,到了年纪不成亲,这奴才,明儿我再和他说说去。”
玉妙也伏了身子下来,在朱宣耳边轻声道:“朱禄,如音,我都喜欢,不知道这样压了朱禄的头去,以后朱禄会不会不高兴,如音会不会过得好。”
朱宣摸了她的头,道:“怎么会过得不好呢。朱禄那个奴才,一心只知道搂银子钱,如音又一心要嫁给他,只会过得好才对呢。”
第两百七十九章,温馨
朱宣然后问玉妙:“朱福家的,朱喜家的天天在做什么?”玉妙倒有些奇怪了,道:“我也不知道她们在做什么,就请个安就走了,说有事情。”
朱宣这才一笑道:“外面的产业,我给了你一些,朱禄这奴才最精明,你明天问他好了。”
玉妙搂了朱宣的脖子,笑道:“表哥,你这是不是在分家啊?”
朱宣在她头发上亲了一下,笑骂道:“小丫头淘气得很,给了你还不好。”
玉妙就笑道:“不是不好。”然后突然叹了口气:“以前我的日子多清净。”以前还觉得不清净,现在想想以前,就是看书写字玩,玉妙揉了揉自己的眉角,有些抱怨。
朱宣问她:“成了亲哪里不好?表哥晚上陪了你不好吗?”朱宣觉得好得很,小丫头天天搂在怀里,比以前光看着的好。
玉妙在他脸上亲了亲,很少有主动的时候,朱宣心里大喜了,更搂了她紧紧的,玉妙才笑道:“以前真的是没有这些人出现,表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封地上去?”
玉妙觉得回封地上去会清净一点儿,不像现在人太多了。
朱宣也想回去了,外面官员们,亲友们,以前的旧相知,天天缠了我不得脱身。两,三天不回来,不是都去玩去了。
可是眼前还有昭阳郡主这一件事情没有解决,幸好我在京中,不然的话有些糟。
看了玉妙攀了自己,还在向往着回去,朱宣安慰她:“快了,很快就回去了。”朱宣有时候想,回去或许会有孩子。妙姐儿实在有些精神紧张,晚上房帏之中,喜欢是喜欢,可是时时会紧张得不行。
这样怎么能有孩子?朱宣一想起来这件事,就对蒋家两位舅母烦的不行。没事找一出子事来。
想想玉妙一定要为蒋家的那位亲戚定亲事,一定要是自己帐下的将军,就看了她,这一次又弄了个什么样的人在身边。
这个孩子,朱宣一开始是坚决不同意,硬是被玉妙逗到笑得不行,哪有那么夸人的,玉妙夸梅表姐:“又会理家,又会算账,又会打算盘,长得也好得很,有什么烦心事,回了家一看到这样一个能干人,聪明人,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朱宣当时正在喝茶,差一点没有把茶喷出来。胡言乱语是最在行的。
玉妙问他:“表哥在想什么,我在和你说话呢。”朱宣回过了思绪来,道:“你的那两位亲舅舅,今天来找我,说想弄点事情做做。”
玉妙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两位舅舅和两位舅母,都是多么方正的人。
朱宣又拉了脸:“又是神马表情摆在脸上,整天闲着,诗书不成,功名不成,算什么。”妙姐儿的两位舅舅也是运气不好的,就像徐从安一样。
蒋大夫名为大儒,儿子不会教差了,可是长孙已经乡试有名了,儿子们还是一直不中。
玉妙还是惊奇,道:“我只是觉得这不像是他们的为人罢了?”朱宣哼了一声:“你能看出来什么为人?”帮别人出歪主意,得逞了一次,就以为能看清楚天下人了。
玉妙很不服气:“看表哥说的,我有这么不好。”朱宣嗯了一声道:“你好得很,能说你不好吗?”就看了她笑。
玉妙不理他的坏笑,还是关心两位舅舅,道:“他们要求什么?”朱宣道:“想走捐官这一条路,你那个外祖父,你也知道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捐官在他心里,又违背了夫子大义。”
玉妙想想说得也是,道:“表哥是什么意思?”朱宣笑看了她道:“我一回来,就听了你帮人求情去了,你又想说什么?”
玉妙一点儿也不脸红,笑道:“那今天不说好了,我只是想知道如果真的捐了官,外祖父不知道,会不会知道了又发脾气?”
沈居安对蒋大夫不是一般的有芥蒂。朱宣道:“所以我也是这样回了他们,我不能背了蒋大夫做这种事,他们父子不和,还要与我有关联呢。”
玉妙松了一口气,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朱宣又哼了一声:“我这样想了,你当然要这样想。”
玉妙又提起来一个人:“表哥,卫氏和父亲为什么还不成亲?”朱宣没什么表情:“管那么多,又不是小孩子,成不成亲自己不明白?”
卫氏是在等着我去上门去求亲去。朱宣也私下里问了沈居安,他是不觉得难为情,女婿过问岳父的亲事,沈居安是有些难为情,也实话对朱宣说了。
是求了几次的,卫氏只是用话推脱开。朱宣宫里见过卫氏几次,都是有人陪了在身边,有时是晋王,朱宣本来对卫氏的看法也就是一般,太有才并不见得好。
请了她来给沈居安相看,她倒精明的哄了妙姐儿,为自己求了一封信,去了皇后宫中,沈居安又追来了身边,不成亲还等什么。
朱宣的心里,一直是觉得卫氏与沈居安成了亲,是高攀了自己。卫氏也看了出来,所以迟迟不应了沈居安,也有一个和朱宣赌气的意思。
就是坐在朱宣身边的玉妙,也看了出来朱宣并不很看重卫夫人,玉妙本来就是想催了朱宣去看看的,现在看了他他起来一脸不在意的表情,玉妙觉得还是不好的说,我自己去问去。
沈玉妙从来没有想过问一下朱宣给了自己什么产业,她的日子过得太悠闲了,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朱宣外面的风流债。
上午起来一般陪了太夫人说话,有时也有客来。说起来是个大忙人,京里的贵夫人太多了,家里的亲戚也太多了,还指着她说媒去。
有时候她能情景一下午,就自己坐一会写字去,以前选修过这个专业,写字最能静心。晚上才会动手弄一下针指,到了睡觉时间就睡去。
生物钟比较稳定,反正朱宣回来了会把她弄醒,不止一次,是在玉妙的娇嗔中:“睡觉呢。”然后就是朱宣的低语:“你睡你的。”当然是睡不着,弄醒了再睡去。
一个起得早,一个睡得晚,早上再醒来时,还是一个人在床上。
有时候也想起来没有孩子,成亲不到三个月,没有孩子也算是正常,不过玉妙一想起来就担心得不行。
如果不生,以后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表哥和别的女人正大光明的在一起。表哥是正大光明的对我说了要联姻,没有孩子我的日子怎么过。
穿越过来的人对没有孩子这一条是不是会有好办法,玉妙有时斜倚了想了,表哥只要在家,都来陪了我。隔三差五就两,三天不在家,可是在家的时候一个月也有半个月,怎么还没有孩子呢。
太夫人才不会这么着急,她自己有儿子是成亲两,三年后。她不会给玉妙任何的压力,烦恼一般都是自己心生出来的。
瑶池与朱兰芳不在了,梅表姐也要成亲了,现在能引起玉妙心里忧心的就只有来拜访的贵夫人了。
成亲以后,玉妙才发现一件事,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朱宣的喜好,不知道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只知道他喜欢别人都听他的,不喜欢别人不听他的。跟了他的指挥棒转才是好。
玉妙发现自己是有点失职的,表哥有时候不回来,在外面是怎么一个样子。其实朱宣不回来并不一定都风流去了。
顶了若花缺的青芝端了个东西走进来,笑道:“刚煮好的,玉妃趁热再吃一点吧。”手里热腾腾的是一个八珍煲。
玉妙就点点头,看了青芝为自己舀了一小碗端过来,吃了两口觉得好吃,就对青芝道:“表哥也爱吃这个,你去让朱禄看看去,表哥在家不在?”
忽然有一点想他。玉妃找王爷,从来就是一件好差事。青芝就答应了出去了,朱禄当然去得更快了。没多久就来回话:“王爷在会客呢。”
玉妙就青芝端了汤,跟了自己去外面书房去。
朱宣正在会客人,是兵部的两个大人,三个人正在低低的谈话:“今年的均需供给。
。。。。。”
外面朱寿含笑走进来:“王妃来了。”
两个大人赶快就站了起来,朱宣一听也很高兴,会了一天的人,说不想妙姐儿是假的,站起来对两位大人道:“请坐,我去去就来。”
出去了见玉妙还站在书房外面,手扶了小丫头的肩站在树下,月光从树影淡淡洒在她的身上,就像是月中的仙子。
朱宣走过去揽在了怀里,看了看身后跟着的青芝,笑道:“给我送什么好吃的来了?”玉妙仰起脸看了他笑道:“想你了。”
朱宣在她脸上亲了一亲,跟的人都低了头,朱宣道:“进来吧。别在外面站着。”携了玉妙进去,里面有人,就在外面坐着。
几位外面还在办事的幕僚都行了礼,避了出去。玉妙亲自为朱宣端了汤,看了他吃,突然觉得很温馨。
两个微微含笑,不时看了对方。
正文 第两百八十章,公主(一)
第两百八十章,公主(一)
朱宣吃完了,玉妙才回去,当天晚上朱宣进了房里来,先含笑道:“我也想了你一天了。只是要会人。”
玉妙听表哥最会说这样的话,全然不信,但是中听的很。也看了他含笑,想着我还能会人吗?
同往常一样伏在朱宣怀里,同他絮语,然后要孩子,再睡觉。
如果是天天这样过当然好,再有一天再去时,连朱寿都看不到了,守书房的或是朱福或是朱喜,陪了笑容:“王爷出去了,王妃先睡。”
玉妙闷闷的回来,当然也能睡得着,可是想一想,讨好表哥都不是容易的。找不到他的人哪里讨好去。只能等他回来。
好在自己也能排遣,也能睡得着,反正表哥回来了,就是:“我的亲亲,让表哥亲亲。”玉妙临睡着也想过,现在不知道谁是他的亲亲,就这么想着也能睡着。
第二天,要么有客来,要么是家下的人,都是奉承的,玉妙也能有一会儿忘了朱宣不回来。
午睡起来,如音,青芝带了小丫头为她穿衣服,如音是服侍惯了的,青芝是刚刚由二等丫头顶了若花的缺,看了王妃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