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王妃的马在前面跑得快,后面的马车这才跟上来。南平王府现在才这几辆马车,要轮流回来拉东西才行。
  也正好在街上作一个效应,南平王对于来入城的人是十分优待的。
  妙姐儿这一次带来的全部是凤罗公主和族中有身份的人运用的东西,锦绣的衣衫,当然全部是汉服,入乡要随俗,在这里落户,慢慢就要汉化。
  可是这大量的锦绣还是打动了人心,凤罗公主含笑让人把东西一一分发下去,族中有身份的长者,除了留守的几位,别的都在这里:“送给他们吧,这是王妃的心意。”
  从此以后,这里住着的不再是部落,而是南平王治下的一批人。
  兴致勃勃的沈王妃身后当然是跟着丹珠,这样的现场说教当然不会放弃。一家一家看过来,看过了足有五、六家,妙姐儿也觉得满意:“洗浴用的盆和桶放到耳房里去,厨房上用的东西放到厨房里去,这样才合适。”
  真的件件想得都周到,正和凤罗公主在说话,朱宣身边的一个小厮又快马赶过来,呈上一件锦盒,对王妃道:“王爷让送给王妃的。”
  锦盒内是一对精致的宫花,小厮们还有话说:“王爷说,这个王妃戴了才最合适。”丫头们含笑捧过铜镜来,瑞雪为沈王妃在当街接过宫花来呈上,看着她对镜戴在头上,也是唇边笑兮嫣然,南平王夫妻到此时开始正式谈恋爱。
  凤罗公主发现自己再神伤,也是不敌王妃红唇边一抹笑意,只能把神伤放在心里,看着王妃头上那颤微微一对宫花,花内珠蕊迎风颤抖,当然更是神伤。
  沈玉妙一心的欢喜,从来没有过的欢喜感觉贯穿全身,更是有精神陪着凤罗公主到处走动巡视。
  看过一遍过来,两个人重新回到凤罗公主的住处,刚来到外面停下来,就看到门口多了几个人,凤罗公主的面孔一下子就冷下来。
  一个脸色红通通的男人大步走出来:“公主,我来看你了。”等到看到旁边站着的沈王妃,先是愣了一下,朱寿提醒一声:“阿苏提,王妃在此。”
  这个叫阿苏提的男人才是一愣,沈王妃只是疑惑地看着阿苏提和凤罗公主。凤罗公主是紧紧地板起脸,一座活脱脱的冰山。
  而那个阿苏提则是转为笑容,行礼道:“原来是王妃在这里,我说这里怎么有这么的东西呢。想来是王妃赐给我和凤罗公主成婚的。”
  丹珠发出一声讶然,凤罗公主用自己的刀阻止住了阿苏提下面的话,阿苏提狞笑着往后退一步,喝道:“你现在这里,就是一个女人,我去求南平王,他一定乐与把你嫁给我。”
  然后看一下沈王妃再狞笑一声道:“南平王又不要你,你当小老婆也当不成,难道一辈子不嫁人。”然后也不行礼,带着自己手下的人扬长而去。
  街上一片宁静,只有阿苏提走开的沉重脚步声。妙姐儿看着凤罗公主气白了脸,候了她一会儿,看着凤罗公主还是站在那里伤心,只是自己先说一句:“我们先回去吧,也到了回去的时候了。”
  虽然是春天,这里树种的也不多,还是石头房子的一条街,城外有风吹进来,吹在身上都是冷的。
  又是一匹快马奔来,马上的人跳下马来,双手呈上一个包袱来给王妃:“王爷说下半天起风,倒是回去的好,明儿中午暖和再来看。”
  瑞雪接过包袱打开,里面是一件玉色绣蝴蝶的披风,赶快给王妃披在身上,道:“这个倒是一件厚的。”
  沈王妃的一片欢喜与凤罗公主的一片伤心放在一起,让凤罗公主只是更伤心,眼前能稍为高兴的一件事情,就是沈王妃这个时候要回去了。不然留在这里,象是看笑话的。
  怀着一心的疑问回到王府里去,沈王妃王府里坐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朱寿去打听一下凤罗公主的事情。
  朱寿刚走,朱禄过来问话:“给毅将军收拾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奴才跟着舅老爷们一起送去京里。”
  然后是郝大海来回话:“避暑的房子盖了一半了,后面的房子是盖几间,还要请王妃示下。”累了一天的妙姐儿只得再起身来去往园子里看一看,扶着丹珠的肩头,上午看送凤罗公主的东西走了一圈,下午陪着凤罗公主走了一圈,真的是累。
  园子里的玉石房子只是一片十几间的房子,丫头们在一旁的花池沿子上铺下坐垫,沈王妃坐下来,才觉得好过一些儿,听着郝大海指给自己看:“末将只是管着石料够用,再就是王爷吩咐了在外院里护卫,这几间房子是先是王爷王妃没有来的时候,末将看着盖的,所以有数。”
  这处园子盖得是不小,虽然没有封地上的大,可是眼前王府里人是不多,为了好护卫安全,人都集中住在一处,别的地方就透着荒凉,妙姐儿看一看这里更是绿荫深处,只是花还不多,如果有人收拾,又是一园子盛景,殷红的花朵儿也能冲淡几分荒凉。
  “我看过你的履历,你跷勇能战,调你来守卫王府,你心里愿意吗?”沈王妃这样的问话让郝大海吃了一惊,自己当然是不愿意来王府,宁愿战场上杀敌,似乎这样才能冲淡未婚妻惨死的忧伤。
  可是王妃问话不得不问,又不能真实的回话,郝大海压下心里的忧伤,道:“在哪里都是当差,末将当然是愿意的。”别人都说近水楼台好得月,或许会羡慕郝大海的差事,而郝大海只是遵命而已,自己是个粗人,近水楼台只怕不是好得月,反而是好冲撞,那倒不好了。
  当然是能看得出来郝大海心里的不情愿,沈玉妙也不说破,只是淡淡道:“你知道朱喜将军吗?知道。。。。。。”
  一连说了五、六个人,都是南平王的家生子儿奴才,后来才脱了奴籍。郝大海一愣,不由得偷看一下端坐着云淡风轻看房子的沈王妃,在风中有若一朵娇花一样,唇边柔柔在吐着名字。。。。。。
  朱喜已经是正五品的将军,郝大海早就知道,也知道他是王爷以前的贴身小厮,军中的老人没有人不认识王爷的四个小厮,有人羡慕朱喜的好命,也有人嫉妒在背后里开玩笑:“我们是清白的人家,倒不如这样一个奴才出身的人。”
  沈玉妙看着郝大海只是发愣,郝大海一到军中就自己要求上战场,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历经了几仗,身后身后留下不少伤痕,养伤和打仗的时间几乎是一样的。
  按军功来算,表哥的确是压着他了,相信他自己也心里有数。端坐着的沈王妃慢慢的道:“在军中侍候和在王府里侍候都是一样的,你不用太着急。”
  郝大海躬身应一声:“是。”沈王妃语气和蔼,全然不象王爷那样的板着脸说话,郝大海一时大胆,道:“末将还是愿意上战场上一刀一枪的杀敌,这样才痛快。”
  “这我知道,你先安心地在这里当好差再说吧。”沈王妃坐了这一会儿,说了几句话觉得有力气了,这才扶着瑞雪的手站起来往盖好的房子里面去。
  先盖好的几间玉石房子都是雪洞一样,里面墙壁上是玉石的天然花纹,只是里面一阵阵的冷气袭人,让人呆不住多久就要出来。
  出了门妙姐儿才交待一句:“这里多种红花,可以冲一冲冷气。”郝大海赶快答应下来,心里想着自己家乡里穷苦的人,过年有猪肉吃就是丰盛的年头。
  为了避暑特意运来这样贵重的石料,又为了冲一冲冷气多种红花,压下心里的不舒服,郝大海又想起自己的未婚妻来,如果她还在,自己在王府里当差,让她进来看一看这样的地方,是不是她也会喜欢。
  再回到房里去,妙姐儿实在是累得很了,解衣独自去了池子里用温泉水泡了一会儿,坐在外面的丹珠也觉得她很是辛苦,足的走了一天。
  一个人坐在外面廊下的台阶上看着抱猫的丫头们在嬉笑,丹珠想起来自己的家人,住在吊脚楼里,冬天有火塘也暖和,夏天有绿荫也凉快,可是那石头房子当然是牢固一些。
  朱宣回来的时候,妙姐儿还是半湿半干的一头长发,歪在榻上让一个小丫头捶着腿:“今天真是累。”
  “你不会骑在马上陪她吗?”朱宣觉得妙姐儿这个傻孩子:“走几条街,真是了不起。”这样的话只换来妙姐儿的哀叹声:“人家累得不行,人都要散了,表哥怎么倒不怜惜?”
  让小丫头退下去,朱宣把妙姐儿拎到怀里来,用自己的大手在她身上捏几下:“表哥给你揉几下。”沈玉妙立即呼痛,更是可怜兮兮地:“本来是骨头要散了,表哥正好来拆骨头。”
  提起来郝大海不能去军中的一脸不情愿,妙姐儿自己好好思量过,对朱宣道:“郝校尉,倒象是有一片忠心,又是山里汉子,应该是直肠子才是。”
  朱宣却是不同的见解:“乱世才出忠臣,板荡里出英雄,太忠心也未必就好。太平盛世哪里会有文死谏、武死战,一旦人人都是不贪不拿,那就不是太平年景了。”
  听到这样的见解,妙姐儿想起来这两年里一堆说两位舅舅不好的条程,都是太清廉所致,也是轻叹一口气,这才想起来道谢,是伏在朱宣怀里,长发披散到腰间:“多谢表哥给我盖避暑的房子。”
  朱宣看着妙姐儿青丝有几缕从面颊旁垂下来,何尝不也是如丝一样的黑眸,手里摸一下妙姐儿项下的珠链,低声道:“今天一天在外面,想了表哥几次?”
  “人家心里时时都装着你。”妙姐儿嘻嘻一笑,朱宣提起来今天在外面,又想起来了凤罗公主:“让朱寿去打听呢,后来我累了去泡温泉,再出来时又要歪着,就想着明天再听吧。那个阿苏提倒是人长得魁梧,酒宴那天我看着好,今天却是不象话。”
  一声轻叹声中,对凤罗公主有几分同情心,想想阿苏提走的时候说的话:“你做不成南平王的小老婆。。。。。。”再大的同情心妙姐儿也没有打算让凤罗公主进王府里来,进来也是摆设,就是用平白的同情心想一想,自己从进王府以后,吃用都比石姨娘和易姨娘要好,那两位也是不受气的伤心人罢了。
  “公主。。。。。。”妙姐儿犹豫一下,在温泉水里泡着的时候,想一想一定是尽人皆知,凤罗公主的事情了。
  在京里也是这样的大张旗鼓,就是想给公主在京里找一个世家都没有人会娶她了。“或许。。。。。。”妙姐儿还是打着朱宣的主意:“表哥要是压个人给她,就能成。”
  “你还是多想想表哥吧。”朱宣在妙姐儿脸上拧一把:“你最喜欢管这样的闲事情,你就是给她做媒吧,只怕她看不上别人。”
  对着朱宣的后一句话,夫妻两个人一个人只是笑,妙姐儿是娇嗔:“当然她看不上别人,她眼里哪里还能看得上别人,就盯着一个人就行了。”
  “被她盯着也不好过。”朱宣再卖乖一句,丢人都丢到京里去了,看着妙姐儿嘟起嘴,道:“表哥,你不要这么自大行不行,冷情凄楚最难过,我给她好好找一个人,陪着公主春看娇花冬暖衣衾,自然慢慢就忘了。”
  朱宣大乐,把妙姐儿抱在怀里坐在窗前推开窗棂:“来来来,表哥先陪着你春看娇花,妙姐儿自然慢慢地也就把这样的事情忘了吧。”
  沈玉妙把小脸儿一扬,很是神气地道:“我才会忘呢,我的记性好着呢。”话刚说完,屁股上就挨了一巴掌。
  用手赶快去揉的妙姐儿吸着冷气指责道:“打人,就不是好表哥。”看着那只巴掌在自己脸面前扬来扬去,才不情愿地改正过来:“当然还是表哥。”
  窗外只有一片淡淡月色下的绿树,就是花都不是很多。封地上大朵大朵的迎春花这里也没有。一向羡慕“花重锦官城”地妙姐儿种花种树是最有精神,手指着地方和朱宣一起商议:“这里要有个池子,引上活水过来,再养上鱼,请父亲来在这里就可以坐着钓鱼。”
  当然这一股活水上面是玉石的小桥,南平王夫妻坐在窗前,看着还不是太齐整的院子,水边多柳树,桥下多桃花。。。。。。一寸一寸地细细说过来。
  朱宣低声道:“桃花美人芙蓉面,种上芙蓉花,再生孩子也长得好。”妙姐儿嘻嘻笑一声,把朱宣不老实的手拿开:“说归说,摸什么。”
  一侧传来毅将军的声音:“母亲,我饿了。”有情可以饮水饱,妙姐儿这才想起来,自己和朱宣都还没有用饭,只是坐在这榻上磨叽去了。
  正文 第五百五十七章,治家(十九)
  第五百五十七章,治家(十九)
  庞妈妈带着医生走进王府里,现在二门外做事的庞妈妈并没有被赶走,以前也算是管了王府的事情,只是没有管好。
  妙姐儿想一想没有人用,把庞妈妈放到二门外做一些人来客往的事情,指望着她渐渐就会明白过来。
  引着医生到二门上,是王妃房里的两个小丫头接了去,庞妈妈还是心里没有底儿,站在二门上看着小丫头们带着医生去了,新种下来的柳树梢不一会儿就把几个人的身影给遮盖了。
  “这是哪一位要看医生?”庞妈妈心里只敢猜测是房里的别人,问守二门上的人道:“真是让人挂心,想来必不是王妃不舒服,是哪一位姑娘不舒服了不成?”
  守二门上的人和庞妈妈开玩笑:“您老人家虽然说是出了二门,并没有出了王府,这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了不成。留在王妃房里的洒扫婆子房婆子不是求了您再进来的,您可以去问问她去,再随便告诉我才是。”
  听到这样的话,庞妈妈一下子就白了脸,也借机发作几句:“个个都是求了我才来,又怎么样,一个一个都不认人,我是没有弄好现在不能乱走动了,不过也算是在这王府里见过的人,在王妃面前是呆过的。”
  庞妈妈一下子有点发毛,守二门的人也讪笑一下,自己进来也是求的庞妈妈,赶快陪笑道:“妈妈不用动气,不是还有体面,迎来接送的事情可不是一般的事情。实告诉妈妈去,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位病了,
  只知道是王妃房里一早就发下话来,医生来了送他进去。这算着时间,又来了两个小姑娘来接,想来当然不是王妃,一定是房里哪一位重要的姑娘病了,才会这样郑重。”
  这样的话听着还算顺心,庞妈妈这才顺过气来,对守二门上的人换了笑脸道:“可不是这个话,所以我一听是王妃房里接医生,我就自己来了。
  如果今天春天时气不好,哪一位姑娘病了,可是要赶快移出来的好,不然过了病气去,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然后怅然一句:“她们小人儿家,只是说话伶俐了,没有经过事情,就是一时的头疼脑热,也必要图着在王妃房里有吃有喝的,不肯平白地出来。”
  守二门的人提到这个,也是有同感,看看门上别的人不在,悄声对庞妈妈道:“都是小姑娘家,没有成亲,骂起人来赛似夜叉一样凶,这样的小孩子哪里行。”
  两个人都是怅然,偏偏王妃喜欢,王妃房里的清一色的都是毛丫头,“倒是杜妈妈也还罢了,算是尽心。”杜妈妈更是厉害,庞妈妈心里只有几分羡慕,象她那样冷着脸教训人,自己却又做不出来了。
  提起来杜妈妈,就看到她过来,庞妈妈和管二门的人赶快一起迎着问候:“哪里去?”杜妈妈难得的有点儿笑容:“好好王妃又相中了二门外的一个五柳,让我带她进来。我倒还得去找一找在哪里才行。”
  “她是大厨房上的一个小丫头,”庞妈妈赶快告诉杜妈妈道:“前一阵子病了回家去了,这刚来就分到大厨房上去做事情。妈妈往那里找她一找就能找到。”
  然后奉承杜妈妈妈道:“到底是妈妈,什么样的差事王妃要交待您才是。”说得杜妈妈乐一下,道:“论理这样找人的事情我是不管,王妃没有成亲,我就在房里了,只管着王妃房里的丫头,可是这好好的又相中了一个人,不能不先去看一看。”
  说着这才走。庞妈妈和管二门上的人对看一眼,杜妈妈是王爷的人,有人问她,她自己也说过,王妃没有成亲就到了房里,这话不知道是怎么说,难道是王妃没有成亲 ,王爷就安排人在她房里,这倒是一个笑话了。
  坐了一会儿,医生没有出来,杜妈妈先回来了,身后跟着五柳,庞妈妈这一次才问出来:“想是哪位姑娘病了,所以换了五柳进去侍候?”
  杜妈妈一听就笑了道:“哪里是姑娘病了,姑娘病了,能一下子传几个医生进来吗?这是王妃日常就要看医生,隔个几天看一次,你们经多了就知道了。”
  然后引着五柳进去:“快进去吧,一上午都是事情,说了要见你,就这看医生这一会儿倒是个空儿。”
  看着杜妈妈和五柳的身影也进去了,庞妈妈只顾着对着二门内新栽的景致出一会儿神,才看到两个小丫头又引了医生出来,交待道:“请还去书房里候着,王爷看过了药方,你们才能走呢。”
  几个医生呵呵笑道:“次次如此,小姑娘不用细交待。”小丫头们把医生交到庞妈妈手上,由庞妈妈引着去书房。
  妙姐儿坐在房里,等着人把新开的药方送去给朱宣看,左右不过是没有事情,表哥又急上了。想一想还是有点儿象母猪,自己一个人在窃笑,看到杜妈妈引着五柳进来,也就是交待几句,问她愿不愿意进来。
  朱禄这个时候才走进来:“张堂随着舅老爷们到了,舅老爷们先去了书房见王爷,奴才引着张堂先进来了。”
  “让他进来吧。”妙姐儿点头,看一看身上衣服还是见医生时换的,倒也不必换。过了一会儿,朱禄引着扭扭捏捏的张堂进来。
  张堂进来就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听到沈王妃道:“起来吧。”又让座,张堂却是不坐了,只是哈腰道:“我站习惯了,还是站着的好。”
  引得朱禄笑了一下,这才走出去。张堂看一看沈王妃,倒不是不高兴的样子。他是随着蒋氏兄弟三天后交卸清楚差事一起来的,在路上也细细想过,肯定不会是“正牌”舅老爷们走了,自己这个说不上的“舅老爷”要上,或许是让自己管厨房,现在才只是采买,会让自己全部都管了?这倒也不错。
  心里有几分忐忑不安地进来,这一会儿也没有心思乱想了,只是等着沈王妃在说话。妙姐儿看一眼张堂,还是那个惫懒人物,站在那里哈着腰更有几分惹人发笑。
  不过看起来比以前象是好得多,想是为了见自己,一件崭新的衣服有些偏大,套在身上又哈着腰,衣襟都快低到地上去了。
  “舅老爷们要回京了,所以我喊你来告诉一声儿,”妙姐儿也不和张堂废话:“新任的大人们还是铜矿上原来的官儿,既然你在那里,有什么事情多上一些心思,背后里看到有不妥当的事情,记得来告诉我。”
  在外面以前也是走街串巷的张堂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一个好差事给自己,说明是对自己信任,喜欢的浑身发痒的张堂赶快道:“是,是,有什么事情我都快着些儿来告诉王妃才是。”
  “就是这个话了,别的倒没有什么,舅老爷们说你一向厨房上的事情倒是不错,以后你就管厨房吧,伙食上要如数儿发放,都是出力气的活儿,要好好的给他们调剂才是。”妙姐儿喊张堂来,就是交待这样的事情。
  张堂接连应声道:“是,是。”然后就随着朱禄出来,这才擦一擦头上的汗水。朱禄斜着眼睛看着,道:“这下子可以好好的擦擦汗了。”
  “可不是,”张堂只是陪笑,走了没有几步,身后有人喊住,红花把一个包袱送过来,不好意思地笑:“王妃说走的时候把这个给张爷,我只顾着看医生的方子几时送来,不想就看漏了你们出来。”
  交到张堂手上,红花才道:“可好好拿着吧,王妃说不用进去谢的。”然后央求朱禄:“朱禄哥哥,你这一送了他出去,再从书房里问问药方子几时拿来,再把药也抓了来吧。”
  朱禄取笑道:“你好好在这里看着我,别等我回来了,又把我也看漏了,就该打了。”这才送了张堂出来,自己往书房里去取药方。
  在王府门外张堂才打开包袱,里面是一盒子吃的,然后是一件衣服一双鞋,喜滋滋的张堂这才重新把包袱包好,上了马想着回去这又是一件炫耀的事情。
  一时药来了,不过是人参鹿茸,红花送去小厨房上让人去看着煮。妙姐儿只是坐在房里,往窗外看着等着人来拿衣服换。
  换过衣服才看到如音若花一起进来,看着王妃身上的小子衣服只是捂着嘴笑一下,才道:“马已经备好,请王妃这就出去吧。”
  和别的城市一样,城中心是热闹地方,四周边角多是住家。若花指着街上几家店铺的幌子对王妃道:“京里的四大钱庄倒都在这里开了分号,只是存现银子的不多,还是习惯于把钱自己带在身上,都说这石头房子,所以只愿意放在家里。”
  店铺里的掌柜的看到这一行人过来,就出来接了,这是若花和如音来见过的,约了在一家铺子里坐下来。
  都是倒苦水的:“都是内陆里来的,当然是相信招牌,不过怕银子存起来拿不走,哪有这样的道理,真是坏我们的名声的。”
  “来到这里一年多了,银庄上并没有什么生意,再这样下去,可是赔不起人工的钱了。”
  听得妙姐儿只是乐,等他们一起说完了话,这才慢慢道:“我没有请各位去王府里,而是过来说话,先是在街上走过一圈了。
  怕银子存起来拿不走,不还是不相信招牌吗?当然相信招牌,只是不相信咱们不是吗?”沈王妃侃侃而谈:“各位可以放心,王爷已经给兵部去信,兵部再调拨下来的银子,由京里存进去,从你们这儿拿出来,只是各位要多调银子来才是。
  我先让我们的两个管事妈妈来会各位,也是一个意思,有一部分生意上的银子从你们这里存兑,既然喊了各位来,当然是不会让你们亏。”
  往窗外看一看这条街上算是最繁华的,而且下面时常有巡城的士兵在走动。沈王妃慢慢笑一笑道:“这街上的酒楼生意,铺子的生意,各位就干看着不插手不成,我是不信的,只怕这里都要有各位一份才是。”
  说得几个掌柜的都是一笑,有一个掌柜的沉吟道:“多谢王爷王妃这样的照顾,兵部里每年是要调拨银子的,我们存银足够,当然京里存,这里兑的好,只是有一样,我们日常调送银子来时。。。。。。”
  “当然安全会负责到底。”沈王妃一力保证:“等到存的银子多了,就不用调太多的银子来就足够用了。
  这里往内地去,也是几百里没有城镇,王爷已经知会各处,会沿路再起集市,慢慢地热闹起来,荒芜的地方少了,当然安全就不用担心了。”
  “如果王府里往各处的银子,也能存在我们这里一半的话,我们还会再派人手来的,这里人慢慢就会多起来。”有一个掌柜的还在继续要求一下。
  站起来走到窗前,妙姐儿指给他们看:“那里是北边的几条街,凤罗公主已经是全族入城了,足有上千人,这么多人难道不买东西,不吃饭,不用银子吗?人越来越多,眼前这一点儿不如意处只是暂时的,
  至于王府里的使用的银子,也可以存一部分在你们这里,只是多少我就不能保证了。”沈王妃一力保证,特地前来打消各人的疑虑。
  几个掌柜的就没有话说了,最后只有一句:“别的也还罢了,王妃说的是,只要有人就有钱,至于这城会破,我倒是不相信,这里盖得这样牢固,想来王爷是不会轻意弃城的。”
  说来说去是大家心里没有底,沈玉妙微笑道:“这进城的上千人不过只是一部分,进城以前花名册都是呈上来的。一家除厨房用的刀以外,只许留一把刀在身上防身,
  家里没有猎户的是不允许有刀剑在手,要出远门的,去衙门里领刀剑,出入人等去往哪里,一律是凭路条进出。各位只管放心就是。”
  足的说了有近半个时辰,沈王妃这才告辞出门,马上一路行过这些酒楼金银铺子,回身对若花和如音道:“这里有几家就是他们开的,想着有人总要吃饭打首饰用金子银子,对着我们就说得跟多艰难一样。”
  如音也道:“这些人真的是奸滑着呢,我初时总是要吃亏,现在也被他们赶着,一里一里地学会了。”
  一声檀板轻响,酒楼上有乐声传来,妙姐儿大乐:“这里也有唱小曲儿的了,不错不错,就是要热闹才好。”
  又走几条街,如音道:“咱们还是回去吃饭吧,家里一定是候着的。”妙姐儿先是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几个小摊子,这近中午的时候还在做早上的煎饼果子什么的。
  带马过来问一声:“老板,中午的时候了,还有人买吗?”老板立即就答上了话:“我们这个打发一顿饭,只要几个铜板,去一次那酒楼,再听个小曲儿,没有个一两银子是下不来的。”然后一脸的热情:“客户,来一套吗?”
  “好,”妙姐儿回身看了一下人,对卖煎饼果子的老板道:“按着我们的人数,一个人做一个。”听着老板眉开眼笑,大声答应一声:“好嘞。”
  站在这路边上吃完了,拿着丝巾擦手的时候,如音才笑话若花一下:“不想若花姐姐骑马也骑得好了,想来是为了你们家的将军。”
  若花也取笑道:“你又为什么要笑,不都是为了差使,自己骑马想去哪里快着呢,等人套车等得我累呢。”
  这才一起往王府里回去,刚出了这条街,只看到一队一队的士兵手持武器跑过去,足有上百人。
  妙姐儿在马上疑惑:“象是往凤罗公主那里去的,我们去看看去。”一下子进城上千人,虽然说是分批进来,上缴了武器,可还是让人悬着心在。
  这群士兵果然是往凤罗公主那里去的,却是团团把公主的府邸围住,妙姐儿有几分惊心来到这里,乌珍先过去生硬地说一声:“王妃到了。”
  领队的队长过来回话:“是接到消息,有人在这里闹事。”府邸里凤罗公主匆匆地走出来,跟随着凤罗公主走出来的还有阿苏提和几个手执兵器的人。
  沈王妃马上只是冷冷地看着这几个人:“不是说了进城的人要上缴兵器吗?”凤罗公主身后
  的人都是没有兵器,为了安全,就是公主的亲卫也收了兵器,派了一队士兵在这里驻扎。
  “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进城呢?”阿苏提狡猾地说了一句,看着自己手下人还拎着刀,回身喝斥一声:“把刀收起来。”
  沈玉妙更是要冷笑了,在马上道:“那你说说,你们手持着兵器,到公主这里来又是做什么?”有刀在手的人对着无刀在手的人,一看就明白了,而凤罗公主又是气得脸白的样子。
  如果对面的是南平王,或许阿苏提还会有几分震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