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仙-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道只与岳凡、台安点头示意,对于其他人则是不予理会。

天宁则是带着天弃、脩济、申达一一还礼,却又各自神情尴尬。患难与共的老友,危急关头的背弃,再次重逢之后,多多少少让人不自在。尤其是多了一个人,还是一个最为关键的人物,让彼此双方难以忽视,却又无从面对。

林一既然打开禁制,便有心让众人相聚。而他却始终站在一旁笑而不语,独自一个人似有所思。

此次的九天之行,有了十五位魔修的高手,再加上老龙、虎头,以及奴儿的十二天煞卫,堪称实力强劲!倘若每人的修为再上一层,纵然九天凶险,至少多了几分自保之力!

林一忽见场面冷清下来,这才适时出声道:“林某的结界,仅是危难之时的栖身之所。一旦到了九天之后,诸位来去自如。而此处再无尊者,均为道友……”

众人尚在忐忑之中,随即放下心来。

本以为林一要趁势立威,或是借故刁难,以便加以管制掌控,不料想他的一番话极为随和,且善解人意,更不乏同道之间的敬重之意。而你敬我一尺,我不妨还你一丈。

天宁拱起双手,正色道:“林老弟胸怀天地之志,我等不及也!唯你是尊,不敢有违!”

魔修之中,以天宁最为德高望重。有了他的话,便意味着尊卑已定。

凌道躲在人群的不远处,出声附和道:“林兄弟!九天之行,全寄予你一人之身……”在他看来,还是兄弟的称呼顺口,也要真诚许多。

岳凡与台安并不跟着啰嗦,双双躬身举手,尽在不言中,只求过往不究。代元子等五位魔修依然口称林尊,毕恭毕敬。

伏灵东张西望,不待鬼日、鬼夜表明心志,一把拦住二人,回首怒道:“林一!尊你为主未尝不可,却为何要糊弄老身?分明有十万里之地,却让老身在方寸之间争来斗去……”

你争来斗去,关我何事?

林一微愕,随声笑道:“有云,针尖上争长短,即便赢了,又有好大的胜场?倘若有意,结界由你打理便是!”

伏灵怒气稍缓,才要说话,却被天弃张口打断:“林兄弟!有关度厄之法,还请多多赐教……”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一元初始

万丈峰顶,竖起了一块石碑。

石碑高九尺,宽三尺三,厚九寸,取九九归一之意。其形状简单,两面刻字。一面是“一元初始,万法归一”,一面刻着“返归质朴,顺从世俗,豁然贯通,与物混同,神情自得,灵会神悟,融于自然,忘却生死,九转玄妙”九句真言。

石碑与碑文,没有任何禁制,随意观看,人人触手可得。

当天弃提到了度厄之法,凌道以及在场的众人皆神色期待。度厄之法,绝非小可。不仅关系着洞天境界的再进一步,还关系着罗天境界的顺利通达。

对此,林一没有回避,就手取了峰下的岩石打造了这块石碑,并将伴随了他千年之久的九句真言刻在其上。他提示道,此乃仙、魔、妖三修的精髓所在,更是度厄之法的关键所在。但有体悟,万法皆通。而他得以走至今日,九句真言功不可没!

众人振奋异常,忙躬身拜谢。传道授法之恩,天高地厚。

林一则是独自飞下山峰,留下一群人围着石碑观摩体悟。他要在亲手开创的天地之间走上一走,看上一看。或许还想着独辟一方洞天福地,以便来日有个饮酒消闲的去处。

这是一片荒漠,黄沙万里。在炽烈的日火照耀之下,阵阵热浪蒸腾逼人……

越过荒漠戈壁,便是山峦纵横。随着慢慢往前,日火的暑热渐渐远去。荒芜的尽头,则已笼罩在茫茫的寒雾之中。而那轮高悬的明月愈发冷幽,盘旋交融的星精飞火与天煞雷火再也不分彼此……

又一道山峰的半山腰,有青翠惹眼、异香扑鼻。那是伏灵的洞府,营造之心随处可见。尤其是数千里方圆内外,灵气萌发而生机勃勃,平川沟壑之间,颇有几分仙境初开的气象……

一座山谷之间,林一飘然而落。

所在开阔,四周为群山环绕。放眼望去,空旷的荒凉之中弥漫着淡淡的灵动之气。

林一从远处收回眼光,轻轻挪开脚步,低头俯瞰片刻,伸手就地一抓。细如粉末的灵石碎屑中,一粒洒落的种籽完好无损,像在酣睡而犹在沉寂。他稍稍端详,随即将之归于原处,继而足下浮起,唯恐有所践踏。少顷,其抬头仰望而神色感慨。但有时日,这方天地终将真正醒来!

恰于此时,两道中年人的身影一前一后出现在山谷之中。

林一没加理会,径自在百里外的山坡上盘膝坐下,这才冲着随后而至的两人伸手相邀,含笑道:“两位道兄,有何指教?”

来的并非旁人,竟是凌道与天弃,前后相隔数丈,彼此间似有顾忌。

见到林一举止随意,两人便相继在山坡上就近坐下,才要说话却又相互对视而神色尴尬。直至片刻之后,凌道摆了摆手以示谦让。天弃恢复了往日的镇定,轻声一哼,甩动着披肩的乱发,带着僵硬的笑容,举手说道:“林兄弟!我守着石碑参悟了数个时辰,似有所得,又不甚明了。所幸你并未离去,故而前来请教……”

凌道则是在不远处打量着四周的情形,点头附和:“他之不解,或为我之疑惑。还望林兄弟不吝赐教,在下洗耳恭听!”他眼光落在几丈外的那道熟悉的人影上,禁不住暗暗摇头而感慨不已。

曾几何时,凌某人身为魔城之主而威震八荒。即便肆意施加手段,那人不堪招架也只能落荒而逃。而当初的小辈,已然成了比肩的人物。尤为甚者,他的境界修为以及胸襟气度还要更高一筹。如今前来诚心请教,可谓心服口服。真乃时过境迁,造化弄人。

林一摆了摆手,示意天弃不必见外:“请教不敢当,探讨切磋倒也无妨。”

天弃见林一毫无矜持,一如说笑般的随意,不由得点了点头,僵硬的神情也随之缓和下来,沉吟道:“记得在你在施展天魔九印的那一刻,曾以四句真言相送:山中有真趣,欲说已忘言;浮生尽悠闲,鹤鸣上九天。当时懵懂不解,只觉得意境无穷。今日有幸见到一元碑上的九句真言,恍然发觉两者似有牵连,却又一时难以明悟。林兄弟……”

他甩动了下披肩乱发,神色中透着难得的谦逊与真诚,又道:“度厄之法非比寻常,即使当年的玄霄皇尊都体悟不得。可见苦修之外,机缘尤为重要……”

林一立下的石碑,被众人尊称为一元碑。而他施展天魔九印时的四句话,让惨遭重创的天弃一直耿耿于怀。当他见到一元碑上的碑文,忽而有所恍悟,却又不甚明了,亟须有人释疑解惑。而凌道的修为境界超出众人一筹,同样是察觉到了蹊跷。于是乎,二人便结伴寻到此处。

凌道适时说道:“由洞天三境抵达罗天三境,少不得九厄之劫。而三皇之外,林兄弟乃是迎来九厄之劫的第一人。当年的九龙塘,我可是亲眼所见,怎奈时至今日,始终不得要诀,呵呵……”

他尴尬一笑,拱手道:“若得点拨一二,大恩不言谢!”

石碑有了,九句真言有了,林一兑现了承诺,称得上仁至义尽。而想要真正体悟大境界,却并不容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境界的感悟同样如此,但凡一线之差,便是千年、万年的苦修与等待,最终又如何还是不得而知。天弃与凌道便是堪堪触及最后的一线,哪里还能坐得住。

林一明白了两人的来意,笑着说道:“据我所知,九厄之劫,便是红尘百劫。欲过此关,非大毅力、大勇敢者,而不能渡厄证道。而此劫横贯罗天三境,绝非短日可以大功告成。林某渡劫二十年,肉身先后崩溃了八回。其间艰辛,无须赘言!不过……”

天弃细细聆听,神色关注。

凌道却是回头一瞥,再无人寻来。他暗暗侥幸之中,又禁不住心生疑惑。如今的世道,真的有人肯将不传之秘倾囊相授……

“境界因人而异,道法殊途同归。我不妨将帝奎仙皇与蛟季妖皇的毕生感悟拿来分享,但愿两位有所收获。”

林一稍稍一顿,接着说道:“九厄之劫,对应不同。三转轮回一境界,为太清、上清与玉清。而九转归一,万法混同。须先后历经九种境界,正所谓,山中有真趣,欲说已忘言的返归质朴之境;浮生尽悠闲,鹤鸣上九天的顺从世俗之境;炉内香消时,月上孤峰远的豁然贯通之境;秋深黄叶残,风过浑不晓的与物混同之境;流水花自落,云影鸟飞来的神情自得之境;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的灵会神悟之境;林深钟声远,梦沉犹未醒的融于自然之境;无弦琴一曲,红尘彩云间的忘却生死之境。以及坐看天地外,体悟玄妙无上……”

半个时辰之后,林一长身而起。他已将所知的度厄之法概述了一遍,至于如何修炼,又具体如何渡劫,却没人可以替代,还在于悟道者的机缘!他之所以如此,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唯有让凌道、天弃早一步抵达罗天境界,日后才能多两个得力的帮手。还是那句话,这天下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恩怨情仇!

不远处的两人还在苦思冥想,忙从地上站起。

其中的天弃往前两步,郑重一礼:“达者为师,请受天弃一拜!”他不等回应,长发一甩傲然而立,掷地有声道:“你以诚意待我,我必肝胆相报!”

凌道也走到近前,不无感慨道:“林兄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更有授道解惑之大恩,凌某心悦诚服!”他也双手抱拳,神色诚恳。

林一淡淡笑道:“此去有诸位为伴,林某幸甚!”他丢下一句话后,身影缓缓消散不见。

天弃与凌道面面相觑,随即又神色回避。少顷,两人一言不发拱了拱手,转身自寻去处。浅而易见,接下来的闭关、疗伤、苦修、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

法阵中的星石之上,林一从静坐中睁开双眼。他稍稍定神,一旁有明眸闪动,玉腕摇晃,随之有娇柔而又亲昵的话语声响起:“师父……”

仙奴默默守在一旁,乖巧而安静。当她已大致领悟了正要金龙手的妙用,难免心生愉悦,却又不敢随意,便这么一直盯着师父看个不停。当师父醒转的刹那,她忍不住出声问候,还炫耀般地扬起白皙如玉的手腕子,那道金色的龙纹煞是惊艳夺目!

林一颔首示意,报以暖暖一笑。

这丫头像个孩子,愈发的鬼魅百变!而谁又能想到,她也曾为九州门主而名震仙域,生死抉择不乱自我,进退之间机智无双……

林一缓缓起身,收好了紫金葫芦,随即放眼四望,稍显郁闷道:“迄今为止,还是不见老龙与虎头那两个家伙的踪影……”

仙奴跟着起身,安慰道:“师父勿忧!他二人或许正在前方等待,你我赶去便是!”

林一袍袖轻甩,一团金色的光芒顿时将他师徒二人笼罩其中。他冲着前方抬眼打量,凌空踏去……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万法归一

感谢:o老吉o、草鱼禾川的捧场与的支持!

………………

一道偏僻的峡谷中,多出了一间新凿的洞府。~頂點小說,

这洞府位于半山腰,甚为的简陋,好像与四周的荒凉与枯寂融为一体,看起来毫不起眼。

半山腰的一块崖石之上,手扶青髯的凌道傲然而立。他冲着远方遥遥一瞥,转身踏入洞府。其人影消失刹那,洞门“砰”的一声封死。

所谓的洞府,三、五丈大小,一个布满禁制的山洞而已。

凌道在洞府中悠悠站定,撩起衣摆慢慢坐下。当他独自面对着漆黑的洞室,一度的镇定从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不尽的疲惫,还有不为人知的落寞。

有生以来,穷尽心智,执着不悔,这才凭借着七分的热血,三分的运气,战战兢兢走到了今日。其间亦曾九死一生,情天恨海;亦曾叱咤八荒,啸傲风云。而蓦然回首,万般成空。除了眼前的方寸之地,孤单单的自己竟然一无所有。

凌道神情苦涩,抬手凌空一指。

几朵星火光芒闪过,暗室重归寂静。而对面的石壁上,却多了一行字:一叶浮青。

记得有人说过,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有荷破月残,有秋风荻黄,有新春碧翠,有风落逐尘。而他则是一叶浮萍!试问,在这浩瀚无垠的天地间,谁不是如此的渺小而又无奈呢……

凌道注视着那行字迹,神色中透着莫名的哀伤。直至许久之后,他才悠悠长吁而怆然一笑。

远离洪荒,或许也就远离了那不堪回首的过往。

那就重新启程吧,且看来日又将如何。而这一回凌莫要闭生死关,不达目的不罢休。林一,等着我……

……

一处山脚下,天弃与天宁驻足远望。

数百里之外,便是那道万丈高峰,并且有了名字,九天峰。此名为众人商议后所取,不仅象征着结界中最高的山峰,还有为九天之行立碑记事的寓意。当然,峰顶上的那块一元碑,更为九天峰增添了几分雄浑气势。

天宁看向远方,抚须说道:“你讨教归来,便欲闭关,应该收获匪浅,不知又成算几何……”

他话音未落,一块玉简伸了过来,有话语声响起:“我已将林一所传的九转境界,悉数拓于其中。师兄不妨多加体悟,该有所得。至于我能否突破,或有三分的把握……”

天宁稍感意外,忙伸手接过玉简,动容道:“三分把握,足当一试。而林一所传极为不易,你却传交给愚兄,这……”他不及多说,忙凝神查看。

一元碑上刻有九句真言,而想要参悟通透却非一时之功。故而,当天弃与凌道前去寻找林一之际,便应该是二人有所顿悟之时。唯有境界将破不破,方能显现点化之功。众人自知不济,只能望而兴叹。如今天弃声称闭关,使得天宁也颇为羡妒,谁料对方并未隐瞒,而是将一切如实相告。

天弃甩动着披肩的乱发,剑眉下一张硬朗的脸颊上带着感慨的神色,道:“你我的胸襟气度,并不比林一短少半分。只当是天道为私,方才蒙昧昏聩……”

有道是,万般皆有法,修行在个人。而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更是一种仙家默认的规矩。即使同门的师兄弟,在修炼的时候也不能互通有无。而林一却将无数人生死争夺的不传之秘坦然分享,如此胸襟、气度着实有异于常人。也难怪天弃有所感慨,正因境界促狭而忘了天地无私的道理。倘若人人敝帚自珍,最终只能道法沦丧而仙途没落。

天宁似有感触,自言自语:“所言不差,之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他无暇多说,举起玉简,疑惑道:“这其中的九种境界,便是度厄之法?真假如何,有无具体所指,或是相关法门……?”

天弃摇了摇头,沉吟道:“林一以道家为本,妖、魔兼修,且境界颇高。他之传授,乃毕生所悟,绝无虚假。其中玄妙万端……”

天宁还是不解,问道:“劫从何来,法从何来?”

修至洞天圆满以后,若是没有九厄之劫的征兆,那么修为境界便将永远停滞原地而寸步不前。一旦天劫降临,如何度厄证道依然无从知晓。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玉简中皆不曾提及,不能不让天宁感到有些困惑。

天弃耐心分说道:“林一的传授极为简明扼要,却又寓意高深。他在暗示,度厄之道,在于人,而不在于法……”

天宁稍稍失神,自语道:“愚兄境界欠缺,有愧啊!总以为以道为常,以法为本……”其两眼中精光一闪,猛然道:“是了!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一元初始,万法归一……”他信手将玉简投向远方,转身就走:“愚兄去也!”

天弃笑了笑,甩动着乱发昂头仰望。少顷,他抬手祭出一道剑光。就此开凿洞府,闭关恰如其时……

……

一道光芒划过半空,玉简在九天峰上砰然炸开。

与之瞬间,片片闪动的字符从天而降,其中的九转境界一一呈现。不消片刻,法力幻象尽数消失,只剩下峰顶上的众人犹在仰望出神。

一元碑前,远近坐着十位修士。居前的是伏灵,以及鬼日、鬼夜、岳凡与台安;稍后的则是五位洞天中期的魔修,代元子、史平子、白元子之外,余下的两位名叫仲玄、仲昊。

那玉简中的字符,或许与一元碑上的九字真言有关。是天宁长老留下的解读之法,抑或是另有玄机?

岳凡沉思半晌,还是不得其解,抚须笑道:“有林尊为楷模,天宁长老也变得豁达了许多!”

台安附和道:“天地因人而异,风景因时不同。至于那玉简中的字符有何蹊跷,还是叫人无从揣摩啊!”他话语一顿,不无钦羡道:“想来天宁长老应该有所顿悟,这才与天弃长老、凌道魔尊一同闭关去了。而你我犹自懵懂,奈何……”

岳凡安慰道:“此处虽还荒凉,却胜在安逸僻静,不如自寻去处,你我也该闭关一段时日了……”

台安应道:“道兄所言极是!眼下亟须疗伤静修,凡事来日方长……”

两人站起身来,与左右身后的众人拱了拱手,便结伴飞下山峰,直奔茫茫远处而去。

峰顶上安静了片刻,又有人出声:“道兄,有无所获?”

鬼日正留意着岳凡两人的去向,摇头答道:“没有!”

鬼夜也是摇了摇头,叹道:“与其这般徒劳无益,倒不如闭关苦修,或有机缘顿悟,也未尝不能呢……”他是不想在峰顶守着一元碑枯坐下去,唯恐错失了良机。天宁、天弃与凌道都走了,岳凡与台安也走了,再耽搁下去,只能被曾经的同伴远远甩在身后。时不我待,还是苦修要紧!

鬼日深以为然,抬手示意道:“且去……”

转眼之间,峰顶上又少了两人。

见此情形,余下的五位洞天中期的魔修也坐不住了。

代元子从地上站起:“诸位!我等修为不足,当知耻而后勇,唯有早日修至罗天境界,方能伴随林尊的左右而叱咤九天,暂且告辞了……”他拱了拱手,便要离去。在场的白元子、史平子等四人也是动了心思,一个个点头附和。

便于此时,石碑前有人厉声喝道:“都给老身留下……”

代元子很是错愕,禁不住便要辩解。而伏灵已从石碑前转过身来,带着不屑的神情啐了一口,叱道:“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辈,真将罗天境界当作儿戏不成。试问,三皇以降,谁又称尊?”

众人愣在当场,一个个无言以对。

三皇以降,谁又称尊?好像除了林一之外,再无旁人吧!

而伏灵大巫虽然很霸道,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无从指责。洪荒自从出了三皇之后,还真的没有人修至罗天境界。即使凌道折腾了许多年,还是功亏一篑。只有林一拥有神龙之躯,且三修一体,称得上是万中无一的逆天机缘,而据他本人所说,也是境界有余而修为不足。如今有了一元碑的九字真言,便想着一蹴而就,抵达无上境界,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伏灵继续教训道:“纵如玄霄皇尊与蛟季皇尊之强大,最终都难逃九厄之劫而魂飞魄散。难道以他凌道、天弃与天宁、岳凡的境界修为,便能有所侥幸?尔等小辈更是休想……”

代元子举手说道:“如大巫所言,你我再无机缘。那林尊立下一元碑,岂非徒劳之举?”

伏灵沉默了片刻,哼道:“林一或无歹意,只怪有人不自量力!”她撩起一丝银发,冲着远方摇了摇头,讥讽道:“凌道乃是急功好利之徒,倒也有情可原。谁料想天弃、天宁也按捺不住了,而彻悟那九转境界,何其难也!”

代元子心有不甘,说道:“纵有其难,也不能虚度光阴,还须苦修才是……”而他话没说完,便与白元子四人神情错愕而暗暗叫苦。

只见伏灵抬手指向四方,面带微笑道:“而等小辈莫再啰嗦!如今有了十万里之地,正当开垦拓荒大展身手。正所谓劳动筋骨,淬炼心志,乃无上机缘所在……”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犹差一线

感谢:o老吉o、981nanhai、阳光小子67、羽化若尘的捧场与月票的支持!

………………

师徒两人停了下来。

行到此处,前方有光芒拦路。

那道光芒与之前的禁制壁垒相仿,形同一道墙壁横亘在天地之间,却足足有万里之巨,其中紫赤闪动而金光耀眼,远远看去甚是奇异不凡!

“师父,还有最后一层天界,再行穿越而去,是否便可抵达九天?”

“天界九层,已去其八。若依‘九天鉴’所述,应大致不差!”

师徒两人稍稍歇息之后,裹着一道金色的光芒直奔前方。随着“喀喇”一声闷响,转瞬之间景色迥异。

林一带着仙奴尚未稳住身形,便觉着重负难耐,猝不及防之下,摇晃着往下坠落。而仙奴则是惊吓失声,一把抓住他的衣袖而急唤“师父”。他也是颇感意外,却忙而不乱,上下光芒闪烁,整个人瞬间化作金袍金发的模样,十成的神龙之威沛然而出,并顺手抓住了弟子的手臂,随即又是凌空连踏几步,这才堪堪止住了颓势。

起初那狭窄的甬道,如今已成了十余万里的一方暗空。而遥远的前方却有光芒幻动,像是灼日初升的闪耀,将整片天地笼罩在一层金辉之中。更有强大莫名的威势随之倾轧而来,竟让人不堪抵挡!

林一不敢大意,只将法力修为施展到了极致。所幸《升龙诀》的威势之下,师徒二人倒也安危无虞。而神识所及,还是不见老龙与虎头那两个家伙的踪影!

仙奴有了师父护持,惊慌稍定,愧疚道:“奴儿不该恃宠骄纵,给师父添乱……”

林一随声安慰道:“稍安勿躁!”

仙奴嗯了声,手里的衣袖抓得更紧了。

林一的心思却没有放在身边,犹在远眺,疑惑道:“此乃天界的九层,禁制极为的强大,即使林某的修为也应付艰难,那两个家伙再是天生神兽,只怕也无从幸免……”

仙奴昂起小脸,说道:“天界九层,均有法阵,暂且寻至,再行计较……”

林一的五官眉目一如从前,只是金袍金发的模样更添几分威武的神韵。尤其他的双颊与额头皆布满了金甲,浓眉下的双眸中阴阳旋转,整个人便如真龙在世而傲气冲天!

仙奴仰望之际,由衷赞道:“师父真乃神人也!”

林一低头一瞥,咧嘴回道:“还是奉承话听着入耳,可惜你师父就一俗人!”

仙奴小脸赧然,莞尔不语。

林一却无意说笑,带着仙奴动身启程。而才去不多远,沉重的禁制便凶猛碾轧而来。他索性放开了修为,凌空虚踏,一步十余丈,不疾不缓执着往前。

远远看去,偌大的一方天地中,并肩而行的两道身影显得极为渺小。而师徒俩身后拖曳的金色光芒,倒是与遥远前方的闪耀光明相映成辉。又像是一道流星,在光阴中逆行,只为寻找归宿,而继续着没有终点的征程!

足足四五个时辰以后,前方终于出现了星石法阵。其方圆千里,九块环绕的星石均有数百丈、数千丈大小,好似光芒笼罩下的九颗星辰,却又相互牵动而法阵浑然,开启、支撑着一方结界的通道。

林一带着仙奴直接闯入法阵,随即落在了居中的星石之上。当他两脚着地,松开了仙奴,禁不住踉跄了几步,又狠狠喘了几口粗气。

即使以神龙之躯的强悍,加之拼尽了全力,穿行在这天界的九层,还是颇为艰辛。由此看来,凌道、天弃等人躲入结界倒也运气!

不过,此处依然不见老龙、虎头的踪迹。

那两个家伙莫非以为天生神兽,便有恃无恐,于是先行一步去了九天?如此倒好,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出了意外。

仙奴正在好奇张望,忽见师父的疲惫中透着忧色,急忙走到身旁,关切道:“师父,何妨歇息片刻……”

“你我途中耽搁甚久,天晓得那两个家伙会闯出什么乱子……”

林一摇了摇头,话音未落,却又神色一凝。仙奴不明其意,随同一起抬眼看去。

即使星石法阵阻挡,前方的金色光芒依然明亮。而那耀眼的光华之中忽而多了一线不同的光芒,隐有九彩闪烁,虽然极其微弱,却还瞧得分明。犹还记得,此前的天界屏障为七色环绕,如今九彩呈现,或有征兆……

林一凝神片刻,抬脚便已飞离了原地。

仙奴飘然随后,悄声问道:“师父,是否寻到了老龙、虎头的踪迹?”

林一头也不回,周身金芒大作,拂袖已将仙奴罩在护体法力之内,这才答道:“不曾!且去查看……”

师徒俩穿过法阵,再次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之中。禁制骤然降临,逼得去势一缓,而两人依然逆流不退,只管循着那道九彩的光芒追寻而去。

又是几个时辰过去,渐渐没有了去路。只有一道天地禁制竖在前方,并金光闪烁而扭曲晃动。与其说是墙壁,倒不如说更像是虚幻而又真实的一层虫茧,只待捅破那层壁垒,便可以破蛹成蝶而妖娆天外。

不过,那波光涌动的禁制之中,已被人撕开了一道十余丈大小的口子,有九彩光华闪烁而出……

林一看着那道豁口,莫名间心神一紧。他不及多想,强驱修为,带着仙奴直奔那豁口飞去。

与之刹那,风声呼啸,雷鸣隐隐,紧接着光芒爆闪,狂乱的气机奔涌而至,顿然使人神魂激荡而难以自持。如同过去了无数万年之久,却又仿佛短短的瞬间。正当无所适从的茫然之际,突然又万籁俱静而天地迥异。

两道人影破空而出,仿若穿过了时光的虚无,跨越了岁月的永恒,随即又义无反顾地冲入到了无边的静寂之中。随着护体的金芒渐渐淡去,师徒俩便像是两颗流星跌落天穹,不过转眼之间,已然双双坠地。紧接着有人低沉呼唤“老大”,还有人欣喜笑道:“吼吼!虎哥恭候多时也……”

林一穿越天界九层,已然是极为疲惫,而事关两位兄弟的安危,又岂敢有丝毫的懈怠。当最终穿越的那一刻,他终于松了口气,却也是到了精疲力尽的地步,只管带着仙奴强撑着往前坠去。

“扑通”

“师父——”

一声坠地的动静,紧接着又是一声惊呼。

林一狠狠摔在地上,坚硬的星石被他砸得碎屑迸溅。而他却将撞入怀中的仙奴轻轻托起,那娇小的人儿腾空飘起回首呼唤。见到师父虽然狼狈,却笑容轻松,她这才返身落在一旁,并伸出手来悉心搀扶,又忍不住抬首四望而瞠目诧然。

这是一方静寂的星空,浩瀚缥缈无际,却又不见日月星辰,唯独千万里之外高高悬着一道彩虹。其九色闪烁,瑰丽无双,看似遥不可及,恍惚中又近在眼前。或者说,那更像是一道彩虹之桥,横跨星域而沟通天地!

在虹光的映照之下,则是一块巨大而黝黑的星石。而原本该是荒凉枯寂的星石上,竟然是龙盘虎踞。

一条百丈金龙蜷缩着身子,硕大的龙首在微微摇晃。他虽然极为疲惫,而赤焰炯炯的龙睛中却透着愉悦的神情。其不经意间威势散出,四方霎时云雾弥漫而龙威升腾。

一头十丈的白虎就地匍匐,背上的双翼轻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