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大丈夫-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中再次感叹儿子长大了,姜德均又问道:“那你打算怎么运作这本书?直接出版吗?”

    姜成摇摇头道:“现在出版物有《明朝那些事儿》就足够了,这本书可以用来完善《南周刊》文学版块,让文学版块加快成熟起来。”

    “你的意思是把这本书在《南周刊》上连载刊登,等连载完了再出版全套的图书?”

    “是的,而且连载完后还可以在网上刊登,让那个文学网站也尽快成熟起来,这样以后出版社就不会缺少出版物了,而《南周刊》也会多一个稳定的版块。”姜成款款而谈道。

    姜德均点点头道:“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了,那这本书的事情就这样定下吧。没几天就要开学了,你这几天就不要再忙别的了,好好休息休息。”

    姜成心中一暖,答应道:“知道了,爸。”



………【第十五章 室友】………

    父子两谈完之后,第二天,姜德均便带着《昆仑》打印稿去见了徐国庆。

    徐国庆又惊讶了,这才多久啊?姜成居然又写了一本书,还是百万字的武侠小说!

    看过《昆仑》之后,徐国庆这下对姜成的才情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带着对姜德均的嫉妒也是与日俱增。这么有才华的小子怎么就不是我儿子呢?

    两人仔细商谈了一番,徐国庆也同意了姜成的提议。决定把《南周刊-文学版》单独划分出去,就像《今古传奇-武侠版》一样,每两周出一期,专门用于连载优秀小说、文章。头一期定于九月初出版,打名气的招牌便是《昆仑》。

    之后,便在最新一期的《南周刊》上、各大报纸杂志上、最新办的《南周刊》官方网站上打出了新书广告:《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新武侠大作——《昆仑》,即将于九月份新出版的《南周刊-文学版》上连载发行,望广大书迷朋友们关注!

    广告上还有姜成写的一些话,简单介绍了一下《昆仑》的背景及自夸自擂的推荐。

    这下子,网络上、社会上,特别是在关心当年明月动态的【明矾】之间,这则消息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都知道当年明月年轻,也都听过他说不会只写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就不再写书了,可谁也没想到这小子的动作居然这么快!

    这才过去多久啊?距离上次签字售书也才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小子哪来这么大的精力?还是本武侠小说!不会是赶工出来的吧?

    如此,赞叹支持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抹黑诅咒者更有之。

    特别是有一些所谓的历史学“权威人士”,一直对上次考究会持怀疑态度,对姜成的才学也一直不予肯定,还经常在公开场合批判《明朝那些事儿》,说那不是在说史,而是在歪曲历史。他们在媒体面前的论调是:“当年明月只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年轻人,而我们这些人研究历史几十年,谁说的对,一目了然。大家都是正常人,所以我想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没有异议吧。”

    姜成在网上看了这些新闻后,一笑而过便置之不理。这些专家教授不过是想要借助姜成这股东风来发表他们自己的著作,趁机捞一笔养老费,为了提高他们的名气,借贬低姜成来抬高自己罢了。不过一批跳梁小丑,没什么好气的。

    这次他们便又跳出来,说姜成过于轻狂,武侠小说不是那么容易写的,没有过人的文学底蕴和文化内涵,是写不出来像样的武侠小说的。他以为自己是金庸老先生吗?不过刚高中毕业就想着写武侠小说,一定会栽个大跟头!

    这种说法受到了【明黑】们的欢迎,自从上次怀疑失败后,他们就一直蛰伏着,等待时机。没想到这么快就等来了!当年明月根本就是发疯了,他以为自己是金庸老先生那种“五百年一生的武学奇才”吗?才十七岁,写历史就罢了,居然还想写武侠小说,心太大了,绝对会摔个大跟头!

    虽然【明矾】激烈反驳,不过他们这次也对姜成的“鲁莽举动”产生了怀疑,所以反驳的有点力不从心,一时间被【明黑】们取得了上风。

    对于网络上、社会上有关他是否“头脑发热”的讨论,姜成一概不理。反正《南周刊-文学版》九月六号就会出版,到时候他们就会见到《昆仑》,究竟结果如何,相信民众们都会有个理智的判断。

    所以与《南周刊》再次签订了明面上八二分,实际暗地里五五分成的合约后,姜成对有关《昆仑》的事就再不管了,一切都让姜德均和徐国庆去操心吧。

    ※※

    九月早上的阳光还是颇有些毒辣,照在身上暖烘烘的。

    华山路上,一辆公交车嘎然而止,十多个乘客鱼贯而下,其中一个少年夹杂在人流中,拉着一个黑色的小皮箱随着人流下了车。只见他上身穿着纯白色短袖衬衫,下半身随意的一条蓝色牛仔裤,脸上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就像个知识分子。

    这正是从家赶来的姜成,今天正是上海戏剧学院报道的日子,所以姜成便收拾好行李,独自一人前来报道。

    姜爸爸姜妈妈没有跟来,一方面是因为上海戏剧学院离家很近;另一方面却是这两个多月姜成的表现越来越成熟,让他们都知道了自己的儿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也就不再过多操心了。

    至于多戴了一副眼镜,不是因为姜成近视了,而是为了怕被人认出来,用来打扮的道具。

    姜成怎么想到自己竟然有怕被人认出来的一天,想想前两天上街居然被一帮人给围上,不得不与他们签名拍照留念,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得以脱身。从那以后姜成就减少了独自出去的次数,就算要出去也要打扮齐整。他算是知道为什么那些明星们喜欢戴墨镜了,不见得就都是因为要保持风度,这个对遮掩面容也是很有效的嘛!

    不过姜成毕竟没有火到那个程度,而且现在作为作家,见过他的人也没那么多。所以没有戴墨镜,只是戴了一副黑框平视眼镜,稍微扮的土了一点。你还别说,这么打扮还挺有效的,从家出来到现在还没被人认出来呢。

    本来姜成已经签约了唐人影视集团,虽然还没有开始赶通告,不过唐人公司方面已经给他配备了一个助理,像这些来学校报道办入学手续的事,其实都是可以交给助理来做的。但是这样未免会给未来的同学造成不好的印象,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耍大牌呢?而且自己报的是表演系,表演系是明星的摇篮,那些个同学很可能就是未来的明星,以后可能还要相互帮衬着些,姜成也不愿意才开学就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混娱乐圈什么最重要?毫无疑问就是人脉了。如果刚开始就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人脉也就建不起来了。而且姜成的心思可不仅局限在演戏方面,他以后可还是想当导演的,如果不趁着现在多多结交一些人,建立好广泛的人脉,那以后拍片的时候可不会有几个人前来帮忙的。

    01届,姜成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想不起来01届到底出过什么明星?一般的人哪里会吃饱了撑的会去记这些事情,是滴,他前世虽然娱乐圈的事情也知道的不少,但是这种明显偏门的一塌糊涂信息谁有心思去记啊!

    一般人都是喜欢上某些明星才会去查某些明星的资料,知道他是哪一届的,但是要说出一届出过的明星估计会难倒很多人。

    算了,还是不想了,反正都想不起来,等到时候见到了不就知道了。

    收拾好心情,姜成随着人流走进校园,报道、办好入学手续,查了一下自己的宿舍,忽然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

    胡歌、袁弘。

    “原来他们是上影01届的啊!嘿嘿,没想到还是一个宿舍的,这可真走运,一下子就挖到两个好苗子!”姜成兴奋地在心中自言自语。

    胡歌和袁弘都算是80后大陆青年男演员中的领军人物,尤其是胡歌,凭着未来04年唐人公司拍摄的《仙剑奇侠传一》里的李逍遥一角一炮而红,之后又拍摄了《聊斋》、《天外飞仙》、《少年杨家将》、08版《射雕英雄传》、《仙剑奇侠传三》等一系列优秀的剧集,特别是在10年央视版《神话》热播后,彻底大红大紫,成为大陆青年男演员中举足轻重的一个,搏得了“古装小王子”的称号。

    相对来说,袁弘要比胡歌差一点,但也不可小视。他比胡歌出道还早,像《书剑恩仇录》、《天下无双》、08版《射雕英雄传》等都有精彩表现,只不过多以配角出现,一直很红却没有大红大紫,直到2011年《步步惊心》热播,他才凭着其中的十三阿哥胤祥一角彻底翻身,晋身一线演员行列。

    能与这两个有潜力有实力的明星成为同学,姜成真感觉太幸运了。

    来到被分到的宿舍,发现已经有一个同学躺在一张床上,静静的开始翻书,大约是十**岁的样子。

    看到姜成走进来,他起身站起来说道:“你也是这个宿舍的吗?我叫袁弘,武汉人!”姜成看了一眼就认出了,可不就是袁宏么?

    伸出手笑道:“你好,我叫姜成,上海本地人。”

    两人握了握手,笑谈了几句,算是基本认识了。这时,忽然又有一人走了进来,一进门见到两人就开始嚷嚷:“哦,居然已经有两个人先到了!幸会,幸会,我叫胡歌,上海人!”

    姜成定睛一看,可不就是胡歌吗?

    只见他穿着一身休闲装,肩背着一个跨包,同样十**岁,现在还是个非常帅气的大男孩,身上还有一股以后影视剧中没有的稚气。

    “袁弘,武汉人!你好!”袁弘当先笑着说道。

    “你好,我叫姜成,也是上海人。”又报了一遍家门,姜成笑着伸出手道。

    与姜成握了握手,胡歌很高兴地说道:“你也是上海人?那可太有缘了,居然分到了一个宿舍!”

    确实还不得不说胡歌是那种自来熟,三两句就能聊起来;而袁弘是那种表面上看上去很安静,实际上真相交起来就会很交心那种;至于姜成就更不用说了,表面上是个十七岁的少年,骨子却是个老油条,这种场面那是游刃有余。

    没过多久,三人就变的很熟,已经好的好象认识了很多年似的,当然这些都要归功于胡歌大胡同鞋的健谈,有这么一个同学好象也还不错,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可以深交的朋友。

    经过胡歌同鞋的聊天中姜成、袁弘才知道长这么帅的胡歌的愿望竟然是当导演,真是暴殄天物啊!(貌似某人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成绩相当不赖,全国第二的成绩不是吹出来的,好在听了胡爸爸的劝说才在次年又去考了上海戏剧学院,这次是以第三名的成绩进的上海戏剧学院的,是地道的高才生。

    而且据说胡歌同鞋小时候很害羞,很腼腆,父母为了锻炼他,就带他去考小荧星,在考场上别的小孩又唱又跳的,只有他怯生生地躲在后面哭,也许是老师觉得这个小孩挺可爱的,就把他给招进去了。姜成真的很难想象胡歌小时候会很害羞,和现在的胡歌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

    虽然很诧异,但是姜成想想自己小时候也不是一般的皮,常常搞的父母都没办法,可是后来却变的特别宅,简直不像是一个人?只能说是生活环境能改变一个人很多,性格都可以说是后天形成,后天的环境真的非常重要。

    三人正说笑着,门又被推开,一个十**岁,很是结实的男生带着东西推门而入,看到三个人,呵呵一笑说道:“都来了哈,我叫孙晓,辽宁大连人!”

    “袁宏,武汉人!”

    “胡歌,上海人!”

    “姜成,也是上海人!”

    三人各自介绍了一下自己之后就开始找自己的铺位,姜成的位置是在上铺,这倒不是说姜成有多大公无私,而是他平常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呆着,看看书或写些东西,上铺比较安静,正适合他这样的“宅”。

    不过其他三人不知道啊,胡歌还搞怪地表现出很感动的样子,大力拍着姜成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哈哈,姜成你不错啊!还挺大公无私的吗!哎呦,抱歉!”

    原来是胡歌不小心一下拍到了姜成脸上,把他的眼镜拍掉了!

    “没事没事!”姜成摆摆手,捡起地上的眼镜,却没有再戴上,“只是个平镜,没什么影响。”

    “咦!姜成,你没事戴着个平镜干什么啊?我刚才还以为你近视呢!”胡歌看姜成不是近视,不由得很是疑惑。

    这时,袁弘迟疑地向姜成问道:“姜成你是不是上过电视、报纸什么的?我怎么看你很眼熟啊!”

    “啊!你是那个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孙晓忽然惊叫道,“我说刚才听你的名字怎么那么耳熟呢!哥们儿,没看出来啊,还是名人呢!”

    “啊!原来你就是当年明月啊,我说怎么会眼熟呢!”袁弘顿时很是兴奋,“我很喜欢你那本《明朝那些事儿》,前一阵还买了一本,本来还想来上海买一本你签名版的,只可惜当时家里不让,这回你可得给我签个名!”

    没看出来,袁弘居然还是个【明矾】!

    胡歌也兴奋地说道:“我说你怎么一直戴着眼镜呢!哎,你是作家吧,怎么跑来上上戏了!”一旁的袁弘、孙晓也点点头,一个作家来上戏剧学院实在太奇怪了吧!

    姜成无语,又不是他愿意的,只好灿灿的说道:“呵呵,这个嘛,我其实是演戏出身,写作嘛,兼职,兼职而已!”

    胡歌、袁弘、孙晓三人顿时无语,兼职能兼职成这样,那别人还有活头吗?



………【第十六章 签名&;推荐】………

    胡歌三人又打趣了姜成一番,姜成不干了,积极的反驳回去,四人一番打闹,这感情又促进不少。'。23us。无弹窗小说阅读!'

    之后,姜成给袁弘签了名,胡歌、孙晓也来凑热闹,非要姜成也给他们签名。以大胡童鞋的话说是:“这可是名人签名!说不定以后混不下去,就靠这个卖钱过活了!”

    姜成极度无语。

    四人聚齐之后,孙晓提议,四人去学院附近的饭店里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对此,姜成三人自无异议。

    四人放下了东西,又在宿舍里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床铺,看了看时间,十一点,时间上差不多,便一起出了门。

    走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校园里,一片鸟语花香,虽然现在已经是接近中午的时间,但是依然有不少的外地的学生赶来报道,到处都可以看见大包小包的学生进进出出,更有不少的学生身边跟着家长。看着他们,姜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前世的父母,虽然学校不一样,但是场景却几乎一样,儿行千里母担忧,不管到什么时候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长不大的啊!

    姜成一直认为前世的自己很不孝。前世家里很穷,母亲又一直体弱多病,家里的重担都压在父亲身上,可他却一直没有抱怨过什么,只是任劳任怨的努力工作,养活江城母子。江城上大学的钱都是父亲多方借的,一点一点凑出来的。江城还记得自己进入大学的的那一刻,父母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个出色的儿子。

    可惜,那是江城记忆里全家最后的幸福回忆。

    上大学没几个月,江城母亲重病复发,经医院几天抢救无效,撒手人寰。那时江城一度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只想努力学习,毕业后尽快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好报答父亲。只是上天很残忍,江父在江城大四的时候终于因为长期过度劳累加营养不良,患了癌症病倒了,只一个月就去了。失去所有亲人的江城,只好带着全部的家当远赴美国,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在天国的父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是最终悲剧收场,前世未完的路只有在今生去走完它了!

    姜成之所以没有让姜爸爸姜妈妈前来送他上学,就是怕遇到这样的场景,回忆起前世不好的记忆。只是天不遂人愿,还是记起来了。

    “阿成,怎么了,不高兴啊!”胡歌看见姜成神色有些黯然的样子,于是说道。

    “没,没有,只是有感而发而已!”姜成答道,收回心神。昨日之事不可追,前尘往事已俱往昔,还是放开心情,积极享受现在生活的快乐吧!相信前世的父母看到自己现在这样也会很高兴的。

    收拾好心情,姜成忽然笑着对他们三人说道:“今天这顿我买单,你们想吃什么尽管说!”

    姜成虽然现在兜里的钱和那些真正有钱人比起来算不上什么,但是胡歌他们三人家境虽然不能说穷,但是也只能说是中产阶级,当然不可能给他们几个太多的零花钱,那么相比起来姜成也就成了款爷。

    不过几人今天才刚见面,也不好意思就让姜成请客,都说要AA制,不过姜成只用一句话就打发他们了:“你们父母给你们的钱难道就是用来花在这种用途上的吗?现在我是有酬作家,比你们手头要宽裕的多,所以大不了你们以后等到接到戏,拿到酬劳的时候再请我好了!”

    虽然这三个情况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孝顺,姜成这么说他们自然不会坚持,同时对姜成的好感也更加深一层。原本由于姜成是知名作家的关系,虽然三人都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过度崇拜,但是不免的也会有拘束感,不自觉的就产生距离感。但是现在姜成的表现倒让他们刮目相看,丝毫没有那种名人架子。

    姜成和胡歌三人很快来到一家不大的饭店,饭店的老板是一个很热情幽默的中年男子。

    见到姜成四人进来就问道:“你们是上戏学生吧!”

    “是啊,老板怎么知道的!”胡歌说道。

    “你看你们四个长这么帅,除了上戏哪里找去!”老板笑呵呵的说道,“要来点什么!”

    “越贵越好!”胡歌嘿嘿一笑指着姜成说道,“我们这儿可有一个大款,今天我们所有的消费都有这个大地主买单!”

    姜成苦笑一下,他们这都杀富来了,不禁咬牙切齿地说道:“好嘛,好嘛,你们随便点,反正我都记着,你们早晚得还!”

    姜成出来时没有戴平镜,那老板一见到他,顿时眼前一亮说道:“你是不是那个作家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那个?”

    姜成也不否认点点头说道:“对,是我!”

    那老板激动地说道:“太好了,我女儿是你的忠实粉丝,超喜欢你的!前一阵子你签字售书的时候,她也去了,只可惜没排到她,伤心了好一阵呢!你能不能帮我签个名,娇娇知道了肯定高兴死了!”

    姜成自然不介意给他签名,那次签字售书之后,那个连自己都看不懂的签名已经练的很熟练了。但是没笔也没纸啊,谁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在身上带笔和纸啊,又不是变态!

    饭店老板看姜成的样子就知道了问题所在,连忙从收银台后面拿出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和笔递给姜成,看来这个饭店老板也很喜欢这本书嘛!

    这么大一本书,当然不能就签个名就算了,但是写些什么却是让姜成为难了。

    饭店老板适时的说道:“我女儿叫娇娇,现在在上小学,你就写祝她学习进步好了!”

    姜成想了一下,翻开书皮,在扉页上写道:

    TO娇娇:

    祝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当年明月!

    想了想,姜成又问饭店老板:“老板,你姓什么?”

    饭店老板忙道:“我姓赵!”

    就见姜成又在下面写了一行小字:

    赵老板是个很好的爸爸,祝你们合家欢乐,万事如意!祝赵老板财源广进,路路畅通!

    姜成签上龙飞凤舞的名字之后把书递回给赵老板,赵老板一脸感激的模样,他完全没想到姜成这么平易近人,激动的说道:“真是太感谢了!今天你们点的菜全部免单!”

    姜成摇摇头说道:“别,你开这一个小饭店也不容易,总这样免单这还怎么开下去?照算好了,顺便替我谢谢你女儿的支持!”主要是姜成现在大小也是个款爷了,用最流行的话说就是不差钱,要是前世的时候有人肯免单哪有不愿意的道理,不过如果是前世的话估计也没有人会愿意给姜成免单吧!

    赵老板心里虽然在说:你以为谁来我都给免单啊!不过姜成的做派倒让赵老板好感大增。不过最让赵老板好奇的是姜成竟然是上戏的学生,一个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不去演戏而是以写作出书出道会不会太奇怪了!

    有姜成这个超级冤大头买单,胡歌、袁弘和孙晓三个人很不客气的点了最贵的菜,姜成看的是内牛满面,直说自己看错人了,交友不甚,交到损友了。不过好在这个店不大,也没什么特别贵的,要不然姜成该为自己请客的决定后悔了。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事实上看到胡歌他们这么没拿自己当外人,姜成心中还是很高兴的。怎么说现在也是个百万富翁,岂能心疼这几个小钱?

    “阿成,你看你现在多红,随便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你!”几人坐定之后,袁弘半开玩笑的说道,几番下来,四人也都很熟悉了,都叫上姜成的外号了。

    “哎!”姜成苦笑一下说道,“烦都烦死了,你看我现在出门都要打扮齐整,小心翼翼!”

    胡歌嘿嘿一笑说道:“你还说,多少人都在羡慕你!”

    “羡慕什么,反正你们迟早也要走上这条路!”姜成这话不是瞎说的,虽然对孙晓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胡歌和袁弘后来都进了娱乐圈,尤其是胡歌更是当红一线小生,都还算走的成功的。“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我的痛苦了!”

    姜成的话让三人都有些沉默。说起来是这样子没有错,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到这样苦恼的人又有多少,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娱乐圈默默打拼了几年之后又默默的离开。虽然一般的影视院校招收的学生不多,像上戏就只招了一个班,可是全国有多少影视院校?又有多少不是正规出身的相关人员进入娱乐圈?但是能混出头的才多少?实际上如果没有姜成的出现,上戏01届表演系的学生中只有胡歌、袁弘和韩雪最终是混出了头,其他人不是默默无名的继续努力就是已经失去信心退出娱乐圈。

    大部分的人都只看到娱乐圈的光鲜亮丽的外表,但是却没有看到娱乐圈的激烈竞争,真正能够出头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谁不想出头,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出头呢!

    就像围城里说的,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看到气氛似乎有些凝固,胡歌笑呵呵地说道:“大不了我以后就去当导演好了,当导演就不用像你一样搞的和间谍一样!”

    几人气氛又松了一点,事实上在这四人中除了孙晓是真心想以演戏在娱乐圈闯出一条出路来之外,其他的三个人更像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姜成就不说了,本来就打算混导演一行的,表演根本不是他的爱好所在;胡歌现在跟他的想法一样;而袁弘更是夸张,根本只是陪伴他朋友来考的!结果很杯具的,他进了,他朋友没进,甚至他考试的时候什么都没准备,什么也不会,就这样他还进了,而他那个准备了N久的同学却被刷了!真的得说,强人啊!

    所以事实上都不算太担心这个问题,很快几人又活跃起来。饭菜很快就端了上来,不过有菜没酒怎么行,其他三个还好,偶尔喝一点也没关系无所谓,但是孙晓可是东北人,喝酒完全是很平常的事情,现在兴致这么高,不喝点酒怎么能衬托出气氛来。

    姜成是绝对不喝的。前世最后的凄惨结局给他心里留下的阴影很深,所以他现在对自己的身体不是一般的爱惜。除非必要,酒是一点也不喝的,烟更是不能沾的。所以姜成决定今世踏入娱乐圈之后,除非在重要场合少喝一点酒,其他时候都不喝酒,酒喝多了会误了很多事情的。

    几人吃的十分愉快,介绍了自己的大致情况,四人的感情也在这顿饭后得到了质的飞跃。

    吃了饭,姜成看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已经一点半。结了帐,四人回到宿舍,将自己的行李都归拢好,再打扫了一下宿舍里的卫生,忙活忙活就下午五点多了,又该吃晚饭了。

    中午已经奢侈一把了,晚上不能再下馆子了。四人就到食堂打了饭,回到宿舍一边聊天一边吃饭。

    吃着吃着,胡歌突然问道:“对了,你们想没想过以后要签到哪家影视公司?”

    袁弘、孙晓都摇头说没想好,姜成不想太招摇,也没说话。

    胡歌自顾自的说道:“要我说啊,刚出道的新人也别想挑个大公司,虽说大公司资源多,可作为一个新人,一没资历,二没人气,有啥好事也轮不到你啊!要想出头没几年时间是熬不出来的,可出头的时候估计也快三十了,之后就没几年好混的了。所以我觉得,不如先找个口碑好点的小公司先签着,小公司人少,机会多,只要肯努力总有出头的机会的。等以后要是出名了,再找个大公司签约也不迟。”

    姜成听得暗自点头,胡歌还是很精明的,前世的时候就直接找的唐人公司,签了七年的合同。不过合同到期的时候,他却没有换东家,而是继续留在唐人。一方面是那时唐人已经发展壮大了,另一方面也是胡歌在唐人待出了感情,不想走了。

    袁弘问胡歌道:“那你想好要签哪个公司了吗?”

    胡歌点点头,说道:“我老爸向我推荐了上海唐人影视公司,我觉得也不错。虽说成立的晚,不过这两年发展得很是迅速,每年都有拍片计划。更好的是,我听说他们公司现在就一个女艺人,说不定我要是去了,就能直接成‘一哥’了!”

    说着,似乎很是兴奋。

    袁弘恍然大悟地说道:“最好的是,公司还是在上海本地是吧?你这个懒鬼!就是不想离开家是吧!”

    两人互相损了几句。

    孙晓又问胡歌道:“那你与唐人公司联系了吗?”

    胡歌有点尴尬的说道:“还没有,目前这只是计划。”

    “靠!”袁弘骂道,“还以为这事已经**不离十了呢!原来只是你在幻想,真是浪费表情!”

    两人又互相打闹了起来,这时,孙晓忽然对姜成说道:“对了,阿成,你是怎么想的?你现在已经出名了,想必能直接签到大公司了吧!”

    姜成有点尴尬的一笑,对着胡歌说道:“大胡,恐怕你想成为唐人‘一哥’的计划是实现不了了,我假期的时候已经签到唐人了。”

    “什么?!”三人惊叫道,“怎么什么好事都让你碰上了!”

    姜成只好把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