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大丈夫-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这则消息吸引了的李仲白,快速浏览起下面的信息,没看几眼就迅速被这个见解吸引住了。

    “长生不老”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题了,更何况还有什么霍去病、王羲之、李白、苏东坡……顿时有种让人激素狂飙的感觉!还是一部科幻电影,脑海里顿时冒出了那种恢弘的场面的情景!加上“当年明月”姜成这个话题人物的吸引力……

    好想看!

    李仲白很有兴趣的点了一下那个广告横幅,一般这个时候,这个横幅实际上就是一个链接,马上就可以链接到专区里。果然,网页跳转,显示出了《长生不老》专区页面。李仲白惊喜的发现,居然还有预告片!

    马上点击观看!

    只见屏幕一黑,接着变成了一幅水墨画,蜿蜒万里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中显现出来,一只雄鹰在其上空飞翔,最终停于最高的一处烽火台,烽火台上一杆大旗飘扬,旗面上书两个大字:顶峰!

    “好酷的LOGO!不过‘顶峰’是什么?出品这部电影的公司?不应该是唐人吗?”李仲白疑惑道,不过很快他就被之后的预告吸引了。

    预告片是以一段提问,一段电影视频连接而成的。

    首先画面一黑,旁白音响起:你相信有长生不老吗?

    画面一转,出现了姜成的身影:“我活了两千多年!”

    这怎么可能?

    “也不是不可能。”画面显示袁弘,只见其说道,“事实上,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到190岁,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死于慢性中毒。人体全身所有的细胞代谢一次需要七天时间,但是这个过程并不稳定,体内代谢垃圾的积累最终会导致器脏的衰败。而如果有个人他的免疫系统是特殊的,他可以完美的解毒,细胞也能完美的再生,那么理论上,他可以活到永远!”

    “真的吗?”李仲白奇道,他还真不知道还有这回事。

    “你怎么会长生不老?”画面显示胡歌提问。

    “我吃了徐福给秦始皇的仙药。”姜成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李仲白想到,可真的有仙药吗?它不是应该让人成仙的吗?

    预告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下个问题是:

    他在这二千年里都干了什么?

    “我化名张良帮刘邦打败过项羽……”

    “汉武帝北伐匈奴时,我参军了,那时我叫霍去病……”

    “我化名华佗,行医天下……”

    “和王羲之一起写过字……”、“和李白喝酒论武……”、“和苏东坡吟诗作对……”

    ……

    这些都是真的吗?你相信吗?

    画面又一转,一一显示出胡歌等七人的脸,都是一脸震惊加迷茫的表情。

    最后,屏幕转黑,显示出一排文字:“当年明月”姜成作品,2002年1月11日,让我们一起质疑他。

    “酷!”

    尽管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恢弘场景,但这些一个加一个的其妙问题深深吸引住了李仲白的心神,让他恨不得现在就看到这部电影!

    “好像还有黄磊和李若彤。”回想起最后的画面中的那几个演员,他就认识两个,“不过那几个男的都挺帅的!姜成最帅!”

    “还有两周多的时间,我一定要看这部电影!”李仲白说道,又浏览起其他相关信息。

    不出姜成所料,《长生不老》预告片一出,顿时又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第四十六章 广受争议】………

    争议作家“当年明月”姜成自十二月初出版了自己的第三本书《诛仙》之后,消身匿迹了近一个月,终于在近日再次掀起话题,而且这次的话题影响力比以往的都要来得猛烈。

    因为他拍摄了一部电影。

    要知道,他才十七岁啊!

    而此前他是干什么的?所有人都知道,作家、编剧和演员,目前出了三本书,自编自演了一部电视剧,而且那部电视剧还没有上档播出,是好是坏还不知道。

    而这时,他竟然拍了一部电影出来!

    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因为电影的预告片已经出来了,而且看效果,还不是那种DV电影,而是最正宗的胶片电影!

    天啊!

    娱乐圈中并不缺少那种演而优则导或编而优则导的人,也有不少人原先从事别的职业后来转行做了导演的人,像“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就是从一个卡车司机变成了一个能迷倒全世界的大导演。

    可无论哪个国家,自电影发明以来,就还没有一个未成年的人能当导演的,还没有一个年龄低于20岁以下的人能拍摄正统胶片电影的!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那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导演”的纪录保持者是谁?斯蒂芬-保尔,《再度恋爱》(美国,1980),20岁;而现在姜成呢,17岁零9个多月,毫无争议地破了纪录。

    而且最最夸张的是,从预告片中还可以看出,这部电影还是姜成自己编剧自己主演的影片。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竟然是姜成自编自导自演的!这么多的职位只要有一个,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就足以耀眼一时了,更别说这么多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而且一般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那些娱乐圈老前辈的身上,新人是根本做不到的,先不说经验的问题,也根本不会有人把宝压在新人的身上的,因为那等于把钱往海里丢。

    但是偏偏有人把钱投进来了!当然,他们不知道,这个投资人就是姜成自己,他爱把钱扔水里,谁也管不到。

    只是,姜成的这部《长生不老》会是部好电影吗?很多人不以为然。

    看看这部电影的介绍吧:

    什么类型?科幻片。

    在哪里拍摄的?不知道,但估计应该是在上海。

    多少投资?不知道,但想来不会多。

    开机时间?不清楚,但应该是在十一月下旬左右。

    拍摄了多久?也不清楚。但料来不会很长,因为《下一站,幸福》在11月中旬才杀青,此后距今也不过一个多月,前两天姜成还到京城拍摄了一个广告。这么算来,他的这部电影的拍摄周期也就十几二十天左右,最多不过二十天!

    看看吧,一部科幻片,投资不清楚但肯定不会多,拍摄时间最多不过二十天,这是真实能发生的事吗?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不可能了!

    不过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他们拿出那部预告片来仔细点评,指出其中虽然没有一般科幻大片中那些气势恢宏的画面,但那一个个问题,都透露出奇思妙想,很是吸引人,让人忍不住地猜想问题的答案。

    再说了,其他的信息都不知道,或许完全不是现在所猜测的那些呢?还有,虽然在预告片中没有看到那些科幻片应该有的恢弘场景,但谁知道影片里到底有没有,也许有呢?

    所以一时间,网上又分为了三派,一派是以【成黑】为首的人,他们坚信这是一部粗制滥作的电影,绝对不值得观看;另一派是以【迷城】为首的人,他们没说这一定是部好电影,但坚信不是烂片,值得一看;还有一派则保持中立,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不过这派人也是最少的。

    不管怎么说,《长生不老》这部影片却是因为这些争议、质疑,在未上映之前就已出名了。对此,唐人和姜成都很满意,不怕你骂,也不怕你吵,就怕你不关注。只要有关注,就有人气,有人气就不怕没有人看,就会有票房!

    而那些媒体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话题,不过姜成却在这时再次消失了身影,让那些八卦记者们恼怒不已。没办法,找不到正主,找那几个配角演员也行。

    从演员阵容上看,除了黄磊、孙莉和李若彤,其他人应该都是新人,而通过调查,其他四人都是姜成在上戏的同班同学,其中胡歌更是与姜成一样是唐人公司旗下艺人,前面还和姜成一起出演了《下一站,幸福》。

    这几个人自然成了突破口。如果是拍科幻片这种就算是制片方保密的厉害,也最多能够保密到剧情这个级别,不可能说让人探不到一点点的消息,难不成他们还是到了火星去拍摄的吗?

    面对“什么时候拍摄”,“拍摄了多久”之类的问题,一众明星都是一脸古怪的神色,但是却也只是摇头不语,失笑不已。

    这样一来众媒体就更想知道是为什么了,越是神秘不说的东西就越是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一时间小道消息乱飞,各种稀奇古怪的消息乱飞。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记者们争相频繁报道《长生不老》的相关消息,让原本很多不上网,对网络上消息也不关注的民众了解到了《长生不老》的相关信息。虽然这其中真假难辨,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确实已经给《长生不老》打了广告,原本很多不知道或者没有什么兴趣的人也对《长生不老》关注起来。

    在看过《长生不老》的预告片后,虽然剧情现在还根本不清楚,但是这些人已经完全被勾起了兴趣,也对这个《长生不老》的名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个时候,唐人公司也开始发力,在各大院线展开了宣传,海报高高挂起,而蔡艺侬也终于公开露面对《长生不老》进行了一通表扬,原文很长,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这片子,给力,我看好!

    这部电影是唐人公司代理发行的,当然在外人看来就是他们出品的,蔡艺侬是唐人老总,自然得出来说好话了。

    之后,李国立导演也站出来说话:“这部电影是我近年来观看过的影片中,少有的以剧情取胜的科幻片。其中的奇思妙想,直叫人拍案叫绝。相信我,认真看完影片,你绝对会有所收获。”

    李国立导演的名头也算是块招牌,但毕竟同是唐人的人,他的话还是公信力不够,不过倒也有他的一部分影迷粉丝改变了看法,转而中立。

    在蔡艺侬、李国立相继开了口之后,本片配角中最大牌的黄磊也公开表示支持:“这部电影是这些年来难得的具有奇思妙想的电影,身兼导演、制片人、编剧和主演的阿成是我近年来看到的少有的具有如此才华的艺人了!”

    黄磊也是个才华横溢的演员,而且还是老师,在娱乐圈中属于那种特立独行的人物,虽说表面看着挺和气,但脾气相当倔,他要是看不上的剧本,说什么也不会拍。这次既然能破天荒地在这部电影中担当配角,还如此赞扬姜成,想来这部电影应该还是有看点的。

    当然还是有人质疑,因为在这部电影的演员中他们还看到了孙莉,孙莉和黄磊的事已经不算是秘密了,为了女朋友而委屈一下自己,想来黄磊还是会做的。

    不过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时候拍摄的,要说拍摄科幻大片,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这么简单瞒过所有人,这才是所有人感兴趣的地方。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三缄其口,因为事先得到了姜成的叮嘱了,本来拍摄的时间倒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如果放出来的话,还可以让这把火烧的再旺一些。但是国人一直有一种慢工出细活的说法,拍摄的时间越长说明越是精品,而时间越短也就越是废品,这个说法虽然有些极端,但是也未尝没有道理。

    光论画面的精致程度,光论剧情的的紧凑程度,还有场面什么的,《长生不老》确实不算精致,但是却绝对不差的,依靠着过人的剧情,姜成还是有信心的。

    在黄磊出来表示支持没过多久,在香港的李若彤也支持起姜成,在接受香港某节目采访的时候,李若彤丝毫不掩饰对姜成的欣赏之情:

    “成仔是我近年来遇到过的最有才华的新人,没有之一。优秀的编剧有很多,但是能像成仔这样年轻又有这么多奇思妙想的绝无仅有,也许这正是他年轻的优势吧!

    成仔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相信他在未来绝对是华语娱乐圈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小龙女”在娱乐圈中的人缘可是很好的,而且在两岸三地都有众多的影迷粉丝。她这么一说,又有很多人对姜成,对《长生不老》这部影片改变了看法。也有更多人知道了这部影片,开始关注它。

    而此时,已经近元旦了。

    2002年要来了!



………【第四十七章 2002年到来】………

    “阿成,你这把真的玩大了!”胡歌边看着报纸,边感叹道。

    “嗯,怎么了?”姜成杳有兴趣的问道。京城的事都忙完了,姜成就回到了上海,回到学校继续上课。此时,几人都在宿舍里。

    “呃,你知道的,现在外面已经吵翻天了,对于《长生不老》,对于你。”袁弘看着他,接口道。

    “这不是很好嘛!这么多人关注,想来这票房是不用愁了。”姜成随意的说道。

    “你就不怕赔了吗?孙晓问道。

    “是啊!看现在有些民众的样子,要是对电影不满意的话,他们可能会撕了你!”胡歌有些夸张地说道。

    “撕了我?”姜成似乎听到了很好笑的事,笑道:“OH,MYBOY!不过是一部商业片,民众们是不会因为一部商业片而对这部戏的主创人员发起人身攻击的,顶多骂两句。再说我只是一个新人,他们的期望并没有媒体们说的那么大。不过我还年轻,输得起。至于你说到的‘赔钱’,嘿,伙计们,让我给你们算一笔账。

    这部电影从开机到制作完成,总共只用了十万RMB,而K姐在这部电影的宣传上也没做多少投资,宣传拷贝加起来也是十万RMB。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全部成本只有二十万RMB!而目前已经确定的,全国首周上映的影院数大概是1053家,每张票价定为20元,假设首映日每家电影院最终平均只有100人选择观看这部电影,那么全国首日票房就有二百多万!这就是电影全部成本的十倍!看看,第一天就能收回成本,还能小赚一笔,而一部电影在我国一般都会放映两轮,每轮一个月,那么以后就是纯挣钱了。我怎么会赔?!”

    “啊!”三人都张大了嘴巴,似乎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这么挣钱,不,这根本就是在抢钱了!

    姜成看三人的样子,笑道:“你们放心,等电影上映完了,我还会给你们包红包的!拍片的时候是没钱,要不然不会只用五千块就打发你们。”

    三人都哂笑:“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三人互相看了看,似乎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半响,袁弘又问道:“看现在K姐他们都在为这部电影做宣传,你不应该也出去说两句吗?”

    姜成似乎很是疑惑:“我说什么啊?这宣传的事又不归我管,我只负责拍片,宣传的事我都已经交给K姐了,她是这方面的行家,所谓术业有专攻,这种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

    “话虽如此,可是……”孙晓皱着眉头,“好像你才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吧?我记得一般来说,电影宣传的事也是制片人的工作吧!”

    “对呀!”胡歌、袁弘也点头附和。

    “你们要搞清清楚一件事!”姜成认真地看着他们,“我之所以要当这个制片人,其实是为了电影的终剪权,为了我的电影不被其他人剪的乱七八糟。至于别的事我并不想过问太多,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精力,有时间还不如再多学习学习,再想想下一部电影计划。”

    “你还要拍电影?”三人惊呼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吗?”姜成说道,“既然买了制片公司,不拿来拍电影那用来干什么?正好我现在又有钱了,可以再拍电影了。”

    “那你想好要拍什么电影了吗?”孙晓问道。

    “还没有,不过已经确定了,将投资500万拍摄新片,虽然还是小成本,不过不会像是《长生不老》这么‘节省’了。”姜成耸耸肩道。

    “哦,是这样啊。”三人再次点了点头,互相又看了看。

    姜成看着他们,忽然说道:“是哪家八卦小报找你们做说客的?”

    “呃!”、“没……没有啊!”、“不是八卦报纸!”三人脸色大变,纷纷摇头解释,只可惜似乎三人之前没有统一口径,这一解释就漏洞百出。三人看着姜成,都尴尬一笑。

    姜成冷笑一声,说道:“我就说嘛!平常除了大胡,老袁和老孙你们都不是那么多话的人!今天这么多话,肯定有问题!”

    “我平常很多话吗?”大胡童鞋很是不忿。

    “是!”对于这一点,三人出奇的意见一致。

    大胡童鞋郁闷的跑去墙角画圈圈。

    “额,是这样的,现在想采访你的媒体已经超过一百家了!那些个记者找不到你,就找到了我们,让我们帮忙游说一下。不过你放心,都是正规报刊杂志社,没有八卦小报!”袁弘解释道。

    “而且我们也没要好处,只是他们都硬塞给我们,这个,拿人的手短……所以……”孙晓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呵呵!你们不用解释,我都明白。”姜成摇头一笑,那些个记者都是人精,既然找他们三个做说客,怎么会不塞好处?这三人也是脸皮薄,耐不住了,所以今天才会有点反常地问他问题,这些他都理解。

    “我知道现在别人都在做宣传,而我却隐在幕后,似乎有点不妥,不过我现在接受采访真的不是好时候。”姜成严肃地说道,“因为还是过犹不及,现在民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关注已经很高了,再高也只是锦上添花,还有可能会起反效果。所以我还不如现在不出面,等到电影上映后,一切都明朗了,那时再出面接受采访,想必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人了然地点点头,都在心中感叹姜成还是那么清醒,那么小心谨慎,没有因突如其来的大量关注而迷失自己。要是换他们是他,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胡歌更是感叹,上次《下一站,幸福》被广受关注时,他也是那么说的,现在他还这么说,让胡歌心里又有了新的认识:也许这才是成功者应有的心态,绝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到这一点?

    看三人都若有所思,场面一时有些沉默,姜成又笑道:“算了,不说这个了。说说你们吧,听说你们最近都被好几家媒体采访过了,有什么感想?”

    胡歌挠了挠头,说道:“好像也没什么啊,就是感觉一觉醒来,自己有人关注了,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粉丝了,其他的还跟以前一样的。”

    “你那是因为原来就是童星的关系,以前就出过名,自然感觉不到太大的差异!”孙晓笑骂道,“不过好像的确就像大胡说的那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自己的名字也被贴到电影海报上去了,这种感觉真是前所未有的新奇!这就是出名吗?”

    “现在还不算,等电影上映后你们就会完全明白了。”姜成说道,又转向袁弘,问道:“老袁,你呢?有什么感想。”

    “我的感想就是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哦,是吗,很谦虚呀!”

    “因为我发现采访我的媒体十家有九家都是想通过我了解你的事,这让我很不爽。”袁弘的语气很平淡,但谁都听得出,这平淡的背后隐现的强烈不满。

    似乎要黑化啊!

    听到袁弘这么一说,回想起自己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遭遇,胡歌、孙晓也都有点不满都看着姜成。

    “呵……呵呵!这个,外面天气似乎很不错啊!咱们要不要出去走走,换换气?”看着三人的眼神,姜成额头滴下一滴冷汗,没来由的一阵发冷,不由的转移话题道。

    三人不为所动,还是那么直勾勾的看着姜成。姜成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一个好话题,说道:“对了,老袁、老孙,你们这次跟家里说的怎么样了?他们同意你们签唐人了吗?”

    果然,这个话题成功地吸引了三人的注意力。袁弘叹了口气道:“别提了,我跟家里说了,家里却说还要看这部电影而定。”

    上次胡歌成功签约唐人,而袁弘和孙晓则因为家里的阻挠而未成功签约,两人一直引以为憾,特别是在胡歌很快参演了《下一站,幸福》后,这遗憾就变成了羡慕嫉妒恨,不过也只能感叹自己倒霉。这次演完电影,蔡艺侬发现了这两人都有一定潜力,是两个好苗子,便有意想签下两人。两人知道后,自然欣喜,便急忙联系了家里,希望这次能让家里改变主意。不过现在看来,袁弘家里面的意志很坚决,还是不为所动啊。

    “我这边行了!”孙晓乐道,“我打电话给我老爸老妈,他们听说我竟然上上戏不到半年就接到了戏,都很是惊讶,听说这部电影是唐人出品的,他们对唐人的印象也改观了,便同意我签约了。”

    袁弘羡慕地看着他,说道:“你爸妈真开明!”

    看着孙晓在那傻乐,胡歌说道:“行了,别乐了。既然你也要签约了,那以后我们就是师兄弟了,叫声‘师兄’来听听!”

    “靠!你不是这样吧,这就当上师兄了!”孙晓叫道。

    “我这算什么啊?阿成才是过分!他还比我小呢,仗着先签约,就让我叫他师兄,我这只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你要是不满,找他去!”胡歌乱抛“仇恨”道。

    姜成慢条斯理地说道:“这个似乎是应该的吧,师兄就是师兄,谁叫我比你签约的早呢!来,你们都叫声‘师兄’来听听!”

    “师兄你个头!”胡歌、孙晓瞬间仇恨值飙升,见姜成说的这么骚包,一顿老拳招呼!

    袁弘羡慕地看着他们打闹,一时间有点格格不入。

    三人都很机灵,见到这个情况,互换一下眼神,同时向他叫道:“喂,小师弟!”

    “嗯,你们叫谁?”袁弘一愣,说道。

    “你啊!”胡歌上去搂住他的脖子,说道“这老孙也要和唐人签约了,就剩你了,等于我们都早于你入行。”

    “所以,你是我们的小师弟。来,叫师兄!”姜成、孙晓起哄道。

    “叫你们个头!”袁弘马上“怒发冲冠”,大吼一声加入战圈,四人打闹起来。

    “哎呦!”、“老袁,你混蛋!”、“哈哈!”、“别踩我的脚!”……

    袁弘心思灵巧,知道姜成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让他开心,心里不由得很是感动。他在心里默默的说道:“等《长生不老》上映后,爸妈,就算你们不答应我也要签约!只是《长生不老》应该会成功吧。不!一定会的!”

    ※※

    时间慢慢来到12月31号,第二天便是元旦了。

    要放假了,民众都开始为明天的元旦做准备,而各大报刊杂志都刊登出一年总结性的文章,回顾2001年。

    2001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京城申奥成功,将举办2008奥运会,圆了我国的百年梦想,我国实现了向体育大国的跃迁;这一年,我国成功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此后几年的发展将再上一个台阶。

    这一年,对于华语娱乐圈来说,也是一个难忘的一年。

    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第73届奥斯卡上,大获包括最佳导演等十项提名,最终拿下了最佳外语片、最佳艺术指导(叶锦添)、最佳摄影(鲍德熹)和最佳配乐(谭盾)四项大奖,破了华语电影在奥斯卡舞台上取得的成就记录。此前最好也是唯一的纪录,是1993年顾长卫靠《霸王别姬》摘得的最佳摄影奖。而导演李安更是靠着本片,成功夺得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和导演工会奖最佳导演,只是最终惜败于奥斯卡。

    而这一年,在华语娱乐圈中,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成为在九十年代末港产片低潮下最成功的一部华语电影。2001年在亚洲、欧美等地上映,红极一时,好评如潮,票房口碑双丰收,仅香港就取得6;070万元的票房历史最高纪录。

    在这一年,又有一位特殊的新人进入了娱乐圈,他奇特在于他是以写作出名的,在短短半年时间,这位年轻人出了三本小说,两部成为畅销书,一部造就了一本畅销杂志。这个年轻人,名叫姜成,笔名当年明月。

    靠着一手不俗的文字,这位年轻人成功挺进娱乐圈,并在之后又自编自演了一部名为《下一站,幸福》的电视剧,使他短短时间内人气飙升,成为80后一位超人气新星。

    只是最近他的行为有些让人摸不准是不是有些狂妄过劲了,居然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名为《长生不老》的电影,还号称是一部科幻片,据调查全片只有八个演员,而拍摄周期更短到最多只有二十天!

    我们不清楚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只是从这些行为上来看,这个年轻人真是有些不脚踏实地,让人担忧。只是希望这位年轻人能早日清醒,不要成为娱乐圈里的一颗流星,一位过客。

    ——摘自2001年12月31日发行的《世界电影》杂志。

    对于媒体的评价,姜成一概不理,因他又有要忙的事了——他已经想出下一部电影应该拍什么了!

    2002年元旦到来,新一年开始!



………【第四十八章 《我为歌狂》的启发】………

    一月份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离寒假不远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期末考试要到了,真是痛苦并快乐着。当然作为影视类的院校,上戏的期末考试肯定会有些不一样,但是考试就是考试,都是很让人紧张的,挂科可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不过这对于此前一直很用功读书的姜成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不敢保证门门都九十分以上,但八十分以上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并没有紧张复习。

    不止姜成,这几天胡歌他们三个也都没有拿着书本埋头苦背,而是天天捧着一本厚厚的剧本在宿舍里看着,还不时阴阳怪气,哦,不是,是抑扬顿挫的朗诵着剧本中的台词。

    原来,经《长生不老》的宣传,胡歌三人最近也是人气飙升,被远近所熟知。这不,一个话剧团找上门来指名要他们去演一部话剧,名叫《我为歌狂》。其中胡歌是演男一号楚天歌,袁弘是演另一个男一号叶峰,而孙晓则是出演其中的活宝盖世爱。而且“楚天歌”的原形甚至就是胡歌,可见他现在的人气。

    本来,那个话剧团还想找姜成的,不过被姜成婉拒了。

    《我为歌狂》,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继《宝莲灯》之后的又一部动画大制作,也是中国第一部校园音乐题材的动画片,影片以青春、节奏和崭新的视听形象开辟了中国动画片历史的新篇章。在不少大人眼中,《我为歌狂》一书和电影《哈里-波特》一样,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

    去年夏天在上海,同名卡通片热播,该片同名小说也在短短几月中加印6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