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真剑侠录-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和放下扫把,笑眯眯的走了过去。易欢皱眉道:“你真的在这里扫地?天罡院如此荒唐待你,不如回我们藏经院来。云峰师尊刚刚返回山门,你快随我去见他。一个时辰之后,便是纯阳院掌院镇国真人带着他院中三十六位真传弟子去闯‘罗霄解剑十八盘’,据说是要一齐离开罗霄剑门。等你扫完这偌大的院子,那出百年不遇的好戏,可就看不着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云峰归,十八盘

俞和看到云峰真人时,心中吃了一惊。

以云峰真人的道行修为,这镇守滇南别院三年多归来,鬓边的头发居然白了不少。由此可见,在滇南别院初开的这三年中,云峰真人不仅与滇地魔宗修士斗法,也要同西南道佛两宗修士暗斗心术,其中辛苦自是难以言述。

不过一望云峰真人的前额天门,俞和祖窍中的六角经台便有青玉色光华闪现。在云峰真人的眉心与神庭穴之间,隐约约有片九色宝光流转。看来云峰真人虽然劳心劳力,但在天材地宝层出不穷的西南滇地,也算是捞了些好处回来。凭这片变幻如霞的九色宝光可知,云峰真人只怕是得了一件稀世通灵奇宝,法器藏在关元内鼎中温养,器灵正在灵台中与神识交融,只是此时还未能完全炼化这件宝物,故而镇压不住其宝光外溢。

俞和抢步上前一揖到地,口呼师尊。

云峰真人见了俞和,面露笑容道:“俞和,你倒是真能给为师添乱子。三年前你去西南滇地转了一遭,怎么的就把那养毒教掌教上师的宝贝女儿给招惹了?你走之后不久,那小姑娘就径直冲到滇南别院来,吵嚷着非要见你。为师说你已回扬州,那小姑娘还不肯信,居然堵在滇南别院门口守了十几天不走。后来养毒教高手尽出,团团围住了滇南别院,我才知道这小姑娘居然没跟她门中长辈知会,是偷着跑出来的。那养毒教的魔修还以为是我滇南别院擒住了掌教的独女,差点两边大打出手,为师费尽了口舌,这才躲过一场大劫。”

云峰真人眨了眨眼道:“你说说吧,为师要如何责罚你这专门惹是生非的劣徒?”

俞和看云峰真人的表情,就知道师尊只是在故意调侃他,并不会当真降下什么责罚。于是俞和双手抱拳,低头小声道:“弟子知罪,师尊如何责罚都成。”

“那便三百股杖好了。”云峰真人朝大师姐莫子慧招手道,“子慧,你来行施杖吧!”

“噗嗤”的一声,五师姐邓晓忍不住笑了出来。俞和满脸愁苦的道:“师尊开恩!弟子虽然甘心受罚,可这三百股杖能不能换个人施杖?这个实在有辱观瞻,更损大师姐清誉,而且诸位师兄师姐都在看着,师尊这叫弟子今后如何抬头做人?”

“几年不见,你小子牙尖嘴利了不少么。”云峰真人嘿嘿一笑道,“不过那个叫祁昭的小姑娘倒是个心性淳朴之人,虽然出身魔门,却不染恶念。经她游说,百越教的掌教上师对我滇南别院许下承诺,三百年中养毒教绝不与罗霄弟子为敌,即使是在后来的道魔大斗剑中,养毒教的高手也尽量避开罗霄弟子。你小子倒也算是将功补过,这三百股杖暂且记下,来日再打吧。”

“师尊就不能把这三百股杖免了啊。”俞和依旧苦着一张脸,惹着边上论剑殿五弟子个个一脸笑意。

“你随我来后苑说话。”云峰真人一拂袖,带着俞和去了正殿后苑,论剑殿五弟子则自施礼退下。

到了殿后的庭苑中,云峰真人煮了壶茶,取出两支茶杯,倒上茶水道:“你看看你这一身酒臭,成何体统?我才三年不在山门中,无人管教于你,你就成了脱缰野马了?”

俞和低头道:“弟子前段时间突逢波折,满心愁绪难消,只得借酒浇愁。”

“我这里只有茶给你喝,没有酒!你须知酒能乱心,茶善宁神,越是心伤,却不该碰酒。酒入愁肠愁更愁的道理不懂么?”云峰真人捏起茶杯吸了一口道,“年轻人就知道纠缠情孽,你哪里识得真正的愁绪?我虽远在西南,也听到了一些消息,据说你在门中自暴自弃,整日酗酒。但我不知其中究竟,你说说吧,到底受了什么情伤?”

俞和也喝了口茶,但他喝惯了酒,再喝茶只觉得寡淡。不过此时云峰真人当面,他是不敢掏出酒葫芦来的,只得以茶作酒,一边喝,一边把陆晓溪的那番事情对云峰真人又讲了一通。

不过宗华真人与方师妹的事,还有那些荒诞不经的流言,俞和没敢提及。而他去宁青凌哪里养伤的事情,俞和只当是自己的小小私密,不仅没对李毅说,也没向云峰真人说起他去过了云梦大泽。

云峰真人听完俞和的讲述,手捏茶杯摇头不止,口中叹道:“痴儿,断此孽缘是福。从此一心只求长生仙道,你有什么可愁的?”

俞和耸了耸肩,叹出一口长气。

云峰真人道:“少年时血气方刚,沉溺于男女之情也属正常。所谓神仙眷侣,虽然是每个人的绮丽梦想,但真正要找到同心之人,哪有那么容易?你莫要看那长钧子与柳真仙子羡煞旁人,他二人如何历经生死情劫,如何受尽苦难你也知道。人家是枯守万年,方换得如今苦尽甘来。”

“俞和,我等修道之人阳寿悠长,不比得凡俗中人碌碌几十年。道侣朝夕相处,须得同心同意,否则必定积下深重的情劫因果。若能有同心道侣常伴左右,固然可阴阳调合,坎离相济,修行事半功倍。但那道侣一旦与你貌合神离,立时便是一场劫数当头落下。多少道门修士因此饱受情孽心魔纠缠,又常听说魔宗真人杀妻证道,为的就是消弭情劫,肃正道心。”

云峰真人又给自己与俞和满了一杯茶,和声说道:“此次你也算是渡过了情劫,正好坚定道心,锐意修行,此乃福缘尔。”

俞和看了看云峰真人,喝了口茶,嗫嚅了半晌才低声道:“师尊是看破了,可徒儿目光短浅,心中凄苦。”

云峰真人眉头大皱,把茶杯朝石案上一撂,沉道:“你小子也是命中该有桃花劫。去趟西南,连魔宗巨掣的掌上明珠都能招惹来,搞得人家小姑娘上门来寻你,这又是一桩因果结下。算了,算了!各人自有命数,我说再多也是无用,重重劫难还需你自己去渡。”

说罢云峰真人一叹,拂袖收起了茶具,起身朝正殿走去,口中道:“开导你这痴儿真是徒耗口舌。时辰不早,我须得赶去纯阳院一趟,虽然镇国师弟跟你一样执念迷心,听不进旁人的话,但终究还是要去与他分说一番。”

俞和扁了扁嘴,也起身回到了藏经院前殿。

论剑殿五弟子正嘁嘁喳喳的谈论着纯阳院三十七人齐闯“罗霄解剑十八盘”的事情。俞和凑过去听了一会,说得不外乎是流传开来的种种猜测。门中弟子似乎都发觉纯阳院的三十六位真传弟子在闭关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道行大进。但没人知道,那是因为镇国真人得了云中子的玉清真传金仙妙法所致。

论剑殿五弟子所讲的传闻,是说纯阳院掌院镇国真人和几位真传弟子被卷入了一桩说不清道不明的是非之中,为了从此事中脱身,免得招来劫难,逼不得已才执意要脱去剑门道稽。俞和听了,忽然想起他去左芒山地坛寺的那件事情,当时宗华真人命他从晓春散人手中夺回一份名单,这名单关系到扬州道门的一宗秘辛,其中牵涉甚大。而在当时,有位使一口七子母连环刀的黄袍蒙面道人出现,救走了重伤的晓春散人。俞和仅仅瞥过一眼那份刺在晓春散人背脊上的名单,其中刚好看见了纯阳殿李毅师兄的名字。

莫非这其中真有什么因果联系?李毅师兄终究还是对俞和有所隐瞒,他们三十七人离开罗霄,会与这桩扬州道门秘辛有关?

论剑殿五弟子说得热烈,而俞和心思电转,想在回忆片段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过了约莫半个来时辰,俞和忽然见有几个别院弟子在门口招手,大师姐莫子慧带着论剑殿诸弟子急忙冲出了藏经院,朝那罗霄主峰北面,列为罗霄剑门十二禁地之一的“解剑十八盘”而去。

俞和紧随其后,众弟子各显神行道法,不到半柱香功夫,就到了“罗霄解剑十八盘”所在的峡谷附近。

这所谓的解剑十八盘,本是罗霄主峰北面的一条下山秘径。其地势乃是一道异常险峻的山间峡谷,从山崖顶到谷底深达十余丈,可左右却只有一丈来宽,人若站在谷底,抬头便能看到“一线天”的奇景。

如此深邃而狭窄的一道峡谷,约有七八里长,从罗霄主峰脚下蜿蜒向西北,穿过西峰和北峰之间,峡谷出口外面是一片绵延百里的茂密竹海。从西峰或者北峰峰顶向下俯瞰,这峡谷就像是一道犬牙交错的裂痕,仿佛荒古时有一尊巨灵神降临于此,双手各握住西峰和北峰,左右用力一分,撕得大地开裂,从此便多了这道弯弯曲曲的峡谷。

这峡谷中央有一段,地形异常曲折,总共有一十八处连在一起的迂回转折,故而得名“十八盘”。这一段峡谷左右两边的石壁直上直下,被人打磨得平整如镜,上面嵌着许多白玉符牌,还刻满了诸般符箓,石壁之间横跨着数千条儿臂粗细的乌铁锁链,锁链上缚着形式不一的长剑,足能都上万柄之多。

据说罗霄剑门的开山祖师处心积虑,布下了“大九衍降魔圈”为镇山法阵之后,又借助这峡谷十八盘的险峻地势,留下了一座无名剑阵。大九衍降魔圈浩浩荡荡,旨在守御宗门平安,而这座藏于深谷中的无名剑阵则主杀伐,意在断人性命。

“罗霄解剑十八盘”其实是在大危难时保护门派道统的一张底牌。

剑门开山祖师真人的本意,是为了防备有一天罗霄突遭灭门大劫。如果九座浮空山岭被人尽数打落,大九衍降魔圈溃散,对头高手冲入罗霄主峰肆意杀伐,而罗霄掌门人见其势已无力挽回之时,那么就可带着一众菁英门人,放弃罗霄道庭,从这解剑十八盘秘径偷偷下山逃走。而峡谷中的无名剑阵,便可将追杀过来的人阻住,争得多一线逃命时间,让弟子潜入茫茫竹海远遁,保住罗霄道统不灭。

可罗霄剑门开山之后却是一帆风顺,虽有几次魔道修士大举来攻,但都未曾出现能够打得破大九衍降魔圈的魔宗大能者。而大九衍降魔圈运转生化,灵炁积累数千年,其威势已比大阵初成时深厚了数倍,于是这“罗霄解剑十八盘”便多了另一重功用。

无论哪家门派,有人拜入山门修行,便也会有人想要脱去宗门道籍,自去逍遥。

修真门派与凡俗中的武林门派一样,入门不易,想带艺出门更不容易。除非是得了两派师长肯首,否则要么就得自废真修,要么就须得按照各门各派的规矩,去闯脱籍难关。这解剑十八盘便成了罗霄剑门的脱籍难关,门中剑修若想堂堂正正的带艺脱离山门而去,那就得闯过这到峡谷中的无名剑阵。

这剑阵中包含了罗霄剑门的剑道精髓,更有剑门无上典籍《太玄典》镇压。只要能活着走过十八盘,那罗霄剑门便认为此人一身艺业已然超脱于宗门之上,可任你自去。若闯不过去,这无名剑阵本就是杀阵,一切自然化作泡影。

每个罗霄剑门的弟子都知道这解剑十八盘,偶尔会有一些自以为剑道大成,想展翅高飞的弟子去闯。但自罗霄开山以来,真正闯过解剑十八盘的,据传不足百人。而这些人中,大都是机缘惊世,要么得了前古剑仙道统,要么身怀奇宝。走过十八盘的人,在九州之上也都留下了一段不俗的传奇。

只是这些闯过罗霄解剑十八盘的人,每每说起这座深谷中的无名剑阵,都言及其凶险无比,而且一路走过去,脚下不知要踩过多少具森森白骨,那全都是饮恨于峡谷中的剑道奇才。

等俞和与论剑殿诸弟子赶到峡谷边上,镇国真人已带着纯阳殿三十六真传弟子站在了这“罗霄解剑十八盘”之前。看那镇国真人身穿蓝袍,怀抱长剑,一脸淡定从容,似乎胸有成竹。而他身后的三十六真传弟子人人身穿青袍,都是一身仙霞缭绕,气势连成一片,个个跃跃欲试。俞和眼光一转,看到李毅昂首站在三十六真传弟子之首位。

鉴锋真人和宗华真人带着几十位罗霄剑门的宿老真人,也站在峡谷之上,他们脸上自然全是一片冷肃,云峰真人面无表情的站在宗华真人身边,看到俞和等人来了,只抬眼一扫,也不说话。

门中前辈如此,那数百位前来看热闹的弟子也都不敢发出声音,人人摈住了呼吸。此时已近深秋,周围只听得见在峡谷中绕行的烈烈山风,发出呜呜的怪啸。

镇国真人突然露出了笑容,他朝峡谷上的诸位剑门宿老一抱拳,但却没开口说什么。

俞和朝解剑十八盘的入口望去,只见那山壁间纵横交错的悬剑和铁索之下,果然有一片凌乱的骨骸,掩住了道路,煞是触目惊心。而在第一道斜拉铁索之前的山壁上,赫然刻着两个足有一人高的漆黑大字:“杀器”。

这两个字当真是透露出凝如实质的森严杀机,那一个“杀”字,笔势纵横交错,好似一位绝世剑客执剑披风乱斩,凌厉的剑意欲将来者大卸八块。而那一个“器”字更是骇人,四个“口”映入眼中,竟会幻现出一幅人头滚滚而落的血腥场景。

俞和倒抽了一口凉气,忙转回了目光。

可只这匆匆一瞥,他已然觉得自己胸中剑意被这两个大字所引动,脊背上有一道热流直贯顶门,祖窍中的六角经台,和关元内鼎的中的长生白莲一齐放出万丈奇光,俞和的双手十指轻轻颤抖,他竟有一股要拔剑纵身而下,直闯解剑十八盘的冲动。

俞和连连运气定神,强行压住了一波又一波撞向心头的急血。他握紧了拳头,瞪圆了眼睛,注视着峡谷中的纯阳院诸修。俞和知道,镇国真人此次是有备而来,他不单修习了云中子道统传承的玉清真传金仙妙法,手中更有“五行神旗”为倚仗。

今日倒正要看看,这一套上古神话中赫赫有名的先天至宝,究竟是如何与这杀机冲天的无名剑阵相抗。

第二百二十四章五方旗,信步去

镇国真人也不藏拙,径直祭出了先天至宝五方神旗。

只见他仰头看了看石壁上的“杀器”二字,嗤笑一声,脚踩集神罡,张口喷出了一团青色的云气。云气冲上头顶,结成一片庆云,有面杏黄色的寸许法旗,悬在云头上浮浮沉沉。

巴掌大的旗面迎风一展,露出上面绘的山形。虽只有寥寥几笔,但旁人看去,却有一种山外有山,连绵不绝之感。

罗霄众修一看这黄色小旗,登时已有博览山海志怪奇书的弟子发出惊呼:“玉清大道庆云!这莫非是中央戊己杏黄旗?”

一众罗霄宿老默不作声。有知情的,只是目光炯炯的看着镇国真人施为;而有不知情的,则是面露异色,神情间有惊骇,有羡慕,更有几分恍然大悟。

传说这五方神旗,是自虚空混沌中分离五行阳精,化生而成的五色旗帜。乃是中央戊土旗、东方甲木旗、西方庚金旗、南方丙火旗、北方壬水旗。上古人皇九头氏以天道定地道,取这五方旗以守四方,掌中央戊土旗示皇权鼎立。后世的神话传说中,这五面先天神旗大放异彩,又有名为:中央戊己杏黄旗、东方青莲宝色旗、南方离地焰光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和北方玄元控水旗。五面先天神旗各具神妙,凑成一组更是有开天辟地之大能,相传最后是落在了玉虚原始道尊座下的十二位大德金仙手中。

镇国真人的中央戊己杏黄旗一出,他身后的纯阳院三十六真传弟子也随之而动。这峡谷底部仅有一丈来宽,左右甚是逼仄,于是每九名弟子站成一列,每一列为首的,正是纯阳院四大真传弟子李毅、闵涛、廖云松和葛子铮。

站在这四大真传师兄身后的纯阳院诸弟子,人人各探出一掌,按在前面一人的背心。三十六人同时运起玉清真传金仙妙法,真炁连为一体,汇集在四大真传弟子的身上。

只见李毅翻掌一拍自己后脑,张口喷出了一道红光。这红光凭空一转,便飞到镇国真人头顶的庆云之上。一面赤红色的小法旗显化出来,旗面上绘有一缕火焰,正是五方神旗中的“南方离地焰光旗”。

闵涛喷出一道玄光,廖云松喷出一道碧光,而葛子铮则喷出一道银光闪闪的云气。再看那镇国真人头顶的庆云之上,中央戊己杏黄旗不动,东方青莲宝色旗、南方离地焰光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和北方玄元控水旗绕着杏黄小旗缓缓回旋,五色奇光展开如幕,罩住了这纯阳院三十七人的身形。

这位纯阳院掌院镇国真人,本来就是个性激扬的人物。其实这“罗霄解剑十八盘”,无论传闻多么凶险,终究是凡间修士布下的一道剑阵,而那罗霄剑门的开山祖师,布下这剑阵时也就是堪堪玄珠道果之境。以“五方神旗”这等先天至宝,单只一面中央戊己杏黄旗,已能万无一失的护住纯阳院众人,他们尽可以闭着眼睛,大摇大摆的走过解剑十八盘,绝不会有一丁点儿闪失。

但镇国真人这一下同时祭出五面神旗,其意思就是要尽情的展露强势,既给罗霄剑门的众人看,也在给九州修士们看。

先天至宝惹人垂涎,一般人得了,就绝不会轻易展现出来,免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而在先天至宝中,也有几样是并不怕展露出来的,譬如玲珑宝塔、纵横三世佛座莲台、东皇太一钟、杏黄旗这等专门守御的至宝。之所以敢亮出来,是因为有这几样先天至宝随身,无论是暴风骤雨还是腥风血雨,宝主人自会安然无恙,来去自如。

而这五方神旗中的“中央戊己杏黄旗”,恰恰是专擅护身的先天至宝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件。所以镇国真人径直亮出了一整套五方神旗,意思就是根本无惧旁人生出杀人夺宝的心思。试问有杏黄旗随身,天下几人能伤得了他?更何况东方青莲宝色旗、南方离地焰光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和北方玄元控水旗俱在,只消五方神旗一卷,便是上界金仙也要被打落顶上三花,破开胸中五气。

山崖顶上的罗霄群修,发出了一大片感叹声。

起初怀着各种心态来围观的剑修们,这时心中只剩下了对镇国真人和那三十六位真传弟子的羡慕之情。这等先天至宝一出,区区“罗霄解剑十八盘”形如一个笑话。而有了如此先天至宝镇压气运,镇国真人轻而易举就能开宗立派,把五方神旗往宗门道庭上一镇,自然便会引得一众小门派纷纷来投。到时海纳百川,新宗门必定是蒸蒸日上,最多数百年,就会凌驾于罗霄剑门之上。

什么卷入扬州道门秘辛?什么无颜再受罗霄庇护?种种传言在五方神旗面前被人们抛到了九霄云外,拥有此等先天至宝,脱离罗霄自立门户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先天至宝就是这样,它不仅仅是一件具有惊天动地大威能的法器,更是一份威慑、一个符号、一个标签、一种象征或者一道重逾千钧的筹码。它可以彻底改变很多东西,其中毫无疑问的包括了人们对一件事、一个人、一派宗门的看法。

如今纯阳院众人能不能闯过罗霄解剑十八盘,已经再不是什么悬念。但左右山崖上没有一个人离开,反而有一道又一道的剑光从罗霄群山的各处疾飞而来,人们都想亲眼目睹这等神话中的先天至宝,到底有何威能玄妙。

镇国真人意气风发,万道仙光霞云在身边来回缠绕,他拱手朝山崖上的群修团团一揖,朗声道:“诸位师长同门保重,镇国子去也。”

说罢一摆袍袖,头顶着青光庆云和五方神旗,施施然迈开步,朝解剑十八盘走去。那纯阳殿三十六真传弟子人人满脸傲然,挺胸昂首的紧随在镇国真人身后。

甫一走过那“杀器”二字,十八盘山路中顿时异相骤生。所有的玄铁锁链无风自动,哗楞楞响个不停,那上万口长剑齐声嘶鸣,剑锋上的罡煞拧成一股森然剑气冲天而起。

第一盘谷道中的杀阵被触动,那锁链上缠绕的每一柄长剑都绽出了寒光,仿佛有无形的剑仙挥动了这些长剑,道道剑气如流星赶月一般的刺向纯阳殿众人。

剑光映得人眼底发寒,可三十七位纯阳院修士没有一丝惧色。人人好似在游山玩水,甚至还有人手指剑光说说笑笑。那些足能开山裂石的凛冽剑气斩落在五色仙光上,便连一丝涟漪都激荡不起来。

镇国真人把双手背在身后,大袖飘飘如闲庭信步。

只盏茶时分,纯阳院的众人已走过了第一十二处转折。后面的横挂铁索越来越多,每一处转折谷道中,都充斥着上千条剑气,纷纷依着不同的轨迹劈刺而来。这剑气如滂沱雷雨,直欲将虚空绞碎,可那薄薄的五色仙光就好像是隔开了仙凡两重界,纯阳院众人身边,连微风都兴不起一丝。

不久之后,镇国真人便带着纯阳院众人走到了最后的第一十八盘。忽然有道虚影从天而降,正是俞和在白骨剑冢尽头见过的,那一方刻着“太玄典”的罗霄剑门秘传石碑。这石碑虚影轰然砸落在五色仙光上,可那面“西方素色云界旗”只轻轻一旋,有片银霞流转过,轻轻松松的将这罗霄剑门的最高剑典虚影震得粉碎。

西方庚辛阳精为万兵之本,任何器道只不过是奇技淫巧。所谓的至高剑典,在这禀金炁之菁而生的“西方素色云界旗”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镇国真人带着纯阳殿三十六真传弟子走完了这罗霄解剑十八盘。他哈哈一笑,回身朝罗霄群修抱拳一礼,又向罗霄主峰俯身三拜,口中唱:“仰天大笑出门去,心往九州觅逍遥!”

唱罢那头顶庆云一卷一舒,托起三十七人的身形,穿过峡谷,升上西北方的天空,渺渺而去。

“李师兄保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你我自有把酒再叙之日!”俞和对着西北天际默默的念了一声,在他的眼中,有青玉色的奇光渐次隐没。

这一次纯阳院众人齐闯罗霄解剑十八盘,旁人看得是先天奇宝与无名剑阵斗法,而俞和却在默记那解剑十八盘中无名剑阵的种种奥妙之处。这座剑阵在五方神旗面前虽然无能为力,但它当真是毕集了罗霄剑道的精髓,那万柄长剑上所发的剑气剑意,便如同罗霄剑门的开山祖师,将剑门中所藏的万种剑势一一亲身演练出来,让俞和通观了一遍。而他祖窍中的六角经台,更是直接把整座罗霄解剑十八盘的万道剑势变化,尽数刻印在了俞和的识海中,纤毫毕现。

俞和此时心神极倦,头脑鼓胀欲裂,整个人昏昏沉沉,几乎站立不稳。他也不等论剑殿诸人,径直御起一道剑光返回东峰,进了自己的小屋里,合衣往床榻上一倒,头才沾到枕上,鼾声已然如雷鸣般的响起。

纯阳殿真传弟子尽去,而镇国真人得承玉清道法,身怀五方神旗离开罗霄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先天至宝现世,不仅是扬州地界,整个华夏九州都被震动了,鉴锋真人传下严令,罗霄剑门中不许任何弟子擅自谈论此事。而宗华真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许多道门真人闻讯而来,想听宗华真人分说其中究竟,但无论外人如何婉转发问,宗华真人却是旁顾左右而言他,不管别人问什么,他与鉴锋真人就是摇头笑而不答。

门中看似平静,其实暗地里风波迭起。那些道佛二宗的修士,还是客客气气找剑门宗老询问有关镇国真人的事情,即便一无所获,也只能拂袖而去。但魔宗修士则百无禁忌,他们直接设伏擒拿罗霄弟子,严刑拷打逼问不出,便施展搜魂读心的邪术,抽出罗霄弟子的生魂,寻找他们想要的答案。

天罡院大师兄夏侯沧忙得不可开交,他整日整夜的在外奔波救人,甚至有好几次,还是带着伤回来的。但即便如此,依旧每天都有罗霄弟子折损。后来鉴锋掌门大怒,他尽遣门中高手,花了好几日功夫,将在外行走历练的罗霄弟子尽数带回了山门,紧接着一道掌门法旨传下,令罗霄弟子半年再不得出山走动。

九座浮空山岭降下十丈,那大九衍降魔圈放出重重彩霞,把罗霄道庭庇护得风雨不透。

可就算是夏侯沧在外面疲于奔命的那几天里,俞和依旧没有接到任何命他出山救人的符信,他仿佛被罗霄剑门遗忘了。昔日里风头一时无两的俞师弟,如今成了这天罡院的洒扫弟子,每天都只是拿着扫把,在天罡院中一下一下的扫着满院落叶。

不过俞和并没有半句怨言,反而他在暗暗庆幸,这段莫名其妙的清闲,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细细体悟那解剑十八盘杀阵中所藏的万道剑势。每一次夜晚打坐入定,俞和就把心神沉入识海,去看那白衣舞剑少年,一遍又一遍的独闯罗霄解剑十八盘。而白天里,上午他一边扫地,一边参悟剑招,每每扫得几帚,便要停下来一会儿,举起帚柄作剑,在虚空中劈刺几下。而到了下午,他独坐在东峰后山镜湖边,口中念念有辞,双手十指屈屈伸伸,指尖划过空气,自有万千气相纷呈。

在领悟剑道之余,俞和也会心中暗暗估算,那镇国真人倚仗五方神旗,轻轻松松的穿过了解剑十八盘。按理说,他的六角经台和长生白莲当也是先天至宝之属,若有一天,俞和要闯罗霄解剑十八盘时,这两件神秘的宝物,能不能护得住他周全?

第二百二十五章波澜转,求剑难

罗霄剑门中的这一场动荡,足足过了七八个月才渐渐平息下来。

绝大多数弟子都严守着鉴锋掌门的法令,老老实实的在山门中静修,闭口不谈任何一点有关于纯阳院群修出走的事情。而各院的掌院真人也都小心翼翼的管束着名下的弟子们,每日早课一毕,就开坛**,除了解剑析经,也会讲一些罗霄祖师们的传奇故事,还有九州之上的历次道魔恶斗,为的就是坚定弟子们潜心修行的念头,并告诉他们外面未必有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江湖险恶诡谲,只有在罗霄山门中,才有一片能为他们遮蔽风雨的净土。

自打镇国真人祭出先天至宝,带着纯阳院三十六真传弟子穿过“解剑十八盘”,昂首阔步离开罗霄群山之后,三番五次都有弟子偷偷下山,想去投奔镇国真人。尤其是留守纯阳院的那些弟子,人人一颗心都随着镇国真人去了,根本在山门中呆不住。

巡山弟子好几次抓回了想偷跑出山的纯阳院弟子,押到门中师长面前,可却连鉴锋真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发落才好。有的弟子听了师长前辈的苦苦劝解,还是愿意留在罗霄;而有的弟子一心只想去寻镇国真人,对罗霄剑门已经没了半分留恋。

鉴锋掌门知道挽留不住这些执意要走的弟子。可若是重重的责打一番,强行将他们锁在罗霄,也只是留下了一具空空的躯壳;或者依着门中科仪废去他们一身真修,再逐出山门,这又怕会让其他弟子心生异念,更使罗霄剑门中人心涣散。于是对于那些实在劝不回来的弟子们,鉴锋掌门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强令他们去解剑十八盘寻死,就这么大袖一甩,任由得他们下山去了。

前前后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