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玄真剑侠录-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霞上人双眉一皱,抽了抽嘴角。老道士不仅知道这五行罩体神通的厉害,更知道施展这般法术的人甚不好惹。他若是还不依不饶的运杵砸下,那下一刻恐怕就是乌云盖顶,万魔齐动,而他金霞上人运筹帷幄十甲子的惊天大计,便要化作泡影。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众目睽睽之下,戏还得作上一作。金霞上人暗暗收回九成真元,那盘龙纹黄玉石杵在五彩华盖上轻轻一撞,旋即弹开,老道士伸手一捞,宝杵便飞回了他的掌中。
召南子朝着东皇钟喷出一口精气,先天至宝显出丈二黄钟法相,将他与自家师祖的身形护住。那些跌下万象铜台的褐袍华山修士,统共一十二人,也都重新登台,围着金霞上人与召南子,摆出一座“天将曜日阵”。
俞和遥遥望去,见这些褐袍道人的穿着打扮,同被他斩于百尺幢惊心石阵眼旁的赤胡傀儡修士一模一样,腰间也都挂着华山仙宗长老院的紫玉符牌。只是这十二人脸色蜡白,五官僵硬,分明是都带着生皮面罩,未以真面目示人。掐指算算人数,那潜入九州腹地之中的赤胡傀儡修士,也恰好该还有一十二人尚存。
彼因果之子,不可不杀,不得不杀!俞和暗暗从袖中摸出了一口长剑,心中盘算该何时出手才好。可这剑鞘一落入掌心,他却觉得无有金铁之硬冷,反倒甚是细滑。低头一看,就见这口剑的剑鞘上,密密的缠着一层青丝,好似少女的长发,正是临行前宁青凌赠给俞和的那口拔不出鞘的“青剑”。
小宁师妹一见俞和取出此剑,赶忙伸手攥紧了自家师兄的袖角。俞和自然懂得宁青凌的心意,他按住胸中杀机,不动声色的站在人群之中静观其变。说不定等会万象铜台上风云突变,道魔两宗大打出手,根本不消自己现身上前,那些傀儡修士就要被魔宗高手斩作刀下之鬼,岂不正是一桩两全其美的妙事?
挖心姥姥捋了捋鬓边的乱发,朝头顶魔云欠身一礼,风情万种的笑道:“还是司空先生与卫大人心疼奴家,二位哥哥若不嫌弃残花败柳,奴家真愿以身相许,尽心伺候。只可怜我一介弱质女子,却被这道门的老贼小贼强掳了去,几十年来饱受作践,心头大有怨气难消,还乞两位哥哥垂怜,替奴家报仇雪耻才好。”
挖心姥姥言语之间,可是给召南子与金霞上人狠狠的抹了一把黑。她这话说得,当真好似华山仙宗坏了她的妇道名节。可偏偏召南子又曾经是合欢双仙之一,顶着个“合欢宗”的恶名头,不免会让旁人想歪了去。
再说这挖心姥姥的皮相,的确是个美艳绝伦的少女模样。此时她气息虚浮,发髻散乱,脸色惨白,身上的锦缎宫装破破烂烂,十足十像是一个久受欺凌的苦命女子,惹人心疼。但她不说话还好,这一开口说话,那嘶哑的嗓音好似耄耋之年的老妪,让人又觉得分外诡异。
半空中有人哈哈大笑道:“姥姥莫要慌张,今有我天山十大老祖法驾亲临,定会为你做主!”
但见一小片魔火黑云冉冉落下,云头上站着一十三条人影,个个气机如渊如狱,可知尽都是西北魔宗里面的翘楚人物。为首一人身穿青布短襟箭袖长袍,一对烧天眉斜飞额角,虎目中精光四射,颌下一圈浓密的络腮胡须,衬得其人威武不凡。此人可不正是名震九州的魔宗巨掣,得了北极中天紫薇大帝道统的“行戈法王”卫行戈?
站在卫老魔身后的,是一位枯瘦如柴的黑袍修士。他满头乱发如草,只以麻绳系住,一对眼珠里不见眼白,尽作漆黑之色,甚为古怪。俞和曾在落雁口雄关前见过此人显身,当时他随同挖心姥姥齐来助阵卫行戈,法号青荼散人,也是西北魔宗里面一位凶名赫赫的大人物。
这青荼散人曾是终南仙宗的内门弟子,而且还是青言真人那一辈弟子里面的真传大师兄,他天资卓绝根骨禀异,被宗门师长视为下一代的栋梁之才。可不知为什么,这人将终南仙宗的三大绝学、二十四般秘传神通尽数炼成之后,居然弃道入魔,而且是自行将一身道门真功尽数散去,点滴不留。历经了一番常人无法想象的大破大立之后,青荼散人只用了不到一甲子的光阴,就将魔宗九**的心法炼到了大成之境,神通修为远胜往昔。终南仙宗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三番五次的设计伏杀,想清理门户,但却总被青荼散人全身而退,反倒是青言真人那一辈的终南精英弟子,在青荼散人手中前后折损了十几位之多。他甚至还用这些终南弟子的金丹生魂,炼成了一件威力惊人的邪门法器,气得终南掌门纯阳真人连下九道周天诛杀令,可青荼散人至今依旧逍遥自在。
能对昔日同门如此辣手无情,这位青荼散人端是有非比寻常的心性。他一身九阴魔功也是十分诡异,站在卫老魔身后不露半点生气,身形飘飘荡荡,时隐时现,不似生人却似阴鬼。
在青荼散人的身边,站着一个书生打扮的灰袍人。这人用一条黑布掩住了双目,也不知是双眼尽盲,还是另有玄虚。这灰袍书生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只剩食指和大拇指尚存,其余三指齐掌而断。他两根手指中间夹着一支细细的铜杆毛笔,毛笔笔尖上蘸的不是墨汁也不是朱砂,而是猩红的血水,那血滴滴答答,似乎总也流不尽的样子。
俞和不认得此人,但他听青城仙宗的修士们私下议论,在围攻华山朝阳峰的老魔中,有一位名号“七指书生”的符道高手。看这位执笔书生右手残缺三指,说的当就是他了。
在卫行戈、青荼散人和七指书生身后,站着一排十人。他们皆是一般无二的高矮胖瘦,浑似从同个模子里面抠出来的。但就算以俞和的目力,也根本看不清这十人的面相,他们每个人都笼罩在浓郁的黑烟中,通身散发出不似人间的气息。乍看之下,仿佛他们十人只是一道元神化身在此,而其真身却在忘川河畔行走、三生石下打坐,吞吐着阴曹地府中精纯的九幽死气。
记得青城谢玄光曾说,这次率众来攻打华山仙宗的西北老魔里面,其中名气最凶、修为最高的,并不是卫行戈、玄牝老祖、混元无极叟、七指书生、天山四圣、青荼散人等,而是归隐了三百年之久的西北魔宗“十殿阎罗王”。这十人自号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轮回王,全都是半只脚踏入了地仙境界的老魔头。西北魔宗上代掌教血魔老祖曾带着他们十人,与昆仑、蜀山两派的顶尖高手大战七天七夜,最后十殿阎罗王重伤归隐,在天山绝崖闭关苦修,但求成就地仙道果,再往昆仑一洗前耻。
这次为了夺回东皇钟,替吞天老祖报一剑之仇,十位老魔联袂破关出山,带着西北魔宗的近万修士杀向西岳华山。不成想却在半路上撞见了终南、昆仑、祁连、星宿海仙境、澜沧江、通天河等西北道门的三千多位修士。两边狭路相逢,大打出手,十殿阎罗老祖结成碧落黄泉鬼哭阵,一战之下,不知陷杀了多少西北道门名宿。
想不到这会儿大战将起未起,十殿阎罗王就已然现身当场,八景上天宫真武殿前的道门修士人人如临大敌,屏息凝神的望着万象铜台之上。前来助阵的各派高手纷纷激扬气势,与从天而降的浩瀚魔煞相抗衡,其中蜀山、青城两派高手的气势最盛,只见道道霞光冲天,层层氤氲弥漫,不愧是执九州道门牛耳的上古大派。
卫老魔素有大将之风,在如此剑拔弩张的关头,他依旧面带笑容,朝着金霞上人施施然抱拳一揖道:“见过金霞道友。贵派委实英杰辈出,当得五岳魁首,卫某佩服!只是想问金霞道友一句,‘盗亦有道’何解?”
俞和一听卫行戈的话,顿时忍不住嘴角一勾,露出了一丝笑意。这句“盗亦有道”可问得巧妙,在道门修士看来,召南子的盗宝回山,的确是“盗亦有道”,但从卫行戈嘴里说出来,可就是在含蓄的嘲讽华山仙宗“道亦有盗”了。
不过金霞上人可不想跟卫老魔打机锋,斗口舌,他一甩袍袖,冷冷的回道:“无解!”
“好个无解之解!金霞道友贵为一代道门大宗,果然天纵奇才,能从老庄圣人的经典中独辟蹊径,传下一脉‘梁上君子’大道,教人不由得拍案叫绝。只是这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行,却是贵高徒被我魔门染化,憾甚!卫某深感惭愧,愿替金霞道友清理门户,可否?”
金霞上人横挪一步,将召南子完全挡在身后。他把掌中盘龙纹黄玉石杵往铜台上重重一顿,沉声喝道:“你这魔头颠倒是非,当真无耻之尤!我门中弟子将生死置之度外,深入魔窟,请回道家至宝,此乃功德无量之举,区区手法,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尔。自古道魔誓不两立,你等奸贼,常诱我道门弟子身堕魔障不可自拔,祸害我三清正统,种种卑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那些潜伏在我九州道门之中,心怀叵测的魔宗宵小,难道就会少了?”
这冷脸老道士,一番话说得铿将有力掷地有声,反教卫行戈有些驳不回去了。万象铜台下面的道门群修议论纷纷,许多人露出戒备之色,拿眼四下环视,仿佛要从他们身边的道门修士中间,找出一两个魔门奸细来。青荼散人就是个弃道入魔之人,金霞上人的话在其听来颇不入耳,他忍不住上前半步,就要反唇相讥。可七指书生司空悔突然伸手按住了青荼散人的肩膀,示意他莫要开口,先救挖心姥姥和抱星子要紧,这老道士自有卫行戈去对付。
青荼散人狠狠的瞪了金霞上人一眼,夹起挖心姥姥和抱星子,头也不回的飞去了万丈黑云中。金霞上人也不出手阻拦,他见卫行戈一时语塞,便得理不饶人的继而喝道:“既然你说要清理门户,那贫道便来清理门户。藏头露尾的魔宗小贼,还以为躲得过贫道法眼?”
这一句话说出口,就好似平地里打了一声惊雷,铜台下面的议论之声更响了。一众道门修士尽皆哗然,莫非金霞上人还真能在真武殿前揪出暗伏在人群中的魔门奸细?卫行戈眼珠一转,不知道金霞上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位城府深沉的老牛鼻子,断不会无缘无故的危言耸听,在这紧要当口儿上乱了自家人心。
故而卫行戈还是没接话,想要看金霞上人如何自圆其说。
就见老道士猛一转头,目现寒光,语气森然的叱道:“连斩我朝阳峰长老院七位真人,还蛊惑了我云台峰金犀师兄,你这罗霄剑门的逆徒算是很有些本事!姓俞的小子,你还打算匿影藏形到几时?”
顺着金霞上人的视线,这朝阳峰八景上天宫真武殿前的数千道门修士,一时间齐刷刷扭头望向俞和,人人目光不善。
第三百二十七章唇似枪,舌如剑
金霞上人一句话,顿时把俞和推到了风尖浪口上。
北峰祖师金犀上人深深的叹了口气,老道士扭头望了俞和一眼,那眼神中满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意味。不过金犀上人并没有对俞和拔剑相向,也没有招呼身边的云台峰弟子将俞和与宁青凌围住,他就只是将袍袖一甩,朝前迈出了一大步,拉远了与俞和之间的距离。
范引麒等人骇然望着俞和,他们谁也没想到,那百尺幢上的惊天一剑,竟会是出自这位“玄真子师叔”的手。这人难道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盖世魔头?而先前自云台峰真武殿中透出的绝世剑意,莫非也是由此人所发?
本峰金犀祖师不发话,一众弟子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就见十几位云台峰弟子“呼啦”的一下散开,个个像没头苍蝇一般往外乱钻。他们惊呼连连,急着想从俞和与宁青凌身边逃开,但前后左右全拥满了人,就算躲也躲不出几步去。有不少云台峰低辈弟子挤不到别人身后,便只好朝金犀上人身边蹭去。看他们一个个紧紧握着佩剑,却又不敢拔除鞘来,脸色苍白,神色惶乱。
这些人亲眼目睹过惊心石阵眼上人头翻飞、血雨如瀑的一幕,谁还有勇气在这尊煞星面前亮剑?就算是眼神,也不敢多望俞和身上瞟一下,生怕会惹来杀身大祸。
霎时间,俞和与宁青凌身边腾出了一小片空地,使得两人显得更加惹眼。虽说俞和名声不显,但在场的近千道门群修之中,认得他的可也不少。
“那是玄真子师兄和宁师妹?!”董大齐脱口惊呼,可又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来,他赶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转头去看身边的门中师长。
从青城仙宗来的道门高手全都皱紧了眉头,连掌教大尊丹清真人都露出了不信的神色。要知道俞和与宁青凌可是广芸大家交托给他照拂的人,怎么会是魔宗奸细?
其余青城修士也都不敢相信。几十年朝夕相处,他们怎会不知俞和与宁青凌的品性为人?这两人自来青城之后,与圆明洞天中的修士尽都交好,俞和平日里温厚和善,饮得几杯却又豪爽健谈,而宁青凌温柔如水,妙手烹调,当真是青城仙宗里人人称道的一对神仙眷侣。从圆明洞天到西麓五龙沟,两人几十年来从未有过半点古怪的举动,无论是出山行走斗法,还是言谈间论道说剑,青城上下几代人都对俞和甚是佩服。更有许多青城弟子受过俞和的恩惠,他们常到习剑不得要旨,又怕被师长责骂,故愁得心火丛生之时,就会去五龙沟玄真观求教,只听了俞和三言两语点拨,便可有茅塞顿开之妙。
再何况这次来朝阳峰观礼的青城修士之中,有不少人都带着宁青凌为他们炼制的救命丹药。这些人暗中验过药性,深知那一小瓶灵丹中颗颗珍品,比寻常丹修的炼药手法要胜出数筹,大有独到之处。一口气炼成这许多丹药,真不知宁青凌那小姑娘耗费了多少心力,苦熬了多少日夜未眠,哪个收到丹药的青城修士不感恩戴德?若俞和与宁青凌是魔宗奸细,莫非这些灵丹妙药还是毒丸不成?
“那华山老道,神戳戳放啥子紫花屁,是不是坏了脑壳?”曾去五龙沟玄真观求药的玄字辈高道楚玄英,虽是个老实巴交的蜀地汉子,但却也有一股子牛脾气。他把眼皮一翻,一手拉着谢玄光,一手拉着孙玄罡,就要拨开人群往俞和那边走。
可谢玄光抱住了自家师兄的胳膊,他朝丹清掌教那边一撇眼,低声急道:“师兄莫要鲁莽,华山派这糟老头子只怕是修炼修得糊涂了,谁会信他胡言乱语?玄真师弟与小宁姑娘是什么样的人儿,还能有谁能比我们青城派的人更清楚?只是这会儿人多口杂众目睽睽,你可千万别冒然出头惹事。掌教师伯心如明镜,自会定夺,他岂能任我青城同门吃亏受气?师兄你就放心吧!”
丹清真人自然听见了楚玄英与谢玄光的对话,他转头回来,对楚玄英道:“本座心中有数,你且稍安勿躁。我青城仙宗千里迢迢赶到华山,可不是来任人污蔑的。”
“掌教师伯明鉴!”玄字辈三人闻言稍安,他们赶忙朝丹清真人抱拳一揖。青城群修远远望着俞和与宁青凌,手心中都捏着一把汗。
道门中人有担心俞和的,也有幸灾乐祸的。当金霞上人说出俞和就是魔门奸细时,站在石坪一角的夏侯沧,脸上忽有狂喜的神色一闪而过。可紧接着他就连忙掩去了喜意,换上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慷慨神情。
先前夏侯沧没有想到,俞和竟然也在朝阳峰上。他曾听宗华真人无意言及,知道俞和闯出罗霄解剑十八盘之后,心灰意冷的去了西北边塞,混迹在凡俗之中。再后来听说胡夷九州两地的奇人异士在茫茫大漠中惨烈争斗,有关俞和的消息也从此断绝,夏侯沧以为俞和要么沉沦隐匿,要么死在了胡夷异士的手中。几十年后,他已然淡忘了这个曾经与他争宠,却被他轻轻松松排挤出门的天罡院小师弟。
此时金霞上人当众一句话,就把俞和说成是魔宗奸细道门公敌,夏侯沧真是乐开了花。他心想:“你这愚劣小子还跟我争锋,如今真是受了报应!有这许多道门高手在场,一人一口唾沫也将你淹死了,就算你洪福齐天,今日能逃得大难不死,将来也万万不可能重回罗霄,还是去寻个不见天日之处窝着,了此残生吧。”
无论夏侯沧如何暗暗窃喜,他身后的罗霄弟子纷纷议论。其中不认识俞和的弟子,都忙着朝人打听究竟;而还认得俞和的罗霄门人,尽都将信将疑,伸直了脖子往俞和那边看。要知道俞和在罗霄剑门中,也算是留下了一道茶余饭后的谈资,他那点儿故事,早被弟子们翻来覆去的说烂了,不过俞和与纯阳院众人先后闯过解剑十八盘,倒是宗门里一桩前无古人的壮举。
除了华山云台峰、青城、罗霄的弟子认识俞和,那蜀山派的紫青双剑传人诸葛坚,也认出这位令他初尝败绩,毕生忘怀的对手。
诸葛坚迟疑了片刻,忽然凑到自家邢天掌教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蜀山掌教大尊“哦”了一声,双眉一挑,目现奇光,认认真真的打量了俞和一番,接着又抬头看了看金霞上人。这位道门风云巨掣口中嘿嘿直笑,真不知他心中作何想法。
其余在八景上天宫真武殿前的道门修士,尽都朝俞和怒目而视。一重重的杀机气势凭空而生,像一座无形大山般的,朝俞和当头镇压下去。
小宁师妹脸色煞白,她低着头,几乎不敢看周围人的眼神,攥着俞和衣角的手微微颤抖。俞和双眸中猛闪过一丝煞气,紧接着便是亿万寒芒生生灭灭,他把背脊一挺,好似一株立在山巅之上的擎天青松,任凭杀机罩顶,自是不动不摇。
一股惊天动地的磅礴剑意,从俞和单薄的身子中骤然迸出,浩然冲天而起,直入九霄云外。单凭他一人之气势,竟刹那间将数千人的杀机尽数冲散。站在俞和周围百步之内的道门修士,但凡随身携有灵剑的,都突然查觉到自己的剑器在连连震动鸣响,直欲脱鞘而出。
“万剑归宗?”不知谁人惊呼一声,就见俞和与宁青凌周围的空地又扩大了数丈。不少修士被俞和的弘大剑意所惊,再顾不得矜持形象,拼命的向远处逃离,很多人被拥挤得跌倒在地,狼狈不堪。
此时心中狂喜的,可不只有夏侯沧一个人。原本被金霞上人驳得无语以对的卫行戈,脸上已然是堆满了笑容。他看了看俞和,忽然仰天大笑三声,朝金霞上人抱拳说道:“卫某多谢金霞道友成全!”
卫老魔这一句话讲出口,道门群修中又是一片惊疑声。
这道门两宗的领头人临阵对质,可真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金霞上人当众揪出了一个潜伏在道门群修中的魔宗奸细,可怎的卫老魔不惊不怒,反倒喜形于色?刚才那一句莫名其妙的“多谢成全”,又是何意?
“卫某实不知金霞道友所说之人,居然会是俞贤弟,原来俞贤弟竟已是我魔门中人,善,大善!当浮一大白!”卫行戈冲着数千道门修士团团一揖,朗声说道,“诸位道友或都有所耳闻,我卫某人三生有幸,昔年偶遇奇缘,继承了北极中天紫微大帝的道统,虽只是些皮毛,但亦能窥得四御仙帝真法浩瀚无边,玄微至妙,哪怕穷尽毕生心力也难领悟万中之一,故而甚为惶恐。然我道不孤,后知悉有俞贤弟天运无双,得承南极长生大帝道统。卫某辗转反侧,心痒难耐,曾周游中土九州寻访俞贤弟,想要与他结交一番,好彼此印证传承,同参仙帝圣法。只可惜俞贤弟出身扬州道门,他将道魔宗门之别看得太重,对卫某人戒备甚深,不愿与我倾心相交。我欲用强逼他,却闹得不欢而散,此事实为卫某心中大憾。”
卫行戈笑看着对面的金霞上人,继而说道:“甚幸!今日承蒙金霞道友指点,才知道俞贤弟竟弃道入魔,如今已是我魔门中人。既然宗门嫌隙尽去,今后正可与俞贤弟好生亲近。卫某得偿平生宿愿,心中畅快!”
说罢卫行戈朝俞和连连招手,高声唤道:“俞贤弟,俞师弟!还不速速过来愚兄身边?你我兄弟二人携手,四御仙帝大道可期。”
俞和见卫行戈出声招呼,却并未迈动步子。他心中雪亮,深知自己这一步跨出,便是公然投入魔宗,从此与九州道门划清了界限。
卫老魔如此欣喜若狂,可并不全是装出来的。先前俞和的确不想跟魔宗修士走得太近,卫行戈三番五次对他示好,俞和却总也不置可否。而今金霞上人的一句话,将俞和推到风尖浪口上,却是正中了卫行戈的下怀。当着在场数千道门高手的面,金霞上人这就是逼着俞和弃道入魔,卫行戈赶忙顺水推舟,想要趁机将俞和彻底的拉拢过去。
这边俞和心思电转,左右拿不定主意,正自进退两难,可道门群修中更是议论声此起彼伏。一来他们对卫行戈的话都是半信半疑,谁也不知道俞和究竟是道是魔;二来北极中天紫微大帝传统传人与南极长生大帝道统传人同时现身,这委实令人讶异。
要知道四御道统端是非同小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东方东极青华大帝与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辅佐三清道尊,各镇压一方天界,统帅万神万仙,那是仅次于三清大道尊与昊天通明宫玉皇上帝的伟大存在。他们传下的道统精义,可比什么上古金仙之流要浩瀚深邃得多,可以说是洞彻了天地大道至理,秉混濛初开始元,阐宇宙洪荒玄虚,显森罗万象众妙。
而俞和这位“南方南极长生大帝道统传人”,不但身负四御真传,方才还显露了一手臻至“万剑归宗极境”的剑意。不少心思深沉的道门耆宿都在暗暗摇头,他们认为金霞上人实是行了一手昏招。如俞和这般惊才绝艳的人物,本该是想方设法的往道门阵营这边拉拢,怎的反倒一把推给了魔门中人?更何况此时俞和略显错愕,而他身边那小姑娘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这两人真的会是魔宗的奸细?再与卫老魔所说的一番话相佐证,这些老谋深算的前辈高人,都猜想其中必定另有隐情,于是纷纷约束门下弟子,命他们止住喧哗,静观其变。
俞和放出惊天动地的绝世剑意,一举震慑群修之后,金霞上人的脸上也有些阴晴不定。他偷望了一眼金犀上人,却见自家师兄撇了撇嘴角,似乎露出了几分讥嘲的意思。老道士暗吸了口气,依旧摆出大义凛然之姿,对卫行戈寒声斥道:“你这老魔巧舌如簧,倒是开脱得巧妙。然则正邪是非自有公论,还需贫道把血淋淋的证据亮出来不成?”
“金霞道友有何证据,还盼速速亮明,好教卫某知道,此非是我南柯一梦。”卫行戈又朝金霞上人作揖一拜,说道,“卫某另有一事,还须谢过金霞道友。”
金霞上人不知道卫老魔还藏着什么手段,他哼哼一冷,并未接话。
卫行戈环视了一眼那十二位“朝阳峰长老”,嘿嘿冷笑道:“金霞道友做大事不拘小节,居然能令一众胡人膝下的狼犬心甘情愿为你卖命,卫某佩服!然引狼入室养虎遗患之厄,不知金霞道友可能省得?我天山群英今日来此,一是为了迎回至宝,二是为了助华山派清理门户,三是想为九州同道斩除隐患。可惜狼犬披上了人皮,藏得甚深,卫某正苦不得良人作证,使得胡人爪牙原形毕露。金霞道友请出我俞贤弟,正好解了卫某心中忧愁!”
说罢卫老魔伸手一晃,指间拈出一片玉符,朝俞和唤道:“俞师弟亲历西北胡汉大战,与愚兄也算是披肝沥胆出生入死过的战友。此有一物,不知师弟可还认得?”
俞和抬头一看,卫行戈当众亮出来,正那片藏有望气秘术,能够识破赤胡傀儡修士真身的玉符。
第三百二十八章是非乱,孰为证
卫行戈取出这片望气玉符,无疑是击碎了俞和的最后一丝顾虑。俞和神色一定,这一只右脚可就抬了起来。
金犀上人猛转回身,双目中神光湛湛,直视着俞和。老道士把掌中太白青光剑当胸一横,沉声喝道:“莫要忘了你对我说过的话。此一步跨入魔道,再难回头!”
俞和淡然答道:“此乃因果应数,与道魔无关!”
说罢,俞和身上气机勃发,把双肩一晃,就要朝前迈步。可金犀上人左手掐起剑诀,轻轻一抹三尺青锋,太白青光剑上登时寒光大作。这老道士似乎无论如何也要挡在俞和面前,执意不让他随卫行戈而去。
眼见自家祖师亮剑作势,周围的云台峰弟子一齐拔剑出鞘,十几口流光四溢的长剑直指俞和,似乎只要俞和的身子再稍一动,这些华山弟子就会发剑攒刺过来。
宁青凌双手抱住俞和的右臂,朝后用力一扯,她侧过半边身子,挡在了俞和面前。小宁师妹急的满脸通红,她一边连连摇头,一边对金犀上人高声说道:“师叔,其中大有隐情,我师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此番因果皆由青凌而起,断非师兄有意要出剑伤人。我二人绝无与华山仙宗作对的意思,更非是要弃道入魔,求师叔万万莫要动怒,且听青凌分说来由!”
“速速从实讲来,在场同道自会分辨!”金犀上人一摆手,云台峰众弟子同时垂下腕子,将剑锋斜指向地,可每个人的无形神念依旧罩定了俞和与宁青凌的周身要害。
万象铜台上的卫老魔见此情形,知道俞和心中主意已定。他喜出望外,朝俞和与宁青凌点了点头,鼓动丹田真元,宏声如雷的说道:“何须宁师妹劳动口舌?且由愚兄越俎代庖,将此中种种说于诸位同道知晓,如有未尽之处,还烦劳小师妹补正便是!”
俞和深深的吸了口气,略微收敛了身上的气势。他反手一拉,重将宁青凌挡在身后,朝卫行戈抱拳道:“多谢卫道兄,还请据实而言。”
“你我同宗同源,本该当亲如手足,无论贤弟如何看待卫某,愚兄必不会给贤弟多生烦扰。”卫行戈神色一肃,居然举手指天,恭声颂道:“卫某指天道作誓,三清道祖、原始真魔祖师在上,弟子卫行戈所言句句如实,若有半字虚妄欺瞒,愿受天诛地灭九九大劫,永世不得成道!”
卫行戈这一对天作誓,满场的道魔修士全都神情凛然。八景宫真武殿前石坪上鸦雀无声,人人都伸直了脖子,要听卫老魔究竟是如何说法。
卫行戈稍停了数息,环视铜台下的数千道门高手,他清了清喉咙,这才将几十年前在西北边塞,那一场胡汉奇人异士惊世血战的来龙去脉,给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从俞和与宁青凌在京都定阳大胜胡夷来使,小姑娘心怀善念,施展出秘传的丹石续命神通,救下了胡夷使者的性命,可这无心善举却被有心之人惦记,进而牵出了赤胡国奇人异士大举入侵中土,妄想掳走九州丹道修士,为他们绵延阳寿。再到落雁关前拼死大战,使得千年雄关毁于一旦,西北群修震怒,凉州府供奉阁号召道魔两宗携手抗敌,数千修士深入大漠,在赤胡土城前决一死战。哪知道胡人来势汹汹,空中魔眼巨城势不可挡,万千胡夷妖魔大军跨空而来,四大半神高手与上古寒冰巫妖凶威盖世,亏的是三大先天至宝发威,两大天仙高手显身,终于将胡夷异士逐出大漠。不过西北道魔两宗元气大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