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玄真剑侠录-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这若是换了个人,只怕立马就拍案而起,御剑南归了。可俞和的拳头握紧又松开,松开又握紧,他脸上忽喜忽忧,终还是不为金犀上人的言语所动,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老道士见俞和无动于衷,他把眉头一皱,佯怒道:“男子汉大丈夫当断则断,你怎的跟女儿家一般瞻前顾后举棋不定?莫非是我老道错看了你?”
被金犀上人劈面一叱,俞和忙把头抬了起来,他正色说道:“多谢师叔传言开导,小子主意已定。”
“甚好!这才像个样子!”金犀上人露出了一片喜色。
俞和吐了口长气,似乎浑身轻松了几分,他歪嘴笑道:“我决定还是不回罗霄。”
宁青凌一听自家师兄此言,她心中大石落地,不由得暗自欣喜,但脸上却还强撑着不动声色。可金犀上人却没想到,他等来的竟会是俞和的断然拒绝。老道士脸色铁青,寒声喝问道:“不回罗霄?你此话怎讲?”
“我若推说是闲云野鹤惯了,师叔定然不信。”俞和伸手一抹,那空空的茶盏里便又续满了滚水,他浅嘬了一口,淡淡的说道,“小子离开罗霄,倒并非全是因为方师妹那事,金犀师叔毕竟是个局外人,道听途说,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俞和决定不回罗霄,自有我的道理在。”
“你讲来我听!”金犀上人怒气冲冲的瞪着俞和。
可俞和一摆手,笑了笑道:“往事如烟,不提也罢。既然缘尽,何必勉强?”
“你个浑小子,在这儿存心戏弄老道不成?”金犀上人当真是有了几分怒气。他费尽口舌的讲了一大通,满以为言语间份量沉重,足以打动俞和,可没想到俞和根本不为所动。这就好像是他将颇为自得的一招剑法挥出,却砍在空处全不着力,教人煞是难受。
俞和看老道士脸色不对,赶忙陪笑道:“师叔息怒,实非是小子有意隐瞒,盖因其中纷繁错杂,牵扯甚多,而且颇有涉及罗霄秘辛,故此不便明言。师叔今日劝诫教诲,这份好意俞和自是深领了。”
说罢俞和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对着金犀上人一揖到地。金犀上人眼神复杂的看着俞和,知道自己受过了这一拜,就再不好多说下去了。老道士叹了口气,伸手敲打着太师椅扶手,摇头道:“罢了罢了,人各有志,随你去吧。这本是他罗霄剑门的家事,我老道却在这里搅得无名火起,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多谢师叔成全。”俞和朝宁青凌使了个颜色,小宁师妹心领神会,取出一大坛五龙沟玄真观自酿的美酒,捧到了金犀上人面前。
金犀上人也不推辞,他随手拍开坛口封泥,嗅了嗅酒香,取了两支青瓷大海碗出来,对俞和道:“美酒当与人对饮,你既然来了,还惹得老道我心中憋闷,若不多喝几碗赔罪,我定不会放你出门。”
俞和笑道:“莫敢不从。”
说罢两人端碗盛酒,一如几十年前那般,也不说话,就只你一碗我一碗的豪迈痛饮。三下五除二之间,这一坛十斤美酒,就被喝的涓滴不剩。
金犀上人把空碗一扔,举袖抹去唇边的酒渍,哈哈大笑道:“痛快,痛快!着实很久没有如何畅饮美酒了。”
俞和也把酒碗放下,拱手道:“师叔若是喝酒无伴,只消信符一道,小子自会赶来华山拜见,定不教师叔你失望就是。”
金犀上人摇了摇头道:“这五岳仙宗立道大典之后,老道士还能不能在华山逍遥,实未可知。说不定不待你来寻我,我就先去找你讨酒喝了。”
“听师叔此言,莫非五岳仙宗立道之后,师叔却不留在云台峰?”
老道士嘿嘿一笑道:“莫看我在这小小的华山北峰上说一不二,逍遥自在。等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合作五岳仙宗,天知道新任的掌教大尊还容不容得下我这个不识时务、不守礼数、贪酒坏事的糟老头子。”
说到此处,金犀上人忽然眼珠一转,转朝俞和问道,“人家散修都深谙趋吉避祸之道,路见血光远遁千里,生怕惹到半点因果加身。今时今日的华山可是一场天大的劫数当头,但为何你们俩不远远避开,怎的还自撞进来,究竟所谓何事?”
就在金犀上人开口发此问话之时,俞和突然眉心一跳,他猛窥见老道士眼中掠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奇光,似乎对方正在暗中引动神念,要去偷偷查探什么。这般情形,可就不像是真正故友重逢酒后闲聊,那种全无防备畅所欲言的模样了。
俞和有些诧异,便也暗暗将神念探出身外。他这一探之下,才发现对面的金犀上人不仅是双目炯炯的望着自己,就连其神识也罩定了周围十丈。俞和与宁青凌此时的一举一动,甚至他俩的任何一丝细微的神情变化,都尽数逃不出金犀上人的法眼。
这老道士到底安的是什么心?为何如此谨慎戒备?俞和心中一翻,这才恍然醒悟过来,原来方才的一番交谈饮酒之中,自己倒是无心,可人家却是在处处留意。正当俞和心思电转,揣摩着金犀上人的真正用意时,从真武殿外突然冲了一人进来。
“禀告师祖!在西南损位生门处,有一群来历不明的修士入阵,直朝北峰来了,请师祖定夺!”急急闯进大殿来的这人也是一身褐袍,背负长剑,看起来当是外面镇守五峰朝元大阵的云台峰弟子。
金犀上人略带歉意的看了一眼俞和。他颇不耐烦的冲那位云台峰弟子挥手喝道:“我这有贵客在座,你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速速叫你家师尊过去,查清来人身份。若是观礼的同道,就指给他一条去朝阳峰的路,若是魔门宵小,便提人头回来复命!”
那云台峰弟子俯身一拜,撒腿就走。而金犀上人方才看俞和的那一眼,再加上老道士与门下弟子的一问一答,却让俞和刹那间明白了这老头子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真实意图。
俞和笑了笑,拱手朝金犀上人道:“师叔,你我虽然年纪辈分相差悬殊,但毕竟昔时也算是酒中知己,几番酩酊之后还曾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师叔的磊落洒脱曾令俞和好生神往。可今日久别重逢,你怎的却与我兜起这般大的圈子来,有何话不可直言?就算当下华山遭逢魔劫,如此做派,实不像你当年的风格!”
金犀上人闻言一愣,突然被俞和这一句话顶得不知该如何接口。
俞和又道:“师叔先探我是否有意重回罗霄,再问我以散修之身为何来华山撞劫。我猜师叔真正想问的,是俞和如今到底是道是魔,此来华山是友是敌吧!”
对面的金犀上人脸色微变。只见老道士把背脊一挺,俞和就发觉笼罩着真武大殿的神念尽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浩然弘大的剑意。
“你小子这个性子,倒是始终未变,却是老道我越上年纪就越怕死了。”金犀上人目现寒芒,盯着俞和道,“太华洞天中这般形势,老道不得不谨慎小心。你小子销声匿迹几十年,恰在这个关头冒出来,怎叫人不起疑?既然你看透了老道的心思,老道我也不矫情。说吧,你来这里,是找我拼酒,还是拼命?”
第三百二十三章真武殿,辩机锋
老道士这么一问,当场的气氛可就有些剑拔弩张的味道了。虚空中的天地元炁微微颤动,隐约发出丝丝轻鸣,好似大殿里藏着千万柄无形的长剑,锋芒直指向俞和与宁青凌。
可俞和在西北朔城的凡俗市井里混了七年回来,如今就是这么一个性子。老道士跟他谈交情、谈往事,他会心潮起伏不能自抑,可若作势要动手斗剑,俞和反倒霎时间平静了下来。他周身气机展开,绵绵泊泊的化入天地乾坤,神念沟通五方五行,颇有点将万物万象纳入一掌之中的玄妙意境。莫说是被无形剑意所笼罩,就算这座真武大殿里当真挤满了华山弟子,个个宝剑出鞘,指住了俞和的周身要害,俞和也不会有一丝惊惶错乱。
他冲着金犀上人眨了眨眼睛,伸手挠着鬓发,嬉皮笑脸的道:“师叔你这是年事已高酒力渐弱,贪得几碗落肚,便喝晕了么?我老老实实的坐在这大殿之中,还奉上好酒伺候您老,有哪一点像是来寻晦气的?莫非您老的舌头也不灵光了,那酒里是灵药还是毒药,已品不出来了?”
宁青凌一看俞和的架势,也知道自家师兄的痞劲儿上来了。她亦不慌张,反倒掩口轻笑,又捧出一大坛自酿的美酒,放在金犀上人面前道:“可能是你们方才喝得太快了,师叔没尝出滋味来。我这儿酒水尚足,要不你们再试一坛?”
说罢两人都定定的望着金犀上人,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
被俞和与宁青凌这么一搅合,金犀上人就有些绷不住那副严厉的表情了。老道士撇了撇嘴角,摇头重重一叹,散去剑意气势,低头看着酒坛子道:“你们两个娃娃,开酒罢!”
“遵命!”宁青凌笑嘻嘻的拍开酒坛子,先给金犀上人满了一碗,又给俞和倒了一碗,她抱着酒坛俏生生的笑道,“师叔若怕酒中有名堂,可要青凌先陪一杯?”
金犀上人把眼一翻,没好气的挥手道:“还跟老道我耍嘴皮子!”
俞和不依不饶,他的把手中那口松纹铜窍长剑往金犀上人面前一推,笑道:“师叔且看此剑,便知俞和来意!”
金犀上人一挑眉毛,伸指隔空一引,藏在松纹铜鞘中的木剑便滑出二尺。但见那一截用路边树枝草草削成的剑身,如今已是布满了裂痕,忽闻“啪嗒”一声轻响,三尺剑锋自行碎成数截,木屑散了一地。
老道士错愕的看看俞和,又看看半截木剑,忽然一拍脑门,高声道:“又中了你小子的奸计!故意拿这断剑来诓我,寻思这让老道陪你一口好剑不成?你休想!”
“师叔你怎的这般小气,我何时怨你坏了我的配剑?”俞和故作大度的摆摆手道,“木剑无锋,出鞘即折。您老可还觉得我是来拼命的?”
金犀上人不知该如何对答。他一甩袍袖,鼓动罡气,将那剑鞘、剑柄与一滩木屑尽数扫出真武殿门外,伸手抓起酒碗,咕咚咚的喝了起来。
俞和收起一脸笑意,也取过酒碗,仰头一饮而尽。无论如何,金犀上人都是德高望重的道门前辈,调侃归调侃,终须有个分寸,不能过分,更不能落了人家的颜面。如今西岳华山大劫当头,眼看就要爆发一场道魔两宗的生死斗剑,老道士待人谨慎一些,也确是无可厚非的。
“师叔,俞和离开罗霄之后,只想做个自在随心的散修,既非道也非魔。一如古往今来的出世隐者,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寻一僻静幽深之地怡然自乐,不问天下风雨,不理世间纷争,人不犯我则我不犯人。”
“小孩子说出来的笑话!”金犀上人颇不屑的哼了一声,“非魔非道?你以为真有这样一条路?如你这般想法的人天底下不知凡几,你看最后有谁人当真能跳出道魔两宗,除非他剃度皈依,去庙里作个和尚!你既然炼气修真,就定然躲不过道魔之分,盖因道统传承本就有正有邪,究其来源,乃是分别由天地初开时的清气与浊气、善念与恶念所演化。那些无门无派的游方散修总爱坚称自己非道非魔,但只消他一动真法,明眼人就立时能给他划出道道儿来。”
金犀上人就好似一位严师长者,正在训斥渐入歪门邪道的后辈弟子。他把桌案敲着邦邦作响,高声道:“道生一,一元生两仪,何解?说得就是天地万物皆逃不出阴阳两仪;人有灵智亦逃不出善恶两仪;你若要非魔非道,除非弃三千大道不修,去学和尚吃斋念佛,否则终也出不了道魔两宗!一动善念则为道,一动恶念则成魔,你以为你是石头雕像?”
俞和正色一揖,辩说:“道生一,一元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天地人,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若天为乾阳,比之正道,地为坤阴,比之魔道,则人禀天地二炁而生,亦自有其道,非天道也非地道,一如我所求之道。一动善念则为道,一动恶念则成魔,然善恶皆有比照而断,士若以善念待之,我报其非善,士若以恶念待之,我应其非恶,只循因果,不入道魔。”
金犀上人颇为不屑的道:“世间道理玄玄,总由得人去分说,你以为因果报偿就如此简单?你以为人心善恶便那般直白?我且问你,假若你身边这女娃娃修到坎离合合之境,需要一味上九品阳参入药,调成龙虎铅汞大金丹,使本身真阴元炁阴极而生阳,导引玄珠入腹。可恰好你刚寻到一株上九品的老阳参,却杀出一人非要与你抢夺灵药,你却待他如何?是与其当场厮杀争斗,还是把灵药拱手相让?”
俞和沉吟了一会儿,答道:“我取灵药是为助人,此乃善念,他人来夺则为非善,我自可拔剑斩之。”
金犀上人冷哼一声,接口道:“你怎知人家就不是取药救人?你若斩了他,自然因果连绵无穷无尽,你若只逼他知难而退,则有人因不得灵药而殒亡,照样是一桩孽障!一念既动,是善是恶皆有天定,岂由得你来说?”
俞和当下愣住,再辩不回去了。
老道士只三两句话,就驳斥得俞和无言以对,其实俞和自己也没想清楚,他要求的究竟是什么。之所以俞和不愿意重回罗霄,也不愿意追随卫行戈与罗修上人加入西北魔宗,是他始终觉得一入宗门深似海,内中种种人情世故、因果牵扯纷至沓来,令人不厌其烦。而且俞和很嫌恶旁人给他贴上一张标签,不管是道宗还是魔宗,一旦顶着宗门标签,无缘无故的就与另一方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
俞和出身道门,前有张真人、云峰真人、符津真人等等,这些嫉恶如仇的老辈正派修士,都待他恩重如山。但俞和自己私底下,却又与西南魔宗的祁昭、木元昌等人交情笃深,他对亦敌亦友的卫老魔也没什么特别的看法,而且罗修上人甚至还算是俞和的半个引路师傅。他深恐有一日要对自己熟识的人刀兵相向,故而对道魔两宗的纷争敬而远之,只想过自己逍遥自在的小日子。与广芸大家的门下弟子相处久了,便渐渐觉得她们这种不分三教九流,投缘则相交的处世之道甚以为然。
这种简单而懵懂的想法,只是俞和心中的期望罢了,推及到大道理上,他必然是说不过久经世事的金犀上人。
老道士望着俞和,像是在看着自家天真烂漫的年轻子嗣。他重重一叹,摇头讲道:“少年人有些了本事,大多气盛骄躁,希望出人头地,你能勘破浮世虚名,反求出世无为,倒也算是十分难得了。不过既有如此想法,那就该寻个僻静的地方闭门潜修,少惹些因果,为何还要跑到这华山中来,如此劫数之下,你就不怕招得满身因果,再想清净都清净不下来?”
俞和又喝下一碗酒,他望了望身边的宁青凌,干脆把此行来华山的目的向金犀上人细细的讲了。从当年两人在京都定阳惹上无妄因果,到西北大漠边关的那连场胡汉异士大战,一直说到不久在惊心石阵眼附近显身的七个赤胡傀儡修士。
这一段故事曲折离奇,老道士越听越是动容,等俞和说到那从朝阳峰来的七位华山长老,竟是潜入九州的赤胡傀儡修士时,金犀上人忽伸手一拍桌子,震得酒坛酒碗乒乓乱响。
“你的意思是说,召南那黄毛小儿明明知道这些人是胡夷的傀儡?”
“自然当是知道的。”俞和从袖中摸出那一片望气玉符,递给金犀上人道,“召南子曾是西北魔宗门下的红花谷合欢双仙之一,我与他还在夜袭胡人前营时照过一面。此玉符虽是卫老魔交给我的,但其中灵箓却是凉州府供奉阁的手笔。召南子身边定也有此玉符,故而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人的真实身份,虽然这些人大约不会祸害五岳仙宗,但留在身边,始终是养虎为患。”
金犀上人拈起玉符,以神念细细一探,心中就知俞和所言不假。老道士双眉紧锁,脸上怒气难掩,沉声说道:“我说这些个西北小派的无名人物,怎的会跑到我太华洞天里面来作威作福,原来是召南那小子引狼入室。他带着先天至宝回来,本是奇功一件,可那小子不知怎么蛊惑了金霞师弟替他撑腰,还聚起了一众党羽,替他跑腿卖命,镇压异已,这才有了如今的五岳仙宗立道大典。我们几个老头子也都不剩多少年阳寿好活,加上看着金霞师弟的面子,也没为难召南子,还都助过他一臂之力。但那些莫名其妙的客卿长老却狐假虎威,对五峰弟子甚是恶劣,常常一言不合就责打辱骂,原来果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如今死在你的剑下,实是报应不爽!”
俞和作揖拜道:“多谢师叔开恩,不怪罪晚辈斩了华山长老。”
金犀上人一翻眼,摆手道:“我可从没把他们当做华山派的人,你杀了便杀了,与我何干!不过如此说来,那惊心石上的一剑,原来是你小子发的?嘿嘿,好剑法,端是好剑法,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说到此处,金犀上人目中寒芒再现,周身霞光缭绕,气机勃发。搁在他手边的那口太白青光剑震颤不休,似乎就要自行飞出剑鞘来。
俞和暗暗一挑眉,不知道这老道士心里打得是什么主意。金犀上人方才虽然口口声声说俞和杀了朝阳峰的人与他无关,但这般气势升腾,莫非终还是要拔剑一斗?
就听金犀上人朗声笑道:“你小子还说什么非魔非道!此番斩了我华山朝阳峰的长老,已是与那一众魔头为伍无异。如今这滩浑水,你就是想不趟也是不可能了。说吧,你我是就在这真武大殿里比个高低,还是等去朝阳峰上,再分个生死?”
第三百二十四章朝阳峰,道魔聚
留在后殿的云台峰三剑与范引麒等人,并不知道前殿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忽觉心头一寒,耳听见“呛”的一声,每个人的随身法剑都自行弹出剑鞘二尺,剑锋上寒芒流溢,发出嗡嗡的鸣响。
就连温养在灵台祖窍中的性光慧剑,亦似被什么无形的力道摄住,直欲破体而出,飞向前面的真武大殿。关元内鼎中的道家还丹根本不受心神束缚,一股股精纯的真元如黄河决堤而下,在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中呼啸奔流,再化分成千丝万缕的剑炁,由亿万毛孔钻出身外。站在后殿里的一众华山弟子,就好似要跟人性命相搏一般,个个面色酡红,满头须发皆张,层层霞光绕体,衣袍鼓胀如球。
正当华山群修大惊失色,纷纷吸气作法,想要将暴乱的真元剑炁镇压之时,这整座云台峰突然晃了一晃,紧接着一切异相尽数消失,十几口长剑同时缩回鞘中,那性光慧剑与道家还丹也都重归宁定。
“怎么回事?方才那般异状骤现,莫非金犀老祖师正在真武大殿中与人斗剑?”
华山云台峰的弟子皆精修剑道,自然深知方才那般古怪的情形非同小可。真武大殿远在数十丈外,且有重重阵法笼罩,寻常修士想将神念能透出殿外,已是殊为不易,这般能隔空引动世间有形无形诸剑,难道是有传说中臻入“万剑归宗”至境的绝巅剑仙降临云台峰?太华洞天中竟然来了如此高人,而且此刻就在前面真武殿之中?
“峰在人在,峰亡人亡!”云台峰三剑咬牙跺脚,他们把心一横,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时带着范引麒等人,就朝真武殿提剑纵身而去。可等十几人火急火燎的奔到大殿后门外,却见金犀上人的随侍道童轻轻推开木门,迈步走了出来。
抬头看到众人狂奔而至,而且个个满身煞气,这童子似乎颇为错愕。他定了定神才抱拳作揖道:“诸位师叔师兄,老祖正要唤你们进殿说话。”
“呃?”云台峰三剑同时一愣,上眼细细打量这小道童的神情。却见童子面色淡然,一如往常,怎么也不像是真武殿中有大敌来临的模样。那姓戴的修士伸手按住道童的肩膀,轻声问道:“文竹儿,方才真武殿中,可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这小道童歪头想了想,答道:“回戴师叔的话,老祖一直在同俞师叔相谈叙旧,说着说着,两人便喝起酒来,而且喝得又多又快,一碗接一碗的没个停歇。那酒可真是香醇,我就隔着门缝嗅了点酒气,也觉得有点醺醺然,只听见他们一边喝一边说话,具体聊了什么却听不真切,反正好像言谈甚欢,笑声不绝。之后老祖便唤我进殿,说要请诸位师叔师兄到真武殿来。”
姓戴的修士皱眉追问道:“只是喝酒叙旧,并没作法斗剑?除了他们三人,真武殿中可还有旁人?”
小道童噗嗤一笑,说道:“里边一直好好的,斗酒怕是有,哪会斗起剑来?可笑那俞师叔随身的一口剑,剑鞘倒还卖相不俗,可里面竟然是柄朽碎成几十片的破木剑,被老祖一把扔到殿门外,这会儿我还没来得及收拾哩!殿中从头到尾也就他们三位,再无旁人进去过。”
十几位华山修士听小道童这么一说,人人心中大惑不解,站在后门外面面相觑。可小道童一撅嘴,催促道:“诸位师叔师兄既然到了,怎么不速速进殿去?站在这里闲言碎语的议论,小心惹恼了老祖。”
那姓戴的修士点了点头,赶忙扶冠整袍,十几人穿过真武殿后门,鱼贯走入正殿大厅。
抬眼见金犀上人、俞和与宁青凌都坐在靠近殿门的太师椅上,桌案边散乱着五个空空如也的酒坛子。再看老道士衣领敞开,面颊微红,手里兀自抓着酒碗,一支脚架在椅子扶手上,放浪形骸意气风发,当是正喝到了淋漓酣畅处,哪有一点儿刚与人斗过剑的模样?
俞和看一众云台峰弟子进殿,笑眯眯的拱手抱拳。金犀上人把酒碗随意一扔,端起长辈的架势,沉声喝道:“我看吉时将至,当赴朝阳峰观礼。云杰你等师兄弟三人代我镇守北峰,其余人等速速随我去东峰八景上天宫。”
“遵命!”华山群修作揖应诺,可他们十几人的眼睛,却在真武大殿中偷偷摸摸的来回扫视,似乎恨不能从砖缝儿里,找出点与“万剑归宗高手”有关的蛛丝马迹。
金犀上人望见自家弟子们鬼鬼祟祟的眼神,当然明白其中的因由。方才老道士一时技痒难耐,强逼着俞和与他当场试过一剑,虽未分出胜负高下,但两人心中都有了数。奈何金犀上人与俞和的剑意实在太强,周围的阵法根本禁制不住,结果引动了诸般异相,虽然驽钝的洒扫童子不明就里,可留后殿中待命的众弟子必受惊动,错以为是真武殿中曾有人生死搏杀。
刚刚两人都未出剑,只彼此气机一撞,金犀上人立马便知俞和的道行修为更胜一筹。老道士苦修剑道数百年,却还不及上一个后生晚辈,心中很是憋闷,故而也不想开口解说什么。他冷哼了一声,拂袖而起,朝真武殿外走去。
一只脚才迈过门槛,但见老道士周身华光绽放,耀得人双目生疼。眨眼再看,这金犀上人醉态尽去,已然换上了一身绣着苍松摩云图的金边七宝锦缎法袍,条条青绦迎风招展,片片云烟随身而动,腰间玉符宝光流转,掌中太白青光剑寒芒四射,端是一副道门大宗师的威严气相。
金犀上人掐诀一点,脚下朵朵祥云浮现,他回身招手,命俞和、宁青凌与范引麒等人站上云头。老道士低声念诵法决,引太白青光剑朝天一指,自北峰峰顶飞起一道九色长虹,遥遥搭向东峰朝阳峰顶。
一行人腾云驾雾,顺着这道经天虹桥,飞向西岳华山仙宗的中央道庭:朝阳峰八景上天宫。这八景宫中也有一座真武大殿,而五岳仙宗立道大典的诸般法事,便在真武殿前的万象铜台之上。
有金犀上人执掌太白青光剑震慑四方,游荡在太华洞天中的魔门修士都不敢靠近骚扰。毕竟从西北西南魔宗来的真正高手,都在笼罩朝阳峰顶的魔火黑云中坐镇待战,这些出来“打猎”的闲散魔修,望见太白青光剑的冲霄煞气,纷纷远遁辟易。
脚下九色长虹贯穿重重烟云,待众人飞入朝阳峰左近百丈,便见有一道道魔火流焰从天而降,金犀上人信手挥剑,将散落的魔火尽数荡开。群修安然落到朝阳峰上,举目四望,这才真正感受到了浩瀚魔劫当头的凝重气氛。
整座朝阳峰顶仙霞缭绕,瑞彩盈空,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放出熠熠奇光,好似满山遍野都是仙植灵岩,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道观殿宇,仿佛尽是用琉璃宝玉砌成,让人禁不住想对其顶礼膜拜。
可虽然灵山仙宫宝相庄严,但天空中却是乌黑一片。浓墨似的魔云笼罩百里,一会儿显出狰狞恐怖的累累骷髅诡相,一会儿显出万千洪荒妖魔作势欲扑之状,乌云中穿梭着赤红色的雷蛇,更有数不清的冤魂煞气徘徊,阴风呼啸如百鬼嘶号。眼望这重万丈魔云越压越低,势欲把那片煌煌仙宫碾成瓦砾,将整座华山东峰轧成碎石,。
站在朝阳峰上,看那地下天上恍如两重世界,一为众妙仙境,一为群魔鬼狱。如此诡谲怪状,似若洪荒五劫临头,直教人心中好生惶乱无助。
再说朝阳峰上的八景宫中央真武正殿,可比云台峰的真武殿更大了数倍,殿外石坪上有一尊九丈古铜台矗立,铜台上雕满了日月星辰山河湖泊、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森罗万象无一不栩栩如生。铜台下排满了服色各异的道门修士,人人身上宝光隐现,面色肃杀,气势不凡。
居前列站着数百位华山仙宗的褐袍修士,他们有的怀抱长剑,有的手持拂尘,有的捧着钟鼎香炉符袋等各色祭祀法器。一位衣衫华美的耄耋老叟,如众星捧月般的站在华山群修中间,最是惹眼。
这老道身披一套镶金边的赭红太极法服,头戴九阳冲天冠,双手柱着一柄长达四尺半、儿臂粗细的盘龙纹黄玉石杵,看他站姿如巍巍青松,身上气势宛若久经沙场的边关老将,不言不动,威风自在。大凡在山中隐居潜修的道门耆宿,都是一副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和颜悦色的模样,可这位统帅华山群修的红袍老道却不然,他身子虽然高挑削瘦,但一张面孔却生得极为冷峻严厉,全无半点儿宁静慈和的神态,一双剑眉斜飞入额角,颧骨高耸而脸颊深陷,那额头上的道道深纹,似是刀斧在岩石上横劈出来的沟壑。
他一双狭长的眼眶中,射出恍如冰锥般扎人的眼神。那样子看起来,好像跟世间众生万物都有血海深仇一般。即使这位红袍老道就这么面无表情的站着,人们也觉得他似乎正在酝酿怒气,一圈无形的气场罩定身周十丈,慑得旁人噤若寒蝉。
这位天生凶相的红袍老道,正是如今西岳华山仙宗的太上祖师金霞上人,就是他出面力挺夺宝归来的徒孙召南子,一手促成了今日的五岳仙宗立道大典,惹得西北西南群魔围攻朝阳峰。
这位华山老祖师昔年可是个嫉恶如仇的狠角色,他曾经一人一杵连挑邙山二十八阴窟,杀得一众邙山老尸蛰伏在地肺深渊中,两甲子不敢出头。后来纵横九州数百年,不知有多少成名魔修,在金霞上人的宝杵下形神俱灭。他执掌华山仙宗五百余年,禅让闭关于朝阳峰底,修成玄珠道果之后,却又再一次出世,到八景上天宫中垂帘听政。时任华山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