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玄真剑侠录-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言子周身一颤,九色奇光依旧是岿然不动。可那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挥手不停,接连召来了十余道雷柱。先天至宝自然不惧雷霆,可青言子操持法器的一缕神念却被连串怒雷劈得有些散乱。眼见那光茧忽大忽小,似乎困里面火焰怪人正与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里应外合,想要一举破茧而出。
耳听到“轰隆”的一声大响,俞和骤觉脚下发虚,身子坠下,他赶忙是御剑而起。低头去看,他所在的这片城墙也倾塌了下去,瓦砾堆中冲出无数的乌藤。单凭那昆仑镜的一道细细宝光,仓促之间根本扑杀不了蔓延数里的万千乌藤,落雁口雄关已然崩塌了近一半,许多凡俗兵卒没有死在赤胡大军的刀箭之下,却被残垣断壁生生埋葬。
“青言师兄速来助我!”苍溟子惶急的大声呼喊。一众供奉阁执事与终南、昆仑两宗的修士飞身而出,也开始奋力劈斩乌藤,挪移砖石,抢救伤兵。
听到苍溟子这么火急火燎的一喊,青言子急忙低头向下去看,落眼处触目惊心,令青言子倒抽了一口凉气。
就在青言子心神一动的刹那,那困住火焰怪人的光茧骤然涨到了五丈,有道道火光溢出,似乎里面的火焰怪人发出了全力一击,就要挣开炼妖壶的宝光束缚,脱身而出。
青言子也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是要摄回炼妖壶,去镇压那城墙上的乌藤,还是继续施法,将火焰怪人封入炼妖壶中。就在他心中挣扎,犹豫不觉之时,更多的火焰流焰出来,在光茧上方聚成了一团火云。
那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忽然双手一圈,乌云重重压下,平地里狂风大作,扬起滚滚沙尘,将逃往西北方向的赤胡残兵和高台督战车尽数掩住。而这时青言子突觉手上一松,九色奇光将那大茧一下子摄入了炼妖壶中,三层宝塔壶盖砰然合拢,这件先天至宝自行飞回了青言子身边。
青言子没想到恰恰在这个紧要关头镇压住了那个火焰怪人,他大喜过望,手抚炼妖壶仰天长笑。可聚集在半空中的那团火云突然一缩,竟化作一颗巨大无匹的飞火流星,轰然撞向了半毁的落雁口城墙。
爆鸣声震得地动山摇,熊熊大火冲散了乌云,将半边天空映得通红。不知多少大雍兵卒刹那间灰飞烟灭,被杜半山临危抢出的大将军周老三右腿化成了半截焦炭,人已昏死了过去,气若游丝。
整个落雁口雄关尽成火海焦土,就连那些乌藤都被烧成了碳条。
云头上的青言子与苍溟子万万没料到他们带着两件先天至宝前来,最后却还是落到这般田地。他二人恼羞成怒,气得睚眦尽裂,跳脚骂道:“赤胡暴徒,毁我雄关,贫道与尔等不共戴天!”
可再看那西北方向,已是人影渺渺。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掀起一场大风沙,竟把几万残兵尽数卷走,顷刻之间逃得不知所踪。空荡荡的大漠与黑烟滚滚的落雁口,像是在无情的嘲笑着九州修士们。
“不共戴天?道友此话可不宜乱说,冥冥天道自会计较。”卫行戈与罗修上人飘身而来,掠过庆云之时,卫老魔不咸不淡的调侃了一句。
“兀那魔头,你待怎地?”青言真人和苍溟真人转头怒目而视,炼妖壶与昆仑镜奇光大作,似乎要与卫行戈和罗修上人动手。
凉州府供奉阁的大执事孟坤与马啸赶紧纵身而来,他俩捧出道魔两宗的合议文书,在四人面前一展,指着上面终南、昆仑、西北魔宗等列位掌教上尊的真灵法印道:“四位道友息怒,如今驱夷卫道大局紧迫,我等万万不能自乱了阵脚。此有各宗合议金卷为证,胡夷不退,魔道两宗不起干戈。谁家若有违逆,西北群修皆可将其按叛道之罪合力斩杀,其宗主上尊也将身受四九天谴责罚!”
卫行戈哼了一声道:“卫某谨遵此番合议,方才关前一战,本座如何行事,有目共睹!怕只怕有些无耻小人阴奉阳违,居心叵测!”
“魔头修得血口喷人!”青言子还想发作,孟坤与马啸急忙上前拖住,两位大执事在青言子耳边不停口的好言相劝。青言子眉头紧锁,咬牙切齿,目中寒光乱射,可他偷眼一瞄昆仑苍溟子,却见人家闭目平息,收起了一身煞气,站在边上不言不动。
青言子心思急转,他甩袍袖啐了一口,正色宏声道:“天道为证,三日之后必去反攻赤胡大漠土城,若不报落雁口之仇,不杀得蛮子血流成河,不将其逐出大漠,我青言子誓不回山!”
卫行戈拱手一揖,嘿嘿笑道:“道友好宏愿,好杀气,好魄力,卫某人拭目以待!”
第二百九十三章空欢喜,东皇钟
起初谁也想不到,这落雁口雄关前的一场攻守大战,最后竟然引得西北道魔宗门的数位盖世高人合力出手,更有两件名震九州的无上至宝显身,在沙场之上一展神威,而胡夷之地最强大的“半神高手”也随之粉墨登场。在一场惊天动地的神通比斗之后,赤胡大军留下了一万多具焦臭的尸体,可镇守大漠咽喉要隘数百年的落雁口雄关,也被夷为了平地。
这场惨烈之战,终是以一个两败俱伤之局,在黄昏前落下了帷幕。
明面上,这番血战不过是因一个江湖女子和一个赤胡王储之间的孽缘而起,可唯有洞悉了其中隐情的道魔修士,才明白那胡夷之地的奇人异士们,为何会横跨千里荒漠而来,前仆后继的朝中土九州悍然进击。
倒是如今战火既起,那原本被俞和无意中搅动的因果漩涡,正将越来越多的人牵扯进去。这番血杀大劫之中,谁人会身死道消,谁人能功德圆满,又有谁人得以抽身而去笑看风云,冥冥中自有定数。
甚幸,那司马家四小姐司马雁藏身的兵营女眷驻地,并未遭到战火殃及。杜半山前去一探,将司马雁安然无恙的带了出来。可此时,司马文驰老先生与一众食客高手是人人衣衫褴褛,周身浴血,更有不少人肢体不全,那模样委实有些骇人。杜半山不愿自家师妹受了惊吓,便纵起遁光,将司马雁送回了昆仑仙宗宝境洞天,安置她在自己的草庐静室中昏睡。半山师兄吩咐过太乙堂的侍奉道童,须得好生照料司马雁,却绝不能让她出山。临走前还留下亲笔书信一封,言及大漠战事纷乱,教她千万不可擅离山门,安心静等自己归来相聚便是。
在落雁口的废墟之前,群修纷纷按落云头,聚在一处。只是卫行戈抱臂而立,冷眼旁观不语,而罗修上人也是闭目假寐,一声不发。
杜半山送司马雁回昆仑山久久未归,却令俞和有点不知道自己该站在何处才好。他若是去与卫老魔和罗修上人为伍,那么必定会被道门修士当作魔门中人;若亮出墨玉指环,到凉州府供奉阁那边掺上一脚,可“京都供奉院掌印大执事”的身份,实在有些惊世骇俗。左顾右盼之下,只有程伦算是搭过几句话,但看人家戒备的眼神,俞和还是识趣的独自走远,找了一处残壁角落,不声不响的盘膝坐下,免得惹人注目。
不过此时众人的目光焦点,却不在俞和身上。终南仙宗的精英弟子们团团围成了个圆圈,当中是仙霞缭绕的九黎炼妖壶,青言子踏罡步斗,手上法决变幻万千,他正施展炼妖壶的御宝真诀,要炼化那镇压在壶中的火焰怪人。
在场的所有人皆目光炯炯,一齐瞪视着终南仙宗的镇门法器,想亲睹这尊号称“妖魔禁狱”的先天至宝,是如何将一位赤胡半神高手炼成飞灰。
群修只见那青言真人手舞足蹈,煞有介事的打出道道法决,倒没人能看穿炼妖壶中究竟如何。转眼间过了足有一顿饭功夫,青言子依旧在跳大神似的掐诀施法,可炼妖壶浮在空中,却没有显出分毫异状。
有人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闲言碎语传到终南弟子的耳中,终南弟子们顿时扭头朝说话之人怒目而视。这毕竟是有货真价实的先天至宝震慑当场,那窃窃私语的修士被人瞪了,也只能紧紧的闭起嘴巴,在心里嘀嘀咕咕。
可堵得住道门修士的嘴,却拦不住魔宗高手的奚落嘲讽。卫行戈倒是不再开口惹事,但眼见一片碧云从北边滚滚而来,有个阴阳怪气的老妇声音从云头飘下:“你家终南山的破铜壶子好大的名声!但在本座看来,这劳什子铜壶对付一些不成气候的精怪小妖确有几分灵验,可想拿人家胡夷之地的绝顶高手开刀,却是惹人发笑!”
终南仙宗的弟子听了此话,登时是勃然大怒。一时间罡气四射,宝光纵横,十几人的气势连成一片,直朝那头顶上的碧云冲去。
青言子右手握着支一尺二寸长的银毫松纹铁笔,左手虚托一方玄石宝砚,仰头喝道:“魔宗恶妇,你有胆再说一句试试?”
有九道人影脚踏各色奇光,从那碧云上一纵而出,当空翩然一转,便落到了卫行戈的身前。
声如其人,亦非其人。这九个魔宗修士为首的,果然是个女子,但却并非是个鹤发鸡皮的年迈老妇,而是一位身裹锦缎宫装的美艳少女。只见她发如乌云,在脑后挽起堆花髻,分出两缕青丝垂到鬓边。看其面相,也不过是双十年华的模样,一张脸描眉画目,煞是精心的装扮过,那对媚眼儿烟波如丝,顾盼生霞,如玉蒜的琼鼻之下,檀口如新摘的樱桃娇艳欲滴,左边嘴角之下点着一颗猩红色的朱砂痣,分外惹眼。
这魔宗女子的左右耳垂,各缀着一支茶杯口大小的镂花嵌金丝骨环,摇曳之间有丝缕金光流转。她的衣领敞开,露出白雪的颈子和柔美的锁骨,那半幅温润滑腻的胸膛,委实是惹人注目。再看她伸出水袖之外的一双素手,右手是芊芊柔荑,左手的五指上,却佩着五支鲜红指甲套,那甲套长达四寸,尖端锋利非常,想来若遭它一抓之下,必定是皮开肉绽。
虽然这位魔宗女子看似正值桃李年华,貌美如花,可她方才开口说话之时,却分明是个垂垂老妪的嘶哑嗓音。道门群修中,多有不认识此女的年轻修士,这些人眼望其婀娜多姿的身段,尽都目光迷离,可但凡深知此女赫赫凶名的耆宿高道,一看是她显身当场,登时脸上变色。
就连卫行戈都皱了皱眉头,他对这个魔宗女修似乎视如不见,却朝站在此女子身后的魔门修士们拱手一礼道:“原来是青荼先生与阴风窟七友。早年听闻诸位道友闭门苦修,许久不见,却是出关来此了。”
站在这美艳女修身后的八位魔宗修士纷纷抱拳,口呼“见过行戈法王”。其中一位黑袍修士瘦如骷髅,须发好似枯萎的乱草,一对眼珠尽作漆黑之色,通身隐隐散发着危险的气息。终南仙宗的青言真人与这个黑袍魔修青荼散人冷冷的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目光在虚空交错而过,竟擦出“嗤啦”一响。
而站在黑袍青荼散人身边的七位麻衣魔修,则个个身高不过四尺,加上皮条缠头,活脱脱形如半截树桩。这七人的面目生得极为神似,不留心细看就很难分辨彼此。他们都是一脸满不在乎的笑意,与卫行戈见礼之后,就朝着一众道门修士挤眉弄眼,怪笑连连。
“卫哥哥好生薄情,与人家久别重逢,却也不过来亲近一番,可教泪珠儿都要滴下来了。”那魔宗女修略一颦眉,当真是风情万种,可惜她张口发出的声音却是嘶哑浑浊,如同锯木一般渗人。这般诡异的情形,让原本被她美色所惑的道门修士们尽都浑身一颤,个个神色诡异,不寒而栗。
“挖心姥姥,魔尊上祖怎的会把你派了过来?”卫行戈嫌恶的一撇嘴,仿佛根本不愿与这魔宗女修四目相对。他扭过脸去,抱臂寒声道,“此驱夷卫道的大事,可容不得你肆意胡闹!”
“瞧卫哥哥这话说的,大漠边塞,血雨将至。为何你行戈法王来得,本座便来不得?”那挖心姥姥娇嗔的剜了卫行戈一眼。她轻移莲步,扭动窈窕的腰肢,裙裾飘飘来到卫老魔身边,一支玉藕似的手臂,已然攀住了行戈法王的肩头。樱桃小口微微一张,喷出一口温热湿润的吹息,在卫行戈的颈边来回撩拨。耳听见挖心姥姥尖着嗓子,冤声说道,“人家可是有惹得卫哥哥你心中不喜了么?若卫哥哥不愿与彩衣在此地相会,那彩衣这便转回碧血谷,在暖宫中扫榻以待,卫哥哥你可莫要教人家独守空闺,望眼欲穿才好。”
口中说着暧昧不堪的言语,这挖心姥姥的左手如兰花一展,用尾指上的长甲在卫行戈的胡须之间轻轻的拨了拨,真如同男女**一般。
卫行戈脸上煞气一闪,猛甩胳膊打落了挖心姥姥的手。他退开半步,沉声喝斥道:“休在此胡言乱语,乱我魔宗威严,成何体统?”
挖心姥姥露出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掩口哀声道:“卫哥哥好大的威风呢。你这响当当的魔宗巨枭,怎的却去学那道门的老牛鼻子一般讲话?不过彩衣便是对这样的卫哥哥情有独钟,心里可盼着卫哥哥多责骂人家几句,才得通身舒畅呢!”
“这毒妇!”一众道门高手瞅着挖心姥姥旁若无人的调侃卫行戈,却只敢在肚子里面暗暗唾骂。莫要看这挖心姥姥的皮相美艳娇柔,她其实可是一尊修行千多年的绝世凶魔,早在三甲子之前,便据传她臻至还丹九转大圆满之境,如今是否玄珠入腹,实不可知。此魔女法号“挖心”,那是因其修炼真阴魔煞,嗜食一口生人心头热血。昔年挖心姥姥纵横西北,也不知斩杀过多少道门英杰,那双手上鲜血淋漓,身后白骨累累。
论及修为、资历、辈分,挖心姥姥与行戈法王可算是平起平坐,两人都是西北魔门的紧要人物。但卫行戈执掌降煞内宗,而挖心姥姥却是“炼血”与“姹女”双宗的共主,她麾下人头势力,比卫行戈更要强出一截。
同在西北魔宗老祖座下,数百年来共事,卫行戈自然知道此女惯来脾气古怪、口无遮拦,而且面如桃花心如蛇蝎,实为魔门中一等一的难缠角色。卫老魔最不愿与挖心姥姥多做纠缠,他冷哼了一声,转头去看炼妖壶,不欲再开口讲话。
挖心姥姥自觉占了便宜,正待拿卫行戈好生捉弄一番,可坐在一旁的罗修上人却突然掀开了一线眼皮,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挖心姥姥也知道万万惹不得罗修上人这尊杀星,她忙恭恭敬敬的欠身还礼,撤步退开。
倒是红花谷合欢双仙一看挖心姥姥现身,两个人都好似耗子见了猫一般,缩在后面不敢露头。挖心姥姥目现寒芒,冷冷的说道:“抱星子,待此番事毕,我那碧血苑春夏秋冬四姝的事儿,本座还要与你仔细清算一番。”
抱星子闻言脸色惨变,双膝一软,险些就坐倒在地上。
且说这边魔宗新援来到,打过了照面。那边终南仙宗的青言真人还在怒瞪着挖心姥姥,他掌中春秋铁笔与定岳玄砚宝光四射,只待挖心姥姥再对他家镇门重宝说出半句不敬之辞,青言真人就要翻脸出手。
挖心姥姥妙目一转,望了望仙霞缭绕的炼妖壶,又在青言真人周身上下一打量,挑眉冷笑道:“青言你这牛鼻子忒也不知好歹,本座好意提醒你,你却在这里冲着本座冲胡子瞪眼睛。你以为那炼妖壶中还困着蛮子半神高手?九黎炼妖壶玄妙无方自是不假,可你终南山那半篇御宝残诀,却压根儿底施展不出此宝的浩瀚威能。敢不敢打开壶盖看看,你费劲周折,却是在炼化何物?本座可在替你着想,莫要空耗尽了满身真元,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拖累得堂堂先天至宝也成了他人笑柄!”
挖心姥姥这么一说,周围的道魔群修尽都发出惊呼,莫非那火焰怪人居然从九色光茧中脱身而去,此时根本没有被囚在炼妖壶中?青言真人自己心里也是疑云重重,他作法许久,可炼妖壶却始终没有半分异相显出,这委实有些古怪。
旁人怀疑的眼神,看得青言真人脸上发红,他挺胸大喝一声:“恶妇,你休得妖言惑众!开壶就开壶,贫道有何不敢?终南弟子听令,结全真荡魔大阵,若那蛮夷妖魔作乱,立时将其打杀。苍溟师弟请助愚兄一臂之力!”
昆仑苍溟子点了点头,他手诀一引,先天至宝昆仑镜浮上头顶,一道玄黄宝光遥遥照住了炼妖壶。
“诸位上眼!”青言真人掐诀一挑,那炼妖壶的三层宝塔壶盖豁然掀开,壶中的先天炼魔神光冲天而起。
可群修既没有听见火焰怪人的嘶吼声,也没有看到熊熊烈焰飞出,倒是炼魔神光一晃,将几件沉重之极的物事从壶中抛了出来,轰然砸在地上,半陷在沙土之中。
挖心姥姥嘿嘿怪笑,青言真人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去。眼看那几件重物,可不正是火焰怪人身上的岩石铠甲,而那柄硕大的尖刺战锤,却还不在之内。显然那半神火焰怪人使了一招金蝉脱壳,在临危之际逃出生天,只把一副岩石铠甲送进了炼妖壶中,蒙蔽青言真人。
挖心姥姥那嘶哑难听的笑声响彻当场。青言真人恼羞成怒,他脸上忽青忽红,周身青筋浮凸。也不知是被怒火迷了心智,还是他与挖心姥姥本就有深仇大恨,这青言真人忽然面露杀机,翻手一招,九黎炼妖壶骤然涨大到了一丈高下,炼魔神光吞吞吐吐,直朝挖心姥姥当头罩下。
苍溟真人目光一闪,把双手拢在袖中,倒不见他有什么举动。可昆仑镜的玄黄宝光紧追着炼妖壶,也朝挖心姥姥转了过来。
卫行戈与挖心姥姥虽不对眼,但同为西北魔宗门人,如此危急关头,他怎能袖手旁观?卫老魔把虎目一瞪,甩袍袖就要拔剑救人。可挖心姥姥抬头望着两件先天至宝当头袭来,俏脸上却没有丝毫惊惶之色,她撇嘴角冷冷一笑道:“本座平生,最瞧不起那胸怀小如针眼的男子。遇见这般人,真恨不能生挖其心,看看是长成如何模样!”
只见挖心姥姥素手托腮,檀口轻启,吹出一缕褐黄色的宝光。平地里“咚”的一声沉响,有道洪钟大吕之音震荡乾坤,登时令炼妖壶和昆仑镜一齐僵在了半空中。
“你道门拿着先天至宝耀武扬威,便以为我西北魔宗没有好宝贝?”在挖心姥姥的头顶上方,有一口五丈黄铜大钟显出真形。眼看这口铜钟,通体黄灿灿,宝光浑然,钟壁外上半截雕满如意云纹,中间一截雕着飞禽走兽妖魔精怪百态,下面一截雕得是九州山河湖海。铜钟顶上,有九道环扣如烈烈火焰,中央铜纽形如日轮,隐含焰光。
在场群修瞪圆了眼睛,一众魔门修士面露狂喜,口中大呼道:“东皇钟!”
第二百九十四章血洗剑,非吾道
九州炼气士皆知,魔宗以“斩仙”、“诛仙”两口先天至宝法剑镇压气运,西北魔宗上尊吞天老祖的配剑,正是那一口凶名赫赫的斩仙宝剑。神话中传此剑锋芒无匹,直可削落上界仙人的三花五气,有诗赞曰:“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弭山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芒,陷仙到处起红光;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
诛仙四剑得其二,已保魔宗万万年武运昌隆。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上古十大神器排名第二的东皇钟,竟也是落在了西北魔宗的手里。
盖因黄帝轩辕剑万古不出,世间是否真有此宝,委实是一大谜团,故而常有搜宝文籍便将东皇钟写作十大神器之首。此钟本为天界之门,乃是荒蛮上神东皇太一的道统之宝,号称能够毁天灭地、镇压诸界。但在后来的神话大战中,东皇太一陨落,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崛起,这东皇钟也就失去了大半的威能,变作一件与五方五色神旗那般,专擅守御的先天至宝。
但即便没了破灭三界之能,东皇钟依旧是先天至宝中的顶尖之属。此钟可发出浩然天音,破尽一切邪祟魔障,又可让人藏身于钟内的“太一天境”中,万法不侵,当真是一件安身立命的好宝贝。万万年来,不知多少修士在古籍中潜心寻找蛛丝马迹,想要寻到东皇钟的下落,可如今被挖心姥姥当众祭出,在场群修的心里,登时翻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今日的所见所闻,不久之后必定会震动九州,让道门修士们重新估算西北魔宗的份量。
三件先天至宝当空发出万丈奇光,一时间寰宇震荡、五气飘摇、虚空欲碎。群修只觉得通身真元按也按不住,道道热流自下腹内鼎涌起,直朝颅顶天门上冲,要向那三件至宝中投去。
不少低辈修士被这三大先天宝的深重威严所慑,只敢蜷缩起身子喃喃祷告。那凉州府供奉阁的大执事孟坤与马啸骇得脸色煞白,魂魄齐飞。这要是道魔两宗高手祭起三件盖世重宝当场斗法,恐怕只消法宝轻轻一撞,那这落雁口周遭五百里地界,必定是生灵涂炭,尽成废土。
孟坤将那张道魔合议的金卷抛到空中,张口就是一道心头精血喷了上去,再看那金卷上顿时是霞光四射,瑞气升腾,西北诸派的掌门真灵法印一齐闪闪发光。马啸真人忙朝那金卷躬身一揖,口中大声呼道:“凉州供奉阁孟坤、马啸,恭请诸位前辈现身,调停此事!”
“放肆!”一声断喝从那金卷中滚滚而出,震得青言子浑身一颤。九黎炼妖壶当空一转,倏地化作五色奇光,飞回了青言子的怀中。
“弟子鲁莽!”青言子朝那金卷俯身一拜,恭声道,“掌教师伯明鉴,实是那魔宗恶妇寻衅滋事,弟子才想以本门重宝惩戒一二,绝非有意违背掌教师伯的法旨。”
青言子话音未落,自那金卷中传出几声轻咳,昆仑苍溟子点了点头,不声不响的作法收起了昆仑镜。
这边金卷一展,气势汹汹的道门双宗立时偃旗息鼓。对面的挖心姥姥正要发笑,又有一道苍老的语声从金卷上传出,不咸不淡的讲道:“彩衣,收了宝贝,不可胡闹。”
“人家自然是听老祖的吩咐。”挖心姥姥撅了撅嘴,嘬丹唇一吸,头顶上的东皇钟也是化作一道流光,悄然隐去。
数道宏伟浩瀚的气息自那金卷上透出,这些将真灵法印盖在合议金卷上的西北诸派掌门大尊,纷纷将神念投射了过来。虽并无一人显出法身,但光凭那一缕神念,已是让俞和觉得周身发紧,这些西北道魔宗门的首脑,竟无有一人低于还丹九转之境,其中更有两道,隐隐然挟着地仙道果之威。
看来在纷争迭起的西北、西南之地,果然与歌舞升平的江南扬州不同,这道魔宗门首脑的道行修为,明显要强势得多。
只听那终南仙宗的掌门大尊宏声道:“吞天老儿,你门下那妇人忒也不自矜,这般招惹事端,可是要贫道替你管束一二么?”
西北魔宗的吞天老祖一听那终南掌门话锋将调转,矛头直指挖心姥姥,顿时冷冷一笑,反唇相讥道:“以老夫看来,你终南山的弟子比我魔门中人还要荒唐暴戾,一言不合就要出手伤人。不过此子甚合老夫的心意,在你终南山实是明珠蒙尘,不如渡他入我天山魔门可好?我血手内宗左护法之职,正是虚位以待。”
“兀那老魔,大放狗屁!”终南青言真人跳将起来,手指金卷破口大骂,“我青言子嫉恶如仇,与你魔宗恶贼誓不两立!”
吞天老祖闻言,嘿嘿笑道:“好修养,好煞气,好一位正道真修!各位道友可看得真切了?此子如此疯魔,正该是我魔道中人也。”
魔宗老祖一句话,顶得终南掌门与青言子哑口无言。
“呜”一声尖啸,有道紫巍巍的无形罡炁,从金卷上破空飞出,将那浑愣的青言子当场打了个四脚朝天,颓然跌坐在沙土中,灰头土面的不敢动弹。
俞和心中暗笑:“看来魔门中人个个都有一副犀利口舌,这唇枪舌剑的斗法,终南掌门委实不是对手。可笑那个青言真人还在帮倒忙,他一个按耐不住,就给自家宗门颜面上,生生抹了把黑。”
暗示苍溟子收起昆仑镜之后,那昆仑仙宗的掌教真人就一直在坐山观虎斗。这时见到终南掌门斗嘴落了下风,他才悠悠然的开口圆场道:“尔等如此一盘散沙,恐怕实难挡得住那些同心同力的赤胡高手。如今胡夷未退,大战将至,还须暂弃嫌隙,齐心协力。待将那蛮子逐出大漠,魔道两宗再论英雄不迟。”
这话说得倒是大义凛然,不偏不倚。孟坤与马啸一齐抱拳赞道:“玄都前辈所言极是。”
“青言子,只要旁人不寻你生事,你便给我安分消停一些,否则回山之后,你便去思过崖蹲着,一辈子别想出来了!”那终南掌门愤愤的甩下一句,隔空神念旋即消散。
“听玄都道友话里的意思,等那胡人一退,你道门高手就要来寻老夫煮酒论英雄?”魔宗吞天老祖冷不丁问了一句,卫行戈和挖心姥姥听了此话,尽都心中一跳,场中的气氛霎时间又变得微妙了起来。
“贫道并无此意,吞天老祖莫要曲解才好。”昆仑掌门含含糊糊的分辩了一句,便急匆匆的撤去了神念。
那吞天老祖的神念在卫行戈与挖心姥姥身边一绕,也收回了金卷上的真灵法印中。却不知这位魔宗上尊临去之前,对他们两人暗授了什么机宜。且看卫行戈皱眉不语,而挖心姥姥面色凝重的抿住了嘴,一双妙目含煞,在终南青言子和昆仑苍溟子身上转来转去。
其余各派掌门本就是来看一看热闹的,这会儿事主都走了,他们也就纷纷收回了神念。那金卷上光华一黯,重新落回了孟坤大执事的手中。而青言子是如逢大赦,他翻身跃起,拍了拍衣袍上的沙土,啐出一口浓痰,朝魔宗修士怒瞪了一眼,带着终南弟子拂袖而去。
魔宗那阴风窟七友,伸手点指着青言真人的背影嘲笑不已,可黑袍青荼散人忽一摆手,沉声道:“作一个跳梁小丑并不难,但演好一个跳梁小丑却绝非易事。”
这句话飘进挖心姥姥耳中,她脸上神色一变,秀眉紧蹙。而那阴风窟七友也是立时止住了笑声,个个面色古怪。
昆仑仙宗的苍溟子深深的看了青荼散人一眼,他默然转过身,也带着本门弟子自去了。孟坤与马啸走了过来,跟魔宗群修勉强客套了几句。这几拨人甚至连貌合神离都谈不上,自然是不可能共处一地,卫行戈婉拒了两位大执事,魔宗群修与供奉阁执事也是一前一后的分头离开,一时间只剩下俞和孤身一人,坐在落雁口的废墟之中。
取出传讯玉符问了问杜半山,可半山师兄还在昆仑仙宗的洞天宝境中。杜半山本打算安置好司马雁就立即转回落雁口,但他临出门前,却忽然收到自家师长法符急召,传他过去当面禀报落雁口大战之事。俞和又将方才三大先天至宝俱现,道魔两宗险些斗法的前因后果详细说了,杜半山自是吃惊不小,反复嘱咐俞和要小心尽退。
抬头看天色渐暗,这落雁口废墟之上又多有兵卒往来忙碌,非是容身的清净之地。于是俞和站起身来,召出剑光一线,直朝朔城老街顺平楼后院里,那间属于他的简陋小屋去了。
老康掌柜拖着伤痕累累、精疲力尽的身子回到了顺平酒楼,正要洗漱歇息,却愕然发现俞和的屋里有人,他不敢去推门打扰,倒是搬来了几坛陈酒,又切了一大盆熟牛肉,像上供一样的摆在俞和小屋门前的条石上。可俞和此时根本顾不上口腹之欲,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