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浮槎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今日,我族依仗羽仙之力而将其击败,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日,羽仙复归天界,我族无所依仗,黄族定然复来攻我,届时当如何是好?

    共工应道,两虎相争,且有带伤流血,更何况征讨杀伐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惧怕的。

    炎居欲再进言,共工摆手示意,其意已决不必再言。

    炎居终究不能说服共工,只得回见炎帝,把事情经过详细复述了一遍。

    炎帝说,共工好战,乃其禀性也。此事还需要慢慢劝解,不能急激也。

    第二天,众人再次聚到炎帝殿堂前议政,人都已经聚齐了却一直不见炎帝的踪影,等到日上三竿后,方才有人出来传话说,炎帝昨夜偶染风寒,今天不能起床前来议政了,请炎居代为主持。

    传话的人虽然没有明说,但众人已知道炎帝的意思,已欲与堂前炎居讨论些农耕水利的政事,只有共工感觉很是气愤,也不言语就起身甩袖而去。

    众人见状,也纷纷离去,会议无疾而终。

    就这样,一连数日,炎帝都慌称身体有恙,坚持不出来堂前与众人议事。众人倒没有觉得什么不悦的,而共工却十分恼怒,终于开始在殿堂上怒斥炎居,并坚持要求炎帝出来议政。

    炎居无奈,只得入内室禀告炎帝,备述共工之言。

    炎帝不语,乃取白巾裹头,躺到床上,盖好被子,竟自睡去。

    炎居见此,只能出来再与共工周旋。

    炎居的女儿节并得知此事,便随其父亲一起来到堂前。

    在大殿之上,还没等炎居开口,节并已立于共工面前气愤地说道,征讨杀伐乃氏族部落之大事,关系到众人之死生,理当深谋远虑,而不可鼠目寸光。而不管族众生死,不谋族众福祉,图一时之快,解一时之气,乃匹夫之勇也。争强好胜者,必将招致祸患,这是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共工为何却执迷不悟呢?

    共工没有想到,闹了半天,炎帝没出来却出来一个黄毛丫头,“噼里啪啦”地竟然说出这番训斥的话,一时竟无言以对。

    众人见此情景,知道是共工的克星来了,竟哄堂大笑起来。

    共工终于也笑了起来,手指着节并欲言又止,最后先自拂袖而去。

    众人随后也各自散去,自此,部族中竟再无言战之人。

    节并乃炎帝之孙女儿,其母尚木有观天象而评天下,察人颜而知祸福的本领,节并自幼受其母之教诲,才思敏捷,机智过人,氏族之人无不称奇的。

    节并不光人聪明,而且勇武善斗,最喜欢狩猎,其能耐多数男人都不能比。

    一年多前,节并曾在出巡打猎时,在木克部落的附近山上,徒手杀死一只流窜伤人的老虎,至今仍被氏族之人津津乐道。

    节并与共工之女后土关系甚好,常常白天一起出去游玩,晚上回来还同床共枕。

    节并性烈,因常在共工家里玩耍,所以从没惧怕过共工。倒是共工出于对节并的喜爱,从不跟她计较,总被她呼来喊去的,也不觉得有失颜面。

    节并年长于后土,且素有男儿气概,被大家称为女英雄。后土年幼于节并,征伐狩猎的才能远不及节并,但人长得却天生丽质,是部族里出了名的美人。

    而后土不仅人长漂亮而且心地善良,平日里乐善好施,而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上山采药,下山为人医病,且每次她看过的病人都能药到病除。由于后土乐于助人且在医药方面才能出众,因此常被大家称为小神仙。

    小神仙后土并非天生就懂医术,而是因为她后天的勤奋学习所得来的。起初,后土跟随炎居之妻节并之母尚木,学习一些基本病理知识和药理知识。可是没过几年,尚木就对后土讲,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她的了,若想医术更加精进,可以去氏族部落里另觅医术高明者为师。

    后土听从了尚木的建议,遍寻各部医官,只要稍有医术的人,她便与之探讨医术,虚心向人请教,或遇医术高明的人,她便拜人为师,悉心学习。

    渐渐地,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得到族人的敬仰,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医术已非等闲,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勤奋好学的精神。

    炎帝知道这些以后,就把后土地叫去,把一本珍藏多年的医学经书交给了她。

    那本经书虽为炎帝部族自行编辑的,却也借鉴了黄帝及其他部族的医学成就,所以是一本集天下医术之大成者,乃当世天下的医学奇书。

    后土得到这本书后如获至宝,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研修了数月,终于得以掌握书中所述的全部内容。

    相传,一日后土进山采药,下山途中经过一个部落,看到有一户人家门前集聚了很多人,屋内不时传出老人小孩的哭喊声。

    后土感觉好奇,便走上前去向围观的人询问原由。

    有人就告诉她,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三天前进山打猎,不小心被不知名的毒虫咬伤,很快就不省人事,被同伴抬回家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周围懂医术的人都来看过了,药方也开了不少,可都无济于事。

    今天来的医官看过后说,他只剩下半条命了,不可能再醒过来了,叫家人提前准备后事。

    你再看看这户人家,老的老小的小,今后的生活还不知道怎么过。左邻右舍看着可怜,就都过来想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后土对那人说,我也曾学了点医术,能不能让我进去看一看?

    那人十分惊诧,哭笑道,来看的医生多了,你一个小小年纪的女娃儿家,能有什么本事?

    后土答道,权且看一看,或许有救。

    那人觉得看一看也无妨,就拨开众人把后土让了进去。

    屋子里光线很暗,空气也很污浊,混杂有一股腐肉的恶臭。眼睛慢慢适应了微光之后,后土看到床上躺着一个人,面部和四肢浮肿发紫,气息十分微弱,感觉随时都可能停止。他的伤在腿部,伤口已经溃烂化脓,一片血肉模糊还散发着阵阵腐臭,让人一见就犯恶心。

    那人已经是危在旦夕命悬一线了,后土已经顾不得多想,便让人把窗户打开通风,让围观的人都到门外去,只留下病人家属及两个帮忙的邻居,然后告诉大家,一起配合她的医治。

    后土先从药篓里取出一种新采的草药,交给家属拿去煎熬。然后,又从药蒌里取出采药的弯刀,顺便又抓一把另一种新采的草药,把那把弯刀反复擦拭几遍,又揉成一个团放在一边。接着,后土让那两个邻居帮忙把病人的腿按稳,就拿弯刀去剜割伤口,剔除腐肉挤净脓血,又把方才揉成围的草药全部压在伤口上,最后用麻布扎好。

    后土做完这一切后,留下了口服和外用两种草药的样本,并吩咐家人一日三次自行采来与病人使用,然后就离开了。

    三日之后,那人便醒来,半月之后,那人就痊愈了。

    从此,后土的医术就开始在部族间广泛传颂,她也就有了小神仙的称号。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章 出使南地
    话说,力牧安排回去报信的人,日夜兼程三日之后即到达黄帝处,并将此次行动中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黄帝及众大臣讲述了一遍。

    将军应龙抢先发言道,事关重大,且迫在眉睫,应即刻起兵营救才是。

    风后道,此次行动本是想打探对方的真实情况,不料,既没打探到炎帝下一步将如何打算,也不知道羽人除了会飞之外到底还有何其它本事,现在却连娇极和力牧也不知了下落,现在起兵,怕是使时局更加迷乱,后果难料啊!

    黄帝说,娇极乃我嫡孙,力牧乃我大将,此二人现皆在炎帝处,到现在生死未卜且随时可能遭遇不测,所以,无论如何,我必将兴兵以备不测。

    大鸿赞道,帝言极是,事关重大不可不兴兵以备不测,然而,风后所言也不无道理,目前来说敌方形势还不明朗,战事一开胜负难测,所以,能避免开战当尽量避免开战,故此,我认为应当先行先礼而后兵之策。

    黄帝问道,如何先礼后兵?

    大鸿解释道,首先,我们应该往炎帝处派出信使,具言我方人员在他处失踪情况,就此事道歉,同时若人员被他们捕获,则请求其归还;同时,召集部落首领大会商议起兵之事,并调动全部常备兵力先期开赴边境,以备不测。

    黄帝赞道,大鸿所言正合我意。又问道,当派何人为信使出使炎帝呢?

    大鸿答道,微臣愿往。

    颛顼也上前一步答道,孙儿也愿前往。

    黄帝说,大鸿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为我信使最佳人选。

    颛顼答道,大鸿虽然是我师傅,但我倒认为大鸿并非信使之最佳人选。因为,此事事关紧急,而此去炎帝处又山高水长,大鸿年长,不能急进,恐怕会耽误正事。

    黄帝捋了捋胡须,赞叹道,嗯,说得很有道理。那你觉得选择谁去最合适呢?

    颛顼答道,孙儿不才,但愿替恩师走这一遭。

    孙儿我自幼追随师傅学习治国理政和礼仪邦交,每次与人论辩没有不胜的。

    另外,虽然我智谋上不及师傅,但早已将师傅所著的《鬼(kui)容区兵法》倒背如流,而且也颇有心得,想来不会辱没了恩师威名。

    除此之外更为关键是,孙儿少壮,体能精力用之不竭,此去炎帝处,若走驿道昼夜急行不过是三两日的事,想来不会误事。

    同时,孙儿还认为,既然是先礼后兵,此事又有错在先,光致歉还不够,应当准备一些礼物一同带去,以表示我部之诚心诚意。

    黄帝哈哈大笑,赞叹道,颛顼果然能言善辩且有勇有谋,才能不逊于你师傅也。

    众人听闻也都啧啧称颂。

    于是,按照颛顼的意思,黄帝让仓颉(jié)准备了一些易于随身携带的礼物交于颛顼手中,又精选了十名身强力壮的猛士相随,当日即起行去往南地。

    然后,又命令将军应龙即刻整顿常备军,厉兵秣马,齐备粮草,次日卯时即全军开拔奔赴边镜安营扎寨。

    次日,黄帝各部落首领齐聚一堂,共议起兵征伐之事。

    风后首先发言道,我认为,我部暂时不必招集重兵以攻炎帝,一来,羽人居于炎帝,尚不明天意意欲何为,贸然行事恐招来天灾;二来,东有蚩(chi)尤南有苗蛮,其势力虽不及炎黄,然而,如果炎黄兵戈相向,且不论结果谁胜谁负,其各自的实力必然受到重创,届时蚩苗来犯,我们拿什么抵挡。

    黄帝之子娇极之父少昊(shǎohào)反驳道,与蚩尤部族交战数次,他们败得一次比一次惨,到现在那还有胆量再来挑战我部;苗蛮远在南方,有重山阻隔,断不会轻易用兵,即使起兵来犯,首当其冲应是炎帝部落,不足为忧也;倒是风后天外飞仙羽人之忧,的确应该慎重考虑才是。

    大臣常先发言道,早些年与炎帝交战中就应当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其灭掉,也不至于总有祸患不能尽除。

    少昊说道,常先说得太对了。像现在这样,两大部族争来夺去的何时才是个尽头啊!我觉得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一方把另一方给灭掉。而且,我还认为,这种情况一定会发生的,到时候,不是我们把炎帝给灭掉,就是炎帝把我们灭掉。

    黄帝反驳道,炎族与我乃同宗同源,岂有灭绝之理?我辈族人,应该多思如何使两个部族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和谐共荣的办法才是。

    常先应道,我部有此意愿,未必炎部也有些愿。历来之征战,那一次不是其部首先挑起的?现在,炎部有羽人相助,我料想,他们肯定很快就会起兵来犯。

    黄帝赞叹道,常先之言也不无道理,虽然我部没有征伐之心,但防范之举断不可废。

    众人对黄帝的话频频点头,起兵之事也就此商定。

    会后,各部落首领各自回归本部,清点人马,准备粮械,一并开赴黄帝处集结。

    三日后,等所有人马集结完毕,黄帝便命少昊为全军统帅,大鸿为军师,常先为副将,户龙为先峰,另有各部落将领数十名,副将及偏将数百名,总兵力约十万之众,遮天蔽日,浩浩荡荡地奔边境而来。

    此时,颛顼带着礼物正在炎帝大殿之上面见炎帝。

    颛顼一进入炎帝地界,其行踪早有人报于炎帝知晓,至于他们的来意,想来跟前些天的间谍有关,然而究竟所为何事,炎帝却不甚清楚。

    颛顼被人引领到大殿之上,众人见了,先自惊诧起来。邦交礼仪乃部族外交之大事,黄帝部族因何让一娃娃前来充当信使。难道其部族已实在无人可派了吗?抑或是专门想来羞辱我们的?

    颛顼目不斜视地步入大殿,见炎帝端坐堂前,便上前三步先行施礼,其恭恭敬敬,一丝不苟的态度,引起了在场的人连连称赞。礼毕,颛顼又后退三步,侧立于一旁,静待炎帝先行问话。

    看那位信使其人,虽然年纪并不大,却已做了黄帝的信使,且在大殿之上表现得气宇轩昂,沉着稳重,炎帝已知他非等闲之人,乃问道,你是何人?

    颛顼答道,我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名叫颛顼。

    炎帝笑道,原来是黄帝嫡孙,果然是仪表堂堂,非同凡响啊!

    颛顼答道,炎帝过誉了。

    炎帝又问,你来有什么事吗?

    颛顼答道,前不久,我部族人因狩猎追赶一只白虎时过于专注,后来竟不慎迷了路,接着就又误入贵地,且惊扰了贵部族人,特此,黄帝派我专程带着礼品前来道歉,还望炎帝大人大度,不与计较。

    炎帝答道,若为此事,你大可放心,我若想要与你们计较,恐怕今天你也不可能站在这大殿之上了。

    颛顼连声致谢,然后又施一礼继续说道,只是这些个人因为被贵部族人发现,心里恐慌,奔走之际竟又不慎走失了几人,不知是否已被贵部所捕获,特来赎回,望炎帝成全。

    炎帝醒悟道,你此行的目的原来就是为这而来啊!实不相瞒,我部族人当时确实竭力追赶过,本想捕获一二,然而,最终全部让他们逃脱了。

    这个结果让颛顼始料不及,又问道,当真一人也没误捕?

    立于一旁的共工怒斥道,放肆,你一个小毛孩好生无礼,难道炎帝会跟你撒谎吗?

    颛顼连忙道歉道,不敢不敢,只因这几人至今未归,又生死不明,心生急切,还请见谅。

    炎帝答道,正如你所言,此几人或许真真是走失在山林之间了。

    颛顼答道,若果真如此,还请炎帝族人多加留意,一有消息敬请告知。

    炎帝答道,嗯,好的。

    然后,颛顼便从大殿上退下来。

    事情无果而终,让颛顼很是郁闷,若就此回去,也不知道如何与族人答复,另外,炎帝之言也不能全信,是真是假还需要验证验证。

    于是,颛顼便带众人去集市上闲逛,并嘱咐大家,注意探听炎帝族人的言语。

    一行人正行间,忽然被一女子喝住了去路。

    颛顼先施礼后问话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挡我们的道?

    那女子答道,我乃是炎帝的孙女,名叫节并。方才在大殿之上,我就立在我父亲炎居的旁边,你难道没看见吗?

    听节并这么一说,颛顼恍然大悟,说道,刚才在大殿之上,我确实看到有一个女子,英姿飒爽地立于堂前,没成想竟然是炎帝的孙女。幸会幸会!

    颛顼不动声色就拍了一回节并的马屁,这让节并很受用。还在大殿之上时,节并看到气质非凡的颛顼时已经顿生好感,现在又见他施礼,又听他夸自己英姿飒爽,就更加倾慕,说话也婉转了许多。

    节并应道,方才在大殿之上,听你的言语,像是不相信炎帝的话,所以特意追随而来,就只是想告诉你,炎帝之言句句属实。

    颛顼答道,对炎帝所说的话不敢有疑,只因寻人心切,望请见谅!

    节并应道,你们的人一共有十好几个,后来被追赶的时候就分散逃跑,我们追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追到西山狮头岭时突然就不见了踪迹。你们若想寻他,可去那里找找看。

    颛顼连声道谢,另又追问道,听说你们这里来了羽人,请问他们是从那里来的?是怎么来的?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颛顼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问得节并目瞪口呆。

    颛顼连忙解释道,因为据说是天外来客,比较好奇,请别见怪。

    节并回答道,没错,他们确实是天外来客,是居住在天上银河边的羽仙。天河本就与海相通,他们是乘浮槎自银河而下,先过东海,后入长江,这才到达我们这里的。

    然而,天河虽然与海相通,却并不是能够随便通航的,海汉相接处有九百里迷障,迷障里有九万个漩涡,每个漩涡有九十里方圆,人和船一旦掉进去将万劫不复。

    还有,那里一年四季都有狂风巨浪,风力足以断金,巨浪皆盖泰山,舟船根本无法航行其间。

    颛顼便又问道,如此说来,那些羽仙又是如何得以从天河转入东海的?

    节并答道,他们有浮槎,宽约三四十丈,长则有百余丈,上多立有亭台楼阁,或走或停皆有咒语使唤,无论遇上多大的风浪,都如同湖中泛舟稳如泰山。

    颛顼又问道,他们既然是羽仙,来自天外,可有什么仙术?

    节并答道,与我们相比,他们只是会飞而已,且力大如牛,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不同了。

    颛顼叹气道,原来如此。……
第五章 丛林遇险
    颛顼暗自窃笑,心想,原来派出那么多人,费尽周折想要打探的消息,今日得来却全然不费功夫,实在是天意啊!

    颛顼转念又想,既然是天意,就该再助我于西山狮头岭找到娇极及力牧等人。

    于是,与节并施礼告辞,奔西山而去。

    颛顼一行人奔进了约一个时辰,就见眼前群山万壑,层峦叠嶂,山上云蒸霞蔚,鸟语兽嘶,一时竟不知去何处寻觅。

    众人正为难之际,但见山崦处闪出一青衣女子,飘然而来。

    颛顼赶忙命令大家侧立路旁,静候那女子走上近前来。

    只见那女子生得面若桃花,肤若凝脂,明眸朱唇,冰清玉润,腰肢袅娜似弱柳,步履翩跹生娇莲,真正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众人看得无不目瞪口呆,**摄魂,竟一个个暗自低头不敢直视。

    等到那女子已经走到近跟前了,颛顼也方才如梦初醒,赶忙施礼,然后说道,我乃是北地黄帝嫡孙,昌意之子,名叫颛顼。

    那女子听说是北地黄帝嫡孙,特意瞅着颛顼细看了一番,然后应答道,原来是黄帝嫡孙啊!然后又自报家门道,我乃是共工之女,名叫后土。

    颛顼猛然一惊,拱手再施一礼,应答道,原来是共工之女呀!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啊!

    原来,这共工之女后土之名,不仅在炎帝之南地广为人知,且黄帝之北地也多有传闻,想必那蚩尤与苗蛮也不乏有知其名者,真实乃与其父一样名满天下也。

    听得颛顼之言,后土只菀尔一笑,也不说话便欲离开。

    颛顼忙又说道,姑娘请留步。

    后土停下来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颛顼答道,昔日有我部族人因狩猎而误入南地,后来被你们的人追赶,说是进了前面这片山林就消失了,现在我们想来找寻,却不知道具体方位,所以,想请问姑娘你是否知道此事,能否为我们指点迷津?

    后土答道,原来你们是这这事儿而来啊!然后随手一指,又说道,听说最后追赶的那个人是在狮头岭消失的,也就是前面那两座山背后的那一座,再具体一点儿就不得而知了。

    颛顼连声道谢,随即欲与众人就此离去。

    后土喊住颛顼又说道,我可听说那一片山林里有白虎出没,建议你们最好不要前往。

    颛顼笑道,你不是也在这山间行走吗?你都不怕,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后土被颛顼说笑了,未再答话,侧身离开。

    于是,颛顼也就带着众人,奔后土所指的方向而去。

    那些山虽然并不显高,但却山林茂密,其间也有些小道曲径,却常常是没头没尾的,还常常需要另辟蹊径才行。

    颛顼带着大家在山林里钻来钻去,几个时辰过去了,也没见到有娇极的任何踪迹,眼看着天色已晚,就只好带着大家先下山宿营,等明天一大早再进山去寻找。

    众人摸黑从山林里走出来,在一条溪水边安下营帐准备过夜。忙碌了半天,大家早就饿了,于是有人架起炉灶,有人取来溪水,有人生起篝火,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把晚饭给做好了,就又围在一起,共同享用。

    正在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山林里忽然传出“嗷乌~”一声巨响,众人一听偏知那是虎啸声,吓得丢下手里的东西就慌忙去取兵器。

    等众人定了定神,朝虎啸的方向看过去时,就瞅见在丛林里隐隐隐约约有一个白色的身影在晃动。

    很快,随着又一声虎啸响彻山谷,大家就看到一个硕大的白虎,已经从丛林里不紧不慢地钻了出来。那只老虎浑身雪白雪白的,只在两耳之间的额头处,有三道黑色的波浪条纹。

    见此情景,人群里早有人吓得目瞪口呆双腿直颤了。大家这才想起来,早先共工之女后土所说的话并不是想吓唬他们,也不是在跟他们开玩笑,而是这里真的有白虎,而且个头还如此之大。

    按照这只白虎的体形,一顿吃下三五个人应该不在话下,这也让所有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大家全都紧握住手里的兵器,紧张地注视着白虎的动静,但却没人能猜得出它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一场恶战就在眼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那只白虎虽然体型庞大,但看到这边人多势众,且个个手里的兵器都闪烁着寒光,一时间竟也踟蹰不前,却也不肯就此离开。

    双方对峙了一会儿,感觉时间像是过了很久。

    突然,就听见颛顼大喝一声,闪开!随即,拨开众人,高举着宝剑,一路狂吼着向那只白虎冲了过去。

    那老虎受了惊吓,慌忙往后回跳了一步,但见只有颛顼一人冲过来,竟又站定了不走。

    众人见此情形,也都挥舞着手里的兵器,吼叫着一踊而上。

    老虎这一次是真被吓倒了,拔腿就跑,瞬间就消失在了丛林里。

    老虎虽然被吓跑了,但大家心有余悸,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

    颛顼就安排大家在营帐周围再生起几堆篝火,把营帐围在中央,然后,又把众人分成两拨人,一拨人值守上半夜,另一拨人值守下半夜,而不管是那一拨人值守,除了随时监视丛林的动静,防范那白虎再来袭击外,还要不断为篝火添柴加薪以防止其熄灭。

    就这样,在熊熊烈火的守护下,伴随着木柴噼噼啪啪地燃烧声,大家终于平安地熬到了天亮。

    天刚亮,颛顼就组织大家再次进山林去寻找,与昨天不同的是,他们今天一方面要扩大搜寻范围,另一方面却要减少搜寻时的分组数量,由原来的五个组改为今天的两组,因为,他们现在确切地知道了,就在这一片山林里生活着一只巨形白虎。

    他们今天要走一些比昨天更难走的地方,那里多少情况都需要披荆斩棘地才能往前走。然而,他们在开山辟路往前走的时候,孰不知就那些荆棘丛中隐藏着比白虎更加可怕的危险。

    因为,就在那一带山林里生活着一种毒性很强的蛇,人们叫它“山大王”,一旦被这种蛇咬伤,走不出五步远的路程即会毙命。

    危险已经慢慢逼近,所有的人竟都没有丝毫的察觉。

    走在最前面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惊动了一条山大王,而那条蛇去并没有袭击他。紧随其后的颛顼,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他正要从这条山大王身上跨过的时候,那条蛇毫不犹豫就扑了上来,在他的小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颛顼的小腿立即就感觉到一股钻心的疼,惨叫一声便栽倒在地。

    众人连忙来察看时,正看见那条山大王钻进荆棘丛里逃跑了。

    有人认得那种蛇,大叫一声,立马走上前来俯下身子,开始为颛顼吸取伤口上的山大王毒液,然后又找来草药揉碎了压在伤口上并包扎好。

    虽然已经做了应急处理,可以一度程度上延缓毒性发作的速度,但颛顼的小腿还是很快就开始感觉麻木了起来。而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毒性会不断向上扩散,要不了多久颛顼就会昏迷,而如果在这期间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医治的话,几个时辰之内他就会死去。

    颛顼也认得这种蛇,所以也深知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就安排把人都招集到一起,准备下山。大家一起动手,劈树斩藤,做出一副担架来,抬着颛顼就往山外走。

    在出山的途中,颛顼能够感觉到毒性在不断扩散,伴随而来的是,自己的身体也正在一点点消失。

    众人不敢停歇,并不断加快脚步,企望着能在集市上找到一个能给颛顼医伤的人。

    颛顼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自己这一回肯定是活不成了。

    颛顼之所以确定自己不可能活下来,是因为他知道这种蛇的毒液并不是一般草药就能医治的,而必须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还魂草才能化解它的毒性,但这种草除了数量极其稀少,可遇而不可求之外,采摘后的时效也非常短,从采摘到使用只有短短的一个时辰的时间,无论你如何保存,一个时辰之后再用,基本上就没有任何功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