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神雕之武家兄弟-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人交往。

他当年为被下了“生死符”的三十六岛主、七十二洞主解除了“生死符”,这些人感恩戴德愿意追随于他。但是时间一长虚竹不善于管理手下,只是一味施恩与人,却无威严可言,手中又掌握着许多神功秘籍、诸多财富,渐渐就让这些手下生出了其他心思。

不过幸好几代后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手下那些人虽有些心思,却没有能力翻出什么大浪来。只是最近却出了事情,虚竹传人不只是自己练功不慎,还是被人所害,走火入魔功力尽失,命不久矣。

他知道手下下这些人的狼子野心,遂给一直以来都有着联系的一灯大师飞鸽传书说明情况,并命令年纪尚小的独生女儿逃出天山缥缈峰灵鹫宫赶去大理寻求一灯大师的庇护。(我的小说《》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182章好事连连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更多支持!之后的情况就如朱子柳之前所讲述,“渔樵耕读”四大弟子分头接应,朱子柳经过缜密的分析来到峨眉山这条路线上接应无果,之后才有了和李莫愁相遇的一系列故事,而矮小男子熊老二那一群人等正是闻讯追踪而来的三十六岛主、七十二洞主。

武修文听罢之后眉头紧皱,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在青海湖畔和峨眉山遇到的面纱白裙女子。当他把事情与朱子柳详细描述之后,两人一合计此女应该就是虚竹的后代,只是现在却不知道身在何处。不过既然一灯大师召回朱子柳,此女应该是已经脱离了危险。

武修文和朱子柳决定先启程赶回大理去,武修文本就打算回家看看,而朱子柳则是需要尽快把他和李莫愁的事情禀报给一灯大师,先取得一灯大师的同意才是他心中最看重的。

一路无话再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几天之后四人快马加鞭赶回大理,武修文带着时运回家,武三娘和武三通自然高兴不已,虽然遗憾武敦儒没有一起回来,不过他们自然已经通过特殊渠道知道了武敦儒此时已经摆脱险境,正在继续历练当中。

而朱子柳马不停蹄的带着李莫愁去找一灯大师,正如武修文猜测的那样,一灯大师很是开通,语重心长的教导两人一番。就同意了二人的事情,而且承诺只要李莫愁是真心悔过,日后有什么困难一灯大师也会全力相助,这让朱子柳和李莫愁感动不已。

李莫愁在朱子柳带她见过三位师兄的时候,见到武三通和武三娘还是有些尴尬的。毕竟当初双方还曾激战一番,如今因为朱子柳再次见面,幸好武三通倒也是个豁达的性子,只要师弟朱子柳喜欢,他倒是无所谓,而武三娘本就是个贤惠善解人意的妇人。当然不会给大家出难题,热情的拉着李莫愁的手,妹妹长妹妹短的就聊了起来,不一会儿众人就冰释前嫌,相处很是融洽起来。

期间武修文也曾随父亲武三通拜见了一灯大师。有幸受到一灯大师的一番鼓励和教诲,让他受益匪浅。而半个多月之后武修文和时运就告别武三通和武三娘夫妇,再次启程准备一路游历最终返回桃花岛。而在离开大理的前一天,武修文收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之前武敦儒提议拜托众人留心的玉米已经有了消息。

原来是一个经常往来于中原、大理、东南亚甚至更加遥远地域的商人,因为常年往来,与大理诸人都很是熟悉,这一次从外返回路过大理。第一时间专程到朱子柳的府上告知,之前朱子柳应武敦儒的要求托他打听的农作物玉米已经有了眉目,他已经托另一位相熟悉的异国商人帮忙大量购买。预计再有几个月就可以运送到大理。

这个消息让武修文兴奋不已,他可是听武敦儒详细介绍过玉米的高产和适应性强,在前世,玉米可是一跃成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有了这个能够高产,广适的农作物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极大的增强国力。只有国力增强,才能更好的抵抗蒙古人的入*侵。

武敦儒曾经说过。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甚至人类历史上遭遇草原游牧民族入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力衰退之下,从而给了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逐鹿中原的机会。

而他们想要挽救中华大地免遭战火,生灵涂炭,从强大的蒙古帝国手下幸免,只是凭借他们这些江湖人士甚至部队的力量是很难达到的。需要中原大地整体实力的提升,农业生产的丰收带动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从而国力强盛,武装力量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加强大,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抗外族的侵略。

“哥哥当时的说法大概就是这样子吧!这些东西我是不太懂的,不过他说的没错,玉米的引进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对能够帮助到社会发展的。哥哥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很高兴的!”武修文心中暗想。

武修文随即和朱子柳详细讨论了一些收藏、储存以及其他的细节,可别辛辛苦苦找来的玉米被人图新鲜吃掉了那就郁闷了,至于更加细致的安排则需要武敦儒到时候和朱子柳探讨决定了。

武修文和时运心情大好的离开大理,按照计划的路线准备过两广,再通过福建,一路沿海回到桃花岛。

俗话说好事成双,出岛历练这么长时间,一直以来惊险连连,一路拼杀也算是险象环生,现在终于否极泰来。

在广东,武修文按照之前传递消息时黄药师告诉他的地址和特殊方法找到了一个子承父业常年来往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年男子家中。他的父母曾经在海上遇难,被路过的黄药师搭救,这家人是知恩图报的性子,在黄药师应武敦儒的要求特意来找他们帮忙的时候,这家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来寻找黄药师提供的武敦儒描写了主要特征并且附上配图的农作物特征。

这家的父亲已经年老多年不曾出海,但他发动所有人际关系帮忙寻找,两个儿子更是亲自跟随多艘船队去了多个地方。最终黄天不负有心人,碰巧在武修文和时运到来前三天带着大量的马铃薯和甘薯回到了广东的家中。

他们正要通过丐帮给黄药师传递消息的时候,武修文和时运正巧赶到,田家兄弟都是认真的人,不仅带回来了打量马铃薯和甘薯。更是从当地找人详细书写了这两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从土壤、水肥、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栽培管理、最终收获、储存方法,甚至连烹饪方法都有,就连马铃薯生出来的小嫩芽是有毒不能食用的注意事项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比武敦儒留下的说明要详细很多,毕竟武敦儒只是因为爱好对其有所了解。而不是专业从事农耕生产的实践者。

武修文看到这些东西时的惊喜自然是不言而喻,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本以为即使能够找到这些农作物,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如此早的找到这些作物就能提前让农民们耕作,就能更及时的发展农业,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情。

“这个父亲叫做田大富,大儿子叫做田亚林、小儿子叫田亚海的父子三人从此以后必将在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他们的名字,让后人铭记他们的贡献。”武修文心中想到,而且这父子三人的所作所为让他很是敬佩,未雨绸缪。他们需要这样的伙伴来帮助他们未来的事业,所以武修文很是热情的和这一家人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还有更让他惊喜的事情,田亚林和田亚海觉得黄药师喜欢这些东西,于是费劲周折还带回来了花生、向日葵这两种比较新鲜稀奇的植物送给黄药师,以此来聊表他们父子对黄药师的谢意,这两样同样附有详细的栽培说明。

武修文虽然知道的不多,但是他也听武敦儒说过花生和向日葵这两种作物是在明朝才传入中国的。现在起码比历史提前了几百年!

随后,田亚林又从仓库中难出来另一种植物,武修文看到之后惊叫一声:“西红柿!”田亚林疑惑的看了一眼莫名激动的武修文摇摇头道:“我不知道它叫什么。但是它很受当地人的喜爱,把它当做很好的观赏五中。黄恩公如果在家里摆上几盆的话会很好看的!”

武修文哑然失笑,他不由想起了武敦儒之前给他讲过的一个趣谈。西红柿,学名叫番茄,是明代时传入中国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就像田亚林所说是作为一众观赏性植物的。有一本成书于1621年的《群芳谱》载:“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数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来自西番,故名。”

直到十八世纪,才有人冒险吃了番茄,从此知道了它的食用价值。相传,有一位法国画家看到番茄如此诱人,便萌生了尝尝它到底是什么滋味的念头,可是他却没有勇气食用,但是为了后人,于是他就壮着胆子,冒着中毒致死的危险,吃下了一个,并穿好衣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临,然而过了老半天也未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便索性接着再吃,只觉得有一种酸甜的味道,身体依旧安然无恙。而在中国,一直到了清代末年,人们才开始食用番茄。

武修文看着这株现在只结着几个青涩果实的番茄,心中默念今天真的是个幸运日啊!居然在一天之内收货了马铃薯、甘薯、花生、向日葵和番茄这五种农作物。随即武修文召集当地丐帮弟子帮忙尽快分批将这些东西送回桃花岛去,并且嘱咐他们平时尽可能多多帮助田家人。

甚至武修文还给田家留下了一些银票,并且尽心了田亚林和田亚海以及他儿子的武艺,这些需要经常出门在外讨生活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一般都会有些武艺傍身。

时运也将自家世代积攒下来的人脉中现在开始改道海上丝绸之路的人脉关系介绍给了田家兄弟二人,让他们以后可以多多来往,也好相互之间守望相助。(我的小说《》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183章救卫公子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更多支持!武修文和时运在广东田家盘桓了半个月的时间,期间教授众人武艺,交流各自见闻,田家父子出海经商见多识广,武修文把他们说的话都暗暗记在心中,日后转述给武敦儒,说不定就有什么东西用得上。终于在田家全家人依依不舍中离别,武修文和时运再次上路。

又过了几天武修文和时运二人出了广东地界,来到了福建境内。二小都是第一次来到此地,对于一切都觉得很是新鲜、好奇,走走停停也不急着赶路。

这一日已经快要出了漳州地界。闽地多蛇,一路行来武修文和时运二人见到不少有毒的、无毒的各种各样的蛇类,幸亏一个和丐帮玩蛇的行家厮混出来的,一个自小走南闯北早就习惯了这些,都有各种手段对付蛇虫,所以二人只当是开开眼界,并不害怕。

金乌西坠,天色渐暗,武修文和时运二人因为之前游玩忘了天色,正走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快步疾行,准备尽快下山,好找个宿处;要不然在这山林中过夜,湿气又重,虫蛇又多,虽然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却毕竟让人难受。

二人边走边说笑之间,突然间不分先后的一愣,随即侧耳倾听片刻之后,相视一眼,小心翼翼往山路旁一处密林边上靠近。原来二人听到密林中有着断断续续、几不可闻的痛苦的呻吟声传出。

两人来到密林边却并没有贸然进入,“逢林莫入”的老话他们可是谨记在心。时运轻轻一挥手,身边的狞猫“小乖乖”会意,悄无声息的掠过一道道残影钻进密林之中。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小乖乖”从密林中窜了出来,一阵低吼之后。时运点点头,伸手在“小乖乖”脑袋上轻轻抚摸了几下以示奖励,“小乖乖”心满意足的眯起了眼睛。

“里边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小乖乖把整个林子都跑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状况。咱们进去看看吧!”时运边逗弄“小乖乖”边和武修文解释道。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武修文倒是能够大概明白“小乖乖”喜怒哀乐。危险、安全之类的表示,但是要像时运这样准确的理解它的意思还是做不到。

在时运拍拍“小乖乖”的后背之后,它很是不情愿的睁开眼睛,轻轻的咬了一口时运的手指,表示了小小的不满。不过随即还是按照时运的指示,起身带着武修文和时运往密林中走去。

走了大概有不到二十丈远,在密林中斑驳昏黄的光线中可以看到在一棵碗口粗的树下靠坐着一个年轻人,二十出头的年纪,看穿着样貌像是一个富家公子哥,脸色发青黑;他身边不远处倒着两个三十多岁的一身短打扮的男子,看样子应该是随身的仆从,脸上青黑之色更重。

武修文和时运赶紧上前查探一番。两个仆从打扮的男子已经断气多时没得救了,倒是那年轻公子哥还没有断气,不过已经是出的气多。进的气少了!

“应该是中了蛇毒!”武修文和时运一致认定之后,武修文从怀中掏出准备好的解毒丹药,不过此时那年轻公子哥牙根紧咬,武修文掰了几次都没有掰开,只能“咔嚓!”一声把他的下巴卸了下来,然后用水生生把丹药灌了进去。

而时运此时已经在年轻公子哥的手脚处找到两处被蛇咬过的伤口。连忙用牛角弯刀在伤口上划出一个“十”字形伤口,把黑紫色的毒血挤了出来。

不过年轻公子哥显然中毒时间有不短。武修文和时运两人忙乎了半天也没见他转醒,幸好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青黑之色稍稍退去,呼吸也比方才重了一些,这才让武修文二人稍稍松了一口气。

武修文看了看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的天色,搓嘴为哨吹了几个简单的指令,不一会儿天空中的金雕“小金”回应一阵阵啼鸣,武修文脸色一喜道:“离山下的一处小村庄已经不远了,大概再有半个时辰的时候就能到了。”

武修文和时运二人背着年轻公子哥赶到山下小村庄中,敲开一家农户的院门,简单述说几句缘由,主人很是热情的招呼他们进屋休息,见到年轻公子哥中了蛇毒,还特意拿来草药给他包扎起来。

忙乎了半天众人这才躺下休息,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清晨,年轻公子哥还是没有清醒,不过脸上的青黑之色已经尽数退了下去,呼吸也平稳有力,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

本着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的想法,没什么急事的武修文和时运也就留了下来照顾年轻公子哥,又是喂服解毒丹药,又是更换伤口包扎的草药。一直过了两天,到了第三天的上午那年轻公子哥才悠悠转醒。

喝了些粥之后,那公子哥精神稍微好了一些,才翻身拜倒在地:“卫恒感谢两位小哥救命之恩!”武修文连忙双手搀住那卫恒的胳膊,卫恒还要执意下拜,但是他刚刚转醒浑身根本没有多少力气,哪里抵得住武修文的力气,尝试再三无果之后,才在武修文和时运的劝说下躺会床上休息着,

“只是举手之劳,当不得卫大哥如此大礼,既然碰到了,我们兄弟哪有不救的道理?卫大哥再这样客气,我们可就生气了!”武修文佯装不悦道。

“好吧!武兄弟、时兄弟,大恩不言谢,我也不和你们矫情,总之你们的救命之恩,我卫某人是记在心里了,以后但凡有用的着在下的地方,决不推辞!”卫恒依言躺回了床上,嘴里却还是不由的说道。

方才武修文和时运已经自报过家门,所以卫恒知道他们的来历,只是看他的表现似乎这卫恒并非出身武林,只是略知丐帮和黄药师的名声。

“看卫大哥的身板也像是练过功夫的,而且你那已经死去的两个仆从,观其手掌身形似乎功夫也是不弱,而且听你的口音也是福建本地人,怎么会这么不小心被蛇给咬了,而且还是三人同时被蛇咬!这就有些奇怪了!”闲聊了几句之后武修文不解的问出了他纳闷很久的问题。

“哎!二位兄弟有所不知,我们被蛇咬并非意外!实在是被人所害!”卫恒一听此言气得一拍床板怒喝道!(小说《》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184章英雄大会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更多支持!那年轻公子哥卫恒咬牙切齿道:“我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心狠手辣!非要置我于死地不成!”

武修文听到此言,就知道其中必有内情,微微一笑道:“哦?不知道何事让卫大哥如此愤怒,莫非想要加害于你的人来头不小?”

“哎!也不怕武兄弟和时兄弟笑话,想要害我之人并非外人,实乃是同室操戈,让人心痛!”卫恒摇摇头痛苦道。

“啊?!”武修文有些意外,如此一来倒是不好再打听人家的家事了,这让他心中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如何能平息,只能悻悻道,“既然是家事,那小弟也不好过问了……”

“哎!事已至此,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卫恒沉声讲述起事情的经过,半响后武修文和时运才目瞪口呆的了解了其中详情。

宋朝时期南方物产丰富,在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方面,都逐步超过北方地区,加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丝绸之路因为战乱逐渐受阻,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这些都促使宋朝造船业蓬勃发展,当时我国的造船业可以说居于世界首位,海船已经用罗针导航;到了南宋中期,海船普遍用罗针导航;当时掌管船只航行方向的舟师都备有秘密的海道针经,详细列出从广州或泉州往返西洋各地的针路。此时的泉州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

而卫恒却正是泉州最大的私人造船作坊的少东家!泉州境内有座仙公山,山上有一家名为“九仙观”的道观,道观虽小。只有十来个道姑,却是传承多年,在当地也小有名气的江湖门派。

卫恒的母亲因从小体弱多病,被父母寄养在道观中,这是当地的风俗。说是这样能保佑小孩子健康成长。卫恒的母亲在道观中一呆就是十来年,不仅没病没灾,还被掌门道姑看重收为俗家弟子,修习了一身不弱的武艺。

等卫恒的母亲出落成二九年华的大姑娘时,父母才把她接下山,与卫恒的父亲成婚。后来生下卫恒。几年后卫恒的父亲接管了偌大的家业,当时他的叔父就很不乐意,不过却也无可奈何。

卫恒的母亲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时卫恒父亲的贤内助,不管生活还是家族事业都能帮上很大的忙。夫妻二人齐心协力把家业打理的蒸蒸日上。家宅兴旺。

又过了几年,卫恒已经十五六岁,突然有一天九仙观派人来请卫恒的母亲回山,原来是老掌门道姑病重将死,而道观中又无人能担任掌门重任。也不知道那老掌门是怎么想的,居然要把掌门之位传给卫恒的母亲。

卫恒母亲碍着多年师徒情义只能点头答应,于是此后就很少能顾及到家中的事务。虽然母亲是江湖小门派的掌门,但是卫恒母亲并不打算让卫恒踏足江湖所以平日里很少与他讲述江湖中的人事。只是从小教了他一些防身技艺。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卫恒母亲本打算花上几年时间培养起来一个得力的师妹,再将掌门之位传给师妹就可以了,她就可以重新回到家中相夫教子。

但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卫恒的叔父一直以来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比兄长强上很多,当年没能继承家业一直耿耿于怀。只是卫恒母亲精明过人,让其一直以来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卫恒母亲顾不上家中诸多事情,让卫恒的叔父有了可乘之机。

几年来叔父没少给卫恒父子找麻烦。使绊子。幸亏卫恒遗传了其父母的优点,年龄不大却很是精明。多次粉碎了叔父的阴谋。但是卫恒父子总觉得毕竟是血脉至亲,也没有对他叔父怎么着。

没想到。这次卫恒带着几个家丁出来办事,其中几人居然已经被他叔父收买,半路上暗中用毒蛇将他们咬伤,其中一人大概是觉得卫恒几人必死无疑,得意忘形之下将事情真相告知了卫恒。

卫恒叔父准备造成卫恒意外被蛇咬死的假象,这样只剩下相对来说比较老实的卫恒的父亲根本不是他叔父的对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他叔父不明不白的弄死,到时候死无对证就算卫恒母亲也拿他没办法。

“这豪门争斗可一点也不比江湖厮杀来的平和多少,甚至阴险之处更胜后者!”武修文心中暗暗叹息。

“我们正好也要路过泉州,为了以防万一途中再有意外,要不然等卫大哥身体好转之后我们兄弟二人配你一起回去?”武修文问道。

救人危难本就是他的初衷,何况这卫恒是泉州最大的造船作坊的少东家,既然已经结下了善缘,就要把关系弄得更加牢靠,这以后也是他们发展的一大助力,由不得武修文不上心。

“这倒是不用麻烦两位兄弟了,你们只要把我送到仙公山九仙观就可以了,我找母亲商量一下对策再回家,到时候毕其功于一役,这次要狠下心解决掉家族中的这个隐患了!”卫恒收起脸上的纠结,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不移的决心。

几日之后,武修文、时运陪同基本已经痊愈的卫恒给农户留下些银两作为答谢,三人启程,马不停蹄的赶到仙公山九仙观,见到了卫恒的母亲,一个看起来很是普通的中年妇人,但是在卫恒讲述事情经过的时候,她眼中偶尔乍泄的精光让武修文和时运二人知道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

卫恒的母亲在听完卫恒的讲述之后并没有太过激烈的表示,甚至眨眼之间就将情绪平复,和颜悦色的和武修文、时运二人攀谈起来,这种表现不禁让武修文心中对她的评价又提高了不少。

在武修文、时运自报家门之后,卫恒的母亲倒是表示出适当的惊讶,寒暄了几句之后问出了让武修文大吃一惊的话:“两位贤侄不准备去大胜关帮令师郭靖郭大侠帮忙招呼英雄大会的事情么?”

“什么?师父召开英雄大会了么!”武修文闻言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小说《》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ps:明天开启英雄大会的情节,希望各位书友大力支持!

第185章大会前夕

“什么?师父要开英雄大会了?”武修文惊讶的喊道,“前段时间在大理的时候怎么没有听说此事?虽然我们中途耽搁不少时间,可是这也没有过去多长时间,怎么就突然召开英雄大会了?”

武修文心中更是惊诧:“按照时间推算应该还有半年多才会准备召开英雄大会啊!,怎么会突然间提前这么长时间?难道有什么变故不成?”

“据说好像是得到准确情报,蒙古武士以及军队有所异动,似乎要图谋什么大事,所以郭大侠才匆忙间在大胜关召开英雄大会,邀天下英雄工商大事。”正在武修文疑惑的时候,卫恒的母亲开口解释道,“我也是前几天有位路过的朋友相告才知道此事。没想到两位贤侄还没有得到消息。”

“我们师兄弟二人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从两广到福建走走停停并没有特意打听消息,所以并不知情!”武修文摇头道,随即一抱拳告辞道,“如今卫大哥也已经无恙,又有伯母从旁护持。我师兄弟二人急着赶回去协助师父、师娘召开英雄大会,也就不再叨扰伯母和卫大哥了!咱们就此告别,山高水长,日后有缘再会!”

“二位贤侄心情可以理解,我们也就不留二位了。不过下次路过此地定要来府中一聚,否则伯母我和你们卫大哥可是要生气的!”卫恒的母亲展颜一笑道,卫恒又再次说了不少感激的话,不过此时武修文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匆匆应付几句就和时运离开仙公山九仙观,快马加鞭往大胜关赶去。

话说这大胜关是豫鄂之间的要隘。地占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目前自大胜关以北便是蒙古兵所占之地了。而此次英雄大会召开的陆家庄正是黄药师的弟子陆乘风的儿子陆冠英和全真七子中清净散人孙不二的子弟程瑶迦夫妻二人的庄子,此处也不必赘述。

就在大胜关陆家庄门前,鲁有脚带着几个机灵麻利的丐帮弟子正在迎接各方英雄好汉。陆冠英夫妇二人也不时出门迎接远道而来的前辈高人。只是许久不见此次英雄大会的发起人郭靖和黄蓉夫妇。

“王老哥!我已经来了一天了,怎么就没见着郭大侠和你们黄帮主呢!还是说黄帮主就没来?”一个中年男子拉住一位丐帮弟子低声打听道。

“郭大侠和我们黄帮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肯定是一起来了!只不过是好像我们黄帮主最近几天身体不适,郭大侠忧心忡忡在照顾黄帮主,所以很少露面。只有来了特别重要的客人才会出来迎接,其他的都由陆庄主夫妇代劳了。”那位丐帮弟子嘻嘻一笑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中年男子恍然大悟,还没等他在说什么王姓丐帮弟子已经被吆喝一声去忙别的事情了。

而此刻后院的一间卧室中,黄蓉正慵懒的半躺在床上,郭靖小心翼翼的在一旁放下手中的茶杯。黄蓉美目微微一抬有些埋怨道:“敦儒、修文和芙儿这几个孩子一出去就跟脱缰的野马一样,一个月前就让人给他们传消息让他们回来帮忙张罗英雄大会的,可是现在居然一个人都找不到,岂有此理!回来非要好好教训一下……爹爹和七公出去打探消息也有好几天了,也不见回来!”

“哎!也不能都怪他们,之前联系时咱们不是还说家里没什么事情让他们自己在外边多多历练么!这次消息来的突然,咱们也是仓促间邀请天下英雄来此共商大事,他们哪里能未卜先知。有事情耽搁了也是正常。”郭靖一本正经的给众小打着圆场。

说罢。郭靖神色更加温柔,伸手轻轻抚摸着黄蓉高高隆起的小腹,原来此时黄蓉已经身怀六甲。郭靖憨直的笑了笑道:“还不是你的馊主意,不告诉几个小家伙你有身孕的消息,非要说要到时候给他们个惊喜。要不然他们知道你怀孕肯定早就赶回来!哪里还会有现在这样的窘境!”

“呵呵!我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