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坏消息呢?”威廉靠在高背椅子上,懒洋洋的说道。对于这个哈尔德他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哈尔德拒绝了赫森提出的有关库恩时期和我国的所有债务协议,哪怕按照本金的一半归还都不行。”

    “本金是多少钱?”

    “按照贴现公司的说法,协议金额是2500万马克,实际本金是1700万马克。”

    “那没多少钱,而且商人们的话也不能全信,我估计本金有2500万马克的一半就顶天了。”

    “这笔贷款是由克虏伯公司和贴现公司风险共担的,所以对于两家公司来说损失不算太大。而且只要哈尔德承诺归还后来的借款,那么他们就有赚不赔了。”

    “嗯,这就是坏消息吗?”

    “真正的坏消息是,新政府明确了对于胡胡伊的主权要求,并被写入宪法。据说这是哈尔德个人一力要求的,他说他的目标是要在整个拉美建立一个天主教国家,所以胡胡伊仅仅是第一步。”

    “如果我们不归还,你觉得他是否会动用军事手段?”威廉漫不经心的说道。

    “连赫森都说这个人根本难以捉摸,他私下曾经和赫森说过,他并非嫉恨俾斯麦在文化斗争期间对他叔父的冒犯。只是胡胡伊作为阿根廷前政府在困难时期不得已而卖出领土必须要收回。他说这是他对他部下的高乔人和全体国民的承诺。不过,他也表示日后会善待每一名德裔的阿根廷人。”

    “哼……”威廉冷哼一声道,“他自己就是个正儿八百的德国人,还什么善待不善待的。”

    “总参谋部美洲处的人分析说。哈尔德此举意在增强自身地位的合法性。虽然教皇授予了他阿根廷护教者的身份。但是德裔在当地毕竟是极少数,如果我国在新普鲁士的领地始终保持下去,那么难免会成为反对势力的话柄。尤其他还是在我国的支持下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嗯,这个分析还是有些道理的。如果换做我在他的位置上,也许会提出更为严厉的条件也说不定。”

    “他对于事情的最终解决提出了五年的缓冲期,他希望在五年时间内通过双方的谈判,合理解决此事。”

    “新普鲁士是我们费尽波折和心血才换来的,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轻易交给阿根廷人,先走一步看一步吧。另外,向新普鲁士移民的事情一刻也不能耽误,安托法加斯塔的通海铁路已经建成,以后移民直接从太平洋海岸登陆,也省去了穿行大半个阿根廷国土的麻烦。”

    “对了陛下,说到安托法加斯塔我还有个好消息。西里西亚的施图姆男爵,就是开采铅锌矿的那个西里西亚最有富有的家族企业的老板,最近在该地区勘察到一座大规模的铜矿床。今年以来,全世界的铜价上涨了25%,我们在萨克森的铜矿产出早已不够国内日益发展的电缆工业所用。所以,这可真是个很及时的发现。”瓦德西笑着说道。

    智利北部蕴藏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铜矿资源,威廉自然是知道的,而且这些铜矿大多是露天矿场,便于开采。只不过他没想到德国已经控制该地区那么多年才刚刚勘探成功,看来探矿在现实中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四年前,当哈尔德拒绝承认库恩签署的割让萨尔瓦和福摩萨的秘约的时候,威廉就很是失落,如今,胡胡伊若是不保,这么多年在南美洲算是白折腾了。

    本来,按照威廉的计划,如果顺利拿到福摩萨,那么依靠对巴拉圭的大规模贷款,是可以取得查科地区主权的。因为巴拉圭民粹派上台后面对反对势力的反扑,一刻都难以消停,几年时间下来不但没有归还向马克西米连伯爵借下120万英镑的“劳军费”,而且贷款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由于胡胡伊和查科大平原是不接壤的,所以在没有拿到福摩萨以前,威廉也不着急迫使巴拉圭政府履行协议。如今看来,这一步是走对了,既然无法获得福摩萨,那么一个孤立的查科纵然面积够大,但由于交通极其不便,也难以发挥出什么价值。

    更何况玻利维亚对查科也有主权要求,因此在利益不大的情况下,应该竭力避免树敌过多。

    让威廉感到郁闷的消息还不止这一个。

    德国煤矿大规模引进非洲劳工的事情由于动静实在太大,以至于在全欧洲都闹得沸沸扬扬。英国和法国的人权组织已经上诉到刚刚成立的海牙国际法庭,要求德国政府停止这一新型的“贩奴”行为。

    尤其是英国泰晤士报对该问题的持续报道已经在英国民众中间引起极坏的反响,使得德国的国际声誉严重受损。毕竟组织黑人劳工是总参谋部出面的,德国政府说什么都脱不开干系。

    1898年初以来,由于德国采煤成本的下降,西里西亚煤炭得以大规模销往柏林地区,这是英国煤炭在海外的最大市场,占据英国外销煤炭的20%份额。

    历史上,德国煤炭企业是在1912年才在柏林地区取得对英国煤炭的微弱优势,而且是靠零利润倾销取得的,即使如此,英国依然保有柏林煤炭市场25%的份额。

    现在可好。廉价的西里西亚煤炭依靠零利润倾销的手段几乎将柏林市场上英国煤赶尽杀绝。这自然是施廷内斯的杰作。他所领导的德国煤业卡特尔通过对各个地区销售价格和市场份额的严格规定,鼓励西里西亚煤炭企业向柏林倾销。虽然短期内是没有利润甚至是赔钱的,不过一旦英国煤炭退出柏林市场,那么再想进入就很困难了。因为下游经销商队伍一旦崩溃。短期是难以重新建立起来的。到时候就是把价格降得再低也休想把生意做成。

    为了对抗德国企业的倾销,英国煤炭出口商被迫大幅降低销售价格,但是当无钱可赚后只能停止销售。英国煤炭企业缺乏统一的销售组织。出口商则更是由无数个小的商行和航运公司组成,因此在和德国煤炭卡尔特的强大竞争下迅速败下阵来。

    如果仅仅是失去了柏林市场还不足以令英国人彻底恼火,毕竟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德国的煤炭在德国自己的地盘上降价销售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随着巴伐利亚至威尼斯的铁路竣工通车,萨克森地区的硬煤开始大量出现在亚平宁半岛。

    原来在铁路没有修通前,整个意大利地区只有伦巴第北部靠近瑞士的地方使用德国鲁尔供应的煤炭,因为该地区距离意大利港口较远,而距离鲁尔区距离较近,加上瑞士铁路公司给予了较为优惠的运价,所以鲁尔煤炭在出厂价较高的情况下还能控制这一小片市场。

    不过当德国自己的铁路修通后,国内铁路公司制定的运费更为优惠,加上采矿成本也大大降低,德国煤开始逐步向意大利其他地区销售,蚕食英国的传统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施廷内斯本意是想和英国煤炭企业联合会商讨一个统一售价和划分市场份额的双赢办法,不过英国商人不甘心自己的传统利益就此丧失,在几次商议无果后,施廷内斯只得再次祭起价格战的大旗,以迫使英国人就范。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煤炭商人一方面发动舆论攻势攻击德国煤矿的“非法用工”,另一方面则寻求政府的帮助,希望内阁向德国方面施加压力,迫使其放弃在国际市场上和英国的竞争。

    这种异想天开的打算自然是毫无成效的,虽然英国国内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对德国“奴隶煤”的声浪,但是无论意大利还是法国的商人都不会放着便宜的德国煤不用,去买价格更高的英国煤,至于德国煤和奴隶有什么关系可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从1895年初至1898年底,德国硬煤的月产量从50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25%。另外,作为电煤和机车用煤的低热值褐煤的产量也大幅增长,这种煤是德国的特产,在整个欧洲只有德国有规模巨大的蕴藏量。褐煤都是露天开采,压成煤砖后就近销售,褐煤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很小,基本不使用非洲劳工,也不用于出口。

    1898年德国1。1亿多吨硬煤产量中,出口3500万吨(不包括关税同盟内部销售),其中制成焦炭销往法国和比利时的约占1500万吨,剩余的2000万吨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和巴尔干南部地区,挤占了当地英国煤的市场份额。(未完待续。。)

    ps: ; ;为了把故事想得周全,chayexs。。chayexs。更新比较慢,希望大家多包涵。如果觉得每天看着不过瘾,建议隔几天看一次,内容会多一些。这本书耗费了自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希望大家觉得好就在章节末尾时点下赞,谢谢!
第一百八十三章 德国的选择
    到1890年代的时候,煤炭工业虽然从资本和利润上来说都已不是英国的绝对支柱产业,但是却直接和间接解决了英国上百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因此英德煤炭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但是随着深入的了解,索尔斯伯里内阁深感无从下手。因为从自由贸易的立场出发,这根本就是无法解决的,除非英国也大规模引进非洲劳工。

    不过这种想法在英国国内却是行不通的,英国的工会组织比德国强大,自由主义思想也更加根深蒂固,他们不可能容许在国内的任何行业大规模使用非洲劳工。此外,德国的非洲劳工是由陆军总参谋部具体组织安排的,但是英国陆军却无法承担这种份外的职责。

    1898年底,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访问了柏林,希望就此事和德国达成一项旨在限制德国煤炭商人削价竞争,保护英国煤炭企业利益的协定。

    威廉对此十分重视,在比洛的陪同下专门接见了格雷。

    “陛下,我不止一次向比洛外长还有哈斯菲尔德大使强调,英俄协约的本质在英国来说更多是了羁糜俄国,使这个野心勃勃的国家变得更为可控。这一点,诚如十年前俾斯麦首相对索尔斯伯里首相说过的那样,德国对于哈布斯堡的支持也是为了维持欧洲的和平,仅此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彼此控制俄奥两国的冲动,那么欧洲就会实现持久的和平。这一点符合我们两国的根本利益。”格雷首先就英俄关系向威廉重申了英国政府素来的态度。

    要说格雷的这种表述的确不算错,但是他刻意忽视了由于英俄之间的特别最惠国待遇使德国商品被排挤出俄国的事实。

    “我相信索尔斯伯里首相对英德关系始终抱有真诚的态度。但是这不应成为干涉两国商人之间自由竞争的理由。”威廉和蔼的说道。

    格雷虽然已经40多岁,但是长相十分年轻,让威廉觉得和自己有种同龄人的感觉。

    “就我所知,英德两国的煤炭企业如果在意大利地区实行分区域以统一价格销售,那么彼此的利润都会增加,而现在这种恶性竞争的情况终究是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的。”见威廉明显不愿干涉市场竞争,而且对把商业问题和国家关系结合起来的方式十分反感,所以格雷只好从纯粹的商业角度加以劝说。

    “我听说我国的最大煤商施廷内斯先生曾经和贵国的商人商讨过此类事情,但是没有取得结果。这种情况下。我们双方政府恐怕也难以协调他们的利益。”威廉不紧不慢的说道。

    “现在的问题是施廷内斯先生拒绝就此事再次和我国商人展开会谈。所以我恳请陛下劝说施廷内斯先生继续回到谈判桌上。我现在最为担心的是,假如我们两国在煤炭贸易上的商战继续升级,那么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关税和经济政策,毕竟贵国使用非洲劳工和组建行业卡特尔的事情给我国国民的印象十分不好。索尔斯伯里首相让我转告陛下和比洛外长。在最近一次的保守党内会议上。张伯伦先生已经打算把关税政策的矛头由美国指向德国。这是个十分令人遗憾的消息。”格雷以英国绅士特有的微笑,软硬兼施的向威廉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不太妙的消息。请贵大臣带我向塞西尔侯爵转达谢意,我会尽快责成内阁开会讨论此事。并给予贵国政府确切的答复。”威廉简短有力的回答道。

    送走了格雷,威廉迅速召集瓦德西内阁的部分成员以及煤炭业界人士,倾听他们的看法。按照威廉的本意,此事有必要向英国妥协,否则一旦张伯伦的帝国优惠制进一步扩大,或者关税政策转向贸易保护,那么对德国在未来的海外贸易是极其不利的,尤其是两国的特别最惠国商约在1902年即将到期。按照1895…1897年间的经济数据,德国对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的出口,占据了德国海外贸易份额的三分之一强。

    不过,威廉的想法并未得到业界和内阁官员的支持。

    以施廷内斯为首的煤炭业者并非不想和英商议和,但是对于英国人提出的条件不尽满意。施廷内斯认为,德国在海外的市场份额应该是全球性的,也就是除英帝国范围以外的所有实行准自由贸易的地区,或者英德两国均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地区。

    这将涵盖除了俄国和美国以外的几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而上述两国均为产煤国,美国仅少量进口英国无烟煤而基本不进口德国煤炭,俄国则给予了英国在关税上的特别优惠,所以德国无法在彼得堡和英国煤炭进行有效竞争。

    英国煤商则坚持将市场协调的地区限定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地区,他们认为,在缺少大规模商船队的支撑下,德国煤炭是无法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和英国展开竞争的。

    此时,虽然德国的造船业飞速发展,蒸汽动力的钢制商船的总吨位已经上升到100多万吨,但是和英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仅仅相当于后者20%,当然,即便如此德国依然在1897年超越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航运国。而英国的蒸汽商船队规模超过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煤炭作为一种散装货物,在大部分时候是由不定期货轮从英国运往全世界各地的,这种航运上的安排决定了其低廉的运费,像这种单位重量价值很低的大宗商品也只有靠这种航运政策才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否则长途运输的费用会大大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

    普鲁士的贸易大臣认为,如果把英德协议的范围扩大到地中海沿岸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那么德国是可以感到满意的,因为再远的地方,德国煤炭缺乏足够的航运支撑,难以大规模和英国有效竞争。

    不过财政大臣认为,如果单从扩大销量而非利润的角度考虑,广泛的自由竞争才是德国获得长久利益的保障,他认为在无法获得国家补贴的情况下,英国煤商迟早会从德国占据优势的地区消失,届时德国就可以垄断这些地方的煤炭供应,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

    即使这个时间比较漫长,由于煤炭低价倾销会造成的总体需求的扩大,因此对于德国在未来也是大有裨益的。

    瓦德西也认为单纯从商业和国家收入的方面考虑,首选英德两国在全球市场实行1:1的配额销售,其次就是自由竞争,后者会导致英国煤炭企业长期缺乏利润而濒于破产。

    “以当前的贸易数据看,英国1。8亿吨的煤产量中出口8000万吨,而我们不考虑炼焦煤的出口,则只有2000万吨。也就是说,全球的动力煤总的市场规模是1亿吨,亚洲和南美虽然当前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大,但是增长十分迅速。总的来看,如果继续执行自由竞争的政策,并且得到劳工处和航运部门支持的话,在全球需求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煤炭产量会在五年后翻一倍,达到2。2亿吨的规模,而英国的产量不仅不会增长,甚至有可能略微下降。双方占据国际煤炭贸易的市场份额会也从现在的2:8转换为8:2,这将使德国煤炭在部分海外地区形成垄断地位,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西里西亚煤炭商会认为,全球范围内的自由竞争是当前的次优选择。同时,这也是英国同行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施廷内斯分析道。

    “假如施廷内斯先生的分析是正确的,”瓦德西踌躇满志的说道:“那么对于英国人来说,在全球范围内和我们分享市场将是他们最为现实的选择,这至少可以保证他们海外贸易的利润不会大规模的持续减少。至于劳工处的支持则丝毫不必担心,航运方面,我国当前新船的开工规模达到了英国的40%,考虑到我国出口货物的总价值、总吨位尤其是总体积大大低于英国,所以当我国的商船队规模达到英国的35%,我们就足以支撑起德国煤炭在全世界市场的优势地位。这一天不会太久,快得话也许三至五年就可以实现。”

    十天后,英德煤业谈判因双方观点差距过大而告破裂,尽管在最后时刻,英国表示愿意分享整个波罗的海和东地中海沿岸的贸易,不过还是被德国代表团拒绝了。

    同一时间,德国驻伦敦大使哈斯菲尔德正式照会英国外交部:德国政府认为由政府出面干预煤炭贸易有悖自由贸易的传统,也有悖于自由竞争的商业精神,德国政府在现阶段不会考虑。

    威廉对于这一结果多少有些担忧,虽然在此前的会议上,赫伯特提出了和英国谈判破裂将会影响英德关系的看法,不过却被瓦德西本人以及企业界毫不犹豫的忽视掉。

    接下来,英国会采取何种报复措施?德国由此获得的每年大约1500万英镑的收入是否值得呢?威廉怀着有些不置可否的心情迎来西元1899年。由于他的穿越,本位面的世界历史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美西战争还有木有?日俄战争和布尔战争还有不有,他心里真是一点底都没有。(未完待续。。)

    ps: ; ;有读者对上一章关于新普鲁士的安排有所质疑,在这里希望读者诸君相信自由的近代史功底和逻辑分析能力,任何重大事情都会有缘有灭有因有果,本书就严谨性和规模的宏大而言在近代德国历史穿越文中无出其右,诸位有任何质疑都可以耐心等待后续章节的解释。
第一百八十四章 柴油机和潜水艇
    19世纪末期是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终于在20世纪初将人类文明推进到汽车时代。

    1898年初,一则《法兰克福商报》刊登的招商广告吸引了威廉的注意。这是狄塞尔为自己的“压燃式发动机”打出的诚征国外代理商的广告。

    狄塞尔1856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父母是德国移民。1870年普发战争爆发后,他移居到德国奥格斯堡的叔叔家,在那里他就读职业学校。1875年,他进入慕尼黑科技大学学习,5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返回巴黎从事制冷专业。在工作中,他深感蒸汽机的效率低下,于是萌发了设计新型发动机的念头。1890年他回到柏林,不久后他建造了一台以氨气为动力的发动机并进行研究,但不幸的是,发动机的爆炸差点要了他的命。出院后他继续研究工作,并在1893年提出了定压加热循环原理(即“狄塞尔”循环),并申请了专利。

    1897年,他成功制造了一台能安全运转的热机。在奥格斯堡机械厂,他亲自启动了发动机,那一瞬间,热机领域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诞生了。虽然这台单缸引擎的功率仅为14瓦,但效率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蒸汽机和已经发明的奥托式内燃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6%。

    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柴油机了,不过当时还不烧柴油。也没有柴油这种油品,主要使用蓖麻油或者棕榈油之类的植物油。

    柴油机以其高效率在日后的军事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海军的潜艇和鱼雷艇以及陆军的坦克方面,柴油机相比汽轮机和汽油机有着难以逾越的优势。

    为了促进狄塞尔事业的发展,威廉利用在慕尼黑举行的德意志诸侯会议的机会,访问了奥格斯堡机械工厂股份公司,这是世界著名柴油机制造商——曼公司的前身。

    在这家当时只有几十个人,七八间厂房的简陋机械厂,威廉见到了狄塞尔和他制造的样机。这台只有14千瓦的发动机竟然占据了半间屋子那么大,仅空气压缩装置就有水缸般大小。想想百年之后。功率1400千瓦的船用柴油机也不过才这么大。

    当威廉告诉狄塞尔。他认为柴油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发明,并愿意给予投资的时候,狄塞尔真是百感交集,惊喜交加。

    此前。他已经以很便宜的价格把柴油机的生产许可给予了一家法国公司。此时还有一家瑞士公司和一家丹麦公司也有意购买柴油机的生产许可。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发明的前景并不看好。

    “我觉得这项发明有相当的军事价值。”威廉和陪同他前来的瓦德西商量道。

    “就是有些过于笨重了,我考察过曼海姆和斯图加特的几家机械厂。他们生产的比这个功率高两倍的机器也没有这般笨重。”瓦德西咧咧嘴,不以为是的说道。

    “尊敬的瓦德西首相,我们的这种发动机采用定压循环,虽然体积和重量较大,但是效率却是很高的,比采用奥拓循环制造的发动机要高出一倍以上。”狄塞尔赶忙在一旁解释道。

    “嗯,如果把这种机器装在船上,也许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威廉点点头说道:“狄塞尔先生,我决定对这个项目进行投资,并希望新公司可以垄断该产品在全世界的生产和销售,不知道大概需要多少钱?”

    “陛下,我已将这一发明在德国的生产许可授予了奥格斯堡机械工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家工厂。所以陛下打算投资的话只要和工厂董事会商议便可。”

    “我说的是全世界而不仅仅是德国。”威廉重复了一遍。他知道,柴油机发明后不久,狄塞尔便把生产许可授予了瑞士的苏尔寿公司和丹麦的bw公司,这两家公司和曼公司一起成为后世柴油机的三大巨头。

    “哦,是这样的陛下。这款发动机的许可我已经授予了法国的一家公司,同时也打算授予瑞士著名的苏尔寿机器厂和丹麦一家造船厂。”

    “法国公司既然已经购买了生产许可,也就算了,但是瑞士和丹麦公司就不必了。如果我们兴建一座大型工厂的话,产量应该可以满足全欧洲的需求的。”随后,威廉强调说道:“狄塞尔先生可以在新公司拥有一部分股份。”

    听到这个消息,狄塞尔自然是高兴至极,新工厂若得到威廉皇帝或者国家投资的话基本上就不用发愁销售的问题了。

    经过瓦德西的一番安排,新工厂由国营威廉皇家造船厂出资1200万马克在基尔兴建,船厂控股60%,奥格斯堡机械厂以现有资产获得新公司25%的股份,狄塞尔则以发明者的身份获得15%的无表决权的优先股。

    新公司被命名为欧洲联合动力公司,专注于柴油机的研发和制造。

    联合动力公司使用了造船厂现成的厂房,所以很快就投入生产。巧合的是,由帝国海军资助的德国潜艇研究所也就是霍兰的团队就在公司的隔壁办公,他们一直占用着由海军部分配下来的属于皇家造船厂的几间屋子和一个小型船坞。

    由于资金和人员设施配备充裕,霍兰到达德国后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潜艇的研制中去。1896和1897年分别制成两艘“汽—电”混合动力潜艇。

    1896年研制的“威廉…1”号潜艇便已经具备了现代潜艇的基本特征,在征得威廉的同意后,霍兰决定以皇帝的名字命名,以感谢德国海军在他事业最困难的时期给予帮助,使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转折,获得了成就梦想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威廉…1”号潜艇艇长15米,艇上装有一台汽油机和一台电动机,由蓄电池给电动机供应电力。水面航行时,用汽油机;水下航行时,用电动机。这艘潜艇上还装有一具鱼雷发射管,能在水下发射鱼雷。

    继“威廉…1”号潜艇获得成功后,1897年10月17日,时年56岁的霍兰又成功地制造出了具备很强实战能力的“威廉…2”号潜艇。该艇长18米,装有60马力汽油发动机和以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机。在水面航行时,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8海里,续航力为1200海里。在水下潜航时,则以电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5海里,续航力60海里。

    该艇水面排水量288吨,水下排水量320吨,共有9名艇员,武器为两具艇首鱼雷发射管(有4枚鱼雷)和1门火炮,火炮没有旋转装置,只能靠操纵潜艇艇体瞄准目标。该艇能在水下发射鱼雷,水上航行平衡,下潜迅速,机动灵活。在随后一次实验中,潜艇从一千米外的距离上发射鱼雷成功命中靶船。

    “威廉…2”号潜艇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汽油机,汽油机固然体积不大,重量也轻,但是汽油挥发燃爆的危险系数很高,而且排出的废气对艇员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难以在海上持久作战。

    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性更好的发动机,霍兰向隔壁的联合动力公司的工程师们咨询,结果发现柴油机恰好符合霍兰的要求。和汽油机相比,柴油机在发火时不需要复杂的点火装置,也无汽油挥发燃爆的危险。而且具有热效率高和使用可靠的优点。

    当时,联合动力公司已经为俄国的诺贝尔石油公司制造了两台以混合煤油为燃料的船用柴油机,装备在伏尔加河上的两条运油船上,运行效果极好。最重要的是,人们发现使用生产汽油剩下的更高馏分的柴油可以使这种发动机发挥最大的效果,比使用各种植物油功率要强劲得多。

    1899年时候,汉堡…美洲航运公司在其最新客轮上装备了燃烧重油的锅炉,所以德荷皇家壳牌公司在汉堡建立了一座大型储油仓库,以备更多装备燃油锅炉的客轮需要。

    柴油是一种介于汽油和煤油之后,重油和润滑油之前的中等沸点馏分,此事尚缺乏主要的工业用途,所以当燃烧柴油的发动机在伏尔加河上投入使用后,德荷石油公司的业务员迅速跑到了联合动力公司,希望从这里打开突破口,为自己的柴油寻找买主。

    在霍兰的chayexs。。chayexs。推荐下,帝国海军大臣亨特里克考察了联合动力公司的柴油机产品,他认为这种新式发动机不仅十分适合装备潜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