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势凌云霄-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表哥宁天赐一句话提醒了吴峥,正当犹豫不定要不要撤兵回去时,派出的斥候陆续回来了。

“报!逍遥王,宁将军,左前方十里之外发现匈奴骑兵。”

“有多少人马?”

“大概在三千人马左右。”

“报!右后方出现一支约一千人马的匈奴骑兵,正在急速靠近。”

“再探再报!”

“遵命!”

很快,又有接连两拨斥候报告说,右前方和左后方相继出现了匈奴骑兵。人数也大都在一两千人左右。四路逐渐包围过来的匈奴骑兵总数,接近八千人。

八千对五千,而且是分别从四个方向围堵过来,看来沙坨可汗就没打算让这支孤军深入的并州骑兵再走出沙漠。

吴峥和宁天赐稍作商议,便有了主意。

五万人马,这里只出现了八千左右,剩余的四万多呢?吴峥不改初衷,只是打探沙坨可汗的情况,并不想与之在大沙漠中决战。所以,两人率领五千骑兵在被匈奴四路骑兵合围之前,竟果真沿着沙漠上那明显的马蹄痕迹追了下去。

并州的五千骑兵在前,匈奴的八千骑兵在后,于沙漠之中上演了一出追逐大战。

由最初的西北方向,折而向西,继而向南,两个时辰之后,沿着地上的痕迹的确是来到了幽州边境。只是,痕迹并没有进入幽州境内,更没有绕回鸣沙城,而是再次改变了方向,沿着幽州边境直奔正西而去。

若是沿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则是黑辽国哔叽王的地盘。由黑辽国边境再南下,不需半日行程就到了并州地界。

“好狡诈的沙坨可汗,其帐下一定有能人相助。或者干脆就是来自中原大周伪朝廷的官员也说不定。不然我们刚刚从并州调兵,他们是不可能如此快得到消息的。”

“逍遥王,如今并州守军不足两万,而且精锐都已调到幽州,根本无力抵挡沙坨可汗四万多骑兵,何况还是突然袭击。”

“二表哥,你现在率领三千人马火速赶回鸣沙城,留下并州的人马驻守鸣沙城替回关向英。并传令于关向英,让其沿途巩固鸣沙城与幽州之间的通道堡垒,确保幽州与鸣沙城之间畅通无阻。至于他回到幽州后该做什么,自有百胜将满如海前辈安排。”

“遵命。”

对于吴峥的命令,宁天赐从来没打过折扣。不仅是父亲宁云冲再三叮嘱的结果,也是吴峥一直以来的表现征服了宁天赐。不论是武功修为,还是人格魅力,都让宁天赐心悦诚服。

目送宁天赐分兵三千掉头赶回鸣沙城,吴峥一挥马鞭,率领余下的两千并州骑兵,一马当先直奔尾随在后的八千匈奴骑兵迎了上去。不等两军相接,中间尚有半里地左右时,吴峥突然勒住坐骑,从肩头取下长弓,弯弓搭箭,连续射出的箭矢宛如一条直线般,向对面疾驰而来的匈奴骑兵射去。

真可谓弦响箭到,箭到人倒。

吴峥立在原地一口气把箭袋中一百只狼牙箭悉数射出,便有一百名匈奴骑兵倒地。因为匈奴骑兵奔驰的速度过快,后面赶上来而来不及躲闪,被倒下的骑兵和马匹绊倒的匈奴骑兵足有数百之多。

吴峥射出的连珠箭矢,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刃由匈奴疾驰而来的骑兵中间穿过,硬生生撕开了一个口子。

身后的两千并州骑兵有样学样,虽然没有吴峥那样惊人的膂力和准头,也还是杀伤了众多匈奴骑兵。当然,并州骑兵能够射到匈奴骑兵时,自己自然也进入了匈奴骑兵弓箭的射杀范围之内,双方都有所伤亡。

“五百人居左,五百人居右,一千人断后,冲!”

吴峥可不想与匈奴骑兵对射,因为并州骑兵根本就不是对手。于是收起长弓,命令队伍组成一个箭头状攻击阵型,自己亲自在前充当箭尖,挥动凌云剑催马就冲了上去。

别看匈奴骑兵人数众多,足有吴峥两千人马的四倍,可是被吴峥一阵****撕开一道口子后,又突然冲上去,手中凌云剑剑气纵横,顿时便把他们的队形冲乱了。如此一来,身后的并州骑兵自然也就有机可乘。以吴峥为箭头,一左一右的五百骑兵如同一把楔形匕首两端的利刃,把最初只有三五骑宽窄的口子,撕成了足有数丈宽。

随即,后面的一千骑兵又横扫过来,迅速就杀入了匈奴骑兵队伍的中心。

看似并州骑兵是被匈奴骑兵包围在了中间,可是,中间的空隙却越来越大。终于有匈奴骑兵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恐慌,从而带头纵马逃离,八千人的匈奴骑兵留下足有一千五百多具尸体落荒而逃。

战后检点,虽然并州骑兵也伤亡了五百多人,可是比起匈奴骑兵来,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的。

尤其是,在并州骑兵心目中一向难以战胜的匈奴骑兵,竟然被自己打败了,而且是两千人打跑了八千人,这可是从未有过的胜利。不由自主,剩下的一千四百多并州骑兵,纵马围着逍遥王吴峥开始雀跃欢呼。

吴峥知道,这次能够战胜八千匈奴骑兵,关键还在于己方的勇气。兵法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同时,自己以身士卒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还有谁认为匈奴骑兵是不可战胜的吗?”

“没有!没有!”

“我们并州骑兵才是天下无敌!”

“天下无敌!”

吴峥岂能不了解中原军兵心中对于匈奴骑兵由来已久的恐惧,所以趁势鼓动了几句,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高昂起来。

“沙坨可汗正打算前去偷袭并州,大家敢不敢与之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消除了心头对匈奴骑兵的恐惧感,本就是些血气方刚的青壮年,在刚才一战的血性刺激下,士气已经达到了最高峰。

“打扫战场,埋锅造饭,一个时辰后出发!”

百万字的感慨

总感觉在没人喝彩的舞台上独自扭捏着身体,发出一些只有自己一个人沉醉的声音,很无奈,很无聊,很卑微。

还要坚持吗?

四百六十九 并州大战

并州城东北方向是一个三角形地带,西侧是西北东南走向的锗狼山脉,山脉往西是黑辽国哔叽王的地盘;往东北是一望无际的隔壁,则是匈奴的地盘,而其余是并州地界。

吴峥计算了一下时间,知道比自己提前大半天出发的沙坨可汗为了不暴露行踪,行进速度必定不会很快。于是,在距离并州尚有两个时辰路程时,突然率队进入并州地界,沿着边界处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急行军一个多时辰,在即将到达并州时,却又转向西北,借着逐渐暗下来的天色掩护,人含草马衔枚悄悄潜入到锗狼山上,在东面陡峭的山坡一处茂密的落叶林中埋伏了起来。

刚过子时,就已经听到山下传来沙坨可汗大队人马行军的动静。不过吴峥并没有出击,依然藏身于落叶林中,直到沙坨可汗四万多骑兵因同样不想惊动并州守军,采取静默行军而全部缓慢通过后,天色也逐渐亮了,吴峥还是按兵未动。

又等了半个时辰,估计沙坨可汗四万人马应该快要到达并州城下时,这才亲自率领一队斥候,悄悄离开埋伏地点,沿途寻找匈奴斥候和暗探,并一个不留地杀掉。目的当然是不想让沙坨可汗得到丝毫消息,而有所提防。

离开锗狼山埋伏之地大约有五十里距离之后,接连消灭了两三拨沙坨可汗派出的斥候后,才命人回去传令一千四百多骑兵偃旗息鼓悄悄尾随而进。

与身后的大部队汇合后不久,远处并州城外的守军营寨已经在望,吴峥停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会。发现沙坨可汗的四万多骑兵正在对绵延十几里的并州营寨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只是营寨中的士兵显然是得到了严令,只许放箭不许外出接敌。所以,虽然有个别营栅被匈奴兵冲开了缺口,但很快便又被并州兵死命堵住了。

再看远处并州城门处却一直静悄悄的,吴峥心中不由有些狐疑,难道守将周立还没有接到百胜将满如海的军令?

正当吴峥犹豫着,要不要先派人与周立取的联系时,突然看到并州城墙上竖起了一面大大的旗帜,上面正是“逍遥王吴”四个大字。

吴峥心中顿时了然,一定是百胜将早有安排,而且守军居高临下也已经看到自己这一千四百多骑兵悄悄摸上来到踪迹。于是,再不犹豫,挥剑就冲。

“杀,决不让沙坨可汗的一兵一卒逃回沙漠。”

“杀,杀呀!”

就在吴峥发起冲击的同时,并州城内也传来三声震天的炮声。顿时城门大开,一队五千人的骑兵蜂拥而出,身后则跟着近万步兵手持长枪也冲了出来。

刚刚发现身后遇袭,沙坨可汗心头就是一跳。不问可知,身后出现的并州骑兵一定是出现在沙漠中尾随在自己身后的五千人马。既然他们出现在了这里,那岂不是说自己的八千奇兵被消灭了吗?

“这怎么可能?!”

多少年了,在沙坨可汗的记忆中,与汉人交手几乎就没败过,特别是在一多打少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等沙坨可汗想明白,并州城门又已大开,虽然冲出来的骑兵并不多,可这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作战。而眼前刚刚还在极力防御的营寨中的并州军兵,也打开营门攻了出来。

三面受敌,虽说总人数还是自己占优,可沙坨可汗已经开始心虚了。

急忙指挥四万多骑兵分成四路,三路分别应对背后,前面和营寨中的并州兵马。留一队作为接应,并守护在自己身边。

只是让沙坨可汗想不到的是,来自身后的一股力量,虽然人数最少,攻击力却是最强。只不过眨眼功夫竟然攻到了自己的中军面前,而且与沙坨可汗直面相对了。

“沙陀可汗,还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

突然看到眼前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无铠甲,手无利刃,只不过拿一把两尺左右长短的短剑,极为放松地骑在马上,一手提缰,一手指着自己大喊一声。没来由,沙坨可汗只觉得心口猛颤,陡然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感。

“乳臭未干的小子,你是何人,竟敢如此大言不惭?!”

“哈哈,沙坨可汗,死到临头还嘴硬。你以为以你塞外未化之民的匹夫之勇,就能为所欲为吗?本王人称逍遥王吴峥是也,今天就来取你的狗命。”

说罢,吴峥手中凌云剑剑尖突然冒出一道白光,直射对面五丈开外马背上的沙坨可汗。

出乎吴峥的意料,自己势在必得的一击竟然被沙坨可汗身边两名侍卫奋不顾身纵身挡住凌云剑发出的剑气,替沙坨可汗而死,从而救了沙陀可汗一命。

“撤!”

沙坨可汗一见吴峥剑上发出的剑气就知道今日自己与手下的四万骑兵定然是凶多吉少了,所以再不敢恋战,拨转马头就跑。

吴峥手挥凌云剑不离拼命逃窜的沙坨可汗五丈,纵横的剑气猛追在后。只是,越是追杀,吴峥也不得不在心中暗自佩服匈奴人的凶悍。既然众多侍卫全部奋不顾身,挡在沙坨可汗身后,以至于吴峥的剑气全部被他们挡住,直到沙坨可汗成功逃入一片密林中,并率领区区不足百人的队伍成功窜入大戈壁中,逃之夭夭了。

不是不想祭出阳神彻底诛杀沙坨可汗,可吴峥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首先他不想让自己这个秘密在如此大庭广众下传播开去,不论是对于将来面对暗神组织的人,还是即将要召开的武林大会都没有好处。再者,祭出阳神后肉身便毫无抵抗能力,哪怕是一位身受重伤的匈奴兵都可以把肉身砍为齑粉,这样的险绝不能冒。

既然没能成功击杀沙坨可汗,那就回头收拾那些匈奴骑兵好了。

当吴峥返回并州城下的主战场时,才发现四万多匈奴骑兵,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竟然早就光光的了。而看到正站在那里指挥善后的关向英时,吴峥也就明白了百胜将满如海的安排。

一定是满如海得到宁天赐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让被宁天赐从鸣沙城替回来的关向英驰兵救援并州,不然关向英是不可能这个时候就出现在这里。

四百七十章 “势”由何而来

当吴峥率兵进入并州城时,街道两侧全部是欢欣鼓舞而夹道欢迎的普通百姓,甚至有人振臂高呼“逍遥王万岁”,一些士兵也随即附和起来。渐渐地,整座并州城内响起了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尽管边境上已经有接近五十年未发生大的战事,可是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五十多年前,特别是七十年前那场差点灭掉顾家王朝的大战。

当时就是黑辽国与匈奴联合起来,对中原大地实行突袭而引发的一场异乎寻常的战争。最终使中原北部的边境之地,特别是并州、幽州、顺天三府,可谓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数百万平民百姓惨遭游牧民族铁蹄的蹂躏,以至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所以,亲眼看到逍遥王吴峥率领幽、并两州人马,不仅把一向凶悍的四万多匈奴骑兵杀的七零八落,而且还是以少胜多,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久违的大胜,老百姓怎能不欢欣鼓舞,得胜而归的士兵又如何不豪气干云?!

并州城原守将周立并没有参加城内百姓与军兵的欢庆,早已由幽州节度使关向英那里得到百胜将满如海的将领,率队稍作休整便越过并州边境,进入匈奴境内,由西向东横扫过去。

同时,远在幽州北方三百多里外的鸣沙城内的宁天赐也带领一万骑兵,自东向西迎着周立大肆驱杀沙坨可汗的残余力量。

当两路人马最终与并州东北,幽州西北,深入匈奴境内达二百多里地的,隔壁与沙漠交界处胜利会师时,已经是十五天之后的事情了。

至此,以幽州突出在前,西有并州,东有顺天,成品字形的边境防御形态彻底成型。特别是位于幽州之北三百多里处的鸣沙城,更像是一柄锋利的匕首,直插匈奴南下的必由之路,使其再也休想悄无声息发动偷袭。

同时,百胜将满如海也对三府一城的守将和驻军做了适当调整。

宁天赐率领五千奇兵,一万步兵坐镇鸣沙城,以弥补关向英谨慎有余魄力不足的缺憾。

关向英依然坐镇幽州节度府,只不过,手下的六万兵马已经被满如海给分散开了。调往鸣沙城五千精骑兵,以及五千步兵。与并州府换防了两万部卒。又调往顺天府一万五千人马,所以幽州城内实际的原幽州兵马已经只剩下三万五千人。

虽然并州那边有敬庆王的势力做屏障,可百胜将满如海并未掉以轻心。考虑到并州城四周水土丰美,物产富饶,又是中原出塞贸易的必由之道,更易于养兵,所以便把并州城当做了三府一城的总根据地。

调并州原守将周立移镇顺天,把宁云冲换回来,百胜将满如海也不再前往临山,而是让顾柔与赵成军专职于在临山与并州之间传达命令。把临山干脆交给急先锋席仲平与顾鸾,并让顾柔送去一条“可大量招兵买马”的将令。

如今有并州、幽州、顺天三府在手,足有十五万马步军兵,北靠刚刚开拓出来的,匈奴二百里纵深的戈壁滩,东西更是连接并、幽、顺三府,可以说退足可以自保,进则可以与临山遥相呼应,再也不怕引起大周伪朝廷的忌惮,而按兵不动了。

这些调动与布置,都是满如海与宁云冲、关向英等人协商办理的,与吴峥毫无关系。不仅如此,自从战胜沙坨可汗之后,安抚完城内百姓,以及三府军兵,吴峥就一头钻进房间闭门不出。

转眼就过去了十天,眼看已经是八月初,距离与皇上顾舒约定的初十临安城鼓楼前一晤的期限也没几天了,吴峥的房门依然紧闭着。就连太行派代掌门翟素丽回来,都没敢去敲门。

吴峥在干什么?除了他自己之外,没人知道。

此时的吴峥正站在房间内,身体一动不动。双眼似睁非睁,双手自然下垂与分开如肩宽的腿侧。脑海里却完全不像身体这般静止不动,早已是翻江倒海般的热烈。

洪水奔涌而下;

山川看似不动,可同样蜿蜒前伸;

风,无形无质,却能摧枯拉朽横扫千里;

光,一泻千里,驱走黑暗迎来光明;

树木离地上长,叶落却要归根;

……

这一切自然现象无不有“势”,“势”即是外在,也是内涵。

可是,“势”又是由何而来?

水往低处流,故此才会奔涌不息;

山川的走势同样是由高而低;

树木之所以会叶落归根,还是因高就低;

可以说造成这些自然现象的“势”都是来自高与低的差别。

可是风呢?风的“势”又是由何而来?

为什么风可以上达九霄,下接地表,而不局限于地势之高低呢?

还有光,虽然看得见却摸不着,与风一样也不受高低之势的影响。

……

吴峥之所以会再次想到最初接触《凌霄九式》时产生的疑问,完全是得到了此次行军打仗的启迪。

万马齐喑,蹄声震耳,那一发而不可逆转的磅礴气势,彻底勾起了吴峥很久没有再思考过的问题——势。

现在越想越觉得自己最初的理解过于简单了,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只看到了万物有“势”,却没有看到“势”之由来。

由此,吴峥又联想到来自微子启墓穴甲骨上的原始剑式。

“那难道真的只是一招,或者半招剑式吗?”

虽然,不论是师傅剑痴刘青的理解,还是甲骨上刻画的纹路,都像极了一个人在舞剑留下的痕迹,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吴峥第一次对此产生了怀疑。

本来那七块甲骨上只是刻画了一些纷繁的纹路,并没有看到剑。会不会是因为师傅一生痴心于剑,所以才想当然的以为是一招剑式?从而把自己的思路也局限在了剑招上?

“若不是剑招,不是剑式,那又是什么?!”

闭目沉思良久还是不得要领。

终于,吴峥的身体先是大幅度前倾,继而缓缓动了起来。

四百七十一 难以置信的发现

这次既没有拔剑,也没有抬手,而是用整个身体来模仿微子启墓穴中七块甲骨上的纹路走向。

开始很慢,因那些纵横的纹路早就刻在吴峥的记忆深处了,所以渐渐便加快起来。以至于最后干脆闭上眼睛,借助脚下凌云步法的配合,在室内高速行走起来。

让吴峥惊讶的是,即便闭着眼睛,竟然也丝毫碰撞不到室内的任何物件。每当即将接近比如桌椅,比如床沿时,脑海中马上就会发出警示,而且,身边物件的轮廓也会及时出现在脑海中。

更加难以置信的是,随着速度的进一步增加,一套虽看似繁复,其实却只是刻满了七块甲骨的纹路,吴峥竟然怎么都走不到头。似乎自己闯入了一座巨大的迷宫,无论怎样走也找不到出口,找不到尽头一样。同时,可以明显感觉到所行进的路线没有丝毫重复的地方。

“整个房间总共才多大点地方,再除去桌椅床铺等,也不过半丈见方的空间,可谓尺寸之地,何以会如此呢?!”

脑海中一分心,吴峥再也没法保持高速运动的趋势,陡然停了下来,随即睁开了眼睛。

“难道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不成?!”

因为睁开眼睛的吴峥发现,自己依然站立在原地,依然保持着行动之初身体大幅度倾斜的姿势。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吴峥决定再试一次,而且这一次将不再闭眼。

迈腿,加速,随着速度越来越快,吴峥发现眼前的景物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巨大的,看似虚无的地方。脚步所踏之处根本就没有什么桌椅床铺,更不是在那间窄小的房间内。

不论怎么走,即便把速度增加到极致,却总也走不出眼前这个看似虚无的空间。而且,脑海中那刻在来自微子启墓穴中七块甲骨上的繁复纹路,的确变成了永无止境一样。

啪嗒一声,吴峥因为分神,突然踏错了一步,脱离了甲骨上繁复纹路的轨迹,一脚踩在了椅子腿的横撑上。原本高速行走的身体,就那样戛然而止,似乎不存在一点惯性一样。

吴峥彻底呆了,或者说是懵了。

“那七块甲骨上所刻的,究竟是什么?!”

再走,再试,结果还是一样。只要吴峥不想停下来,又没有走错,便始终如同走在一处陌生的虚无空间内,一巨大迷宫中一样。

“明明只不过是刻满了七块甲骨的纹路,为何却给人一种永远都走不动尽头的感觉?”

最终吴峥还是选择暂时放弃了,知道即便以现在的修为就是走到力竭而死,恐怕也找不到答案。既然如此,还是等将来修为再进一步提升,或者得到另外的启迪时再做尝试。

再者,吴峥并没有忘记时间的流逝,心里一直计算着日子呢。

把自己关起来后的第十五天,八月初六傍晚时分,吴峥终于打开房门走了出来。

“公子,公子出关了!”

开门就看见已经回京的莫紫出现在眼前,随即张口大喊了一句,话音没落,人已扑进吴峥怀中了。

“紫儿,现在不行吧?”

吴峥当然还记得,刚刚收取并州城,莫紫就是在这里鼓捣那面写有“逍遥王”大字的旗子,被自己看的不好意思起来时,所说的那句“公子,现在可不行,旁边还有人”的话,于是顺嘴就取笑了她一句。

“我不管,亲都被公子亲过了,还怕什么。”

“公子。”

听到身后传来铁凝的声音,以及纷沓的脚步声,莫紫才急忙从吴峥怀里挣脱出来,红着脸躲到了吴峥身后。

吴峥见众女竟然全部到齐,就是远在临山的宁小倩和宁小坤也赶了过来,不由略带歉意地一笑说道:“让大家担心了。”

“公子,今日已经是八月初六,再不动身怕要来不及了。”

众女之中,按年龄算虽算不上铁凝最大,可是大家都很自觉地站在了铁凝身后。

“嗯,是该动身了。离开清河的时候,还答应过皇上顾舒初十于临安一晤。若想及时赶到,恐怕还要有劳岚儿才行。”

同时,吴峥脑海中却在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绕道临山把彩凤公主顾鸾也带上。连大皇子和柳史青都知道顾鸾在临山,皇上顾舒是不可能不知道。若是带上顾鸾,等与皇上见面时,气氛会不会好一点呢?再说,至今也没想好该如何答复皇上顾舒,吴峥也很想与顾鸾商量商量。

“小倩姐,小坤姐,顾鸾有没有说要去雁荡?”

“弟弟,临来之前,我们曾找过小姐,小姐说她自己不便做主,还是由公子决定。”

正在吴峥犹豫之际,突然看到站在铁凝身后的顾柔看着自己微微点了点头。吴峥就猜到,顾柔一定也听说了什么。起码已经听说了皇上顾舒派人专程到清河给自己传话的事。那就是说,顾柔点头的意思,是要自己带上顾鸾。

于是吴峥看着众女说:“我们还是先回临山,带上顾鸾再由临山动身吧。”

“好吧,绕道临山并多走不了多少路。”

与众女商定之后,吴峥自然还要去前面见见百胜将满如海和大舅父宁云冲等人,不能总当甩手掌柜。

“小倩姐,小坤姐见过大舅父了吗?”

“我们已经来两天,早就见过了。”

吴峥笑笑抬脚就走,刚刚转过迎门墙,却突然遇到了翟素丽。原来刚才翟素丽正在前面与父亲翟文云说话,虽然听到莫紫那声高呼了,却没好意思扔下父亲跑过来。

“公子。”

“素丽什么时候到的?”

“公子闭关后的第五天。”

“翟掌门还好吧?”

说这话的时候,吴峥多少有些歉意,因为自从大战结束后,便一头钻入房间,甚至没顾上去看一眼翟文云。

“爹爹身体恢复的不错,虽然武功很难再恢复到鼎盛时期,不过,坚持治疗下去,应该能恢复一半修为。”

“这样就好,回头我再给翟掌门疏通一下经穴。”

“多谢公子。”

“去吧,她们都在后面收拾行装。我到前面看看,然后连夜动身启程。”

“嗯。”

四百七十二 临安会晤

铁凝、云岚、莫紫、顾鸾、顾柔、宁小倩、宁小坤、凌月、翟素丽、漱玉公主、欧阳琴心十一个女孩子陪伴吴峥,在云岚阴阳叠步阵的协助下,于八月初十上午辰时初便来到了临安城城南唯一一座鼓楼前。

吴峥刚刚出现,只见鼓楼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急忙迎上来躬身施礼。

“五品带刀侍卫刁俊拜见吴副都统。”

“刁侍卫无需多礼,请起。”

吴峥多少有些意外,刁俊竟然成功躲过了那场京城政变。心念电转之间,不由心想,也许刁俊事先就被皇上选在了身边,早早便离开了京城,从而躲过了那场灾难也说不定。

“刁大人,皇上何在?”

“吴副都统请上楼。”

吴峥转头四顾,见鼓楼附近并没有多少行人,更没发现任何可疑之人,便对远处的顾柔点点头,抬脚跟在刁俊身后拾级而上。

铁凝众女自打进入临安城起就与吴峥分开了,虽未远离吴峥,却是在顾柔的刻意安排下两两一组,隐身于街道上的行人之中。或流连街景,或观赏街边摊贩摆出的五花八门的物件,扮作了沿街游玩的仕女。而顾柔则专门照顾毫无自保能力的顾鸾。因不知道鼓楼之内会不会发生意外,所以暂时没让顾鸾跟上来。

来到鼓楼二层出口处,先一步的刁俊往旁边一闪身,单膝跪地向正坐在那里,一袭富家翁打扮,因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的皇上顾舒禀报道:“吴副都统到。”

随即站起来,轻手轻脚地从入口处又退了出去。

显然是皇上事先吩咐好的,所以刁俊口中并没有称呼“万岁”等字眼。

“吴峥叩见吾皇万岁!”

吴峥却没有省去对皇上的称呼,急忙躬身向前紧走几步,跪倒在地对顾舒行大礼参拜。不仅仅因为曾经是皇上的月使,看在顾鸾的份上,吴峥也不得不跪下去。

整个鼓楼上并没有多少人,除了皇上顾舒、刁俊和吴峥外,就是四个窗口处各站立着一位同样便衣打扮,面向鼓楼外的中年人。虽然吴峥都不认识,可还是能猜出来,定然是皇上的贴身侍卫。

“呵呵,起来吧。这个时候,就不要再讲究这些规矩了。坐下说话吧。”

说着,随手指了指左下首的一张椅子。

闻言,吴峥谢恩之后,便走过去缓缓坐了下来。

“万岁,……。”

“知道你应该有很多话要问,不过今天还不是谈论那些事的时候。你先看看这个。”

说着,皇上顾舒把身前桌子上的一本奏折向吴峥所坐的方向推了推。吴峥急忙站起来,躬身伸双手从桌子上把奏折拿起来,打开后只看了一行,眼泪就掉了下来。

竟然是外公宁泽中的手书!

含泪抬头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皇上顾舒,吴峥接着往下读:

“……,宁家世代忠良,佐五代先皇,至老臣已是四世为相。实可谓皇恩浩荡,敢不以身报国。老臣膝下二犬子,长子云冲勇而少谋,次子云举文韬武略有先祖之遗风,却膝下无子,仅生二女。至于孙辈,除已故小女云燕之子吴峥外,云冲膝下三子均差强人意。

老臣深知浩劫已近,身为当朝右丞相责无旁贷。唯希望万岁看在宁家世代忠良的份上,保一血脉于世,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