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警之回归祖国-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停止全部休整,准备输送部队,并且将中美联合空军拨调华夏志愿军远东驻军的作战飞机全部派往海参崴,对苏军坦克师驻地实施轰炸。
文平的过激举动让苏联方面无比震惊,这场秘密交战是在双方不生不响的情况下发生的,根据战果调查,志愿军的主战坦克竟然和苏制的t34不相上下。
打惯了日本人薄皮大馅战车的志愿军军坦克手们第一次遇到这些经验丰富,战斗力极高战斗意志非常强的对手,而且56式坦克在t34中型坦克的作战中并不占据优势,两种都是各有所长的优秀坦克,历史上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对抗,苏联人的挑衅让文平真正的认识到了不足,自己引以为傲的机械化军还不是苏军一个装甲军的对手。而苏军有五十一个装甲师在东线作战,实力之悬殊可见一斑?
机械化军重装第一师第三团损失三十七辆56式主战坦克,而苏联人仅仅损失二十一辆t34中型坦克和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事件的起因是苏军坦克师授命进行试探性挑衅,根据苏联方面最高统帅部的分析国民政府很可能向英美实施政治求援。或者抗议等行为,这样苏联方面就先拖住国民政府的接收行为,从远东战场将七十个师的兵力进行抽调,投入加强到主要攻击方面,通过斯大林最高统帅的身份置换,彻底否认中苏新德里协定的合法性。
但是,显然华夏人的反应超出了苏联方面的预计,华夏志愿军当即就进行了猛烈的还击。大批的部队开始集结,原本在黑龙江整训的轻装集群开始开始的向贝加尔湖地域挺进,似乎要切断苏军在远东的部队的后路,而且当夜又展开的猛烈的空袭,华夏志愿军似乎把苏军视为了日本人第二,用志愿军与苏军交涉的参谋长程海的话说,就是一切停留在华夏领土上的外**队都是侵略者,驱逐或许就地消灭。
中苏方面的交火震惊了华盛顿与伦敦,南京方面则跟无事人一般,无论谁询问回复都是正在调查。蒋介石则出面听取了文平的电话汇报,对于文平坚决打的决心蒋介石没有支持亦没有反对,蒋介石也在观望国际动向。
美国与英国特使相继前往华夏和通过远东前往苏联。对于斯大林来说,在远东的挑衅几乎是得不偿失的,这让他抽调部队的计划暂时的停止了下来,因为华夏志愿军总司令官文平在战略还是非常有见地的,如果被其发现了红色帝国的暂时性虚弱该如何处理?而且在海参崴事件中,斯大林几乎是独断乾坤坚持强硬立场。
不过斯大林也清楚,拳头强硬才是真正的强硬,立场的强硬是随着时局和力量的对比所发生变化的,华夏志愿军的背后是孤注一掷支持的美国人与英国人。苏联需要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战后援助,为此斯大林感到万分的头疼。争取美国人与英国人的支持对于现在的苏联非常重要,斯大林决定演场好戏给美国人和英国人看看。但是文平却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对手。
不过,斯大林的打算落空了,美国与英国方面显然并不支持苏联调查的主张,要求苏联方面按照新德里协定执行,因为美国制定的整体战后联合战略,很有可能因为苏联人在远东的小动作最终功亏一篑,斯大林命令在从远东撤退的同时加大破坏力度,但是斯大林哪里知道,在远东苏军已经没有任何可以破坏的东西了,除了海参崴之外的全部城市被焚烧一空,让华夏人没粮食吃,没房子住,没有水和电在内的一切一切。
除此之外,苏联人将在远东投降的七十余万日本战俘强行扣留,押往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从事重体力劳动。
海参崴事件虽然非常迅速的得到了解决,但是文平不是笨蛋,让斯大林吞下了一枚苦果的同时,也意味着华夏必须向美国人进行靠拢,成为美国未来挟制苏联的筹码,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平衡的两大势力之间才是最为游刃有余的,而不是在战略平衡尚未失衡之前倒向任何一方。
斯大林对于土地的执着让文平很是震惊,尤其是在这种条件下苏联人还敢做出尝试,文平的猛烈还击也让苏联人意识到了华夏方面捍卫领土的决心与主张,这只不过是暂时性的将问题压制住了,一旦苏联整体经济和工业得到回复,那么远东问题将从新回桌面。
文平心里很清楚,斯大林吃了这么大的一个瘪的情况下肯定会在酝酿很多报复性的手段,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加强武装部队的自身的实力,文平将苏军t34中型坦克与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残骸分别移交了美军方面,经过对比美军发现他们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要是与t34中型坦克对战竟然不占据任何优势,这一点让美国人也十分震惊,要知道苏军与德军交战中苏军的各类型t34坦克损失数字一直居高不下,排除驾驶人员等各方面的因素,当时德军的黑豹h中型坦克,简直就是苏军的一场噩梦,没想到他们的坦克原来如此优秀,美国保守估计只有美国陆军第1集团军属第3和第9装甲师最新装备的m26坦克能超越苏联的t34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十二章 苏联的异动
不过此时的文平显然没有考虑那么多,文平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部队的休整和东北的建设与研发上面,就连委员长指点要求参加的10月10日两党签署的双十协议会议都没到场,现在对于文平来说时间就是一切。
但是,部队的休整归休整,文平命令程海立即组织三个军的部队进入远东,以最快速度抵达中苏协定中的边界线,开始设防构筑工事。
就在文平返回东北的途中,苏联首都莫斯科,朱可夫一身上将军装,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门口。征得斯大林的同意后,朱可夫整理了下着装,打开门走了进去。
身为最新任命为远东地区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兼远东兵团集群副司令的朱可夫来到这里面见斯大林,目地耐人寻味。
当年的大清洗并没有影响到朱可夫,就是后来的清洗也没有波及到他,是为数不多被斯大林看中的苏联高级将领。
如今的远东地区是斯大林的一块心病,而且不单单是因为这里,还有库页岛问题。最主要的是,有志愿军这么一个邻居,加上漫长的边界线,一直都让斯大林寝食难安。
如果现在的华夏还是原来的华夏,斯大林完全不会去在意。而斯大林分割蒙古的政策也能顺利的执行下去。也不用时刻担心中华是不是要进攻苏联?进攻点又是在哪里?
一个月前新德里会议蒙古的事情,虽然蒋介石有所妥协,斯大林何尝不是在妥协。这个妥协直接导致,斯大林不得不多派军队前往远东地区,无形中也增加了军费负担。
本来要把蒙古搞成一个缓冲区,现在这个计划的破产了。斯大林不会认为文平会放过远东剩下的那一百五十万的土地。
按照斯大林对文平以往的事迹分析。这位强势的志愿军总司令,一向是有仇必报。就连英法的竹杠都没有放过。而且还把英法从华夏收刮走的大量文物要回去,这简直就是不可相信的事情。
种种事迹证明。这个华夏志愿军总司令绝对不是吃素的。虽然暂时蛰伏了,但斯大林相信。这是对方在积蓄力量,和此时的苏联一样,发展自己的工业,等待时机的到来。
斯大林很看中蒙古,因为华夏给苏联的压力太大了,特别是一个人口近六亿的陆地大国,而此时苏联还不到两亿,华夏还是公认的陆军强国。这些都给斯大林带来很大的压力。
斯大林并没有和朱可夫寒暄什么,直接就进入了主题。
“蒙古分裂和对华共产国际援助计划,做得如何了?”斯大林道。
列宁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承诺,当华夏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华的一部分。但在列宁死后,斯大林完全背弃了列宁的诺言,他杀掉了曾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副部长,然后拒不承认列宁说过的话。
后世。而在和德国对抗正为艰难的时候,斯大林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和放屁差不多。当苏联开始反攻时。这就是一个屁话,顿时就烟消云散。需要你时,就说得很好听,当局势一改变,就是一句毫无营养的话。
现在,斯大林又惦记起分裂蒙古的计划。
“刚刚展开,还没有正式的接触。”朱可夫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他此刻的心情。分裂蒙古的计划,说句心里话,要是真的成功。朱可夫也明白其中对苏联的价值。等于是在中苏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十分有军事价值。但他并不看好这样的计划。这个计划在华夏收复蒙古前就全部进行完毕的话,就不会出现蒙古被收复的情况。除非是华夏和苏联打一场,用胜利来决定归属。
“这件事不能着急,千万不要引起华夏和英美的注意。”斯大林道。
“我们要做好和中华打一仗的准备,一旦华夏发觉我们的计划,那战争爆发的几率会很高。”朱可夫无法劝说斯大林改变主意,也只能考虑后面的事情,做好和华夏战斗的准备,绝对没错。
计划如果成功,斯大林不介意和华夏打一场,再者说,如今苏联的军队,在斯大林看来,用数量都可以堆死华夏。
“什么时候要签署?”朱可夫道。
“在备战华夏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英美。”朱可夫并不打算再说华夏了,他清楚,如今的斯大林是听不下去任何劝解,干脆就把话题转移到英美身上。
“哼!面对英美,我们就已经是捉襟见肘,如果再搭上一个华夏。我们就算是胜利了,那也要损失惨重,这些愚蠢的华夏人。”斯大林哼了一声,一脸的愤怒。
朱可夫听到斯大林如此自负的话,心中叹了口气。
“现在我们在远东有多少军队?”斯大林道。
“一百五十万陆军。”朱可夫毫不迟疑的答道,身为这支重兵集群的副司令,这个数字一直都记在他的脑海中。
一百五十万的军队除了要防守几千公里的国界线,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力量去和华夏军队对抗,这些兵力只能维持正常的防御,就算要集结起来和华夏军队大战一场,估计也是会损失惨重。
“装备情况呢?”斯大林并不是不清楚这些事情,只不过还要确定一下。
“为了防御华夏志愿军,我们在远东地区有四个装甲师,坦克数量达到了一千三百多辆,装甲车也有六百多辆。火炮的数量三千多门,扣除一百毫米的火炮外,有近千门重炮。其他的火炮除了小口径步兵支援火炮外,很多都是战防炮和防空炮。飞机有近千架,咱们有着最强大的空军力量。”朱可夫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都不用考虑,事实上,这些数据他每天都要温习一遍。
“三千门大口径火炮,一千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近千架飞机。你说这些东西来对付志愿军,够不够?”斯大林想了想道。
朱可夫毫不思考的说道“根据情报,志愿军在回兵大陆时就已经最少有一千门重炮,坦克的数量最少也有一千辆,飞机也有上千架。这些都是保守估计,事实情况并不为人知。我觉得这些数据再翻上一翻是没有问题,因为在美国的支援下他们完全有实力可以达到。”(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国共冲突
处理完昆明的贪污事件后,文平又急匆匆的从昆明悄悄返回东北,因为军统密电苏联在撤出黑龙江时把大量武器装备留给了那边,而且最近这些天两方联系密切。
蒋介石知道文平不会参加内战,所以蒋介石对文平的要求是东北不能落入任何人手中,文平在途中专列一直处于保密无线电静默,蒋介石对文平在昆明的所作所为非常满意之极,尤其是放过孔令俊等首犯,孔祥熙也是心存感激,暗自称道文平终于学会做人了,但是宋霭龄却不这么认为,蒋介石对文平有知遇之恩,文平如果明事理的话,当不顾一切为之。
果然,文平的所作所为也让国内很多人不耻,原以为文平会打老虎,结果文平却什么也没打,只干掉了一些喽罗,最后还是闹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看样子孔家在国民政府之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够撼动,尤其是文平自己的专机都被孔令俊霸占,而且孔令俊在昆明就对外放话,谁的也不要,就要文平的专机,让他怎么来的怎么回去,果然,文平乘火车而来,乘火车而去,孔令俊的霸道让人瞠目结舌。
文平在列车上难得有时间,看看军统提供的特别情报卷宗,可以说这是军统单独提供给文平的绝密情报。
文平的专列才过重庆不久,1945年10月7日,一架隶属于华夏空军第十航空运输队的运输机在距离重庆市区二十几公里的上空突然爆炸。
整个重庆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般的震撼,孔家二小姐等八名昆明弊案的重要人证竟然就在爆炸的运输机中?是杀人灭口?还是有意的泄漏情报消息?专机是华夏志愿军总司令官兼华夏远征军司令官文平的座机啊?一时间扑朔迷离!名噪一时,嚣张跋扈惯了的孔令俊,孔二小姐竟然死于空难?为何如此之巧?没有人是傻子,宋霭龄大闹之下国府组成了专门的调查组,调查的目光很快集中在了飞机上面。爆炸的空军第十运输队的这架编号为3051的运输机是文平的座机,在昆明本来是直接飞往东北的,起飞前被孔二小姐强抢。导致文平只能做火车返回前线,在经过调查后似乎也没什么特殊结论。
正在调查陷入僵局的时候。一封被破译的秘密电文向着不明信号发出宣称炸毁志愿军总司令官文平座机的内容,这一下让调查走出了死胡同,原来间谍的目标是文平,通过内线得到的情报,或者是破译了出行的情报,所以把文平当做目标,孔二小姐的跋扈断送了她自己和一帮贪官,很快调查报告递交了蒋介石的案前。蒋介石也是万分的郁闷,孔令俊这完全可以说是自己在找死。
还好文平位高权重,宋霭龄也是知道轻重之辈,没敢找文平的麻烦。
1945年10月8日军,八路军在山西上党地区歼灭了进攻**辖区的国民党军。
此战在开始于8月下旬,第二战区阎锡山部1。7万余人,在日伪军配合下,自太原、榆次出发,侵入**晋冀鲁豫解放区的长治地区。
而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集中太行、太岳、冀南三区的主力及地方武装3。1万余人。于9月10日发起反攻,至此上党战役爆发,八路军先后收复长子、壶关等4城。继而围攻长治,阎锡山急调2万余人增缓,并致电中央请求支援。
10月2日何应钦、顾祝同指挥的部队派出军队支援阎锡山,但是在半路就被阻击,苦战一周部队不但伤亡惨重,而且未能前进一步,反而第六十九军还把自己的攻击出发阵地给丢了,震怒万分的蒋介石在法办作战不利的相关人员之后,才突然发觉。自己的精锐部队似乎全部投入到了东北?
1945年10月10日经过协调,国共两军停战。双方代表在重庆签署了《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但是蒋介石为了防止共党做大,还是决定把远在东北的精锐部队调回中原布防。因此在抽调华夏志愿军还是陈诚所部的问题上,蒋介石犯了大难,对于文平强烈的不打内战思想,蒋介石也是头疼不已,陈成等人多次要求以通共罪名软禁文平。
对此蒋介石也犹豫再三,文平这个人他简直就是猜不透,这个罪名很难成立,因为文平压根信仰的就是**,但是文平对苏联却没有丝毫尊敬和向往,而且又对自己又是忠心不二。
猜不透的蒋介石也只能先把此事放下,转而抽调陈诚的部队,毕竟下一步是向远东进军,虽然与苏联人方面达成了归还领土的协议,但是苏联人会不会履行这还是一个未知数,最为关键的是陈诚中规中矩很可能搞不过苏联人,必须要有文平这样匪气十足的将领在前面撑着,万一出了问题自己在出面收拾,而且现在的华夏志愿军已经有些尾大之势态,也是时候该对文平所部进行削弱的时候了。
不过蒋介石考虑的却非常多,削弱文平的华夏志愿军所部,会不会激化其与中央的矛盾?被人视为狡兔死、走狗烹,蒋介石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在这方面他自己也知道需要谨慎,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方面明确提出要求志愿军主力在远东地区牵制苏联,这是同盟国方面既定的协议,而且现在东北的建设也离不开文平,换任何人插手都难民的上下其手。
蒋介石顾惜自己的声誉不肯对文平实施削弱政策最为主要的担忧是来自同盟国方面,而且蒋介石连续提拔了杜聿明、孙立人、蒋经国担任华夏志愿军副总司令官和政治部主任,不过这两位副司令官和一位政治部主任并不在一线作战部队,更不在长春的华夏志愿军总司令部,而在南京的联勤司令部。
在这方面蒋介石考虑的非常周全,毕竟日后的主要作战都集中在了远东与未来东南亚各国,文平这个华夏志愿军总司令官身兼中国远征军司令官自然无瑕顾及国内,这样的话两位副总司令就能名正言顺的担负起指挥责任,文平作为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专司国外远征军作战,等战后部队分批回国在解甲归田也是来得及的,所以蒋介石认为不要急于一时之功。
而文平方面则没想到蒋介石竟然如此的体贴,将陈诚的东路集群在清肃完日伪军和满洲军残部后,只有一个第五军留下剿匪,其余部队全部抽调回了关内,虽然陈诚非常不高兴,但是命令就是命令,而且是如此突如其来的命令,都以为此番文平的好运要到头的人们也是大跌眼镜?没人清楚蒋介石到底是如何考虑的,但是华夏志愿军如日中天的声望和军威已经到了难以制衡的阶段。(未完待续)
ps:感谢北冥问天同学的打赏,兄弟姐妹们有月票的给海外投上呦,你们的支持是海外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十章 杯酒释兵权
文平犹豫一下,站了起来抬手向龙云致敬道:“龙前辈好!”随即一挥手示意特种部队突击队员放了龙三公子,然后心平气和的望着龙云道:“龙长官近来可好?”
龙云也为之一愣,文平前后的态度顿时一变,更让他吃不准文平的意图,楼上的孔令俊也是不知深浅的徘徊左右,尤其文平的态度转变,对于孔令俊来说无疑是一阵寒流一般。
文平则不动声色道:“龙长官于国于民都是职部后辈之表率,文平是后辈晚进,原本不该讨饶龙长官,但是近日迫不得已,文平先在这里告罪了!”
龙云望着文平没言语,文平却径直道:“龙长官,我们为国为民,一腔热血,您可以见我们的国家被那些硕鼠毁于一旦吗?我恳请龙长官与我一起帮助委座肃清吏治,还中华朗朗乾坤!”
龙云不是热血青年,不会因为文平的几句慷慨激昂的话就抛头颅、洒热血,龙云看得是实际情况,现在是形势逼人,与文平硬碰显然不行,将孔二小姐交出去更不行,自己云南王的面子已然是荡然无存,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的先稳住文平,否则明天一早,这个昆明也就不是自己的了。
龙云早年也是江湖上闯荡过的人物,面子固然无比重要,但是他更加看重的是实力,没有实力和势力,面子算什么?就剩下一张嘴了而已,保住实力和势力,其余的事情一切皆好说,文平是个过客,无心他的云南,他最担忧的是蒋介石会不会趁机发难。还是这根本就是蒋介石所设的一个局,或者孔令俊来昆明发财根本就是蒋介石埋得伏笔,国内的政治斗争的延续实际上就是部队的控制权之争。自己这个云南王离开了滇军,离开了云南。也就是掉毛的凤凰不如鸡了。
蒋介石在重庆以及接到了军统的密电,文平开始行动了,并且将龙云所部都包围了,而且调用的并不是志愿军的绝对主力,而是尚未完成整编的由东北军部队整编而成的新编军,即新编第一军、新编第二军、新编第三军,滇军部队全部被控制了起来,因为此事据说龙云也牵扯过深。所以文平怕龙云干涉,直接调动部队给龙云的滇军主力来了一个解除武装。
事情闹得这么大,按理来说最高军事委员会早就该出面了,但是蒋介石却并不急,他吩咐戴笠派三架专机立即前往昆明,带着他的手谕,分别接龙云与孔令俊和涉案的大员回重庆,这是千载难逢的消藩机会,蒋介石自然不会放过,沈醉接到电报之后将消息告诉了文平。同时立即将孔令俊等硕鼠乘坐的飞机编号、航线、时间等用密电的形式连续两封发给了重庆方面。
当龙云面对军统来接他前往重庆的特工的时候,他知道此番一切都晚了,蒋介石想接他去重庆不是一天二天了。没想到一个文平竟然有如此大的本事,调动尚未整编结束的三个新编军就给自己来了一个解除武装,一夜之间翻了盘?是自己轻敌,还是形式逼人啊?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啊!龙云望了一眼后生可畏的文平,心中各种滋味已然都全了。
他认为文平不敢在云南动自己,所以才站出来和稀泥力保孔令俊,保孔令俊其实还是保他家的老三,孔令俊在昆明搞这么大的案子,他家老三天天与其为伍。两人一同玩女人抽大烟,这么大的案子自己家的老三没参与?龙云自己都不信。当年两人在重庆公园拔枪互射,后来成为所谓兄弟。之前龙云没感觉出什么,之感觉搭上孔祥熙这条线确实不错,好处真是不少,现在看来那之前的全部都是毒药啊!而且还是自己一口一口吃进肚子里的剧毒,现在毒发了,一辈子苦心经营也落得个惨淡收场。
龙云望着文平感慨道:“真的就这么结束了?想我龙某人惨淡经营多年,竟然是如此收场?真真的出乎意料之外啊!没想到委员长竟然如此之急,消藩固然重要,但是国家刚刚胜利,且边境不稳之际,也不怕寒了国内诸多将士的心吗?文平你这无异于是为虎作伥啊!”
文平则摇了摇头道:“龙长官,此言差矣,军队乃民族国家之武装,绝非个人之资本势力,国家富强统一军政大权尤为重要,无论什么名义意图分割此力量的,都是民贼独夫,天下人共讨之,我辈军人正逢国难,当以热血逐寇千里,血染太平洋,何以自私自利之心惦记一己之利?龙长官,时代变了,你们的那套已经过时了,华夏是华夏人民的,不是哪个人哪个政党的,我们是为了中华民族之未来在战斗。”
龙云惨淡一笑道:“我是大意失荆州啊!你文平亦可雄心壮志热血豪胆,我不过是没想到文平你真有这么大的胆子,一夜之间控制缴械我昆明附近的滇军主力,你自然意气风发,我这里却是成王败寇,我只有一个要求,保证我家人平安。”
文平点了点头道:“三公子马上会得到开释,随我志愿军物资飞机前往印度转赴美国,这是我能给龙长官做得最后一件事。”
龙云点了点头道:“那我就谢过了,善待云贵老百姓,他们太苦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啊!”
文平举起了一杯酒,龙云犹豫了一下也一提杯道:“好一个杯酒释兵权啊!大胆、漂亮,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多年老部下竟然无一人应调勤王,我这云南王丢得也不冤啊!看来此举还真是人心所向啊!”
沈醉陪同龙云与神秘人离开夜总会之后,文平望着这个龙云经营多年的夜总会,拆了太浪费,继续经营有违自己的理念,犹豫片刻后对副官道:“通知马歇尔将军,我给美军找了一个军官俱乐部会所,让他派人来接收一下吧!”
在机场龙云望着孔令俊与装载着涉案要员的二架飞机相继起飞,转身对沈醉道:“你们戴笠准备如何处置我?我就一个要求,全尸!”
沈醉一脸无奈道:“我奉的是委座命令,必须保证您安全抵达重庆,不让您乘坐孔二小姐的专机是文长官的命令,二架飞机是押运犯人的,您是党国干将干城,怎么能与其同行?毕竟三架专机都各有用途,恰好您这架临时出了故障,所以麻烦您多等等就是了,卑职与您同机回重庆。”
龙云听后点了点头,知道沈醉没必要骗自己,而且杀了自己对蒋介石没好处,也就安心喝着咖啡,自己也算是为了保儿子用云南王的帽子去换个富家翁保平安吧!
滇军七个师又三个旅的将领联合通电拥护中央决定,接受国民中央政府整编命令,此电一出可谓天下惊,文平在昆明这手杯酒释兵权让国内无比震惊,因为东北军的整编已经让人瞠目结舌了,现在竟然滇军也被整编?龙云任国府军委会高级参事。(未完待续)
第九章 杀人立威
龙云向着孔令俊走过去,然后毫不客气的座在了孔令俊的对面,孔令俊一见顿时一笑道:“龙老伯换胃口了?还是发觉我们年轻人的方式更加适合你啊?这里的女人不敢说昆明最好的,但是每一个都是技有所长哦!选一个吧!”
龙云深深的吸了口气道:“西南运输署的黄德光已经被抓起来了,吊在树上打得血肉模糊不成人形,今晚已经全城戒严抓捕了四、五百人了,志愿军的宪兵已经包围了这里,坦克就在门口,孔二小姐当真不怕那个文平吗?据说文平抵达之前还发生了炸机的事件,矛头可指向你孔二小姐啊!”
孔令俊顿时恼怒道:“文平好大的狗胆,谁不知道黄德光那狗才是姑奶奶我罩着的?他竟然敢动我的人?今晚我非崩了他不可,再说姑奶奶赚钱忙得头晕脑胀,哪里有精神头计划去刺杀他?陆军二级上将,华夏志愿军总司令官兼远征军司令官,那才是自找麻烦。”
龙云皱了皱眉头,似乎孔令俊说得很有道理,其揽财是真,跋扈是给外人看的,文平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惹怒了他万一真把孔令俊给崩了,恐怕连个辩解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宋霭龄与宋美龄那里是无论如何也交待不过去的。
龙云是老江湖,老官场了,滑得如同百年老泥鳅一般,他自然能够看得出孔二小姐有些生色内敛的模样了,看来还是人竖威风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