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永乐时代-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王动的尊敬。
到了晚上,躺在王动的怀里之后,她更能体会到这个男人的能量。虽然大多数时候她只是静静的听王动一个人在讲,并不懂王动对她说了些什么,但没有关系,她喜欢这种踏实的感觉。只要目光相对,她就能感觉到这个男人对她的爱怜。他会帮她穿衣,会帮她梳头,有时会呆呆的看着她笑,这种柔情是她以前从来没体会过的。
………【第五三节 暹罗周旋】………
郑和船队里所有的人都喜欢暹罗,包括那些心向往之,身不能至的大人们,这一算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已经有不少中泰混血儿出生了。
郑和的舰队在湄南河口扎营,更多的人则是到了华州(曼谷),动用军队帮助建设,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满剌加的时候,郑和就已经指派军队参加基地建设,如果说在别的地方,大家还有点牢骚,但到了暹罗,群情激愤,争当劳模。
“这些个小兔崽子,到了这里就骚了,干什么都有劲。”王景弘笑骂。
“王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讲吧,哪回不是王大人手一指,兄弟们就杀过去的。”周鼎回他,这些个将军中,也就周鼎敢和他们开开玩笑。
“不可扰民,周将军,过些天,去玉佛寺上香,这次安排下面的军士们也去上支香,暹罗此处,礼佛之人最得尊敬。”
“郑大人,佛门祥和之地,我手下的都是些大老粗,平时里操持的都是些凶器,去了会吓着那里的姑子的。”这倒是事实,暹罗尼姑也不少。
“周大人连姑子的主意都打上了呀,罪过罪过!”
“哈哈哈哈”
郑和有郑和的打算,暹罗上次的军事政变,明朝人没有直接参加,虽然暹罗人对明朝人的军事实力非常的忌讳,但没交过手,总会有些自大。那会暹罗国王只是为了尽早上位而答应了明朝的要求,这会坐正了皇位,一年多的时间,国内的反对势力也被他扫的差不多,接下来不用多说,肯定是要对外了。
满剌加不提了,这会跟着过来了,拜里迷苏虽然在明朝的协调之下,不用岁贡暹罗,但已经做了几年小弟了,这会到暹罗还是备下了不少国礼。真腊国是下一站,当年拥有几百头战象的真腊,如今已经彻底的疲软了。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沾上了佛光,人也变的慈眉善目的,个个只知事佛不知世途的凶险。大城国王立国之后,吴哥王朝也就是真腊成了他的主要的国土来源,两国边境离真腊都城吴哥越来越近,真腊国也有使臣向永乐递了国书,希望朱棣能出面主持公道。
永乐帝自然是最喜欢干这种事的,早早就吩咐郑和了,哪怕是多花些银两也要替满剌加、真腊这些小国要个公道回来,好好安抚一下暹罗。永乐也不会算到暹罗会变天,居然郑和没花几个子就搞定了。但这会快一年过去了,伤口也舔好了,气力又恢复了,暹罗人的某种又开始抬头了。
水师的人郑和知道他们的底,能完全指挥的动,但周鼎的人就不一样了,郑和多多少少要看在他们是军中贵胄,要给几分面子,不能差着他们去华州的工地上去搬砖。这次让他们上岸是去大城,就是想去shO一下,要让因陀罗阇收收心,不要太过放肆。
大城这会又恢复了原来的繁华,此前的政变留下的痕迹一点都没了,佛堂香火更炽,善男信女个个又叮当比响竞拉情人。经过十几个国家之后,现在看看暹罗的都,还真是名符其实,是有点大城的气势,多多少少是个大的城池。
因陀罗阇在得知郑和过来之后,也是非常高兴,他有他高兴的理由。他算是军事政变上台的,大明朝算是承认他了,周边还有很多小国家,离的近的都召会过了,离的远的,他也没那个实力去跑一趟。正好,有头有脸的都被郑和带来了,一锅烩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展示一下暹罗的国威。
郑和带着各国的使节足足有五百多人分坐着小船,慢慢的上岸,而在湄南河边,因陀罗阇把他所有的战象,共计五十头,全都派了过来,另外因陀罗阇把国内作运输之用的象都集中了过来,洗涮干净,这下更有一百多头大象充当坐驾,这些象在河边一字排开,气势恢宏。场面是大了些,但问题也不少,大象拉屎也是气度不凡,负责安排工作的官员显然有点准备不足,弄得郑和等人上岸的时候,有些番国过来的使臣随从掩鼻作态,更有呜哩哇啦指着粪堆说笑的,弄的暹罗人有些尴尬。不过明朝上岸的领导同志们显然都是极有教养的,基本无视,谈笑自若。
大队的人马往大城蜿蜒而去,余下的人则在城外扎营建寨。大城的驿馆显然没有这么强大的接待能力,很多人都被安排到了寺庙。暹罗国男男女女,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入寺庙进行学习,这就象是要去学校读书一样,所以寺庙里的僧房有不少,只要收拾收拾干净就行了。而且把这些人安排在寺庙里还有个好处,那就是省钱,你到这种地方来住,总不能要求这要求那了吧,说句难听的佛祖可是微微睁着眼看着你呢。当然了,不信佛的就除外了。
国宴,暹罗国王在布置方面动了些脑筋,无非也就是要突出暹罗的位置,这个大家没有什么话讲,毕竟有宾主的差别,上菜的时候,又有不同了,最好的羊背脊的肉,只有大明朝的人和暹罗王可以享用,别人吃的都是羊腿肉,猎的大鲨,鱼翅只有大明朝官员和暹罗王可享用,酒过三巡,王相请诸番国使臣为暹罗王敬酒祝寿。
郑和稍稍也是看出了些怪异,也没作声,低着头与侯显说了几句,侯显起身带头为暹罗王祝寿,因陀罗阇觉得很有面子。侯显也表示,不知暹罗王寿,刚到暹罗国,十分匆忙,没备下什么寿礼,明日决定去玉佛寺为暹罗王祈寿,明晚在驻军的营寨,设宴答谢暹罗国的盛情款待。这就让因陀罗阇有点意外了,他可没有想到中国人会这么配合。
第二日,副使太监侯显带了一大票人去泰国佛寺上香,在寺庙大肆的布施,高调宣布愿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传,愿暹罗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一个字没提暹罗王。上千人的明朝军队,便装到庙里列阵,听高僧讲经,不明就理的僧俗为中国人善心折服,中泰友谊深入民心。高僧讲的是梵文,整个大明朝的使团也能听懂这经文的不过五人,不过士兵们是得了命令的,坐着不能动,不能嬉笑,就是要尿也只能尿身上。
虽然王动不在,但陈四还在,有陈四在侯显就不用担心宴会的菜肴问题。虽然只半天的时间准备,陈四也是把准备工作尽可能的做到了细致,国宴是外事活动,外事无大小,所以不可以有闪失。张浩抓来了何诚和郑政家的人进行配合,他们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地方势力了,再加上何九锡,所以东西置办起来并不困难。
在一片大空上,砍了几十棵香蕉树竖着围了个场子,宴会采取的是自助餐酒会的形式,何九锡提供了整个宴会用的瓷器,当然他也作为被邀请的代表一起参加了宴会,自助餐没什么高下尊贵之分,大家一哄而上,想吃什么自己拿,赵大娘下面的姑娘都过来做服务员,在人群中往来倒酒,十分热闹。因陀罗阇去的时候兴致很高,结果到那一看就愣住了,里面整个就是放鸭子。暹罗人虽然多,但往这里面一淹,基本也看不到了。
这场宴会仅打碎的瓷器就以千万计,何九锡那叫一个心痛,但想着,今天他可是露了脸了,能有资格在这露脸的可都是各国的番王大臣,以后西洋的生意是不用愁了,想想这,也就咬咬牙继续卖笑。所有的瓷器碎片,郑和命人收集了起来,送去寺庙修墙,把那些花花绿绿的瓷片镶嵌在墙上,倒也十分独特,事实证明,这堵墙成了中泰友谊的信物,也成了后世泰国古庙的重要一景,不过,在那会,这墙因陀罗阇看了那墙心里就堵,但又不能拆了,那叫一个郁闷呀。
………【第五四节 真腊之行】………
王动到达暹罗的时候郑和已经准备要动身去真腊了,在暹罗这些天,郑和也是想在那压压阵,毕竟暹罗是永乐帝多次点名的,何八观已经被抓来了,还是因陀罗阇的功劳,这弄的郑和有点意外,看着因陀罗阇的样子,本以为他会打打何八观的牌,没想到,还是很配合。
王动到了之后,郑和也是很高兴,他带回来的不只是苏门达剌的女王,同时也是能作黎代和那孤尔国的主的。而刘秀珠和绿柳则是笑了笑,很快都都接受了这个黑珍珠,问题是语言不通,送了不少衣服饰之类的东西,者米兰倒没失了个女王的身分,也是回送了他们不少东西,按年龄一排,者米兰还是老大。
不过最特别的还是小王子琐丹,他算是王动家的下一代,这会突然刘秀珠绿柳多了个大孩子关心,母爱的一面马上就显示了出来。她们急急的为琐丹请买这买那,结果,又被王动提醒,尊重一下他,虽然小,毕竟文化不同,别给者米兰和琐丹压力。
蒋武人瘦了很多,这么多人里面,就他是扎扎实实在异国他乡一人,呆了一年的时间,以至于王动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了,感觉到让他受苦了。刘秀珠则笑,回去嫂子一定不要他了,整个又黑又瘦,哪有当年在长沙时的翩翩风采。
“静之,我这算是上了贼船了。”
“哈哈,当年的蒋二公子,如今成了个番王了是吧。你应该谢我才是,我可是听说,你手下几千人在做事,建的城,可是比你家的米仓大多了吧。”
“静之,你这话说的就过份了吧,我要是建个城,弄的和米仓似的,郑大人和你会放心让我去弄?”
“这次一起回吧,华城的事,我听吴诚说了,这边都上手了,暹罗也是很帮衬。郑和大人会派人过来监理,过些时日陈泽会过来看着。”
“浩子也回了吧。他人呢?”
“哈哈哈,被舅父大人抓去训话了。”
“训话?”
“昨天不是有船过来了吗,呵呵,皇上关心他娶老婆的事呀,今天当然要抓去交待一下。”……
“静之你有何想法,虽说这几个城都是承着朝庭的意思搞的,但除了几个监理的大人以外,用的可都是我们的人。”
“这个,暂时先这样吧,用我们的人,工钱照算,这个我舅父早就答应了。”
“浩子就跟你回吧,要不这次我留下吧。”
“嫂子放不过我的,这可不行。”
王动其实也是两难,他也想有人在这盯着,可是真的没人手,他带过来的人,都用上了。陈泽,马欢,杨刚,连护卫都用上了。好在郑和的副使太监也都是个实干家,说句实在话,王动和他们交往时,真的改变了以往一贯的对太监的坏印象。郑和本人不提,经过很多研究人员的评述,形象非常高大。连一般人不知道的王景弘,侯显,周满等人,无一不是能臣。从这点上讲,王动越的佩服永乐。
永乐帝知人善任,他选用的大臣很多都事三帝,而且永乐信则不疑,可以纵容到纪纲打破薛都尉的头。回去之后,怕是要动更多的脑筋,专门用在对付永乐身上了。
王动在龙城的时候已经交待丘彥诚了,等陈泽到的时候,要特色一批人员让陈泽带走,在大明朝那边人力资源一时不能跟上的情况下,先把南洋的华人好好的用起来。那些世家,到南洋有的都是百年历史了,能在番人的世界里生存下来,还能保持华人的本色,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里面大有人材。
郑和的大队人马终于要离开暹罗了,直奔此行最后一真腊。真腊国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开始往明朝朝贡,其中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真腊国一次进贡大象二十八、象奴三十四人、番奴四十五人,朝野轰动,举国皆知真腊之名。永乐二年,真腊也有使臣到南京参拜,永乐帝还派了个小的访问团人跟他们的使臣一起去真腊去看了看,结果弄出个事端。
明朝的使臣到了真腊后,居然有三个人把护照一撕潜逃了。访问团其他成员正郁闷着呢,你说去哪潜逃不行,到这种属国玩这套把戏,哪知,真腊国王更紧张这事,他决定补充三个真腊人顶个数回国。访问团回到南京城后,永乐帝听到这个故事哭笑不得,“华人自逃,于彼何预而责偿?且语言不通,风土不习,吾焉用之?”,皇上说了,华人自己逃跑的,跟他们没有关系,不用责罚他们,也不要赔几个人回来,来的这三个番人,在这里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又不一样,赔回来有什么用。永乐帝给了些钱这三个番人,放他们回去了。
郑和永乐五年出使西洋的时候,离了占城并没有到真腊,而真腊人不明白情况,第二年,派了使团去了南京,他们去南京是两件事,一个是年贡,这是朝贡贸易,另一个就是来自暹罗国的压力,因陀罗阇这个靠武力上台的新国王给真腊人带来了恐慌,真腊国希望明朝能够规劝一下暹罗,而这个消息,已经有人传递给了郑和,这才有了郑和在大城大肆表演的那几幕。
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没想到派出去明朝的使臣还没回来,明朝的郑和就已经到了。参烈昭平牙国王也是永乐封的,这会看到永乐的使臣来了,心里非常激动。当天大宴使臣,国宴上周的居然者是金盘金碗,连王动这种在大明朝一等一的商人,都不得不佩服,真腊人看来不是一般的有钱。“富贵真腊,此言不虚。”
尽管金碗金盆已经让大家震撼了一下了,吴哥王城内的金塔,金桥,金殿有三十多座,且这些都是包了金的,这些看着真是风光,王动看到可是笑了,这些包了金的东西,看着是风光,单单自然侵蚀这一部,年年要多少黄金去修修补补。
在真腊,华人享受地位很高,若是华人杀了番人,罚钱就行了,但要是番人杀了华人,那就麻烦了,一定会被抓捕回来判个死刑。
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为已经吩咐下去了,明朝人一定要受到更大的重视才行。他知道郑和这次过来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调和暹罗周围国家之间的纷争。而且此行,郑和是自暹罗来,同船也有暹罗的人,所以说,接下来,明朝人一定会把暹罗人拉到真腊的谈判桌上。
暹罗人早早就知道会有这种事情生,他们也是哼啊哈啊,具体怎么处理也不用太计较,反王已经说了,今年我们还给他了,那明年再拿回,关键是要在明朝人面前先当个听话的小弟先。
这些是郑和和侯显的主要工作,但不是王动的,王动自然是把手下的人一散,然后带着几位夫人在王城里逛寺庙。王动看着这里到处都是寺庙,而寺庙的金顶在阳光下更是剌眼。看着真腊的富庶,王动也是感叹,这种国家,若是邻国不来打扰骚扰,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第五五节 以番制番】………
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在他父亲死后,上表永乐封他为王,永乐的册封对他来说就象护身符。参烈昭平牙不认识王动,但他也现了这人的特别,在郑和一帮高级官员中,他甚至都轮不到介绍,但在宴会上,却有很多人跑去和王动喝上一杯,即使郑和下面的将军和副使太监都没有王动这么风光,但这个年青人蛮有风度,不卑不亢。
问了下人之后,真腊王知道王动是郑和的秘书,还是郑和的甥婿,另外还是个大商人。朝贡贸易之事,由此人全权负责。边上又有人补充,刚被灭国的那孤尔战事就是王动指挥的,而且传说中苏门达剌国新的女王便是嫁给了此人。这个补充太重要,就好比以前看民国历史,段琪瑞政府总理(陆军总长),那个括弧里的头衔才是真正吓人的。
真腊国在经过三百多年的展之后,已经开始没落,与之不对称的是豪奢,国力的衰弱并不代表国家的王公贵族们跟不上世界的潮流,相反,在东南亚,近百年来的潮流是真腊国引领的。王朝吴哥,数不尽的寺庙佛塔,如果说在大城,王动已经觉得到是到了个佛国,那么吴哥或算的上是西天佛境了,这里有寺庙与风物结合完美,整个城市象是一个大公园,而那些寺庙就象是公园里一个个的景点。
东南亚国家不缺水,但风景中能把水运用的如此大气的唯有吴哥。吴哥王朝阇耶跋摩七世挖掘的闍耶塔泰卡是城里最大的水塘,运河把吴哥与整个真腊国的水系联为一体,各地的物产源源不断的运到都城供王公贵族们享用。早期的水系在吴哥通王城里还有灌溉的功用,但这会的真腊都城已经是个奢靡之城,一个物质享受之城,他们自然很欢迎王动这样的大商人。
果然,王动带给他们的不只是来自大明朝的物产,居然还有来自阿拉伯的商品,王动是到了真腊才想起来,这里出宝石,当年红色高棉在森林里打了那么多年游击,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宝石。相对于满剌加的锡,苏门达拉的香料和古里国的胡椒,王动还是真喜欢真腊国的宝石和锡兰山的珍珠,这种体积小价值大的东西才有意思嘛。其实胡椒也是好东西,只是作为了后来人王动,实在看不上,总会下意识的忽略。
这天郑和又带着一大票人到寺庙里去进香,这几乎已经成了固定的模式,就象后世国事访问时,一定要去该国最出名的地方留个影签个到一样,郑和到哪都会找个有名的庙拜拜。为了表示尊重,同去的人很多,大多数佛教国家的使臣们都去走过场,者米兰没跟着去了,苏门达剌这会回回教排第一。
王动则是延续着他的老习惯,四处走走,不过他现在走也不是很方便了,陪着他走的人越来越多。自在旧港国说了要带王国忠的女儿到中国玩玩后,王国忠在王动前脚到过暹罗的时候,他后脚就把女儿送了过来。而且这会跟着王动回大明朝的还有几个世家的代表,这些人都想跟着王动去大明朝看看。
这些世家在海外百年,严格的家教和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使得他们都认为中国是他们的祖国,去中国看看仍然是很受过教育的人的梦想,虽然没有穆斯林去圣城那么虔诚,但寻根和正源的信念还是很强。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紧紧团结在王动周围一起做生意大财。
真腊国吃的东西,让王动开眼了,后世广东出名的三叫菜在真腊也是有。用的是没睁开眼的小鼠胎,全身无毛,肉蠕蠕的一团,以蜂蜜喂着,拿个木制的食盒送到桌上,用筷子一夹便听到吱吱作声。王动是看个稀奇,而刘秀珠看到已经蹙眉头了,绿柳整个人都已经抖了,者米兰倒不以为意,原来苏门达刺这种古怪的吃食也是不少,不过只有土人才懂才会去吃。
一帮人中还是吴朝干胆子大,点了一盒十只,他一人干掉三个,但第四个怎么也吃不下了。王动看着他吃的有味,便在一边打趣,“嘴角有点东西,线头,噢,原来是老鼠的肠子”,这话一出,很多人歪头猛吐。
真腊王宴请明朝使臣,大摆酒宴,奢豪程度让王动看了也是咂舌。王动一向不喜欢这种国宴,他总是有选择的参加,一般也都是吃吃看看。真腊王也许是为了显示与中国的友好,这会用的不是金碗金盘,而是一水的大明朝的瓷器,王动一看就知道这是官窑出的,想来应该是中国哪个皇帝御赐的东西,筷子全是象牙的。
王动还在呆着,那边过来敬酒了,于是又跟着举杯。不多会,有人带着通译过来找他,喝酒,一介绍,还是个亲王,国王的弟弟。敬完了酒,便开始拉话,说来说去,都是围绕着王动从中国带来的酒、丝绸和瓷器,这些东西上面。这些王动已经听到腻了,每个国家总会有些王公大臣们会和他聊这些,无非就是想多从王动手上弄些好东西,有的是弄回去自己享用,有的是当个生意在谈,这位亲王显然是为了自己享受。
没多时又有人过来敬酒,这人倒是提出了一个让王动很意外的要求,问王动有没有火枪卖,那孤尔国的战事显然传了出来,而在一起武将的眼里,王动这个能力通天的特殊商人,也许能弄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人也是国王的弟弟,看来当国王的,兄弟多也不是坏事,凡事都有人帮着分担。
王动很明确的告诉亲王,军械是明朝严格控制的东西,听到这话,那亲王面色一暗。不过能不能卖要郑和大人说了算,他作不了主,这下,亲王的脸又阴转多云。
王动下西洋的时候,没有想到说要卖军火,因为他在国内制军械,知道明朝政府对兵器管理的很严格,所以他根本没往这方面想。他自己的护卫所用的兵器,虽然要比军队里的更好,但他还是很小心的避开了,没有用制式武器,比如钢刀,长枪,火枪等。他的护卫用的是匕、手弩,以及他们自己以行走江湖用的兵器。今天这个亲王一提,倒让王动想起军火贸易,这可是大有赚头的生意呀。明朝这会可是世界上屯兵最多的国家,而且这些年,特别是王动穿越后,武器方便有了长足的展,淘汰下来的军械也许可以,转卖一下,点小财。
当然了财是小,要是能配合到国家的外交军事策略,那才是更重要的,或是说,军火贸易要是能与国是拉上关系,才能实施的起来,才能名正言顺,真腊这种国家还真可以扶一扶。历史上的吴哥王朝就是在明朝给灭掉的,都从吴哥迁到金边,而灭他的国家正是暹罗,暹罗人打进真腊把吴哥洗劫一空,直接导致了吴哥王朝的垮台,后来才有了柬埔寨这个称呼。
王动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郑和,郑和觉得可行,但这事还要永乐点头才可以,当然只要郑和说可行,那么王动就会有折中的办法。吴哥通王城里也是有汉人的商号在,其中也有南洋世家的产业,王动马上在这里存下了大量的武器,当然是以铁制武器为主,这些将以损耗的名义或是以用于下次下西洋补给的名义存下都可。只要永乐大笔一挥,这些武器将直接转卖给真腊国。虽说要等永乐去批,但王动估计,只要郑和把南中国海这里的局势添油加醋的多吹上一吹,永乐应该会同意的。所以,他私底下倒是向亲王收了一大笔的行贿用款和定金,这下把王动赚到笑了。
离开真腊时,亲王也跟着一起去了,暹罗国的使臣已经拍着胸脯向真腊王保证,两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弦可以松一松了,但松只是表面,事实上,两国都趁这个时机加紧准备,貌似平静的南中国海,其实一点都不平静。
中国的大后方近年有三个不老实的小兄弟,一个是安南,如今已经变成了交趾,另一个便是暹罗,但他对大明朝还是谦恭有礼的,还有一个便是锡兰山。爪哇国本来也是个剌头,但这会东西王一闹之后,国力大伤,相对老实了。伸手不打笑面人,面上一套背后一套的暹罗,中国还真对他没什么办法,如果能以番制番,那是上上策。
………【第五六节 新洲易手】………
再次回到占城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虽然廖管家后来跟船又和王动汇合了,他能走主要也是因为,龙山这里能交手,副使太监吴忠比陈泽想象的要能干多了。张卫表面上摩诃忍成了好兄弟,而巴江卡这会更感谢阇五世把他封到新洲设比奈这个地方,也就近两年的时间,新洲的人口已经过王城了,当然主要原因还就是因为明朝在这里修基地,傍了个大树好纳凉,放在大明朝不是什么个大事,但在占城就不一些了,这已经能与三峡工程比美了。
廖管家一回来继续接手,码头已经修好了,船厂也修好了,趁着在占城这个地方,船队又好好的进了一次补充,主要补充的是一些备用物资。比如大船上用的尾舵,这种尾舵可升降,操作灵活,一般的共有四具,一具在航行中使用,另三具备用,而这会就是要把这四具好好检修一下,看着不爽的全都换新的,谁让占城这里多木呀!当初南京龙江船厂的木也是这运来的,在这现搞,还省了运费了。
占城王阇五世,一如以前一样的谦恭,看到郑和等人差点又要跪下膝行相迎,考虑到这会跟着郑和一起回中国的还有五百多位外国使臣,所以郑和早早的就下了大象迎了上去。阇五世显然准备有点不足。他没想到有这么多外国使节会跟着郑和一起回大明朝,以至于最后只能由郑和的军队扎了个营寨给大家居住,不过众使节也不以为意,在有的番王眼中,这营寨不比他们在国内住的屋子差。
贲该已经是全权负责接待事项,当然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明朝皇帝已经同意了婚事,永乐是看在国是的份上,也是看在郑和的面子上,不然一个商人,他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得了明朝皇帝的册封,这对摩诃达奔来说有点意外,这下她女儿的婚事反正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大事了。
现在准女婿已经回来了,本来他想着先在占城搞个嫁女的仪式,不过后来一想,还是要客气一点,仪式要先在大明朝办了,回头再到占城来搞。
张浩在占城人眼中已经成了明星,占城人的女婿嘛,自然是得到了亲近,顺带着这个王动这个占城女婿的妹夫也成了自己人,再一绕,郑和也成了自己人。这下亲近的理由更多了,因为这个,张浩被死死的抓在了王城,而王动倒是还能时不时的溜回到新洲,出去跑的多了,更加不大把占城这个地方放在眼里了。
他不把占城放在眼里不代表占城人民也会不把王动放在眼里,上次贲该就已经非常关心王动的生意,私底下也是插了一脚的。这次王动回来直接就对他讲了,你是要钱,还是要货,要钱我现在给你也行,不过那可是各国各色各样的钱,你自己拿回去找几个铜匠去熔,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等王动下次过来,给你大明朝的硬通货,明朝的铜钱或是银子。要么就是给你些货,阿拉伯的物产或是香料珍珠珊瑚之类的东西。贲该胖手一挥,这些东西就放在王大人那就行了,生意接着做,要是有大生意本不够,他还可以再投。
王动更多的时间愿意呆在新洲,这里驻扎明朝人的山谷已经成了另一个热闹的区域,还得了个名字叫明寨,明朝人住的寨子,这与外边有一点差别就是出入受限制,有点象租界特区这种性质,尽管如此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很多在新洲码头那有屋子的商人和富人,都纷纷到明寨租了间木屋,更多的人把货物也囤到了那里,本来当时军队驻扎在那里的时候,就留下了很多空的营寨,不同的是,那会是临时的建筑,这会成了固定的木屋。
王动也现了明寨的好处,主要是规划的好,干净整洁。廖管家在王动家里装修过两次房子,特别是南京那处,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