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永乐时代-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格没有想到在这里能碰到威尼斯人,王动今天特意把他也带去了拜德鲁的家宴上,当得知在这里的商人大多来自意大利时,西格马上就得到了王动的指示,过去和他们接上头,摸摸底。西格是第一次出来做生意,他可是费了很大力气才跑出来混到阿拉伯人的船上去的,没想到在古里居然有这么多来自东罗马帝国的商人。据说盘踞在埃及伊斯兰统治者马木路克认为印度洋是他们的内湖,所以不允许异教徒穿越开罗的南部,横渡印度洋去亚洲。不过这个马木路克没有想到,所谓的异教早在几百年前就悄悄的传播到了亚洲,就是在古里,这时也有天主教的教堂,这个也是让西格和尼科罗很吃惊的。

    西格是上过王动的船的,而尼科罗也见识过明朝的商品,加上另一个来自罗马的商人曼尼尼,这三人由于地缘关系也聚在了一起,都在想着怎么伴着王动做大买卖。

    “王大人掌管整个船队贸易的,还是中国最大的商号的老板,他的货如果能运到威尼斯去,那威尼斯将真正成为欧洲的商业中心。”这会还是君士坦丁堡,在西格眼里,王动的货好象已经是他的货一样了,“尼科罗你有办法把货运到威尼斯去吗?”

    “我只能把货拉到亚历山大,曼尼尼可以把货送到君士坦丁堡。”

    “不可以去君士坦丁保,到了那里,路上的税丁会让我们血本无归,贴木儿帝国的骑兵也都是吸血鬼。”

    “呵呵,亲爱的西格,还是送到君士坦丁堡方便,那里有很多商人,直接卖给他们就行了。路上的事情就交给曼尼尼。”

    永乐初年的东南欧洲有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但这会这个帝国已经只剩下君士坦丁堡等为数不多的几上城市了,其他的地方虽然名义上还属于东罗马帝国,其实早就在经济和军事上都独立了。帝国差点被土耳其人给干掉,好在贴木儿的入侵,打败了土耳其的皇帝,这个让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家伙,居然被瘸子贴木儿抓了起来囚禁致死,这又使拜占庭帝国又能过眼残喘几十年。这些年西亚和东欧洲的不稳定,对贸易来说冲击很大,象尼科罗和曼尼尼能把货运到上面两个城市已经算是很有本事了。从埃及走可以穿过地中海直接把货送到欧洲的目标城市,而从君士坦丁堡中间可能要经过很多个城市国家,拜占庭帝国的分裂给贸易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王动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这些是原来西格没有办法提供的,当然提供他信息的人也得到了好处,王动需要代理商,需要世界各地的代理商。



………【第四四节 国贸商会】………

    毕乌丁第二日果然送了很多椰枣过来,还有椰枣蜜饯,椰枣酒,王动看了就在想,这家伙是不是做椰枣生意的。后世王动知道,伊拉克这个国家每年以十万吨之数出口椰枣,看来椰枣的贸易古以有之,一问果然,毕乌丁还真的就顺带着做点这生意,他自家的船队来的时候,贩了一船椰枣过来。

    毕乌丁坐下来没多久,一杯茶还没喝完,阿尔伯特和赛阿德就到了。

    “毕乌丁先生,你的动作比沙漠里的骆驼还快呀。”阿尔伯特说。

    “不快,哪里快了,两位老板这不也是赶上了嘛。”王动替他说话。

    “王大人,候赛德大人说您商船里的瓷器比毕乌丁先生的椰枣还多。”赛阿德问,“不知王大人想把这些瓷器带去哪里卖。”

    “就在古里卖,不过,我现在还不知道有哪位对我的瓷器有兴趣。”王动笑眯眯的回。

    “古里人不是已经搬走了不少瓷器了吗,余下的罗马人和威尼斯人没有办法把瓷器带到地中海,只有我们阿拉伯人才办法。”

    “毕乌丁先生有几条船?我这次带到古里的瓷器有两船,丝绸有一船,还有很多茶叶。几日之内还会有两条船过来,应该也是瓷器和丝绸为主。这次我这里还有些新鲜的东西,不知几们有没有兴趣。”

    王动一说完,马欢马上命人拿了个托盘上来,托盘上是三个黑漆木碗,三个阿拉伯人都盯着这些木碗看,这个木碗弄去君士坦丁堡一定会卖个大价钱。

    三个碗里面,两个装的是晶莹透明的白色小颗粒,另一个是粉状的。三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是什么。

    马欢笑了笑,拿出了三个象牙做的特长的挖耳勺,一人一个,示意他们试味道。

    糖,很甜的,这个雪白晶莹的东西是糖。

    糖,这个比面粉还白的粉也是糖。

    鲜,真的鲜美呀,只那么一点点,已经鲜到说不出话来,鲜到口水涌了出来,这个是什么呢?

    “阿嚏,阿嚏!”阿尔伯特打了两个喷嚏,“太鲜美了,鼻子都要掉下来了。”

    商机,这就是商机,明朝人的这些东西是宝贝,一定能买出大价钱。

    “王大人,这个叫什么?”“王大人,这个你有多少?”“王大人,这个什么价钱?”三人几乎是同时问,说完又相互对看了一下,然后大家一起“哈哈哈”大笑。

    “一个是雪糖,这个雪糖粉,还一个是味精。我还有很多很多,只是不知道几位带的钱够不够多。”

    “大明朝想在君士坦丁堡开个商号,不过中国到君士坦丁堡又实在是太远了,所以不知几位可不可以帮忙?”

    “当然可以。”三人这些是异口同声。

    同样的故事,第二天,三个意大利人过来的时候,又生了一次,当然他们三人也是没有表示异意,只是心里个个都在赞美主。

    接下来,王动让马欢带着他们去郑和的宝船上参观了一下,又去粮船上去看了看货物,这下他们没声音了,终于知道明朝人为什么不找私下他们做生意了,单单他们中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吃下这些货,他们中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吃下其中的一种货,而这长途的贸易,买家越少越好,货越快脱手越好。

    当王动把他们全都叫到一起的时候,这些人这会都不在出声了,最心急的阿尔伯特也是静静的听马欢在传达王动的意思。

    成立一个商会,国贸商会,大家入股,然后阿拉伯人负责伊斯兰国家的生意,意大利人负责欧洲,整个明朝人负责亚洲,货品方便互通有,先无瓜分市场。

    马欢觉得自己不是个商人,倒象是个将军,国家在东家王动嘴里只是钱袋子,大大小小,散布在各地的的钱袋子,里面都是钱,只要手伸进去掏钱就行了。马欢是个穆斯林,对商业不大抵触,但也从来没有这么大开大合的玩过。不过他心里最高兴的事,如果这个商会真的成立了,那么去天方国就简单多了,而事实的确如此。

    咖喱吃多人上火,配上椰子之后好些,但慢慢大家又现,咖喱吃多了身上会有咖喱味道,这让人有点难堪。开始张浩以为自己在工地上整天与古里人混在一起,被他们熏出了味道,后来现不对,晚上沐浴更衣后,王动还是说他身上有味道,这下就郁闷了,头都也洗过了呀,还用的是番国的胰子,还带着点茉莉花香呢,怎么身上还有味道。

    “阿四做的咖喱鸡好吃噢。”

    “静之说的不错,咖喱鸡饭好吃,浓浓的汤汁淋上去,拌食最好。”

    “怪不得你身上有股鸡屎味。”

    “!…#!…#a_a”

    刘秀珠绿柳听了都在笑,“三哥你别听他乱说,这咖喱吃多了身上是会有些味道,你们男人粗鲁,女人细致些,你在古里国可没关系,要是去了占城可不能这么吃。”刘秀珠这么一说,王动也笑了,弄的张浩又是一阵尴尬。

    “听舅父讲,皇上已经许了你的婚事了,还要封个郡主,呵呵,你这会可是攀龙附凤了。”

    “静之,你也取笑我,就这太不仗义了吧。当初萍儿嫁于你,我可是出了力的。”

    “你有出力吗?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王动一脸的迷惑。

    “老婆娶进房,媒人丢出墙,太没良心了吧。”

    “我可是刘老大人保的媒噢!”

    “你!小人,真是小人。”张浩很夸张的捶心,把王动的两位夫人笑的花枝乱颤。

    “浩子,听说可威了,手下千百号人在做事。”

    “千百号,呵呵,昨日,你可知杀了多少只鸡?”张浩有点不屑的伸出一只手,“两百只。再过三日,附近就没有鸡了,明天我吩咐下去,改吃鱼。”

    “两百只鸡,三哥,你那里开的多少个灶呀。”

    “我这手下现在有五个千户,六十多个百户,每天我看着他们都烦。不过话说回来,两位大人还是很帮忙的,派了不少人手过来。”

    “五个千户!哪有这么多人,昨天我去工地,也就看到三千多人在做事,浩子,你也学会了吃空饷了呀。”

    “静之,三千多人在工地上,你没看到的都在外地呀,本来木是买的,后来候大人向国王要了个旨,许了我们自己去砍。窑场那边取土的已经开了六个作塘起来了,水通了河,现在都能在那池子里抓鱼了。”

    “浩子,上次我对你说了,城里到时要有树,要大树,从城门到江边码头的路边也要有树。你让那些伐木的看看,若有大树容易移植的,砍了枝叶,连土一起移过来。”

    “我看不必了吧,我问了候大人,此地热,草木长的极快,种椰子,槟榔都可以,不过要种现在倒是可以先种下了。”

    “静之,这城这么大,真的会有这么多人去住吗?”张浩心里没个底。

    “你是担心银两不够吧,舅父那里应该还有几万两银子,这些本来是视情形下赐给番国的,我看舅父省下了不少。”

    “呵呵,下赐给番国,大明朝去年吴淞水患,死人以万计,湖广还摊了米粮,这下赐番国,动则成千上万。”

    “浩子胆子怎么也和我一般大了。”王动笑了。

    张浩也愣了一下,突然现真的噢,以前这种东西他可是不会说的,一个商人空谈国是就算了,还要乱议论,那可是要问罪的。跟着王动就是这点不好,他时不时的会有些无君无父的话,时间一长,别人适应了不提,自己还被染上了点黑。

    “那些番人可靠吗?这么多货交全他们,他们一去不回了怎么办。”张浩这会还是不大信王动找来的阿拉伯人和欧洲人。

    “没事,带他们去看了船队,这次给他们的才三船货,为了个芝麻丢了西瓜,这个帐他还是算的清楚的。”王动看有把握。

    “这一来一去要多长时间,我们若是回了,下次怎么接头,什么时候做另一单生意。”

    “如今看来要顺着风势,一年一次问题不大。阿拉伯人到过旧港,下次可以让他们到龙城(新加坡)。以后就在唐城和龙城之间,看时令气候而定。”

    “舅父还要在这里多长时间?”

    “可能也就三五天了。”

    “静之,你真的准备让马通译随番人去天方国。”

    “他能随着我们下西洋为的去是去天方国,我本来也要差人过去探探路,他想去正好。”

    “他去也是好,番人应该不会亏待了他,若是舅父答应,我还想去看看呢?”

    “你去看什么,番人女子不是太白就是太黑,哪有占城的姑娘水灵!”

    张浩又是无语。



………【第四五节 国际战略】………

    在旧港的时候,施正卿和丘彦诚被封官,他们还是汉人,而且旧港自三佛齐灭国之后,成了无主之地,明朝去封官,勉强能说的过去。在满剌加,拜里迷苏本来只是个头目,从三佛齐跑过来的落难之人,被暹罗逼到要岁贡,结果大明朝封他为国王,他真成国王了,与暹罗国一般大,一起坐小板凳,朱棣显然比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大多了。在古里国,国王被封也就算了,大家还可以说就当是认了有权有势还有钱的干爹好了,名义上吃点亏,但实惠呀,就象后世明星认干爹一样,还要认那种老的不能做事的黑社会老大最好,不用牺牲什么就能得到很多好处,不过在古里国却有点怪味道,他这里的大臣们居然也都被册封了,而且这些臣子们居然以此为荣,这就不得不让王动好好的反思明朝的对外政策和外国对大明朝的评价及定位了。

    自由民主平等,这些都是屁话,王动都不知这会要怎么用陈泽张浩能接受的语言来解释这些词。互不干涉内政,尊重领土完整,和平共处x项原则也是屁话。不过有一点是公理,哪个朝代都这样,到后世也是如此,那就是国家的达靠的不只是经济有时还是武力,别以为封建国家就一定比奴隶国家强,还有国家达之后一定会推销他的价值观。和平演变这种东西,中国古代人最懂,不过到了后世却又不懂了,这是个怪事情,当年三皇五帝时期,修礼乐四夷服,后世却只能打,汉唐都是死打硬打,当然那会还有一个原因是,和亲送去的经和典对方实在是野蛮落后不懂去看。所以教育很重要,汉化很重要。旧港不用多说,汉学私塾都有,据说还有学子要入明朝去参加科举的。龙城(新加坡)已经聚了不少汉人,看来接下来第一件事,要先修个夫子庙。其他的地方呢,其他的国家呢?

    古里是最后一站,过几天就回,留什么人下来,留他们下来干什么,怎么干,这关系到明朝外交,更关系到王动的经济帝国展。一个月之前,在他们刚踏上古里的土地的时候,王动就已经有了个方案,现在有了点小变化,因为他没有估计到古里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天朝皇帝的敬仰,更没有想到古里国王宫大臣对永乐帝的封赏会有如此热烈的反应,所以这些天,他不停的在思考,要怎么利用这些。

    番人在文化不通的情况下,只会顶礼膜拜你的武力,还有就是以宗教名义。郑和所到之地,除了锡兰山不识抬举以外,别的国家都看在船队所彰显出的军事实力上,对郑和及中国敬畏不已。教宗,王动没那个本事去做什么教宗、圣人、先知或是高僧,以宗教的名义去动什么圣战之类的倒有可能,佛教伏魔不行,道家卫道也是不行,这两个宗教都不崇尚武斗,让王动入伊斯兰教,他也不干,虽然教义规定能多娶几个老婆,但要割小,再说了,明朝的历律也是可以娶妻纳妾的,没必要为这个而遭罪。伊斯兰的圣战也不可,中西亚东欧北非这会都是苏丹国,什叶派打逊尼派?这会哪个是哪个王动都搞不清楚。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已经打完了,被土耳其的“雷霆”给干败了,看来宗教这条路子不行。

    经济、文化和军事,以王动后世的眼光来看,只有通过三个方面才能征服一个国家。如果这样说来,经济入侵,文化入侵和军事入侵三管齐下是最好,经济方面不用多说,太容易了,掠夺资源,输入成品,输入奢侈消费品。文化入侵,要是从普及教育,汉化教育来说,那就时间长罗了,没个两三代人搞不定,办教育投入大呀。这会没有电影电视,通过这方面渗透比较难,搭个台子唱戏番人都不懂,连统一的审美观都没,这招也不行。只能从衣食住行方面来了,看来建城设堡这步棋还真的是走对了。武力入侵,简单,只需要一个借口,郑和的水师时刻准备着,明朝现在的武器和军队人数绝对是世界第一。

    陈泽和王景弘是同一天到古里的,满剌加那边杨刚过去接手了,有点象轮岗一样,虽然时间都不长,但只是复制,也不是很困难。杨刚显然算是个老手,搞建设经验最丰富的了,他不管是四处点火也好,还是巩固建设也好,经验全面。陈泽过来并不是要接张浩的手,只是过来与王动议事,这次回,陈泽是要留下的,他要知道古里的情况,以便到时候协同管理海外几个基地的建设。

    “静之,人手不够,旧港,吕宋,爪哇,暹罗,苏门达剌等地,全部的汉人加在一起也只有六七千户,我来之前,回国忠给了个数字,龙城现在已经有两千户汉人,番人也有一千多户,就算西洋汉人全都迁到所筑城垣,也难以为维系农耕匠作。”

    “材栋,你有何良策?”

    “迁明人下西洋,征番人为奴仆。”

    “迁明人,今上怕是不许,连年来,迁山陕入北京,迁苏淞浙入凤阳,迁四海之匠户入京师,皆是聚往都及龙兴之地。若想迁我朝国民往东西洋,圣上不喜,海外弃民归国还差不多。”

    “龙城一战所得战俘用作仆役,此计甚好。暹罗国王骄横,锡兰山更是无礼,或许可为。”

    “我那舅父在苏门达腊有唾面自干的肚量,你觉得他会为一时一事之利而兴兵伐吗?”

    “呵呵,若谋战事,由头还是容易找到的,就看静之想还是不想。”

    ***,陈泽怎么有点姚广孝的味道了,王动心里暗骂,我朝奸人不少,王动算是一个,陈泽也能算是一个。

    王动牵头的国贸商会搞了个成立仪式,本来陈泽还想弄个条条框框出来,行头,会,商会规章,这些东西,陈泽弄起来已经比王动还顺还快了。不过王动讲了,别那么复杂,吓到那些老外,简单点就行了先把生意做起来,等大家都看到利市了再来玩。入股入伙,市场划分,大家就以手头上的货入股,还有就是,需要交换的,把各自手上的存货估个价,换购一下,价值不够的记帐,赁出的货记帐。结果定下了几家会员阿拉伯的三个,意大利的两个,古里两个(两头目),大明朝两个(明龙,三湘),龙城一个(中华总商会)。会没的说,王动担上,马欢因为语言问题,担了个执事,其他的外国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几个,明龙代表是王动,三湘是张浩,中华总商会则是陈泽。

    提外话,关于“老外”,这个称呼自王动脱口而出之后,旁人不知所以然,他又解释了一下,先说“外”,内外有别,四海之内,中国大明朝之内,都是中国人(没说是内人噢),其他番国的都是外人,都是外国人;至于这个“老”字,算是对外国人客气的称呼,国人以老为尊,年长者敬称为“老王老张”,位尊者“张老王老”,权重者“相老阁老”(好象朱棣的时候入阁的年龄都还不算大)。所以“老外”这个词,就是非常客气的对番人的一种泛称。

    王景弘的船队从溜山国到古里也带回了溜山国的使臣,他们要搭顺风船去大明朝慕天颜,他们国家自产的椰子树小船,只能抓些鱼虾,经不得风浪。至于溜山国,讲来讲去,就是岛,到处是岛,只吃鱼虾,没办法,人家岛上田不多,再说了,马尔代夫全是珊瑚岛,周围鱼虾自然是多,也容易抓。那里人长的黑,这也是废话,热带地方的人基本都黑,除非象阿拉伯人那种,喜欢包头包脚的。王景弘带来的溜山国特产,倒是有好东西,比如椰子制品,这种东西,呵呵,土特产民间工艺品,但另有一样,让王动开了眼,龙涎香。

    龙涎香是抹香鲸肠道分泌的某种特殊物质,估计是分泌出来医治其肠道伤口药物,没办法这种大型动物只吞不咬,万一进去个什么消化不了的大小件东西,搁伤擦伤肠胃也是极有可能的。龙涎香从鲸鱼的肠道中慢慢地穿过,先被排入海中或是在鲸鱼死后流入海里,再在海中漂浮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水轻),当然了,几十年的道行浅,价值不高,而那种白色被浸泡了百年以上才是极品。对于这种宝物你只有感叹的份,一是产量低,二是不容易碰到,碰到算你运气,但人也不笨,自然界什么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龙涎香也是如此,规律就是大海里的洋流。看来马尔代夫附近海域一定是有大的洋流经过,这样才有可能使得产自整个印度洋抹香鲸肚子里的龙涎香全都路过那里。

    王景弘同志显然是个识货的,不过他在王动同志谆谆教诲之下,扬统吃掠夺的精神,把在溜山国能够收罗到的龙涎香都给换了回来,褐色黄色白色都有,这下方郎中好好的给王动上了堂中药知识普及课。



………【第四六节 海上风暴】………

    船队起锚,伤离别,虽然是大男人,但还是依依惜别,不过从码头相送的情况来看,古里国的王公大臣们与郑和等人的情谊,比陈泽马欢与王动张浩之间的感情深多了,那些古里人有的哭的如丧考妣。古里人这样子,应该明朝人没几个在这留种吧,离开暹罗的时候也没这么夸张呀。

    又开始了船上的生活,“我朝操舟,素有铁船纸人和纸船铁人之说。铁船纸人,就指福建广东一带的海船,海船厚重,多以铁力木为之,船梁船檐坚固,吃水深,海浪难以撼动,载货也多,故称为铁船。”吴朝干在说书,他本来话并不多,但跟着王动后,人开朗了不少。

    “纸船铁人,说的就是河上的船,就是国忠玩的那个,内河里头走,船吃水浅,船底为樟木,底薄而平,没有横木梁,船夫如果身手不够敏捷,触石即碎,故曰纸船。”

    “还曰,曰什么,回队正不在,你就可以编排他了?”张浩打断了他的话,弄的他一脸尴尬,他正对着几个貌似马匪出身的护卫吹的眉飞色舞。以前作训的时候,到军营这几个护卫马术比他强,后来在长江,他已经淹过他们了,但那会还不过瘾呀,哪比的上现在大海上行船能展示他的功力呀。

    刘鹰留在了龙城(新加坡),回国忠搞海运去了,鉴于吴朝干表现抢眼,所以他这会已经成了护卫的头目。

    “三公子,我这不正夸着队正是个铁人嘛。”

    “难敌,你也算是风流人物,怎舍得家里八个如花似玉的娇娘不顾,跟着静之到古里。”张浩调笑他。

    “他家的都是花玉,不是黑牡丹就是墨玉,吴头喜欢的是肤白水灵的。”

    “三公子,您怎么到下舱来了,有事传个话。”吴朝干马上转话题。

    “我是来看鱼的,静之说这船上又收了新花样。”

    “鱼呀,哈哈哈,还在下层。来来,三公子这边请,这边水槽也有些。”

    “这碗里养的是什么鱼?”张浩看到那边水槽里排满了水碗,每个碗里都有一条小鱼,尾巴大而美。

    “东家说是叫打架鱼,这小东西,若是两条放一个碗里,一定咬个你死我活。三公子,你要不要斗上两条?”

    “得,算了,弄鱼养鱼也不容易,还是留着,看它们有没有那个造化,可以活到京师。”

    一听着张浩不要斗鱼,一帮人没兴致了,只要一斗鱼,大家就又有事干了,斗鱼押宝赌钱。

    “下面有什么?”说着话,张浩随着吴朝干又下到甲板下第二层。

    “还能有什么,四爷的宝贝龙鱼。”

    “哈哈哈,还有多少?”

    “少说还有三四十条吧。”

    “怎么还有鱼花养着呀?”

    “这是喂龙鱼的。呵呵,再养下去,这鱼花都养大能吃了。”

    昨天在郑和的船上,厨子蒸了条龙鱼,结果上桌的几个人,张浩和王景弘没有动筷子,张浩也是前段时间吃怕了,而王景弘是不忍心下筷子,郑和一问,才知道他养了几条龙鱼,王动送的,王动老实交待,船上养了些鱼,龙鱼可以看也可以吃,还有些只是养来吃的,比如鲶鱼黑,还有一些是养着玩的,比如金鱼和斗鱼,这下把张浩的兴趣引了起来。斗鱼的事,他听王动提过一次,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所以今天特意跑来看看。明朝人喜欢斗鸡斗蟋蟀,如果这个斗鱼给弄回去,开一下,也是个生意。

    张浩还在胡乱的想,突然听到了锣声,接下来又是鼓声,在船上时间长了,都知道这些通讯方式所代表的意思,吴朝干看了张浩一眼,“三公子,回到甲板上吧,暴风雨要来了。”

    等他们到甲板上的时候,果然看到前方天空乌云滚滚的压了下来,海上阴风四起,顿时感觉到船摇晃的节奏和幅度都变了。

    “落帆!落帆!”甲板上一下子忙碌了起来,水手船夫们从甲板下面冲了出来,在甲板上四处跑动,麻利的各就各位干着手上的活儿,绞索落帆,收缆放拖船。

    风突然之间大了起来,吹的船帆撞着椎杆“啪啪”的响,一队人紧紧的拉着麻绳,硬帆随着绳索一层一层落下。船尾大舵左转,船斜斜的脱离船队驶开,其实不只是这一条船,整个舰队都在锣声的指挥下,四下散开,拖在大船后的小船被放开,在海面飘逸,甚是可怜。

    张浩在甲板上本来还想去帮忙,后来还是回船舱里去了。船上的家具装饰品都是固定在甲板或是船舱壁上的,所以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是照顾好自己就行。张浩习惯性的坐到了扶椅上,这样稳些。他刚坐下,就听到了“啪啦啦”一声巨响,然后整个船猛的振动了一下,被闪电霹中了。外面的雨声风声突然大了,还夹杂着人的呼喊声,象是有人落水了大了。

    船好象是在海浪中翻滚,张浩若不是紧紧的抓住扶手,早就被甩了出去,外面的声音已经成了轰响,巨大而有模糊,根本分不清什么声音,雷在响,闪电忽现,雨水打击着门和窗,还能听到有人在叫喊,这种时候,一定会有人在甲板上,即便是在甲板上抓着缆绳滚来滚去,也是会有人在盯着船在海上的情况。

    舱外的声响表明狂风骤雨惊涛骇浪,张浩抓着扶手脚圈着椅子腿了,人跟椅子一体跟船一体,一会儿就憋不住了,胸腹翻滚,血往头上涌,头晕脑涨,张嘴就喷,歪个头狂吐不已,手都不敢也来不及去擦嘴,又吐。人在吐,船还在晃,外面的霹雳声不断,船被海浪抛起猛的落下,张浩的**被振的生疼,但这会都没感觉,就是恶心要吐,没多时就只有酸水了,还是要吐。

    吐的天昏地暗,脑子里象是开了个道场,和尚道士你唱罢他登场,钟罄锣钹一起上,不是在你耳朵里响而是在你脑子里面响,肝要吐了来了。船在海浪里摇摆着跳跃,张浩这会根本无暇去顾及外面的风浪雨水,他真的吐的受不了,脸已经扭作一团,他很想躺下,但他不敢松手,只要手一松,人可能就是在这舱房里滚来滚去。

    外面象是静了下来一样,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张浩看到的东西都随着他的头晃动而晃动,他听不到一点声音了,低头看到他吐出的一大堆东西在地面摊开,四处流淌奔涌,象是有生命一般。

    突然间,外面静了下来,真的是静了下来,船晃了几下之后也往稳住了,张浩手一松,人从椅子上跌落了下来,掉在自己吐的一地污秽之物上面,这会他已经没反应了,人倒在地上,先是四开八叉的平辅开,后又蜷起身子,象个虾米一样。四周静了下了,很静,慢慢有了人声。

    开始张浩听到的那个雷打中了船的主桅杆,闪电噼啪着顺着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