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永乐时代-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流水线是后世的产物,社会化分工的杰出代表,工部来的可都是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了高明之处。这会顾大人总算明白为什么纵横制器所有的箭可以丝毫不差,可以随意拆装,这里制箭不是手工而是机械。其实这帮人昨天看到那水车就已经有点吃惊了,今天加深了印象,个个都如同第一天阮靖看到生产流转里来惊的掉下巴一样,那叫一个震撼。王动边走边讲,众位大人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学,两个多时辰过去了。

    “桃江工坊已经细细说于众位大人听了,王动得罪了,领着众位大人走了半天,下边且息下,用些茶水”

    王动把一帮人领到了城堡外边几个大大的凉亭,这里已经备好了茶水瓜果,众位大人还真是走的乏听的累了,正好坐过来休息。

    “静之,洒家看你这工坊制器算是第一了,工部那几个厂子也可以停了,千把号人,不抵这几十人。”杨成手伸的蛮长,早期他是管过兵器局的,这会虽然管着更重要的兵仗局,但能一并抓到手长,那是更好。

    “静之,改日工部也要建几个工坊,还得要烦请静之援手。”

    “静之,工坊一日可制多少箭支”亚介,兵部主事,与顾同一样,也是个六品官,他管着兵器库。

    “一日两千余支”王动倒不知先回哪个好。

    “好茶”曾大人果然是个文官,这等附业他最拿手。

    “此乃君山银针”王动马上抓住话题。

    “君山茶自然是好茶,但这银针一名,倒不曾听过。”国大人也常年混湖广的,这茶他也喝过。

    “众位大人,且看这茶,纤毫银雪,针立杯中,银针之名,自然当得。”王动这么一说,其他几人再看,才现果然有些特别……

    这些亭在半山腰,正好片空地,王动第一次过来就喜欢上了这里,依着竹林看竹海。那会就吩咐阮靖在这建亭,阮靖也是个文雅之人,工坊在建的时候也就到这搭了几个亭子,没想到,这会,用上了。

    仲春,竹林里看还是煞绿,但春的气息随着风传来,这里听不到工坊的声音,只有风声水声和鸟虫之声,喝着清茶,远远往去,竹海翻浪。

    “他日归隐此处倒是一大乐事。”李远仿佛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侯爷见笑了,如此荒山野岭的,也只得我等小民可以讨个生活。”

    “侯爷,你不是无肉不欢的吗?”杨成笑李远。

    “杨爷有所不知,这里还少得了野味。”

    话还没落,远远的一帮人过来了,潇湘记的厨师,过来在亭子边上搭了烧烤炉,不多一会,亭子里,酒菜摆的满满,不同的是,这次都是凉菜青菜和瓜果,没看到荤腥。阮大个今日一早就领着一帮护卫去打野味去了,村子里也送来了厨师要的乳猪的羊羔。这餐是烧烤,王动早就把他们这三天的食谱安排的好好的。就怕他们不张嘴,一张嘴就让你们吃到不能动,要让他们没吃就想吃,吃后就不想事。

    几位京官,三个是跟着燕王从北京过来的,另四个是南京这边的,其实真算起来倒是四北三南,烤全羊,北方从军者的最爱,烤乳猪,只在宫宴听过,这会在这全见到了。而且王动还用了很多他们以前没用过的调料。孜然,白酒,胡椒,花生浆。不用说吃了,只看着,就有胃口,那香味颜色一出,个个都已经等不及了。

    两位爵爷行伍出身,没吃过好东西,就算是吃过,也没曾吃过这么精美手艺的作品,太监大人虽然在宫里,可永乐爷是个不讲究吃的皇上,如今在南京他最怀念的是北方的馒头,而不是江南的小吃;另几位也就是个六品官,在吃的方面王动是断定不会高明到哪里去。

    “色同琥珀,又类真金”

    “芳香入鼻,**齿舌”

    “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

    “香脆怡人,甘浆盈齿”

    酒是甜米酒,不同的是,放在冰桶里的,冰是哪来的,王动制出来的,硝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可凝水成冰。

    吃完了之后,还有冰淇淋,冰淇淋这个东西,王动本来还以为会是个新鲜东西,结果,他第一次试制出来的时候,张萍儿并不是很吃惊,原来,蒙古人早就有把牛奶倒碎冰里然后拌上蜂蜜的吃法。

    这帮人彻底是服了王动了,工坊那边不说了,开了眼了,但这伙食方面,他们也是撑到不能说了,开了胃了。这些都算了,更让他们吃惊的事,这些个吃食,厨师说了,都是大掌柜搞出来的。

    “静之,洒家算是服了你了!”杨成也是不能动了,半躺着摸肚皮,“明日保举你入御膳房吧!”

    “杨大人,圣人有云,民以食为天。懂的吃,乃人生一大乐事。”王动笑眯眯的……

    “静之,今日早饭有什么花样?”安平侯早上已经点等不急了。

    “没啥好吃的了,渔家野食,诸位大人担带着些。”王动乐呵呵的。

    不用多说了,活鱼锅贴,这个让张定边都馋虫乱叫的好料。这次不同的是,料更多了,荞麦面,山芋面,燕麦片。配的菜也不用多说,还是昨天的那些野菜,不过今日添了醉虾,醉螺,油炸的小鱼,这些是池塘里现捕现制的,鲜嫩香脆。配着喝的有豆浆,甜酒蛋,等汤水。虽然都有所保留也是有所防备,但他们还是低估了活鱼锅贴在胃里的膨胀程度,不多久,又一个个坐躺在那闲扯了,断然没了早上起来精力充沛的样子。

    这里可没笨蛋,国大人知道这里吃的好,但也断然没有过酒楼的道理,虽然今日来的有些大官,但也不至于要这样招待,谁都猜不到王动是什么个心思,当然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王动,纵横制器要讨好各位大人,心下也是好笑。送礼就行了,你是个大掌柜,纵横制器接了皇家的生意,还怕没钱。不至于要这么折腾大家吧。不过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天了,他们这才现,好象还有很多事情没有问,没有看,没去做。而这几日,王动已经与手下几人商量好了问答,做足了功课,已经足够应付他们了。

    议事厅内,众位大人已经围着一长方桌坐好,李远坐了主位,焦玉左下,杨成右下,王动则坐在最下位,正对着安平侯,每位大人桌前放着一叠纸,第一张大大的隶书,纵横制器火器篇,翻开里面,纸脚标上甲乙丙的字样,纸上画有图,也有些字。王动身后,有三脚支架,支架上是块木板,木板上有大纸,更大图在那纸上画着。

    “诸位大人,看甲页,有两图,左为乃安南的小炮,用的是铁,右为我朝用的碗铳,用的是铜,铁坚硬强于铜,且本钱低,但质重。安南的火炮身长于我朝,前薄后粗,如此设计,射程更远。另铜质软,易热,难以用久,多射之后,精度也是不高。”

    行家一说话,大家就知道差别在哪儿,其实过来的人,焦玉是看出问题在哪了,但没有王动说的这么准。“果然,一比知长短”,“安南炮是重”,“大铳费火药更多。”几位大人七嘴八舌的讲开了。

    “诸位大人,纵横制器当前没有实炮制出,只是有图,且只能言理。”

    “但说无妨”

    王动这会要提出的是两种炮,这些是明朝中后期收进的佛郞机炮,红夷炮,这些他是在书上看到的,明朝是中国火器用的最好的一个朝代,当时明朝初期他们配备的火器和使用的战法,全世界第一。

    “诸位大人且看乙一页,此乃前膛炮,因其弹药由炮口前入,而得此名,安南小炮即为前膛炮。此炮可铸成**,所用质料为铁,便因其质重,亦可设计备轮,可方便运送,若能试成新的材质,能使得炮身更轻便些,然精钢从矿石,到选炼,到铸或制炮管,均需投之以人力财力,非五年十年可见其效。二是炮身,炮身加长,壁口薄尾粗,射程远,炮身设耳,炮口有校星,用以校刻度,方便瞄准,这样打击更准。炮身数刚热,如何降温也极为重要。三是炮弹,同一尺寸,要有实心弹空心弹,开花弹,火药配方要更猛。此等大炮轻则五百斤,重则三千斤,用以攻船,守城,攻城均可。射程以五里至十里为长。”

    “若铸小炮,可乙二页,此为后膛炮,可野战,可手持,可车载,刚选铁或精钢,炮管短于**,子母炮型,母炮为身子炮着弹,实心弹开花弹均可。且母炮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较大的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每一母炮可备有5至9个子炮,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炮射,因而提高了射度。此等小炮轻则数斤,重则几斤。”

    “诸位看乙三页,两炮相校,后膛炮射快,射时子炮装入母炮,射毕取出,再装填第二个子炮。二是散热快,由于后装炮前后相通,有气流通,且炮管较薄,易于散热,散热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续射击的能力,也减少了火药自燃的可能性。还有后膛炮,子炮定制,因此不会生因过填装而导致的炸膛事故。还有子炮是铁铸的,可以承担部分火药之力,使母炮的寿命增长。然前膛炮亦有缺点:子炮与母炮腹有间,造成火药之力泄漏,故不具备前膛炮之射程。”王动讲到这里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声音了,因为,这会讲的是他们大多从没有听过的。

    “前朝已经有鸟统,此乃单兵作战之利器,然以目前的技艺,射程近,准低,若加以改良,实为利兵也。诸位大人请看丙页,丙一为前朝所制鸟铳,丙二图为纵横制器所构想的火绳枪,其机理相同,后者射的更远,更准,王某预计,以铁弹可在三十丈开外可射穿重甲。”……

    王动介绍完他们面前那叠纸后,几位大人都坐在呆,足足呆了有一刻钟。

    “静之,如此种种设计,需费银两几何,需几日可出样本。”杨成问。

    “诸位大人,若图短期制出样本,需三个月,且需要要兵器局和兵仗局工匠相助。”王动回,“所费银两,这个,王动很难预算。”

    “静之,兵器局可全力助静之。”顾大人这话的有点快了,其实他是作不了这个主的。

    “静之,兵部会派步骑和水军技工相助”亚大人这话说的还有点靠谱。

    “洒家回京,奉明皇上,此事不可拖委。”杨成没有表态,但这话说的,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火器历史是兵部重中之重,被内府管着,一来是皇上相对想念太监,无后之人无私心,二来这东西一旦流出就是个灾祸,自宋朝起就被严格管制。

    其后王动说了句让在坐的几位大人,更吃惊的东西。

    “诸位大人,火炮和火绳枪的使用,可单列一军,可与诸军相杂,兵部应该设专人专司研究战法。”这建议可是有点出格的,涉及朝庭格制,但他这话说的也是颇得两位爵爷的赞许,但同样也是心里都在想,如此神器,不知落入谁手……

    “静之如何设想?”回到益阳,焦玉私底下问王动。

    “实不相瞒,静之也不懂如何试制。”王动看了焦玉一眼,他不知焦玉的底,从他现在来看,焦玉是个使用火器的高手,当然了,如王动知道焦玉便是后来《火龙神器阵法》、《火龙经》的作者,一定会改变对焦玉的看法。

    “工部,兵部,内府可是都想着静之的神器呢。”焦玉意味深长的说了这句,“静之可有兵法,专论火器之阵战。”

    “回焦伯爷,器尚未得,何来用法。”王动回的让焦玉哈哈大笑。

    “小子圆滑。焦某自追随洪武帝抗元,至今已是三十多年年头过去了,朝庭里的是是非非见的太多了,静之怀璧当事事谨慎。制火器乃焦某一生事业,回到京城,自当为静之设计。”焦玉这番肺腑之言,实在王动意料之外,不过他也看到,虽然他本人还没到南京,但南京城里,关于王动的传说一定不少了。更让他警觉的是,刘鹰嘴里的另两人到底是谁?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一一一节 使团走了】………

    京城过来的一帮人帮开桃江后,在益阳呆了两天,这两天,工部和兵部的两位主事在商量王动说的这几种火器,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有点震撼,王劝的图画出了他们从来没见过的火器,他们现在无从预期这些火器有多么厉害,但从王动描述的情况来看,一定非常吓人,几千斤重的火炮,二十多斤重的炮弹。当然这会两人想的是,怎么制和怎么配军。杨成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方案,当然这个方案是以内府兵仗局为主导的,不过他没有想到的这次焦玉完全站到他的对立面,焦玉的想法很简单,他不想火器落在太监们的手上。当年他献火神枪给朱元璋,朱元璋虽然看到了这种火器的威力,但也能想象到这种火器,一旦落于对头手中会是什么样,装备了自家的军队,但却严控在自己手上。焦玉献了火神枪,分到的工作是造枪和做教头,真正的实战从不让他上,更不让他亲自领军。造枪之法完备后,又交给了兵仗局,他只负责研究新的火器。焦玉本人的志向远非如此,但又能怎么样呢。燕王倒算是重用了焦玉,但也是看上了他懂造懂用火器,请他过来带兵,结果带的都是将军,靖难之役,北军火器大放神威,永乐帝器重的同时,但他还是被排斥在了心腹将令之外。眼看的王动这些更威猛的火器将有可能被试制和配军,焦玉倒是担心起王动的命运来了,他不想王动成为朝庭各派势力斗争的牺牲品,空有一身才华却被慢慢架空漠视。李远早先与张强关系不错,这会也是把王动当个自己人在看,但再怎么自已人,也不能和皇上上比,永乐帝的心思,他是知道一点点的,王动年少成名,若不能被皇上好好的控制,那就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了。吏部的曾大人这些天倒是没与王动谈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说来说去还都是文学上的东西,他对王动写的那几本书还是很佩服的,正好有机会在一起,好好讨教一番,当然了,王动也是知道,曾大人文人交流是假,抓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考察他是真。

    京城考察团各有心思的回去了,不过,有一点倒是大家相同的,就是要在人力和财力上,支持火炮的试制,把这些个东西造出来,这也正是王动所想要的结果。

    这帮人中,只李远和国唯岗两人问起了水泥,李远是从觉得桃江工坊投入很大,路用石头来筑不是很好,特别是跑马,不过他也看到了,工坊好象不需要用动用马来运东西。国唯岗以前来过,他是感叹,怎么会在半个月,泥灰路变成了石头路。王动据实以告,非石也,乃水泥,初似泥粉遇水成浆,硬化后坚如金石,两人马上都想到这东西用来筑城。

    另外一边,三湘商行的泥灰坊建起来了,姚大师傅占了一成股三湘商行四成,王动五成,泥灰坊主要生产水泥和方砖,重新选了地方,王动非常有远见的在一处山谷圈了地,还在江边,这样方便运。

    张浩分管潇湘学堂后,学堂果然有点不一样了,他毕竟是东家是小老板,王动只是个大掌柜,大掌柜还不是东家请的。过来读书的更加用心了,而张浩在长沙和湖广的网络要比王动强大。他上来第一件事就是动自己的关系去找各种各样的异人技师,他也知道王动不可能长时间在这里教课,要培训新的教师。还有就是学堂既然建起来了,就要开新的课程,他是知道王动开这学堂的本意的。

    荣和堂里的常加良是第一个被请来教授植物与动物学的,此人买了一本《本草纲目》,然后便到书局请教行痴道人,也是巧,当日正好碰到王动去书局听郑春汇报新书的印制和行,而郑春却好又去了学堂的印书厂,于是王动便在那看书,这会书局租书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多人在那看书了,在那看书不用给钱,但要把书带回家,就要办个借阅证,还要付钱了。常加良没找到行痴道人,也没有马上走,在书局翻书看,和王动同时都拿同一本书《山海经》,于是两人便聊上了,张浩过来找王动,听得两人在谈中草药,他是认识这个常加良的,长沙府荣和常的少东家,世代良医,他父亲常如铖湖广医界屈指可数。王动肚子里其实没多少中医方面的知识,真要有,西医的还多过中医,但不管怎么样,后世的医学常识,他只要知道个皮毛,也能让常加良大开眼界了,两人相谈甚欢,张浩倒是灵机一转,常加良可以请来做个讲席。回去和王动一说,王动也是一拍大腿,是呀,中医对于草药的认识去给厨子们开个常识课,那还不是太轻松了,而且有常加良的加入,潇湘记的药膳怕是能天下独步了。

    同时被张浩拉来的还有一位岳麓书院的学生,此人名乐丰,荆州人,与郑春一样,也是出自殷实之家,他的特点是喜欢游历天下,大明朝他没走个全部也有个大半,他也正是见闻广才和张浩相熟的,张浩本人也是随着张晋湘走了好多地方。拉他过来讲地理天文。这样自然一课,不需要王动去讲了。

    格物一课王动也不知张浩从哪挖来一个道士,不过此人肚子里还真有货,练丹出身,嘴也会讲。另外配合的居然是砖瓦场的一位肖姓炉头,此人做过木匠做过砖瓦匠还会制陶烧瓷,甚至还打过铁,而且不是样样松的那种,跟着姚大师傅多年,在砖瓦行仅次于姚大师傅,坐了个老二,后摔伤了腿,姚大师傅自己设窑场烧砖的时候,他做了个炉头,管着制砖制瓦,水泥的研究除王动外,他是功。这个炉头到学堂讨书,管事的问张浩,这引起了张浩的注意,结果一聊,现还真是个人材。

    为了培养新的教师,最累的人居然是绿柳,王动想着编专业姓的书,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按拼音排的,于是他要把里面的词条先分类,然后再一条一条摘出来,再让绿柳去誊写,其后王动再整理,修饰文字,添上说明,再由绿柳去抄。若不是后来张萍也加入,绿柳这个抄写员,怕真的要累死。不过这抄来抄去的,绿柳张萍倒成了个大学问家,这成了后来的美谈。

    王动出的第一批教辅书是给讲课的教师的,蜡纸油印,了书后,王动还特别一一辅导了一下。杨伟把这些书收齐后,送到到了他老师的桌上,同时送到的,还有早先王动给张家两兄妹讲课时,张萍整理的讲席录,这个讲席录在张浩的强烈要求之下,已经列入一出书的计划,而郑春的想法是,不急再等等,等到识字读书之人都知道王动的名声的时候,再印。王动出的《人间词话》之类的书,这帮文人还能争鸣一下,后来的《数学》和《形学》很多人就弄不大明白了。等这些教辅书一出的时候,杨伟马上就知道王动是怎么样的一个高手了。有个杨伟的师兄看了王动的书后,精辟的说,“某家是个点,家师乃一线,静之如一面。”差太远了。

    陈泽被王动派去武昌了,楚王是得皇上恩宠的,且不久会入主宗人府,交好于楚王对王动来说很重要。这次陈泽过去的主要任务有三条,一是近一步打好与楚王府的关系,这一点不用王动多说,陈泽也知道,但楚王能在众多王爷中深得皇上的依赖,陈泽就不知道了,毕竟这会装孙子的王爷大把,楚王中等之材,但王动说会,那可能性就很大了;二是拿下黄鹤楼,三湘商行要做新的生意,临走之前,陈泽去特意去了岳阳,打好了腹稿才去见楚王,黄鹤楼这会归楚王在玩。三就是打点与省级衙门的关系和湖广盐商和茶商的关系,把三湘商会做大。湖南在王动眼里这会是大本营,湖广,也就是湖南湖此,那是基础,这些是他的基地。湖广行省现在有四个王爷,王动至少要把其中三人吃的死死的,谷王就算了,还有一位王爷早夭,所以楚王一定要搞定。

    王动穿越后,就开始在张府那段日子悠闲,其后一直在忙,这段教书的日子,他相对倒是自在了,有课就去教课,没课就往书局酒楼跑,还有时候的话,就去春花楼,另外再单列个时间陪刘秀珠和绿柳,日子倒有规律了。王动这一规律化,得了最大好处的是春花楼,春花楼已经花重金打通京城教坊司,只要有犯官家千金入籍,马上买下。明朝的教坊司不同与唐宋,唐宋两朝这里玩的大多还高雅一些,入了明朝,皇上就是混混出身的,民俗文化多些,教坊司大众化程度高。朱元璋和朱棣抄杀的文臣武将之多,历史为最,这也大大充实了教坊司的实力。

    永乐时期的犯官,初年时以建文帝臣子为主,一旦犯案被抄杀,家中妻女全教得到永乐帝的照顾“著教坊司领刺了。”全都没入教坊司,如齐泰黄子澄等人家中的女眷更是惨,每天二十四小时不息,个个安排了二十多位壮汉伺服,日夜,结果怀孕生下孩子之后,永乐还御批,“生子令做小龟子”,生女继续充当官妓“由他不的,长到大便是个材儿。”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一一二节 春花双姝】………

    赵大娘的小院,现在已经不让外人进了,就为王动空着,这帮人里,除了赵大娘以外,王动在春花楼第一个认识的春兰往大娘的小院里走的最勤快了,只要没生意,也不在自己的房里坐,就泡在大娘的院里。小红这个丫头更是不得了了,把第一日见到王动的故事讲了百遍千遍。

    “大掌柜那长相就是与旁人不一样,一看就知不是个寻常人,那日远远一瞅就知道是贵人来了……”

    春花楼除了得了王动的新曲外,还得到了潇湘记的照顾,王动每日让人送冰过来,也是一次无意中赵大娘提到潇湘记的冰室,王动命人在长沙多处地方开冰室,卖冷饮,从冰淇淋、冰棒、到冰沙,冰奶昔,冰的甜水花样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这已经成了长沙的一个特色了,过往商人提起长沙的小吃,如今冰室已经算是第一大特色。春花楼每日倒是得了潇湘记的专供,王动还特别让人往这送冰块,让这里的姑娘们没事自己整个东西吃着玩,你可别小看红楼里的这些姑娘,后世很多地方特产中的点心和饼有的就是名妓待客的闲食。

    古代冰大多冬天窑藏,而潇湘记是自己制冰,所以刚开始潇湘记在餐后送冰饮时,有的店家还可以仿,那会正月还有冰,这会到了三月了,看着潇湘记的冰室一开,家家都后悔,当初没好好做个冰室多收些冰,但后来也就现不对了,冰室天天在卖,挖空了山藏冰也不够呀,这夏天还没到呢,接下也就知道了潇湘记一定是有办法制冰,但没用,查不出,这冰是张府在制,后来王宅也有制,长沙府所有的冰都是这两家宅子里制好后,运到潇湘记,再由那制成各种冷饮,送到各处。

    赵大娘自王动到春花楼走动多了之后,也动了心思,她想的就是一个,王动为什么会经常来春花楼。王动家她没敢去,大掌柜应该钱多,想来不会差,家里要蓄些美婢也是很容易的事,且王动还是个没成家的人,留连烟花之地,可是有损清名的。喜欢这里的姑娘?王动到春花楼这么多次了,就一次醉酒在这过了夜,那次还是自己趁了他醉酒才得了手的,平日虽然嬉戏,但还没那个姑娘真失了身的。这说起来还是春花楼的一大憾事,开始时,赵大娘就了话了,哪个姑娘能攀上潇湘记的大掌柜春花楼就养着她,结果个个跃跃欲试,但王动出了书之后,姑娘们又都退了下来了,虽然也会和王动一起磨磨蹭蹭,但都知道,这个大掌柜是不会看上自己的。当然了,她们也不知道,赵大娘自己倒是真上了王动了。只要想到这些,赵大娘就会偷偷的笑。也不用想这么多了,有一次就不错,若是再能与大掌柜交好,那可是天大的福份,赵大娘可不想要什么名份之类的东西,她想都不会去想,能偷偷相好就行了,她还怕真有点什么了,自己的身份影响了王动,虽然王动也是个商人,但这个商人来往的可都是贵客。

    王动其实是喜欢这里洒脱的气氛,不用计较,不用去想,可以率性而为,在这里说错什么话都没关系,这帮姑娘都是无口无心之人,不会记得那么多。且被一帮pLmm围着也有蛮有意思,静静与一两个pLmm说说聊聊也是不错,在这还能听听歌听音乐,多方便。只是有时会被大胆的姑娘撩拨,这会让王动困窘。后世种种的淫事,王动很多也只敢想,不敢试,yy可以,真让他去干,他还没那个胆。但话说回了,常在水边走怎能不湿鞋。王动一直以为那日晚上陪他的是春兰,毕竟上次他留了话的,赵大娘也是在她房里把王动带走的。

    今日只有赵大娘在陪王动,别的人都被她赶走了,王动也是蛮喜欢这位少妇,只是感叹,这年龄放在后世还没成家,如今都守寡多年,掌着这么个摊子,再嫁人怕是很难了。王动在这唱曲说词,赵大娘是个很好的听众,也懂欣赏,与绿柳不一样,绿柳的文学功底可是比赵大娘强多了,她还能与王动交流。

    赵大娘喜欢看王动弹六弦琴的样子,王动的声音一般般,能听,但那些个怪怪的歌从王动嘴时唱出,再到赵大娘耳里,就有了魔力,看着王动的样子,时不时也会走个神,看痴了。

    “风已停在我的窗外

    飘落满地的旧思绪

    把情话唱给女人听

    有了酒和眼泪才能醉

    晨露飘摇星碎云落

    四处飘荡的老歌手

    古老的爱情谁相信

    传说中的痴情人还在

    漂亮眼睛

    当我已醉了你还在不在

    漂亮眼睛

    当我想哭了你还来不来”

    王动唱的如痴如醉,那边赵大眼在抹眼泪,词没大听明白,这调调有点伤感。王动倒是不好意思了,拿着帕子递给她。

    “让静之笑话了,这曲听着有点伤人。”赵大娘宛尔一笑,泪还在眼里,这下把王动笑的呆了一下,模样真是勾人呀。

    “能赚得大娘眼泪,倒不负了这歌。”王动笑了,被赵大娘电了一下,脑子又开始yy了。

    “静之肚子里这么多词曲,不到骗倒了多少姑娘家?”

    “哪有,我的曲子,怕是大娘你听的最多。”

    “倒是奴家有耳福了。”

    “旁人跟前我也不敢唱,怕被笑话。”王动这说的是实话,赵大娘听着倒觉得受用。

    王动与赵大娘之间虽有过亲密接触,但王动不知,赵大娘也不会去点破,吉它是个好东西,赵大娘让王动教他吉它,对王动来说,小事一桩,但对赵大娘来说,这可不是小事,古代拜师学艺那可是大事。王动挥挥手,表示什么虚的形式都不要,大娘敬杯酒就行了,于是赵大娘很庄重的敬了酒,一学一教,也有就了理由,赵大娘往王动这贴的更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