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永乐时代-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兄此前在京城的时候,可听过三宝太监郑和。”王动把话题转到了生意方面。
“太监?静子,你看我象是个喜欢和那种人交往的人吗?”蒋武显然不知郑和这个人。
“呵呵,静之,你有所不知,当年诚武(蒋武表字),雨秋还有我大哥,可是京城商界潇湘三杰,但蒋大哥交的都是武人,我大哥读书的朋友多些。”
“三杰?”
“呵呵,别人乱喊的!”蒋武那表情还是蛮得意的。
“周雨秋,人称笑面虎,呵呵,进的他的珠宝店,他对你笑是要吃你的肉,生意上精明,不过对朋友还是不错的。蒋大哥是小孟尝,他自己送的米比卖的米还多,他老爹断然不敢让他做生意,所以蒋兄在京城朋友最多,我大哥人称文友,开的是酒楼,交的是天下文人朋友。”
“呵呵,还是蒋兄气魄。”能得小孟尝这个称号,绝对不是简单的人。
“静之,你说那太监是什么人?”蒋武果然不简单,马上就意识到王动要打听的人,不会是个简单人。
“此人也是奇才,深得皇上宠信,如今总领内宫太监,但最紧要的是,下西洋的船队是他主事。”
“我朝太监主事的不少,能做到这个位置,还真是不大容易。不过既然名声不小,应该容易打听得到。”
“不瞒蒋兄,三湘商会成败,便在这三宝太监身上。你看我们今日用的这胡椒,西洋遍地都是,可以大明朝,贵如黄金。郑大人下西洋,主旨不是营商,所以要想搭上那条船,怕是要动点脑筋。”
“静之有何算计?”
其实这两人都在猜,估计王动已经有主意了,但需要他们的配合,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王动还真的没谱呢,还真为这事急,只是没表现出来。毕竟三湘商会现在这个样子,聚起的钱已经是十几万两白银了,不是儿戏。
“浩然,你想办法查下,郑和家人在京城的情况,还有在云南有没有亲戚。”
“云南?”
“对,如果我没有记错,郑大人俗姓马,是前朝云南官宦之弟,云南昆阳人,是个回回,应该在云南还有亲戚,好象是哥,亲哥还是堂哥,我记不大清了。”
“王大哥,这个蘑菇也可以烤来吃吗?”张萍问。
“当然可以,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莲姐,你试这个洋葱,很甜的。”那年代,很多人家是不吃葱的。
“灿儿,没看出来,小娘皮这么能吃肉的!”张萍象半个主人。
这些个mm里面,蒋武的老婆第一次见,年龄又大些,在这象个大姐,她倒是没怎么动手去玩,只是在一边听的多,吃的少。周灿认准了老幺的位置,除了自己弄着完,就是等着吃。刘秀珠自己也偶尔动手动动,青莲只是在一边涮油涂蜜,倒是蛮听萍儿的指挥。唯一的就是绿柳,她只差把自己定位成个帮厨了,好在几个姐妹人都还不错,这会还不知道她是什么人,都以为是和廖柱一起的,以为是这里的一个高级帮工。
那一边,廖柱已经展现出他厨师的专业性来了,那铁板烧被他玩的象是干此营生几十年的,内个mm边吃边看他表演。张浩倒是灵光一闪,他决定,把这吃法弄到潇湘记去,边吃边做生意一定会好,只是在大厅弄呢,还是在包间里玩,只能是大厅,毕竟有油烟。
今日过来的几个人,刘秀珠和周灿是张萍儿去请的,正巧的是,刘青莲和刘秀珠一起,其实秀珠回长沙也只一两天,青莲mm在长沙府交往的姐妹不多,所以一听说秀珠回来了,便去找她,不巧又听说,她和王动去了岳州,自然问的话就多了些,好在听到刘秀珠后来一人去了下荆州,没继续和王动一路,青莲mm心中有些宽慰,不然一定会吃点小醋。
众人散了之后,张家两兄妹没走,张浩也是看出来,王动有事要交待。王动跑这一圈,潇湘记原来的计划继续实施,新的三湘商行的生意,要跟上,最重要的还是郑和的事。王动再三交待,这事得悄悄的干,去弄清楚云南那边的情况,郑和有个养子,是他大哥的儿子,后世所谓的郑和的后人,其实不是郑和自己的血脉,王动要弄清楚,这会云南郑家有没有达起来。调查朝中的大臣,那可是违法的事,所以做的要细密,这事还是老人张保去办较安全。
没几日张保便出了,好在云南那边潇湘记还有点爪牙,有分店,不过张保对云南还有比较熟悉的,多年前跟张晋湘去过云南,而且还真的去过昆阳这个地方。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八七节 谷王召见】………
当天晚上,王动被谷王召见,王动也搞不清楚谷王喊他去干什么,传话的管事,王动塞了一锭银子,但他也不知王爷让王动过去干什么,只是说王爷这些天心情不是很好,有些府吏总是不顺王爷的心,不过今日好象王爷蛮高兴的。
王动赶过去的时候,在厅里碰到了王府长吏虞廷纲,此人王动对他还是有点印象的,潇湘记请王府吃饭的时候,他的的位置坐的蛮靠前的,除了谷王的老师以外,他算是个大官,不过这次王动碰到他时,显然他铁青个脸,即使看到王动,脸色也没变晴,王动正要拱手施礼,他却点了下头,脚都没停,直接走了出去,倒是把王动弄的愣在那里,呆了一下。整个王府,算的上是朝庭官员的,数王府长吏最大了,能让他如此脸色的想来只有谷王本人了。
谷王这会正在品茶,看到王动进来了,脸色暖洋洋的,很难想象刚才长吏为什么会脸那么臭。刘老大人也坐在一边,脸色也是不悦,不过看到王动进来了,倒是向王动施了个眼色。
“静之坐,雨前茶,信阳的毛尖”谷王显然是蛮开心的,看到王动进来。
“谢过王爷赐座”
马上有人递王动茶具。
王动也没客气,浅沾一口,在嘴里回味了一下,“淮南茶,信阳第一,果不其然!苏东坡口无妄言。”王动后世也是喜欢喝茶的,信阳毛尖可是名茶,陆羽有赞,得了苏东坡那句话后,更是茶名天下。
“这茶还是京城送来的”
“王爷好口福。”
“呵呵,静之刚出去转了一圈是吧,观感如何?”
“只是看看了潇湘小号的分店,忙了些日子,也偷个懒,去登岳阳楼,临赤壁矶。”
“静之的长联,已经飘回长沙了,真是湖广第一才子呀!”谷王与王动说话,刘老大人并不插话。
“呵呵,酒多了些,耍着性子了,王爷见笑。”可别让王动现场写东西噢,那可没地个本事,一定坏事。
“武昌鱼味道不错吧,我那六哥近日神神道道的,没吓着你吧。”谷王还是那付笑脸。
“说来也是巧了,在潇湘记碰到了世子,王某那点墨水竟入得世子法眼,想着,潇湘记开到楚王的地境上,定然是要楚照顾,所以前去进谒王爷。”原来谷王的是这事,王动这两句说的清清楚楚,没有主动结交,无意中碰到的,还是因为王动的文才,因为结识了世子,才去拜见楚王的。
“我那六哥也是有才学的人物,不象我,如今就想着过太平日子,享享福。哈哈哈哈!”
王动也不知这谷王笑些什么,反正大人物都是这样的,时不时的,哈哈哈哈,可以掩饰说的的语病,也可以突然用来改变气氛,有时倒是吓人一跳,或是莫名其妙。
“王爷,依老夫所见,楚王是有意为之,以僧道之事,示欢于皇上。”刘老大人看问题还是蛮准的。
“呵呵,我那些兄弟个个都是有趣的人儿,修医的,唱戏的,务农学的,编诗文的,现在好了,连连求神拜仙的也都有了,反倒是本王落在了钱眼里了。”说着说着,脸上的笑容凝住了,看了刘老大人一眼,老大人眼观鼻,当没看到。
看来那虞廷纲是为这事触了王爷逆鳞的,王动看了看刘老大人,又看了看王爷,空气一时凝固了,他端起茶杯喝茶,这种事,他插不上嘴的,他现在只是谷王的一个赚钱的工具,别的什么都不是。在武昌,楚王让世子过来问策是一种信任,算是看得起王动,而谷王不一样,他根本没怎么把王动当回事,在他心目中王动也就是个有点文才的大掌柜。
“静之,潭州煤炉已经卖到北京了是吧。”
“回王爷,往北已经卖到了北京,往东到了淞江,南边南宁府也有货送过去了,西边成都府也有送货。”王动回到长沙就去过问了煤炉的生产情况。
“呵呵,静之果然是个大掌柜。”
“不敢,回王爷,匠坊的师傅正在试制新的炉子。不过依现在的情形来看,这炉子已经有很多地方有仿制的了,是故宜地而产,方能降本增利。”
“言之有理。”
王动这下算是弄清楚了,王爷喊他过来,其实就是为了钱的事,另外就是敲打他一下,别有二心,你算是我谷王的人,别到处乱跑乱跳。他哪里知道,王动根本就没把他这个谷王放在眼里。离开王府的时候,谷王赐了一斤信阳毛尖,同时勉励他,好好干!这让王动郁闷的不行。
王动离开后,刘老大人也出了王府,他近来有个习惯,不管什么时候,心里郁结的时候,就到望江楼的包间去坐坐,一人坐在里面,喝茶也好,喝酒好了,开着窗,凭栏临江,吹吹江风,看看江上的风景,慢慢放松一下自己,开始的时候,望江楼其实算是王府的产业,如今卖给潇湘记,他本来不大好意思去了,怕影响别人的生意,毕竟那周老头看店的时候,包间能用上的时候不多,而转给潇湘记的时候,明显感觉不一样了,那热闹多了,不过,有点好的是,那都是些平民,都不认识他,去了有时反觉得蛮自在的,还有就是不管怎么热闹,他去的时候,居然总是会有一个包间恰好空着。所以说,王动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乔掌柜是个人才。
刘大人心里郁闷呀,今日本来王爷喊他去品茶,两人都是蛮开心的,王爷说是有新茶送来,喊他去品茶,落座后,还对他说,王动过会儿会过来,刘老大人还是蛮喜欢王动这个年青人,一肚子的好文章,又有陶朱之才,虽然不入仕,但人各有志,唉!想到这刘老大人总会为王动可惜一下,入了商籍,以后子孙可能都不能科考了。结果半路王府长吏虞廷纲进见,进来后,就是问及潭州煤炉的事,刘老大人也知道王爷有些特别的心思,现在正在想办法弄钱,但他没有想到,王爷居然动用王府的名义去弄地,弄矿,更没想到用王府卫所的兵丁去护那作坊,那可是若大一个山谷呀。虞廷纲其实只想提醒王爷,用王府的护卫去拱守一个山谷,那又有煤铁,这样不好,若是有锦衣卫耳目传到皇上那里,因小失大,为了几个银钱,失宠于皇上不值得。虞廷纲根本没有想到这触到了谷王的痛处。
一是失宠于皇上,这个皇上这会在谷王眼里已经有点不顺眼了,他还没敢想着去反,至少这会皇上给他的,远远少过他给这个四哥的,若不是他开那金川门,怕是这会燕王骨渣子都没了。
二是弄钱,文人忌言钱,官当大了,只能掩着袖子盖收,本来王爷就是想钱,但又怕别人说他贪钱,更不想让别人说他明的去营商,虞廷纲左一个王府经商又一个王爷慎思,弄的谷王很没面子。
三是那山谷里到底是在干什么,王爷还真有在那打造兵器的意思,现在居然被虞廷纲说破了,弄的谷王极为不爽。
结果呢,虞廷纲可是皇上指派的长吏,年纪大过谷王很多,只比刘老大人小几岁,白须白,居然被谷王指着脸痛骂,最后斥走,这让刘老大人心下骇然,王爷真的是变了。
刘老大人在望江楼看着黑黑的江面的时候,王动其实也在那里,他出了王府就奔望江楼去了,进了天字号的包间,他其实只是去看看,乔掌柜这会还住在他家,乔掌柜对他说过,望江楼想试行宵夜生意。本来望江楼从早做到晚,晚上在天黑后卖半个时辰的包子馒头面点,过往的渔民,贪这酒楼里的煤炉暖和,便买几文钱的包子点心,问可不可以坐到里面去吃,若是大厅里没什么客人,乔掌柜也乐的让他们进去坐坐,人多人气旺,结果慢慢现这成了个生意了,坐到里面的人越来越多,从叫碗汤水,到问有没有茶,以至于,乔掌柜想到了做宵夜,不过乔掌柜也只是个想法,但这个宵夜要怎么做,他还没有底,想和王动商议一下,这在那会还是个新事物,虽然王动在后世早就知道这种东西,广州十二点后的夜市生意好的很。今日王动过来**还没捂热,底下人报知他,王府刘老大人过来了,他还以为是来追着他来的,结果一问管事才知,刘老大人居然是这里的常客,虽然在这消费不多,乔掌柜却是容了他占个包间,当然了,这做的对,王动也是称赞的。
刘老大人到底有多少心思要想呢,居然一人往这里跑,还成了常客?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八八节 掌柜婚事】………
刘璟老大人这会正一人对着湘江上的渔火愣,虞大人显然是说破了王爷的心思,不然王爷不会这么生气,从王动说的来看,这会潭州煤炉是真的在制铁炉,不然,这东南西北卖的这么多,不够货卖,但一个煤炉的生意,值得王爷这么劳心劳力去弄吗?
江风正劲,自一边窗口入,在天字号里面打个转,又用另一边出,吹的人顿感寒意,刘老大人这会喝的是米酒,特别温过了,还放了酸梅,酸酸甜甜,老大人这会心里也是酸酸的。
王动这会正在边上另一个包间里想,要不要过来打扰了下刘老大人。望江楼的宵夜王动已经定下来了,可以试行,大致按着潇湘早茶的形式来搞,先在一楼,走中下的路线,另外,可以请人过来说书,这时期,三国,水浒都已经写出来了,只是印的不多,传的不广,但同样的故事,在大明朝各地,以各种版本天天都在传唱着,想到这里,王动倒是想起了金大侠的射雕英雄传了,他小时曾经听邻居大叔每天说一回射雕,特别是开场的时候,铜尸铁尸,听的特别吓人,要不要自己回想一下射雕,找个说书的来演绎一下,想到这里,王动倒是笑了,有时他幻想有一个现代人和他一起穿越过来,可以一起来享受这种现实的生活和yy。
刘老大人还在那呆,门开了,乔掌柜进来了,平时都是杨管事过来服侍,这会乔掌柜进来,后面还跟了管事,手上没空着,送了些酒菜进来。酒是三湘商行出来白沙液,菜都是些凉菜,佐酒之用。
“乔掌柜,老夫……”
“老大人,这是我家大掌柜让我送过来的。”乔掌柜满脸堆笑,不过这笑还是蛮真诚的。
“静之?”王动怎么会知道他在这里?
“大掌柜今日也在,怕打扰了老大人静思,特命小人送点酒过来给老大人暖暖身子,还有些小菜,闲趣佐酒。这酒力大,夜寒,老大人小喝一口即可。”
话也没多说,拱了拱手,静静的退出去了。
这个王静之,倒是个可人儿。老大人不觉莞尔……
第二日王动去了岳麓山谷的潭州煤炉,他是带上张萍儿一起去的,就当是出来踏青,到那山谷王动也是吓了一跳,没几天呀,真的是大变样了,原来的篱笆成了高墙,里面主事的是张府里原来的一个管事,张刚,张刚得了消息王动要过来看看,一早就让人用水在院子里,路上洒了又洒,王动过来的时候,没感觉到有很大的灰尘,但空气里还是有点煤的烟尘味道。
“大掌柜,现在这潭州煤炉,有铁匠十五人,砖瓦匠十二人,制煤工人十人,帮工二十人,护卫一百人,一个帐房,一个管事。”
“湘西那边新收了两个煤矿和一个铁石矿,那煤矿听人讲算是鸡窝煤,不过用来制煤球够用了,铁石厂那边出的铁石,吴老板的铁匠辅里吩咐了人去看了,说是那铁石是好料,用来制这些煤炉可惜了。若是算上那三处佣人,现在潭州煤炉计有两百一十八人。”
“新的煤炉是陶铁混制的,轻了些,按着大掌柜的意思,那拔烟筒也制了出来,是烧土所制,一节一节,很容易拆装,也是比铜铁的轻便也是便宜。”
“前些日子三公子核了一下,如今潭州煤炉自己出铁石出煤,那本钱又低了些,邻近的州府已经有人仿制了,所以想把价钱降下来,这事还要大掌柜定夺。”
“此议可行,这样的,张刚,他把本钱算下给我看,算上人工运耗,最后加价两成即可,还有一次买煤球多少粒,可赠一煤炉,或是一次过买多少煤球可得折扣,诸如此类,你多想想,这样会有些效用。要试制的新的煤炉,分开,专供小户人家的,专供大府宅的,还有冬日烧水取暖用的,试用新的物料,试制新的花样,凡事多想多看,不可泥古。那三处的矿什么人在主事?”
“也是三公子派去的人。”
王动身边的人都习惯了,只要王动一开口,马上掏笔出来记,大掌柜会喷出很多点子,每想通成功一条,就够受用了。
“王大哥,这王爷还真是有意思,这小小的煤炉辅子这么上心。”张萍觉得好笑。
“萍儿,王爷这般行商,好过巧取豪夺。”
“潭州煤炉本是我家的产业,王爷还不是……”
“呵呵,不要说了,这里王府的眼目很多。”
晚上,王动和张萍儿一起回张府,王动虽然搬出去住了,但每两三日还是会回张府一下,当然了,种种名义,向张晋湘汇报工作,找张浩议事,其实也就是过去聊聊,然后大家一起吃吃饭。现在王动已经算是张家的女婿了,大家都默认了,早前只与张晋湘及他的一对子女打交道,变成了也要和张晋湘的妻妾问安,有时还要看看张府里下人,毕竟在那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今日倒是张萍的母亲拉王动去问话了,张晋湘一妻两妾,正妻没有子嗣,通房丫头生了两个孩子,家里真正能干的老婆是这个小妾,张浩和张萍的生母。张晋湘前期到处开店时,都是她跟着,她姓马,从早期的马姑娘,到现在的张马氏的转变过程中,潇湘记开枝散叶。所以家里人个个都是很尊敬这个张马氏。张家两位公子出去主事后,这位张马氏也就主动退出了,现在操心的也就是两个孩子的婚事。
“静之,你家那边还有什么长辈吗?”
“三奶奶说的是扬州那边吗?”
“这次大公子回来,我有让他去查问一下,前些日子,他回话过来,没查到什么。”
“三奶奶,我听师傅讲,大难逃灾,无以为食,要卖儿,才被我师傅领走。且后来我师傅也曾游历扬州,已是物是人非,全无一点印迹。”
“静之,可还记的长辈模样或是姓名”
“不记得了,其时静之不足三岁,哪能记得那些个。”
“跟着你那和尚师傅,一把年纪了,倒象是真要让你做和尚似的。”
“呵呵,四处游荡,倒也不觉得。”
“不觉得,呵呵,你这孩儿,有趣的紧。”这话把张马氏也逗的笑了,“我家萍儿,你看如何,前些日子,还与家翁商议,今日想听听静之你的意思。”
“三奶奶,静之身无长物,若是湘翁不怕萍儿跟着我吃苦,那静之就高攀了。”
“呵呵,你这孩子,倒是不俗。”这话把张马氏说的大笑,其实大家都知道,只不过今日由她来捅破这层纸,“萍儿也不小了,寻个日子吧,你把八字告诉我,我去庙里求个日子。”
呵呵,这也太快了吧,王动心想,才刚说要嫁,就要定日子了,不过这八字是什么,我可是真的不知道,是不是说个真实的,1980年7月4日下午4点26分,这算什么?呵呵,算了,回去找个人倒推一下。
那张马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静之,你师傅可对你说过,少时有无婚约。”
“这个,好象不曾听过。”
“这事马虎不的,你可知你师傅行迹?”
“回三奶奶,我师傅走时倒有留言,不可去寻他。”
“倒是个怪人。”……
“静之,我听萍儿讲,新的商行筹划着去西洋做生意。”
“却有此事,本朝有个大人,正在下西洋,静之想跟着过去看看。”
“西洋那边生意是可以做,不过走这海路去西洋,不知要多少时日。”……
张马氏那出来的时候,所有知情的人都在兴奋着,王动和张萍的事这会算是定下了。王动有一丝疑问,那就是今天张马氏问了西洋,这种事,很多人想都不会去想,生意人很多都不知西洋东洋,看张马氏这个样子,好象还懂点什么似的。王动也没多想,毕竟那是张萍母亲。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八九节 便宜舅舅】………
王宅有两个书房,一个在大院里,一个在小院里,大院里的书房原来就有,所以没怎么动,王动只是修饰一了下,弄了点书放进去。后小院里的书房却不一样,那是王动的空间,他定下了一个家具,这些个东西,在制作的木匠眼里都是怪怪的,这个书房里面摆的都是王动后世的东西,交待过任何人不得入内,当初收拾的时候是绿柳帮着搞的,她在益阳见识过王动的这些怪东西,受过教育的大小姐有一点素质不错,嘴巴紧。她也知道,只有拥有了与王动共同的秘密,才能保证她在家里的地位。
王动每天晚上如果有可能,都会在这个内书房里小坐,感受一下,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我身上可能负有不寻常的使命。
剑桥明史已经看了几遍了,现在的感觉就是太粗了,不够细,知道历史的走向能快人一步,但那也是针对大人物,你一个终老山村的小人物洞知天下又能如何。成祖时期的大明朝世界第一,但也留下了很多问题,比如太监掌兵,太监干政,这些为明朝中后期党宦之争打下了伏笔。永乐帝虽然有郑和下西洋,但禁海令也是他下的。还有经济问题,通胀一直是明朝的一个大问题,宝钞和金银的兑换一直搞不定。还有起义,王族造反不多,但不是没有,比如长沙的这个谷王,各地少数民族起义不断,还有什么宗教形式的活动,比如弥勒教起义。
成祖是个很开通的人,但前提是,你不能影响到他的家天下,不能影响到他的权威,在战场上见惯了血腥的人,是不怕杀人的,什么样的人都敢杀,方孝儒,解缙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依靠突出人才的英雄时代,而是靠文化力量,集体智慧。打江山是英雄时代,时代造就了英雄,同样的英雄们也开创了时代,不过坐江山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要的是制度,要的是遵守和配合……
王动带来的很多现代办公用品都不能玩了,只有那个笔记本电脑还能玩,但不能上网,这个电脑也没用,只能玩游戏,还有就是看dVd,他倒是有成套的dIsnetaLgeOgRaphy说来也是可怜,当初是为了练英文,现在倒好,成了娱乐了。还有一点好处就是,能时刻提醒王动,外面的世界很大,值得你去探索……
能改变人的认识的只有文化和教育,潇湘记已经开始办学堂了,但这个学堂只是个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才能通过文化教育去影响别人,不容易呀。王动手头上倒是有一箱子的书,都是些好东西,但很多都不能付印,不够系统,很难有说服力。不过找一两本玩玩还是没有问题……
这个年代没有专利,不然的话,别针,及时贴,拉链都可以搞出来,但一搞出来会就会有人仿制,没有绝对的技术和成本优势,这些都不能玩……
每天王动都会在这内书房里天马行空的乱想,想到什么就写下来。然后看看能不能施行,如果可以的话,再多写几章,弄个方案,交给张浩。而张浩这会已经习惯被王动刺激了,什么样的点子都见怪不怪了,反倒觉得静之神人,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通,且还能弄出前人今人从没想过从没弄出来的东西。
潇湘记的学堂工地热火朝天,基本进入尾声,结果王动又奇想,让张浩把学堂后面的山全部买下,其实那山上没什么东西,不是竹林就是桔树,但品种不是很好,所以也不大值钱,王动看中的是这几个小山包中间有个小山谷,山谷里有个池塘,买下来第一件事就是修水库,把那池塘加大,本来池塘是通湘江的,王动让张浩在这池塘边上修水车,盖房子,搞个印书作坊。反正张浩有个概念,静之是很会赚钱的,不会没有原由的乱花钱。
吴铁匠那,王动交给了他一个任务,去研究一下铅活字,不管什么样的金属合金,反正给我搞活字出来,当然这事也把胡大拉了进来,他手工好。结果两位大师傅出马,轻松搞定,造纸这种东西就不玩了,因为桃江工坊那边的竹纸已经品质很好了。潇湘学堂印的第一本书就是《梦的解析》和《人间词话》。《梦的解析》自然就不提了,人物改了,弗洛依德改成了个老道士,前去诊病的人,成了信徒,不过王动没有想到,此书一出,给他带来最大麻烦的不是读书人,而是那些个道士,因为书里的老道显然是个假道士。王动本为是考虑了很久才决定改成这个身份的,明朝和尚道士信仰混杂,也没人敢说什么,当朝第一和尚姚广孝,黑衣宰相虽是和尚,但大家都知道,他的道学造诣比一般的道士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且为数不多的人知道,他的道士师傅更有名。这本书,其实是王动投石问路的,算是闲话一类的小说,只是给读书人茶余饭后消遣之用,但影响之大,是后来王动绝对没有想到的。《人间词话》就不多说了,只是评明以前的作品,别的不提。王动印好了以后,先送了书给三个书院,王府也送了,给刘老大人,知府那也送了一本。他印了五千册,但压住了,没卖,主要是潇湘书局的店,他还没选好地方。
潇湘书局在办的过程中,王动马不停蹄的四处宣传郑和下西洋,特别是谷王,结果也很失望,谷王没兴趣,谷王的脑子里想的是,永乐派人出洋,就是宣威,他不支持,不过他又对西洋可能的生意前景有点心动,但出洋在皇上眼里主要是政事,所以太过言商,可能不是好事,谷王是想给皇上造成一个喜欢钱的样子,但太过出格也是不行,他一时不想冒这个头。王动是想找出一点和郑和生关系的渠道,但看来可能性不大。
就在他为这事操心的时候,京城张科那边有消息过来了,已经和郑和府上搭上关系了,而且就在这个时候张保从云南回来了,不过张保回来后,没有直接向王动汇报,而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