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永乐时代-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过来的五千人不是从交趾过来,全都是从夷洲过来的。夷洲那边的兵营里同时也在大量练兵,不过那里训练出的都是素质较高的兵源。山东白莲教闹事后,又往夷州转移了两万多人,而贵州湖广因为永乐帝大肆采办建北京城的木料引了民变,夷州方面马上想办法弄人,加上河南山西虫灾和旱灾,又造成了些流民。这些都被夷州很好的利用了起来,夷州的人口已经膨胀到了百万户,军队已经有了六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迫切的需要动几次战争了。
三月周满大人动身前往真腊国,这是他西洋之行的最后一站,不过他到真腊国并不会停留很长时间。因为战事。他本来都不想去趟这混水了,但真腊国在上次也表示了提供一个地方给大明朝修个城堡,这又迫使周满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要敲个印回来。
考虑到吕则成等一批龙城的军校在真腊,丘诚不得不又带上他老婆同行,他老婆并不是以龙城宣慰司使夫人名义到访,而是代表旧港,这样,龙城派人去真腊帮忙师出有名。前年暹罗入侵真腊的时候,郑和可以带头谴责的。而且当时就弄出了一个多国联盟支持真腊。反正这会仗还在打。吕则成等人再次去真腊可以视作是聪明继续存在地标志。西洋诸国还是爱和平反对战争的。
真腊国早早就在等周满了,让周满意外的是,虽然这会真腊地国都还没迁回吴哥,但在接待周满一行时所表现出奢华令人吃惊。一来富贵真腊一说真的不假,二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后就是失望,若不是年前龙城人帮忙,眼看着暹罗人又要打进来了。这两年仗打的龙城知道的清清楚楚,真腊真的是伤筋动骨了。^^^^但这话要让周满来说,他一定以为,真腊国没动到根本。
周满拿到想要的东西之后。马上走人,把一大堆细节问题交给了跟着丘彦诚过来的商人去处理。船到占城地时候,已经是四月了。到了占城周满才知,张浩去龙城了,这下周大人在占城地时间又减短了些。离了占城,周满没有按着原定的路线去琼州,而是紧贴着大明朝的海岸线,从广东到福建。在长乐修整了一下。才往北去,一直到六月。周满才回到京城。
周满人走的慢了,西洋的形势大明朝官府知道知道的也就慢了。周满照实回答了他下西洋的所见,至于所闻,他没多写一个字。除了他周满以外,还会有人递报告上去。他只要做到真实就行了,至于皇上能从这些折子里得出什么结论,那是皇上的事情,他算是交了差了。
这趟差事做的不错,几个据点都跑到了,锡兰山、爪哇和真腊三个点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次西洋之行,还有一个极好地附产品,西洋诸多唐人支持大明朝皇上的御驾亲征,特别征集了两百万石粮食,其中的五十万石是捐献。这可开了商人这么大规模捐献地先例,加之前面对王国忠已经有过封赏了,算是有了先例。弄的永乐不得不又**议了一下,这五十万石要给个什么样的糖吃。
当然期间种种,周满也不完全把功劳抓在手上,对于王动的全程陪同和王动商会在诸多据点建设中的表现也是大写特写。永乐不笨,朝贡贸易说来说去,是两国政府之间的贸易,有时掺点水,但也是半官方性质的。大明朝官府可是绝对没有给西洋诸多遗民弃民好处的,他们肯捐糖,无非就是彼此之间地生意做地好。这个生意是谁在主事的呢,楚王每回到这种时候就跳地凶了。
以至于郑和要求楚王一起跟着下西洋,这才把楚王的嘴堵上。西洋小国慕上国天颜,若王室屈尊下驾,德化四方,必定能使得番夷来朝。打死楚王也不干,江上行船还马马虎虎,洞**湖上他也玩过,只那个湖他就已经受不了了,更别出西洋之类的。
倒是丘彦诚在金陵没老实呆着,把个四夷馆当成是他龙城的驻京办,整天宴请大明朝的官员们,而且请客的地点不是大家熟知的潇湘记,这让很多嗅觉特别敏锐的人在家算计不已。
郑和大人出使西洋以来,潇湘记的大名因为王动也传的很远,加上又是京城第一酒楼,在些请客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对于住在四夷馆的人来说,潇湘记是他们的定点宴请聚餐点。丘彦诚在没当上龙城宣慰司使的时候,就跟着王动混了,对于京城里的这些东西哪里会不清楚。总之,丘彦诚的举动,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与丘彦诚相反的是,跟着王国忠船队过来进贡的泥国使臣倒是吃住扎根在了赵大娘那里,这弄的赵大娘也很奇怪。象这种突然跑来的客户总是与王动会有点关系,不过她怎么打听也没打听出什么东西。王国忠对他的手下以及泥国的使臣都下了禁口令,王动与玛丽沙公主的婚事,绝对不可外,好在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也不多。
林强这次也跟着一起过来金陵城,他是第一回到大明朝,泥国的使臣平素也就跟着他,他在这金陵城里也是两眼黑。他到金陵来看看三湘商行旗下的几个大产业,一是家具,二是泥灰场,三是建筑,杨刚已经许下了林家在泥国的产业展,龙城那边的人力物力前阶段要支持多拉克岛的展,所以他过来大明朝,看看金陵总行这边的情况。
大明朝的富庶自然不用多说,林强感受的还是这里的文化。再怎么说,他们这些世家往前推个百十年,大多都是穷苦人家,所以底蕴不足。在金陵城里,单单看那城墙,就已经让他感觉到作为一个唐人汉人的自豪。
让林强最吃惊的是王动此人在西洋的明眼人心中地位比大明朝皇帝还重,可到了京城,他突然现,王动最叫的响的身份还是个商人。一个官商,并不是大明朝的权相,也不是兵马大元帅,只是一个商人。官职也是有,只是个管着军械制作的小吏。
郑和这位光耀西洋的大明朝使臣,在京城里居然那么的不起眼,一抓一大把。这会也算是体会到了,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小。
………【第八四节 并吞虾夷】………
王陈在年前就带了一千人回夷洲了,他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赶到夷州过年,没办法,如今他基本上算是逆风,走的很慢,船队的大船很多日子都是靠橹船拖着走。
到了夷洲之后,所有人都象是脱了层皮似的,连日来在海上行船,这些陆战队的士兵都被派到了橹船上当民梢,干的都摇橹、划桨、清洁的活。天天这么晒,个个又黑又瘦,不过身上还真的没有多余的肉了,都是一块块的犍子肉。这批官兵经过了南洋之行,如今都算的上是老兵,在苏门达剌又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整和训练,回到夷州后基本都会升职。
王陈的船队到了夷州之后出奇的干净,附着在船底的贝类全都被刮光,帆在苏门达剌基本全换过了,所以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焕然一新,仿佛下南洋是极享受的事情。
吴朝干下南洋的时候,一次过从夷州带了整整三个团的人马,除了王陈的是炮团以外,另两个员海军陆战团,加上夷洲南海舰队和商队,八十多条条,六千人的规模,其中少数民族的子弟兵多达两千人。王陈这次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千多骨灰盒回来,少数民族子弟有七百多。
刘煮安自已兼着民政部,一千多人,不是小数。正月里,刘大人还是举行了一个祭祀活动。死难的家属都得到了很好的抚恤。早先就准备好了优抚银两,不过没想到要这么多,也没想到是要在正月里列支。虽说上半年是财政支出年,但一般都是在正月之后。好在对马岛那边赶在正月十五前又送批银子过来,不然还真的不够。
王陈的归来也给下月的夷州带来了一丝灰色,从高雄到基隆本来门上的红对联门前的红灯笼很多都披了黑。带回的骨灰有一百多人居然没有人认领,再三查问才知,有的是当初明朝的逃兵有的是难民,都是单身一人地。最后刘煮安不得不在正月底祭祀之后宣布设立一个灵社,供放那些孤魂。
王陈回到夷洲意味着对虾夷岛和日本地新的一轮战略开始了。王动没回的时候。就有飞鸽传了消息过去。刘煮安、管峻、回国忠等也知道了下一步地战略。都开始准备了起来。
虾夷岛北是库叶岛,是大明朝奴儿干都司的地盘,陈贵打听到地消息是。岛上是设了个卫所,主要也是河西女真部的人在。岛很大,岛上人并不多。夷岛上生点什么事,不会惊动到那里,就是惊动到了也没事,这两个岛离的虽然不远。一直以来并没有什么联系。
虾夷岛南是日本的陆奥,此地属关东十国之一,在镰仓幕府的管辖之下,游离于室町幕府之外。这个镰仓公家近来与九州地少2氏暧昧的很,不过真的要是少2氏染指是虾夷岛。一定会引起日本诸势力的关注,那反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
虾夷岛看来还是要夷洲自己去弄,不能借日本人地力了。这就是王陈回到夷州后大家讨论后的决定。
正月的夷州,岛南部的高雄穿个夹袄即可,可到了夷北就一定要穿些皮棉的御寒,虽然没鹅毛大雪,但还真的有几分冬天的感觉。
日本过来的觉得暖和,交趾暹罗过来的觉得冷,而来自大明朝地移民没那么多心思去想这些。太多地移民使得夷州生产工具和房屋短缺。生产兵器的铁作不得不让其中几个制器作坊生产农具。同样地。民政部的刘煮安大人,又不得不准备了大量的慰问品前去慰问番民。从岛南到岛北走了一趟,目的只有一个,劝更多的少数民族放弃所谓领地,走出山林,建立村寨村镇,这也是方便更多的汉人移民往岛深入安家落户。
好在夷州有钱,各种储备一向都充足,倒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各地衙门都是忙的很。正月十五一过,各大衙门又紧张的开始忙碌了。
淡水和双溪口一北一南,夷洲两大兵营。其中淡水那的兵营最早是收大明朝的士兵而建的,双溪口则大多是夷洲的少数民族。夷洲的淡水北营囤兵一万五,双溪口南大营囤兵两万,另有两万五驻守在岛各地,其中两万兵力基本是沿着夷洲大道分布,而另有五千驻守在了花莲。
王陈这位炮团的指挥官下南洋其实没经历过几次大仗,只是在伊利安岛有过出色表现,对于南洋的番人来说,火炮出的声响和火光比炮弹的杀伤力更强。王陈也看到了,陆战队特别是丛林部队在伊利安岛表现强过山地部队,而山地部队到了澳洲后在又强过丛林部队。虾夷岛,森林密布,看来丛林部队会更适应,与伊利安岛不一样,那冬天的积雪一丈都是平常。夷洲的丛林部队对付热带亚热带的森林已经很有经验了,对待这极冷之处的林子,要作那些改进,这是个问题。
另外还有物资准备的问题,当前只是去占岛,大规模开还早,所以那里的生活和军事用品一定要夷州备了去,如此一来,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夷州能列出多少钱的预算非常重要,大家要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了。
王陈只是提要求,陈贵和回国忠对那一带较熟悉,还有一更熟悉情况的左卫门大。作为大海盗头子,左卫门大对日本周边的岛基本上心中有数,虾夷人善战,不好驯服,虾夷岛又极冷,左卫门大根本没有想到,夷洲会对那里有兴趣。作为一条忠实的狗,主人指哪,他就会扑向哪。当回国忠问起虾夷岛的时候,他马上就找到了好几个曾经到过虾夷岛,在那生活过的日本人,详细了解了那里的情况,时刻准备着回国忠的再次征询。
左卫门大知道最多的就是,虾夷岛冷,那有鲸鱼。日本国虽然也有人捕鲸,但不成气候。左卫门大可是知道,如今捕鱼排第一的是夷洲,琉球国近来已经过了日本。鲸鱼可是好东西,鲸油排第一。还有鱼胶。在没有弹性材料的年代,这可是很重要制弓弦的原料,而且是制大型的脚弩床弩弩炮等。鲸鱼的肉也不错,当初。若是能搞到抹香鲸,可能还会有更好地东西,龙蜒香。显然,左卫门大收集到地资料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不过左卫门大倒是表示,他可以组织一帮日本人去岛上劳作。这倒是不错。
二月,夷北,杨刚王陈回国忠陈机等人正在研究虾夷岛攻略。虾夷岛是不需要用多少军队去攻打的,不过在哪里驻军,驻多少军队。港口建设,村镇建设,这才是关键。
“设五个营,营北女真,南两营拒日本,东营面,主要应对岛内番民,西营面西居中策应。”回国忠地建议。
“五营兵马太多,四营则可。东营可撤。以团为单位。岛上驻一团士兵则可。”王陈还是蛮自信的。若不是看虾夷岛较大,他以为两营就够了。
“呵呵。设两师人马,一个师应对奴儿干都司,一个师应付日本和朝鲜”杨刚话,他这话一说,明显就不一样了,显然要比回国忠和王陈大气多了。也这一话,也让在座几人都抽了一口气。在回国忠和王陈眼中,夷州出一万人地部队上岸,基本就能把日本人给收拾了。如今还不用上岸,驻在虾夷而已,就要动用这么多人吗?
“回将军,不只是在虾夷,对马驻军一团,九州驻军一师。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各移师一支到虾夷。”杨刚接下来的话,让这两人眼睛一亮。看来不是虾夷这么简单,好象有什么大动作。
“诸位不用看我,静之的意思不是要去争斗,只是放些人在那里,要有人在到时什么始方便。当前要务还是开一下,把那的资源用起来。夷州的钢铁一直跟不上,有虾夷地煤就方便多了。去辽东弄煤风险太大。”杨刚解释了一下。这个解释好象没多少用处,大家还是觉得有戏。“设四港口,东南西北各一,南和北为军港,南军港北海舰队用,北军港东海舰队用。西和东两港民用,东港可置一船厂,虾夷之东多鲸鲛,可设一渔场。大曾言,虾夷岛北每年一季冰封,故港口选址和修筑怕有些周折。”
“渔场一事,琉球那边已经传话过来,想投些股份,猎鲸鲛一事,也查探过,赚头很大,而且也问了夷州的几个部落,他们也都是极有兴趣。这事,还是不麻烦琉球了,夷州内部找些财东就行。”
“船厂最为麻烦,当兵的好说,这船厂过去,要迁些丁口,虾夷极寒,移民怕是要费些口舌,说到底还是银子话。”
“虾夷岛林中多鹿,可迁些猎户过去。夷洲可初步迁三千人过去,别的丁口,由陈大人从辽东和山东去招募。”
“财政方面可匀出二十万两白银用于虾夷民用,军费会加拨六十万两。”
“天方那边的马已经到了苏门达剌了,年后会过来,到时要送些去虾夷岛。至于农民牧民,女真会出一些,日本国内也会弄些过去,这倒不要夷州操太多心。只是铁煤和渔业这三样,夷州要抓在手上,要弄些工匠和山民过去。”
杨刚等议了之后,又把决意写了下来,交给刘煮安看。刘煮安并不清楚王动为什么去动虾夷岛,杨刚为此作了大量地解释。被称为虾夷岛的北海道,在后世的日本,其农业牲畜业渔业矿业都很达。加上王动等人对那里的实地考察,先前投入的费用与回报相比,绝对是划算的。
虾夷岛在杨刚等人眼里是无主之地,全然没有把虾夷人当作是那里的主人,在刘煮安眼里,也没把虾夷人当作是那里的主人,只是知道那里有虾夷人。虾夷人没有自己的国家,那就不能算是那里地主人,而且那岛那么大,虾夷人也只是占了其中几处而已。既然如此,夷州人自然也是去得。
刘煮安同意之后,接下来就是在要些安民告示,先在老百姓中动一下,特别是那些少数民族和工匠们。许下了免他们地税,许下了到那里有免费的屋子,而且他们地后代教育问题全免费。尽管如此,好象还是不很踊跃。最后,刘煮安让杨刚派别军队先去,然后在那里弄些东西回来,这样才有说服务。杨刚觉得也对,于是第一批过的军队带上了些工匠和捕鲸船。结果第一批回来的军舰带回了大量的鹿角鹿茸鲨鱼鲸油煤,这下子终于引起了夷州岛上居民的兴趣,慢慢有工匠愿意迁过去。
陈贵从野人女真和黑水女真那里引了几个小部落到虾夷岛,同样的左卫门大真的不知从哪弄了几千个日本人过去,这些过去都是在煤场挖煤和码头做小工的,相对于在日本的流离失所饿死病死,到了虾夷岛居然还能过日子,对于这些日本人来说,已经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让王陈紧张的是,军队方面没有问题,但在军营之外的人口结构中,汉人的比例不足一成,这可不是件好事。最让大家意外的是,原住民虾夷人对大量的外来人口并没有表现出反感,而是被很好的吸纳了进去。
在牧场,渔场,林场,煤场和码头五大机构一进入的时候,虾夷人第一个得到了好处。他们派出的向导先从汉人手上领到了铁器和茶,接下来他通过加入到五大机构里做工,领到瓷器,棉衣,皮靴等生活用品。不知不觉中,他们失去了领地,不知不觉中,他们得到了一份工,领到了薪资,慢慢的被卷入到夷州的大机器之中。
当年年底,虾夷岛移入的军民已经有四万人,这时,各个据点已经不能有商家去管理,虾夷也要有官府衙门,当夷州正式给虾夷派民事官员过去的时候,虾夷岛算是真正的被王动拿下了。虾夷岛的自给自足算是有了点保障,虾夷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了军事建设方面。
………【第八五节 忽鲁莫厮】………
在中亚西亚这块热土上,贴木尔帝国还是老大,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过这会,贴木尔帝国又焕了一点新的活力,只是他的这个活力主要控制在中亚西亚的山地高地,而对波斯湾这边影响并不大。该章节由网友上传,特此申明1405年帖木儿死后,诸子争位。导致了这个国家直接的分裂,最后帖木儿第四子沙哈鲁趁机进军中亚,驱逐叛将,夺取撒马尔罕,平服内争。当时的贴木儿帝国虽然很大,中心区域却是后世的伊朗西北、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一带。
帖木儿帝国的老大沙哈鲁如果已经与大明朝通好,洪武皇帝时给事中傅安、郭骥等携士卒千五百人出使贴木尔帝国,结果被那个瘸子贴木尔给扣了下来,后来燕王朱棣的同事北平按察使陈德文又被派去,还是被扣住,那会贴木尔已经准备攻打明朝了。
要说瘸子贴木儿这人真的是牛B的不行,他搞定了土耳其帝国后,便着手往东,准备对付大明朝,在他得知大明朝常备军队过百万,又都是固若金汤的城池,马上意识到这是个硬骨头,他准备动员一百四十万的兵力东征。特别那会大明朝正在内战,靖难之役开始。就贴木尔帝国的国情来说,这么多人东征,后期保障是个大问题,于是瘸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405年永乐三年,大明朝已经稳定了下来,永乐帝也知道瘸子不是个好东西。开始四处派人搞外交活动。就在这个时候,傅安等人回来了,不久陈德文也回来了,他们告诉永乐一个消息瘸子死了,目前当政地是沙哈鲁。而且还陈德文还带回了很多西域小国的使臣,永乐大喜。永乐四年,傅安奉命出使哈烈国,越明年返回京师,外交成果显著。沙哈鲁决定派了使臣过来进贡。到这时,永乐算是放心了,传说中的西域大国不会来进攻大明朝了,而这个与元蒙有关系的国家也不会支持鞑靼或是瓦剌,贴木儿号称是天可汗成吉思汉的后代,其实他只是个突厥化的蒙古人,与黄金家族没直接血缘关系。
波斯湾的名字源于波斯,最先由1世纪的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命名。通往波斯的咽喉是忽尔木兹海峡。大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个国家控制着这个海峡,这外国家地名字叫忽鲁莫厮。瘸子贴木尔死前把汗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可这个孙子并不强,被人控制,接下来瘸子众多的儿子开始独立争汗位,于是贴木尔帝国昙花一现般的垮了。忽鲁莫厮国原本是贴木儿帝国众多属国中的一个。这会显然已经是个独立王国了。
因为忽鲁莫厮国控制着波斯湾的出入,这里的贸易非常的达,货物非常充足,虽然国家不大,也算是富庶地很。上次到忽鲁莫厮国的时候。王动等人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做生意,不过他倒是通过种种渠道留下了话,还要再来,而且下次再来不只是大明朝的商队,还有龙城和苏门达剌国的船队。在王动的船队还没有出的时候,来自贴木尔帝国、白羊国、黑羊国和贾拉伊尔国地商人居然已经开始往这里汇集,有的已经等了大半年了。
周满离了古里之后。王动在古里等来自苏门达剌的船队,这个船队有他的老婆苏门达剌女王米兰,还有一支舰队和刘鹰为主帅的一支五千人地军队,还有从龙城旧港和苏门达剌出的商船。军队有两千人是下过南洋的海军陆战队员,有两千是龙城的士兵,还有一千是苏门达剌国的军人。舰队配的两艘最先进的“庆灵”号“庆都”号全铁甲蒸汽船,还有三艘铁甲明轮蒸汽船“繁陆”、“繁叶”、“繁拓”。这些船地名字起的很简单。都是拿个笔直接插到《说文解字》一书中。然后在那页找个字就算了。
这支船队在古里国外海等王动的时候,引起了过往船队的极大关注。他们太不同寻常了。相对于这些军舰,王动的座船要比他们大的多,相对也稳的多,他也习惯了。在他眼里,那些先进地蒸汽铁甲船虽然度很快,但与这多次改制装修地美美的大帆船相比,还是要差些。
整个船队共有八千人,百多条船,其中军舰倒不多,大型地商船占了一半。十二月王动的船队出现在了忽鲁莫厮国外海,王次这回没有先去阿拉伯半岛,而是直接冲着忽鲁木斯而来。
忽鲁莫厮国沿海小镇阿巴斯,其对面是格什姆岛与霍尔木兹岛,这两岛与阿巴斯之间是拉伦斯海峡,这里是波斯湾的咽喉之处。格什姆岛狭长,与对面阿巴斯的大陆海岸平行伸展。此岛的海岸线曲折,除西北部边缘的沙质海滩和淤泥滩外,一般都是岩岸。而且这个岛上几乎全是平顶丘陵,岛上出产出多的是东南岸有矿盐,这里的矿盐上回曾经让王动流口水,好东西呀。石头山上随便凿块下来,放在家里,要吃的时候敲碎碾细就行。这个岛上主要生长谷物、蔬菜、甜瓜和椰枣,另外就是有点渔业,基本上就是农民加渔民。
这天,岛上渔民出海的时候,遇到了王动的船队了,开始只是遇到的前哨船,以“繁叶”为的前哨让这些渔民大吃一惊。他们没见过这种明轮铁甲船,这种黑乎乎的大家伙出现的时候带着白白的浪花,两个大轮划水的声音特别的响。当然远远看到这船时,只是惊异于它的长相和度,等近了之后,才听到哗哗的水声。“繁叶”号为的前哨船队还有三艘一千五百料的炮船和五艘一千料的炮船,这些炮船格什姆岛就认识了,大明朝下西洋的水师,不过这船上挂的并不是黄龙旗。其实还有很大的不同,炮口没打开,他们看不到这些炮船上密密排了两层的火炮
虽然大队的船并没有进到阿巴斯港口而是泊在了格什姆岛,王动船队到达阿巴斯的时候还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船队不只是在阿巴斯港引起了震动,在忽鲁莫厮国也引起了震动。这支舰队不只是带来了大明朝的商人,还有两位更重要的客人,苏门达剌国女王和龙城的国王使臣,这下子忽鲁莫厮国国王赛弗丁也不得不出面一下了。
王动等在阿巴斯只停了一天,便往该国王城而去。去只是个意思,王动是来进一步踩点和做生意的,两国之间的交往之类,他不是很在意,那些都是虚的,而且累人。
王动等人可是上岸去了,他的船队可是留在了码头上海上。大队的船到达忽鲁莫厮国,终于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
毕乌丁,佐法尔第一号大商人,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大明朝、龙城及苏门达剌国的船队去了忽鲁莫厮了。
王动此行选择忽鲁莫厮作为第一站是有他的打算的,石油虽然还不能作为燃料大量使用,但用作军事武器的猛火油已经大大有名了。他这次下西洋主要还是做生意,最好就能圈点石油资源。佐法尔等国上回他已经来看过了,目前这个技术很难采到石油,所以这次他把重点放在了伊朗伊拉克一带。而且,他还要在这里好好考察一下周边几个国家的军力。特别是贴木尔帝国。他的这个决定,让毕乌丁家族大吃一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中国人要到这里来做生意的话,先应该是佐法尔而不是阿丹,最不可能的就是忽鲁莫厮。
下面我们来说说佐法尔商人的尊严。
公元8世纪中叶,佐法尔著名的航海家欧贝德驾着一条木船,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航行近万公里,一路劈波斩浪,辗转颠簸,最后驶抵中国广州。欧贝德此举,开辟了阿拉伯帝国和中国大唐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已作为彪炳千古的壮举载入中阿友谊史册。另外《一千零一夜》写海上冒险家辛巴达的故事,就是以这人为蓝本的。
其实,中国与佐法尔一带的交往可推到汉时,那会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条枝,便有了佐法尔一带的描述。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船只每每满载货物,穿梭于本土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他们在阿拉伯选择的落脚点便是佐法乐。公元10世纪,阿拉伯大历史学家麦斯欧迪在他的名著《黄金草原》中流着口水的记载:“中国船只多直航阿曼。”
宋时曾有一佐法尔富贾在中国官府当差,官至广州“蕃坊蕃长”。元朝就不用多说了,阿拉伯海是蒙古人的内海,佐法尔人的商船几乎就代表了阿拉伯所有国家的商船。
王动在古里碰到毕乌丁的时候,就现这人与众不同,他有船队,这也更让毕乌丁觉得自己份量很重。当与中华商会合作之后,毕乌丁以为自己可以比别人能拿下更多的份额,不只是别国的商人可能唐人的商会也要借重他的船队。这次所谓的三国商队直航忽鲁莫厮,仿佛是毕乌丁被人扔了鞋子吐了口水,弄的他很没面子。
没面子是小事,丢了生意才是大事。这次过来的可是三国联合的商队,龙城苏门达剌再以不是传说中的蛮荒之地了。这些唐人涉足的地方,如今真是遍地黄金呀,这些金灿灿的黄货就在他的眼着,但却握在了别人手中。“忽鲁莫厮”毕乌丁近似乎咬牙切齿,第二天,他便收拾了一下,带了一大堆美姬佳肴,带着佐法尔的尊严,坐船往忽鲁莫厮而去。
………【第八六节 圏得一地】………
王动说实话不大想和忽鲁莫厮的王太多索,面子上的事,还必要得做好。该章节由网友上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