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化仙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小山是软了,怕了吗?
不!
如果都是修士,无论是修士的弱肉强食,还是外门弟子的互相竞争关系,都会让赵小山抢了李孟,毫无压力。
而刚入门的凡人师弟,就是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看赵小山本身拥有中等偏上的实力,却宁愿呆在一百名,便可知他的心思了。不过赵小山的退走,只是因为李孟不配做他的对手,还是他自以为的。而以赵小山的性子,一旦李孟不像他想的样子,他依然会出手。所以这次比试并没有结束,它只是推迟了。
也不知是不是修士的灵觉,李孟只觉得一阵鼻头发热,忍不住揉了一下。
“孟哥哥,这便是你盖的房子吗?好漂亮!”
白雪儿可不管这些,她只知她保护了自己孟哥哥,这就足够了。看到漂亮的竹屋,爱美之心下,当然要去参观一下了。
这样的要求,李孟自然不会拒绝。
李孟不仅邀请了白雪儿,其他帮忙的,他也都有邀请,包括邱氏兄弟与贾珊,不过他们拒绝了。
邱氏兄弟他们是不想打搅,而贾册,则是因为白雪儿,同样是女孩子,人家已经坐到了真传,自己却还只是外门。
至于其他的师兄们,他们的原因便简单多了。本来他们帮忙是想李孟也可以帮他们建一处竹屋,不过赵小山的出现,让他们发现,就是他们建了竹屋,恐怕他们也保不住。既然注定要做无用功,他们自然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他们不来,白雪儿更是开心,进了竹屋,看到一片翠绿,即便没有任何的家什装饰,她也非常开心。
“真的是好漂亮,人家一直住在洞府中,人家也想有一处漂亮的屋子。”说着,她眼巴巴看向李孟,一如儿时饥饿,看着李孟一样。
只不过她毕竟不再是儿时那个总也吃不饱的小女孩,这时候再做这样的表情,不仅引不出同情来,反而更像是在撒娇。
第31章、我们**吧
漂亮女孩;天生就漂亮。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秀气的鼻子;饱满的小嘴;再加上一脸可爱的神情,构成一幅天然的美丽图画。
李孟鼻子动了一下,便闻到一股香气,香气的源头来自于白雪儿身上,象是有一股清新的芬芳在整个室内悄然的散开。
焚香读经。
李孟闻到这香气,瞬间便明白了。
中国从古至今,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吟诗作画和焚香静坐健身的习俗。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只香几,上置三足香炉,皇帝升殿时,炉内焚起檀香,致金銮殿内香烟缭绕,香气四溢,使人精神振奋。古时的诸葛孔明,弹琴时不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兴。古代文士淑女操琴为了创造一种幽静风雅的氛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观书时,斋中常要焚香。他在诗中写道:“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更十分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他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见焚香静坐的养生健体之功。
而在这世界,焚香读经,除了养坐健体外,更重要的是凝神。
以蜜、枣膏、白芨水、丹药,又或是灵石粉为原料的凝神香,有助于修士专心修炼,特别是修道越小越好,而小孩子太多,却不免遇到一个专心度的问题。而且还是所有门派的普遍问题,也因此才有了凝神香。
据说最上等的凝神香,是以妖兽麝香为原材料,价比功法,可遇不可求。就是普通的凝神香,也是价比灵石,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在外面时,空间大,李孟还没有闻到,进了屋,扩散开,李孟闻了只觉头脑为之一轻,非常好用,大有一种现在便看书修炼,什么都难不倒自己的感觉。
凝神香,果然是好东西,这还只是她年年薰,日日薰,薰在身上的一点儿,如果直接焚香读经,只怕效果更好。
而这只不过是真传弟子的标配之一。如果李孟只是个普通人,估计就是他也要灰心丧气了。因为根本没有办法比。
怎么比?
人家打小,便是功法、灵石、灵药,更有一大堆促进修炼的东西。而他们呢?
做任务!什么都要做任务。
与邱氏兄弟他们呆在一起,李孟早知道外门的痛苦。为什么外门弟子要贴近自然十年?
根本就不是门中传出的那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其实是他们需要花费十年时间,才可以攒够兑换一本功法的贡献度。在没有修士手段的十年,他们也就是在打打坐,练练气罢了。
“好不好吗?”白雪儿见李孟发愣,忍不住地撒娇又道。
“呃-”
扭动的身体,不小心便扯开了领口,露出一片白晰,看的李孟脸上一红,赶紧找借口说:“洞府,那可是洞天福地,有助于修炼,多少人求都求不来。”
“这倒也是。”白雪儿皱起了好看的眉,显然是在纠结是要“美”,还是要修炼。
真的是幸福的苦恼啊!
不是吗?
在外门弟子为了一处佳宅而拼抢的时候,真传弟子却已经可以幸福地挑三拣四了。
“孟大哥,难道就不可以把漂亮的竹屋结合在一起吗?”白雪儿问道,她还是不愿意轻易舍弃美丽。
“当然可以,以阵法便可以做到。”李孟说。
李孟得了一本八幻阵,他发现这虽然只是个幻阵,但是却并不简单,除了保护自己修炼外,同样的,布阵人也可以在其中修炼。
八幻阵,有八个变幻,一为隐阵:改变周边环境,与四周融入一体;二为迷阵:人若进入,迷失感观;三为引阵,它可以引导误入者,从原路出去;四为防阵,当有人恶意闯阵,可以有效阻挡,或降低闯阵者的威害,以给布阵人反应的时间:五为警阵,即有人闯阵,可以对布阵人示警;六为动阵,即阵基遭到破坏,只要不是一口气破掉一半,阵法依然可以作用;七为阵眼,讲的是布阵之法;八为炼阵,也就是说修炼者可以继续炼化大阵,直到有一天可以炼出一座自成一界的大阵。
人族来自女娲,所以人族的一切都不免要向女娲靠拢,功法是,阵法也是这样。
身为后天诞生的种族,人族还处在全身心的追赶中,只有步入了那些先天种族的高度后,人族才可以想其他。不然,前人开辟的路,你都没有走完,便想开辟新路,只会惹人发笑罢了。
一座小小的八幻阵都有这功能,如果有一天把这阵与洞天福地一起炼成,也并非没有可能。要知道这盘古大陆本身便是人为打破掉,又重新炼成的三千世界。
当别人都已经炼制世界了,而你却连炼个阵法的信心都没有,那么你还是不要做修士了。
心,本就是人族前进的源动了。一旦连心都不敢想了,那么人族在这世上,还有什么?
“呀!那你可不可以?”白雪儿欢快地追问。
“不可以。”
想是可以想,但只可以做目标,却不能因为想了,便真的认为自己可以炼制世界了。前一个叫有理想有抱负,后一个叫蛇精病,可以进精神病院了。
所以李孟一摊手说:“那需要极为高深的修为,你觉得我办的到吗?”
李孟这一说,白雪儿的脸一下子红了。
“你怎么了?”李孟问道。
白雪儿的脸更红了,因为李孟说到修为,让她不得不想到双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师父天天,天天在对她说,想修炼的快,就得是双修。还说什么,只要修为高深便够了,别人只会敬你高深的修为,根本不会在乎你是不是双修来的。
如果双修可以让你千载不朽,你便是胜利者。
白雪儿便是让她师父这样说服的,接过了双修秘籍。只不过她并没有选择收获比最大的云玄,而是选择了李孟。
“我们双修吧!”
第32章、修炼
“我们双修吧!”
这话白雪儿在嘴巴中转了几个圈,却一直都没有机会说出来。最后白雪儿只能留下块灵石,嘱咐李孟好好修炼,便不得不离开了。
目送她离开,李孟这才松了口气。
李孟当然知道她的意思,虽然她没有说出“双修”的话来,但是其他暗示,李孟又不是听不出来,什么“两个人修炼”比一个人好了,不同的灵根五行相生了……
李孟可不是这儿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懂,但是在认真考虑了一下,他还是没有让白雪儿说出来。
与白雪儿类似的经历,李孟上一世也经历过。本以为会是吊丝的逆袭,与女神相爱。到最后,却仅仅是女神为了更好的待价而沽,让其得不到的小花招罢了。
至于做了挡箭牌的吊丝,会不会被箭射死,女神根本就不会在乎这些。
上一世是,这一世被人夺了灵根,也是。如果第三以还这么飞蛾扑火,那真是被人售死了都活该!
李孟不介意双修,但是他的双修,必须以他为主导,至少他要有保命的本钱才行。
杀掉贝大王那一次不算,先不说与人生死相搏,贝大王已经有伤在身,绝对不在状态。就是生死相间,靠爆发,靠突破,便不是长久之机,至少李孟也要好好了解并掌握了道韵再说。
“怎么?她走了。”一直在观察竹屋的邱氏兄弟他们,在白雪儿离开后,这才跑出来。
“是的。”李孟说。
“嗯,是了,我们刚弄好的吃的,不介意一起吃一点儿。”邱大石邀请李孟道。
“好。”李孟没有拒绝。
菜色以肉食为主,烤肉烤鱼,都是山上的特产。反正李孟是没有吃出来这是什么肉。
不过邱氏兄弟的邀请,也不仅仅是吃饭。
“这个李师弟认识白师姐。”用饭菜间,邱大石问道。
“嗯。”李孟点点头说,“我们是儿时的玩伴。”
这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再者这也是在竹屋白雪儿自己说的。
“原来白师姐一直念叨的那个青梅竹马竟然是你?”邱二石惊讶道。
邱二石突然嚷出青梅竹马,让一起聚伙的贾珊皱了下眉。
外门弟子为了拥有更多的时间修炼,常常三五一帮,互相协助生活。邱氏兄弟与贾珊便是这样的三人帮。
“怎么?我很有名吗?”李孟问道。
“有名,太有名了!”邱二石说,“你每年来求收入山门,白师姐同样也每年代你求山门……”
在邱二石的叙述中,李孟了解了一位对自己一往情深的女子,不管风雨,只要原李孟跪在山门外,她便也同样在哀求着师门。
她的作为真的很感人,一边用手吃鱼,由于烤的不地道,焦掉的鱼灰粘在手上,又感动的落泪,用手去擦的贾珊,直接哭成了小花猫。
她真的是个好女孩!
这样的女孩实在是不多,至少在李孟的上一世,他只在传说中听过,真人却一个也未见过。地球上的女孩,一方面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呵呵……想到自己的悲剧,李孟也只能呵呵呵了。
“她,为什么这么做?”李孟问道。
“为什么?你不知道吗?”邱二石好奇说,“师姐说在遇到师父以前,有人欺负她,是你保护了她;她饿了,是你给她吃的……”
在邱二石的叙述下,李孟没有想到原李孟除了执念外,他还有着这样好人的一面。
原李孟的过去,让李孟不由去想自己是不是要答应她死后的执意-报仇。
是啊!家破人亡,却不知道是为什么,他又怎么会甘心?或许这才是他跪死的主因。与其生死不由己,不如直接跪死!
李孟不是原李孟,所以他的执念不是李孟的,李孟也没有继承原李孟执念的想法。修道不比其他,杂念越少越好。
“我去修炼了。”用了饭,李孟便告辞了。
“呃?”
有心交好白雪儿,这话都没有出口,李孟便告辞了吗?
李孟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继续说道:“身为男人,便需要拥有自保的手段。”
虽然李孟只是这一句,但是他们却从中听出了李孟的沉重。在这份沉重下,想说拜托的话,又怎么说的出口。
回了自己的竹屋,李孟拿着白雪儿给他的灵石,却没有立即修炼,而是想着白雪儿的话。
云门弟子,一月两块灵石。这是外间的宣传,其实际却是真传弟子,一月两块灵石,而外门弟子,一年才给一块。就是一年一块,也只不过是理论上的。
外门弟子的这块灵石基本上会伴他们度过十年的自然生活,没有功法,只有吐纳之术,灵石中的灵气,他们根本吸收不了。有灵石不能用,山门自然不会再给。
想到吐纳之术,李孟取出云门一开始给的功法,心念一动,印记世界果然没有从中吸到道韵。
李孟打开功法书,尝试着修炼了一下,是可以吸纳大气中的灵气的,也就是说这吐纳之术,不是不能修炼,显然这与李孟一开始认为的功法有效,便会有道韵不符。
“看来道韵也不是这么容易出现的。大道之韵。”
李孟又翻出他那只推衍一层的原双修功法,其中也没有道韵在。
简单的比较下,便发现,太极拳,八幻阵显然是因为比它们高级,所以才会有一丝道韵。
心中想着,李孟又继续想到:“那么,道韵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身随念动,心念一动,李孟便比划了起来。
太极拳与道法合,一生为二,阴阳。
比起太极拳的拳义、拳经,显然这更加重要。
随着李孟演练,拳韵自然而然附着其上,没有阻碍。
而且随着拳韵附着,李孟的太极拳也起着变化,变的更加有威力,一些李孟上一世没有打好的地方,也在起着变化。这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主,而是“道”。
当李孟的拳越发与道合,在贝大王身上发生的一幕,又出现了。
只见随着拳韵运转,天地灵气自然汇聚,就像是听命的精灵,随自己的手而动。
第33章、道印小人
随着灵气的越聚越多,李孟是明白了当时贝大王的感受了,阻碍。
拳必须循着道韵走,就好像在灵气中自有其通道,如果你不按照这通道走,阻碍便出现了。
贝大王当时也是这样吧!自己发出的灵气却阻碍了自己。
只可惜现在只有李孟一个人,所以他没有办法去试验当时发生的灵气扭转。
只是不按照拳韵都会有阻碍,就更不要说扭转了。李孟打了好几遍太极拳,都没有办法做到对贝大王时的扭转状态。再想试验下去,体内灵气却已经消耗一空。
这样一来,使用道韵的消耗显然很大。要知道太极拳,这在地球是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不要说只打几遍,李孟曾经尝试过打过十遍,也没有什么问题。不像是这次,在打的时候,他便可以感受到对天地灵气的接触与吸引。
这接触与吸引,显然会大量消耗体内的灵气,这是李孟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经历。
想了一下,他立即手握灵石,盘膝坐下,按照《天河仙兵诀》第一层的功法,恢复一下自己的灵气。
他的本意只是想恢复一下灵气,然后继续在道韵上下功夫。因为他知道他的优势在哪,只有扩大了自己的优势,为山门重视,才可以想其他。
就像这块灵石一样,虽然李孟知道印记世界有着大量优秀的功法印记,然而一块灵石,显然是不够的。
就只是一本《天河仙兵诀》,李孟至今都没有推衍完整,就更不用说其他功法了。
什么是兵?在天庭中,兵就是最底层的存在。小兵修炼的功法,当然也不会是顶级的功法了。
一个小兵的功法都消耗了中品灵石,才推衍了一层,其他功法就更加不用说了。凭李孟手中的小小一枚下品灵石,根本连一点儿边角也碰不上。他也没有继续重塑灵根,也是同样的原因。
所以李孟才需要更有优势,才需要山门重视,以获取更多的灵石。
然而一修炼,却没有让李孟打算的一样停下来,很舒服,股股气流在体内回荡,就好像劳累了一天,泡在了满满的热水中似的,很快李孟便睡了过去。
他实在是太累了,自他穿越过来,为人夺了灵根,又是以死相搏,身心俱疲,并不是随便睡一觉,便可以恢复的。
不过人虽然睡了,但是功法却没有停。李孟修炼的《天河仙兵诀》毕竟本源不凡,已经足以在李孟身上留下道印。
沿着这道印,灵气自发运行着,一遍遍地冲刷、滋养着李孟的身体。
就这样,李孟美美地睡上了一夜。等他醒来,本以为自己盘膝而坐一夜,会腰酸背痛,却没有想到不仅没有,反而分外的精神。
与此同时,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在李孟不远处,便看到了一份白米饭,以及一份红烧鱼。
“咕-”
修炼了一夜,去浊出陈,李孟也是饿了,李孟立即端起碗来,先吃了一口米饭。
这口米饭一入口,便立即感受到饱含的灵气。
李孟来这世界也不短了,是不是灵气,他还是分辨的出来的。
“灵米!”
只一口,李孟便猜出这白米饭来历不凡。
“真想不到入了山门,竟然还有这等福利!”他开心地眉飞色舞。
灵米与灵石一样,都拥有对人体灵气的补充,但是灵米与灵石相比。
如果灵石是强大的能量源,需要一幅好牙口,才用的上。那么,灵米便是营养液,即便植物人,也可以使用。更大的好处是,你只要吃就可以了,并不像灵石一样,你需要功法先把灵气吸收出来,然后才可以修炼炼化。
自然,有了这优点,自然也有其缺点,那就是灵米生长条件非常的苛刻,它首先需要一处灵气浓郁的福地来种植,同时这块福地还得适合种稻,这两点都满足了,在生长期间,还需要不断以灵水浇灌。可谓是娇生惯养了。
当然,如果没有灵气浓郁的福地,也可以用灵石代替。只不过拥有灵石的存在,基本上都可以直接用灵石来修炼,也就是说灵米与他们除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外,并不是那么重要。
与他们是不重要,但是与还没有办法用灵石修炼的修士弟子们,这功效可就大了。
李孟夹了一块鱼肉,看到盘子下的纸条,上面写着:努力修炼,饭菜每天都会送来。
好看的字体,带着一份娟秀。
李孟看了,向好处想道:“竟然以灵米培元。山门给外门弟子的十年,看来并不是完全在浪费功夫。如果不是我已经年纪大了,我都想呆满十年了。”
修道根基很重要。试想,一名小小童,很小的时候便入了山门,从此呼吸的是天地浓郁的灵气,吃的是灵食。如此滋补之下,这灵根又能够多长多少寸?毕竟灵根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你的灵根日积月累受到滋养,你的灵根也会回报于你。
相反,如果你老是营养不良,甚至为人算计,就像原李孟一样。就是有一个好灵根,也会长萎缩了给你看。
发现山门中的条件似乎不比李孟一开始了解的差,他对修炼也更加有信心多了。毕竟山门越给力,李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他对自己说:邱氏兄弟,贾珊,谢谢你们!有你们的帮助,我便可以专心修炼了。放心吧!我一定是会回报你们的。
用好饭,李孟没有休息,而是借着正在消化灵米的灵气立即修炼。他们已经这样帮助自己了,李孟自然更加不愿意浪费了这机会。
只是他一动,才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破了,他现在已经是聚气二层了。
李孟认真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内外都没有什么不对。
等等,那是什么?
待李孟将要从内视中退出的时候,他发现他的识海中出现了一个小人。
“元婴!”李孟惊喜交加。
然而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从聚气期、炼气、玄液、结丹、碎丹为婴,这中间还差的远呢?聚气期的元婴,想想也知不可能。既然不是元婴,那么就是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
李孟没有惊慌,而是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寻找答案。
这一冷静下来,李孟便发现这小人似乎是由灵气组成的,除了一些节点外,整个小人是透明的。或者说除了聚集的节点有灵气外,其他地方竟然是空的。
由点组成的小人?
有意思!
第34章、道印
身体出现了未知的变化,当然要察看清楚,不过……好重的味道。
闻到一股很重的酸臭味,李孟不得不从内视中退了出来。
闻了闻,又看了看身体,不由苦笑道:“怎么现在才闻到。”
在他的身上直接可以看到老皮与污垢形成的结巴。
只要你身体有杂质,只要你一天没有达到不垢不净的状态,那么理论上,你每次修炼都会排出身体的杂质污秽。只不过其他人修炼每次进步太少,不像李孟先是聚气一层,又是聚气二层。
修为的快速提升,自然会带来大量的杂质污秽排出,而李孟又没有立即处理,这才很快的风干凝固,成为了结巴。
“看来得先去洗一洗了。”
李孟知道不远处有条山溪,所以他打开竹门,立即向溪边走去。
随着他开门出去,不少外门弟子都看到他,直到李孟离开,外门弟子们才说:“他可真是幸运!”
“怎么了?怎么了?”不知情的问道。
“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运道。白师姐把真传弟子才可以吃的灵食都送给他吃。”
“什么?咱们云门好像不产灵食的吧!”
“当然不产了,那是门中仙师为了门派更好的发展,用灵石与大仙交换的。”
……
啊!
所有人都有一个感觉,羡慕到嫉妒。昨日刚为其出了头,今天又送灵食。他们恨不能自己也有这么一个青梅竹马。如果他们也有灵食,应该很快就可以脱离外门弟子身份吧!但是,这种事,又怎么会是想有就有的呢?
另一边,李孟已经到了山溪。看看没人,他直接脱了衣服,下去冲洗了。
随着水流的冲洗,臭味不断变淡,然后转腥,到了最后连腥味都没有了。身体洗的白白的。
“以后修炼,恐怕免不了冲洗,早知道造竹屋的时候,应该用竹子把供水系统也做了。”
李孟有点儿后悔,只不过当时毕竟是师兄们帮忙,而他又付不出什么有力的报酬来,自然就没有做供水系统。现在……
“或许印记世界可以装水。”
忙着修炼,李孟不想浪费任何时间。既然印记世界可以吸纳灵气能量,那么以能量公式来说,物质,其实也是一种能量。
想做就做,李孟立即勾通印记世界吸水。
心念一动,印记世界果然开吸,股股水流凭空消失,入了印记世界。
李孟开心地想一次装够,却发现水在注满了他开辟的世界后,并没有充满其他空间。
不,并不是水没有流向其他空间,而是一流出便消失转化了。
“这是?”
李孟认真观察着。
“水的灵气。”
其他空间与烈阳空间不同,它们只要水中的灵气,水本身则又回到山溪。这或许与印记世界将消亡,急需灵气有关。物质的存在,与它们也是一个负担。
看着那水的变化,李孟突然明白了。
修道者有道痕,道痕带来道韵。
这本是他知道的知识,但是这一刻却不一样,李孟有了更深的认知。
这样的认知非常的玄妙,懂了便是懂了,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解说。
如果非要用言语来解释,那么就是图画。一开始,李孟已经知道了好的国画要有神韵,只不过却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现在,李孟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山水、万物,其形在外,其韵在中。
就好像是太极拳,有人便可以理解成两个大西瓜,给你一个,给我一个。而大多数人,即便口中同样这样念,却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李孟的道在自然,观看自然,观想自然,从而才得以落笔。
这样的顿悟现在是看不出太大的作用,但是对李孟的今后却非常的重要。
李孟有一个印记世界,今后更是要温养功法法宝自成一界,现在便悟道自然,对于他自己世界的建立,绝对是有益的。
一法通,则百法通。悟了“韵”之所在,李孟便明白那小人是什么了。
那也是“道韵”,《天河仙兵诀》中的道韵。
什么是兵?绝对底层的存在,而且还是大量的存在。其数量,其生前的身份了,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人人有广博的学识,人人都是资质纵横之辈。
相反,他们大多数人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文字发明与推广,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样的人,你当然不可能要求他们看的懂功法,又练的出功法。于是道韵也便有了用武之地。
那小人便是功法道韵所化,即便大字不识一个,也可以照着小人练。哪怕懒惰得有如猪八戒,小人道韵也可以自动运行,代替主人修炼。
不过这样一来,这小人便不再是简单的“道韵”,而应该称之为“道印”了。
大道有痕,称为“道痕”;大道有韵,称为“道韵”;顿悟大道,以有痕记有韵,便为印。
印,可为世界;可为功法。自有运转规律。道印是道,道却不是道印。
道印只是以上功法,模拟来的道的一部分。
不过,修道者所求,又何尝不是这么一部分?就是道祖,不也只是合道,也不敢说一声:“他就是道吗?”
山上灵气浓郁,溪水中也有灵气,李孟干脆不上来了,他就在水中打拳,一边打拳,一边不断吸取溪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