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历史神话演义-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始天尊见白泽献上了一棵极其珍稀的远古灵根,略一掐算,就知道了详情。他心中暗赞云中子乖巧,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云中子见机行事,又带头为白泽求情。元始天尊就着这个台阶,也就收了白泽为亲传弟子,并把红杏灵根又赐予了云中子。

    就这样,白泽入阐教随了心愿,元始天尊收了佳徒,二者皆大欢喜。

    白泽知识广博精于炼丹。元始天尊把玉虚宫的灵宝——玉鼎赐予了白泽。

    白泽感师恩,就此更名为玉鼎,自称玉鼎真人,以示不忘师恩,另外也掩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元始天尊见他如此明白事理,自然对白泽更加欣赏。

    巫妖二族既已没落,圣人开始治世。元始天尊就命令教内的金仙弟子各占仙山灵地,开自己的洞府修炼。

    广成子占了九仙山,洞府为桃源洞;

    赤精子占了太华山,洞府为云霄洞;

    文殊广法天尊占了五龙山,洞府也叫云霄洞;

    普贤真人占了九宫山,洞府为白鹤洞;

    慈航真人占了普陀山,洞府为落伽洞;

    道行天尊占了金庭山,洞府为玉屋洞;

    清虚道德真君占了青峰山,洞府为紫阳洞;

    灵宝**师占了崆峒山,洞府为元阳洞;

    黄龙真人占了二龙山,洞府为麻姑洞;

    太乙真人占了乾元山,洞府为金光洞;

    俱留孙占了夹龙山,洞府为飞云洞;

    云中子回了终南山,把洞府命名为玉柱洞;

    玉鼎真人还是回了老地方——玉泉山。那里曾是他和英招一起修行的地方,有现成的洞府,加个名字为金霄洞。

    相应的,后土娘娘在地星上仿盘古星所建的十二仙山等也成了阐教诸仙的地盘。

    截教的弟子们修行有成的,一部分也自地开始分头占领盘古星上的仙山,另一部分则去占了地星上的仙山灵岛,对盘古星却不在意。

    这一部分仙觉得:

    盘古星地域极其广大,灵气浓郁,有无数的仙山宝岛可用,随便一座仙山都可以当作洞府。

    而地星上就不同了,仙山福地不到盘古星上的半成,各教要长驻地星,负责教化人族,自己也要长驻地星,这要是下手晚了,就没自己的地盘了。

    这其实是这些修士贪恋红尘世界,不愿留在盘古星上苦修罢了。

    此时,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传教原则和道法见解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事关教化的功德气运之争,二圣之间的矛盾渐渐加大,但在外人看来并不明显。

    郑紫灵默察洪荒中的这些事,感叹元始天尊的远见卓识和心机手段。再看地星金鏊岛上,截教几十万弟子云集,通天圣人或是较劲教导弟子,或是闭关修炼,对其它的就从不多想。

    二圣相较,郑大神就明白了:封神大战中,截教势力如此强大,最后却一败涂地的原因。

    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不可能率领部下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凡间如此,神界也不例外。阐、截二教相争,以及通天教主最后失败的根源,在此时就已露出了端倪。以有心算无备,阐教和元始天尊如何能不胜?通天教主和其截教安能不灭?

    可以说,元始天尊从现在开始,就下意识地为和通天教主争斗作起了准备,这一准备就是上万年的时间。

    而通过留心仔细地观察,郑大神据此判断:

    通天圣人应该是压根就没想和自己的二师兄血斗。高傲的他或许是不屑于搞合纵连横之术;或许是根本没想过要利用别人,来彻底压制自己的二师兄,只想教好弟子争口气。

    所以,通天教主上没有分化瓦解敌人,不联合最强大的决定性力量——圣人;下没有统筹安排,没有为弟子门人定计定策;大劫来临时,通天教主察觉到了二师兄的阴险计划,才仓促应战,一至截教处处被动,最终教灭。

    所以说截教和通天教主,在封神血战中的失败是必然的。从战略层面上讲,通天教主作为一个大教的教主,因为自身缺乏远见卓识,和心机手段,没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应该说他败得半点也不怨。

    在郑大神从另一个角度看来:

    玄门三清之间的关系很有趣,值得好好琢磨和探究一番。

    他们三个之间的关系就象是帝王、谋臣和将军,总的来看是一个团体,但亲疏有别。

    道德天尊就是那淡而无为的帝王。元始天尊就是那最出色的谋臣。而通天教主则是最出色的将军,出色归出色,但只是一把被利用的刀而已。

    一旦帝王觉,自己的谋臣也有帅才,能够替代将军的作用了,自己可以不再需要将军了,审时度势后,他随时会毅然决然地抛弃将军。这是帝王心术,不含人情的帝王权术。

    帝王不喜俗务,谋臣却喜欢筹划管理,为帝王分担了俗务,加上君臣的志向相同,都是重视和维护人族,谋臣又刻意地逢迎帝王,紧跟帝王的步伐走,所以,二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关系自然而然密切。

    而将军虽然能干,却与帝王的志向有异,不擅长远的谋划,又不会或不屑于逢迎之术。帝将之间的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差一些。

    这也许就是老子在封神大战时,最终选择支持元始天尊,而协助其灭掉截教的根本原因。

    至于说天兴西周,老子帮阐教是为了助其灭商,推翻暴政,有那么点关系,但只是个次要原因。

    天道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视生灵为蝼蚁。

    老子是人教教主,人族不灭,人教永存,谁当帝王无关紧要,老子既然崇尚淡而无为,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不管阐截二教的争斗。

    在这个异世中,事实上,姬也不比纣王仁慈或贤明多少。之所以是西岐代商,是因为天道之下商朝气数已尽,而西岐是天下众多诸侯国中势力最强大的。因而,它被圣人所选定。

    通天圣人是位称职的老师,教出了众多的优秀弟子。不说多宝道人、赵公明等几大亲传弟子,单看《封神榜》中的那些人才,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十二元辰、九曜星君、十天君、四圣元帅……可谓成百上千。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九章天皇的决定】………

    第九章天皇的决定

    通天圣人是位称职的老师,教出了众多的优秀弟子。I。不说多宝道人、赵公明等几大亲传弟子,单看《封神榜》中的那些人才,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十二元辰、九曜星君、十天君、四圣元帅……可谓成百上千。

    元始天尊呢?只教了十几个亲传弟子,本来应该是少而精吧?实际上,却没有一个特别出色的。弟子pk弟子,阐教只能靠群殴,玩阴的取胜。在培育人才这一点上,元始天尊远不如通天教主。

    在郑大神看来:

    通天教主的悲哀在于,一位没有远大的战略思想,缺乏危机意识,重视兄弟情义,心又不够狠,只会教书的大学教授,却担任了一国最高领袖,却要去对付精于权谋的另一国领导。

    虽然两人都是高智商,擅长的领域却不同。通天教主在一个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败给了擅长此道的对手,虽然败得糊涂,败得不甘心。但其结果却是必然的。

    通天教主及其截教,为老子的人教也服务了很多年,最终却被老子无情地抛弃了。有功没得赏还被灭门,他的憋屈让人理解和同情,但是后人仍然要批评他。上位者就要有上位者的心胸气度和谋略手段。缺乏必要的眼光,闭门造车,妄自尊大,妇人之仁,最终被无情地和谐掉了,他这冤屈就只能憋在自个的心理,没脸向任何神仙诉说。

    郑紫灵虽然看出了这一点,却不会费尽心思地去改变。天意难违,西岐当兴,截教的气运与大商的兴衰息息相联,圣人的脾性也没人能改变。

    改变圣人?笑话!郑大神改变女儿小龙吉的思想都花了不少心力。去改变圣人的脾性,还不如让他和鸿钧打一场,说不定还有点成功的希望。既然不能指望通天教主,那就得靠他自己来精心谋算封神战。

    或许有人说,郑紫灵这是吃饱了撑得,没事找事。那郑大神会告诉你,非常人行百常事。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理想、抱负、作为和责任。还是那么句话,“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凡间有拯救世界的英雄,神怪界更有顶天立地的巨人。咱们的郑大神好不容易来一趟洪荒,总不能整天喝花酒,日日风花雪月不是?

    其实,郑紫灵从封神演义中描写的,三霄残死的阴影中早已解脱出来了,那只是小说。毕竟,现实中的三霄好好地活在他自己身边,也不是好欺负的。元始天尊并没有招惹他。郑大神现在已真正融入了这个神魔世界,前世的传说,有些在此只是假说戏说,郑大神已经能把它当成游戏看。

    但是,阐教弟子依仗圣人门徒的身份,随意干扰天庭的事务,天庭不能正常地履行应有的职能,这倒霉的就不仅仅是昊天大帝,凡间的百姓也跟着遭殃。举个例子来说,阐教门人因某地的人族不敬阐教,就不准当地的龙王给此地下雨,那这一片地上的人就得饿死,渴死。

    郑紫灵的目的简单。那就是建立宇宙新秩序,仙人分治。让人族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展,让天庭、地府独立地运转。目标很大,那就是不让圣人干涉三界的事。道、佛二教的教义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人积极进取,而不是随意自流,互相攻伐;让人向善,却不可让人绝情绝欲消极避世。

    人毕竟不同于神怪,不能长生不老,不能不吃不喝。西方教和玄门道教为了各自的功德气运和权力,把神的规则完全套用在凡人身上,这是根本行不通的。这是郑大神不愿看到的事。

    郑紫灵要改变神灵控制一切的状况。这是他穿越来洪荒后,作为骨子里的人和作为一线生机的道的责任。

    再说女娲娘娘从无极岛回到宫中后,她把灵果给了爱徒小云潘,教她好好吸收利用,又讲解传授了些道法,吩咐小丫头去好生参悟,随后就找来兄长伏羲,商议他转世投人胎的事。

    女娲原以为要费些唇舌才能说服哥哥。没料到,伏羲对她喜道:“最近我总感到自己的道,似乎与人族的展有关,就耗费心力推算了一番,那卦象显示也是如此。只是,一直令我困扰的是不知该如何去做。现在听妹妹一言,我是茅塞顿开啊!吾道成已!哈哈哈……”

    女娲娘娘见自己的哥哥向道之心甚坚,不畏作肉眼凡胎的千难万险,也是心喜不已。早先,她怕伏羲不愿意投胎人族,以至他修不成正果,早准备了一大套说词。现在,伏羲同意了,她又有些担心了。

    “兄长,你可要想清楚了,你轮回到人世,不能有任何法力神通,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你要以凡人之躯,面临诸多凶险和困难,一个不慎,就可能灰飞烟灭。如此一来,不但修不成大道,性命也难保住。”

    “呵呵……想你我二人同生于混沌,经历过第一劫,盘古开天辟地;

    第二劫,开天煞气浓烈,艰难生存的远古鸿蒙时期;

    第三劫,危机四伏,龙凤大战的太古时期;

    第四劫,巫妖称霸亿万年又俱灭的上古时期;

    一直到现在的三界重立,人族振兴。

    虽然是步步凶险,层层杀机,一批又一批强者湮灭,但天道眷顾,你我却最终幸存下来。

    如今,妹妹你已成为万劫不磨的圣人,我也成了天地间为数不多的玄仙,此何其幸哉!妹妹造人,补天,有大功德!而为兄对天地苍生却无尺寸之功,枉为混沌神灵!

    人族为妹妹所造,教化人族,让人族生活的更好,就是我这个作兄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难道说还有让外人先来为妹妹分忧,而我却在一边袖手旁观的道理?为兄心意已决,纵然身殒化灰灰也无遗憾。妹妹不必多想。”

    这话听在郑大神的耳朵里。他不禁叹惜道:“无怪乎人们常说,机会总是给有心者准备的。伏羲能有这种认识、心态和勇气,所以他才会有机缘成为人族的三皇之一。只是不知那传说中的神农和轩辕黄帝,是不是也是洪荒中的哪个大神变的?他们是不是三皇中的另二位?这事以后的好好看看。”

    再说那伏羲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大套,女娲从中听出的是哥哥对妹妹的无限关爱和款款深情。她心中生出一丝丝愧疚。自从成圣后,明白了更多天机,女娲就意识到,宇宙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往往只是滚滚红尘中的过客。

    她的亲情、人情观念已淡薄了许多。圣人不仁,以万物生灵为蝼蚁。女娲娘娘虽然不能把自己的哥哥说成是蝼蚁,但蝼蚁就是蝼蚁,他的身份不会因为他跟圣人有关联而改变。圣人关注的是天道大势、是天地间至高力量的对比变化、是天道的代表圣人的动态,余者皆不足虑。

    无极岛之行,女娲娘娘所获甚多。进一步交好了二位准女圣人,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另一位至高存在——太玄金尊。这位金尊和鸿钧可都是道的代表,真正的无敌至尊。自从见识了鸿钧创造天界的神通,她才知道,骄傲自负的圣人在道的面前,与蝼蚁没有什么区别。

    女娲娘娘明白,到现在,其他五圣对无极岛的存在一无所知。虽然说一线生机就应该是隐秘的,不可捉摸的,需要生灵自己去努力追求的。但,她能感觉到,这位金尊还有故意隐藏自身存在的意思。

    这意味着他有一个大的计划,一个不想被圣人警觉和注意的计划。尽管她不能推测出计划的具体内容,但从太玄金尊对人族的关注程度来看,这个计划必定和新兴的人族能更好的展有关。这让女娲娘娘心中既安慰又有点忐忑。

    同时,女娲也体味出这位道的存在者对自己十分欣赏,而对其他的五圣则不以为然。这也是六圣中唯独自己能到无极岛作客的根本原因。道就是道,不管它是规则的存在,还是以人的形式存在,都是不可尽知的。在这一点上,圣人也不能例外。如同天道鸿钧一样,太玄金尊如果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存在,天地间也只有道祖才能知道他。

    此外,在无极仙岛上,女娲感受到的不是至圣道场的森严,而是轻松愉快的氛围。人、灵禽神兽都自由自在地安宁生活着。岛上的无数生灵对那位太玄金尊有着自心底的敬畏,但更多的却是亲近。

    道也有情。这是女娲娘娘明悟的一个道理,所以她的道心有所改变,道行果然又有了提升。作为圣人,女娲第一次羡慕起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看着天瑶和云霄两人的开心和幸福,女娲的圣人之心也不禁产生了一丝丝嫉妒。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十章金甲神一】………

    第十章金甲神一

    现在,伏羲的兄妹之情让女娲的心神感到了一种愉悦和安慰。这种感觉从成圣以来就极少有过了。这正是无极岛之行郑紫灵影响和改变女娲的结果。

    女娲想起兄妹二人相依为命的亿万年过往,想起太玄金尊和天瑶、云霄亲妮的眼神,想起那个叫龙吉的小公主得到的万般宠爱,想起神岛上众仙的团结友爱和欢乐。女娲忽然一边流下眼泪,一边却呵呵笑了起来。

    伏羲莫名其妙又吃惊地看着失态的圣人妹妹,心中诧异:“圣人也会流泪?真是怪哉!”他正想问问是怎么会事。

    女娲娘娘却擦了擦眼泪,轻轻地自语了一句:“这就是圣人的真正含义!女娲愚钝,直至今日才大悟矣!”

    伏羲只觉得妹妹身上泛出了更神圣更慈和的光芒,修为显然是又进了一步。他疑惑对女娲道:“为何妹妹流了几滴眼泪,这修为就提高了?天地间还有这样修炼的方法?奇哉!怪哉!”

    “呵呵……哥哥休要胡思乱想。那有这种好事,是小妹听了兄长的一席温馨话语心有所悟尔。人族何以能取代有大神通的巫妖二族成为天地的主角?只因人族有大爱尔。此一点兄长要牢记在心,若能领悟,日后必将受益无尽。”

    伏羲是有大智慧的神灵,听完妹妹的话,心中顿有所悟,急不可耐地入定进一步体悟去了,连向妹妹打招呼都忘了。

    女娲见哥哥果然有大慧根大悟性,心中欣慰,随后,她就坐上神凤,赶往大赤天八景宫见道德天尊老子去了。

    “伏羲道友秉赋出众,心怀大慈悲,自愿去人族为王,领导人族大兴。此议甚善!”老子听了女娲的提议,白眉耸动,点头说道:“巫妖俱损后,人族当兴。贫道一直在探求怎样能让人族展得更快更好。前几日,我和两位师弟才议定了人族三皇一事。只是因为对人选的问题,两位师弟多有争执,贫道没有合适的人选,心中也为难,就没有急于和娘娘商量此事,所以托到今日也没有施行。人族本为娘娘所造,对人族的事,娘娘最有言权,既然娘娘也同意在人族设三皇,伏羲道友身为娘娘的兄长,秉承娘娘的慈悲之心,由他去作人族的第一任王,得天皇之位,理所应当。贫道自当支持,想来两位师弟也无话可说。娘娘可尽安排此事。”

    “多谢大师兄成全。我兄长转生为人,失去所有的神通,尚需要一位帝师对他教化。不知大师兄对此可有安排?”

    “帝师人选单凭各教的气运。先达先得者为师,余者不得相争。”老子毫不犹豫地断言道。

    女娲听完老子所言心中大定。这样一来,好友云霄的兄长赵公明的帝师之位就算定下了。自己又少了一件心事。

    此时,郑紫灵正坐在地冥星上的后土宫里,和后土、玄冥两位娘娘轻松地畅谈。他已经知道了老子和女娲娘娘商定的结果;赞叹老子终究是圣人中的老大;有气度。

    以往宁静肃穆的后土宫中不时地传出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两位娘娘在此前修整地星的过程中又有了不少的明悟,巫族陨落造成的心理阴影也就去了不少,心境提升了,修为再次有所精进。

    此前,道祖鸿钧已传来法旨,告诉二人,一万五千年后,地府会另有人管理。那时,她们二人无需再困守地府。

    后土、玄冥二仙虽然心怀大慈悲,自愿困守地府,但如果有仙家能接替自己管好地府,自己不用再待在这,这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毕竟,地冥星太阴冷,寂寥,每天和无数的幽魂野鬼打交道;也不是一件轻松开心的事。

    郑紫灵自然明白道祖所说的万年之期是怎么会事,但却不会在此说破。他来地府一是为了伏羲转世的事,这事要提前和二位娘娘打好招呼,请她们多费费心;留意安排好此事。二来也是来看望两仙。

    郑大神带来了极品灵果黄中李和无数种其它灵果,供两位劳苦功高的美人享用。并把采自昆仑山的七昧神火葫芦给了后土娘娘,作为镇地府六道之用,用以对付冥河老祖和其手下的血族。

    祖巫天吴生前所用的宝刀“吴刀”给了玄冥娘娘。昔日的巫妖大战;参战祖巫的武器只剩下了这把刀。郑大神当时收帝俊的魂魄时,顺手把此刀也收了,现在把它送给玄冥,一是让她有个趁手的武器,二是让她们保留昔日兄弟的遗物,也算是有个安慰和点点寄托。

    冥河老祖心中一直不忿,这些年来屡屡率领血族找地府的麻烦。虽然他不敢对六道轮回怎么样,但也给后土娘娘造成了很多困扰。

    后土娘娘的修为比进入玄仙上阶的冥河老祖仍然高很多。但是,从道祖那里新得的山川地理图还没有祭炼好,她没有趁手的攻击法宝,土术神通在地府又不能用,虽然每次能阻挡住冥河老祖,却不能给其有力的打击,有了这宝葫芦,就能一改被动防守,可以给冥河老祖一个很好的教训了。

    完全不知情的冥河老祖按照往日的习惯,在某一日又带着血族战士来骚扰地府,结果,失了防御至宝的冥河老祖差点死在七昧神火中,同来的血族兵丁被烧死了大半,连魂魄都没留下,余下的被化为千万的吴刀又杀死了不少。惨败而归的冥河老祖这才害了怕,行事终于有所收敛,不敢再轻易地去侵犯地府了。

    办好了事后,郑大神乘着凶猛至极的疯牙兽,悠哉游哉地离开地冥星,随疯牙兽自行选择,慢慢地回了无极岛。

    他一边行一边感叹:“这神和凡人就是不一样,差得不仅是神通,就是这忍耐力也是不能相比的。若是两个凡人女子在地府这样的环境中待着,不用说几百万年,就是三两天也不行。花花世界谁不爱呀?真是难为这两个女人了!后土娘娘应该享受美好生活。等封神战后,我一定想法安排好地府接班的,让后土和玄冥这两丫头早点脱身。”

    伏羲顺利地转世投胎到了人族。受孕的是华胥部落族长的女儿华胥氏,一位聪明贤德又美丽的女人。

    郑紫灵看到伏羲已安全地投胎了,随命青玉童子找来三弟子圣巢真人,吩咐他道:“伏羲大圣已投胎人族的华胥氏。你在部落附近的西庭山开一个洞府以为居所,方便就近照顾华胥氏,让她能顺利地生下孩子。”

    保护和照顾人族圣者是得大功德的事,身为人族一员,圣巢真人自觉有责任去做好。他大喜道:“弟子遵命,定不叫华胥氏有任何闪失。”

    与此同时,谛皇奉郑紫灵之命,前往汤谷安慰并说服了十只小金乌,并请他们上天庭作了太阳神。

    十只金乌日后会有大难。郑大神希望能以这种方式让他们得些功德以延生机。可惜,郑紫灵的道心未醒,料不到十金乌的变故。

    昊天大帝对这十位前天庭太子并没有慢怠。他依谛皇之意,封金乌为太阳正神。金乌们只管轮流值守太阳星,不必做其它的事。

    十只小金乌去了妖庭太子的显赫身份,从此以后每天轮流值勤,控制和稳定好太阳的强大热力,防止太阳对地星人间的暴晒。从地星上看,太阳又开始了东起西落。地星上重现白天和黑夜。

    6压此时在玄仙中阶积累了千万年之久。谛皇的修为终究不如化身金乌的6压高。他没能看出这只小金乌的修为远高于其余九只,自然也就不会现这只小金乌有什么不妥之处。6压有秘法掩藏修为,昊天大帝也没现不妥。

    如同传说中的一样;华胥氏于雷泽履巨人的足迹,意外地怀了孕;被族人现后;认为她这是妖孽入体缠身。经过族中的神棍长老的测算,表示这事昭示着本族日后会有大灾,华胥氏是不祥之人。结果可想而知,她被族人无情地逐出了部落。就连华胥氏的生身父母,对自己的女儿也唯恐避之不及。

    华胥氏无耐之下只得在远离部落的,一条河边的空置小草屋中落脚。

    郑大神活了两世,想起人世间的种种陋习,颇感无奈地长叹道:“这人呐,自身没有神通,却偏生喜欢搞神秘主义,标榜自己无所不知,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自欺欺人,害人害己。无法可治。”

    小草屋中日常用具一应俱全,却无人居住。这是以前出游时;华胥氏偶然现的。而实际上,它是郑大神闲来无事,亲自出手以法力盖的,就是为她精心准备的避难居处。

    这个小草屋的外观极其普通,里面却冬暖夏凉,并且是百邪不侵,自有神异之处。大神出品,必定不凡。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大仙去追捧呢!郑大神出手的小玩艺也肯定差不了。

    华胥氏身子不便,又没有人照顾,境况立时凄惨起来。这一天,她正要撑着身子出外觅食,耳听得屋门响。华胥氏心中一喜,以为是自己的父母心中终究不忍,辛苦找到这里来看自己了,连忙兴奋地去开门。

    今个一更,晚不知几点能回。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十一章金甲神二】………

    第十一章金甲神二

    门开了,令华胥氏失望的是,门口站着的不是人,而是一只小牛大小的怪兽,龙头犀角、龙背、熊爪、狮身、牛尾,是个奇怪的五不象,看着就知道这畜牲不是个好惹的猛兽。她不禁被这只异兽吓了一大跳。

    那怪兽却摇了摇尾巴,轻轻点了点龙头,眼神和善,显得十分友好。它见华胥氏的情绪慢慢地稳定了些,又慢慢地横过了身子来。

    华胥氏定睛一看,它的背上竟然驮着一个精致的竹篓,里面放着一些稀奇的水果。她疑惑地看着这只怪兽。怪兽却扭头用嘴撅了撅背上的竹篓。

    华胥氏下意识地随口问了一句:“这是给我的?”怪兽竟然点了点头,似乎懂得人言。她大着胆子,小心翼翼地靠近怪兽,慢慢取下了竹篓。

    那怪兽又冲华胥氏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掉头跑走了,转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了吃的,华胥氏就不再出门。面对这些从未见过的水果,饥渴难耐的她拿起一个就吃,也不怕有毒。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中,华胥氏早已心冷如冰,不畏生死。若不是不舍肚子里的孩子,她早就投河自尽了。

    一口水果下肚,不久,就有一股暖流涌满全身。华胥氏也算有些见识,知道这些水果不是凡品。她心中大喜,一会儿就吃光了一个。吃完后,华胥氏只觉得浑身充满活力,身子也不象以前那么重了。

    从此以后,那只怪兽每隔几日就来一次,送来各种仙果给华胥氏服用。次数多了,华胥氏也就和它熟络起来。有时,她心里闷得慌,就坐在那只怪兽旁边自言自语。怪兽则安静地趴在一边,不时地晃晃龙头,似乎在安慰她。

    这只怪兽当然就是郑大神的神兽坐骑甪端了。郑紫灵命三弟子圣巢真人,带着甪端去照顾华胥氏。圣巢真人就住在离此不远的西庭山中。华胥氏吃的果子,是真人从西庭山中采来的仙果。

    这一日,郑大神想去看看圣巢,了解一下华胥氏的情况。他可是对人族早期的天皇,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招来“疯牙兽”骑上,郑大神催兽飞往地星西庭山。

    西庭山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在地星上也是有名的仙山,它完整地来自盘古星,不知为什么,在圣巢真人到来之前,山中并没有修行者。在封神大战后,众仙不得滞留地星,均归盘古星时,此山又被某大神通者移回了盘古星。

    郑紫灵到了此山,也没急事,就落下云霞,让凶兽猰貐在山中慢慢穿行。他欣赏着仙山美景,后来就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

    有四个大汉正满山追赶着自己的神兽甪端。甪端未显真身;体形比马高大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