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元英雄传-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就见一队金甲骑兵,骑了高头大马飞奔而来。每人背上插了死面彩旗,上面各用金线,分别绣了飞狼,飞虎,飞熊,飞豹。

  这四样神兽,分别代表了,四大京都卫,乃是皇帝的禁卫军,也是大元朝最为精锐的部队。

  飞狼营和飞豹营随伯颜出征,为大败唐其势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队金甲骑兵,所到之处,路旁的武士和百姓都纷纷跪下。

  伯颜见了,也下了龙撵,跟脱脱、东方束龙三人立在大路中央。

  那骑兵来到伯颜面前,分为两队,分别立在了大路旁边。

  紧接着,再传来一阵鼓声,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响传来,就见八八六十四名精壮大汉,身穿红袍,肩上扛了一顶巨大的红色轿子。

  那轿子做得十分华丽,四面各绣了一条穿云吐雾的五爪金龙,周边还镶了金边。

  轿身上也镀了金,上面雕了各种花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那轿子所到之处,就听跪在大路两旁的百姓,都齐齐高喊万岁!

  伯颜三人见了,也口称万岁,跪了下去。

  那大轿子,缓缓地落下,从两旁过来两个小太监,一人伸手挑了轿帘,一人低首躬身相迎。

  就见顺帝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扶了小太监的手,出了轿子,快步赶上前,亲自手,将伯颜扶起,

  开口笑道:“右丞大人幸苦了。此次,亲率大军,平定内乱,立此大功,不愧是我大元的‘拔都儿’!

  朕身体不适,却不曾远迎,还望右丞大人勿怪!”

  伯颜低头躬身,听了顺帝如此说,赶忙开口道:“臣虽立小功,却不敢自居。

  这都托圣上之福。圣上年轻有为,英明神武,此乃我大元黎民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

  说罢,口呼万岁,装腔作势,又要跪下。

  顺帝听了,哈哈大笑,赶忙搀住了伯颜。开口道:“都平身吧!”。

  说罢,持了伯颜的手,转身共同,坐上了龙撵。

  东方束龙随众人站起身来,去瞧顺帝。

  却见顺帝岁数并不大,也就二十几岁,中等身材,微胖,面白微须,一双细长眼,却炯炯有神,目光中还闪动着几分狡黠,脸上挂了笑容,显得十分祥和,却有几分明君的摸样。

  顺帝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正跟伯颜坐在龙撵之上。

  脱脱和东方束龙也翻身上马,跟龙撵之后,由那队京都卫开路,晃晃荡荡地向皇宫进发。

  一路上,百姓不住高呼万岁,伯颜坐在龙撵上十分风光,满脸都是笑容。

  队伍走的颇慢,过了一个多时辰,才来到皇宫前。

  就一大片,金碧辉煌的建筑,金顶红柱,鳞次栉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真是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东方束龙哪里见过,这等雄壮宏伟的建筑,不由地,睁大眼睛,心中暗道:“这大都皇宫,果然不凡,不愧是天子的居所!”

  那皇宫的三扇朱红色的大门都大开,地上铺了大红色地毯,宛如一条红龙,蔓延到大殿。

  伯颜扶了顺帝,下了龙撵。此时,另有两顶小轿子过来,载了两人,往宫中去了。

  脱脱和东方束龙二人,下了马,守在皇宫的大门外。

  却见,一大队身穿朝服的百官,气喘吁吁地赶来。

  却是先前,在皇城十里外,相迎伯颜的那队大臣,此时方才赶上。

  众大臣都气喘吁吁,在皇宫外重整衣冠,等呼吸匀称了,才从依次列队,进了皇宫。

  众大臣都面象庄严,一语不发,低头快步,朝大殿的方向赶去。

  东方束龙看地新奇,睁大了眼睛,盯着百官瞧了个仔细。

  那百官衣着,都十分鲜明,有文有武,却都仪表庄重,垂首列队而行。

  东方束龙看地兴起,转头要跟脱脱闲聊几句,却见脱脱低头垂手而立,神情也十分严肃。

  东方束龙看了,不由地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了肚子里。 。。

月鲁公主
东方束龙和脱脱两人,在宫外等了,颇有一段时间。

  东方束龙正等得心烦意乱时候,听得一阵马蹄声,就见两员小将,纵马狂奔而来。

  两人的马后,还跟了许多金甲卫士,手持长戈,都气喘吁吁,看来是奔地急了。

  东方束龙和脱脱听了马蹄声,都不由地心中一愣,暗道,何人这等大胆,竟然敢在宫中纵马。

  抬头去看,见了其中一人,都大吃一惊,心中暗道,怎么会是他!

  就见那两将,都十分年轻,身穿金甲,甲上雕了四爪赤龙,十分华丽。

  其中一人,身材高大,头带金冠,细长眉,高鼻梁,面如刀削,嘴角微微上翘,正是被伯颜在城外,一脚踢昏的柴王燕帖古斯。

  东方束龙和脱脱见了,燕帖古斯脸上挂了笑,好似若无其事一般,只是鼻尖微红,都不由地都心中一惊。

  这柴王好生古怪,伯颜在城外,手提金背砍刀,砍伤了他的左肩,又重重踢了他的门面,按理说应该被伤的不轻,怎么也要在床上,躺上几日方能起身。

  怎得,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就生龙活虎了,而且根本就看不出曾受过伤。

  东方束龙和脱脱两人正在纳闷。

  却见另外一小将,纵马奔到二人面前,就听“噌”一声响,挥手拔出了腰间的宝剑,娇喝一声道:“你们二人,哪一个是脱脱!”

  东方束龙和脱脱听了,那小将的声音清脆,好似黄鹂鸣叫,十分悦耳动听,都知道她是那个女儿身。

  再见她十分年轻,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长的却是国色天香。

  身材修长,面如鹅黄,两道细长眉,一双*眼,脸色通红,更平添了几分颜色。

  樱桃小嘴微张,一口玉齿,正咬了下嘴唇。手中提了一把赤红的长剑,剑尖直指二人。

  东方束龙见了来人如此美丽,不由地心跳加速,当下低了头,不敢多看。

  脱脱却是看痴了,瞪了大眼,直直地盯了那少女,两人都不做声。

  那少女见东方束龙和脱脱两人,虽然都身材高大,披盔带甲。

  但是,脱脱面如黑锅,瞪了两个铜铃大眼,十分吓人。

  而东方束龙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神情也颇有几分潇洒。

  单从相貌上讲,东方束龙比脱脱却强上了许多倍。

  那少女手提宝剑,娇声问道,却见脱脱二人,好似没听到自己的问话一般。一个低了头,一个瞪了眼。

  不由得心中大羞,却顾不了许多。

  一咬牙,脸上更红了,长剑虚空一劈,脆生生的问道:

  “本宫问话,如何不答!你们二人中,到底谁是脱脱将军?”

  那少女的话音里,满是娇羞,也不如先前那般流利,说罢,就转头盯了东方束龙,好似期盼他,向前应答。

  脱脱此时,方才清醒过来,心中暗道,想必这位,就是顺帝的二妹,月鲁公主沙蓝朵儿只。

  传闻中,月鲁公主貌若天仙,能文能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此时,脱脱见了沙蓝朵儿只,心中暗道,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见她这般摸样,好似却是要找自己地麻烦,心中纳闷,不知道自己,如何惹了,这位高高在上的公主。

  脱脱怀了忐忑的心情,向前迈了一步,躬身道:“末将就是脱脱,不知道公主殿下,有何吩咐!”

  月鲁公主盯了脱脱,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子在马背上晃了晃,一抖手腕,就见红光一闪,手中拿把长剑,竟然摸向了自己的脖颈。

  脱脱等人见了大惊,也来不及阻挡,都惊呼一声。

  就见,柴王燕帖古斯,身子微微一动,伸手轻轻一拂,劲风就拂中了月鲁公主的肘部的曲池穴。

  那月鲁公主就觉手臂一麻,胳膊上就没了力气,宝剑再也拿捏不住,脱手而出。

  脱脱见了,赶忙向前,抓了宝剑在手,却不知如何是好,抬头去看月鲁公主。

  就见,她长长的睫毛上,挂了泪花,一脸的委屈,好似杏花带雨,十分惹人怜。

  脱脱心中不由地一痛,竟然瞧呆了。

  那月鲁公主狠狠地瞪了柴王一眼,却见脱脱瞪了一双铜铃大眼,正痴痴地盯了自己,心中十分恼怒,抬手扬鞭,就给了脱脱一马鞭。

  脱脱好似呆了一般,也不知道躲闪。被那马鞭抽中脸部,打得皮开肉绽,顿时血流满面。

  月鲁公主抽了脱脱一马鞭后,突然,掩面大哭,纵马而去。

  柴王却对脱脱笑了笑,转身纵马赶上。只留下了脱脱和东方束龙两人,大眼瞪小眼,莫名其妙地站在宫门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大殿受封
东方束龙见月鲁公主已经去的远了,只能远远地,看清楚个模糊的背影。

  转过头来,却见脱脱仍旧伸长了脖子,不住地张望。

  东方束龙微微一笑,心中暗道,果然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没想到,脱脱平时豪气万丈,却也会有这种扭捏的儿女之态,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还真的不假。

  东方束龙刚要开口,跟脱脱开个玩笑,却见他手中拿柄宝剑,剑身赤红,在阳光下,十分耀眼夺目,不由地心中一动。

  当下,东方束龙伸手,从脱脱手中接过那柄宝剑。

  觉得入手颇重,暗道那月鲁公主看似长的文文弱弱的,却是好大的手劲。

  那宝剑被东方束龙握住手里,兀自长鸣一声,好似龙吟。

  东方束龙就觉得那剑,虽然十分沉重,拿在手里,却是一点也笨拙感都没有,反而觉得十分灵动,好似活的一般。

  东方束龙一抖手腕,舞了个剑花,就见赤红色的剑芒,连成一片,好似一朵盛开的红莲。

  东方束龙心中大喜,这剑如此锋利,却比的紫电强上百倍。当下,就爱不释手,啧啧称赞。

  就在这时,就见一个小太监,手里握了一柄拂尘,快步跑了,在皇宫门口站定,开口高声道:

  “圣上有旨,宣京都卫虎贲将军脱脱,辽东行省守备大将多吉帖木儿,觐见!”说罢,就传来,一阵鼓声。

  那小太监对脱脱和东方束龙微微一笑,细声细气地道:“二位将军,请跟我来吧!”

  脱脱和东方束龙二人,当下就跟那小太监身后,垂首快步前行。

  东方束龙跟在两人身后,不住四处张望,却见到处都是雕梁画栋,琼楼玉宇,心中不禁暗自称奇。

  三人不知道,上了多少台阶,过来多少道门,就觉得走了许久,三人才来到一座大门前。

  那大门十分高大,门两旁的红柱子上雕了两条飞龙,大门的正上方,却是一个巨大的*头。

  那*张了大嘴,呲了獠牙,正中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书了三个金色大字“卸甲楼”。

  东方束龙正觉得惊奇,就有两名金甲武士向前,拦住了二人,躬身道:“请二位将军,卸下兵器,好进殿面圣!”。

  脱脱和东方束龙听了,将手中的惊天杵和穿云枪交给了二人。

  东方束龙解下了腰间的紫电,连同怀中的避日,跟那柄朱红色的宝剑,都一并交给了那两名侍卫。

  那两名侍卫,又将脱脱和东方束龙两人,全身上下,仔仔细细地搜了个边,见再无别物,才放了三人通过。

  东方束龙跟脱脱身后,亦步亦趋。

  没走多远,就见前面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两条金龙张牙舞爪,盘旋在金顶之上。

  大殿四面飞檐之上,还蹲了许多,神态各异的神兽。

  东方束龙不及细看,就跟在了那小太监上来台阶,立在大殿外。

  那小太监持了拂尘,垂首倒退在一旁。

  就听从大殿里由远及近传来数声,顺帝喧二人觐见。

  东方束龙跟了脱脱,进了大殿,也不敢抬头,急步快走,就见脱脱跪了下来。

  东方束龙也只好跟着跪了下来,口中高呼:“万岁!”

  就听得一声爽朗的笑声,顺帝眉开眼笑地道:“二位卿家平身!”。脱脱和东方束龙谢了恩,才站起身来。

  东方束龙偷眼打量这金銮大殿,只见大殿建的气势如虹,殿内高数丈,殿顶雕了许多金灿灿的花纹,富气逼人。

  屋顶好似一个大圆弧形,罩在了四面的墙上,正应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顺帝此时高高的坐在金椅上,正在俯视脱脱和东方束龙二人。

  顺帝见脱脱和东方束龙都身材高大,身穿金甲,十分威武,颇有几分大将风范,心中高兴。

  于是,开口笑道:“适才,右丞大人盛赞两位卿家身手了得,在此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朕自身不会亏待了二位卿家!来人,宣旨!”

  就见一个老太监,双手捧了圣旨,缓缓打开,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京都卫虎贲将军脱脱在此役中,生擒反贼首脑唐其势,立下奇功。封为殿前一品大将,赐封号为“龙虎大将”,

  统领京都卫四部。赏金盔金甲,蟒袍玉带,各一套。

  辽东行省多吉帖木儿,身手了得,弓震六军,一人击毙唐其势大将二十员,立下汗马功劳。

  封为二品大将军,赐封号“神勇将军”,赏金盔金甲,蟒袍玉带,各一套。钦赐!”

  脱脱和东方束龙听了,赶忙跪下谢恩。

  顺帝见了,笑道:“两位将军都是国家栋梁,不必多礼,还快请起!”

  东方束龙和脱脱站起身来,立在一旁。

  顺帝刚要开口说话,就在此时,突然,就见一大臣,昂首挺胸,向前几步,出列来,开口启奏。

  这番话一出口,直说的顺帝目瞪口呆,众大臣也噤若寒蝉,不敢做声。

居功自傲
顺帝刚刚说完,却见伯颜突然向前两步,开口奏道:

  “皇上圣明,小侄脱脱和多吉帖木儿将军,都是难得虎将。

  尤其,是多吉帖木儿将军,箭法绝伦,枪法高超,还望圣上,勿要吝啬封赏才是,以免冷了大将们的报国热心。

  微臣斗胆,还请圣上,重新册封多吉将军也同为一品大将!”

  当了百官的面,索要封赏,这却是闻所未闻。

  这一下,惹得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低声纷纷议论,顺帝脸上的神情,也颇为尴尬。

  顺帝顾不了众大臣们低声议论;垂首去偷看伯颜,却见他瞪了两只大眼,直直盯了自己,不由地心中发毛。

  于是开口道:“右丞大人说的极是!既然如此,也册封多吉将军,为殿前一品大将便是!至于封号……?”

  正在顺帝沉吟之际,一大将躬身先前,开口道:“启禀圣上,微臣斗胆,要说上两句!”。

  说罢,忽地一转身,伸手指了伯颜,开口道:“右丞大人此举甚是不妥!”

  伯颜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人,胆敢在大殿之上,当众反驳自己,先是一愣,继而儿,心中大怒,转过头来怒目而视。

  却见,此人身材高大,面白长须,身披铠甲,十分面生。

  伯颜不禁微微一愣。怎得短短数月,这朝中竟然多了,这么许多生面孔。

  那将也对伯颜怒目而视,开口道:“不妥之处有三。

  这其一,君为臣纲,身为臣子,如何敢居功索赏,这分明是目无圣上!

  其二,为臣之道,为君解忧,为国出力,本是分内之事,如何敢居功!”。

  这两点,却是直指伯颜目无圣上,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伯颜听了,脸色铁青,不住冷笑。

  那将又开口道:“第三,那多吉将军,不过是地方守备将军。

  虽是承先祖之恩,袭为千户侯,却也不过是正五品官员。

  此次顺右丞大人出征,喜获大捷,多吉将军虽然战功显赫,连升六级,却已是皇恩浩荡!

  若如,圣上再加恩宠,恐怕会让朝中的这些老将寒心。

  他们为国杀敌半生,戍守边疆多年,也曾立下许多汗马功劳。

  这数十年的功劳累积起来,得到得封赏最高的,就是察汗帖木儿将军,也不过,才是区区的从二品!”

  那人刚说完,就见朝中的武将,跪倒了一大片,都请顺帝做主。

  顺帝神情稍稍慌张,为难的看着伯颜。

  伯颜却铁青了脸,闭目昂首,只做不见。

  大殿上,突然陷入了一片安静,文武百官都盯了顺帝,要看他如何决断。

  那顺帝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却见礼部尚书泰不华,脸色不平,昂首而立。

  顺帝开口问道:“尚书大人,有何高见!”

  泰不华出列,躬身禀道:“太傅衮杰瓦大人言之有理!

  多吉帖木儿将,军在此役中,虽然立下显赫战功,却已被连升六级,已经是皇恩浩荡!

  治军之道,讲究的是赏罚分明,此赏已经足以褒奖多吉帖木儿将军的战功,微臣觉得不易再多加封赏!”

  泰不华此言一出,便得到,朝中许多大臣的赞同。

  当下,又有几位大臣,出列进言,支持衮杰瓦和泰不华。

  伯颜听了,大怒,拂袖厉声道:“圣上,老臣认为礼部尚书泰不华等人,皆是目光短浅之辈,不足为信。

  如今社稷不稳,南人作乱,纷争四起,正是用人之际。

  而多吉帖木儿将军,枪法超群,箭术高明,实是我朝之栋梁。

  我观朝中的各位将军,却是无人能出其右!还请圣上,重用之!”

  伯颜此言一出,朝中的武将都心中不服,议论纷纷。

  就见一大将,身材高大,黑面长须,浓眉大眼,金精虎目,向前一步开口奏请:

  “圣上,微臣不服!多吉帖木儿将军,助伯颜大人,平定了叛乱,立了大功。

  这论功行赏之事,末将无权插嘴,封多封少,却是要看圣上的恩赐,也不敢多嘴。

  只是,伯颜大人说,多吉帖木儿将军勇冠三军,定会胜了朝中的各位将军。

  末将却是斗胆,要跟多吉将军讨教一二,还请圣上允许!”

太子太傅
还不待顺帝开口,就又有几位大将,纷纷要求跟东方束龙比试。

  顺帝见了闹到了这个地步,不知如何是好,直直地盯了伯颜。

  伯颜见了顺帝的眼色中,满是哀求,不由心中大畅。

  当下向前走了几步,开口奏道:“启禀圣上!

  先前老臣说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各位将军都负勇力,要为朝廷出力,为陛下解忧,此乃幸事!

  何不选一良日,举行一场比武大会,显一显,我朝的威严!”

  顺帝听了,这个方法不错,既能够遂了伯颜的意,又能够堵了众将得嘴。

  于是开口道:“右丞大人言之有理!那就定于三日之后,在校武场设下擂台。

  各位将军都可参加,前三甲,一律封为一品大将!”

  众武将听了,都住了嘴。

  顺帝看了,颇为满意,开口笑道:“此事就交给兵部去办吧!”

  兵部尚书黄昭听了,连忙向前接旨。

  顺帝见终于摆平了此事,心中不由地吐了一口气,朗声道:“右丞大人平定了唐其势内乱,得胜而归,稍后在太和殿设宴,为伯颜大人,接风洗尘!”

  伯颜听了,大喜,跪下谢恩。

  顺帝见再其他事情。于是,退了朝,百官躬身相送。待顺帝走后,百官才依次,退出大殿。

  百官出了大殿,都纷纷向伯颜道贺,伯颜抱拳,微笑应答。

  却见太子太傅衮杰瓦,昂首从自己面前走过,伯颜不由心中大怒,伸手将他拦住,笑道:

  “太傅大人可谓是年轻有为啊,年纪轻轻,就是一品大员。

  不知道,让那些七老八十,征战多年的将军们,做何想?”

  衮杰瓦听了,冷笑两声道:“伯颜大人,适才也说了。任人唯贤,如何看得年龄?”

  伯颜听了,嘿嘿冷笑两声:“这么说,太傅大人是贤能之人了,那三日之后,本官就要一睹太傅大人的手段了?”

  衮杰瓦听了,皮笑肉不笑地抱拳道:“好说好说!听闻伯颜大人,有大元第一勇士之称,一口金刀,无人能敌,本官倒是也想要领教一下!”

  伯颜听了,恨得咬牙切齿,笑道:“太傅大人不必多虑!想必一定会有此机会,让你我二人,切磋一下为武艺!还望太傅大人保重才好!”。

  衮杰瓦听了伯颜话里全是威胁,也不在意,冷笑两声,对伯颜拱拱手,转身离去。

  伯颜看这衮杰瓦的背影,不由地发恨,心中暗道,有你笑不出的时候。

  脱脱和东方束龙身旁,也围了许多前来道贺的百官。

  原来,这些大臣们,在官场里混久了,都是老油条了。

  此时,伯颜除了唐其势,已经是只手遮天了,顺帝都要礼让三分,大有燕铁木儿当年的架势。

  于是,百官都纷纷,抢向前来,给伯颜拍马屁。

  东方束龙虽然面生,百官先前见,伯颜在大殿上,为他跟顺帝挣赏,足见他是伯颜眼前的大红人。

  故此,众人围了东方束龙,纷纷称赞。

  这些人,拍马屁的功夫不是盖得,说的东方束龙云里雾里,心中十分高兴。

  就在这时,有小太监来传旨,请伯颜、脱脱和东方束龙三人,前往太和殿赴宴。

  伯颜等人摆脱了百官,来到太和殿。

  只见大殿上,除了顺帝,还坐了三人。

  为首的一人,却是一个老和尚,白眉白须,十分干瘦,好似枯柴一般,头上戴了金黄色喇嘛帽,身上披了个大红袈裟,手里持了一串黑黝黝的念珠,正闭目打坐,口中还念念有词。

  身后还站了一人,身材高大,身穿长袍,面白长须,正是太子太傅衮杰瓦。

  另外两人,却是两个少年将军,都身穿赤龙金甲,一人面色不善,一人却面带笑容。

  正是,月鲁公主和柴王燕帖古斯。

  伯颜三人进了大殿,先见过了顺帝,然后坐在了右手边。

  顺帝下令上宴,就见各色菜肴,如流水般摆了上来。

  东方束龙看的眼都直了,宫中御厨的手艺,自是十分了得,每样菜做的,都是色香味俱全。

  东方束龙直觉地,香气扑鼻,食指大动,喉咙上下翻滚,猛咽口水,只盼快点开席。

  顺帝高举酒杯,朗声道:“此次,右丞大人平了反贼唐其势,得胜而归,可谓是立下了旷世奇功!来,朕敬卿家一杯!”说罢,举杯对伯颜等人,微微一点头。

  伯颜等人,急忙举杯,口中称谢,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东方束龙举起碧绿的翡翠杯,见那酒十分清冽,却香气浓郁,酒香扑鼻,暗道好酒。

  仰头饮尽,就觉一阵清朗感,从心底蔓延到全身,说不出的舒服。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圣贤八思巴
八顺帝又开口,向伯颜笑道:“右丞大人出征多时,想必没有见过大轮法王和柴王,朕给各位爱卿引荐一下!”

  伯颜听了柴王两个字,不禁微微变色。

  伯颜见对面第二位,坐的正是位年轻小将。身穿赤龙金甲,头带金冠,细长眉,高鼻梁,面如刀削,嘴角微微上翘,可不正是,在城外被自己重伤的柴王吗?

  伯颜见柴王燕帖古斯,竟然完好无损地坐在这,心中不禁大吃一惊。

  柴王燕帖古斯见伯颜面带惊讶,瞪了眼,直盯了自己。

  于是,也转头看了伯颜一眼,嘴角微微一翘,神情中满是嘲笑。

  伯颜见了,心中大怒,暗自低了头,抓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顺帝伸手指了那个老和尚,开口道:“这位就是大轮法王八思巴圣者!想必,右丞大人也曾听闻圣者的名声!”

  伯颜和脱脱听了,都大吃一惊。八思巴大名如雷贯耳,怎会没听说过。

  伯颜和脱脱都瞪大了眼,去瞧那老和尚,却见八思巴干瘦矮小,闭目端坐,并没什么特别之处,都不禁微微失望。

  八思巴被尊为活佛,乃藏家佛教密宗的第一圣者。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被封为护国法师。

  活到现在,少说也有百岁。传闻中,他有着诸般无上法力,其中尤以密宗醍醐灌顶之术而闻名。

  元世祖曾得八思巴的青睐,亲授醍醐灌顶之术,激发了世祖的潜力,终完成了一段丰功伟业。

  伯颜和脱脱都出身贵族,虽然地位比较低,却对八思巴的大名,也曾有耳闻。

  只是,数十年都不曾听说过八思巴的踪迹,以为他已经坐化,却没想到仍旧活着世上。

  东方束龙却不曾听闻八思巴的大名,见伯颜和脱脱二人呆若木鸡,心中大疑,抬头去看八思巴。

  见他身披大红袈裟,头戴一顶金黄色的喇嘛僧帽,身体干瘦,形如枯木。一脸的皱纹,眉须俱白,手里持了一串佛珠,正在闭目诵经,也不见什么奇特的地方。

  于是,匆匆看了两眼,就埋头大吃大喝。

  八思巴听了顺帝的话,慢慢地睁开眼睛,眼中突然迸出金光,众人心头一空,身体好似都不听使了,不由地都惊呆了。

  思巴看了伯颜三人一眼,又低头闭目诵经。

  东方束龙被八思巴一瞪,只觉得心头一空,好似自己的心思,都被八思巴看个通透,不由得大惊,暗道,这个老喇嘛是何人,怎得如此了得。

  伯颜和脱脱也是这般感觉,都不由地心惊。

  伯颜满脸的虔诚,站起身来,对八思巴躬身一礼。八思巴好似不见,仍旧闭目诵经。

  顺帝又指了柴王,开口道:“这位是朕的堂弟,柴王燕帖古斯!也是八思巴大师的亲传弟子!”

  伯颜听了,脸上微微变色,躬身对柴王一礼。

  柴王燕帖古斯赶忙起身,笑道:“右丞大人声名远播,文武兼备,乃是我朝栋梁!

  此次平叛,又立下旷世奇功,本王十分佩服!来,本王敬右丞大人一杯!”

  伯颜听了,连忙道:“柴王殿下谬赞,下官愧不敢当!”于是,举起手中酒杯,对柴王微微点头,一饮而尽。

  顺帝却不再介绍月鲁公主,开口笑道:“竟然众卿家都相识了,还望同心协力,辅佐朕治理好我大元江山才是!”

  伯颜等众人听了,都躬身道,必不负皇恩。

  顺帝叫了声好,叫众人放开怀来吃喝,不必拘礼。

  说罢,一拍手,就见八名才女,身披薄纱,宛如天上仙子,翩翩起舞。

  大殿里燃起了龙涎香,青烟袅袅,香气扑鼻,宛如仙境。

  东方束龙放开怀来,大吃大喝,心中直呼痛苦。

  却瞥见脱脱,宛如雕塑一般,正呆呆地盯了月鲁公主,目不转睛地瞧着。

  那月鲁公主见脱脱如此,心中恼怒,只羞得脸如猪肝色,怒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