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行官途-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场。一直到欧德权当上县委书记,他也顺理成章的掌管榆林县的政法工作,包括县公安局。薛凯对欧洋的脾气秉性还是十分了解的,薛凯心想肯定是欧洋和欧德权又发生了什么口角,欧洋以辞职威胁他的父亲。
但是出乎薛凯的意料,欧德权居然让自己同意欧洋辞职。薛凯不知道这爷俩到底吃错了什么药,但是县委书记欧德权既然点头同意了,那薛凯也不好再说什么,他也不会直接去询问欧德权原因的。薛凯跟着欧德权不是一天二天的,他知道欧德权想说的东西,自己不问欧德权也会说的。但是现在欧德权却沉默不语,把说明欧德权并不想告诉自己缘由。既然欧德权不想说,薛凯就不会去追问。这一点是作为一个下属最基本的道理,薛凯当然能够明白,要不然他也不可能追随欧德权这么长的时间。
赵华之所以和欧洋结交,主要是和欧洋认识交流之后,觉得欧洋作为衙内,必然有他的弱点。飞扬跋扈,喜欢敛财这是他最主要的二个缺点。是人都会有缺点,赵华也不敢说自己就是一个完满无缺的人,至少自己十分滥情这一点来说就不是个好男人。何况是欧洋,他从小就在家庭的庇护下长大,有这些缺点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赵华发现欧洋这个人很讲义气,脑子也很灵活。欧洋之所以需要这样敛财,主要是认识了一帮狐朋狗友。他们平时聚集在一起,自然花销主要是欧洋来出,欧洋这个人的性格也是大咧咧的,都是抢着付钱。欧洋一个月的工资能有多少,可是欧洋也好面子,想一些歪主意。
这些小毛病不影响赵华和他结交,但是要真的让赵华和他交心,欧洋还得要把这些臭毛病给改了。作为一个小人物,这些小毛病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是干大事的话,这些小毛病涉及的可就是格局的问题。做大事者,必须要尽善尽美,哪怕有一丁点的小毛病都可能影响大局。尤其是欧洋的那些狐朋狗友,赵华不敢说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但是其中有一些朋友肯定是会坏事的那一类型,这样的朋友必须要坚决断绝。江湖朋友,鱼龙混杂,以欧洋目前的见识,还不能完全的分辨。
当然这些问题赵华还要和欧洋彻底的交流,但是赵华的工作并不能断,灾后重建的工作已经基本定下基调了,已经没有太多变化的可能了。但是不是灾后重建的工作完成之后,榆林县的工作就一劳永逸了,后续的经济建设工作一点都不能松懈,而且难度不低于灾后重建工作。之所以赵华写这份榆林县经济发展规划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功夫,赵华不得不考虑到榆林县现实的情况,以及整个云落市的大环境。赵华要写就要写出来是完全符合榆林县的实情的,而不是空中楼阁,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只能是让老百姓瞎折腾。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最底层的老百姓……
很多的干部就是这样,总是为了政绩建设一些花架子的项目来。结果老百姓赔了时间,也赔上的本钱,到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甚至连本钱都捞不回头。而我们的官员呢,说不定还是满满当当的政绩,赢得舆论的一片盛赞之声。到最后一纸升迁的调令,拍拍屁股走人;最后苦的就是我们的老百姓。
赵华虽然表面上悠闲自得的神情,其实内心也在暗暗的为榆林县的现状发愁,虽然他的规划是写出来了,但是赵华真的没有什么底气。赵华虽然是知道大的经济走向,但是具体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许多细节的工作都需要赵华去考虑,并不是只有前生的记忆就完全可以的。
欧德权仔细的看着手里的规划,这篇规划足足有八页纸之多,并不是手写的,而是机打的。所以欧德权看起来并不吃力,要是都是手写的,就算是赵华写的再工整,看起来也十分的吃力,八页纸的稿子,要认真的研读起来,恐怕没有一个小时也很难看完。
赵华在规划中仔细的分析了榆林县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了榆林县的水灾后的实际状况,财政状况,百姓心里状态等等,文章从几个方面切入榆林县的经济发展规划。这几个方面包括重工业企业,榆林县并没有什么大型的重工业企业,但是榆林县的地理环境十分的特殊,处在四省交接之处。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榆林县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个能源的中转站。因为榆林县后面离北方的煤炭铁路只有几十公里,一旦高速公路建到榆林县,随着首沪高速的建设完工,榆林县那时候必然成为北方能源向南方城市输送的主要中转站。一旦建立能源中转站的地位,榆林县自然拥有了发展大型重工业的地理基础。
所以赵华在规划中特别的提到,让主要的煤炭能源运输铁路延伸到榆林县是很有必要的。虽然赵华所在的那个年代,能源还不是稀缺物,运输煤炭也不会走高速的。但是到了后世,全国的经济高速的运作,全国范围内的煤炭稀缺问题已经成了很多大型企业头疼的事情。那时候企业就不会考虑什么运输成本的问题,能拉到煤就是王道。要是不走高速的话,煤炭的运输就要经过S省走海运,虽然能剩下一笔费用,但是花费的时间要长了许多。很多小企业所需要的媒也没有那么多。再说榆林县连S省的港口不足一百公路,这点距离走普通公路也是完全可以的。
赵华的建议就是要在铁路修到榆林县的基础上,成立煤炭能源公司,不仅收购成品煤,还可以去S省等地去开矿山。一旦榆林县能够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能源公司,对于榆林县来说就有了足够的财政支持。
在轻工业的发展上,赵华认为是榆林县优先要考的问题。榆林县以前有大量的小造纸厂的厂房,这些厂房在这次洪水中,并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只要经过简单的改造以后,就完全能够投入到生产当中去,随着高速公路要经过榆林县,这一点也是榆林县巨大的优势。所以拥有这二点的优势,榆林县在招商引资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是赵华也特别强调榆林县的轻工业发展不能太分散,多引进一些中小型私营企业。要形成一个产业群,在某个方面形成榆林县独有的优势。
赵华在规划中提到了可以把榆林县打造成汽车配件生产基地,虽然那个时代,小轿车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奢侈品,但是赵华知道二十年后,小轿车在华夏国的发展规模。1992年华夏国汽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到2000年汽车年总产量达到200万辆,此间增长100万辆用了8年。进入21纪,华夏国汽车总产量迅猛增加,2002年突破300万辆,2003年突破400万辆,2004年突破500万辆。短短的几年,100万辆的增长幅度不超过1年。从1984年到2005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由辆提高到570万辆,21年内增长17倍;其中乘用车由0。6万辆提高到393万辆,21年内增长654倍;华夏国成为了世界汽车消费大国。
这么快的发展速度,要是现在就打下足够的基础的话,那再过十年,榆林县一定能够成为汽车配件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不过赵华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在短期之内也会组建看见成效的。现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行业在华夏国已经起步了,而相关的配套产业却相当的不成熟,榆林县完全可以成为汽车配套产业的一个生产基地。
赵华还从云落市的旅游城市来延伸来规划榆林县的经济发展,云落市的旅游城市建设正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虽然榆林县没有什么特色的旅游项目,要人工的展开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以榆林县现有的财政情况来看,压根就没有可能性。但是并不意味着榆林县就不能融合到玉落市的旅游发展规划。赵华的想法,就是在榆林县形成一个特色的小吃。其实榆林县当地的特色小吃就很多,在云落市还是比较出名的。
除此之外,榆林县离S省的港口不是太远,完全可以发展海鲜资源,建立大型的冷库,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特色的海鲜,还可以向中部城市转运。
在农业方面,赵华觉得榆林县有着起固有的缺点,就是人多田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二亩。赵华的意思,榆林县的农民要是光靠那一点点土地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想多方面方向考虑,尤其是农副产品。榆林县又有很多的山地,赵华提出可以依靠这些山地,种植果树,还可以配套的进行养殖。除此之外,政府有计划的转移劳动力也十分的重要。
花了大约半小时,欧德权才把这篇文章看完了,他有又仔细的重新的阅读了一编,缓缓的放下稿件,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他说道:“有没有给曹县长看过吗?”
赵华点点头,赵华的文章赶出来的时候,他就拿给新任县长曹云信看了。曹云信是政府的县长,是赵华的顶头上司,又是主抓榆林县的经济的。赵华理所当然的先给曹云信看,要是越过曹云信直接拿给欧德权,那就是赵华不懂规矩了。
曹云信上任以来,一直都关注着赵华这个人,因为老板亲自吩咐,他岂能不放在心上。虽然对老板的意图还吃不透,但是曹云信基本已经把赵华的情况了解的十分透彻。赵华是市委书记吴国红的亲信,可是赵华的背景也不仅仅局限在市里,赵华刚来榆林县,就和榆林县的二个大头教法,结果还是赵华在较量中胜出,而且据曹云信了解,最后是省委站出来说话的。
曹云信多少有点明白韩市长的意思了,但是还不是十分的透彻。赵华的这个规划在曹云信看来,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他是财政局的身份出来的,对财政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赵华说的这些计划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的。而榆林县的财政状况,曹云信作为榆林县县长,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榆林县的财政情况。
县委书记管帽子,县长管钱袋子。曹云信来榆林县之前就知道欧德权在榆林县扎根多年,要向他伸手帽子问题,是压根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县长,曹云信自然要把钱袋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他才能在榆林县站稳自己的脚跟。他来榆林县之前就已经了解到榆林县的财政情况不容乐观,毕竟榆林县刚刚经历过洪水,但是榆林县之前的经济基础不小,曹云信心想财政多少还有点底子。但是到了榆林县曹云信才发现,榆林县的财政只能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王福臣在位置的时候,本来也想给自己留点家底子,但是和他一起打拼的手下太多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王福臣也不能偏颇一方。而且水灾过后,有些部门确实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倒不是这些部下趁火打劫王福臣。结果东一块西一块,榆林县的财政也逐渐的见底了。
虽然曹云信知道这些机会就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官场年轻人提出的不符实际情况的空中阁楼,但是曹云信并没有说出来自己真实的想法,他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你的这个规划还是有那么一点创意的,有没有给县委书记过目呢。”
赵华很客气的说道:“还没有,曹县长过目之后再拿主意。”
曹云信点点头,赵华的这个态度他还是十分满意的,他让赵华把规划拿给县委书记过目。
欧德权疑难的说道:“这个计划恐怕……”。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二百五十三章 官场到底有什么好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官场到底有什么好的
欧德权从口袋里掏出香烟,赵华瞥了一眼,掏出的是中华香烟。欧德权作为县委书记,抽中华香烟实属正常。到这个位置,香烟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这些小的细节,当时官场上的人还尤为的重视。很多干部平时私下里抽的是中华,但是在公共场合大多抽红塔山。
欧德权也是如此,在榆林县的官场上,也只有赵华才光明正大的抽中华香烟。欧德权在赵华的面前掏出中华香烟,说明欧德权已经不把赵华当作外人了,尤其是现在儿子已经辞职了,欧洋将来的发展还要依靠赵华来指点迷津。
欧德权发给赵华一支香烟,赵华给欧德权点上。欧德权深吸了一口,略有所思的说道:“赵华,你的这规划还是很具有特色的,而且还和榆林县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旦能够实施起来榆林县的经济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欧德权先是对规划来了一通表扬,他并没有继续向下说,欧德权瞥了赵华一眼,想从他的表情里解读出什么来,可是让欧德权很失望的是赵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情绪出来。
赵华紧紧的坐在沙发上,只是默默的吸着香烟。并没有说话,只是偶尔蹙眉,深邃的目光只是不时的透过窗户眺望着远方。他知道欧德权还有下面的话要说,赵华在默默的等候着欧德权的下文。
欧德权有时候感觉和赵华在一起,就如同面对着一个在官场上比他还久的老手一般。在赵华的表情和言语中,压根就参透不出任何有用的讯息来。就是欧德权自己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喜怒不形于色,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要是做到这一点可不是那么容易,没有几十年官场的浸yin还真的不行。
可是赵华只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青年,欧德权殊不知,赵华的实际心里年龄其实和他相差无几,再加上重生的经历,赵华自然能很轻松的做的这一点。
不过既然从赵华的表情上压根找不到什么答案,那欧德权也只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欧德权说道:“小赵,这份规划要真的实施的话,所需要的资金可不是一星半点,以当前榆林县的经济状况来看,要想实施这一规划谈何容易,我觉得难度不小。即使在县委常委会上通过的话,实施起来也是举步维艰。”
欧德权说的有道理,要想发展经济没有钱是压根没有可能的。而赵华这条条框框,那一条不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像铁路延伸到榆林县,还需要国家政策层面上的扶持。
以现在榆林县的县委常委会的态势来看,只要欧德权提出来的,在常委会上通过的难度不小。可是一旦上了常委会,反对的声音自然也不会少,尤其是刚刚上任的县长曹云信。
欧德权心想,曹云信之所以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恐怕就是等自己的看法呢。在加上以前王福臣的人马,反对的声音虽然不至于欧德权提出的意见被否定了。可是一旦如果这个规划成为空中阁楼的话,那欧德权的威信和话语权就将丧失。还有可能被上级诟病为随便离开乱插手。
毕竟县委书记管帽子,县长才是管经济工作的。县委书记插手经济工作,要是办成功的话,自然也没有话说。但是一旦搞砸了的话,就给别人留下了把柄。
从实际方面出发,欧德权也觉得赵华实施的规划太大了,榆林县目前的情况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欧德权现在和赵华的关系,他也不好生硬的回绝了赵华,只能婉约的说出来。
赵华当然知道他们这些人的想法,要是赵华只是普通的榆林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拿出这样一份规划来,确实显得有点好高骛远。但是现在的赵华是一位重生人士,前生的经历告诉赵华,榆林县以后也会成为重要的煤炭资源从北方向南方运输过程中,重要的中转站之一。
只是前生的榆林县并没有大型的煤业公司,每天看着大量的煤炭从榆林县经过,想着别人的票子呼啦啦的往口袋里赚,榆林县却只能在一旁作为一个看客看一下。赵华希望榆林县能够利用这个自生的便利条件,能从这些能源里面分到一杯羹。
而且赵华现在的政治资源已经延伸到中央的层面上来了,赵华觉得也不是完全没有文章可以做的。虽然到底能不能成功,赵华的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但是人生不就在乎这一搏嘛。在说赵华觉得,只要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进去,还是完全有可能把榆林县的面貌完全的改变的。
赵华把手中快要燃尽的烟头掐灭在白色的玻璃烟灰缸里面,他说道:“我知道欧书记是在担心资金问题,是不是我能搞来资金,欧书记就能支持我的规划方案。”
欧德权的眼睛里突然发出一道锐利的光芒,他仿佛是看到了一丝的希望。赵华的能力,欧德权是亲眼看见的。这个榆林县史上年轻的副县长,对他说能拉来资金,欧德权是一点都不怀疑。
欧德权信誓旦旦的说道:“小赵,只要你能拉来资金,我保证全面支持你的规划。”
对于能够拉来资金,不管这个资金是来自哪个方面的,欧德权自然是全力支持赵华的工作。毕竟是从外面过来的钱折腾,也不会伤害到榆林县本来脆弱的经济基础。哪怕只是建设一些基础设施,那对榆林县也将是好事。
赵华说道:“那好,过几天,我就去中央去跑一些部门,还望欧书记能够准假。”
“那没有问题,回头我和曹县长打声招呼,我想他会支持你的工作的。”欧德权说道。
吴国红把赵华安排到榆林县,就是希望赵华能够把榆林县的经济搞上去。对于赵华来说,无论是帮助姑姑,还是对自己的政绩来讲,赵华都希望尽快的把榆林县的经济搞上去。而且当前榆林县的情况,就要全县上下一起发展经济,才能让榆林县的老百姓从灾难中解脱出来。
当下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在赵华不断的努力之下,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体制。即使赵华不在榆林县,灾后重建工作也会井井有条的进行着,不会出现偏颇。
这次离开榆林县到中央和省里至少要半个月,让他始终放心不小的还是灾后重建的工作,这可是关系到老百姓民生的问题,赵华是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的。所以尽管在赵华看来似乎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赵华还是特别仔细的检查了每个细节,找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
榆林县的一个幽静的小饭馆里,赵华的面前坐着在几天以前还对赵华恨之入骨的欧洋。不过现在欧洋对赵华相当的客气,早早的就守候在饭店的门口,静静的守候。
饭店的老板还十分的奇怪,平时欧洋衙内在饭店吃饭,可总是耀武扬威的。今天怎么会这么卑微,难道是要来什么大人物。那也不应该啊,要是来什么大人物也应该去榆林县招待所,怎么会到自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饭店呢。
要是平时招待那些三教九流,到自己的饭店来也就算了。毕竟虽然是县委书记的公子,县招待所这样的地方也不是欧洋随便撒野的。倒是自己这种小饭店,他们才吃的逍遥。听说欧公子是出了名的怕老子,要是到招待所里闹腾,欧书记很快就会知道了。在自己这个小饭店里闹腾,就算是翻天覆地,欧德权也不会知道的。
当赵华出现的时候,饭店老板差点眼珠子就掉了下来。欧洋的脾气秉性他是知道的,他那驴头脾气,饭店老板还从来没见过欧洋他对谁这么客气过。没想到欧洋左顾右盼的,居然是一位和赵华年纪相仿的年轻人。
欧洋小跑着迎上前去,双手紧握着赵华的手,说道:“赵哥,快请里面进。这家饭店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口味相当的不错,我和下面的那帮兄弟常常过来吃饭。”
赵华点点头,这个地方已经处在县城的郊区,周围以前有好几家规模中等的造纸厂。赵华见现在应该是各个饭店最热闹的时候,可是这家饭店却冷冷清清,大堂里连一个客人都没有。
想必是造纸厂关闭了以后,这家饭店就没有了生意,以前这样的饭店就是依靠造纸厂才可以生存下去的。看这家饭店的规模,不像是那种路边的夫妻档,自己家的房子,摆几个桌子,烧几样家常菜。这个饭店无论是装潢方面,还是一个个紧致的包厢,可见之前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这就是投资带来的好处,不仅能够给政府带来税收这样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外,还能解决一定的劳动力。像这样的饭店,也是投资带来的附加产值。所有一个地区要想有很大的发展,投资是必须的。
有的时候,一个大型的企业就能支撑起一个地区的经济,这样的现象,在后世很普遍。
赵华说道:“没看的出来,你们平时聚会的地方倒是挺雅致的。’
赵华这话的意思明显就是在说欧洋他们这些人平时做事不雅致。虽然赵华的意思是正确的,但是这话当着欧洋的面说出来,欧洋岂能听不明白话中的意思。按照平时欧洋一点就着的脾气,欧洋早就翻脸了。
但是欧洋却老脸一红,这可是千年都难见的景象。欧大衙内居然会脸红,这可是特大新闻。传到榆林县的江湖上,压根就不会有人相信的。但是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他的面前。
饭店老板心想,这个年轻人必定是什么不简单的人物。饭店老板可是个人精,阅人无数。看赵华的举止,可以看出来赵华是个不简单的人物。见欧洋对他都点头哈腰的,可能是更大的衙内。
欧洋把赵华请进到了包间里嘱咐老板,赶紧上菜,再上一瓶茅台。饭店老板皱皱眉头,欧洋经常和那些狐朋狗友们到饭店里吃饭,欧洋的经济情况老板是一清二白。欧大衙内虽然顶着他老子的名字,在外面耀武扬威的,似乎很威风。但是饭店老板却知道欧洋平时总是囊中羞涩。
有钱的时候,随便怎么结账都可以,欧洋也很爽气。但是他拮据的时候,就要吃白食了。不过欧洋从来不让手下人单独来白吃白喝。而且欧洋经常带一些小老板过来吃饭。所以饭店老板对欧洋白吃白喝也不介意,有时候还会主动的不要欧洋的钱。
但是现在不同了,饭店里基本没有什么生意。以前那些巴结欧洋的小老板们也基本都撤离了榆林县。所以欧洋也没有什么客人往他这饭店里介绍了。欧洋一下子就要了一台茅台,几百块钱的白酒,看来今天欧衙内又要白吃了。
饭店老板叹了一口气,喃喃的说道:“还是早点把店关掉的好,这样下去,一个月恐怕连工人工资都挣不回来。,“说完还是缓缓的走向厨房,吩咐快点上菜。不管欧洋是不是白吃白喝,欧洋毕竟是榆林县的第一衙内,既然要在榆林县混下去,不管怎么样都要伺候好这个小祖宗。不然就不要想在榆林县混了。
欧洋请赵华坐了下来,二个人占用一个包间有点浪费了,但是饭店的情况赵华已经看出来了,要是晚上有个二三桌,饭店老板就要烧高香了。
赵华一开始并没有和欧洋聊什么正经事,只是说道:“这家饭店以前生意不错吧,现在冷冷清清的,看来是要关门了啊“
“是啊,以前这周围要好几家的造纸厂,现在都已经关闭了。这家店也就没有生意了。以前这个时间点,是绝对没有空座位的。包间就更不要谈了。这里的口味还不错,地地道道的榆林县口味,而且我们、一直都在这里吃饭,对这里还是很有感情的。我是希望他不要拆,但是没有办法,饭店的老板也要过日子,总不能做亏本的买卖。我听老板说,就要关门了。“
“这是你的**根据地,大本营吧。“赵华开玩笑的说道。
欧洋岂能不知道赵华的意思,小声的说道:“以前是我不懂事,跟着一帮人胡闹。但是现在我是发自肺腑的,想跟着赵哥你好好的大干一场。“
菜已经上来了,欧洋给赵华倒了一杯,站了起来举着杯子,赵华摆摆手让欧洋坐下来,说道:“我不喜欢喝酒的时候这么客气。既然是喝酒,就应该是大腕喝酒,大口吃肉,这才过瘾。“
赵华说完,就不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欧洋兴奋的说道:“赵哥的性格是我最欣赏的,我最讨厌的就是喝酒婆婆妈**人。“
赵华微笑的并没有说话,而是夹了一口菜。欧洋的性格赵华已经摸透了,他是讲究江湖义气的性格。只要他看得上的朋友,他能把自己的一颗心交出来。虽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赵华追求的生活方式,但是身在官场,赵华还是会收敛着的。
只是今天遇到的是欧洋,赵华也就暴露出他的本性来,刚好和欧洋的脾气秉性相吻合。赵华可是深知和欧洋打交道应该采用的方式,只要能够准确的把握欧洋的性格,很容易就能让欧洋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这个小饭店的口味还真的不错,虽然和小青的手艺相比,还是相差一小截。但已经相当的不错了,红烧肉的口味还是很地道的。
赵华吃了一口油腻腻的肥肉,说道:“欧洋,跟着我干我得把丑话说在前面,我对你有几点要求你必须要做到。如果做不到,你还是做你的刑警队队长,在路上遇见了也是朋友,喝酒什么都没有问题,但是合作就免谈了。”
“赵哥,你尽管说,只要是你提出来的意见不要说几个,就是一百个我也答应你,我跟你跟定了。”欧洋说道。
欧洋这些天和赵华结识下来,才发现赵华的脾气秉性都和自己很投。尤其是人家赵华的小日子过的那是惬意,欧洋还去过赵华的家里。人家一个小保姆都美若天仙,保姆的工资都是自己工资的好几倍。看过赵华和冯怡舒的结婚照,就关是照片,差点让欧洋看傻眼了,对赵华的佩服之情那更是如滔滔江水一般。
看到了赵华拥有的一切,欧洋才明白什么叫做高品质的生活。自己的老子当了一辈子官,有什么用,勾心斗角一辈子,一不小心就被人家穿小鞋给撸下去了。该享受的东西也享受不到,或者能够享受也是偷偷摸摸的。
欧洋算是明白了,这年头还是钱才是王道,其他的都是浮云。只要有钱什么都不是问题,什么美女香车,自然不在话下。他现在还闹不明白,这官场到底有什么好的。赵哥,父亲都那么的热衷。
尤其是赵哥,家里都是大老板,非要在官场上受那窝囊气做什么,欧洋实在是闹不明白。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主流女孩
第二百五十四章非主流女孩
赵华当然不知道欧洋此时心里的想法,他说道:“这第一条你必须把**朋友这一点给改了。至于榆林县的这些狐朋狗友我暂时不过问,但是今后不准再结交乱七八糟的朋友。”
欧洋似乎有些不服,但是嘴嘟啷了一下,还是没有说话。赵华知道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