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行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面嘲笑着自己痴迷不悟,一面双手撑地,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手掌上满是沙土,已磨出了血。他极度艰难地搬动着自己,只上了一级便力不能支地倒在栏杆上。
那可怕的疾病又开始发作,他颓然瘫倒,垂下头,忍受着心头一阵袭来的绞痛。
一片槐叶悠悠荡荡地飘下来,掠过他的头顶,落在面前的台阶上。
他注视着它。
风乍起,槐叶飞向空中,飘向深谷。
他明白自己早已坠入了幻影,在记忆的深谷中,他正加速坠落。
人只有在悲伤的时刻更加真实。
如果时空的另一端还有一个世界在等待着他,他将带走自己与荷衣的所有图卷。
将它们在那个魂梦可以复活的地方一一展开。
空谷中回荡着呜咽的风声。
温暖的阳光洒在肩头。
他的身体已因激动而疲惫不堪。
他知道自己无法见到亭上的女子。
但今天仍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他静靠在栏杆上聆听天籁。
那深沉的回声似乎来自亘古,让他忧伤,又让他解脱。
脑中闪过与荷衣相处的日日夜夜,每一个细节都如蛛网般透彻清晰。
那一瞬间,时间滚滚向前,涌向童年。
第二十一章
荷风清梦一只冰凉的手忽然紧紧地抓住了他。
“你没事罢?”一个含糊不清的声音问道。
随着那声音一道传过来的,还有一股浓郁的香味。
一股混合着花椒、茴香、马芹、莳萝、麦黄和红曲的香味。
他原本正在吃力地喘息着,听了这话,浑身一震。
那嗓音他再熟悉不过,可是口音却又完全不似。他原本心疾发作无法挺胸的,为着这道疑惑,勉强地抬头看她。那一瞬间,他整个人就象突然被钉住了一般,身上的骨骼——从尾骶至颈间——一寸挨着一寸地僵硬了起来。
那小个子女人的一只手正拿着一块烧饼,嘴里还嚼着什么,看样子,正在吃午饭。
见他一言不发,只顾着喘气,她叹了一声,将他扶着坐稳,跑到楼下拿回了轮椅上的毯子,将他的半身裹了起来,一阵忙碌之后,方将口中食物咽下,道:“这里风大,我送你到上面去吧?”
她一脸满不在乎的笑容,对他的注视毫无反应,好象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陌生人。虽是如此,她的手已然揽住了他的腰,预备将他扶起来了。
他一阵窘迫,推开了她的手,道:“不用。我……我没事。”
一抹无可奈何的笑意在脸上漾开,她双手叉着腰,看着他,道:“没事?你晓不晓得你现在的样子看起来有多么可怕?身上手上全是血?”
他无语。
“你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往上爬,一定是想到亭上去看一看,对不对?”
他摇头。
“别看我个子小,其实力气大。别客气。”她皱着眉看着这个固执的人。
仍旧摇头。
他打量着她额上靠近发际之处的一块疤痕,那里似乎受过重创,以至于头骨竟凹下去了一小块。她故意在额上梳了一圈长长的流海以作掩饰。
他心中一阵刺痛,颤声道:“我以为……我以为……”
“你以为什么?”她盯着他,咬了一口烧饼。
“我以为你认得我。”
她十分肯定地摇了摇头。
脑中一阵晕眩,他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你从没见过我?”
“从没有。”
她的目光没有半分波澜,平静得好象一面镜子。而脸上却显示出对他的话感到莫名其妙的样子。
蓦地,脸上闪过一丝疑惑,她反问:“你曾经见过我?”
他垂下眼,看着自己残废的身躯,淡淡一笑:“没有。……我想,我认错了人。”
说完这句话,他的心又绞痛了起来。伸手入怀,掏出药瓶,吞下一粒药丸。
他的手颤抖得厉害,脑中一片混乱。
“我送你上去,好不好?这石阶又冷又硬,你一定坐得很难受。”
他迟疑了半晌,终于点点头。
她缓步上阶,将他送到亭外林中的一块草地上,让他背靠着一棵巨大的槐树。
阳光下的草是浅碧的,柔软而干燥。槐花累累,洒了一地。
她从包袱里拿出一块花布铺在地上,然后解开背兜,将里面一个熟睡着的男孩子抱了出来,放在他的腿边。
那孩子模样清秀,皮肤甚为白皙,竟与她长得不大相像。他紧紧地挨着他的腿睡着了。
“他怕冷,你们俩挤在一起,正好。”她嫣然一笑,怜爱地从包袱里找出一个小花被替孩子盖上。然后,盘起腿,坐在他的对面,瞪大了眼睛问道:“你好些了么?”
“好多了。”
“余大夫的院子离这里不远,你要不要找他瞧瞧脉?你的脸色……不大好。”
看来,她对这里很熟悉。他有些诧异地想到。
“不用,我歇会儿就好了。”
“那我给你洗洗手罢。”她解下腰间的葫芦,用清水洗净了他掌上的伤口,掏出手绢替他包扎了起来。
包好了一只手,她又去清洗另一只。拔下簪子,轻轻地剔出嵌入掌中的沙粒。她已没有了多余的手绢,便从他的口袋翻出一条柔软的素绢,撕成三段,结成一长条,将伤口紧紧扎住。
那一瞬间,她星眸低缬,香辅微开,浓密的长发瀑布般地从肩头滑下,久违的发香幽幽缕缕地荡过来。
他本已平静的呼吸又开始急促,心越跳越快。
“告诉我,你究竟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亭子里来?”
他的目光移向远方:“我是来看这座山的。”
难道,自己还是在幻觉之中吗?难道面前的这个人,不是真实的吗?
她咬着簪子,迅速地将长发盘了回去,用簪子别好,道:“是那座山么?那山叫什么名字?”
“神女峰。”
“奇怪。我第一次来这里,可我觉得我见过那座山。”
“也许你见过山上的日出……”
她看上去对他的话感到十分意外。
“没有。我爬过很多座山,也许它的形状只是和其中的某座有些相似……”
“也许你曾在梦里去过……”
她想了想,点头道:“嗯,我是梦见过它。我记得我躺在一个横空而出的巨石上。清晨的风是甜的,有一股橘子的味道。一朵白云在我身旁飘来飘去……往下一看,江水是一条白练,远得听不见涛声。”
“一朵白云?”他皱了皱眉头,正要说话。仿佛又想起了什么,女人抢着道:“对啊……你怎么知道?我的确看见了日出……除了日出,还有……还有一个古怪的炉子。”
他怔了怔,道:“炉子?”
“金黄的炉子……上面缕着奇异的花纹……好象是蝌蚪……”
“这种炉子一般都是在马车上吧?”他道。
她盯着他,抓了抓头,道:“不错……是有一辆马车……下着大雪……我的脑子糊涂了……”
“那是另一个梦吧?”
“可不是?刚才的梦是日出,日出的时候怎会下雪……”
他忽然想笑,便真的笑了出来。饶有兴趣地看着她。
“马车里有些什么?”他问。
“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张纯白的毛毯……我觉得冷,就把它披在了身上。”
他张口结舌,只好道:“继续说……”
“我不说了。大白天里和人家说自己的梦……不吉利。”
“你的梦中,除了你自己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人么?”
“有……不过……更加可怕……”她怯生生地道,东张西望,好象身边有鬼。
起伏的山峦掠过一片云影,他忽然感到很愉快,感到生活又变得有趣了起来。
“说来听听……”他和颜悦色地道。
“我和一个人坐在坟地上。我们……聊天来着,很高兴。后来,我就睡着了……半夜里醒来,发现那人一直坐在我身旁,仔细一瞧,其实是具干净的骷髅,样子倒挺斯文的,只是白惨惨的,好生可怕。然后……然后地上忽然涌出了黑水,一群耗子向我冲过来,水上还浮得很多死耗子……我……转身一瞧,那骷髅被水冲不见了……我吓得四处去找……找来找去找不到……后来,我走进了一条漆黑的巷子,两边都是紧闭的门……我找啊找啊 ……正惊慌之中,那骷髅一把抓住了我,对我说:”嘿,别怕……我在这儿‘。——就是这样。这个梦,我老做,都快被它烦死啦。“ 他哭笑不得地看着她,道:”你确信他说的是’嘿‘,而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她认真地想了想,道:“我只听见了‘嘿’字。”
“至少,那骷髅不是坏人罢?不然,你何以要去找他?不如让他被水冲走好了。”
她愁眉苦脸地道:“这正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真是这样么?白日,她失去了记忆。夜晚,又被恶梦纠缠。
他心中酸痛,一腔心事,不知从何说起。想当初两人低眉共语,何等绸缪。到如今人是情非,咫尺难认。际遇之荒谬,莫过于此。
他轻叹了一声,道:“那只是些无稽的恶梦……不是真的。你不要害怕。”
“我不害怕,只是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就忘了它们罢。”他笑了笑:“猜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费脑子了。”
“可是,你为什么就能猜呢?刚才你是怎么猜到日出和马车的?”
“我这人一向聪明。”
她宛尔一笑:“我的脑子曾经受过伤,过去的事情,一点也不记得了。”
“是这处伤么?”他忽然抬起了手,掠过她的额头,轻轻地摸了摸那道伤痕。
指尖掠过,引起她肌肤一阵轻微的战慄。她的脸通红了起来。
“还痛么?”他柔声道。
“不痛。”
“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受的伤么?”
“不记得了。”
“别担心,这伤口愈合多年,已不碍事了。”
她扑哧一笑,道:“瞧你这一本正经的样子,好象是个大夫。”
他微笑不语。
“其实记不起来也不打紧,只要记得每天吃饭就行。”
说罢,她笑嘻嘻地从包袱里掏出了两个烧饼和两只竹罐,将竹罐的盖子打开,对他道:“你饿不饿?这是我做的糟鱼,那一罐是牎恪R灰⒁怀ⅲ俊彼蛋眨Я艘豢谏毡樽乓豢橄逃悖蚪蛴形兜爻粤似鹄础
有一股花椒和米酒的淳香从竹罐中逸出,他这才记起方才她身上传过来的,正是这种味道。
他放了一块在嘴中细细品尝,一丝苦涩流入心头。
这就是她过的日子么?
“光吃这个太咸,要和烧饼放在一起儿吃才好。”她将手中的烧饼掰了一半,递给他。
他学着她将鱼块夹在饼中,一口咬下,慢慢地咀嚼。
“味道怎样?”
“好吃。”他的嗓音有些发颤,嚼了几口,忽然垂下了头,眼泪滴了出来。
“喂……不会罢?这不过是一块咸鱼……” 她坐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想再多安慰几句,一时只觉口笨舌拙,不得要领,只好结结巴巴道:“你别难过,你的病会好的。这云梦谷里有得是好大夫,实在不行还有神医,什么……什么病都能治得好。” 这话显然没什么说服力,她听了,连自己都不相信。
他擦干了眼泪,一言不发,默默地吃着面饼。
“喝口水。”她递给了他盛水的葫芦:“我方才并不在这里。若不是我儿子的一只袜子掉了,我也不会回来。”
他抬起头,目光无限深邃:“是那只袜子救了我?”
“差不多。”她浅浅一笑,将袜子从孩子的足踝上褪下来,塞进他的荷包:“送你留个纪念。”
“你儿子几岁了?”
“这个月正好三岁半。”
“你说什么?”他失声道,竟吓得将身子挪开了半寸:“他……他父亲……”
“早就死了。”她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他……他……”他满头大汗,期期艾艾地道:“他……”
“他有病。不然,我怎会跋山涉水地来到这里求医?”她坦然一笑:“他只是个生病的孩子,又不会咬人,你连小孩子也害怕么?”说罢,用袖子拭了拭孩子额上的汗水:“可怜的孩子,今天给大夫扎了整整一个时辰的针,痛得他够呛。”
他捋起孩子的衣袖,见手臂上的要穴之处,已全是密密麻麻的针眼,大约针灸的次数过多,有几处已僵硬了起来,剩余之处,一遍青紫。他长叹一声,将孩子紧紧抱在怀中。
良久,他方定下心神,缓缓地道:“你不能离开这里,这孩子的病,治起来很是麻烦。”
“大夫们都说他活不过五岁,”她的眉头拧成了一团,突然大声地道:“可是我一点也不相信!我的儿子明明活得很好,犯起病来虽然可怕,可是每次都挺了过来。他是个有运气的人……一定能活很久!……如若一百个象他那样的孩子会有九十九个活不过五岁,他肯定就是那唯一的一个。”她恳切地看着他,道:“你信不信?”
他看见了她微笑的眼神之后隐藏的绝望,心中一阵酸痛,用力地点点头,道:“我信。”
她象孩子一样开心地笑了。
他垂下头来,看了看怀中的孩子:他看上去苍白瘦小,四肢纤弱无力,却有一个很大的脑袋,与子悦十分相像。
她也把头凑了过来,盯着儿子的脸瞧个没够,一时间,两个人同时俯下身去,“砰”地一声,脑袋撞在一处。
四目相视,他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发现了没有?他的样子看上去特别聪明。”
“他会说话了么?”
“不会。”她摇了摇头,有些担心地看着他:“可能是……可能是快会了。”
“别担心,有些孩子说话很晚。”他赶紧安慰她。
“他……腿……”
“嗯。”
他苦笑。那可怕的诅咒终于应验了。
他忽然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的眼睛,道:“我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她瞪大眼看着他,道:“什么事?”
“你的右腹之上,第七根肋骨之下,有一道两寸长的伤痕,一共缝合了六针,对么?”
她愕然:“你怎么知道?”
“因为那是我缝的。”
她紧张地看着他:“你……你知道我是谁?”
他说:“知道。你是我妻子,他是我的儿子,你姓楚,叫楚荷衣。”
她咯咯地笑了起来:“我已吃完了饭,正要带着儿子出谷。我会路过田大夫的诊室,如果你想看病的话,我可以顺路带你过去。你若不愿看病,我可以送你回去。你住在哪里?”她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地上的东西。
他一把抓住她,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对么?”
她一翻白眼,道:“我正在烦着哪,你别找事儿啦。”
他用力掰过她的肩,让她的脸对着自己:“我知道我现在的样子看起来很糟,不过,我认得你,一直认得你!”
“你刚才说,你看错了人。”
“我以为……你又嫁给了别人……”
她张着嘴,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过了一会儿,仿佛想起了什么,惊道:“你……你刚才……其实是来找我的?”
“我老远就看见了你,所以一路追了过来。”
“你……你就是从轮椅停住的地方一直……一直走上来的?”
“幸好你没看见我走路的样子……不过,”他温和地道,“你瞧,虽然我走路有些麻烦,照样能够来到你身旁。”
她看了看他的脸,又看了看怀里孩子的脸。
“就算你不肯相信他的长相,也该知道这孩子有我身上所有的毛病。”他看着自己,自嘲地笑了笑:“你嫁给了一个被老天爷诅咒的人。”
“这么说来,我真的曾到过那座山?”
“我可以陪你再去一次。”
“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记得它?”
“因为你快乐。”他笑了。
“我们……当时在一起?”
“当然。”
“在一起干什么?”
“没干什么,坐着……看日出。”
“那么,马车上……我们干什么了?”
“喝茶。”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道:“荷衣,坐到我身边来。”
“我已经坐在你身边啦!”
“再近一点,”他的嗓音柔和低沉,十分悦耳,令她醉倒:“我有法子令你想起以前的事情。”
她鬼使神差地坐到他的对面,感觉自己的额头几乎快到碰到他的额头了。
她正要问“什么法子……”话还没出口,他突然吻住了她,她拧着他的胳臂,企图要挣脱,后脑勺却被他的手牢牢地按住了。
一切都令她糊涂,她的心砰砰乱跳,不知自己究竟遇到了怎样的一个人,只觉得自己的灵魂已莫名其妙地被他攫住。她又羞又恼,满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男人一掌推开,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推开他,反而傻头傻脑地听他摆布。她张牙舞爪,象只豹子,十指尖尖,一边吻他,一边抓着他的颈子和胸膛,将他的身子抓出道道血痕。他却只是温柔的搂着她的肩,额头抵着她的额头,过了许久,才放开了她的唇,抚摸着她的长发,低声道:“想起来了么?”
“没有。”
“荷衣,你知道你有多凶么?”
“知道,我不小心把你抓出了血,下次再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你一定要嫁给我的原因:别的男人都可以落荒而逃,我却不可以。”
“你真的……认得我?”
“你还不信?”
她眨眨眼,道:“不信……只怕要再来一次……你这法子咱们要多试试才好……”
他们又如痴如醉地吻了起来。
他问:“现在可信了?”
她支支吾吾地道:“快了快了。能不能提醒我一下?比如,你叫什么名字?”
他愉快地笑了,她什么也没有变。而他的世界却在这一瞬间,变得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我姓慕容,叫慕容无风。”
第二十二章
桐影摇窗他们手拉着手,坐在那棵槐树下说了近一个时辰的话。荷衣不断地向他提问,问她过去的事情。她渴望知道一切,仔细追问每个细节,然后蹙起双眉,冥思苦想,企图在脑海中找回它们的位置。
他回答得很简略,象被提审的犯人那样小心翼翼。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将决定着荷衣对他的看法。而从他口里吐出来的字,不是她自己的回忆,所以不可以轻易修改。小时候读《春秋》,他一直疑惑那一万六千字怎能说清几百年的事。如今他却知道,不论自己怎生描述,也不会唤起荷衣对过去的真实感受。激情与磨难如一柄利剑插入平缓流动的日常时空,在心灵深处留下道道刻痕,重述它们却显得苍白无味,毫无意义。
他选择了尽量少说,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命运如此荒谬,荷衣的重现竟成了一个恶意的玩笑。只有看着她的眼神和微笑,以及她脱口而出的只言片语才让他感到她是映在滔滔流水中的一朵不动的云彩……记忆的刻痕尚未消失殆尽,反而在她柔软的身体上留下了无数印迹。
那一瞬间他的思绪豁然开朗。从没有一成不变的荷衣,他又何必执着此念。
他开始要她回忆那些梦境,想从中寻回她儿时的一些线索。询问她是否曾梦过一位“面目全非的弟弟”。她果断地摇了摇头。
“什么弟弟?你是说……我有一个弟弟?”
“没有……”
他告诉她自己对她的幼年一无所知,既不知道她出生何地,也不知道她的确切年岁,以至于在刻写她的墓碑时显得万分尴尬。她就象空气中凝结出来的一滴晨露,滴在了他这片叶子上。
她听罢大吃一惊,问道:“你是说,你什么也没问明白就糊里糊涂地娶了我,是么?”
他苦笑着点点头。
是啊,在记忆中他早已把荷衣分割成了好几块:幼年的荷衣,陈蜻蜓弟子荷衣,云梦谷的荷衣,太原的荷衣,天山的荷衣,梦中的荷衣,幻觉中的荷衣……而当他最终遇到了失去记忆的荷衣时,荷衣忽然变得完整了起来。
他又感到一阵狂喜,荷衣终于不再是记忆,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找回的不仅是荷衣,还有他自己!激动使得他双唇发紫,手指颤抖。他就用这双颤抖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她的头和脸,然后虔诚地亲吻她的手,好象一位苦行僧终于走进了自己的庙宇,对着巨大的神像顶礼膜拜。这时候任何言语都苍白无力,只有无言的注视和不断地触摸方能带回那些失落已久的幸福。他面带微笑地听着她胡言乱语,向她打听渔村的方向和腌鱼的方法。他能从她讲的每一句话里引出新的话题,逼着她滔滔不绝地往下讲,而他则孜孜不倦地听着,问着,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曾说了些什么,打算说什么……
大约被他认真的样子吓坏了,荷衣的脸一直是通红的。
看得出,她十分紧张,却又是一片茫然。不知道他所说的话她是该信还是不该信。
最后,所以的疑问化成一道叹息:“唉,无风,你可有法子让我恢复记忆?”
他沉默片刻,道:“没有。”
她看见了他脸上一闪即逝的忧郁,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摸了摸他的额头,轻轻地道:“我认得你,真的,我觉得我认得你。只是我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你……你会难过么?”
他的眼湿润了:“不会。”
然后她喜滋滋地道:“那么,就不要多想了。我们回家吧!我终于有家啦!”
这就是荷衣。
她什么也没有变,不论是怎样伤心的情境,她总能立即跳出来,重归欢乐的本源。
他们回到竹梧院时已是黄昏。这一道临湖的院落终年如庙宇般宁静。过度的兴奋让他精疲力竭,陪着她吃了一顿晚饭之后,他把她安顿到自己的卧室。她洗了一个澡,星儿仍在熟睡。他们便坐在床边说了一会儿话,荷衣忽然吞吞吐吐地道:“无风……我……还不习惯……”
“我住在隔壁。”他马上道。
她有些歉意地看着他:“对不起,我……”
他摸了摸她的脸,柔声道:“早上我通常起得很晚……所以不想打扰你们。我……有些累,恐怕先得去歇一会儿。明……明天见。”
他生怕她看见了自己的虚弱,匆匆掩上门,来到隔壁的一间卧室,洗浴完毕便躺在了床上。一下午的激动让他的心脏不胜负荷,他一头栽倒在床,躺在了近半个时辰,心脏仍然跳动不宁,他便在窒闷与烦恶中喘息良久,末了,终于恍恍惚惚地睡了过去。
半夜里,他被一阵尖锐的蝉鸣吵醒。
这一年的蓦春异常温暖,那只蝉每到三更时分,便叫得响亮,以前他夜里常常失眠,倒也不觉得吵闹。正思忖间,那蝉一声接着一声地高亢起来,竟让他睡意全无。
蝉声如此聒噪,不知荷衣与星儿可能入睡?
想到这里,他披衣下床,点着烛火在抽屉里一阵乱翻,找出子悦小时候玩的一个弹弓,便挟着它,来到门外庭中的梧桐树下。
月色微凉,梧影婆娑。四处门窗尽掩,悄无人声。
他俯身拾起一块碎石,对着蝉声所在之处猛然一射。
“哧”的一声,蝉声顿时消失了。却从树上轻轻地坠下一个人影。
他还没来得及吓一大跳,那人影已来到他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轻声道:“是我,荷衣。”
他愣了愣,失声道:“我……我刚才射到你了?”
她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起来,道:“你那两下子也能射中我?”
他窘然地道:“至少,那蝉儿不叫了罢?”
“是你惊了它了。你若不射那一下子,我已经把它抓到手了呢!”
“给我一点面子行不行?我的功夫就那么差么?”
“哈哈,当然,当然。今晚我在这里陪着你,看你几时才能将这蝉儿射下来。你瞧,它又开始叫啦!”
他拾起三块碎石连射三下,听见的,却是碎石穿窗的声音。
“那几间屋子里没住人吧?你怎能将石头全射到人家窗子里面呢?别,别弯腰了,我给你捡石头,放在这儿了。我去找点酒来喝。”
“不要喝那烈酒,床头柜里有一瓶葡萄酒……”
她走了,乐蒙蒙地抱着一瓶酒在怀里,手里还拿着个闪闪发光的酒杯。
“射中了么?”
“没有。”他沮丧地道。
“蝉儿不叫了呢!”
这话刚停,那蝉又叫了起来。
他对准枝头一阵乱射,射得瓦片叮当作响。
“好久没喝过这么好的酒了!”她坐在石凳上,忽然又想起什么,跑到屋内拿来一块厚毯,替他盖上。
“不如你教我一下?”他终于道,接过她递来的酒杯,微微地呡了一口。
她笑:“老实地告诉我,你小时候究竟摸过弹弓没有?”
“没有。”
“老兄呀!”
“如果你实在不肯教我,我还是有法子的。”
“什么法子?”
“我可以把这棵树砍下来,然后再慢慢地把它找出来。”
“你是说,它会跟着树一起往下倒?”
“它一定喜欢这棵树,不然它岂非早就飞跑了?”他眨眨眼。
“明白了,你是说,这蝉儿爱极了这棵树,便要为它殉情……”
“干这种傻事的,又岂止是这只蝉……”蓦地,他的嗓音里充满了苦涩,千思万绪,如滚滚洪流向他涌来。
“嘿!看着我,看着我!”她把他的头拧了过来,笑道:“蝉就是蝉,别想那么多,好不好?”
他低垂着头,沉默不语。
“说句话,你害怕听么?”她忽然道。
“你说。”
“你是大夫,总喜欢诊断。”
他抬起头来。
“而我是一个人,不是症状。”她抚摸着他的额头,亲吻着他的脸:“明白么?”
“荷衣……”他颤声地道:“你是谜一样的女人……”
“那就不要知道谜底。”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每当他自以为了解荷衣的时候,荷衣总会说出一句话让他发现自己所谓的了解是徒劳的。
他突然推开她,怔怔地道:“荷衣,你看着我!”
她看着他。
“从上到下地看着我!”他冷酷地道:“你不害怕么?”
她抱着肩膀笑道:“我害怕什么?”
她的眼光是温柔的,没有一丝畏惧。
“你……你为什么还要回来?看着我!你为什么还要回来?我什么也不能给你……”他忽然大声道:“我错了!我不该认得你!我不该告诉你我认得你!”
“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回来?”她颤声道。
他看着她,点点头。
“因为你的眼神。我只要看见了你的眼睛,就知道你爱我……不管我认不认得你,记不记得起你,只要你那样子……那样子看着我,我就要和你在一起。永远在一起。”
她的泪水是咸的,很咸。
“你真的没有认错人?那个……荷衣,真的是我?”她抬起眼盯着他,眼中含着泪光,亮晶晶。
“没有,我象认识自己一般认识你。”
“蝉又叫了。”
“让它叫罢。它高兴才会叫,对吧?”
他的话音刚落,忽然下起了小雨,一切重归宁静。
他们走进屋内,暖阁里一片漆黑。
窗外夜色如墨,雨水从琉璃瓦上滴下来,带着一种神秘的节奏。檐前的铁马被夜风吹得叮当乱想。廊上烛影摇曳,昏黄的灯光从帘缝中隐约透出,从窗隙中缓缓流入的,还有微闻的花气和绿藻的腥味。
她伸手去找烛台,却被他一把拦住她:“不必点灯。”
他手中一阵摸索,不知道拿出一件什么东西,屋内忽然充满了松木的香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