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虚空中,鱼龙只一个摆动,千百颗冰粒便彻底粉碎,丝丝寒气也融在雨雾中,由鱼龙吞吐消化。

    这一过程看来简单,却是牵涉到余慈筋络骨血、五脏六腑的方方面面,瞬间便有千万处细腻精微的元气变化,在体内各处展开,其复杂程度,足以令高出余慈一两个层次的修士为之头痛。大概也只有《玄元根本气法》独辟蹊径的心象法门,才能如此轻描淡写地完成。

    罡力祛除之后,鱼龙的目标转向外围火光。如果他没有猜错,火光便是鬼兽身上的力量。

    先前九天罡风的罡力与这火光虽然都呈现在“心内虚空”中,可余慈没有混淆其中的差别。他在《玄元根本气法》的造诣一日深过一日,这点儿变化瞒不过他。

    差别便在于:九天罡风的罡力是先作用于他的身体,又反映到“心内虚空”之中,中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而外围火光,则跳过了以上过程,就像是当初天龙真形之气那样,直接抢进“心内虚空”里面!

    而且它和天龙真形之气类似,那里面有一种隐晦但又确实存在的意识……或者说是天龙真形之气所拥有的那类先天本能。这种意识或本能的存在,使得四面分散的火光,没有一点儿乱象,汇聚起不可轻忽的力量,试图和鱼龙分庭抗礼。

    “虚空开辟、引气入境、内景外成、天地如一……解仙长说得不错,我这《玄元根本气法》不知怎地进入了第二阶段,真幻转化略现端倪,能引外气归于‘心内虚空’,天龙真形之气是如此,眼下这火光也是如此。”

    念头闪过,双方已是碰撞一记。

    虚空四面火势焰光暴涨,似乎有强劲的力场生成,飞扬的火舌齐齐向鱼龙所在的虚空中央弯曲,纱雾似的火烟融进了雨丝轻雾中,部分雨丝被蒸发,但更多的是被雨丝浸透,难分彼此。

    紧接着,剧烈的冲击便在虚空中央迸发。

    冲击的强度超乎预料,余慈只觉得天旋地转,蓦地睁眼,已从“心内虚空”中脱离,呼呼的风啸声和火焰燃烧的爆响混杂在一起,塞满耳鼓。他这才发现,自己竟是被包在火中的!

    来不及去想为什么会这样,他厉啸一声:“开!”

    余慈身外已经濒临崩溃的剑气圈高速运转,冲破了火焰的包围,跃入虚空。在那瞬间,他忽地感觉到,这层火焰其实并没有“为难”他,反而生出一点儿斥力,倒似欢送他离开,实在古怪。

    才一出来,他便微怔,此时他上下左右全部都是沉沉的雾气,那独特的雾霾烟尘气息,只要过鼻一遍,他便绝不会忘。

    “天裂谷!”

    而且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天裂谷。余慈身体悬空,周围数十尺,竟然没有任何能够借力之处。而在百尺之外,飞腾的焰光正辗转曲折,形成那巨大而又熟悉的轮廓。

    余慈不知什么时候,鬼兽又化为火焰形态的。但他刚刚驭剑一冲,竟然从鬼兽身上飞了下来,这可就麻烦了……

    没有飞天之术,余慈很快就往下坠。此时他透过层层雾气,看到鬼兽的方位,那团火焰仍在燃烧,这一回鬼兽形态转化,花费的时间要似乎比上回长了许多。

    盯着那边,余慈脑子飞转。现在再飞回鬼兽背上,说不定半途就要送到它大嘴里去,而若能够趁其形态转化的空当,借机远遁,不失为上策。

    转眼做出决定,余慈屏息宁神,手中还沾着鬼兽血水的纯阳符剑上指,虽是在急坠过程中,他还是双手握柄,做出了一个标准的持笏朝宗的势子。这种势子全无攻击力,却是收束神思,澄心定意的不错选择。

    凭借这个势子,余慈一些浮躁的心思消去,他用精神上最完满的状态,开启了袖中的照神铜鉴!

    刹那间,无数神意星芒散射四方,扑入云雾中各个角落。自从宝镜失而复得后,余慈已经很少用这星芒喷涌的法子。概因千百视角难以统一,损耗精力,还影响反应速度。但如今事态紧急,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当下星芒如雨,每一点星芒都有灵性,自发捕捉周围生灵,侵入其脑宫,反馈信息,

    千百个不同的视角在眼前呈现,无比丰富,同时又支离破碎,让余慈看得眼花缭乱。还好余慈别无他求,只要确认自己周围环境就好,所以他不管视角显示的什么情形,只观其方位,转眼便有了定论。

    余慈手指画符,画的仍是神行符,且不忘用贯气法加持。可符成后他却没有使用,反而用了千斤坠的功夫,下坠的速度不降反升,很快就和鬼兽隔了一层浓雾,再看不见那燃烧的焰光。

    此时,余慈又启用了“息光遁法”,这门出自天遁宗的遁法,最基本的功用便有收敛气息这一项,用在此处,正是得其所哉。

    用了遁法,余慈却没有提气轻身,而是直坠近两里路,三百丈高,在内脏都快受不住的时候,余慈才启用神行符。

    经过九次贯气加持,神行符真正有了“白烟鹤羽飞游神,足底生云快似风”的神异,余慈急降两里多路,下坠的力量已经大到一个惊人的程度,可在开启此符后,符力倒似能驱动周围云雾,编织大网,层层拦截,虽然一时消不去重力,可下坠速度却在减缓,且程度越来越明显。

    片刻之后,余慈便从一块急坠的石头,变成一团几无重量的幽魂,在云雾中轻轻一个摆动,就侧移出一段距离。余慈认准了一个方位,蹑空踏虚,很快移出近千尺,此时神行符符力耗尽,余慈身子一沉,又向下坠,但不及二十丈,他脚下便现出一片黑沉沉的岩石。

    余慈手中纯阳符剑殷殷震鸣,在最后这段距离,驭剑消去冲力,落地后只一个翻滚,便卸去力量,安全着陆。

    从鬼兽那边算起,余慈在短时间内,降下至少七八里路,看起来应对轻松,有条不紊,其实已是穷尽一切力量,眼下稍一提气,体内空空如也,虚弱感如潮水般漫上来。

    余慈知道不能强撑,就地坐下,运起玄元根本气法,恢复精力。

    心内虚空自然开辟,余慈心念进入其中。才一进去,他发现,已淅沥沥下了几个月的绵绵细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当空明月朗照,无边虚空变得清爽干净,像一匹黑色的绸缎,铺展开来。

    鱼龙也不在虚空中狂舞,而是回到了中央小湖中,蜿蜒游动。

    难道是刚刚与火光冲撞,天龙真形之气受了损伤?

    乍不现雨雾,余慈倒有些不习惯了,他将心念移到中央小湖,方一投注,他便自然而然地和鱼龙合而为一。

    这一刻,奇妙的感觉浸透心灵。

    那不是受伤和虚弱的感觉,而是圆满无瑕,平安喜乐。好像是鱼龙做完了一件大工程,在那里心满意足地歇息。

    完满?

    余慈心神触动,整个心内虚空却安静下来。

    余慈突然把握住了内里的一个“契机”,那自然而然的势子,更像是“契机”主动钻进他手里去。

    随后,“契机”变成一杆如椽大笔,蘸满墨汁的笔尖就点在中央小湖,游动的鱼龙头上,势如流水就下,没有任何犹疑,余慈沿鱼龙身姿,由头至尾,一笔贯穿!

    墨汁铺染开来,却有着预设好的渠道,丝丝缕缕、点点滴滴,每一处都有所描画,却又不多一丝,不少一点。偶尔心意所至,或有微调,也是从容自然,没有任何窒碍。

    笔尖提起,“心内虚空”轰地一声响,震颤不休。鱼龙便在震荡中破水而出,昂首飞动,天上明月清辉投注,身下小湖波光粼粼,外围无边虚空也层层回应,这一刻,整个“心内虚空”联成一片,彼此气机贯通,浑融如一。

    余慈蓦地睁眼,弹起身来。其实他气力恢复未及两成,但精神出奇地健旺,他发了会儿呆,便抬起右手,平平伸直,然后慢慢蜷起四根指头,只余无名指探在外面,笔直如剑。

    他也没有刻意做什么,只是目光凝视,下一刻,这根手指的尖端亮起来。

    所谓发亮,只是形容。那瞬间的感觉,就好像是余慈全身的重量、全身的气血、全副的心神统统集中过去,倾注一切,全无保留。

    无名指端有千钧重,余慈身体的其余部位却飘飘然似要飞上天去。

    解良的刻板无波的声音似乎又响起来:

    “以无名指贯伸,聚精气神于指端毫厘之间而无碍者,为节节贯通。至此,心象统驭物象,以高驭下,无有不至之兆。”

    不过刚刚开始。在**到来之前,高呼红票、红票、红票!

    'w ;w ;w ;。bxwx ;b ;o ;o ;k ;。c ;o ;m'

    
跃渊 第一百七十一章 虚化
    余慈身具“先天一气”,亦即通常只有还丹修士才能具备的真罡真煞。论威力不比还丹修士差太多,但解良曾断言,这玩意儿与还丹真煞还有着本质的差别。

    以前余慈似懂非懂,但现在,当他碰到这九天罡风后,便明白了。

    好多破绽!

    九天罡风触及护体真煞,内蕴千丝万缕的罡力,只要余慈身体内外的真煞分布,有任何一处缝隙,那罡力便会渗透进来,正是无孔不入。

    在罡风的催逼下的,余慈发现,他鼓荡起来的护体真煞,便像是一层的麻布,看着遮风挡雨,实际上破绽处处,或分布不均、或运行滞涩、或结构粗糙,真是惨不忍睹,完全挡不住罡力的侵蚀,不一刻的功夫,余慈便觉得内脏冷彻,似有冰粒滚动,筋络也有些僵硬,这是被罡力侵入的征兆。

    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由,还是余慈驭使“先天一气”的方式有问题。

    余慈毕竟只是通神中阶的修为,远远达不到还丹修士精气神浑融,相合相抱,以至内聚无漏的水平。还丹修士可以通过还丹,统驭全身生机元气,自然形成一个无有瑕疵的“圆”,余慈却只能以意行气,陷入后天的窠臼。

    “此刻确是艰难,但若不想死在这里,便知不可为,仍要强为之!”

    余慈深吸一口高空寒气,稳定心神。仓促之间,他当然不可能凝成还丹,不过,若只是“化圆”,他以前也不是没有过经验。

    微瞑双目,他心中自然流过几个片断画面。

    一个是在天裂谷中,在屠独强压之下,半山蜃楼剑意精进,元神元神并筋络骨血以体内某点为中心,齐齐振荡,自然成圆;另一个则是在南霜湖上,受梦微师姐无瑕剑圈的提点,重现天裂谷中事,将身心化为一颗密实内聚的圆珠,挡下南松子的重击;最近的一次,则是在谢严授以剑气破邪妄的法门之后,他以阴魔试剑,那时也有一些表现。

    “其实……不难!”

    余慈分出一只手,握住纯阳符剑,并非是要伤敌,而是借此明确当初的感觉。很快,剑身嗡地一震,余慈以剑意为中轴,将全身精气都置于剑意控制之下,是以他超卓的剑意,代替还丹的功用。如此剑势蓄而不发,殷殷震鸣中,“先天一气”竟然真的归拢在剑意的统驭下,蜕化剑气,密实合抱,成功“化圆”!

    一旦“化圆”,形成了剑气圈,情势马上不同。九天罡风的影响立时大幅消减,甚至于已渗入体内的罡力,都被消化掉,效果堪称立竿见影。

    余慈却没有放松,他知道,如今这情形与前面几回还是有差别的。以前他剑意化圆,不过是瞬间之事,转眼生灭,而如今,他却要维持着这个状态,和九天罡风相抗。瞬间的契合固然困难,但长久维持更要比前者艰难太多。

    余慈本人最清楚不过,他握剑的手在发抖。

    “化圆”是一种状态,元气损耗并不算太大,却是严重消耗他的心力,也给他的身体带来绝大的压力,为达到“化圆”的要求,肌肉、筋络、骨胳等全身上下每一处器官都要与状态适应配合——这情况倒与“息光遁法”有些相像。前面“飞动八势”都是爆发力惊人,而最后的“静势”却是考验的蓄力稳固的功夫,还有身体脏腑的抗压能力。

    余慈的修为、身体强度都还差了一些,所以即使他已努力做到最好,可凝成的剑气圈,仍然有着小幅度的变化,总在“完美”与“不完美”之间来回摆动,难以彻底隔绝九天罡风的伤害。

    然而最不可忽视的,还是身下鬼兽的反应。

    之前,鬼兽似乎把背上的余慈忘掉了,只是在罡风带中飞行,粗重的喘息声几乎完全淹没在九天罡风之下,显得比较安静。但当背脊上余慈形成了剑气圈,丝丝剑吟流淌之际,那剑鸣声却勾起它一些模糊且极糟糕的回忆,并让它积蓄已久的躁动力量通过腹腔、胸腔的震荡,再冲破喉咙:

    “嗥!”

    一声吼,百里云散。激突的九天罡风都给打乱了节奏,刮出一声怪异的呼啸。高速飞行中,鬼兽的巨躯陡然人立而起,迎着罡风一个大的翻滚,如此激烈的动作,对付的就是在它背脊上的余慈。

    余慈身形一扬,险险就被甩飞出去,不过此时他剑气圈已成,身体状态或许差些,但反应肯定处在巅峰。脚下才一虚,森寒剑气便自然迸发,嘶啸声里,带着他的身体连转十几圈,以妙至毫巅的手段,抵消了外甩的力量,依旧留在鬼兽背上。

    不过此时,余慈已经从鬼兽原来的肩背位置,一路滑到尾椎处。

    感觉到背上的变化,鬼兽跳荡得更是激烈。它不但甩动身体,更将自家惊人的速度完全发挥出来,一个纵跃便是数百尺,忽上忽下,其间更是连续翻滚,不将余慈甩掉,誓不罢休。

    最厉害的还是它身上缭绕的火烟,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东西,随着鬼兽情绪愈发暴躁,温度高得惊人,滚滚热力透过剑气圈,蒸入颅脑,令余慈头昏脑胀。里面点点火星似乎又有连成片的趋势,等到真地“着起火”来,还不知会是怎样难过。

    余慈眯起眼睛,在鬼兽宽阔的背脊上连踏几步,强行回到了肩背附近。不管鬼兽怎么折腾,这里都是动荡幅度最小的,况且,还有一个地方……

    鬼兽吼叫着要再来一个翻滚,便在此时,余慈蹲下身,双手握剑,纯阳符剑赤芒迸射,然后狠扎下去。鬼兽全身皮毛坚逾精钢,刀剑难伤。可肩背上那一处伤口,由叶缤一剑撕裂,本身就烂开的,没什么防护可言。纯阳符剑就此插下,直入鬼兽肩后半尺多深!

    余慈这一剑插下去,便在鬼兽背脊上硬安了一个“把手”,比那些钢针似的长毛,要容易发力得多,原本随时可能被甩出去的窘况,一下子好转,可鬼兽那边,就不太妙了。

    剑入烂肉,火焰剑刃透进更多,便似将一块烙铁压进去,滋滋的怪音才起,余慈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伤口附近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然后类似的肌肉动作便一直蔓延到全身。

    鬼兽巨躯滞了一下,接着便是一声尖厉的嚎叫,声震云霄,感觉却比之前要害受创时还要来得凄惨。

    风压骤盛!

    在暴躁的啸音里,鬼兽猛向前冲,以毫无保留的姿态,撞破九天罡风,一路狂飙突进。它并非是飞直线,而是在近二十里高度的罡风带中,东奔西突,与大气罡风激烈磨擦,要用最简单粗暴方式,甩掉背上那个祸害。

    余慈压力大增。

    有纯阳符剑这个把手,余慈的身体其实要来得更稳,可是鬼兽的狂飙突进,粗暴之余,更是无比漫长的一个过程。强劲的风压裹着丝缕罡力,不停地撞击着他的剑气圈,每时每刻都是生死考验。

    黑色的天幕不知不觉已然大亮,太阳从云中跳出,升上穹顶,又往西移,鬼兽的狂飙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余慈上一刻还在三十里高度,眨眼之后,便又急坠到十里处的罡风带边缘,上上下下,急起急降,如此持续十个时辰,几乎能把任何人的胆汁给颠出来。

    还有鬼兽身上的火烟,内蕴的火星偶尔会联成一片,形成遍及全身的焰光,冲击着剑气圈,将高温透进去,烧灼血肉,要将他的体液尽都蒸发干净。

    余慈却还在坚持。

    他的剑气圈早已称不上完美无瑕,无孔不入的罡力已在他体内累积不少,并侵蚀着他的精血气脉。可是余慈总能将这个不完美的剑气圈维持在基本线以上,使九天罡风或者鬼兽身上的火烟能伤害他,却总不能击垮他。

    不过,十个时辰的坚持也早已超过了余慈心力的极限。眼下他所能依仗的,只是艰难的过程中,一点点浸透、一点点深刻下去的维持剑气圈的本能。

    至于他的意识,则在恍惚迷离中进入了一个非常奇妙的状态。

    不知何时,“心内虚空”开辟。

    虚空开辟,却并不是入定时正常启动的状态。至于有什么不同,余慈把握不准,也不重要,他只是自然而然地进入其中,心神自然锁定了虚空中央,狂舞的鱼龙。

    然后,他融了进去,不分彼此。

    鱼龙在云雾细雨中飞腾,本是逍遥快活。不过此刻,朦朦细雨中却掺杂了不少冰珠碎屑,冷涩的感觉影响了鱼龙和“心内虚空”原本流畅的交融过程,另一方面,虚空外围不知时燃起了火,火光中,有一层纱雾般的烟气流动,向这里蔓延。

    火烟的形态,和鱼龙行云布雨生成的“云雾”明显不同,它没有和“云雾”融洽相处,而是表现出了极其强硬的姿态,抢占虚空地盘,并开始尝试着将漫天的云雾水汽吞噬掉。

    这立刻激起了鱼龙的反弹。

    这一刻,鱼龙,亦即天龙真形之气的本能启动了。

    万丈高空中,鬼兽的速度突然缓下来,与之同时,它巨大身躯的形态在改变。刺目的焰光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光芒是从它体内深处向外扩散,消融了鬼兽的形态,将之化为一团最纯粹的火光,火光颜色略显灰白,焰芒闪闪灭灭,时刻变化,虚无若烟,十分妖异。

    这团火光开始下降,速度飞快,转眼就离开罡风带,一路下行。

    心神融入“心内虚空”,余慈对外间变化一无所知。但火光却绝不客气,没有了实体承载,余慈一下子失了依托,身子向下坠,被火焰裹入其中。

    剑气圈还在,却被火光中一股隐晦的力量压制,瞬间便到了崩解边缘。也许下一刻,剑气圈就要破碎掉,余慈失了屏障,火光下,早前那头巨熊便是榜样。

    可在此瞬间,火焰包裹之中,余慈的身体竟也是虚化了,再不见他的身躯,代之而起的,是一片黯沉的虚空,还有虚空中狂舞的鱼龙。

    异变骤起之时,外围火焰烟气剧烈震荡,像是受了惊,倏化为一道流光,与那虚空鱼龙合为一处,飙射而下。

    下方云雾翻涌,无边无涯。

    重回故地,蜕变之始。大呼红票,兄弟姐妹们帮忙,千万要在首页留一个位置啊!

    'w ;w ;w ;。bxwx ;b ;o ;o ;k ;。c ;o ;m'

    
跃渊 第一百七十章 高空
    鬼兽的吼声已经带上了令妖魔凶兽战栗的迷幻之力,可是余慈仍如前面那样,莫名地完全不受影响,只是震波穿透耳膜,好生难受。

    与之同时,诸老所说的信息也以一种非常奇妙的方式传递过来,余慈觉得神魂之上微有触动,想到诸老的言语,心念一动,将那外力吸纳。稍一察验,里面是段洋洋洒洒的信息,纯以神念铺写,束成一团。

    隔了座山峰还能将神念束团,准确送达,那老头在神魂之道上的造诣果然深不可测!

    余慈惊叹是惊叹,可他实在没时间去研究里面的信息,只眼前的境况便占去他绝大部分心力。

    如今,他是在鬼兽的背上!

    世上有“骑虎难下”的俗语,余慈觉得,骑上鬼兽,比那还要糟糕百倍。

    余慈不是不知道鬼兽背上危险,也不是不想远离,然而他飞起数尺,想再发力时,体内虚虚荡荡,已经是后力不继,而鬼兽身形猛涨,顶破了他立身的岩石,更是直接把他顶了起来。

    “有脱力之兆……托大了!”

    这就是余慈以“息光遁法”强催土遁的后果。五行遁术,易学难精,尤以土遁为集大成者,土遁精而五遁皆精。概因大地厚德载物,五行之气在大地中均有体现,要在其中穿行,其余四种遁术势必要有所涉猎,也因为如此,土遁最是难学、最是耗力、学到深处,也最是危险。

    寻常通神上阶修士,在学习五行遁术时,往往以水遁或木遁始,次修火遁、金遁等,最后修炼土遁,循序渐进,将危险降到最低。

    即便如此,修士在通神境界,便是在土遁上造诣深厚的,一口气在地下穿行十余里已经非常了不起,距离再长便要气虚力弱,一不小心遇到五行之气变化,说不得要被破了遁术,活生生闷杀在土层中。据说土遁真正的威力显现,畅游四极八荒而无碍,还要在凝成还丹之后。

    余慈距离还丹境界还有一段距离,五行遁术的造诣也甚是浅陋,全靠“息光遁法”驱动,才能在土石中穿行无碍,更不用说他还要压迫内腑,积累煞气,也因此,这一过程便格外耗力。前后不到一里路,便几乎把他抽干,落得这般局面。

    “现在跳下去……是寻死吧!”

    念头刚生出来,便让余慈否决了。鬼兽的速度他是见识过的,以前还能遁进岩层里去暂避,可如今鬼兽不知怎么着弄出那么一种妖异的火焰形态,在土石中穿行,速度隐然比他“息光遁法”催发的土遁还要顺溜,这种情况下,跳下去就真是嫌命长了!

    如今在鬼兽背上,固然是长毛如针,火烟焚体,可至少有一点,那便是鬼兽的长尾不知被什么强敌给切断了,缺了长尾,鬼兽那能够割掉还丹妖魔头颅的厉害“尾段”,便难以用在他身上。

    念头未绝,鬼兽庞大的身躯便跳起来。

    轰隆一声响,鬼兽重重撞在崖壁上,脊梁几乎完全嵌进崖壁里去,不过余慈用了一个杂技般的动作,揪着鬼兽颈侧长毛,全身悬空,避开撞击,而在鬼兽与崖壁分离的刹那,又绕回到大家伙背上去。

    余慈停在鬼兽肩颈后一块稍平整的地带,脸色不太好看,做出刚才的动作并不难,可是鬼兽的皮毛又哪是那么好抓的?此时他的手心已被火烟烧得皮开肉绽,全凭着毅力忍耐。

    一击不成,鬼兽更是烦躁,眼看着就要再施手段,却不知为何,脑袋昂起,看向天空,下一刻,它猛地上跳,四肢弹动,脚下火烟翻滚,竟似在虚空中有着落脚点,几个纵跃的功夫,便直登百丈高空,已绝谷之顶,且还在上升,速度越来越快。

    鬼兽……飞起来了!

    余慈当然知道鬼兽会飞,不过像这样的庞然大物蹈空踏虚,总让人分外震撼。鬼兽攀升的速度太快,余慈必须伏低身子,才能抵抗骤起的风压。

    不过此时他突然觉得形势不对,鬼兽身上再安全,可他本人是不会飞的。若真到了千丈空高,他的处境便尴尬了。相比之下,就算在地面上遭遇鬼兽追杀,他总还能想想别的办法!

    因此余慈毫不犹豫,抹画神行符,想凭借此符短时间凌空虚渡的能力,重踏实地。

    转眼符成,余慈往下瞥了一眼,见此时距离谷顶都有了一段距离,鬼兽却还在攀升。余慈暗咒一声,正要松手下跳,空中陡起尖啸,他尚未明白是怎么回事,巨大的震荡伴随着鬼兽的咆哮,一同袭来。

    震力瞬间贯体而过,余慈闷哼一声,刚要松开的手猛地内合,死死扣住鬼兽皮毛,任是上面火烟翻腾,也死不松手。

    空中强风带来了清晰的信息:妖魔!而且是极其强劲的厉害家伙。

    双方的速度太快了,余慈又在鬼兽背上颠簸,视界模糊,只觉鬼兽飞掠如电,在空中辗转腾挪,与另一条约略与人形相似的灰影接连碰撞数十记,大气中响起连串爆音,沉郁如雷,连成一片,更有狂风嘶啸,刮面如刀。

    多亏余慈反应迅速,强留在鬼兽背上,否则四溢的乱流就足够杀了他。而不像现在,鬼兽身外火烟腾起,在防护自身的同时,不自觉也把他护住……当然,要是鬼兽反应过来,后果也不太妙就是了。

    此时鬼兽大发神威,一爪子将那灰影拍飞数里,灰影显然是受了伤,绝不恋战,借势调头就跑。余慈这时才看清,那是一个通体呈黑灰颜色的怪物,外型与人类相肖,但背后脊柱一溜倒刺,十分扎眼。

    鬼兽咆哮着追出数十里,眼看就要追及,天空阴云开裂,又有两个飞天妖魔冲出,与它纠缠。这两个妖魔明显要弱上许多,吃暴怒的鬼兽接连两次重击,便给拍得四分五裂,直坠下去。但这么一来,前面那个黑灰色的怪物,也消失无踪。

    “吼!”

    鬼兽仰天长啸,激荡的音波横扫**,连头顶的阴云都给撕裂。这里面蕴着攻伐神魂的异力,音波所及,阴云中乱象顿起,七八个妖异的身影藏不住了,或扑下来,或逃出去,好不热闹。

    余慈发现不对劲了,这鬼兽怎么有种让人围杀的意思?

    鬼兽发力,血光崩溅中,又将扑下来的几个妖魔打散,随后它身形腾空,转眼破开这低空云层,身处千丈高空,且继续攀升。下方还有妖魔蠢蠢欲动,但不自量力追上来的几个,都被鬼兽撕碎,这才暂时消停。

    那些破界而来的妖魔又把它盯上了?先前余慈还奇怪,怎么鬼兽突然从天而降,现在看来,说不定就是被什么强力妖魔打下来的。

    余慈心中存了这个念头,再看鬼兽,果然见出端倪。

    先前事态紧急,他是忽略了,如今再看,鬼兽其实已很是狼狈。除了断去的半截尾巴,这大家伙的皮毛也是左秃一片,右少一块,斑斑点点,还有无数大小不一的伤口,遍布全身,或愈合,或开裂,显然是长期间累积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