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问镜-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在她抓住机会,想趁机一鼓作气,夺取胜势之时,现在虽然已经没那么重要,却依然是必要根基的水世界,突然又出了问题。
而且问题来得十分荒唐。
苏双鹤!
已经确认分身破灭,本体被论剑轩捉住的苏双鹤,竟然出现在了水世界中。
就是这样一位大巫,冒着被同化的危险,冲进水世界,其影响是非常惊人的。
几乎是转瞬间,苏双鹤已经抽吸了部分巫神灵水,不顾一切地将修为推到了地仙边缘,就是在这个时候,以李伯才为的论剑轩修士,也是豪勇地冲入水世界,与之展开激战。
虽然李伯才是剑仙大能,手下结成的剑阵也非常了得,可在水世界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想要迅将此时的苏双鹤制伏,还是极为困难,掀起的大战,震动一界,对三方虚空的影响,相当严重。
大黑天佛母菩萨注意到,由于对剑修本能地排斥,使巫神灵水聚在苏双鹤周围,几乎是重复了曾在幽煌身上生的种种。已经被巫神灵水彻底渗透的水世界法则体系,则是提供了远比四方八天更为优越的环境。
也就是说,苏双鹤虽然也是被巫神灵水侵蚀得厉害,难成人形,可是其在水世界中,负载反而比当时的幽煌轻得多,也灵便得多。
她必须要正视巫神“灵性”的作用了。
就算仍只是本能,也是给她制造麻烦的本能。
前面,她已经将幽煌控制住,眼下也想如此这般,借大日真意,将自家生死轮回的法度“嵌套”进去,将麻烦控制住。
可是,在她试图这么去做的时候,却是现,以李伯才为的论剑轩修士,倒是做一番好戏!他们究竟是要击杀苏双鹤呢,还是在给苏双鹤掩护,让他的异变来得更深入、更激烈?
大黑天佛母菩萨的生死轮回之力,被李伯才毫不客气的绞碎,半分都没有透到苏双鹤身上。
同样层次的剑意,如果落在苏双鹤身上,恐怕早已建功。
真是……呵!
细想一层,这也没什么奇怪,不是么?……8855+d8z1w+1883383……>;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口发天宪 紫极争鸣(上)
不论计划成败,允星对当前局势,都有他自己的理解,同时也能大致猜到自家掌教圣人的想法。
两人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一致的,都是“法不可恃、守不可久”,都认同真界的法则体系必然会生极大变化,原有的以八景宫为主导的玄门法理,必然要相应做出改变。
可是在“时机”上的理解,使得他们希望得到的效果,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允星是将八景宫既有范围视为基础,以之为中心,扩及四方,也就是先掌握核心地盘,保住本钱,再求改变。
所以,他选择了“上清三十六天”这么一个基本体系。
只要能将这个体系建构起来,八景宫的“云外清虚之天”可以代替三清、大罗的核心区域,四方八天,有如天柱,分列四方,收扩自如,延展性、机动性都是可圈可点。
就算是一时失守了哪个方位,以八景宫的强横实力,都可以一击翻盘。
如此这般,就算罗刹鬼王引来血狱鬼府、九天外域等各处虚空世界,只要基础还在,真界就是“新世界”的核心,不断吸收来自其他虚空世界的“养份”,当八景宫获得了最后的胜利,顺势就能将玄门法理外扩,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允星认为,他的想法已经非常有突破性,只不过,和自家掌教圣人的比对,似乎还有不如。
萧森对待自己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也没有绕圈子:“维持真界的基本结构,我们确实有实力做到这一点……如果罗刹鬼王的目标,是在巫神那一级,着眼同样在真界。可是,她不在乎。”
允星并不惧和掌教圣人争辩:“她确实不在乎,可我们也不能按照她的思路走。罗刹鬼王是天下第一流的乱战高手,人心乱局正是她所希望的!”
“她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萧森不紧不慢地说话:“我也与她打过几劫的交道,因而知道,她也算是难得的表里如一之辈——喜怒无常,喜新厌旧,并不是没有长性,而是她追求的就是差异和变化,在这一点的坚持上,没有人能比过她。
“基业于她如浮云,因为她早就不再是被信众束缚的所谓神主;权势对她更无意义,只要她愿意随时都能再拿回来;至于七情六欲、人生百态,这些年来她也经得多了,不是哪位神主都有心思排出几百上千具分身,到红尘俗世沉浮的。”
允星沉默。
他也听说过,罗刹鬼王在离幻天中,专门建了一座殿堂,排列曾经用过的分身,说是成百上千,绝无问题。
这种形势下,说是早玩得腻了,也没什么错误。
“罗刹鬼王绝不在乎真界,相反,巫神所建的这一处真界,才是唯一能束缚她的。当年她为了摆脱血狱鬼府的先天局限,进入真界,其实也只是将真界做为一个跳板,若能跳出,自然越早越好,如今时机成熟,岂会再有留恋?“
“所以……”
“所以我们要明白她的目标和节奏。破坏永远最是容易,先机已失就不要想着再夺回来,现在我们只能被动应付,在她预设的战场上,在她已划下的边界上,和她讨价还价。”
允星迟疑,想问些什么,又没有开口。
萧森却是看出他的心思,微笑道:“你是想问,我早知这般,为何没有夺去先机?”
允星垂道:“弟子已经想通了,罗刹鬼王要的就是变动,不管是怎样的变动都无所谓,先期我们唯有镇之以静,本来这样也没问题,可以后先至,以静制动。然而东华真君殒落,天地大劫短时间内二次复起,彻底打乱一切计划……”
萧森便是哈哈大笑:“所以我要闭关,求一个眼不见为净吧。”
笑声中,他站起身来,步出亭外:“罗刹鬼王,还有黄泉夫人,联手设了这么一个局,一举击破了宗门近十劫以来的布置。我们败得不冤,也不是输不起,既然如此,割地赔款就是理所应当……我看在你的计划里,似乎也没有将西边列进去?”
允星赧然道:“最初是习惯性切割开来,然而后面觉得,怕是已经阻挡不住了。”
“是啊,挡不住了。”
萧森笑道:“我们身在局中,尚且明白,西边又怎会不知?胜慧行者不涉妄语,可他那位师尊,却是大为不同……法慧尊者还在山上吗?”
“说是要去实地勘察黄泉秘府‘地狱道’的情况,已往北去了。”
“昔日剑仙七千,西击佛国,纵横来去,固然是绝顶气魄;如今法慧、胜慧师徒二人东来,要在这方天地中留痕留影、留声留名,也值得道一声‘佩服’。”
萧森缓步走在庭园石径上,淡淡吩咐:
“既然事有定数,北地及天裂谷一带,就往回收吧。记得给离尘宗、落日谷传一个消息,还有南国沿线诸宗,让辛乙负责通知。消息要详细周全,方方面面都要讲到。
“也给他们说,若要内迁,此劫过后,宫中会帮助安排……其实到那时,天地面目全非,迁或不迁,又有什么意义呢?”
允星应声,随即又想起自己到来的初衷:
“上清三十六天……邵师叔祖那里?”
“师叔他老人家自有决断,无须我们操心。相比之下,倒是宫中有些事情要办起来。”
“请圣人吩咐。”
“天地大劫已沿续十余年,真界亿兆黎民苦之久矣;然而一劫不止,一劫又来,当此天地大变局之际,天摇地动,几如末世之灾,人心必乱。仅以本宫一宗之力,势必难以顾得周全,故而当通告天下宗派,施以救济……”
“这是应有之义。”
“此外,亦当通告天下有志于神道者,劫生乱起,神道当兴。紫极黄图之会虽然是开不得了,可若能在大劫到来之时,护得一地一域安宁,便是功德,便是神道正途,黄图之上,必有名姓,此后神道绵延,万载不易!”
允星闻言,骤然一惊,脱口道:“圣人!”
萧森有“金科玉律”的无上神通,出口成宪,这几句话出来,甚至不需要允星通传,便化为无形有质的法度,散入天地四方。
有他这几句话,几乎就等于是分封各路神道之士,包括山精海怪、灵魅妖鬼。
不论释、玄、儒,但凡正统体系,都力戒淫祀,免得人心浮乱,毁了性灵种子。
眼下固然是情况特殊,运用此法,可以有效利用各路神道法力,护持黎民众生,渡过灾劫,可劫数过后,却是后患无穷,此“天宪”的萧森,势必要受到因果反噬,说不定就要动摇根本!
萧森却是若无其事:“我们去天极峰……天地法度崩坏,紫极黄图怕也是存不得了,在此之前,能多利用一些,也是好的。”
随他话音落下,场景倏然移换,再清晰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天极峰上,也就是紫极黄图的存放之地。
此时已经确认了紫极黄图之会不再举行,前不久才搭起的台子、布下的符禁都只完成了半截,一时也没有拆去,就搁在这里,显得有些混乱。
不过紫极黄图的光芒依旧灿烂,紫金光芒如水如雾,流动不息。
因为萧森刚刚“口天宪”的缘故,紫极黄图,尤其是“黄图”部分与他的气机很是纠缠,便如一团乱麻,捆在一起。
看到这一幕,允星心中更是担忧。
萧森仍不在意,反是笑道:“之前一直忌惮神道法力侵蚀,敬而远之,上面的字迹也看不太分明,如今倒是清楚得多。”
说话间,他轻轻松松步入紫金光芒下,这时候,允星已经是跟不下去了,只听得自家掌教圣人笑道:
“黄图之上,目前共有各路神道中人一千七百余位,涉及各路生灵约有百亿;此劫过后,或可增长十倍,影响黎民百姓更要有亿兆之数……确实是神道大兴!”
片刻之后,紫金光芒中又传出一声叹息:
“佛祖、道尊、元始、巫神,还有罗刹鬼王……但凡是在真界留下痕迹的神主之尊,必留名姓。可惜啊,不见后圣。”
果然……日前刚刚从洗玉湖底传出来的“上清后圣莫须有”的消息,已经确证为了“上清后圣子虚乌有”。最奇特的是,在此过程中,自家掌教圣人在开头和结尾,分别扮演了“始作俑者”和“盖棺定论”的角色。
世事之奇妙,由此可见一斑。
不管怎样,从这一刻起,渊虚天君的日子怕是要难过了。
允星正神思怅惘之际,忽觉得不对,定睛再看,却见弥漫在峰顶的紫金光芒,正一层层地褪去,暴露出其中央区域,金石之质。
尤其是最上方,那仿佛巨碑模样的紫石之上,一个个书以“神文”的名号,却是各显出奇妙光芒,几乎将他的魂魄都吸进去。
佛祖、道尊并列最上,元始魔主紧随其后,巫神居于中央,一侧就是罗刹鬼王,只是若隐若现,不知是什么情况。
最关键的,还是在罗刹鬼王下方,无数道神纹脉络,光丝盘转,几欲成型,却总是差了一线,且争抢绞缠,恍若游龙互斗,未知是何道理。……8855+d8z1w+1881979……>;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斩龙封神 碧血开道(五)
“杨祖”一步跨出,与之同时,地上溅落的碧血都摄回他手中,随即轻弹,滴滴碧血,就此蒸腾,化为一道虚淡的虹光,投向茫茫云雾之中。︽頂點小說,
此时“杨祖”又侧身引臂,笑道:“圣人,请。”
碧血化虹,余慈万万不能再以辇车代步,他上前几步,向杨祖,也是向他足下的虹桥郑重施礼,这才步上虹桥,踏虹而行。
两位神将都随侍在侧,“杨祖”则大袖飘飘走在前面。
余慈想了想,尝试着问道:“敢问如何称呼?”
试探的结果让他失望,回应他的只是“杨祖”朗朗的笑声。
虹桥所经之处,云雾深层隐约可见层层铺开的建筑群落,然而此处再怎么壮观,也比不过“梦中”所化道境,况且细看去,大都也是破败。
当年的魔劫也严重破坏了太霄神庭中枢,唯一可值得庆幸的,大概是这里再没有魔头留存——那些魔头都已被杨祖在封神台上斩杀殆尽,留下的末法主级别的强者,刚刚也在斩龙台上与杨祖的生机一道破灭,只留下一个参罗利那。
对那位,余慈绝不会忘。
虹光定有缩地成寸的神通,几个念头转过之后,就已经到了尽头。
这里光线陡暗,却有星辰列布,余慈一时以为自己是来到了外域星空。
但很快他就发现,星辰依稀可见三垣四象法度,却又糅合四季变化,其形如球,有些像天垣本命金符,但其形状,更像是一个孕育生命的胚胎。在其外围,还缀着长长的散星河流,以“胚胎”为中心缓缓旋转,在虚空中罗列出虚实不等的线条。
脚下虹桥无声消散,“杨祖”和余慈都悬在半空。
余慈继续观察,发现无数星辰流转的痕迹,大半周行不悖,偶尔交错,其实构成了一处似祭坛又似宫殿的整体结构,其范围之广大,已经超出了视野的极限,只有用感应才能勉强测出边际。
太霄神庭核心区绝没有这么广阔,想也知道,这必然有虚空神通作用。
“杨祖”介绍道:“此处是中天紫微之位。”
然后看似随意地伸手指点:“那是玉皇之位、勾陈之位、后土之位。”
不管是哪个位置,余慈其实都看不到,但随着“杨祖”的指点,自然就在感应中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于是明白,四御之方位并无定数,依天时而动,以道法为规,聚合无常。
恐怕上清宗的前辈也早有被人攻到核心之地的准备,布下这等局面,只要来人不通上清法度,连位置都摸不到,只会在这星空大殿之中迷失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死于四御合击之下。
当年实是紫微帝御遭受魔染,干扰了法度运转,被从内部攻破,方有此劫。
余慈正嗟呀之时,又听“杨祖”道:
“圣人奉道尊符诏而来,有一事不可不知。”
“请讲!”
“杨祖”引着余慈绕过星空大殿中央的“胚胎”,到了另一侧:
“当年魔劫起时,上清宗在域外共有四位地仙陆续赶回,然而众魔头在此间围住神庭虚空标识,设下杀局,其中有两位都在魔头围攻下殒落。第三位清净散人,则是破坏了虚空标识,使其他同门幸免于难。
“此时域外上清地仙大约还有两三人,然而标识已毁,等他们寻到路径赶来,不知还有几千、几万年,有等于无。”
余慈本来也没有指望再得到什么后援,对这个消息自然没什么感觉,倒是对那位清净散人的决断,颇是佩服,不过又有些疑惑:
“那……您?我是说杨祖?”
“杨祖乃是强行打破虚空而来,毕竟是开派祖师之一,道统存续自有感应。”
“杨祖”说起“自己”的事完全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根本就是说一位不相干的存在。
余慈为之黯然。
“杨祖”神色不动,只引导余慈目光去看:“这位便是清净散人。当年,他舍掉自己的清净法身,困锁参罗利那分身二百年有奇,终于等到杨祖回返。”
余慈定睛去看,星光掩映下,有一具残缺骸骨,只余半边,尽是灰黑颜色,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清净”二字。
但余慈愈发敬重,端端正正行礼。
耳畔听得“杨祖”道:“太霄神庭能存续至今,清净散人当居首功。他本是最早提出神庭构想的上清修士之一,熟悉结构,虽不敌参罗利那,却是抵住魔染,将此前身殒的两位道友所遗道体,分别投入勾陈、后土之位,以上清体系法度磋磨,维持住了神庭元气运转,也维持住了神庭自我净化的功效。
“千载以来,虽然封召神明死伤殆尽,魔劫也终未得竟全功。”
余慈明白,此时“杨祖”所述,恐怕已经不是他“本人”的记忆,而是包括他在内,清净散人等上清英灵在此间留下的印痕,非如此,不能这般脉络清晰,有如目见。
只听“杨祖”又道:“圣人当知,此时勾阵、后土帝御之位已有地仙遗蜕镇压,千年以下,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有益之处在于,其自发运转,常规状态下无须费力……尤其是后土帝御在位,才有如今这般浓郁灵气。
“不利之处在于,若圣人日后想要聚合全力,层次境界的要求将再度拔高,不可承其重,焉可用其能?”
余慈不由叹了口气。
其实只要余慈是一位地仙大能,以万古云霄统驭,这些都不是问题。
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位长生真人,想要带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是加了份量的,无论如何都不够看。
此事不解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注定不可能发挥全力。
且不说与罗刹鬼王等大能相斗这种“遥远”的事,就是近前,也有一个难关在等着他。
目前余慈在“三方虚空”的控制上固然是以“整体”为主,但最终目标肯定还是要将太霄神庭重新打入整体之中,不说立刻替代真界法则体系,至少也要找到一处位置。
可如今,太霄神庭核心区域只能自行运转,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封闭。
现在三方虚空结构的“妥协”工作,其实都是由余慈的心内虚空代替,也是有万古云霄加持,“高层”法则上还说得过去。
但体系的碰撞、融合,终究不可能永远都是高来高去,早晚都有轮到更实际层面的时候。
“顽固”地依循旧例的太霄神庭中枢之地,显然是达不成这个目标的
况且,此时中枢之地对外围四方八天都控制不起来,同样也是个麻烦。
四方八天的外围结构,是当年上清宗与洗玉盟乃至于天下各宗各派共议,形成的各方都勉可接受的方案,较之八景三十六天仿于佛门的垂直结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其“开放”。
无论是人、灵、鬼、妖之修士;玄、儒、巫、杂之诸门,都有一份利益在里面,严谨性虽是逊色,包容性却是极强。
但也因此,在缺少了核心之地的统驭后,被幽灿轻易剥离、摊开。
四方八天不是核心,却是一个缓冲的区域。没有四方八天,太霄神庭核心区域将直接暴露在体系冲击的正锋之前,由于余慈无法全盘控制调度,最后结果必将是硬碰硬,什么体系融合、整体把握更无从谈起。
所以,四方八天也是必须要重新控制起来的,它会大幅减少余慈面临的体系融合、整体控制的压力,不至于让他去和两位地仙大能去掰手腕。
控制中枢,控制四方八天——两个“控制”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彼此影响、增益的关联环节。
任何一面的进步,都会给另一面带来好处;反之,任何一面的滞碍,都会给另一面的进度带来沉重的压力。
整体来讲,这是好事,余慈不至于用“死力”去强行推动,可以来回借力,形成一整个有章可循的过程。
可这种往来牵系的环节却需要用极长的时间去适应、梳理。
关键的问题是:时间在哪儿?
“杨祖”似乎也能体会到他的为难,这正是余慈心中意念的真实反映,不过,此时的他,是绝不会有什么建议的,仅仅是拱手行礼:
“请圣人决断。”
“圣人,请立下决断!”
缈不可测的云外清虚之天深处,允星站在一处八角亭前,沉声说话。
由于罗刹鬼王在太霄神庭超出常理的布局,他之前利用上清三十六天的总体设计,霎那间崩塌重要一角,但允星不是轻易就受打击的人,他不顽固,但也有自己的坚持。
“圣人,弟子明白,是某些人用东华真君,给我们做了警告。真界经不起八位以上的地仙大能全力开战……是的,那边的意思或许是说,这样的真界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但这种变革的方式,此界生灵如何承受?”
亭中,萧森的视线从书卷上移开,目注爱徒,微微笑道:“所以,我们就要阻止那边,以强破强,把局面弄得更糟?”
允星垂首道:“弟子在时机的把握上,与圣人有些差异。”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斩龙封神 碧血开道(四)
早上刚到家,还是两千字,明天起恢复三千字更新,周末会尝试大章补偿。
*************
承启天内,赵相山的反应无疑是最快的,他立刻就做出了判断:
“分身,这是参罗利那的本命分身!”
世间修行,但凡有“本命”二字,无不是蕴含着“精血”等根本之物,对大能来讲,就是“本源之力”。毫无疑问,对参罗利那这样的天魔外道绝代霸主来讲,一具本命分身,也是极端重要的部分了。
所以,赵相山马上又叫道:“不要让他它逃掉!”
见到参罗利那,许多事情一下子明晰起来。
上一次魔劫,势头为何那般猛烈;上清宗为何应对得如此狼狈;为什么参罗利那对太霄神庭也很感兴趣;为什么自与无量虚空神主翻脸以后,参罗利那很长时间没有消息……
原来,都在这儿侯着呢!
若非有参罗利那压阵,以杨祖开派三祖师之一的神通法力,几十劫地仙的大能,就算是被有心算无心,也不至于落得这般结局。
余慈也知道,他的思路不是特别稳妥,里面也不是那么丝丝入扣,可现在,不管有没有理由,参罗利那出现在这里,又是那般模样,他根本就不需要有任何考虑,直接动手就好!
正因为如此,其实就在赵相山提醒,他自己心头念头起伏之际,他的本能反应已经走到了前头。
斩龙台上,两位掌刑神将齐齐迈前一步,刚刚被杨祖压制的困龙桩、断龙石等,面对参罗利那,可没有束手束脚的道理。能斩太古天龙的血气刀光,刹那凝实,隔空斩下。
参罗利那名头再响,境界再高,此时也不过是一具分身,而且是被杨祖镇压在时光长河之中,之前又被斩龙台一刀伐去大半根基的分身。
这时再来一刀,它便是有千般神通,也很难再有作为。
一刀落下,分身虚影登时两段。
不过分成两半的分身,依旧能够飞遁,各选了一个方向,度不减反增。
余慈面色不变,也一直没有别的动作,只有手持符诏的神将,又将符诏高举过头,灰蒙蒙的天空骤然间被青光照彻,不见任何死角。
同样的青光也是铺遍了封神台及其周边云雾空间,不留半点缝隙。
参罗利那的两半分身虽说是投往了不同方向,可再怎么逃,也不可能逃得过这样的天罗地网。
两具分身先后撞上青光罗网,这次再没有挣扎的余地,沾了青光,便是无影无踪。
当然,在余慈眼中,参罗利那从来没有跑出视线,被青光摄走,其实就是被打入道境——对任何一位玄门修士来讲,得入道境,都是一份大机缘,是几世都修不来的福分,可是对参罗利那此类霸主级别的魔头而言,未免就是一场劫难了。
这里整个世界,都对参罗利那有着天然的克制之力。其一旦栽入道境,就是随便哪处云气,对他来说,都是强酸一般。
而此间仙真,若是见到此等魔物,更不会客气,都是瞋目怒喝,道法雷霆如雨洒下,轰得参罗利那分身不住萎缩,有时甚至湮灭无存。不过它也算是顽强的了,不管受到怎样的伤害,最后都能恢复过来。
如果还原成符箓法理的解释,这其实就是无数深具降魔功效的符法结构,一层层渗透进去,形成了强劲而又极有针对性的封禁,意图灭杀镇压。
只是这种本命分身,内蕴末法主级别的本源之力,除非是本体被灭,或者主动生念,否则都是随灭随生,无有尽时。
当然,现在参罗利那恐怕是最希望本源之力湮灭的——如果它知道此时此地事态的话。
余慈知道,这个消息也瞒不了太久了。
本源之力那般重要,只要是在非密封的空间内,又或是被杨祖、太玄魔母这样的大能以特殊神通禁制,否则必然会与本体生微妙的联系。
严格来说,余慈现在布下的心内虚空也好,道境也好,都不算是密封的。它与真界、水世界形成了三方虚空的结构,彼此影响之下,必然会有部分法则渗透进来,也会有部分法则延伸出去。
这种情况下,参罗利那、大黑天佛母菩萨这等级别的强者,要寻隙杀入,可能性不大,但是做一次模糊的信息渗透,难度并不高。
余慈想要阻止,不是不行,但又何必呢?
他冷眼看参罗利那分身在道境中挣扎,最终封得如蚕茧一般,一路打落到万魔池中。
此后再不关注,将注意力放到了此时的封神台上。
参罗利那逃出之后,杨祖身躯遗蜕却并没有像头颅一般被光阴之力吞噬,依然如故,甚至还保持着活性。
墨血流尽,继之以洁。
余慈就看到,其颈间碧血溅出,莹然如玉,落地有声。
只是,这数点碧血,也是仅仅留存的一些。
刚刚镇压、剥夺水烟神光的青莲,倒是继续下挫,贴在了杨祖颈上,涌出的碧血尽被其所汲取,以至于毫光流转,更加不类凡物。
余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模样,似乎是杨祖投入道境的根基神光与他的残躯遗蜕产生了某种反应。
不多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