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问镜-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ツ嬷涫牡氖焙颍梢曰魏我恢中蜗螅刺斓亟偈∪诵悦
那血咒孩儿嘻嘻一笑,跨空而去,就此不见。
应咒四人心头,莫名都多了一份压力。
又过一息,谷梁老祖叹笑一声,铁铸似的脸上,真是少见这等丰富表情,但也很快平复,也不打招呼,身形骤然不见。那属于大劫法宗师的强烈气机感应,不一刻远去百里开外,这是真走了。
当真是干脆利落,而俞南则是青出于蓝。
骆玉娘急赶到薛平治身边,问起感觉,此时,邵长平才能凑上来,在俞南耳边低声埋怨:“何至于此,若是五师兄在,必定阻拦……
俞南神色不变,但道一句:“秘传难得而易流变,本心易失而难再求。”
说罢,他向余慈这边点点头:“不打扰了。”
他就这么离开,邵长平等人自然也没有留下来的理由。骆玉娘迟疑了下,也远远退走,顷刻间,这边只留下余慈和薛平治两人。
余慈走了神。
那位平治元君将自己压抑太过,难以感应,很多时候,一个恍神,就可能当她不存在了,余慈现在就是如此,但觉地层静寂,不起风波,那必死之局,到目前这地步,直如在梦中。
等他回神的时候,薛平治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姿态,没有任何改变。
余慈没有秘技自珍的想法,虽然血咒中约定是在“十年之内”教会,现在他也不以此为依仗,早教会早心静,可问题是——
你怎么让一个不精符箓不谙剑术不知玄元根本气法的人学会遍涉这些领域并充满个人色彩的心法呢?
整整一日之后,余慈明白,他在自己最不担心的地方栽了!
*********
少了一千字,明天大约这时候补上,所以还是三千。
正文 第二十四章 逼宫劝退 十年之约(上)
余慈盯死了薛平治,一副要她现在就表态的样子。
这时候,谷梁老祖没法越俎代庖,屈成有没有勇气打断还是个疑问,至于薛平治本人,余慈虽还不怎么了解,却觉得她不是那种擅长深思熟虑的人物,目前这局面,再圆滑的人都难照顾周全,更何况是她?
矛盾突出的时候,要的就是冲突了,只有冲突,才有机会……
余慈心弦崩紧,就算机会出现,有可能也只在瞬息之间,能不能把握,除了能力,更多还要看运气。
便在此时,一个明显压抑,显得低沉嘶哑的声音,从谷梁老祖后方传来:“师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别人怎知您的辛苦!”
发声的是骆玉娘。
这边的变故,使得熔岩湖那边的符阵,形同虚设,她和邵长平、马明初等人,都赶过来,正好看到当场情景。她与薛平治是主仆、是师徒,也若母女、姐妹一般,如何忍耐得住,再加上,她也想借此破局,故而发声,矛头直指谷梁老祖。
一旁的邵长平只有苦笑,叫一声“骆师姐”,却也不好再多说。
这边正乱着,薛平治腕上叮的一声,两仪圈飞出,滢滢光芒绽开,竟是直接出手。
周边一时失声。
两仪圈的目标很明确,直指余慈!
在此法宝的威能之下,任玄武法相如何玄妙,也给绞杀成烟,余慈身形扭曲,崩解在即,却什么也不说,惟有眼神冰冷刚硬。
他已经预测出,以薛平治的性情,会做出激烈的反应,而走向哪个极端,都不奇怪。
只是他的运气不好……
暗处的屈成心头一松,让这具分身被打灭也好,对他来讲,这不是最完美的结果,但就现在而言,已经是最可以接受的那个了。
只是眼看着玄武法相彻底崩解之时,地层间呼啸之声大起,如猛兽吼叫,闷沉如雷。
谷梁老祖出手了!
袍袖飞卷间,昏濛黄光铺展,将两仪圈挡下。
他可以不出手,可若如此,他与薛平治多年的交情,必将跌落谷底,毕竟任何一种交情,都不可能由单方面的牺牲来维持,更别提他和薛平治的交情,还没有到那种地步。
两股力量交击,余慈的投影分身就像是微弱的烛火,被强风吹过,在两个劫法宗师的压迫下,摇摆扭曲,再不成形,只差一线就要彻底崩灭,但始终就差那一口气。
这里有余慈的坚持,还有谷梁老祖的维护。
其实,凝化出的这具人形,只算是“熔炉”的投影,借着玄武法相,聚合起来而已。就是崩灭了,暂时也不会对熔炉造成什么影响,可谷梁老祖出于谨慎,也是想在这上面表明态度。他一边抵御两仪圈,一边笑道:
“元君本性难移,可世上之事,哪有‘非此即彼’的道理?”
他笑得随意,可抵御两仪圈,着实不怎么轻松。
薛平治当年就是爽利直率的性子,不然也不至于强为朋友出头,惹上罗刹鬼王。如今被罗刹幻力折磨多年,七情关日日打压,使她当年的爽直,尽化为刚烈乃至于偏执之性,说出手,决不是做做姿态而已。
更别说她出手的还是两仪圈。
谷梁老祖在大劫法宗师里,也算第一等的,可身边能够抵挡两仪圈的宝物,还真没有。他这件外袍,也是祭炼圆满的十八重天法器,但对上两仪圈,也力有不逮,只能凭着修为、神通的优势,暂时抗一下。
都这样了,还要护着始作俑者,如此境况,他历经数劫修行,如深潭枯井的心境,也不免微翻波澜。
他们两位动了手,局面就更乱了。
骆玉娘深悔刚才冲动之语,一时也不好再开口,邵长平则叫了一声:“不要受那奸滑小辈的挑拨。”
可惜这话说来容易,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至于其他人,宋公远还在疗伤,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马明初、徐昌等人则很难在这种事情上插话,倒是除了两位宗师以外,最有发言权的俞南,也是最靠近现场的人,却依然保持沉默。
不过,俞南虽未开口,却在变动位置,看起来是躲避两位宗师对战的余波,可三五次移位后,他忽然转身,眸光幽幽。
视线指处,暗处的屈成背上又是微凉。
这家伙……
还没明白俞南打什么主意,耳边就听到一句话:“屈长老,不送。”
屈成看戏看得好好的,哪能说走就走?虽是忌惮俞南的大还心镜神通,嘴上却不甘示弱,低笑道:“正关键的时候……”
他话音戛然而止,原因是俞南的杀意,准确而牢固地锁死在他身上,那一瞬间,他以绝影三遁的秘传心法,连续几次变化,想脱开杀意锁定,却每每功亏一篑,那种处处被压一头的挫败感,让他一时间都愣怔了。
以前虽知俞南不凡,却不想竟然强横至斯!
可俞南这态度,又是什么意思?
也在此时,俞南低沉的嗓音贯入耳际:“半个时辰,仍在三千里内,我必取尔性命。”
一个长生真人,若没有特殊的神通、法术,拼尽全力,一个时辰也只能飞出七千里而已,这是逼着屈成快快滚蛋啊。
屈成脸色铁青,足以与谷梁老祖媲美,他很想嘲讽一句“你以为你是‘俞南老祖’”之类,但话到嘴边,炸雷已响:
“滚!”
一个字,已经彻底表明了态度,屈成想一剑劈回去,可看看俞南,还有那边对峙中的两大宗师,真动起手来的后果,显而易见。千百年杀手的隐忍,让他忍了这口气,一咬牙,恨恨而去。
他离开很简单,但这一刻起,谷梁老祖、薛平治,余慈、俞南,包括骆玉娘、马明初、诸万象一切相关人等,都列入了名单。
任何泄露天遁秘法的可能性、嫌疑人,都是不死不休!
相隔十数里,邵长平看得目瞪口呆,却知道利害,和徐昌、马明初对视一眼,身形移动,意图截杀,但屈成没给任何人机会——只要他真想走,就是谷梁老祖,也不敢说能拦得下他。
其他人还好些,诸万象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天遁宗是世间大型宗门之一,也是最可怕且独一无二的杀手门派,结下这种大仇,任是谁都不敢说等闲视之。
而他这完全是池鱼之殃,再想想当时顾执潇洒离开的背影,心中不免有悔意滋生。
便在此时,俞南再次开口:“腹背受敌,智者不为,请两位老师罢手。”
如此态度,纵有前面的铺垫,还是让人愣怔。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怀璧其功 怀璧其罪(十)
问镜23_问镜全文免费阅读_第二十三章 ;怀璧其功 ;怀璧其罪(十)来自()
殊不知,正微微笑着的余慈,也在暗中叫苦。//百度搜索 ; ; ;看最新章节//
余慈也不知道,他这个以神主法门搭起来的身体,究竟算是分身,还是投影,只能笼统称呼,但从一开始,他就有舍弃这具投影分身的准备。
可眼下,受飞仙剑意洗炼,投影分身大有可能登入长生境界,价值已然不同,更何况,投影分身完蛋,玄黄杀剑初生的意识十成十也完蛋了,他不得不绞尽脑汁,在其间求生存。
他眼下站出来,其实就是施了个缓兵之计。
两仪圈的威能,当真可怖,玄武法力虽是深沉如渊,也难以持久抗拒,更因符法涉及余慈根本,本体处都有反应,再持续下去,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细思来,当前现身,也是利弊参半。
所谓“弊”,最直接的一条,就是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少了很多变化的空间,尤其是屈成那里,当真是后患无穷。
所谓“利”,则是能够直接与薛平治沟通,从屈成描述的那些来看,在这位女修身上,大有可为。
至于效果如何,只看薛平治灼灼的眼神,还有俞南骤然的沉默,便可以了。
暗处的屈成终于反应过来,骂了一声,既然是投影分身,就绝不可能灭口,只能寄望日后,挖掘出此人的根底,再行处为。而目前,他已经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可是……他好奇啊!
眼前这个无论如何都能称之为“年轻”的修士,就这么从容不迫地现身,面对薛平治,乃至于后面的谷梁老祖,他究竟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若不了解此人的性情和行事风格,以后想打他的主意,怕也是事倍功半。
屈成留了下来,将自己尽可能藏得更深一些,盯紧了那道虚空难辨的人影。
余慈还是微微笑着,玄黄杀剑就悬在他腰侧,剑光凛冽,随着他这具分身的动作而轻轻摇晃,如一泓秋水,这时若是再有一个剑鞘,就更完美了。
他找到了一些当年的感觉,就像是在双仙教,又或流浪四方的少年时代,面对难以抵御的强势敌人,恐惧和拘束就是自套的绞索,只有从容和冷静,才是救命的良药。
他再向薛平治略一躬身,以低沉而清晰的嗓音道:“元君之事,方才无意得闻,若有冒昧,还请见谅。”
薛平治没有反应,余慈则将目光往周围那几个倒霉蛋身上扫过,言语几乎没有中断,又显得有点儿漫不经心的样子:
“两仪圈的威能,小子是见识了……对了,关于那件事,小子自认为还有些主意,若元君不嫌弃,一会儿计议如何?现在么,貌似还要向那边的前辈打声招呼。”
薛平治面无表情,却点点头,两仪圈竟是彻底收回,化为一个手镯,挂在纤细的手腕上。至于那五个散修真人,纷纷瘫在地层之间,虽未致死,也已经是道基撼动,不闭关个几十年,恐怕很难恢复。而现在,没人会理睬他们。
看似大方,但薛平治有自信,若是余慈真蠢到想趁机逃走,她也有十成的把握将其截下。
余慈当然不是个蠢货,见最严峻的危机暂时缓解,暗中松了口气,却只是略微偏转身形,朝着来时的方向拱了拱手:
“老祖可在?”
对面倒是没有刻意拿大,应声而至。
昏暗地层间似是吹起一阵风,那却是土石流动之故,也就是眨眨眼的功夫,方圆数里的地层便魔术般给掏得空了,光线似乎都明亮起来。
这下便苦了屈成,只能再往外移动,寻找合适的藏身地点。
谷梁老祖便在此刻现身,离了大约百尺距离,和薛平治分立在他两侧。铁铸般的脸上,只有瞳孔灼灼放光,眸光照在余慈分身之上,大劫法宗师的威压,自然而然投注,几乎可以代替之前的两仪圈。
余慈的投影分身模糊了一下,笑容却是不变,倒显出几分神秘色彩。
这时候,谷梁老祖道了一声“后生可畏”,着实没有新意,但这反应,也实在经典。
余慈又欠了欠身,一点没有寒喧客套,直入正题:“敢问老祖,要此剑何用?若是要拿它去和论剑轩换些身外之物,小子这边,也是薄有身家,愿先在此和老祖做一个买卖,也省了亿万里奔波劳累。”
在场的所有人,都生出奇妙的感觉,若按常理,余慈此言,可谓是“自不量力”的最佳注脚,收到的除了无视、轻蔑和嘲笑之外,再没有其他可能。
谷梁老祖完全可以一耳刮子扇过去,笑骂声“代你长辈教你知道长幼尊卑”之类。
可在此时此地此景中,没有人会这么想,反而觉得这个修道不超过五十的年轻人,当真是意气昂扬,“后生可畏”!
只凭这投影、分身难辨的手段,足矣。
而在谷梁老祖这边,还要加上一个原因:
由始至终,他都没能看透余慈的根脚。
尤其是像现在这么接近的距离上,他没有一点儿顾忌,各种神意感应、运化的手段全开,却依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在他这个层次上,神意力量与天地法则意志的对抗已有些模糊,反而是模拟、渗透的时间更多一点儿,完全可以借天地意志,透析部分法理、规则,
就算是长生真人,被他这样扫描,也能看透个七七八八。
但在余慈这里,事态就彻底变了。
他能够捕捉到一些清晰的片断,那是余慈生存在天地间,不可避免要依赖的天地法理;还有一些较为模糊的,与天地法则相接又相悖,这个大概就是余慈迈入长生、独立于天地、自成界域的根基。
到此为止,一切还算正常,可继续透析下去,便陷入到一片空无死寂之中,更与前面两类片断混染,形成一个接一个的断层,整体上偏又浑然一体,甚至影响到了前面的解析,让前面的结果也变得不确定起来。
因为探底这件事儿,谷梁老祖有一阵沉默,然后他果断舍弃了此一做法,回到更现实的层面上。将颇有深意的视线,在余慈身上掠过,又落到薛平治身上,如此一个来回,方开口道:
“剑器神物,唯有能者居之,方不致于明珠暗投。后生小子,能有这等剑道造诣,数劫以来,也不过三五人而已,你也算是有资格的。”
这算是赞许吧,不过余慈只是静静等待,才不相信谷梁老祖会这么好说话。
果不其然,紧接着谷梁老祖就是一个转折:“寻常兵器,代执杀伐,便是血流漂杵,也不沾杀孽,历代流转,并无所限。唯此凶剑,已有灵明,并生血杀之气,汪洋如海,杀孽之重,举世所无……”
余慈越听越不对劲,手按在剑柄上,依旧是微笑道:“老祖之意……”
谷梁老祖竟也露出一个微笑,吐出的却是铿锵如金铁之音:“剑留灵不留。抹消剑灵,再说交易之事吧。”
余慈的眉头扬了起来。
剑留灵不留……这算什么条件?谷梁老祖难道是个罕见的卫道士?
他不由得把这位大劫法宗师仔细打量一番,可不管怎么看,都不像啊!
心中疑惑,他也要试探一番,便道:“玄黄杀剑的价值,泰半在剑灵之上,交易未成,便先折价,这个……”
谷梁老祖没有半点儿回应。
余慈又道:“不瞒老祖,小子在剑园时,便与玄黄剑灵有几分交情,这次适逢其会,才出手救下,为的就是这份旧情。”
“……”
“玄黄剑灵早在剑园时,就被人以魔门手段毁去灵明,不久前才刚刚生出一点儿,等若新生……”
“……”
余慈说话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种理由也讲了不少,可谷梁老祖没有任何让步的意思,倒是气氛让余慈加快的语速搅得很紧张,仿佛在场的众人,随时都可能出手一般。
话音戛然而止。
余慈把握住气氛的临界点,及时收口,这一刻,他心中不是挫败,不是愤怒,不是紧张,而是深深的疑惑。
他想到那个有着离魂威能的鼎盖,还有那个有着混乱神通的妖魔,似乎谷梁老祖准备的种种手段,都是针对玄黄剑灵而设。
何至于此?
疑问暂时得不到解答,可如此一来,他和谷梁老祖之间,就扭成了死结,至少在他这边,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气氛越来越诡异,余慈不说话了,也没有人再开口,谷梁老祖眼睛似睁非睁,似乎在考虑着什么,薛平治依旧是老样子,至于俞南,则垂手敛目,比薛平治还要更像木偶一些。
不可否认,现在余慈心里很是存了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念想,可难道要让他向薛平治嚷嚷,想让我帮你,就和谷梁老祖打一架,帮我脱身之类?
唔,也不是不可以啊……
余慈突然发现,他的心思没必要遮掩,就算他不讲,难道别人就不这么认为吗?
他略一沉吟,正要开口,谷梁老祖和薛平治同生感应,视线齐齐落在他脸上。
两位劫法宗师的神意强压,使他这临时聚合起来的躯壳,都有些扭曲,然后他就明白了,再没有开口的意思。
不过,他对目前这局面,倒有了更多探究之心。
就他目前所知的这些信息,要说实力坚强,当然是谷梁老祖占据绝对优势,真动起手来,薛平治胜算不大,可若就情理而言,想保持他们之间的交情,似乎谷梁老祖更应该做出让步。
毕竟他现在所坚持的东西,太过虚无空泛,而薛平治则是在生死间挣扎……
目前来看,两位宗师当是在私下里交流无误,而且,差不多已经达成共识。
余慈觉得不妙。
然后,谷梁老祖终于开口:“此事不急,慢慢商议吧。”
一句话轻轻带过,他便对薛平治道:“百花谷中,当正是姹紫嫣红之时,去品一品蜂浆茶水,也是好的。”
这个铁铸大脸的宗师,突然就变成了雅人,而余慈的心直沉下去。
谷梁老祖的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对余慈来说,这不过是一次缓刑,而且失去了出奇不意的优势,又怎么可能跳出两人的掌控?
他忽又哑然失笑:“那老祖、元君且先行吧,小子近日于动荡之中,颇有所得,急着觅地闭关……”
谷梁老祖淡淡回应:“百花谷自有洞府,不比那些洞天福地逊色。”
余慈脸色不变,就撒了个谎:“小子自有去处,去得晚了,怕还要受训斥。”
这话转眼虚构出一个模模糊糊的背景,完全就是虚张声势了。
不给谷梁老祖等人反应的时间,至此话锋一转:“只是混沌之中,难有意识,也不知要闭上几年几载,我担心,真闭关上几十年,耽搁元君的要事。不如这样,我现在就将那心法说给诸位听听,如何?”
他一说“心法”,外围便似有寒意透进来,那大约就是屈成的反应。
谷梁老祖眼神亦是冷若冰锋,他自然知道余慈的意思,也不知哪儿来的耐性,竟然还说了一句:“法不传六耳……”
余慈话赶话:“无妨无妨,这法门是在天遁杀剑的基础上做文章,但总还未能尽善尽美,正要向诸位请益。尤其是屈长老……”
便是隔了数里,杀意依旧刺骨透髓,锁定在他分身之上。
屈成明知他的意图,却还是被这近乎嚣张的姿态,撩拨发怒。
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余慈,他径直持剑在手,略抖剑身,便有寒意层生,紧接着剑光诡异收敛,却有剑气透出,因剑意的内压外烁,形成一圈不断振颤的圆轮,最终化入无形。
虽是凝而未发,可那气机变化,不做他想:
不复轮!
余慈习惯将此法与十二玉楼天外音合为一处,单独使来,并不常有,不敢说深得三昧,可是天遁杀剑的意境,却是深入到骨子里去。
便在这一刻,屈成冰碴似的声音响起:“你天遁杀剑,学自何人!”
余慈根本不理会,只将目光投向薛平治,似乎要看这位深受六欲倒错之苦的女修,究竟是什么反应。
此时此刻,余慈用最直白的态度,告诉谷梁老祖、薛平治、屈成这三方,老子就是让你们斗,一具投影分身而已,连本体都不知道在何方,真玩鱼死网破,谁死谁破?
就算今天被你们得了手,也等于是结了生死大仇,以后日子,大伙儿可以把帐慢慢地算。
这就是余慈的底牌,虽然亮出,却让人无计可施,其他的任何筹码,又或是虚张声势,都只是附带而已。
问镜23_问镜全文免费阅读_第二十三章 ;怀璧其功 ;怀璧其罪(十)更新完毕!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怀璧其功 怀璧其罪(九)
屈成首度萌生退意。
天遁宗虽然具有最为凶厉的暗杀剑意,却从来不提倡狭路相逢那一套,而是一贯地详细策划,周密准备,用耐心捕捉时机,用技巧创造时机,不发则已,发则必中。
现在退去,倒是暗合要旨,并不丢人,但要背上沉重的担子,等他卷土重来,定然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其间一切心法外泄的风险,都要由他一人承担。最新小说百度搜索“”
即便如此,也比横尸在此,强出太多。
起了退避之心,屈成反倒活络了不少,他甚至放缓了口气:“如果元君坚持要换‘熔影遁’,我是做不了主的,也请容我向宗主禀报,等一些日子。至于这……”
“你去说便是。”
冷淡的语气,实在没有任何诚意。言下之意,也就是“余慈和玄黄杀剑由我管着,至于其间发生什么,与你无关”之类。
若不是为你那炼丹的本事,还有你背后的那些故友,宗门早踏平你那山谷,吐一吐多年的怨气……最新小说百度搜索“”
可惜,就是这种时候,屈成也不好把这话明摆出来,他又咬起了牙,压低声音道:“本门与元君是多年的交情,若因此一朝毁丧,岂不可惜?记得前段时间,元君还为徒儿量身订做了几份法器,里外的情份……务必三思啊!”
没了就交情,就是仇家,你薛平治不惧,自家的徒儿也不怕吗?
既曰“量身”,该有情报,天遁宗自然是有了的。
这是明摆的威胁。
薛平治则是拿出针锋相对的姿态:“彼此彼此。”
谈判就此宣告破裂。
屈成彻底不言语了,而一旁俞南则平静开口:“请元君先行。”
两仪圈再次发动,濛濛光华分明向内收缩,百里地气,受圆环控制,尽集于此,又受法宝运化,几归于混沌。
圆形区域内,五个散修真人挣扎得更加剧烈。
两仪圈的三类威能,一是禁制,二是虚空,三是归寂。
这里尤以第三种最是恐怖,所谓“归寂”,即是重置根本,复归浑沌。听来玄乎,其实对修士而言很简单,也很致命败在此圈之下,一个不慎,就可能被削去道基,千年修为,一朝毁丧,直接从长生境界跌落,那时当真是生不如死。
五个散修真人,连告饶的心思都有了,可在两仪圈的压迫之下,别说告饶,就是开口都难。
屈成在暗处看得眼皮直蹦,他不关注五个散修的死活,却必须知道那余慈和玄黄杀剑的结果。
俞南只为薛平治压阵,任他在一旁观看,并不驱逐。
眼看着五个散修真人就崩溃掉,比他们的位置靠上一些,即玄黄杀剑之外,忽地腾起一道光雾,在地层间铺展而出,似水光,湛然无所见;似烟气,缈然无所存。而倏乎之间,多峰并出,辗转曲成,化成一个奇妙的形象。
三尺之龟,五尺之蛇,龟静而蛇动,静伏而动出,四点幽红之光,点缀睛眸,亦有阴阳之气,静而如渊,动而化生,周流盘转,堪堪与两仪圈相持。
“玄武?”
屈成心头震动,两眼放光,已施以秘法,见那玄武法相之上,烟气之中,有大小星点,掩映生辉,更有极微之光交错,茫茫如雾。所谓烟气,实是辰星生烟,氤氲而成。虽是千里地层之下,却上应天垣,玄机备具。
他的心思再度动摇:“真的不是?看起来倒似是当年上清法门……”
未等想个明白,龟蛇之上,一声雷响,生机化育,箐英宝聚,阴阳之气开窍应机,天然变化,成就一具人身。
两仪圈重压之下,金铁化汁,土石成汤,这具人身之外,也略显迷蒙,乃是受压之相。可他头结道髻,身披星衣,腰下悬无鞘之凶剑,两足踏龟蛇之法相,腰脊挺直,从容自若,自有仙姿。
他双眸顾盼神飞,全不以受制于两仪圈为苦,向薛平治打一个玄门稽首,开口道:
“元君请了。”
薛平治眸光幽冷,盯着具化的人身,不言不语。
倒是旁边俞南,用大还心镜神通一照,低声道:“分身?呃,投影?”
他还是首次打个磕绊,暗处的屈成霍然动容,想来若非薛平治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