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问镜-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慈自然就可以兴风作浪,随随便便拿着屎盆子往他头上扣。
反正无极阁从来都是粪坑之属,最适合不过了。
不得不说,懂得借势的对头,真心不讨人喜欢哪。
此时此刻,洗玉湖上倒有大半修士,看见那道从天而降的星光长束,打穿湖面,也有不少人在好奇心驱使下,遁入湖中,想知道星光究竟指向何处。
但无一例外,都在不知多深的湖水间,望而却步。
越是如此,人们越是好奇,再加上之前一连串的变故,种种不着四六的消息便风传于湖上。
消息转得多了,便也有几个懂行的,教训那些不靠谱的后进:“星光成束,直透湖底,十有**是哪位大能,以星辰法门锁定对头,岂不闻刚刚那声‘赵相山’吗?那位赵阁主,定是得罪不该惹的人……”
“无极阁主还有惹不起的人吗?”
“嘿嘿,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治得了他的?”
不管知多知少,立场如何,湖面上这些言论,在真正的知情人眼里,也是毫无意义。
相较于懵懵懂懂,搞不明白事态的大众修士,“知情人”知道得越多,脑子就越痛。
事态的发展,已不知被那位渊虚天君带到哪儿去了。
纵然洗玉盟人才辈出,明眼人不知凡几,可在此时,能够真正弄清楚余慈想法的,怕是一个也无。
无奈之下,像寒竹神君这样,居于重地,却不知该干什么的强人,只能是和同伴闲聊,无奈等待余慈接下来的动作。
“天垣真符,五器四神。自从朱太乙后,再无人能将其推至巅峰,‘神明’之谓,有名无实。”
荀愿倒是颇为扼腕:“惜哉康令兄英年早逝,如若不然,十有**,不逊于乃师。”
“朱太乙的眼光,大家是信得过的。谢康令天纵之才,渊虚天君更有青出于蓝之势。然而寻才不等于批命,谢康令是个短命鬼,这一位么……”
寒竹神君冷森森说话,心情颇是不佳。
自从被那股剑意锁定之后,他就是如此了,在莲花池上莫名花开花谢,弄得大伙儿头大如斗之后,更是变本加厉。
但他终究还是自重身份,不想在背后诅咒他人,顿了顿,勉强换了个角度:
“渊虚天君以符成名,却尽是拿不相干的玩意儿唬人,在符法上的造诣,没有几个人知道底细。本待于碧霄清谈中,见识一番,如今倒是能够先睹为快……”
言下之意,若余慈不能拿出让人信服的符法造诣,他是绝不会吝啬嘲弄之辞的。
荀愿倒是对余慈颇有些好感:“那一手太虚宝鉴,深透千里水域,便是当年太乙真君,也难做到。朱太乙选他,后圣选他,果然是有识人之明。”
寒竹神君闷哼一声:“只此一项,还差得远呢。”
当年上清宗的天垣本命金符中,共生有五器四神九种符法神通。
五器即法剑、帝钟、明镜、护身符、甘露碗五种玄门器具,各具妙用;
四神即神将、灵官、雷君、天师四种神通法相,威力无边。
修炼此项本命金符的上清弟子,要将九种符法神通一一推衍出来,运用自如,才算大成。
天垣本命金符的结丹成符过程,本就繁复无比,在此界一应丹法中,可排在前三,再算上解悟符法神通的消耗,在此门槛之下,不知蹉跎了多少天纵英才。
记得当年,修炼此法的上清修士,一万个里面未必有一两个大成的,大都在步虚阶段,凭借打下的好根基,转修他法;或者干脆被逼无奈,早早移宫归垣,至此前路崎岖。
可若成功了,一来步虚术不修而自成,可一路直抵长生;二来能借此触类旁通,为上清宗根本的存神之术打好基础;三来比其他修士早了两个大境界修成神通,只要先天元气补充得上,威能惊人;四来就是早早解悟生机妙化之机。
这样算来,好处当真享用无尽,也算是苦尽甘来的典型。
余慈能修炼到眼下这般境界,肯定不是那种连转三宫、四宫的主儿。可高难度的结丹成符过程,略有瑕疵,实是很正常的事情。瑕疵带入道基,使人在步入长生之后,花费许多时间、精力修补完善,这几乎是每个修士都要经历的过程。
所谓的“大小三灾”,正是天地为此而设。只有完全抗过“大小三灾”的长生真人,才敢说自家道基圆满无瑕,也才具备登入劫法境界的资格。
寒竹神君盯上余慈,也是发现了里面有些问题:
“身具无上虚空神通,战力高绝,偏偏还逗留在真人境界。固然是修行年岁太小,还要打磨,可看不出是否消灾破劫的痕迹,还是殊为可怪。”
小三灾且不论;过“火灾”身坚魂固,金身不坏;过“水灾”道基完备,神而明之;过“风灾”自成一域,独立不改。
这些都是有征兆的,虽不明显,像寒竹神君这等样人,总能发现一些端倪。
可这种眼光,在余慈身上碰了壁这也不奇怪,身具“自辟天地”无上神通的,哪能这么容易被看穿?
无奈兼好奇之下,寒竹神君就想从余慈的符法造诣上探一探。
如果“五器四神”用不好,自是一切休提。
“太虚宝鉴用出去,如果真的锁定了赵相山,接下来,恐怕就是隔空发难……给用符的充裕时间调度,当真是麻烦。”
在很多人看来,余慈的动作不那么连贯,一声大吼、一段文字,一束星光,前后相继,虽不能说是拖拖拉拉,但和寻常迅疾如风,侵掠如火的战斗节奏完全不搭调。
寒竹神君则看出来,这是符法酝酿的过程。
他绝不怀疑,余慈有瞬间成符,即刻发动的能耐,可那又何必呢?
余慈和赵相山相距千里,中间是茫茫水域,就算是交战,节奏定与其他情况不同。什么“疾如风,侵如火”,都抵不过漫长距离所拉开的“空间”和“时间”的影响。
越是如此,节奏就越是重要。余慈能够稳得下,拿得住,心智清明、意志坚定不说,也是体现出了超卓的战斗意识。
寒竹神君也看出来,余慈虽没有明着行气布窍,书画符箓,可一呼一吸之间,气韵流动,周边天地法受到影响,排布秩序都有变化。此类变化徐徐而来,却是压制住了天地法则意志,也压制住了三元秘阵之威,偏是将反弹之势削减到了极致。
便如善政者,发布法令,春风化雨,使人遵从而不自知。
其在符法上的造诣,还是看不出来。可这一手,在境界层次上,绝不是真人境界所能企及,就算是劫法宗师……好吧,就算他自己,也要在状态极好、外无所扰、近乎顿悟的时候,才能使得出来。
某种意义上,此刻余慈周边虚空,已经是一张刻意打磨好的“符纸”,任由他在上面勾勒笔画,即刻成符,化显神通。
如果这个范围再向外扩展,直接扩到赵相山所在水域,这一战也不用打了虽说可能性几乎没有。
但如此排布,便如兵法上的堂堂之阵,严谨厚重,无懈可击,是真正能慑服人心的恢宏气魄。
寒竹神君是带着“挑刺儿”的心思来看待的,可到现在为止,他找不到任何瑕疵,而这份厚重灵压之后,所关涉的高妙境界,更让人不得不嗟呀惊叹。
真不知道,朱太乙和上清后圣,是如何将此人调教出来的。
由此,寒竹神君忽地明白过来,余慈除了在做大战的准备,也在压迫他们这边的底线,等着他们回应。
此为无声之言,无墨之文,意会即可,且内涵丰富,大有可体味猜度之处。
所以,像他这样的洗玉盟高层,没有哪个说是“等得不耐烦”,反倒是觉得,需要再多些时间做一做梳理才好。
不论是战、是谈,两边的节奏都做得不温不火,难得他孤身一人,面对四方强者,纷杂势力,也能做得这般从容。
寒竹神君倒有些佩服起来。
唔,也不对……
转眼寒竹神君就有些咬牙切齿,刚刚几乎刺到他头顶的森寒剑意,他又怎能忘记?
转脸向荀愿问起此事:“刚刚发动剑意之人,可曾寻到了?”
荀愿不想他突然偏题万里,只能苦笑道:“源头应是千里高空,且是至精至纯,莫测高深,一时还难以定位。”
寒竹神君嘿了一声,暗忖若无此人,余慈的举动只算得上是有“胆魄”,但算上此人,一明一暗,彼此响应,就算得上是“胆略”了。
后圣不出,却还有两位能拿得出手,镇得住局面的强人,上清一脉,究竟还有怎样的家底,由不得人不仔细考虑。
莲花池上,辇车之中,余慈微瞑双目,心神已经从刚刚“激烈”的动作中完全抽离出来,
他正在寻找节奏,也是在学习适应紫微帝御的法门。
与当日大战罗刹鬼王时不同,那时交战双方气机、神意已经深度勾连,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是一鼓作气,雷霆万钧,又有昊典、羽清玄等人剑意或根本法则呼应,正是水到渠成,沛然难御。
可如今,赵相山龟缩在水底秘府之中,一应气机,绝不响应,似乎打定主意固守不出,越是这样,越不好对付。
占据绝对的主动之后,如何掌控节奏,是一门大学问,便如写一篇文章,起承转合,务必严谨适度。否则自恃占优,屡出败笔,什么优势、主动,都要给挥霍掉。
余慈还在调节。
除此之外,他也有一些新的领悟。
无论是被他“牵引”到湖上的血府老祖也好,被他一连串动作给绕晕了的洗玉盟各方势力也好,此时的心意流向,对余慈来说,都远比任何时候来得清晰。
因为,这就是他加以调整控制的缘故。
之前面对华夫人,亲身体验之下,对其一手控制人心变化的手段,惊为天人。
华夫人没有依靠任何惑心致幻的法术,仅以言语就调动起人心情绪,仿佛每一句话,都赶在人心的鼓点儿上,让人不自觉跟着她的节奏在走。
细思来,还是相应的知识和判断在起作用。
正因为华夫人精通人心趋向变化,恐怕无须“黑森林”法门、情绪神通等手段,就能大略估计出目标的念头生灭趋势,以此定调,操弄人心,堪称是技巧巅峰的体现,也是最省力的方式。
余慈还远远到不了那种程度,不过,从那上面得到的灵感,让他用在了血府老祖身上。
湖上风光也好,莲花开败也罢,都是实景,然而每一个条都勾着血府老祖内心深处的“渴望”,诱发其一直压抑的深层情绪。
到后来,不外乎就是“威逼利诱”四字而已,却因为用得恰当、用得及时,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现在,他要把这一手,用在洗玉盟头上。
他也有自知之明,血府老祖入魔已深,心思纷杂,但根源最是好猜,扣着“牛鼻子”就能办到。
可洗玉盟中,结构复杂,人心多变,论难度要超出十倍、百倍,一个不好就要弄巧成拙。
所以,他要给赵相山的嘴巴套上“嚼子”,最大限度地减少变数。
如今,时机已到,好坏成败,在此一举。
余慈倏然睁目,周边虚空轰然摇动,煊赫声势,撼动莲花池,迅速扩及远方河道林木,以及更辽阔的湖水。座下白虎也似受了刺激,仰天长啸,两边合为一处,转瞬压至百里。
这也是三元秘阵正常情况下所允许的极限。
可问题在于,余慈早就将此极限碾过好几回,这次又哪能例外?
中枢之地,寒竹神君和荀愿都听到了“嗡嗡”颤鸣之音,毫无疑问三元秘阵正受到冲击,偏偏余慈周围法阵布置,都在前面的激战中给破坏殆尽,想反制都很艰难。
就算反制了……这不是给赵相山背黑锅吗?
寒竹神君脸上发黑,他不知高层那几人究竟商量出办法没有,可这般形势之下,也容不得他再犹豫,当下便让荀愿打开传讯法阵,准备和余慈交涉。
正在动作,内外同传一声清磬之音,余波未尽,便有人柔声道:
“渊虚天君,请暂息雷霆之怒!”
***********
8月最后一天,大伙儿快把月票清仓吧。时隔一年,希望凌晨还能站在月票前十……就拜托大家了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下)
赵相山早就得到情报,指称余慈从随心阁的白秀峰处,得到了这件上清遗宝。据说此车是以上古所传的“指南车”为根本,改装变化而来,只要是给拿住气机,十有**,难以摆脱。
上清宗四方斩妖除魔,多有赖于此,也是当年用来装神弄鬼的重宝。
不过,似乎是要结合太霄神庭内的封神台,才有这般神异,包括摄拿妖魔异类,镇压、封召,充实诸天神明体系等,当年不知惹得多少人眼红。
就算上清宗全盛时期,更多时候也是用在别处虚空世界,生怕在此界锋芒毕露,惹人嫌猜。
莫不是在洗玉湖上,和太霄神庭距离缩短,彼此感应之故?
赵相山一边琢磨,一边感叹:余慈那小辈倒是个牛犊子脾气,或者是懵懂不知厉害,真敢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强使出来!
只是,辇车再怎么指向明确,他稳居于秘阵之中,余慈小辈又能怎样?
此时,他所在静室,是无极阁在洗玉湖底的一处秘地,相较于其他地方,这里不是最严密的,但肯定是防御最强的。
这里本就是一处上等矿藏,出产洗玉湖中价值极高的“烟毓玉”,为此层层秘阵排布,最古老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九劫之前,那时候,洗玉盟里一大半的宗门都还不存在呢。
无极阁成立后,将这处所在拿到手中,三劫以来,做了好多功课,将这里弄得水泼不进。
特别是与三元秘阵若即若离,既可以借用三元秘阵之威,又能在关键时候独立开来。
这种待遇,只有上清宗、清虚道德宗、飞魂城、四明宗等有限几个大宗门,才有资格。
无极阁其实也不可能与那几个宗门平起平坐,但他却是个例外。
当然,这其实是很犯忌讳的,他将本体置于此间,也是存了若有万一,便暴露此地的念头,以此,来真正探一探余慈和后圣真正的底细。
没有比明知敌人在哪儿,却无可奈何、望而兴叹更有趣儿的了。
余慈没有即刻攻打,算他聪明。
可惜仍然不够。
真正聪明的做法,应该是见好就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亮出了拳头,却不知该怎么轰下去。
人心多变,往往是一份期待,随时间推移,相应也会水涨船高。若相应一段时间内不能完成,就会变成焦躁或不耐烦。
这种起落变化,就是人心的“情绪节奏”。
余慈是精通“情绪神通”的高手,也该明白其中的门道,赵相山挺期待,他会如何应付。
这段时间里,赵相山也将之前所得整理一番。他手握一件蜃影玉简,里面记录了他那具投影,以及湖上各处情报点,收集到的有关余慈的种种信息。
不过最关键的东西,这上面无法显现。
赵相山大半心思都用在搜检身上气机和法则变化之上,意图借遭遇**的“难得机遇”,层层剥离相关变化,以原有的“水准”定位,找出变化的根源所在,由此可以倒推出,对方所控制、精通的法则之妙。
此法常人难以为之,非要对天地法则体系深有体悟方可。
而且,弄不好,就要刺激那边,惹来杀身之祸。
自然,如今已经没了意义。
不管是余慈的根基也好,后圣的底细也罢,都是有人出了大价钱购买的,且可以货销多家,翻倍地上涨,何乐而不为?
赵相山闭目安神,一边解析其中玄妙,一边静待余慈的手段。
这回,只过了区区数息时间,身外静室忽然微晃。
赵相山蓦地睁眼,双眸精光闪烁,在稳如山岳的秘府内,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没等他进一步了解情况,震荡中,耳畔已有呼啸声入耳:
“赵相山!”
音波横荡,遭遇种种干扰,不可避免有些失真,可确确实实喊的是他的名字。
随此一声吼,整个秘府都骚动起来,显然,听到吼声的,绝不只他一个。
赵相山则在此时辨认出来,吼声的源头是……
余慈?
赵相山有些发愣,这一条,他可没想到。
之前在湖上还说,音波扩散,数十里便要模糊难闻,要想扩大范围,必须碾压相关天地法则,吃力而不讨好。
可如今这一吼,正是那类的验证。
余慈在湖上,他在湖底,两下相隔千里,还有茫茫水域,层层秘阵,这音波究竟要跨越多少障碍,消耗多少力气,才能传导下来,并造出如此声势?
至于如何精准轰响在秘府之中,有锁魂秘术在,倒不让人奇怪了。(。pnxs。 ;平南文学网)
余慈拿出如此手段,此时在湖面上,又是怎样的局面?
“一湖皆闻哪……”
三元秘阵中枢之地,寒竹神君和荀愿二人面面相觑,耳畔还被那如雷吼声,震得嗡嗡作响。
自余慈登上虎辇玉舆隐轮之车,升空悬停之后,其一系列所作所为,已经让他们两个心力交瘁,难以索解。
先是莫名其妙地发呆;随后就见池上荷花戏法儿般盛放凋零,往来转化;好不容易异象消尽,却又是发如雷吼啸,碾压周边天地法则,吼音贯空入水,四面八方乱起波纹。
前前后后,先受情绪冲击,又遭雷音轰耳,洗玉湖上众修士今儿算是倒霉透了。
就算在绝大多数人所未知的层面,依然有一张情绪大网,控制着他们冲动的边界,可连续的刺激,还是使得满湖骚然。
知情的、一知半解的、稀里糊涂的,各色人等彼此碰头,传出了几十上百种言论,大都荒唐可笑。可在此刻,恐怕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卡在胸口的共同疑惑:
“为什么是赵相山?”
终究还是寒竹神君这样,信息渠道掌握较全的人物,最先反应过来。
“莫非今日局面,就是那头毒鳄搅出来的?”
“余慈此时发难,就是要向那人讨回公道?”
寒竹神君和荀愿的言语不同,但话中未尽之意,还是相当一致:
余慈竟然在昭示天下,他难道不知,如此就是斩断了自家的退路,把自己给摆上了赌桌?
“渊虚天君是给逼急了眼?”
寒竹神君终究还是有些幸灾乐祸之意,虽然他无法解释,余慈为何在绝大多数人懵然无知之际,主动暴露自家所处的局面。
如此作法,除了给他大幅加压之外,再没有丝毫益处。
寒竹神君自忖,若他在余慈的位置上,必会见好就收,趁赵相山没有冒头的时候,偃旗息鼓,至于日后,虽可能会被人编排一顿,可总会有应对之法的。
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硬生生走到“一线天”的险路上去。
正想着,身边荀愿又奇道:“他在干什么?”
两人眼看着余慈拿出玉册,神意穿透,书就文字。
“这……北地舆情图?”
这本最近一段时间内颇受各宗关注的图册,二人当然是知道的。不过,该图册只限少数人拥有,他们还真没有上手试过,也不知道余慈在上面写的什么。
不过,托三元秘阵信息渠道畅通之福,相应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
某个洗玉盟高层甚至将图册上显示的文字留影保存,传到这里,让寒竹神君参考。上面写到:
“某年某月某时,无极阁主赵相山,纠众谋刺华夫人于莲池,不成;又刺上清余慈,仍不成。现隐于洗玉湖底千又四十三里处,两山夹隙之中,距采石岛七百又五十五里,其纠合之众,位置概略如下……”
文字中几乎看不出立场,但也只是“几乎”而已。
倒是其时间、地点、人物标识得清清楚楚,深得精要之旨。
当然,余慈若只摆弄这些,也不过就是文字游戏罢了,难道还要算他一个“首告”吗?
不嘲笑他撒泼打滚都算轻的。
可现在的情况是,余慈在“首告”的同时,还做出了准确的标识。
在文字之畔,能看到一个模糊的红圈,清晰的文字衬托下,显得有些扎眼。
其实那是很多相似的图形交叠在一起的缘故。
毕竟相对于广袤的北地三湖区域,洗玉湖的面积实在太小了,如果真的做出标识,在这种比例下,必然是重叠在一起。
寒竹神君二人所见的,只是洗玉盟高层发过来的留影,远没有真正的北地舆情图那般神异,所以才显出这种效果。
荀愿倒是想了个法子,按照文字所描述的方位,在中枢这边的洗玉盟地形图上逐一标识。
除了赵相山所在的秘府以外,大约二十多个方位,湖上湖下都有,描述得都比较精确。
荀愿标识之际,就是隐然心惊。
这些被标识的地方,竟然都是某些宗门在洗玉湖的门户乃至秘府所在,随便找出一个熟悉洗玉湖形势的修士,起码能指认出六七成,
最微妙的是,相关宗门,都是那些很可能受到上清宗回归冲击的。
前段时间,洗玉盟各宗商议有关情况时,曾就此做过一番调查,所得的结果,差相仿佛。
也就是说,他们和余慈之间,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更不用说,里面还牵涉到了无极阁。
私下里,和无极阁打交道的宗门绝不在少数,就是荀愿这样的,也不敢说自家宗门是否真能置身事外。
可私下里是一回事儿,明面上又是另一回事儿。
余慈没有点名道姓,但荀愿觉得,对那些宗门来讲,还真不如直接点名呢。
至少到那时,他们可以推托成个人行为,以做搪塞,不至于像现在这般,任人猜度,分辨也不是,沉默也不是。
涉及宗门的尴尬且不提。
现在让人最关注的,肯定还是余慈神乎其神的定位手段,以及他所声称的、深入湖底千里那一处秘地。
湖上和浅水处的标识,都能理解。
深达千里,就是长生真人都不敢涉足的湖水深处,他余慈是怎么确认?
从另一个角度想,赵相山在洗玉湖的经营,竟然如此厚重?
就算是清虚道德宗、飞魂城这样,当之无愧的大宗,在同样的深度,又能有几处据点?
不管怎么说,余慈公告天下这一出戏,做得真是精彩绝伦,几可让人看到此事相关人等各异的脸色。
当然,若果没有后续的足够支起架子的大动作,余慈如何收场,荀愿都不愿去想了。
湖底秘府中,赵相山愣了片刻,哑然失笑,不得不说,有些时候,碰到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还真是让人头痛啊。
又或者,他把这位渊虚天君看得太高了,还不如当成个楞头青对付?
话是这么说,赵相山依然会按部就班地应付。
他只是可惜,这处秘地,以后真的要给洗玉盟的“大人物”们围观了。
叹笑一声,赵相山举步出了静室,门口近身侍卫知机地凑过来。
赵相山便吩咐道:“既然渊虚天君招呼,咱们不可失了礼数,去把传讯法阵打开,我与天君便来一个隔空对质吧。”
一时左右都笑。
赵相山笑吟吟的,颇有亲和力,这是他一贯的驭下姿态,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有些时候,手下动点儿歪脑筋,中饱私囊,他也不理会。可某些时候,莫名就没了踪影的一些“刺儿头”,总能做一些好的示范,让一众手下多做几番警醒。
正是这样的用人之法,经过三劫时间的挑选,才有无极阁的核心圈子。
如今秘府中在此圈子里的,只有五人,还要包括他两个侍卫。不一定有独当一面的能耐,可用来顺手,在他指派之下,可以发挥惊人的战力,这就足够了。
如今他倒很想看看,余慈究竟怎么才能撼动这一处所在。
此时,秘府中的主事大约是见他出关,迅速来报:“阁主,外间水域动荡不休,秘阵储备消耗有些过量。”
“还采着矿吗?”
“还在采……”
“那就停了吧,少消耗些,也别让人家说咱们不上心。”
主事应了,跟在赵相山后,走了两步,又听侍卫说起传讯法阵之事,忙发令安排。在湖底千里深处,传讯法阵必不可少,承受压力也是极重,却又必须克服。否则这儿只能是与外界封绝,不方便不说,更可能误事。
可以说,秘府中的传讯法阵,是这里最为精巧玄妙,也是最为稳固的功能结构之一。
很快,主事手边就收到了反馈,也在此刻,他脸上忽地变了颜色,看前方赵相山的背影,迟疑了下,终还是开口:
“阁主……”
“嗯?”
“中枢那边来报,说是就在刚才,此地与外界的通联……中断了。”
**********
嘿嘿,今天是阳历生日,多更一小章,再厚脸皮求月底支援,求月票。明天咱们继续。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
完了,完了!
此时此刻,血府老祖心如死灰,就算有无极阁的通灵玉,就算有那边许下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