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帝国风云之3燕赵风云-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如此看重他,在幽州的时候就应该把他招进刺史府。”鲜于辅说道。
刘虞惋惜地叹了一口气道:“我第一次到涿郡,刘元起就向我推荐过。我当时太忙,没在意,后来就把这事忘了。去年冀州黄巾再起,张牛角占据中山国之后,玄德在乡里召集义兵,准备南下冀州帮助官军剿匪。当时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携家带口逃到涿城,他们经刘元起介绍,认识了玄德。张世平、苏双看玄德不是寻常之辈,乃资助其千金,战马百匹。玄德利用这笔钱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义军。”
“大人,那张牛角攻打涿郡的时候,我在涿城为什么没有遇见他?”鲜于辅奇怪地问道。
“我告病辞官从涿郡经过时,刘元起到驿馆来看我,再次提到了玄德和义军的事。当时张牛角还没有攻打幽州的迹象,而冀州正打得热火朝天,所以玄德要领着义军南下。刘元起让我给玄德写封举荐信,免得玄德领着义军到了冀州没人理睬。但我和冀州的几位州郡大人不是很熟悉,于是我就把他推荐给了青州的平原郡刘子平刘大人。平原郡是个百万人口的大郡,和冀州相邻,应该有参加清剿黄巾军的机会。他在张牛角攻打幽州之前已经南下平原郡了,所以你们不可能碰到他。”刘虞解释道,“这次遇见他,也很意外。他特意跑来感谢我,我才知道第一个攻上城楼的原来是他,非常意外。”
←虹←桥←书←吧←。
第74节:第十三章官拜中郎将(5)
“大人如此夸奖刘玄德,他一定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我率部北上之后,一定要见见他。”李弘笑道。
“那是最好了。”刘虞说道,“子民,你二十岁不到,脸上连胡子都没有,就已经官拜中郎将了,这在我大汉朝是非常罕见的事情,虽然你的武功和才能都是天下罕见,但你的的运气和机遇更是天下罕见,所以你要珍惜这一切,多为陛下分忧,多为大汉朝尽忠,多为天下百姓着想。”
李弘感动地跪下说道:“一定牢记大人的教诲,誓死报国。”
“起来,起来……”刘虞把他拉起来,笑道:“你心地善良淳朴,一定能说到做到,我相信你。你北上之后,要多多提携玄德。和你比起来,他年纪比你大,运气和武功也没有你好,但学问比你高,家世也比你好,可谓是互有短长。所以你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也算是为大汉朝举荐了一个人才,知道吗?”
“大人放心,我一定牢记在心。”李弘恭敬地说道。
“还有,你这是第一次假节带兵,主掌冀州兵事,要注意和新任冀州刺史和各地州郡太守搞好关系,要谦虚一点,要文雅一点,知道不知道?”刘虞不厌其烦地叮嘱道,“把发冠戴好,不允许再披头散发。”
李弘感觉到刘虞对他的爱护,鼻子一酸,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
“还有,朝廷这次撤消冀州牧,改牧守为刺史,也是为了让你不受羁绊,放开手脚,以最快的速度平定黄巾军。所以你要体谅天子的一片苦心,知道不知道?”
李弘连连点头。
“还有羽行,你暂时不要回幽州刺史府了,跟在子民身边,替我看着他,不要让他出什么差错。我回到洛阳之后,立刻奏明皇上,迁你为校尉。以你的功劳,早就该升了。你们两个在一起,我们幽州的这支铁骑军完全可以天下无敌。”
鲜于辅赶忙跪下磕谢。
“两位大人,我们还是回城去聊吧。城外风大,天气寒冷……”鲜于辅热心地招呼道。
“不了。”傅燮摆摆手,严肃地说道,“我们不进城了,立刻就走。”
李弘和鲜于辅愣住了。
“陛下一催再催,不能再耽搁了,我们马上回洛阳。”傅燮解释道。
“傅大人,什么事这么着急,比剿灭冀州的黄巾军还要着急。”鲜于辅疑惑地问道。
“西凉战场又出了变故。陛下下旨,要傅大人立即上凉州汉阳郡任职太守,所以傅大人现在心如火燎,恨不得一日之间赶到西凉战场。”刘虞神情黯淡地说道:“西凉局势愈来愈紧张了。”
“前些日子,我们得到两位大人的消息,不是说西凉战场的局势暂时稳住了吗?怎么又出了变故?”李弘问道。
“两地相隔数千里,消息传送太迟缓了。”傅燮解释道,“去年十二月,边章韩遂的叛军得到羌胡骑兵的帮助,突破了车骑将军张大人的防线,迅速侵入扶风郡,现在已经直接威胁长安了。”
李弘和鲜于辅对望一眼,心中暗暗震骇。西凉战场上官军有十万人马,竟然挡不住西凉叛军的攻击,由此可见西凉叛军的厉害。
“你们可有什么事需要我们代奏陛下的?”刘虞问道。
李弘摇摇头。
“如果李大人能够在四月之前彻底解决冀州黄巾军,对西凉战场肯定有很大的帮助。”傅燮说道,“冀州安定了,朝廷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关注西凉战场,把所有的兵力和财力都投向西凉,无须一心二用。”
“两位大人放心,我立即着手解决常山黄巾军。”李弘大声说道。
刘虞和傅燮也不再多说什么。傅燮宣读了圣旨,将官印绶带(古代官印佩带于身,绶即系印纽的丝带)和符节交给李弘,随即匆匆告辞而去。
李弘回到邯郸城,立即找来郑信,让他从燕赵部曲中找一个原黄巾军的军官,要精明机灵,办事能力很强的。他有事要安排。
时间不长,郑信就带着一个满头大汗的军官走了进来。这人年轻,唇上一抹小胡子,两眼有神,脸上总是笑眯眯的,让人看不出深浅。
“小人陈鸣磕见大人。”说着就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咚咚作响。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75节:第十三章官拜中郎将(6)
李弘吓了一跳,急忙跑过去把他扶了起来,用手拍拍他已经泛红的额头,笑道:“你再这么磕下去,磕破了脑袋,还怎么为我办事?我又不杀你,你怕什么?”
陈鸣心里一松,笑眯眯地回道:“不知大人叫小的来有什么吩咐?”
“你现在军中是什么军职?”李弘扶他做好,自己坐在他旁边问道。
陈鸣被李弘的亲昵举动所感动,心中的恐惧稍稍平息了一点,诚惶诚恐地回道:“小人是屯长,现在带着一屯人马跟在郑大人后面。”
“他们原来都是黄巾军的斥候,大约有三百多人,我把他们单独拉了出来,自己训练他们。”郑信赶忙解释道。
“那你最近很辛苦了?”李弘笑道,“有个事情要你亲自去办,再辛苦一点怎么样?”
郑信笑道:“可以。办好了要打赏。”
李弘笑着连连点头,“好,好。怎么,看到虎头娶了媳妇,你也眼红了,要攒钱?”
郑信笑着轻轻拍了他一下,说道:“说吧,什么事。”
“叫陈屯长带路,你们两人立即上黑山,找到杨凤,说我要见张燕一面,让他一定想个办法,约个时间和地点。”李弘小声说道。
郑信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陈鸣也神色大变,惊疑不定地望着李弘。这个人刚刚打败黄巾军,杀了黄巾军几十万人,和黄巾军有血海深仇,这个时候他还要见黄巾军的大首领,他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郑信知道李弘和杨凤私下有协定,所以赵国的事很快就解决了。但在他看来,此事可一而不可再。张牛角不管怎么说是死在瘿陶大战的战场上,他的死和风云铁骑军有着直接的关系。找张燕谈,是不是太过一厢情愿了。
“大人……”郑信迟疑了一下,开口想劝两句,但立即被李弘打断了。
“立即启程。告诉杨凤,我马上率部赶到常山。如果张燕愿意见面,就在常山附近选个地方。”李弘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你们立即启程。”
郑信迟疑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道,“大人最近变了?”
“哦?”李弘奇怪地问道,“什么地方变了?”
“现在,许多事情你都不和我们商量,自己做主了。不再象过去,有事大家都在一起议议……”
李弘笑了起来:“守言,这种见不得光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一旦出了事,你们好歹也就是个从犯,受牵连之罪而已。你不要乱说话,我自有分寸。你速速去办。”
郑信无可奈何地站起来,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李弘指着他的鼻子笑着骂道:“这事只有我们三个人知道,还不是给你面子。你要不愿意去,我叫子龙去。”
郑信赶忙换上一副笑脸道:“我去,我去。好歹我们是生死兄弟,既然你都不要性命了,那我还要这条命干什么?陪着你好了。”
鲜于辅,玉石,恒祭,楼麓,射璎彤被赵云一一请到李弘的住处。
楼麓现在信服李弘,甚至愿意为他付出自己的生命。就为一件事,他心里就有了这个强烈的念头。李弘非常尊重他——这种尊敬和重视,他在自己的部落里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平等的尊重人人都渴望得到,但这世上能够给予的人太少了。每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李弘总是派人请他到场。他听不太懂大汉话,鲜于辅,恒祭就坐在他旁边不时给他讲解,有时候李弘也亲自给他做做翻译。这让他十分感动。就这件小事,让他明白了一个出生低贱,据说脑子还不正常的人,为什么得到这么到将士的拥护和爱戴。他对任何一个小兵都象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这种人,谁会不给他卖命?
待众人落座,李弘就告诉他们,自己要带着军队北上常山了。邯郸城暂时由鲜于辅、玉石坐镇,射虎、鹿欢洋辅佐。五千新招燕赵部曲由燕无畏和小懒统率继续在邯郸训练。他只带黑豹义从和射璎彤曲大约三千多铁骑北上。
“大人,只带三千多人北上,能打下常山的郡治真定城吗?”射璎彤疑惑地问道。
“根据钜鹿郡府送来的最新消息,现在在元氏城的军队有平原郡的兵曹掾史刘备部曲一千人,济南国的兵曹掾史伍勃部曲一千人,钜鹿郡的都尉潘凤部曲一千人,渤海郡的都尉张引部曲三千人,共有六千人马,如果加上我们的骑兵,有一万人马,正面攻打真定城肯定不行,但包围真定还是勉强可以的。”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76节:第十三章官拜中郎将(7)
“按着我们得到的消息,黄巾军在瘿陶大战之后,由于内部矛盾,杨凤和白绕离开了张燕,各自带着军队南下到了黑山境内,所以张燕手上现在最多也就五万军队。”
“以我们的一万步骑大军,击败张燕五万黄巾军,还是有把握的。你们认为呢?”李弘笑着问道。
“我反对。”玉石毫不客气地说道,“我们打下了中山国,解救了钜鹿郡,现在又收复了赵国,军队行军千里,连番大战,士卒们折损过半,无论如何也要让士卒们休整一段时间。这是打仗,不是游山玩水,士卒们连续行军,连续作战,身心极度疲劳,这对风云铁骑有什么好处?我反对,坚决反对。”
恒祭也说道:“大人,士卒们的确需要休息。冀州远离北疆,很多士卒和战马水土不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大人,你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
“大人是想兑现对刘大人的承诺?”鲜于辅笑着说道,“但我认为急不得,还是等赵国国相府的人到了,我们八千大军一起过去吧。”
自从刘虞告诉他,回京后想办法给他迁升军职之后,他的心情就非常好,做什么事都感觉有劲。他觉得自己内心深处里还是很想当官的,甚至想当将军。自己出生于渔阳郡小吏人家,有一身本事,一身抱负,幻想着也要辅国安民,干出一番事业。但如今这个世道,不做官,不做个大官,什么事都做不成,更不要说辅国安民了。报效国家,这个道理谁都会说。可在这个年代就是报效国家也要有条件,不是谁都有资格报效国家的。象自己这种寒门出身的人,想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很不容易。他学业有成后,在渔阳,辽东,涿郡郡府里都做过小吏,知道做官的艰险和无奈,更知道做官的权势和威风。从小读书学武,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做官。现在,他终于盼到一个能做秩俸两千石的大官的机会了。
这都要感谢李弘。没有眼前这个人的才能和战绩,也就没有自己升迁的机会。凡是李弘打过的战,事后他都要细细分析揣摩,后来他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没有这个打仗的天赋。李弘打仗的思路和方法,自己很难掌握其中的奥妙和诀窍——自己的思路总是局限在兵法的桎梏内,不能达到李弘那种信手拈来,天马行空的境界。这就是天赋的差距。所以他总是想,如果一直跟着李弘,是不是自己有朝一日也会做到将军呢?
李弘神情严肃地点点头,说道:“我这些天来想了许久,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情。我们以往打仗,总是高呼为了大汉,为了大汉的百姓。但是不是战胜了敌人,杀死了敌人,大汉就能繁荣昌盛,大汉的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呢?不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做到象刘大人,或者象傅大人那样,始终把这两样东西装在心里。只有心里装着,刻着,那么你脑子里才会始终想着。这样,你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首先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是不是有利于大汉和大汉的百姓呢?”
“傅大人是一个京官,在洛阳生活舒适,天天锦衣美食,他为什么要心急火燎地跑到西凉去打仗。他真的是疯子吗?不是,他认为他到西凉战场可以做许多有利于大汉的事,所以他不顾生死,义无反顾。”
“我们也要象傅大人一样,坚决勇敢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即使死了,又何妨?在冀州战场,我们应该迅速肃清黄巾军。这样可以减少朝廷的压力,可以减少冀州百姓的赋税支出,可以让我们的士卒早一日返回北疆牧马耕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算是间接支援了西凉战场。”
“战事一旦拖到四月,对冀州西部四郡的百姓来说,不仅仅是无法春耕的问题,而且还是有没有活下去的希望的问题。百姓看不到田地,看不到种子,看不到生存的希望,剩下的就只有绝望了。他们都绝望了以后,还能干些什么?无非就是铤而走险参加黄巾军。和黄巾军一起去抢,去杀,也许还能有条活路。那个时候,参加黄巾军已经是唯一的希望所在了。”
帐内众人沉默不语,都在思考着李弘的话。的确,及早消灭黄巾军,乃是当务之急。
§虹§桥§书§吧§BOOK。
第77节:第十四章怒杀奸阉(1)
“冀州牧府和钜鹿郡府已经三番两次派人送来文书,说的都是这个问题。他们希望我尽快率部北上,他们甚至只要求我把黄巾军赶到太行山就行了。四月,四月之前的事情太多了。各地的县府衙门要重建,官员掾史要配备,流民要安置,田地要丈量,种子要排放,耕牛和农具要租借……等等,这些工作都要在四月以前做好。不做好这些工作,流民就稳不住,他们就会跑。他们四下一跑,人心就乱。人心一乱,谁还会安下心来种田耕地?春天不耕种,今年就没有收成,那整个冀州怎么办?”
“那个钜鹿郡的陈长史几乎一天一书。虽然这个人为官处事我很不喜欢,但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心还是唯天可表的。他希望冀州的老百姓今年都能吃上饭,就冲着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出兵。”
李弘望着大家,再次问道:“你们认为呢?”
“如果大人和黄巾军的军队在真定城僵持下去怎么办?”射璎彤问道。
“赵国相和国相府的人马一到,羽行兄就带着其他军队立即赶赴常山支援我们。”李弘答道,“到了常山,我会请求中山国相张纯大人出兵相助。”
“如果我们撤走,杨凤的黄巾军再度攻击赵国怎么办?”射璎彤逼问道。
李弘无法回答。
赵云急匆匆地跑进来,大声说道:“大人,朝廷有圣旨到。”
第十四章
怒杀奸阉
李弘吃惊地问道:“圣旨?京城来的?”
“正是。御使大人是宫中的小黄门,左丰左大人。”赵云大声回道。(小黄门,秩俸六百石。掌侍左右,受尚书事)
鲜于辅立即神色紧张站了起来。他对赵云说道:“快快迎接。”
李弘望着鲜于辅笑道:“羽行兄,你紧张什么?不就是宫中的一个太监来送圣旨嘛,随便派个人去接接就是了。”
鲜于辅有些着急地说道:“这个人惹不起。他来就是要钱的,钱少了还不行。”
李弘笑道:“一个被阉的宦官,他要许多钱干什么?随便给他两个就是了。子龙,去把田老伯喊来,问问他,军中可有余钱。”
玉石在一旁接口道:“大人,一般这些宫中的太监下来送圣旨,没有百万钱是打发不掉的。”
“你说什么?”李弘瞪大了眼睛问道,“你说多少?百万钱?”
“这个人没有几百万根本打发不掉。”鲜于辅苦笑着说道。
“哦?”李弘惊讶地问道:“为什么要用几百万钱贿赂他?他难道是中常侍张让或者是大长秋赵忠的心腹?”
“这就不清楚了。不过前年在广宗战场上,就因为中郎将卢植没有贿赂他,被他在天子面前告了一状,说卢中郎筑垒不战,同情黄巾军,结果卢中郎被天子用囚车押回了京城,差一点冤死狱中。”鲜于辅解释道,“这种人天天待在皇上身边,皇上相信他们,我们得罪不起,还是准备点钱消消灾吧。”
“就是他啊?”李弘脸上闪过一丝杀气,竟然笑了起来,“好,来得好。子龙,他现在在哪?”
“估计燕军候已经迎他入城,往府衙这里来了。”赵云回禀道。
“那好,羽行兄,从义,我们去接一接。你们几个回避一下,免得平白受气。”李弘笑着对恒祭,楼麓,射璎彤说道,“受这种小人的气,比被野狗咬了一口还要背运。另外,你们回去通知弟兄们,明天我们北上常山国,叫大家准备准备。”
三人答应一身,躬身告辞。
左丰大约四十多岁,面白无须,长相俊逸,举止文雅,怎么看都不象一个贪婪狡诈的阴险之徒。他看到前面一群人匆匆跑来,知道是来接他的,赶忙下车,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
他首先看到了李弘。年轻邋遢的李弘在他眼里根本不象一个领兵打仗的统帅,倒更象一个冒失的侍卫。左丰扫了他一眼,没有理睬他,径直向前走去。李弘看他正眼都不瞧自己一下,心里觉得好笑,也不说破,闪身让了过去。
左丰看到了容貌英伟,留着三绺长须的鲜于辅,立即高声招呼道:“李中郎……”
→虹→桥→书→吧→BOOK。
第78节:第十四章怒杀奸阉(2)
鲜于辅急走两步,躬身说道:“大人,下官是幽州府功曹从事鲜于辅,中郎将大人就站在你身后。”
左丰神情尴尬,躬身施礼的姿势做了一半就停住了,一股恼怒之色霎时掠过他的面庞。
李弘脸上挂着戏谑的笑容,缓缓走了两步,面对左丰,轻施一礼道:“大人一路劳顿,辛苦了。本官就是行平虏中郎将李弘。”
左丰立即大笑起来,极力掩饰脸上的尴尬和不快,他一边还礼一边大声说道:“下官没有想到李中郎这么年轻有为,失礼了。”
李弘也笑道:“衣着简朴,让大人笑话了。”
左丰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朗声说道:“大人这身衣物旧是旧了点,但更显大人的英武,好得很。刚才下官只是没有想到大人这般年轻,所以失礼了,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意思。”
李弘笑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大人一贯都是从衣着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官大官小呢?”
鲜于辅担心地看了一眼李弘,觉得他讲话的口气有点不对,好象有意挑衅似的,每一句话带着刺。
果然,左丰的笑容慢慢僵硬了。
“李中郎笑话了。不过,堂堂的大汉中郎将,象李中郎这样着装的,下官还是头一次见到。李中郎打了许多胜仗,战利品一定非常多,加起来恐怕也相当富有了。大人现在还穿这样的衣服,哈哈……大概是怕露财吧?”
李弘刚要反驳,鲜于辅立即插话道:“大人,天气寒冷,还是请左大人赶快到府衙歇息为好。”
李弘笑着,伸手相请,笑容里带着一丝嘲讽。左丰仔细端详一下李弘,嘴角显出一丝阴笑。鲜于辅看在眼里,心里蓦然不安起来。
一行人很快走进赵国府衙。
“大人,尚书令刘大人和议郎傅大人昨天刚刚到达邯郸宣旨,今天左大人又来宣旨,朝廷是不是有什么急事?”鲜于辅跟在左丰后面,陪着笑脸,讨好地问道。
左丰瞥了鲜于辅一眼,觉得他看上去比李弘顺眼多了,于是一边随着众人往大堂走去,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我路上和两位大人见过面了。西凉战局越来越恶劣,这道圣旨是征调你们上凉州战场的。”
走在左丰旁边的李弘吃了一惊,神色立刻紧张起来。
鲜于辅也吃了一惊,大声问道:“什么时候?”
左丰微微笑道:“急什么,本官立即宣旨,你们马上就知道了。”
鲜于辅没有继续追问,笑着说道:“大人路途幸苦,今夜……”
“我宣完旨,立即就走。”左丰挥手打断他的话,说道,“这趟差本来没人愿意来,是陛下亲自指派的,我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来了。”
鲜于辅知道他说话的意思。现在赵国黄巾军刚刚平定,局势不稳,随处都充满危险,所以京中没人愿意跑到赵国来送圣旨。左丰这么说,言下之意很明白:我冒着生命危险赶到这里来给你圣旨,辛苦费可不能少了。
“左大人真是辛苦了,我们不会让大人白跑一趟的。这么冷的天,大人还是在这里歇一夜吧。”李弘也附和道。
左丰摇摇头,很矜持地说道“我大汉的祖宗园陵都在长安,但如今西凉叛匪已经逼近,所以陛下为此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我要立即回去随侍左右,没有时间在这里耽搁。”
鲜于辅听到左丰坚持要在今天离开邯郸,随即慢下脚步,招手喊来赵云,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赵云连连点头,飞一般离开。左丰看在眼里,心里很得意。他转脸看看李弘。李弘正在担心圣旨的事,面显忧色,心事重重的,冲着他勉强笑笑,已经没有心情调侃他了。
圣旨说得非常简单,要求李弘在四月之前完成清剿黄巾军张燕部的任务,同时还要在幽州,冀州两地征调五万军队,在四月之前开赴西凉战场。
李弘跪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他想象不出来,这道圣旨到底是天子亲自拟定的还是这些宦官私下设计陷害他。这个任务根本没有完成的可能。鲜于辅和玉石跪在他左右两边,面如土色,一时间心如死灰,不知道事情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昨天大家还在高高兴兴地庆祝天子开恩赏赐了全体将士,今天就接到了一个夷非所思的圣旨。完不成天子的旨意,其下场不问也知。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79节:第十四章怒杀奸阉(3)
“大家不用跪着了,快起来吧。”左丰笑眯眯地说道,“李大人的这个中郎将虽然还不是正式的,但李中郎年纪轻轻就做了如此大官,可见皇上对你青睐有加,格外恩宠了。你可要感恩戴德,踏踏实实的为皇上做事啊。”
李弘几个人正在想着心事,听到左丰说话,赶忙无精打采地磕头谢恩。随即李弘收了圣旨,请左丰吃饭。
菜肴非常简单。左丰显得颇为随和,也不以为意,随便吃了一点。
田重匆匆进来,将一卷红绫封扎的礼单递给了鲜于辅。
鲜于辅随即站起来,走到左丰席前,将礼单放到左丰案几上,客气地说道:“大人远道而来,马上又要匆匆离去,非常辛苦。这点薄礼,权当酒资,敬请笑纳。”
左丰不客气地拿起来,解开红绫,展开竹简。
左丰脸上先还带着笑意,只看了一眼立刻换上了一副冷脸,接着就发怒了。他用力将手上竹简砸到地上,对着李弘冷笑道:“李大人将本官当做什么了?你以为我是乞丐吗?”
李弘端坐不动,心里忍着怒火,眼睛望着桌上的酒菜。鲜于辅热血上冲,睚眦欲裂,差点就要吼出声来。他咬咬牙,强做镇定,背对左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俯身捡起地上的竹简。
“大人,我们是从北疆而来,本来就很清贫。大人说我们缴获了许多战利品,的确不错,但我们打下奴卢之后,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了中山国,我们一份未拿。拿下赵国之后,仅仅散落在赵国各地的流民就有十几万,要保证这些人活着,其耗费非常惊人,远远不是一批战利品就可以解决的……”鲜于辅站在左丰席前,大声解释道。
左丰听了两句之后,厉声斥责道:“没规矩。我在和你家大人说话,你是什么身份,这里有你说话的余地吗?给我滚下去。”
鲜于辅嘴角抽搐着,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
一旁的田重忍不住大声骂道:“狗官,送你三百万还嫌少,这足够我们五千士卒一个月的军饷,你也忒黑心了。”
左丰非常嚣张地指着田重骂道:“老匹夫,给我滚出去。”
随即他指着李弘叫道:“让他们都给我滚出去。李中郎就是这么带兵的吗?一个军候竟然敢辱骂朝廷御使,我看你的手下活腻了?”
李弘冷冷地看着他,没有做声。
“五千士卒?你有五千士卒拿军饷吗?”左丰怒气冲天地指着李弘说道,“李中郎,你的事情我一清二楚。首先,你虚报人数拿军饷,这个事就连天子都知道。胡蛮子根本不需要给饷银,可你却把他们纳入军籍报到冀州府拿大笔大笔的饷银。这笔饷银是不是你独吞了?你有上万胡兵,仅这一项,你一个月至少可以侵吞上千万钱的军饷。还有,邯郸城内的俘虏呢?蚁贼首领的家眷都到哪里去了?是你和蚁贼早有勾结还是拿了蚁贼的赎金?”
鲜于辅脸色再变,顿时心惊胆战。田重的愤怒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地震骇。两人不待李弘说话,赶忙退到一边,免得再触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