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田园路-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就公堂上见!请各位族老做个见证!”

    “你,你也····”杜汉被堵得一句话说不上来,满肚子的火气!原本他们缠着里正一起登门,打的是让里正撞见杜仲华对青儿不轨的心思,可是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倒让里正做了见证,以后自家偷偷打着这侄子的旗号干点啥都不行了!

    一旁的里正一行人连声答应,这下子他们也放心了,这杜举人没和好的意思,他们也不必左右为难,打老鼠怕伤了玉瓶,对杜汉一家子就不必忌讳什么了。

    “汪汪汪~~”正在大家僵持的时候,二黑突然大声吠叫起来,吓了杜汉三人一跳,以为是这侄子得放狗要他们,连忙仓皇后退!

    “杜举人、杜秀才在家吗?”屋外传来了陌生的声音。

    枝儿歪头一看,发现门口来了一辆马车,枝儿更是疑惑不只是枝儿,就是里正一行人和杜汉三人也是满心的震惊和羡慕,这马车可是金贵东西,能驾着马车出门,肯定是什么大人物。

    马车在众人的视线中缓缓停下,随后车上跳下两人,之间二人均是身着皂色官衣,一副衙役打扮,杜老爹见到二人,顿时明白过来,二人自己在县衙见过,必是王县令差人来接自己和大郎了,更是有意借此机会好好吓吓杜汉一家。

    “杜举人,杜秀才!卑职二人乃是奉王大人之命前来。”在车内坐着的那位抱了抱拳,上前跟杜老爹解释。

    “哦,两位远道而来辛苦了,”杜老爹话虽是对着他们两人说的,可是眼睛却是盯着杜汉父子。

    杜良简直是吓得汗如雨下,这侄子/堂弟刚说完县衙见,县衙的衙役就来了,难不成···越想越心惊,杜良是来时候的一肚子歪心思都没了,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老爹,就指着老爹服个软,到此为止。

    一旁的杜汉也不比儿子强到哪去,心里也是又惊又惧,也顾不得那小算盘了,连声对杜老爹说:“大侄子,哦不,杜举人,我们都知道了,您放心,我们绝不敢坏了您的名声!”说完也不等杜老爹开口,赶忙扯着儿子离开了,一旁的青儿看见姥爷和舅舅走的飞快,也只能恋恋不舍的又瞅了大郎一眼,怏怏的跟着离开了。

    枝儿在一旁眼看着杜汉父子飞快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忍不住有些惊愕,这样就完了?这两父子气势冲冲的上门,就被杜老爹这么几句话吓走了?

    这也不怨枝儿,枝儿其实并不明白这年头,大家对于官府的恐惧,俗话说,破门的县令,灭门的知府,在众人眼里,这官府是最沾不得的地方,凡是当官的就没有好惹的。因此,杜老爹刚刚那句公堂上见,着实把在场的几位吓得不轻,尤其是杜汉父子,更巧合的是此话刚落,这官府的衙役就到了,枝儿家知道他们是来迎杜老爹和大郎进城的,可是杜汉父子不知道啊!因此他们更是做贼心虚,急急忙忙的跑了。

    “额··杜举人那,你和杜秀才还有事,我们就不耽误了,我们先走了。”一旁的里正见到两个衙役奉县令大人的命令而来,心里也是挺有压力,赶紧准备告辞。杜老爹也没多留,客套了几句就送几人离开了。

    杜老爹将两位衙役迎进堂屋,命枝儿送上茶水便自顾自得收拾行李去了,枝儿是满心不解,不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爹爹就把他俩这么晾着,这···

    见到枝儿皱成一团的小脸,大郎忍不住小声问道:“枝儿,你想什么呢?脸都皱成包子了!”

    “大哥,爹爹把人晾在堂屋,这样不好吧?万一他们在王县令跟前搬弄是非,说我们···”枝儿忍不住问大郎。

    “你这丫头,想什么呢!我和爹爹都是有功名的人,就是县令,我们都是见而不跪的,更别提区区几个衙役了,下九流的行当,这已经算是抬举他们了。”大郎很是惊讶,不知道枝儿这小脑瓜子里想的是什么。

    “哦,我忙昏头了!”枝儿看到大哥惊讶的眼神,赶紧找了个理由。自己又弄混了!这古代和现代可不一样,这些跑腿的古代“警察”们可没有现代同事的待遇,自己把他们混作一谈可不行。

    “你啊,最近这几天事情确实不少,现在天也晴了,也没什么心思了,你也好好松散松散吧。”大郎听到枝儿的话,真心的以为妹妹是最近几天累着了,赶紧心疼。
第四十一章
    “枝儿,你刚刚想什么呢?”杜老爹倒是看出了端倪,直接问女儿。

    “额··爹爹,女儿是觉得,刚刚,那青儿似乎对大哥···”枝儿赶紧转移了话题,把事情扯到刚刚的杜汉一家,说着说着,枝儿反而也真的担心上了,这杜汉一家带着外孙女上门本身就挺奇怪了,外孙女还这么副样子,真是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的目的。

    枝儿的话一出口,杜沈氏和大郎都是一副震惊过度的表情,杜沈氏甚至惊呼一声:“什么?!”

    “小声些你,隔壁有人,这么大声做什么!”杜老爹倒是很淡定,还有心思说了杜沈氏几句。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们胆子肥了!敢打大郎的主意!”杜沈氏虽是气难平,但到底还是低下了声音。

    “你放心,有我在,我能让他们得逞了?不说别的,大郎的媳妇作为长嫂,起码得知书达理,能帮大郎打理家事,让大郎无后顾之忧··”这说着说着,又变成了大郎的择媳标准了。一旁的大郎平时表现的再镇定老成,此时说到自己的婚事,也臊的脸色像那大红布似的!一边的枝儿看到大郎难得一遇的神情,忍不住偷偷直乐!没想到杜老爹话锋一转,突然开始长篇大论了。

    “大郎,枝儿,爹爹再教你们一个道理:一力降十会!他们是满心坏水,但是,那又如何?任他们打得什么主意,我就是不让他们登门,他们又有何办法?我是举人,他们强硬的过我?更别提他们本身便心虚!我一摆开阵势,他们父子俩便受不住了。若是我没有功名,那今天免不了掰扯不休,可惜···所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计谋都是假的,这就是所谓的一力降十会,大郎,只有增加自己的本钱,提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杜老爹借此机会,鼓励大郎继续努力。看见大郎和枝儿若有所思的样子,杜老爹欣慰极了,儿女聪慧,这便是难得的了,更且比天资更重要的是,能听得进教导,自己告诉他们的道理,两人不会只是嘴上说明白了,而是会真的仔细琢磨。

    “行了,不用带那么多!”这边杜老爹教育儿女的时候,杜沈氏悄不作声的忙活着收拾东西,不一会炕上就摆满了数个大大小小包袱,杜老爹欣慰完了,一扭头,看到的便是这些,忍不住头疼起来。

    “出门在外的,多准备点东西,有备无患。”

    “王县令派人来接我们,你这大包小包的,像是什么样子!”

    “娘,您放心吧!县城什么没有啊!爹爹和大哥等到了县衙,拿这么多东西,大包小包的,多不好看啊!”父母的对话让陷入沉思的枝儿回过神来,枝儿赶紧将那一百五十两银票递给杜老爹。

    “爹爹,这些您收着吧。”

    “嗯?不用这些,一张就够了。”杜老爹接过手,觉得一百五十两多了,只留下了一张银票,把其他的又推给了枝儿。

    “爹爹,就像娘说的,有备无患,您都带着吧!放家里我们也没有用处!”枝儿又把银票推了回去。

    “也行,我带这么些银子在身上,你还担心什么!把东西归拢归拢,也不好让县令大人久等了,我们这就动身!”杜老爹对杜沈氏说。

    “枝儿,你和你娘在家好好看家,对了,无论有什么事情,都推到我头上,就说我不在家,你们不能做主,什么事都等我回来再说。”杜老爹想了想,又嘱咐了几句。

    “知道了,爹爹,你就放心吧!时候也不早了,你们赶紧启程吧。”枝儿往窗外看了看,日上三竿,阳光明媚。

    “就是,”杜沈氏赶忙把精简过的包袱递给大郎,“你们走吧,路上还得个把时辰的,再晚了,怕是赶不上午饭了。”

    见到杜老弟和大郎准备就绪了,枝儿赶紧去了堂屋请两位衙役准备启程,一番客套之后,杜老爹和大郎坐进了马车,那两个衙役到是坐在外面为父子两人驾车,送二人进城。

    杜沈氏和枝儿姐弟三人在门口,大家满是喜悦的送两人离开,心里都充满了期待,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一家六口人的最后一次团聚。

    “枝儿,趁着天好,我去洗洗衣裳,你们姐妹俩也忙活了这些日子了,在家歇歇吧。”见马车走远了,杜沈氏准备去河边。

    “娘,这刚下过雨,路滑水深的,还是···”

    “没事!我有数!再说,这阵子老下雨,没法晒,你爹和二郎的衣裳到是将就着洗了晾了,咱三个的衣裳攒了好几件了,趁着阳光好,赶紧洗洗。”杜沈氏倒是不当回事。

    “娘,这雨刚停,河水能用吗?怕是净是泥沙吧?”枝儿清楚的记得前几天替爹爹去河堤的时候,看到的景色,那河水简直就是泥黄色的,那样的水,又怎么能洗衣服!

    “这都一天一宿了,河水也该清了,我去看看,实在不行再说。”

    杜沈氏风风火火的朝河边去了,剩下枝儿姐弟三人,果儿从刚刚就一直欲言又止的,等杜沈氏走了,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大姐:“大姐,今儿没什么事儿了吧。”

    “恩,怎么了?”

    “大姐!”听到枝儿这么说,果儿的声音甜度又加了五个度数,一句大姐叫的要多甜就有多甜,让一旁的二郎都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忍不住插嘴:“二姐,你也太谄媚了吧!”

    “你闭嘴啦!”果儿听到二郎拆台的话,马上转头吼了一句,转过头,对枝儿时又是一副笑的像花儿似的表情,“大姐~~”

    “瞧瞧你这副表情,啧啧啧~~怎么啦?有事说事吧!”枝儿大概猜到果儿要说的是什么,可是看见果儿这幅谄媚撒娇的小样子,忍不住想逗逗她,故意装作不明白

    “大姐!我是想去找秀儿,我昨天就跟她约好了。”被大姐这么一问,果儿赶紧把目的说了个明白。

    “好啦好啦,去吧!”枝儿笑着答应了,“对了,可得记得带上你那块帕子哟!”

    果儿一听大姐答应了,顿时兴高采烈的,没想到大姐后面还跟了一句,听到帕子,果儿就明白大姐是故意的,果儿气恼的跺了跺脚,忍不住娇嗔了一句:“大姐最坏了!哼!!”扭头就向屋里跑去。
第四十二章
    “哟!杜娘子啊!你也来了?”杜沈氏刚到河边,便看见有不少人已经坐那了,这看见她来了,有人隔着老远便招呼她。

    “恩,这好容易天晴了,赶紧来洗洗衣裳。”杜沈氏一边答应着,一边往河边看去。“哎呀这河水····”映入眼帘的是昏黄的泥水,杜沈氏不由得有些失望。

    “上这儿吧,杜娘子,这边上还行,大家将就将就吧。”有那热心肠的边说着边让了个地方出来。

    “哎,谢谢了航!”杜沈氏一边应着,一边小心的往边上走。

    “你还客气啥啊!”众人手上忙活着,这嘴上也不闲着,现在杜家的事儿可没人不知道,见到杜沈氏,免不了说几句,“大郎这小小年纪的,就是秀才老爷了,你真是有福啊!”

    “就是哈!你啊,这辈子真是享福的命,相公有本事,这儿子更有本事!”说话的人心里是酸溜溜的,这都是乡里乡亲一起长大的,可是这杜沈氏就是这般命好。

    “对了,听说今儿县衙来人请杜举人了?”今早进村的马车村里不少人都看见了,原本还都疑惑是谁家的呢,这么大排场!结果停到了杜家门口,大家这一寻思,倒也不意外,满村也就杜家有这能耐了!后来里正他们从杜家出来,带回来消息更是让村里都沸腾了!是县令老爷派马车来接杜举人和杜秀才!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有那好奇心旺盛的,见到杜沈氏,免不了问个究竟。

    “杜娘子啊,你们家就是面子大!县令老爷有啥事啊?”

    “要是有啥好事,千万别忘了咱乡里乡亲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就是,有啥跑腿的,你说一声就成。”

    这话匣子一打开,大家衣裳也顾不得洗了,都七嘴八舌的打听情况。

    “嗨!都是王县令抬举。”杜沈氏尽力做出一副谦虚状。

    “抬举也就抬举你们家呢!到底有啥事啊?你就和我们说说吧!”有那平日里和杜沈氏处的好的,忍不住连声问道。

    被人一再追问,杜沈氏也是满心的骄傲,县令大人都派人来接自家父子二人呢!而且这父子二人是要与县令大人一起迎接知府大人的!满拜县也就自家有这资格!想到这儿,杜沈氏实在忍不住,准备显摆一二。

    “也没什么,就是王县令说过几日知府大人会来视察,让他爹和大郎去作陪了。”杜沈氏面上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嘴里吐出来的消息却是够劲爆。

    “啥?知府大人?哎呦····”

    “妈呀,知府大人,那是多大的大官啊!”

    “杜娘子啊!你们家真是天大的造化啊!”

    此话一出,不出所料的,河边顿时炸开了锅。这年头,见个县令大人大家都战战兢兢的,这知府大人可比县令大人还了得呢!杜家父子两人居然要跟县令大人一起去迎接知府大人!

    这河边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没多久就在村里传的沸沸扬扬!村里的乡亲们都知道了,杜家父子大造化,和县令大人一起去面见知府大人了!此事一出,满村的人有对杜家更是敬畏的,如里正和大部分的村民;也有埋怨嫉妒的,像沈家的婆媳两个;更有那心痒难耐的,这说的就是无计可施的杜良父子了。

    无论村里怎样议论纷纷,杜家父子二人都不会知道,两人正在去县城的路上,在经过约莫一个时辰左右的艰难跋涉,杜老爹父子俩终于进了县城,马车朝着县衙后衙而去,到了后衙,两位衙役便退下了,在门口迎接的是管家王三,他一边引着二人进屋,一边客客气气的跟杜老爹解释:“杜举人,小人恭候多时了!大人正在公堂处理公事,特命小人在此恭候您二人大驾!”

    “王县令太客气了!既是如此,”杜老爹一边说,一边停下了脚步,“我与小儿先去客栈安顿,等王县令处理完了公事,我们再登门拜访!”话音一落,杜老爹就转身准备往外走。

    “杜举人留步!”王三一看这父子俩这幅打算,赶紧出言挽留,自家老爷是打算给个下马威,免得这杜氏父子因此太过得意,可是没想到这下马威过了头了!“杜举人、杜秀才,县令大人早早就吩咐过了,请您二位这几日就暂住后衙。”

    “诶~这怎么好!有扰王县令的清净!我们还是···”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小把戏,杜老爹又怎会不明白。

    “大人已经命在下收拾客房,还请杜举人不要推辞!“王三一听,更是着急了,这杜氏父子要是走了,老爷非得把帐算到自己头上不可,因此挽留的更是急切。

    “这···”杜老爹一副犹豫的样子。

    “杜举人,还请您不要辜负大人的一片心意啊!”王三是好话说尽,好不容易把这父子俩留下,引路去了客房,安顿好二人,便急冲冲的去前衙跟自家老爷报信儿去了。

    “爹爹,您?”大郎看着王三火烧屁股似的一转眼没了踪影,忍不住把刚刚的疑惑问了出来。明明爹爹一早说过,王县令必会留他们住在后衙,爹爹就没有住客栈的打算啊!可是刚刚却说···

    “大郎!你啊,这为人处世上,还得好好磨练磨练,若是枝儿在此,必会明白为父的意思。”杜老爹有时候是真的很惋惜枝儿的女儿身,大郎虽是出色,书读的很好,但是,在人情来往上,却是比不上小两岁的枝儿,这考科举拼的是读书,可是做了官了,拼的就是这为人处世了!大郎在这一点上,还是有些稚嫩啊!好在年纪还小,自己还能慢慢教,慢慢磨练。看到大郎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杜老爹仔细讲给大郎听。

    “大郎,我们往常来这县衙,王县令都是极为清闲,怎么偏偏这次,就公务繁忙了?王县令所谓的处理公事,必是推脱之词,”看大郎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杜老爹说的更清楚了,“这次的事情,你也明白,是王县令亲自开口相邀,这是好事,也是王县令看的起我们父子二人,若是我一早知道消息,怕是我会自己开口,毛遂自荐。可偏偏是王县令先开口了,这····”

    “王县令是怕我们借此···所以刚刚那是下马威?”大郎也是一点就透。

    “没错!怕是王县令是担心我们太过张狂,因此先来了这么一出,压一压我们。”
第四十三章
    几日后的晌午,杜家母女四人吃完午饭,便坐在炕上闲聊松散松散。这几日,枝儿家简直就是客似云来。自从杜老爹和大郎被迎去了县城,杜沈氏在河边洗衣服,把消息散出去的那天起,杜家便热闹的很,上门的是络绎不绝,也是因为杜家只剩下枝儿母女,唯一在家的男丁二郎岁数又小,这上门的便鲜少有一家之主们,多是当家的媳妇来套近乎,有妯娌几人一起上门的,也有婆媳携手而来的,形形色色各种理由各种目的,套近乎拉关系为家里谋前程是基本目标,为了这个,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一把鼻涕一把泪陪杜沈氏回忆当年的,有连吹带捧死夸大郎有出息的,也有委婉暗示自家孩子有本事能帮上忙的。弄得杜沈氏和枝儿是忙得头昏脑胀的。

    “哎呀,下午应该没人来了吧?可算没事啦!这几天真是···”

    “你又没干什么!累的是娘和大姐!”

    “没干什么?!你哪只眼睛看见我闲着啦!我在灶房忙活的时候你没看见是吧!”果儿见二郎抹杀了她的劳动,顿时急了,声音也大了。

    “也就烧壶水吧你!娘才辛苦呢!还有大姐!”二郎是真心觉得娘和大姐不容易,每天要应付那么多登门的。最初的时候,娘让自己也陪在一边,这简直就是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这每次上门的至少是两个人,俗话说啊两个女人便是一千只鸭子,真是一点没错,东家长西家短,喳喳喳的,简直就是考验他的耐性!多亏了大姐,以他要好生读书的名义解救了他,二郎想到这儿,不由得感激大姐救他脱离苦海!

    听到二郎的话,枝儿是心有戚戚,任你是铁人呢,也招架不住每天七八波人上门,目的还都一样!不凑巧的话,两三波人赶在一起了,你说你儿子实在,我就说我孙子机灵,说着说着都能吵起来!真是···尤其是今天,那孙婶平常说话就嗓门大,这一着急,就和吵架似的!声音又尖又细,吵得她耳膜都疼!

    “行啦,你俩都消停会儿吧!别吵吵了!”枝儿看着杜沈氏疲惫的脸色,一边出声制止了果儿和二郎的争吵,一边对着姐弟俩使了个眼色。

    “娘~~”被大姐这么一说,姐弟俩都看见了杜沈氏倦怠的脸色,想到刚刚两人的争吵,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杜沈氏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门口传来了声音

    “芳儿?在家不?”

    “是你姥姥!”杜沈氏一听,是自己娘亲的声音,忙翻身打算下炕去迎迎。

    可惜被枝儿眼疾手快的按住了,“娘,我和二郎出去把姥姥迎进来,你在家吧,都是自家人,不用讲究那些虚的,果儿,去厨房抓两把果子来。”

    一出屋子,枝儿就看到,在门头房的是姥姥大沈高氏和舅母沈高氏,枝儿赶紧急走几步,出声招呼:“姥姥,舅母,你们怎么来了?”

    “没啥事,我们来找你娘。”说话的是舅母沈高氏,她脸色有些不自然,看见枝儿,她就想起自己相公说的话,那天公公和婆婆吵了一回,晚上就祖孙三人去了杜家吃酒,第二日公公把柱子支了出去,明明白白的跟婆婆和自己说,以后别再打枝儿的主意,杜家不愿意。杜沈氏清清楚楚的记得公公的话“两家结亲的事,以后别再提了,以女婿的心性,就是不结亲,也会帮扶这咱家。”这几句话,浇的沈高氏心头哇凉哇凉的,就觉得是小姑子从中捣鬼,看不起自己的宝贝儿子,这回看见小姑子没出门迎自己婆媳两人,心里的火气蹭蹭的往上冒,忍不住挑刺“枝儿,你姥姥上门了你娘咋不出来迎迎?”

    “舅母,娘这几天累狠了,在屋里歇着呢!刚刚非得出来迎迎姥姥和你,让我给拦下了,都是一家人的,不用讲究那些子虚头巴脑的。”枝儿怕引起误会,赶紧解释,这万一姥姥不高兴了,伤心的还是娘。再说了,枝儿也知道舅母的敌意从哪儿来得,大郎把事情的原委跟她说过,当时就把枝儿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她可是把柱子当哥哥的,这表哥表妹的天作之合,枝儿真是敬谢不敏。

    “姥姥,舅母,进屋吧!”看见大姐和舅母之间诡异的气场,二郎乖巧的出声请二人进屋。

    “娘,嫂子,你们怎么来了?赶紧进屋。”杜沈氏到底还是出来了。

    “妹子啊!哎呦···”沈高氏还打算说几句,被婆婆暗地里拧了一把,只好不甘心的收了声。

    “娘,你有什么事你让柱子来说声不就完了!怎么还自己亲自来了”进了屋,大家刚安顿下,杜沈氏就忍不住问自己老娘。

    “也没啥事!”大沈高氏看见媳妇跃跃欲试的样子,忍不住瞪了她几眼,没眼力劲的!哪有一上门就说事儿的!“芳儿啊,你爹回去都和我说了,都是娘钻了牛角尖了,这事儿就算了吧,柱子还是你侄子!你别怨娘!”说到这个,大沈高氏其实是心有不甘的,可惜自己老头子说的清楚,这女婿不愿意,谁也没法子,原来女婿还愿意帮衬柱子几把,可是自己这么犟下去,事情非但成不了,还得惹怒女婿,要是惹怒了女婿,到时候一撒手,什么不管了,可就真是哭都没地哭了。

    “娘,咱家就柱子这一根独苗,只要有我在,您就放心吧!”杜沈氏也不愿和娘家闹得太僵了,娘有再大的不是,那也是自己的亲娘啊,自己哪能不管娘家呢!

    “妹子啊!你也说了,柱子是你的亲侄子,你不能不管他,那这回,妹夫和大郎遇上这大好事,你咋也不知道拉柱子一把!”听到杜沈氏这么说,沈高氏自以为抓了理,毫不客气的埋怨上了,“妹夫和大郎去见知府大人,这是祖上烧了高香了,有这露脸的事儿,你咋不说声,让柱子一起去?柱子机灵嘴甜的,这村里谁不夸啊!要是去了,肯定能给知府大人留个好印象,谋个好前程!这样的好事,你咋不多为娘家想想!”

    “你嫂子说的没错,芳儿,这样的机会,过着村就没这店了,你赶紧捎个口信通知大郎一声,趁着知府大人没来,让柱子赶紧去。”大沈高氏也一脸理所应当的开口了,不仅开口了,还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对了,把你们家牛车借给柱子吧,别等赶不及,再说了,柱子这么行步走去,也不好看。”
第四十四章
    此话一出,不止杜沈氏,就连一旁的枝儿直接被姥姥婆媳两人不按常理出牌的这一出惊住了!这··这··这也太自我感觉良好了吧?王县令为什么单单邀请杜老爹和大郎?还不是因为两人都有功名在身!大郎年纪轻轻就是秀才,前途可期,杜老爹是举人,可以见官不跪,柱子算是哪门子人物啊!还真以为知府大人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到的啊!再说了,这不是件小事,杜老爹又只是作陪,怎么能做主带着柱子去?退一万步讲,就是柱子和杜家父子一起去了,柱子一介白身,知府大人凭什么看得起他!机灵嘴甜?满拜县机灵嘴甜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知府大人凭什么会对柱子高看一眼?姥姥和舅母实在是太想当然了吧!枝儿心下腹诽不已。

    “就这么定了,芳儿啊,你准备准备牛车,你嫂子回去跟柱子说声!”大沈高氏似乎是没看到枝儿母女犹如石化的表情,自顾自的就把事情定下了。

    “娘,嫂子,你们等等。”听到大沈高氏的话,杜沈氏也顾不得震惊了,连忙阻止。

    “怎么了?”沈高氏看到杜沈氏有意拒绝,忍不住看了婆婆几眼,见婆婆也有些不高兴,便大胆的嘲讽了几句,“妹子,你刚刚还说以后会拉拔柱子,现在这么个事就不愿帮忙了!”

    “娘,这真的不是个小事···”杜沈氏很是着急。

    “行啦!你就说你干不干吧!让你帮扶帮扶娘家你就这么不愿意啊!一回回的,你说你哪次顺着我了?这回你再··”大沈高氏这些年对女儿的意见也是越来越大,女儿过的好了,就该好好帮帮娘家,可自家这个倒好,不说以前,就这几年吧,让她出钱给柱子做生意她不肯,跟她聘枝儿给柱子她不愿,这回,难得机会,要是柱子能入了知府大人的眼,她就是以后去见老沈家列祖列宗也能挺直腰杆了!可是她还找理由不干,真是个白眼狼。

    “姥姥,不是娘不帮柱子哥,是王县令只请了爹爹和大哥去,柱子哥···”枝儿看到杜沈氏被姥姥挤兑的上不来话的样子,忍不住帮杜沈氏说了几句,万一杜沈氏扛不住姥姥和舅母的胡搅蛮缠答应了,这打乱的可是爹爹和大哥的大事。

    “大人说话,小孩子家家的,插什么嘴啊!枝儿,这没你说话的地儿。”沈高氏是借着机会把杜家拒婚的气撒到了枝儿的头上。

    “嫂子!他爹在家的时候,有事还和枝儿商量呢!怎么到了这会儿她还不能说话啦!再说了,枝儿说的是实话!”杜沈氏听到嫂子说了语气不善的吆喝枝儿,这火气也蹭蹭的上来了。

    “也就你们家惯得!一个姑娘家家的,什么事情也敢掺和!”

    听到这儿,一旁的果儿忍不住准备出声反驳,在她心里,大哥大家是最棒的,舅母对大姐这么指指点点的,她又怎么忍得住!枝儿眼疾手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