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新梦-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她早就想回金陵了,兰哥儿在那边虽然有贾琏照顾,但她还是不放心。
贾琏因为受家里的牵累,早就被撸了官职,贾家的产业不管是京城还是金陵都被抄了,贾琏现在不过是靠着先前转移掉的一些财产和凤姐儿的嫁妆过日子。
这也是为什么贾政王夫人等不回金陵的原因,回去了说不定也是喝西北风,还不如留在京城呢。至少还有探春……
谁也没注意到站在门口的宝玉。
宝玉看了里面的人一眼,转身离开。
自从贾家出事之后宝玉就几乎不说话了,而大家都忙着,没有谁再注意他身上这些小细节。
熙燕和探春出门的时候就看见拦在前面的宝玉。
“二哥哥!”探春看见宝玉瘦成这样,心中难免悲伤。
宝玉冲她点点头,转头看着熙燕道:“燕妹妹,我有话想和你说。”
熙燕就看了探春一眼,微微点头,随着宝玉到一边。
宝玉看着跟前的池塘,心神不知放在了哪里,良久不说话。
熙燕只静静地站在他身后看着他。
宝玉心里有很多的话对熙燕说,这些日子来,他的脑海中总是忍不住回想起以前熙燕假设的那些事。他不知道熙燕是一早就猜到了这个结局,还是只是碰巧。但他是真心认真去思考那些问题了。
如果贾家败落,如果没有了这个遮风挡雨的大树,他要怎么办。他要怎么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他要怎么保护自己的父母妻儿,自己的妹妹!
他不会经商,更不会当官,以前富贵闲人的梦也全都破碎了。
他足足用了半年的时间来思考自己能做什么,能为家族做什么。燕妹妹说的对,这个家族千不好万不对,但对他并没有亏欠。
宝玉释然的一笑,转头对熙燕道:“多谢你了!”
熙燕看到他眼中的坦然,心中微松,点了点头,也不说再见,转身就离开。
宝玉已经长大了。
黛玉给贾家的庄子是新买的,有了这些资本和王夫人转移走的财产及宝钗的家资足于过得很好了。
宝玉回到金陵之后就醉心于教学,他虽不喜欢四书五经,但不代表他不会读,而且因为他不拘一格,教出来的学生偏向机智,加上有他时不时各种奇怪的问题,底下的学生比起其他人来又有一番急智。
十几年的时间他的名下就出了不少的举人进士,又因为他不愿为官(不管是自身还是朝廷不愿意),倒是成了难得的名士。
而贾家也正因为他,在离开几十年的故乡金陵得以站稳脚跟,培养后辈,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熙燕才从贾府回到平阳侯府,在二门处就看见一个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熙燕瞪大了眼睛,惊诧的问道:“佑哥儿?你怎么回来了?”
佑哥儿张了张嘴巴,半响才懦懦的道:“姐姐,我,我有话要和你说。”
熙燕就板了脸,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后带头往后院走去。
熙燕在后院有自己的书房,她端坐在书桌后面,沉着脸看佑哥儿。
服侍的冬梅和紫萍对视一眼,就带着屋里的小丫头们退下去。门轻轻地关上,熙燕脸上就带着些怒气问道:“你知不知道接下来是什么时候?”
佑哥儿羞愧道:“我知道,姐姐放心,等京城事毕,我立马回姑苏去考试。”
“现在都五月了,离秋闱还有三个月,从北到南,你如何赶得及?若是再生病了怎么办?”熙燕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气,问佑哥儿:“你回来到底是有什么事?”
佑哥儿红了红脸,熙燕顿时有些狐疑。
佑哥儿深吸一口气,真诚的看着姐姐道:“姐姐,我,您给我和惜春妹妹定亲吧。”
熙燕就张大了嘴巴。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晚上就只有这一更了,我在准备新文,所以这几天的更新可能会慢些。
☆、第一百五十章
熙燕没想到佑哥儿急匆匆的回京就是为了这事。她脸上神情稍缓;“就算现在贾府被抄家;你也依然不改主意;”
佑哥儿就郑重的道,“姐姐,我喜欢的是惜春妹妹这个人;以后她没有娘家撑腰,就由我来做她的靠山。姐姐说过,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为妻儿,为家里人撑起一片天的。”
熙燕满意的一笑,“你既拿定了主意,以后就不要反悔,记得你今天说的话;以后你若是辜负了惜春,我第一个不饶你!”
佑哥儿没想到事情这么简单就通过了,一时痛快的应了。
熙燕就问他是否告诉了三爷爷等人。
佑哥儿就低下头,他是一到京城就跑来找姐姐的,竟然忘记去找三爷爷他们了。
熙燕微微皱眉,道:“那你还不快回去请安?我回头亲自去和三奶奶说,然后再决定去贾府的事。”
贾府就算是要搬回金陵去,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回去的,所以时间倒是还充裕,只是佑哥儿这里却等不得。
错过了这年的秋闱就得再等三年。
做官不做官的熙燕觉得很无所谓,不过佑哥儿能走上仕途自然最好。
想到前世考公务员的大多是二十三四岁以上,也许佑哥儿能等到下一届?
熙燕就将自己的想法和佑哥儿说了。
佑哥儿立马板了脸反对,“姐姐,我赶得及的。”对于入仕,他的执念要比姐姐要深。
他想要成为姐姐的依靠,也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完成父亲的理想。这次他因为是跟着林慧跑到山里去找隐居起来的名士,等出山之后才知道贾家出事了。因为惦记惜春这才急急地往回赶,不然他不会冒赶不及秋闱的危险回来的。
熙燕知道他的执念,并不强求,只是让他回去给三爷爷他们请安。见他面上为难,到底不忍心,让春兰去吩咐马车,她和佑哥儿一块儿回去。
佑哥儿就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头。
熙燕一直在安平街呆到夜里,就有小丫头来报:“姑奶奶,姑爷来接您了。”
李氏就笑道:“姑爷现在在哪里?”
“去给老太爷们请安了,现在正在书房呢。”
李氏点头,拍着熙燕的手道:“你先回去,孩子们一整天都没见过你,怕是闹起来了。”说着就要起身送熙燕出去。
熙燕连忙按住她,“祖母,您坐着,让嬷嬷送我出去就是了。这次是佑哥儿思虑不周,你们只管罚他,让他记住找一个教训才好。”
“我们知道,你放心吧,等你三爷爷和六爷爷商量好了,我们再给你回信。”
熙燕点头。
夏云天已经在马车上等着了,见妻子脸上有些疲惫,就心疼的摸摸她的眉角,问道:“是不是累坏了?”
熙燕就靠在夏云天的肩膀上,“是有些累了,实在是没想到佑哥儿会回来了。”
夏云天就想到刚才书房里奇怪的气氛,问道:“佑哥儿怎么突然回来了?”
熙燕将佑哥儿想要求娶惜春的事说了,叹道:“他们从小就玩得开,我也算是心有所感,只是我想着佑哥儿和惜春年纪还小,所以才没提,只是没想到这小子一声不吭的就跑回来了。”
夏云天就笑道:“我倒觉得他不错,若是那位四姑娘好,就说给他就是了,我们家也不盼着用佑哥儿联姻。”
熙燕很喜欢夏云天说的我们家,就高兴地点头道:“我的意思也是将婚事定下来也好让他安心去考试。”
王家书房里,看着佑哥儿消失的背影,三爷爷就失望的叹了一口气。
六爷爷皱紧眉头,道:“三哥,你既然不喜欢,干嘛要同意?”
三爷爷就叹道:“这就是血缘天性了,佑哥儿这几年与我们相处的时间不知要比燕姐儿多多少,只是一旦有事,佑哥儿首先想到的还是燕姐儿。既然他喜欢,不如就成全了他。”
六爷爷沉默下来。
要说不伤心不嫉妒是不可能的,不过他们心中都明白,熙燕对佑哥儿的精心并不比他们少,所以对佑哥儿下意识的偏颇也能理解。
到底还是要自己养着的才好。
俩人心中都期盼起来,若是佑哥儿能很快有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还能带上几年,也算是享了天伦之乐了吧?
这样想着,对佑哥儿选择贾家人也就不排斥了。
过了几天,得到准信的熙燕就赶紧去安平街贾家租的院子。
听说熙燕要找尤氏,王夫人和宝钗都有些奇怪。熙燕养在西府,虽然和尤氏等也有往来,却不如这边亲近,怎么想起要见尤氏了?
尤氏也有些奇怪。
但她还是换了一身衣服出来接待。
熙燕就起身行礼,“大嫂子!”
“快起来,”尤氏一把抓住熙燕的手,拉她在旁边坐了,笑道:“你我还要行这样的礼?快坐下说话。”
熙燕抿嘴一笑,也不打机锋,直接问道:“今天来却是有一件事要求大嫂子的。”
尤氏心中疑惑,就问:“什么事?”
“不知大嫂子对四妹妹可有了安排?”
尤氏一时没读懂,说道:“自然是一起回姑苏的。”还是身后的大丫头心中一动,悄悄地在旁边示意她。
尤氏一愣,心中隐约有些猜测,却又觉得不可能,迟疑的问道:“燕妹妹的意思是?”
熙燕就笑道:“大嫂子也知道,我家佑哥儿和四妹妹年纪相当,如今也正到了说亲的时候,我心中思来想去,想着四妹妹脾气好,又是从小和佑哥儿一块儿玩的,说不定以后能容他那些怪脾气,所以来听听您的口风。”
尤氏眼中一热,忙低下头去掩饰。
比起荣国府,宁国府所遭受的损失更重。
西府好歹还有贾政贾琏和宝玉保存下来,内宅又有能干的凤姐儿和宝钗,更别说宝钗的嫁妆,王夫人转移走的财物。可他们东府人丁本来就单薄,贾珍当初又太过荒唐,就是贾蓉,也是因为提前被送走,又花钱打点,这才逃过一劫,但家资俱都被抄没,可以说他们宁国府几乎没有什么可坚持的了。
这时候熙燕肯和他们结亲可以说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黛玉虽然说那几个庄子是给全族的人使用,但谁都知道,黛玉是西府的表姑奶奶,东西也是直接交到贾政手上的。谁知道他们东府跟着回金陵后会不会落得旁支的下场?
所以此时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尤氏是想也不想的就抓住了,她按了一下眼睛,强笑道:“妹妹不嫌弃我们是戴罪之身就好了,佑哥儿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没有比他更好的孩子了。我们自是千愿万肯的。”
熙燕就笑道:“那我们就选一个好日子将庚帖换了再下定,也好让那臭小子安心去考试。”
尤氏一愣,“佑哥儿不是去岁就去了姑苏了吗?”
熙燕就道:“那孩子想念他几个外甥了,所以想赶回来看他们抓周,偏路上耽搁了,晚了一天。”
尤氏却知道佑哥儿早在大半个月前就让人将抓周的礼物送来了,又怎么可能人晚了大半个月才到?
心中若有所思,脸上的笑容更甚,心里就微微松了一口气。
等熙燕一走,尤氏立马去后院看惜春。
因为贾府出事,惜春整个人都安静了不少,人也瘦了一圈。
见尤氏进来,起身行礼后静静地站在一边,尤氏就拉着她的手,让入画等都下去了,这才低声道:“好妹妹,你算是熬出头了!”
惜春疑惑的看着尤氏。
尤氏就摸了她的头叹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当初你大哥就想等你长大后配一个家世人品都好的,也亏得他有这个心思,这才耽搁了下来。我原先还怨他,现在却要感激他了。就是再好,他家若是嫌弃起咱们家来,你就算是勉强嫁过去了也不好过。”因为落败而惨遭退婚的人,古往今来的例子不要太多。
惜春涨红了脸,隐约猜到大嫂为什么会这么说,心中暗道:若是他们逼我嫁人,大不了绞了头发做姑子去。
尤氏则开心的握紧了惜春的手,低声道:“才刚你燕姐姐过来了,要为你和佑哥儿说亲。若是以前,你大哥定会看不上他,你好歹是我们宁国府的嫡小姐,可今时不同往日,好在你们是一块儿长大的,他家人事又简单,你又从小在你燕姐姐跟前长大,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归宿了。”
惜春一时怔立当场。
她是喜欢佑哥哥的,只是在宁国府被抄的那一刻她就知道不可能了。她是罪臣之妹,为官之人谁愿意娶她?而佑哥儿的理想她却是知道的。
尤氏只当她是欢喜呆了,就擦擦眼泪起身道:“你放心,这门亲事我们一定要办得体体面面的。”就算贾家现在败落了,但惜春的身份摆在那里,以贾家诸位小姐的身份来看,惜春的地位还远在入宫做了贵妃的贾元春之上呢?
贾政不敢太过委屈惜春。
尤氏一走,入画就进屋,她跪在惜春跟前哭出声来,“姑娘,您总算是熬出头了。”
惜春眼里的泪水哗的就下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也只有这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很久以后;佑哥儿想起那个晚上的时候依然冰冷如斯。
他不是没想过要拒绝的。夏家的恩情再重要;夏表哥再好也没有自己的姐姐重要和好的。若是用他自己的命他自然是没有二话;可是姐姐……
佑哥儿对母亲并没有什么印象,父亲虽然疼爱自己,但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就一直是在为母亲请医问药,或就是在教导姐姐一些他听不懂的事。
他的生活,他的学习,都是姐姐在教导。
如母,如父,
可如今姐姐却宁愿冒险,也不愿要这个他可能一生也用不上的药。
佑哥儿握紧手中的盒子;对自己的身体无比的厌恶。如果他不是从小有这弱症,如果以前他再争气些,哪怕将是练武将身子锻炼好,如今就算是剩下四分之一也凑够了一半,足于救人了!
佑哥儿就这样坐在黑暗中,看着外面黑暗的天际,觉得自己也要被黑暗湮没。
冬梅和春兰对视一眼,心中皆有些忐忑,冬梅给春兰使个眼色,春兰就去拿放在灶上的炖品,冬梅则上前劝道:“少爷,您还是睡一下吧,姑娘福星高照,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佑哥儿摇头,“你和春兰先下去歇息吧。”
春兰将炖品拿上来,劝道:“少爷,那就先吃点东西吧。”
佑哥儿只低头。
心中就突然恼怒起来,咬牙想到,等夏云天回来他一定要他好看。
已经破晓,姑娘却还没有回来,冬梅和春兰心中都有了不好的预感,都担心的看向少爷。
佑哥儿脸色苍白,手脚冰冷的看着外面的那一缕曙光,艰涩的道:“姐姐说过,要等到午时的……”心中却明白,如果天亮之后熙燕还不能回来,那活着回来的几率只会更低。
佑哥儿只觉得嘴里有些腥甜,他强压住咽喉的那股气,姐姐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他更好的活着,他怎能再有事?
冬梅和春兰都不由红了眼圈,强笑道:“少爷别急,姑娘也说了要到午时的,说不定是被什么绊住了。”
佑哥儿点头。看着外面的那道曙光不语。
直到天色大亮,熙燕仍然没有回来,佑哥儿坐在椅子上不言不语,春兰和冬梅暗暗着急起来,这时候已经过了给两位太爷和老太太请安的时间了,要是再不去,只怕老太太就要叫人来问了。
佑哥儿却突然起身,弹弹衣摆,淡然道:“该去给老太爷和老太太请安了。”
春兰和冬梅一惊,连忙要跟上,佑哥儿却挥手道:“你们在这儿守着,我自己去。”
春兰和冬梅就担忧的看着佑哥儿的背影。
李氏正奇怪今日熙燕和佑哥儿怎么还不过来请安,正担心俩人是不是生病了,佑哥儿就过来了。
佑哥儿一如往常一样给李氏请安,有些歉疚的道:“昨日我得了先生的一篇题目,一时心急,就连夜找了姐姐讨论,姐姐帮我查了一晚上的资料,所以我就没让冬梅和春兰叫姐姐,所以来跟祖母请个假。”
李氏是知道昨晚佑哥儿留宿熙燕院子的事的,闻言笑道:“我还当什么事,这几日燕姐儿的确也够忙的,就让她多睡会,只是以后你再不能如此了,有什么事还是等白天了再说,免得又累了你姐姐。”
佑哥儿连连应下。
六老太爷听说就赞了一声,“到底是我孙女,就是能干!”
三老太爷则失笑道:“你也太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就让人去熙燕屋里传话,就说让她多休息两天。
佑哥儿和李氏一块儿用完饭,这才如往常一样慢悠悠的往自己的院子去,此时已经辰时三刻了。
庄胜却突然从外面进来,快步走到佑哥儿身边,低声道:“少爷,姑娘回来了!”
佑哥儿就只觉得自己的心几乎要蹦出胸膛,他一句话都说不出口,直接大步往门口走去,因为太急,脚下还有些踉跄。
熙燕坐在马车里,由着婢女给自己换上衣服,听到外面佑哥儿的声音,这才撩开帘子出来,一整夜的奔波让她的脸色有些苍白。
佑哥儿却觉得这时候的姐姐是那么的漂亮,他开心的咧开嘴笑。
熙燕也不由的抿嘴一笑,只觉得昨晚上的一切都值得。
佑哥儿上前扶住姐姐的手,将她带进府里,注意到姐姐苍白的脸色,心里给夏云天又记了一笔,至此,佑哥儿正式走上刁钻小舅子的路。
夏云天回来的时候看见沉着脸的佑哥儿,一时还有一些反应不过来。佑哥儿对他一向儒慕,才两个月,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佑哥儿一连半个月都对夏云天没有好脸色,而已经知道内情的夏云天自然是百般讨好小舅子。见佑哥儿不像以前一样埋头读书,而是每日都找时间出来练拳跑马,虽然他不知具体原因,但也猜出他是为了强身健体。
他本就是练武之人,对这方面自然比佑哥儿在行,就给佑哥儿找了一个武师,道:“你的身体不适于练拳,倒不如练剑。我给你请了一个武师,你且和他学一学。”
佑哥儿就有些便扭,他还没想过要原谅夏云天,姐姐虽然没说,但他也猜的出来,姐姐肯接受夏家的婚事,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他对夏云天的好感。他觉得是自己害了姐姐。
即使现在大家都平安无事,但以现在夏家的权势来说,以后说不定还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夏云天微微一笑,并没有强求,只是道:“我会照顾好你姐姐的。”他眼里微微闪过寒光,“有些事情可再一再二,却不可再三。”
佑哥儿有些诧异的看着夏云天,据他所知,夏云天一直秉持的是退让的态度。毕竟如今太子还小,皇上正当壮年,若是太子的外家太过强势,只怕会给人一种外戚当权的感觉。嚣张聪明的外戚一般都蹦跶不了多长时间的。
夏云天就笑道:“有些方法对聪明人有用,有些却并不领情,那就只有进步。这世上的事都是不进则退。”
佑哥儿沉吟,“只怕殿下以后长大会怪罪你。”夏家太过强势,难过的还是宫里的太子。
夏云天却神采连连,“殿下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坚强。”
太子幼年启蒙时,皇上还是四皇子,那时的他哪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不过是下衙之后考校一下孩子的功课罢了。太子对皇上有儒慕之情,却还远远及不上皇后的母子之情。
更何况,太子一向友爱三皇子和五皇子,特别是五皇子,因为生来体弱,太子一向对他怜惜。
五皇子四岁开始识字就是太子亲自教的,不管皇上心中有多少的思量,那个晚上不仅在皇后心中留下了痕迹,在太子的心中也依然不能抹灭。
佑哥儿这才略微放下心防,接受夏云天的示好。
夏云天推荐的武师被聘请到王家,黛玉知道了就笑道:“古人学习六艺,如今这人为了科举入官已是荒废了,佑哥儿能捡起来实是大幸。”
在一旁捧着苹果啃的生哥儿闻言,就讨好道:“姐姐,那我也要练剑。”
黛玉看着他肥嘟嘟的脸笑道:“这自然好了,回头叫大哥也给你请一个武师。”
熙燕则道:“既然要学,不如就让生哥儿和佑哥儿一块学,有人一块儿督促着,也难免他们偷懒。”说着掐了一下生哥儿的脸,叹道:“我怎么觉得又胖了一圈?”
黛玉脸上就掩饰不住担心,“我也是这样说,不管怎么拘着他不让他吃都没用,他总能想出办法来弄吃的。”黛玉知道生哥儿这样全都是因为小的时候饿狠了,这是一种本能的习惯,也因此,兄妹几个对生哥儿都很宽容。
佑哥儿在一旁听了就不怀好意的看了生哥儿腰上的肉一圈,笑道:“林姐姐放心,你将生哥儿交给我一个月,我保证让他瘦下来,而且还不会饿着,健康减肥!只是林姐姐得听我的。”
黛玉就好奇道:“你有什么主意?”
“反正生哥儿也是拜我六爷爷做先生,每日都要去我家读书,不如就让他搬过来和我同住,我们同吃同睡,一块儿念书和练剑,我就不信改不过来。”
生哥儿看着佑哥儿的眼睛就生生的打了寒颤,只一个劲儿的摇手,正要拒绝,黛玉已经一口应下,“这样好,我和大哥二弟三弟他们都舍不得下手,不如就让佑哥儿来。只是佑哥儿不去和陈老先生上学吗?”
佑哥儿就笑道:“先生他回乡祭祀去了,没有一两个月是回不来的,他将几位师兄也带出去了,顺便游历一番,所以我现在也是跟着三爷爷和六爷爷念书。”
黛玉就松了一口气。
佑哥儿则拉着生哥儿出去,督促他立马收拾东西搬过去。
日泉见了也笑嘻嘻的拉着月泉去帮忙。
月泉难免好奇,“我怎么觉得佑少爷变了一些,变得,变得……”狡猾了些。他也没法形容那种感觉,反正就是觉得这个佑少爷不像是以前的佑少爷了。
他更喜欢以前的那个佑少爷一些。
日泉是伺候佑哥儿的人,他的感触自然更多些,他道:“我们家少爷不过是长大了,以后你们家少爷也会长大的。”
月泉就更加糊涂了,为什么长大的佑少爷会是这个样子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尤氏才离开惜春的房间;贾府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此时的贾府不过是一个三进的院子;东西两府的人一块儿住在这里,根本就没了什么秘密。
对于惜春和佑哥儿的婚事;王夫人心思复杂;却也没说什么。宝玉是纯粹的为惜春高兴;而宝钗和贾政也很高兴;他们的第一个念头是;贾家和夏家的关系又巩固了一层。
因为要让佑哥儿快点儿启程,所以熙燕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找了一个口碑良好的官媒,合过俩人的八字后熙燕一天都没有耽搁;直接过来下定。
因为佑哥儿和惜春年纪倒是还都小;所以也不着急。
下定之后熙燕就送佑哥儿离开。
贾家的东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也过来和熙燕告辞。
熙燕就让冬梅带了东西去送几人,私下里给了惜春一个匣子。
她并没有亲自去送人。
贾家一旦离开京城,以后再回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熙燕一直不喜欢那种氛围,所以她直接拒绝送行。
宝玉就站在江边叹道:“燕妹妹和林妹妹还是一样,最是伤别离。”
宝钗在一旁不说话。
贾家登上船离开了。
熙燕本以为一切事尽可以好好休息时,王化过来找她了。
几年不见,曾经的少年已经长成了大人。
王仞是跟着佑哥儿一块儿去的姑苏,王家出事后他本来是要赶着回来奔丧的,但王化直觉觉得不对,就强令让人带着王仞离开姑苏,暂时不要和京城联系。
现在王家也被抄家了,因为他没入仕,被关了几天后就放出来了,现在他要带着父亲的灵柩回姑苏。他这次过来是和熙燕告别的。
不管以往有多少恩怨,父亲已经死了,而父亲所亏欠的他也会尽量去偿还。
熙燕却对王化没有偏见,而且,当年他们还合作过,所以对于王化提的补偿,熙燕并不放在心上。她肯见王化,也不过是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帮助他的。
毕竟,从血缘上来说,他们还是堂兄妹,而且佑哥儿又和王仞交好,和王子腾的矛盾,熙燕并不会带到王化等人身上。
不过王化在这一点上显然很固执,并没有接受熙燕的帮助。
王化前脚刚走,夏云天就下班回家,在门口和他碰到就说了几句话,回来就感叹道:“王化倒是继承了王子腾的心机果断,却没有王子腾的心狠手辣,以后王家说不定能走得更稳。”
熙燕点头,问起张仕成调任的事。
齐国公府也被人弹劾,牵扯到以前叔叔算计侄子爵位的事,皇上将张家的爵位收了回来,却不说再传给张仕成大哥的事,很多人心中都明白,皇上不过是借此收回齐国公的爵位,并不是要替张仕成和他大哥主持公道,所以以后怕是就没有齐国公了。
因为张仕成一直和他叔叔站在对立面,之后更是带着他大哥一家搬出齐国公府,所以即使之后又查出齐国公府犯的许多事,他也没有受到牵连。
这次张仕成调任不管是皇上为了补偿他们那一房,还是因为北静王势力削弱将他调回,反正张仕成是要离开北疆回到关内,并且官升一级,算正三品的将军。
既然要调任回来,夏云天和张仕成都希望能找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所以这两天夏云天都在帮他走动。
“任令已下,是到太原。”
太原向来是兵家入主中原的必争之地,而且太原的发展也并不弱,在那不知比关外的北疆好多少。
熙燕嘴角微翘,“那探春是不是就留在京城等张仕成回来?”
本来贾家的事一完,探春就要回去了,只是张仕成这边又要走动,她干脆就留在京城,夏云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张仕成争取到太原去也是因为探春很会做人。
“他们家也没个女主人,张大哥肯定是要跟着仕成的,还有他的侄子侄女,这些都需要当家夫人操持,我看仕成来催促她上路的信就该到了。”
夏云天猜的不错,探春也意料到了,所以才从熙燕那里知道了消息,她马上就叫人收拾东西即刻启程。
探春身边带着的人对她都很信服,她才嫁给张仕成的时候自然也是有刁奴的,但探春本身就是刺玫瑰,更别说背后还有张仕成给她撑腰。而钱氏也站在她这边,所以没出两个月就将手底下的人j□j的服帖了,就连后来张仕成给她的护卫也对她敬重有加。
探春的动作很快,第三天就过来向熙燕告辞。
熙燕只好又送探春离开,这样一来,当年那些姐妹们竟然是各分东西,只有她一个人在这京城里了。
夏云天就扶了她的肩道:“等我手上的事完了,我也带你出去走走吧。”
熙燕强打起精神应了一声。却知道这件事怕是很困难。
夏云天自从改变心迹后就一直积极参加国家的建设。他和皇上的意见有不谋而合的,也有背道而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云天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熙燕甚至害怕过他变得不像他,权势比金钱更容易让人改变。
好在夏云天一直很清醒,熙燕也时不时的打着敲边鼓。
熙燕知道,夏云天先要清净下来,除非太子登基,然后他急流勇退。但皇上正当壮年,太子怎么可能那么快登基?
夏云天和熙燕回到家中,三胞胎一整天都没怎么见过父亲和母亲,见他们回来,就哭着朝两人张开双臂。
夏云天和熙燕就心疼的上前抱了孩子。
佑哥儿到底年纪还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