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新梦-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诗社过后,园子里又安静了许多,不知是不是那几日宝玉又找回了从前的感觉,如今上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宝钗见了劝了几次,只不见效,反倒越发让宝玉见了他就躲。熙燕见了知道宝玉的劣根性又跑出来作怪了,只是也只是心中一叹,并没有再去劝说他。

宝玉见了心中微松,却又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好在没两天刘姥姥正巧进大观园,众人玩闹过后宝玉也将那些心思放下了。

黛玉拉了熙燕回屋,将所有人都遣下,才打开首饰盒子,抽掉上层,从里面拿出一张银票来递给熙燕,“你帮我把它换成小额的银票吧。”

熙燕皱了皱眉,“林姐姐缺钱花吗?”

“我吃穿都在府里,又不出去,又有月例银子,怎么会缺钱花,只是生哥儿的花费越发大了,他又要出去应酬,一个月才二两银子顶什么用?我就想着把这银子化零了去给他使。”

生哥儿现在在外面交了几个小朋友,放学之后大家经常出去外面玩,或者中午的时候就留在外面和小朋友们一起吃午饭。大家出去逛街的时候看到喜欢的玩具,或是心仪的笔墨,都会掏钱买下。原来的月例就有些不够了。

“这一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姐姐要是今儿把银票拿出去了,明儿他们就知道了,这样不妥,”熙燕名下的产业一直赚钱,佑哥儿的花销也大,再过不久他可能还要和林远一块去姑苏考试,所以对如何将外头那些钱转化为零钱给自己使早已经驾轻就熟。

她将银票收起来,道:“我回头叫人给你换一千两的散钱出来,其他的你依然收着,虽然要给生哥儿,只是也不能太多,免得别人起疑。”

黛玉就笑道:“生哥儿又不在府里的家学上学,月泉又是林叔选的人……”

熙燕笑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夫人等人没有说,未必没有怀疑林如海私底下给黛玉留了钱,只是不好明问,可谁知道她们有没有暗查?

熙燕拿着银票去给庄管事,他们并不去钱庄兑换,这样大额的银票钱庄都是有记录在案的,贾家要打探也容易。

熙燕的田庄铺子南北皆有,只需在内部先换了,内部周转,只要出了京城再兑换,王夫人等人就是再聪明也想不到黛玉能到外地去换的。

佑哥儿坐在酒馆里,脸上的神情绷得紧紧的。

日泉就有些担心的看了又看,佑哥儿就不耐烦的挥手道:“一边去,不要在我跟前晃荡。”

日泉弯腰道:“少爷,这事我们还是告诉姑娘吧。大老爷这样找来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佑哥儿讥笑道:“还能是什么意思?不过是姨妈来看了姐姐一次他就紧张起来了,打量谁不知道他是废太子的人吗?”

“哎呦,我的爷,这话也是浑说的?”日泉着急的转了两圈,“只是这事不告诉姑娘,又该告诉谁去?也不知道是谁露了行迹,竟叫大老爷疑心三老爷给姑娘和少爷留下了产业。”

佑哥儿垂下眼眸,这件事只要用心好肯花费时间,也是可以查出来的。

姐姐被关在大宅门里,他又还年少,只要是外头的事就几乎是交给了庄管事,王子腾只要派人盯着庄管事,难保不会知道。

想到这里佑哥儿又松了一口气。

好在姐姐将外头的事都分给各个管事处理,只有自己处理不了的大事才会送信来京城。

而当初姐姐为预防万一,就没让庄管事直接和他们面对面的接触,只通过特殊的手段指挥他们,想来,王子腾还没发现,如今他才会突然来找自己隐晦的挟持他。

佑哥儿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实在是不愿再用这些事去打扰姐姐,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作为男子的他去做的。只是他一时又想不出主意来。

想了想,佑哥儿犹豫道:“不如我们去问问夏表哥?”

日泉迟疑,“这样好吗,毕竟是自家的事,让夏公子知道了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夏表哥是知道我们私下有产业的事的,更何况,我又不是让他帮忙解决,只是向他要个主意,就是没有主意,我跟他说说,说不定就找着办法了。”

☆、第九十五章

夏云天笑道:“王子腾不过是担心贾家;只要贾妃在宫里依然支持区贵妃,王子腾就会放下心来,他不过是未雨绸缪;你们不必太介意。”想了想又道:“这件事还是和你姐姐说一声吧;在这些事上她并不如一般的闺阁女子什么都不知道。”

佑哥儿心中就有些难过,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大伯找自己会扯上贾府和宫里的贾妃。

夏云天没有注意,只是拍着他的肩膀道:“你如今最大的任务却是好好读书,只要你有出息了;也就没人能随意欺辱你和你姐姐了。”靠人向来不如靠己,这也是他很欣赏王熙燕的一个原因。

佑哥儿最后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了姐姐,熙燕首先冷下脸来,有些生气的道:“既然出了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回来找姐姐;而是去找夏云天?”

可见真是生气了,以前姐姐都是叫他平阳侯的。

佑哥儿缩了缩脖子,“我是怕姐姐担心,也怕姐姐再和那边对起来。”

熙燕眯了眯眼睛,“是不是外头说了什么不好的话?”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佑哥儿没想到姐姐那么机敏,下意识的摇头道:“没有。”就在姐姐的逼视下低下头。

佑哥儿只好道:“外头倒没什么,只是几个亲戚家就说姐姐泼辣,心机深沉,小小年纪就敢和伯父伯母和叔祖母们顶起来……”

熙燕冷笑一声,“我不和他们顶起来,难道让他们拆了吃了,我还要对他们感恩戴德不成?”顿了顿,又道:“这件事不用理会,他们想说就说,他们要是敢传出去,我就敢拿王子腾侵占侄子财产的事来说。”

佑哥儿低下头。

熙燕叹息一声,“也是我不好,光让你念书了,有很多事情都没教你,以往是觉得你年纪还小,没必要,以后年纪到了,就是我不教,你也会懂的。现在看来却是要防着外人利用这个兴风作浪。王子腾的威胁你不用放在心上。他最多是怀疑父亲暗地里给我们留了东西,庄管事只打理京城的几个铺子,他就是知道了也没事,且此时他也没心思收拾我们,他这样不过是害怕贾家投靠夏家罢了,只要宫里的贾妃不动,他就不会动。”

佑哥儿眨眨眼,夏表哥也是这么说的。

熙燕就趁机教他,“你要记住,一个政客做某件事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王子腾是一个合格厉害的政客,他是废太子的人,虽然如今废太子被圈禁,但外头还有一圈人。我听说他如今有意给四姐和区家的三公子定亲。而在宫里,贾妃以区贵妃马首是瞻,如今区贵妃所出的六皇子不过一岁,区家就蠢蠢欲动,可见区家和夏家的关系了。这时候夏家却来给老太太祝寿,又当场认出我是苏老夫人的外甥女,而我和你打小在贾家长大,比起王家,我们对贾家的感情说不定还要更深厚些。”虽然他们的确没有什么深厚感情,但外人一定不会这么想的。

佑哥儿顿时了然,“他是借我警告贾府?”

“不错,所以这件事我们不说、不管,他们*干嘛干嘛,只要我们手脚干净些,不要他抓到把柄就行了。”

佑哥儿这下才放下心来。

正如熙燕所说,王子腾的确没管他们在京城的几个铺子,他那个弟弟那样精明,要是不暗地里给一双儿女安排一些东西,他还不放心呢。不过是几个铺子,如今他也不稀罕了,而且没得叫人说他谋夺子侄财产。

入冬之后,林远和佑哥儿打算启程去姑苏,为明年的考试做准备。这次佑哥儿是要考秀才,林远是要考举人。

贾母听说了,让人收拾出一堆东西送给俩人,又给了俩人每人五十两银子的土仪。

这次林远那么早下去却是为了拜访几个林如海介绍的先生,他希望今年能够一次通过。

而两个双胞胎弟弟被他托付给三爷爷和六爷爷。

一切安排妥当,林远这才带着佑哥儿启程。

夏云天去送佑哥儿,在码头碰见了熙燕,熙燕行礼道:“上次的事还多谢您指点佑哥儿。”

夏云天笑道:“你是他姐姐,自然是将他当做孩子来看,可我见他却很想独当一面的样子。如今他也有十二三岁了,这个年纪在世家中不算小了,你不能永远保护他。”

熙燕默然,她总是忍不住用前世的年纪来衡量这个世界的孩子,所以不管是对佑哥儿,还是园子里的女孩子们都是呵护居多,如今看来却是她的疏忽了。

熙燕感激的点头,“多谢你,我会好好想想的。”

夏云天点头,看向一边候着的马车,道:“快上车吧,别让他们等急了。”

今天来送俩人到码头的只有熙燕和黛玉及林家双胞胎和生哥儿,林慧和林智骑马守在一边,黛玉则和生哥儿坐在马车上等她。

熙燕点头,爬上马车,这才示意马车离开。

黛玉就好奇的问道:“那人是谁?你怎么下去和他说话了?”

熙燕将帷帽脱下扔到一边,“他就是我姨妈的三儿子,现在的平阳侯。佑哥儿和他处得来,这才来送别的。”

黛玉点头。

她们才在二门里下车就迎头碰上凤姐儿。

凤姐儿就笑道:“你们可算回来了,才出去一早上,老太太就从吃早饭时问,都问了五六回了,赶紧过去给老祖宗报个平安,也让我松快松快。”

黛玉见她面上有些疲色,就道:“可见是哄我们的,就是老祖宗叫,底下不是还有丫头?怎么要你跑来跑去的?我看你就是忙其他的忙坏了,将事情推到我们身上罢了。”

“你这张小嘴就是不会饶人。”凤姐儿掐了一下黛玉,才回过头来对熙燕笑道:“以后你可算是有依靠喽,我们家佑哥儿要变成秀才老爷,再下去就是解元老爷,然后就是状元老爷了。”

熙燕就笑道:“又在胡诌,佑哥儿才多大?”

三人边说笑着边往贾母的院子去。

等给贾母请安回去,熙燕就对凤姐儿道:“虽然过年事忙,但你也要注意身体才是,你肚子里现在可还有一个呢。”

凤姐儿答应了,熙燕却看得出她不过是敷衍,心中微叹。如果她没记错,凤姐儿的这胎是个男孩,却早早的就流掉了,就是因为忙的。

如今贾琏虽然依然好色,但却比先前好多了,大概是因为有了实职的原因,每天充实多了,想歪主意的时间就少了。

熙燕希望凤姐儿也能有些改变。

熙燕只好找了平儿,“你也多劝劝你主子,这时哪是好强的时候?她嫁进来都j□j年了,巧姐儿也五六岁了,总要有个弟弟吧?你也知道,我素来知道些医理,我上次见她的脸色就知道不好,只是上次惹了她生气,我想还是和你说一声吧。”

平儿心中感动,为难道:“我哪里不知道?她也想停下歇一歇,只是如今家里什么事都堆在她身上,她也是没办法。”

熙燕就有些灰心,挥手道:“既如此说那就算了,我不过是看在姐妹一场的份上提醒提醒你们罢了,愿不愿意听在你们。”

平儿没想到熙燕变得这么快,一时有些愕然。

熙燕就讥笑道:“这府里又不是只有你们奶奶一人,她要真愿意还真没什么事是她做不到的,不过是少管些事有什么打难的?只不过各人与各人的看法不一样,你们既不接受就算了。”

平儿听她这样说却不敢等闲视之了,她本来还觉得熙燕只是和别人一样表示一下关心罢了。

平儿回到院子,凤姐儿刚打发完管事,见了端茶问道:“燕姑娘叫你去有什么事?”她这个堂妹虽住在贾府中,但麻烦到她的几乎没有,所以她难得的叫平儿过去一趟,她也有些好奇。

平儿就将熙燕的话细细地说了,完了道:“我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奶奶,不如和老太太说说,让太太和大奶奶也管管事?”

凤姐儿不在意的道:“多大点事,再大的场面我也应付过,不过是过年,就是累点也不要紧。”

平儿犹豫,“只是燕姑娘她懂得医理,她既如此说肯定有所依据,不如我们明儿请太医过来看看。”

凤姐儿皱眉,“哪里这么麻烦?现在多少人盯着我们这儿,我们前脚一请太医,后脚别人就知道了,传出去还不定怎么编排我呢。行了,以后我多注意些就是了。”

但凤姐儿还是照常,每日忙上忙下的,没几日就见红了,平儿吓了一跳。若是以往,凤姐儿不过一碗保胎药下去就行了,如今三两天的被平儿盯着,她也有些紧张起来。

平儿哭道:“好奶奶,好容易有了这一胎,可别出什么事才好,燕姑娘说的没错,以后家里的事多的是您忙,可这时却是肚子里的孩子最重要,不然要真的出了什么事,你要做月子,府里可真的没人管了。”

凤姐儿心中也有些害怕,默许了平儿去叫太医,太医前脚一进院子,后脚全府的人都知道了。

贾母连忙派人过来问,得知凤姐儿不小心摔了一跤,动了胎气,连忙叫人开了箱子拿些温补的东西过去,叮嘱道:“让她好好休息,府里的事暂且先放下,让太太他们去操心。”

鸳鸯领命而去。

等鸳鸯一走,凤姐儿就松了一口气,眼里有些疲色,问道:“院子里的人都安排好了?”

“您就放心吧,您是在屋里摔的,也只有我看着,不会有人怀疑的。”

凤姐儿就叹道:“若是让人知道我不过是主持个过年的节礼就累得动了胎气,那起子小人还不定怎么编排我呢。”

平儿就道:“也亏得我们请了太医过来,不然这胎还真难保住了。”

凤姐儿就笑道:“看来我这妹妹也不全是胡闹,还算有一点本事,原先我还很看不上她学的那些药膳,如今看来却是我短视了。”

平儿笑笑,没有应声。

☆、第九十六章

王夫人许久不曾管家;受不得那些劳累,就让李纨并探春一起学习着管;有什么不明白的再去问凤姐儿,又怕她们其中有什么难于决断的,让宝钗在其中帮忙。

如此;府中下人人心惶惶,生怕惹了新当家人,当然也有人偷奸耍滑;想先给她们一个下马威。

李纨倒还好说;探春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加上新官上任三把火;趁着过年事多;容易出错的当口发落了不少人,这样府里才安静了一些,只是到底得罪了不少人。

所幸有宝钗在一旁施恩,不至于让府里下人怨声载道,倒让三个人顺利的当下这个家来。

等到第二年凤姐儿生下一男胎,探春早已在府里站下脚跟。

因为凤姐儿生产时难产,一时还不能管事,就让探春和李纨继续管着,宝钗却辞了原先的差事,还是和姑娘们在园子里说说笑笑。

大家不好说那事,只是说探春管家愈发像样了。

虽然姐妹们不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

贾母因为王夫人先开口说了请宝姑娘管家,她不好再开口,只是过年的时候却以宝姑娘要回家和薛姨妈一块过大年三十给摘出去了。

宝钗向来自尊,贾母暗示得这样明显,她再不好意思管下去。过了初七就向王夫人请辞,还透露出了要搬出园子的信息。

还是王夫人说了,“你姐妹们才搬进去,又有娘娘的旨意,怎么就要搬出去了?还是和你姐妹们一块儿住着,等以后再家去。”

宝钗这才留下。

王熙凤喜得贵子,贾琏走路都带有风的,一回来就逗逗儿子和巧姐儿,道:“我才收到姑苏那边来的信,倒有大喜事。”

“什么大喜事?”

“佑哥儿考中秀才了,他也是个有大志向的,打算留在姑苏和林远兄弟一起参加今年的秋闱,等秋闱放榜之后再回来,这时候燕妹妹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

凤姐儿就笑道:“这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才几岁?不过得了个秀才就敢娶靠举人老爷了?”

贾琏冷笑道:“什么不知天高地厚?当年你三叔不也小小年纪就中了解元?他的儿子自然像他,要我说你也别小看了他,如今这几家的后辈,我冷眼看着,再没人能比得过佑哥儿了。”

凤姐儿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如此说来,你也不如他了?”

贾琏坦然一笑,“这有什么好否认的?我读书本就不如他,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在课堂上睡觉呢,哪里有志向去考什么秀才举人的。他是没有父母兄弟帮持,虽是世家子弟,却如同贫民一般无人扶持,不然他也断不会这么小就下这样的苦功夫的,像你三叔,当年不也是被你祖父给逼急了……”贾琏顿时察觉失言,只是要收回已来不及。

凤姐儿只是冷笑道:“是,我祖父是对三叔不好,三叔才成才的,那以后你要不要也对你儿子这样,说不定你儿子还能做个状元公呢。”

贾琏就讨好道:“好娘子,我又不盼着我儿子成状元公,自然是该怎么疼就怎么疼了。”又赌咒发誓一番,凤姐儿这才满意。

熙燕收到佑哥儿的信摇头失笑,“这孩子也太心急了些。”

黛玉却道:“不过是下场试试,反正又不花银子,且还能积累积累经验,不成也好煞煞他的傲气,我也觉得他太过急躁了些。”

“如此我就写信下去让林大哥多多照顾他。”

黛玉点头,“听说大哥如今在孙大儒的门下学习,他于八股文章上有奇解,佑哥儿跟着他也能多学些东西。”

“什么学东西?”宝钗撩开帘子进来,笑道:“才进来就见你们说的热闹,可是有什么喜事?”

熙燕就将佑哥儿的事说了,宝钗就合掌笑道:“那这可真是大喜事了,燕妹妹当真是好福气,有这样能干的弟弟,我怎么就没有一个呢?”

熙燕就笑道:“宝姐姐不也有一个哥哥吗?只听说过羡慕别人有哥哥的,没听说还羡慕别人有弟弟的。”

黛玉低了头笑。

宝钗就苦笑道:“妹妹何必挖苦我,我那哥哥是什么样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也就只有一个妈比你们强些,认真论起来,我们是一样的。”

黛玉没想到宝钗会说这样私密的话,就有些诧异的抬头看她。

宝钗已经拉了她们俩的手坐在榻上,道:“若认真论起来,我们这几个女孩中,也只有我们三个并*云命苦些,常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偏又不能对人说。你们俩倒还罢,平时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说个心里话也有人听。但我和云儿……”

宝钗就叹了一口气。

宝钗见俩人都不应声,心中就有些怨岔。

她处事讲究的是圆润,因此对谁都好,她自认对熙燕黛玉不错,特别是熙燕,她还是她的表妹,可却和黛玉走得最近,平时看着对她热情,却分得清清楚楚。

她本来是无所谓的,各人过各人的日子,但现在她在贾府的处境越发艰难了。

到今年九月,黛玉就要出孝了,而她也将近及笄,也可以说亲了。

宝玉对黛玉有情,这件事大观园里所有人都知道,她也知道。不过她更知道,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在乎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她要取得的是贾家家长的同意。

姨妈是没问题的,她本就属意自己,只是姨父不喜薛家,她看得出来,姨父更喜欢黛玉,老太太更不用说。

这三四年来她用了不少的法子,换来的却是贾母一日明显过一日的推拒,就连宝玉,如今见着她都有些躲闪。

她知道,再不能像原来一样想着讨好贾母就行了,也许宝玉的认同会给她加一份筹码。

她要和黛玉做朋友。做像熙燕一样重要的朋友。

宝钗知道黛玉最缺的就是安全感,缺的是亲人的那种关怀,只要她给予,时间长了,她自然就会认同她了。

宝钗正要说什么,就听外头春兰叫道:“姑娘,林姑娘,鸳鸯姐姐来了。”

宝钗到嘴的话只好咽回去,和熙燕黛玉一起起身,鸳鸯进来笑道:“原来三位姑娘都在这儿,老太太那儿做了好吃的,让我来叫你们过去呢。”

三人就随鸳鸯过去,屋里已经摆好了碗筷,鸳鸯快手快脚的替宝钗添了一副,笑道:“今儿老祖宗高兴,让大厨房做了三位姑娘喜欢吃的几样菜。”

“是啊,你们今儿就多吃一点,宝姑娘也多吃一点。”

宝钗笑着答应。

熙燕就问道:“可是有什么喜事?”

贾母瞪她,“什么喜事你还不知道?佑哥儿考中了秀才,这不是喜事?我本来还想特意办几桌子给他庆祝,偏这孩子又不回来,你姑妈也说等他回来了再庆祝,只是我想着这到底是一件喜事,就算现在不能摆酒,我们娘几个庆祝庆祝却是可以的。”说着给熙燕夹了一个鸡腿,又给黛玉宝钗夹了一个,这才示意动筷。

佑哥儿考中秀才的事传遍了贾府,一路走过去都是弯腰恭喜的人,熙燕干脆就让人换了一些铜板来发给大家,这才消停了些。

王夫人有些恹恹的,一回到院子就问道:“宝玉哪里去了?今天可上学堂了?”

彩云低头,回道:“二爷早上去了,下响说有些头疼就请假了。”

王夫人顿时将佛珠扔在桌子上,怒道:“什么头疼?定是那些人挑唆的,三头两日的头疼脑热,先前我见他都学好了,好好的办什么诗会,把一个好好的爷们又给勾引坏了,你去把袭人叫来,我有话问她。”

彩云只好领命而去。

袭人就拉了宝玉道:“佑少爷考了秀才,你比他还大了两三岁,也该进取进取,就算是为了太太。”

宝玉气得扭过身子去,用背对着袭人,道:“学那些有什么意思?我还可怜佑兄弟呢,小小年纪就成了老学究一般。说来也怪,他又没有父母逼着,燕妹妹也没有让他一定考功名的意思,不过是读书识字认些道理,偏他一心要考功名,难不成那些名利就如此重要?”

袭人失笑道:“我的爷,你那样想,不代表别人也那样想啊,更何况,读书本就是要考科举的……”

“你这话不对,”宝玉翻身起来道:“从来都是先有读书这档子事才有了科举这样的事,我只听过孔孟读书是为认字识理的,从没听说过读书就是为了做官的。这些都是后人强加上去的。

袭人不识字,她也不知道宝玉说得对不对,但在她的认知里,读书就是为了科举,科举就是为了做官,做官就是为了光宗耀祖,所以读书等于做官等于光宗耀祖。

宝玉一直说的那些她只能听个形,她只知道宝玉在骂那些当官的人,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她也不用知道,她只要劝宝玉多多念书才是正经。

门外传来一声嗤笑,“宝二哥又在高谈大论了。”

宝玉抬头看去,正是黛玉,宝玉正要说什么,就见黛玉身后的熙燕宝钗探春等人,起身笑道:“怎么今儿这么齐了?倒像是我下帖子请的。”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事混乱的一天

☆、第九十七章

宝钗道:“若不是我们来了还听不到这番论调呢;圣人先贤也是你这样议论的?照你这样说,那些当官的就没一个好的了?”

宝玉不在乎的笑道:“我只知原先并没有科举这一事;孔老夫子写的书,说的话也并不是为了让我们考试做官的。”

宝钗语塞。

熙燕道:“你这样却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的人。我只问你,你常说当官的是碌囊;你不愿当官,也瞧不起那些当官的人是与不是?”

“我并没有瞧不起他们,只不过是我的一点小见解……”

“你不用狡辩;你就是瞧不起他们;我们且如你的愿;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不当官了;天下所有的武夫也全都不守边了;且和你一样,每日在家里玩,饿了,吃父母的,寒了,穿父母的,天下都没了当官的人,大家且自治就是了,是与不是?”

宝玉张嘴,呆呆的道:“这自是极好的。”

熙燕就冷笑道:“既如此,我且问你,乡邻之间有人偷盗、杀人、放火,既已经没了衙门,那谁来管?自是百姓自己管理了,那就是谁的拳头大了谁说的算,你杀我父母,我便杀你全家,自此再逍遥自在的过日子;那些懒汉流氓没了钱有好什么要紧,只管去抢那些勤劳弱小的人便是,反正又没人管,*抢多少就抢多少。那么宝玉,你又有何能力能保得住你的东西呢?”

宝玉愕然。

“再说要是没了守边的将士,不说其他,北边的沙俄和未教化的部族就能打进来,他们可不像你一样主张无为而治,他们要的是粮食,是黄金和女人,所以照着他们的习惯,男人、老人和孩子全都杀掉,只留下女人和物资,宝玉,你觉得你逃得过那些铁蹄吗?”

不说宝玉,就是宝钗等人也面色苍白,熙燕见了就笑道:“你们怎么都被吓着了?我不过是假设罢了。才也说了除非所有的人都像宝玉一样,但想也知道,大家不可能都像宝玉一样的,朝廷还会存在,守边的将士也会依然守着,我们依然会在京城中过着自己的日子,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众人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宝钗趁热打铁,“所以宝玉,以后不要再说什么碌囊的话,那些人未必就差。”

“就是,你就是不认同他们,你也没资格评判他们的选择,又不是天下所有的官都是贪官,也不是所有的官都像你想的一样无用。”现在朝廷党派林立,权利倾轧厉害,的确显得很混乱,但其中也不乏有志之士,那些一直受尽挫折都一直站立着的人都没说什么,一直享受着贵族生活的宝玉有什么资格这样抱怨?

宝玉低下头。

熙燕又道:“你什么都好,只是可惜也只有想法罢了。”

袭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见宝钗脸上也赞同的样子,就知道燕姑娘说的话对宝玉有好处,想想也就没拒绝。

晴雯从外面进来,“袭人,太太叫你去呢,还没去,回头晚了又要说我们不得用了,什么都要靠你……”

转过屏风,这才看见很多人在,顿时有些讪讪,就推着袭人道:“还不快去?宝玉这儿有麝月呢。”

袭人连忙告罪一声往王夫人那儿赶去。

*云见宝玉不好意思了,就冲他吐吐舌头,道:“看你以后还敢乱说,燕姐姐训你还不够多?”

宝玉这才不好意思的笑笑。

黛玉却拿了一本《资治通鉴》过来递给宝玉,“在科举之前,国家是如何选用人才的?科举之后又是如何选用人才的?先不管现如今如何,我只问你,这两样哪一样比较好?你虽看不起《资治通鉴》,但好歹也看一看,你若是不服,也写出一本来。”

宝玉接过。

熙燕也真怕把他说恼了,反而适得其反,就转移话题道:“我们才说了如今天气正好,想要出去踏青呢,来问你要不要一块儿去。”

宝玉就好奇道:“要去哪里踏青?”

“我和林姐姐都只去过大悲寺,却听说护国寺旁有一放生池,又有成片的桃林和杏林,每年春天都有不少人去。”

宝钗就迟疑道:“护国寺来往的人多,园子里空旷的地方也不少……”

宝玉很兴奋,“园子里大家早就玩遍了,不如就去护国寺,我去和老祖宗说。”

*云早就意动,“我听说每年这时候护国寺都会把那里隔出来,只给我们闺阁女子和各家的夫人太太们去游玩,宝姐姐要是怕碰到陌生人,我们也可以带着帷帽去。”

*云还好,时常能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