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游侠传·许都风云-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扫视大家一眼,道:〃不必多问,仗总有得打。你们得准备好了,别到时候撂挑搁架顶不住,那可丢我的人。〃   

  众人大声答应,兴高采烈地拥着淳于铸去了。   

  我匆匆赶到前面现场,只见池早长衣的下摆早掖到腰带里,两手叉着个腰,身体前倾,瞪着一双眼左瞧瞧,右看看。    

  他身前几米外的一个空场地上,刘纲、刘目等几名武功比较突出的护卫围成一个分散的大圈,说圆不圆,说方不方,每人手里都是一口长刀,个个神色奇怪,嘴里似乎都念着什么,不时这个舞个刀花,那个斜劈横砍两下。   

  池早似乎扫了我们一眼,却毫不理会,只是盯着刘纲几个。这时,刘钢大喝一声,诸人动作忽地变快,或前行狠劈,或斜步横防,左边是单刀直入,右边则虚张声势,阵势逐步向中心合拢。   

  池早眼一瞪:〃停。〃   

  刘纲等急忙一齐停下,动作划一,动也不敢动。   

  池早长叹一声,道:〃八阵本一也,分为八焉。四为正,四为奇,合而为一,离而为八。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你们就不明白?〃走上前去,举起刘纲握刀的手:〃风居四维,故以圆。风附于天,你是天衡,这边三个就应该围绕着你转,不尚花巧,以陷刀阵前后夹击,一举突破敌人。〃又走到刘目身前,推平他持刀的手,教训道:〃云居四角,故以方。云附于地,你是地轴,剩下的三个都要靠你来调排,以游蹑阵牵制敌人,掩护突击,怎么可以跟着刘纲乱转悠?〃接着又一一指出其他几人的错误,然后退后出阵,道:〃记住,天居两端,地居中间,以正合,以奇胜。再来。〃   

  又演练了数遍,几人配合渐趋默契。最后一遍八人目光如箭,精神凝聚,刀花飞舞,分进合退,我站在一旁,也感到劲风飒飒,有一股不弱的外溢潜力推将过来,胸前衣服不觉内陷。我心中暗暗估量一番,想道:〃如是现在我站在中央与这八人比试,败虽不至于,但要取胜,恐怕也要拼上数百合。〃   

  回头看去,只见徐庶站在稍远处,目不转睛地盯着几人的阵势,脸上一片苍白。   

  池早看看天,又指挥着几人练了两遍,才悻悻收队,道:〃好了,你们现在可以去吃饭了,下午接着练。〃   

  刘纲看看诸人,一脸无奈中都显现着三分兴奋,正要说话,脸一迈,忽然发现我在左近,急忙过来行礼:〃飞侯,你看我们……〃   

  我道:〃嗯,你们照他吩咐办吧。〃   

  刘纲大声道:〃是,飞侯。〃   

  我看看他高兴的样子,道:〃先去吃饭去吧,练这阵法很辛苦的,不吃饱可不行。〃   

  刘纲道:〃是。〃带着弟兄们走了。   

  我向池早道:〃池兄训练辛苦啊!〃   

  池早冷冷道:〃这么练了两下,有什么累的。你训练骑兵那时候,比这不麻烦?〃   

  我道:〃哈哈,可是我们俩的身体素质可差别很大啊!〃走近他身边,低声道:〃你又想捣什么鬼?〃         

▲虹桥▲书吧▲BOOK。  

第74节:六、名将之花(3)         

  池早翻翻眼,道:〃捣鬼?我帮你训练卫士好保护你,你反而倒打一钯。〃   

  我道:〃你有这么好心?〃   

  池早勃然大怒:〃哼,我当然没这好心。我是要让牛金那帮狗眼小子瞧瞧,我池某人不是好欺负的。〃   

  我脸上变色,道:〃哦,刚才他们怎么了你?〃昨天还好好的,肯定是刚才早卯时的问题。   

  牛金,明知道池早是我的朋友也敢这么不给面子,找抽吧你。   

  池早看看我,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让他们几个下午早点来。〃甩甩袖子,扭身而去。   

  我招来公孙箭,让他去到左军或右军找一个参加过早晨升帐仪式的军官查查。   

  没过一个时辰,公孙箭回来了,脸带忿色,把调查的事情经过给我叙说一遍。   

  原来,昨晚池早因为睡得太早,半夜就醒过来,起来撒了泡尿,看看时辰,也不能再睡了,就穿戴整齐,慢慢踱到中军,准备入帐去参加点卯。   

  值班的中军司马名叫孙寄,原是虎贲营的军官,也是牛金的心腹。牛金因为考虑到这次带的是中坚中垒两营,可能不是很得心应手,就带着孙寄一起过来,好使上传下达不致因不熟误解而被耽搁。   

  孙寄在帐外拦住了池早,告诉他主帅尚未起床,请他暂在帐外等候。还差小半个时辰呢。   

  虽然深秋天冷,但碰到这么个忠于职守的军官,池早也没办法,只好在中军帐外等着。   

  这也就罢了,千不该万不该,没过一会儿蔡阳、曹遵、朱赞三人联袂一起过来,而这时候牛金也醒了,听见三人声音,就让三人直接进去了。   

  池早想跟进去,却又被孙寄拦住。说他品级不够,需要等都督传话才能进去。   

  池早大怒,心想什么品级,连荀彧见着我都客客气气,称我池兄,你他娘算什么葱,也敢这么冲。强忍着等着牛金升帐点卯,众将中军会齐。牛金连正眼也没看池早,径直吩咐了一番,就宣布散帐出军,对后勤救护之类的事一点没提。  

  池早怒冲顶梁,气愤而回。   

  听完公孙箭的介绍,我点点头:〃牛金是生我气了!不但我不去听候点卯,连你也没让去。也难怪他生气。〃   

  公孙箭轻蔑道:〃他算什么东西?飞帅,就算咱们都没去,他也不能把气迁到池先生头上啊!〃   

  我微笑道:〃这样很好啊,这山这么多,多难走啊!让他去耍去吧。另外,池早多吃些瘪,也好拿点真本事出来,以后多扣他点钱……〃   

  〃多扣……飞帅,什么钱啊?〃   

  〃哦!〃我醒悟过来,道:〃没什么。下午池早训练刘纲,你也去看看,一定会有益处的。〃   

  公孙箭道:〃是。〃   

  这时候,徐庶和淳于铸走了进来,道:〃飞帅,中军好像已经出发了。〃   

  我道:〃哦,牛都督也出阵了。左、右二营呢?〃   

  徐庶道:〃那倒不是很清楚。我适才去找池兄请益八阵之道,却碰到淳于兄弟,听他说的。〃   

  我心想:〃你找池早学阵法?咳,这可奇怪了,他想跟你学八门金锁阵,你倒说想跟他学八阵,到底谁学谁啊?〃   

  淳于铸道:〃是,飞帅,刚才吃饭时,我听回来休息的一位伏路军兄弟说的。咦,他没来禀报飞帅?〃   

  公孙箭怒道:〃混账!〃   

  淳于铸眼一瞪,心想:〃你骂谁?〃   

  徐庶道:〃中军出发,理应派人通告后军一声,友军动态,可不是本营细作应该查核禀报的。公孙从事是怒中军的牛都督,却不是骂淳于兄弟你。〃   

  淳于铸哦一声,挠挠头,道:〃为什么他们不告诉我们呢?〃   

  我咳了一声,问徐庶:〃元直,你和池早切磋,可有收获?〃大家心情都不好,别在火上浇油了。   

  徐庶摇摇头:〃我没见到池兄,他帐门紧闭,守卫说,他谁都不见。〃   

  我哦了一声,道:〃算了,他今天受了气了。淳于兄弟,你去吩咐下去,派出我们营中的所有斥堠,探听前中左右的军情,不得有误。〃   

  淳于铸领命出去。   

  公孙箭道:〃飞帅,我们该怎么办?〃   

  我看看他,又看看徐庶,笑道:〃哦,你们两位么,不能闲着,暂时就帮我整理本营的军务吧。我好歇歇。〃   

  公孙箭和徐庶互相看一眼,都想:〃现在能有什么军务啊?〃闷闷退了出去,自去商议不提。   

  此后三天,淳于铸一天三报,前军进展顺利,一日推进五十里。已连胜五仗,斩杀敌军多名。   

  第四天上早晨,牛金的使者也到了,催促后营粮草迅速跟上。我让淳于铸去找来公孙箭,让他率两百骑护送一批粮草运至前线供应。   

  公孙箭这几天一直在池早的地方看他演兵排阵,非常着迷,接到任务颇有不快,但还是应命而去。   

  徐庶和公孙箭是一起被拖过来的,我想了一想,道:〃我要出营观察一下四周的情形。元直,营中之事你多看着点。〃         

虹←桥←书←吧←BOOK。←  

第75节:六、名将之花(4)         

  徐庶答应了。我带着淳于铸,两骑直出营门。   

  淳于铸道:〃飞帅,我们去哪里啊?〃   

  我侧头道:〃跟你说过,让你跟我兄弟相称,不然回去阿樱会骂我的。〃   

  淳于铸道:〃是,飞大哥。〃   

  我点点头,挥鞭指向周围道:〃你看这地势环境,有什么想法?〃   

  淳于铸道:〃飞大哥,我……我不太懂这些。〃   

  我道:〃随便说说,反正又没外人。〃   

  淳于铸四下张望一下,道:〃老大一片平地,草长得挺好。〃   

  我笑了:〃你还说不懂,这不就是了。兵书里称这种地形叫平易之地。〃   

  淳于铸道:〃哦,那这种地形好不好呢?〃   

  我用力一夹马肚,边跑边道:〃兵法称〃易地则用骑〃,这种平易之地,就要用骑兵冲击,进退无碍,战则必胜。〃   

  淳于铸道:〃比较适合我们。〃   

  我笑道:〃你说得对。〃   

  淳于铸道〃哦,飞大哥,那我想请问,我们现在前锋这种步兵队伍,应该怎么取胜?〃   

  我道:〃步兵与车骑对战,必须要依丘陵、险阻、林木而战则胜。若遇平易之道,采用拒马枪为方阵,步军在内。马军、步兵中分为驻队、战队。驻队守阵,则战队出战,战队守阵,则驻队出战。敌攻我一面,则我两哨出兵,从旁以掩之;敌攻我两面,我分兵从后以捣之;敌攻我四面,我为圆阵,分兵四出以奋击之。总之要随机应变,才是必胜之方。哈哈,不过现在我们对付的不过是一小群土匪,用不着这么费力。〃   

  淳于铸信服地点头,目光中充满崇仰之色。   

  这两个月的功课不是白做的。我笑了一笑,催马而行。   

  淳于铸追赶上来,道:〃那,我们现在去哪儿啊?〃   

  我微笑道:〃我带你去见识见识我们前军这几日的战术。〃   

  淳于铸道:〃偷看他们打仗?〃   

  我道:〃是啊,我觉得这几天前面推进太快,恐怕不妥。要去和他们商议一下,先争取民心,多加小心,不要前进太快,以免中敌圈套。〃   

  淳于铸道:〃原来如此。〃   

  一个时辰之后,奔行间隐隐已听到人马的喊叫嘶鸣声以及隆隆的鼓声。我向淳于铸打个手势,勒住坐骑,一起跳下战马。我心里对照着淳于宾给我的地图,打量地形,这里应该是横亘的熊耳山向东延伸靠近伊水的一个山谷洼地,出了山口,一马平川,北行百十里地,就可以直达洛阳城。   

  我瞅瞅淳于铸,见他两眼紧盯前方,呼吸渐渐粗重,知道他有点紧张,微微冲他做个鬼脸,道:〃跟我来,他们发现不了咱们的。〃   

  淳于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飞大哥……〃   

  我道:〃没事,第一次上战场,紧张是肯定的。〃见道左有条小径,直通半山腰,道:〃我们去那山腰观战,一清二楚。〃   

  淳于铸点一点头,有意识深呼吸两次,心定下来,道:〃好的,飞大哥。〃   

  那山不甚高,但山道分外崎岖,我和淳于铸虽然心急要看军队的战况,却也花了不少时辰,才找到一个合适的观战之所,拨开一人多高的草丛,向斜下方看去。   

  这一眼过去,我和淳于铸同时低叫一声,连内容都差不多,我道:〃啊,怎么是他?〃淳于铸失声道:〃啊,怎么是公孙大人?〃   

  战场之上,一员曹将手舞大刀,在两军中央地区往来驰骋,大喝道:〃黄巾小贼们,还有不怕死的没有?快出来受死。〃旁边附近的地上,躺着一具没头的尸体。   

  对面阵营中心,三员黄巾将领端坐战马之上,一齐皱起眉。中间一将道:〃早听说此人箭法如神,想不到武艺也如此了得,祝膀是我军中的七勇士之一,在他面前居然只走了二十个照面。唉,难怪别人都说虎豹骑五将是曹军精华,而精华中的精华都被飞帅带到许都了。〃他不光全身披挂整齐,而且以一面狰狞的青铜面具遮住自己脸的上半部分,只露出一张红润的嘴唇来。   

  他左右两边的二将都只有二十来岁,容貌类肖,颇为英俊,却是亲哥俩。左边是长兄,名叫赵伟,右边是兄弟,名叫赵椴。   

  赵伟哼了一声,道:〃公孙家的刀法也不过如此,让我上去收拾了他。我们自己提议的单挑,岂能反让他在此横行?〃   

  赵椴向中间那将道:〃上淮姐姐,我先上去接他几招吧。〃   

  中间那将道:〃不用吧?虽然他武艺好,可他只有这点人马,我们一拥而上,凭他再厉害,又能怎么着?〃   

  赵氏兄弟脸色齐变,心想这不是当面说我们不及他么?齐齐摘下自己的铁矛,催马出阵,大声叫道:〃公孙箭不得猖狂,我赵伟(赵椴)来会你。〃说完话,俩互相看看,意思是你怎么也上来了?   

  那戴面具的将领红唇旁露出浅浅的笑意,下令:〃击鼓,大家一起喊:〃两位少爷为祝头领报仇啊!〃〃         

▲虹桥▲书吧▲BOOK。▲  

第76节:六、名将之花(5)         

  阵阵鼓声喊喝声中,公孙箭哈哈大笑:〃好,这次俩一块上来,省了我的事,很好很好!〃嘴上这么说着,心下暗暗忧虑:〃想不到会在这里遇上这么多敌人,这可怎么办?唉,只好希望飞帅的援军尽快赶来。〃   

  他身后原来除了二百骑兵,还有近千余运送粮草的民伕,没料到在此处会突然遭遇大批敌军袭击,一众民伕大半逃散而去,幸好护卫的骑兵都是久经考验的善战健儿,虽危不乱,在公孙箭的指挥下,结成四队围着粮车环绕冲击,互相援助,前后呼应,逼迫对方不得不暂时后退数里,终于稳住了自己的阵脚。但民伕却已伤亡逃去十之七八,想退还没法走,只好接受对方单挑的战书,拖得一时是一时。  

  两马在阵前停稳,双方各通姓名,公孙箭目光扫了二人一眼,道:〃你们是亲兄弟么?〃   

  赵伟脸一红,道:〃不错。公孙大人有礼!〃   

  公孙箭微一皱眉,他看了对方二人绰矛纵马直冲过来的态势,早知道个个是劲敌,心想自己一对一当然不惧,可是两个一块上,可就一点把握没有了,而且对方是亲兄弟,相互间的默契更有难以估量的威力,淡淡道:〃那很好,两位能一起赐教,实是我公孙箭求之不得的好机会。来吧!〃   

  赵椴瞅瞅大哥:〃哥,你先下去,我一人就能赢他。〃   

  赵伟略一犹豫,想道:〃这是单挑,我们俩要这样赢了他,非被爹骂死不可。〃正要答应,只听后阵中士卒有节奏地喊着:〃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燕帅颖督,静待捷报!〃这几句话一传到耳边,顿时记起出发前曾领了军令状,一定守住这条要道,截断敌人增援的部队和粮草,不让他们过了美龙口,心中念头打了几个滚,决定已下,双目中透出大起的杀气,低声道:〃椴弟,听到么?〃   

  赵椴和他乃是同胞兄弟,闻声知意,点点头:〃哥,我听到了。〃   

  赵伟道:〃好,那么一百招吧。〃   

  赵椴又点点头:〃嗯。〃   

  赵伟道:〃公孙大人,对不起了,我兄弟奉有军令,不得不联手齐上。如果你能撑过一百着,我兄弟就放你一马。〃   

  公孙箭冷冷道:〃鼠辈就是鼠辈,何须说这些话遮丑?〃他被对方百招之限激怒,说话毫不客气起来。   

  赵伟兄弟一齐〃啊〃地一声,勃然大怒。但转念一想,无论如何,这件事至少以众凌寡的臭名是肯定跑不掉了,最好能在五十合内击杀对手,还能有所交代。这么一想,便强止了怒气,压住了羞惭,两人同时轻喝一声,铁矛虚戳一刺,劲气鼓动,矛颈上红缨瞬时内缩团起,形如一盏灯笼。   

  公孙箭吃了一惊:〃赵家枪起手式?你们是赵家的人?〃   

  赵氏兄弟此时心枪合一,连点头都是一起:〃不错。〃   

  公孙箭道:〃我和你们赵氏嫡门子龙三将军乃生死之交,你家主人的小公子赵玉现也在飞帅帐下,与我乃是同僚。你们是哪一支的,大家都是朋友。〃   

  赵氏兄弟冷哼一声,停了一停,赵椴道:〃我们可不认识他们,少拉扯交情,多讲些废话。准备接着吧。〃   

  公孙箭轻展九环刀,道:〃赵家枪法的精髓,又岂是你们这种小人能练就的。哼,我且不攻,把你们的枪法使出来吧,让你们尽情都使出来,免得死了不服气。〃   

  赵椴被他又一句小人骂得心中不愤,冷冷一笑,道:〃好。〃挺矛便刺。赵伟急忙配合,却已慢了一步。赵椴枪急如风,转眼已是五招出手,赵伟招招比他略迟半拍。公孙箭圆瞪双眼,当当当当当,刀柄、刀头一阵变幻,将对方势如急风般的十枪尽数瓦解。   

  半山之上,我和淳于铸面面相觑。淳于铸出身大家,而且是专练枪法的,我的眼光更非一般,都想:〃糟糕,果真是赵家枪法?〃   

  淳于铸急道:〃飞大哥,那两个人都是赵家枪法的真传,而且功力都不弱,公孙大人以一敌二,太危险了。我下去帮他吧?〃   

  我看着那赵家二将的枪法,手心里都出了汗,心里直说冷静冷静,缓缓道:〃别急,他们现在还只是使出了急风随笼枪,枪法虽快,但碰上公孙箭却没什么用处。公孙家九幽刀法的奇幻处就在不怕对方如何快捷,如何狠辣。再说,就算你现在下去,和公孙箭联手,就能赢对方吗?〃   

  淳于铸不服道:〃我至不济能抵住一个,公孙大人一定能赢。〃   

  我道:〃但如果不是刚才右边那人太着急,公孙箭这十枪就不会那么容易硬梆梆挡住,起码要使柔劲滑让三枪过去。你看对方这两人使兵器的架式速度,明显练的是双人枪法,联手出战,威力倍增。一旦他们修正好心态,默契起来,你们各自为战,肯定不是他们对手。〃   

  淳于铸道:〃那怎办啊?〃   

  〃嗯,我知道了,他们功力不足,无法联手使出出云飘絮枪来。〃我一边数着二将的着数,一边读透他们出枪的感觉,暗暗出了口气,得出结论:〃所以公孙箭可以支持一百五十招。〃         

§虹§桥§书§吧§。  

第77节:六、名将之花(6)         

  淳于铸道:〃哦。〃心想:〃那不是两刻钟的事么?〃   

  我伸出右手,在左袖上擦擦汗,道:〃现在,你可以下山去帮他了。〃   

  淳于铸应道:〃是。〃提上枪就要上马。   

  我拉住他:〃站住,这地方草太深,这么冲下去会戳瞎马的眼睛的。〃   

  淳于铸哦了一声,明白过来。   

  我道:〃别太性急,依你脚下的速度,肯定能在公孙箭遇到大危险之前赶到。会使戟么?〃   

  淳于铸一愣:〃会的。〃   

  我取下自己的金银戟,换下他的铁枪:〃你使这个。〃   

  淳于铸正要推辞,我附在他耳旁道:〃你别说了,我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公孙箭现在不是不能撤退,他只是舍弃不了这些粮草,所以被焊在这里了。其实他没仔细想,敌人能在此地大批出现,我们的前军肯定已经……遇到很大问题,这场仗的关键已经不是这批粮草的问题。你下去以后,倚仗这条戟的威力,大概可以将对方逼退,但敌人马上会全军出动冲击你们。你告诉公孙箭,立刻放弃粮草,退回我们的后营。〃   

  淳于铸一凛,不再坚持,枪戟交换过来,问道:〃那飞大哥你呢?〃   

  我迟疑了一下,道:〃突然出现如此大批敌人,实在是我们都没料到的事。我担心,我们的后营才是敌人的重点,可能攻击的部队已经出发了。我要先行退回主营,和元直、池早他们会合。仗着这两匹马换乘,极速前行,也许可以抢在敌人攻击之前到达。〃   

  淳于铸〃哦〃了一声。   

  我道:〃把你的马给我。〃   

  淳于铸眨眨眼,依言把马疆绳递给我。   

  我看看他,道:〃你是不是觉得飞大哥临阵先缩,不象个男人大丈夫?〃   

  淳于铸脸上一红,道:〃没有,飞大哥如此决定,自然有道理。〃   

  我心里叹口气,这一瞬间忽然改变主意,随手扔了两匹马的疆绳,哈哈一笑道:〃走,我们先去把这俩给赵家丢人的乖儿子教训一顿再说。〃倒提铁枪,吸一口长气,左脚轻轻一点山脊,看准一段不是很陡的山坡,便往山下两军阵前冲去。   

  淳于铸大吃一惊,叫道:〃飞大哥,我……〃眼见我身子如弹丸般左右弹来弹去,下去甚速,知道说什么也来不及了。狠吸一口气,学着我的样子,高举金银戟,也扑下山去。   

  三十招!五十招!七十招!   

  公孙箭额上沁出细微的汗丝。对面这兄弟联手,威力果然不是一般的二打一,眼见赵椴枪发如风之疾,长枪抖动之下,半空中乌尖四窜,令人眼花缭乱。赵伟的枪却缨圆似鼓之厚,一出枪,必然〃呲呲〃烈风劲闪,偶尔丝毫刮在脸上,如被铁刷刷过,好不刺痛。   

  公孙箭暗叫我命休矣!他和赵云、赵玉共事同僚多年,对赵家的枪法有极深的了解,交手几合之后,也已看出对方配合方面尚存问题,可能使不出高深的赵氏枪法。而自己刀法自成一格,也并不惧怕快枪。但他此刻发现赵伟的功力似乎比刚才纵马过来时所显示的深厚得多,不但护住了他兄弟所有破绽,而且枪力特沉,和接赵椴的铁矛感觉迥然不同。因此身上虽然还未怎么出汗,心中已不禁汗流浃背,大恨道:〃只这赵伟一人,我已毫无把握取胜。嗯,这臭家伙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实力呢?〃   

  接招之前如果发现对方太过强大,也许想也不想就拒绝这种必死的决斗。但赵伟隐藏真实功力的本事太好,所以公孙箭还存有侥幸心理,以为可以在比拼中寻机突然使出奇招,伤得一人破掉对方联手攻势,镇住敌人,以拖待援。现在他当然已经知道,赵伟技不止此。这种情况下再有想法就显得非常愚蠢,真要施展绝技,别把赵伟的出云枪、停松枪之类的招惹出来就更死菜菜了。   

  可是,如果不另动脑筋,就算能多撑些时间,但这么干耗着也是等死啊!看那赵伟的眼神,似乎就是这么打算的。   

  顾不得赵云叔侄是自己的朋友,心里骂遍赵伟的十八九代祖宗之后,公孙箭还是发现,自己现在真是死路一条了。   

  除非……   

  刚动了这个念头,忽听一个熟悉的声音笑道:〃三家四门之中,看来公孙家的排名要大幅提升啊!〃接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不是飞帅是谁?   

  黄巾观战的那戴面具将领正自面露微笑,暗数招数,计算赵氏兄弟什么时候可以击毙公孙箭,忽见半山上飞下两人,速度甚快。再听到那笑声说话,心中一凛,想道此时岂能容你增援?左手轻轻一招,身后四骑立时奔出,冲上拦截对方。   

  我跃下山来,一路感觉到内息循环往复,极是旺盛,知道正是顶峰的状态,暗暗欣喜,来到战场,眼见离三将厮杀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一瞥间正看到公孙箭刀尖轻轻点在对方其中一人的矛颈上,顿时大吃一惊:〃公孙箭力道为何衰竭如此之快?这么简单的一枪居然不敢硬接,还没过百招啊?〃一急之下,顾不得其他,马上呵气发声,内力震荡四周,施展新近领悟的〃黏音迷意〃之法,鼓励公孙箭的同时,打击那赵氏兄弟的斗志和气势。         

▲虹▲桥▲书▲吧▲。  

第78节:六、名将之花(7)         

  自那日以催眠之术迷惑柳易、霍奴失败之后,我以价值三千金的扬文匕,换取了池早的一句指点。   

  这〃黏音迷意〃,便是指点后的成果。   

  他其实只说了八个字:〃声色同施,音容并重。〃   

  我当时就后悔了,这点简单道理,我怎么这么笨?好比是抱着金饭碗去问他个要饭的化斋了。我应该比他明白才对。   

  催眠之法我是初学乍练,不得其窍,单凭自行研究加偷学,决难如专修此技许多年的公孙谨那般道行深厚,时机合适只需一个眼神便可轻松搞定目标。所以我要想在技艺纯熟精妙之前使用催眠术,必须借助他法提高命中率和成功率。此时,我不在公孙谨之下的一身内力就可以发挥威力了。   

  这就是所谓的:〃声色同施,音容并重。〃   

  这几日我一直在暗中摸索,锻炼以粘黏之气附在语句中向旁人耳边发送,开始几晚独自练习,慢慢纯熟后便不甘心起来,四处寻找合适的目标进行〃活体实验〃。我自然不肯去拿池早这种废物当点心,而且这门技术我是毫无保障,催眠不成反为笑柄,被他那臭尖臭尖的嘴讽刺挖苦一番,不如杀了我好了。徐庶呢,又不敢那么放肆,万一损伤他点什么地方,那可要后悔一辈子了,淳于铸刚来,未知详细。选来选去,公孙箭最终成为首位牺牲品,因为他功力内力不弱,跟我又意气相投,颇有知己之意。最重要的是,他是公孙家的人。   

  我没有选错人。公孙箭对于我肯选择他做试验田极感振奋,他道:〃虽然我没有学过这种催眠术,但对其原理和症状并不陌生,能够成为飞帅的试技之石,公孙箭深感荣幸。〃   

  我很奇怪,问他:〃你在公孙家,也算得第一流的人物,为什么没有学过?〃没有学过和没有学会只一字之差,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公孙箭道:〃我公孙家一向分为内、外两堂,族长以下,设六大护族长老弟子。一般因外堂弟子多,高手也多,所以通常都要占到四到五席,内堂只有一两位师兄入选。但我家却一直有一个明确族规:一族之长必须由内堂大弟子出任。数百年来,从无例外。现任家主谨师兄就是内堂的大弟子,也是我们公孙家的大弟子。〃看我一眼,解释道:〃我们公孙家考察门人弟子,向以武力为先,不分嫡庶年龄。飞帅你别看他年岁比我大不了多少,但却是我们这一代武功最强的弟子。〃   

  我摇头:〃不是吧?不分年龄我信,不过嫡庶之分,怎么也该有的。你们外堂弟子不能做族长家主,不就是一种变相的庶出么?〃   

  公孙箭道:〃哦,飞帅你误会了。我公孙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