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伪钞帝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李卫国只想让她做人质,并无加害或者送交官府之意,洪萱娇顿时松口气,说道:“你放心,我们知道傅善祥是你的妻子之后便一直善待与她,她自然会安然无恙的回到你身边。不过,永安被围,我们不知道清狗何时破城,你若不帮助我们,一旦清狗破城,恐怕我们也无法保障你妻子的安全。”
洪萱娇说得是实话,李卫国点点头,道:“所以我会给你们八百支火枪,助你们突围,不过火枪不可能白给你们,你们需要支付两百万两银子才行。”
刘绍廷一听这话,差点气得老血喷出来,忍不住喝道:“你怎么不去抢!”
洪萱娇也是皱眉,虽然她不懂行情,但也不至于傻到看不出来,说道:“我们在外面的兄弟至少有一万人,你只给我们八百支火枪显然不够,再说两百万两银子我们根本拿不出来。”
李卫国笑道:“少跟我装蒜,你们在沈家钱庄有六七百万两银子,两百万两银子肯定拿得出来。若是八百支火枪还不够,那我可以再加给你们几门西洋火炮,有了火炮,你们足以轰开清军的封锁线,顺利突围。”
“火炮!”
一听李卫国肯给他们火炮,不论是洪萱娇还是陈武都兴奋了起来,就连刘绍廷也动心了,他们都很清楚,清军用火炮给太平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如果太平军也有火炮的话,那就完全可以跟清军正面交战,突围不是问题了。
“你真的肯给我们火炮?”洪萱娇激动的问道。
李卫国点点头,笑道:“那是自然!不过火炮和弹药非常昂贵,我要再加一百万两银子!”
敲竹杠!
毫不掩饰,赤果果的敲竹杠!
不过洪萱娇还是点头了,她说道:“可以!”
李卫国见洪萱娇如此痛快的答应,于是说道:“既然同意了,那就请你写封信给你大哥,让陈武带回去。”
刘绍廷突然道:“陈武地位太低,说不上话,在下愿意做信使!”
李卫国冷哼一声,知道刘绍廷想趁机溜走,自然不会同意,说道:“你还是写封信给你姐夫,叫他最好不要耍小聪明,不然我就活剐了你。”
刘绍廷一听李卫国知道他跟杨秀清的关系,哪里还不明白,顿时狠狠地瞪了一眼李卫国旁边的傅学贤,知道是他出卖了自己。
李卫国将洪萱娇和刘绍廷扣押下来,关在大牢,重兵把守,让陈武带着他二人的书信返回永安通知洪秀全。
另一边,李卫国也命吴庸准备好了军火,派人亲自押送前往广西。
这是吴庸的计策,他叫李卫国上奏朝廷,宣布向广西前线清军捐献火枪五千支,火炮二十门,支援清军围剿太平叛军。
这样一来,李卫国私自跟洋人购买军火一事就算陆建英等小人在上面大做文章,朝廷也不会降罪,反而会褒奖李卫国捐献军火给前线的大功,说不定给他升官。
另一方面,李卫国会将这批军火的行军路线告诉给太平军方面,让他们安排好人手抢劫,李卫国的人会暗中配合。
这件事洪萱娇和刘绍廷本来不同意,不希望便宜了李卫国,但很快他们发现这批军火如果太平军自己运送根本送不到永安城外,肯定会被清军拦截。但李卫国负责押送的话,打着捐献前线清军的幌子,则可以顺利过关直达目的地。
最终,洪萱娇和刘绍廷商议一番,明知道会让李卫国成为最大赢家,名利双收,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
就这样,太平军顺利得到了李卫国提供的军火,永安突围指日可待。
第0058章 李卫国出兵
圆明园,蓬岛瑶台,水雾一般的湖心岛氤氲宛若仙境。
咸丰和他的宠妃兰贵人正在廊桥上散布,后面跟着一大群太监宫女,手中抱着瓶瓶罐罐,里面装满了酒水果糕,方便主子们随时食用。
这时,领班太监前来禀报,大臣肃顺求见。
咸丰心情很好,昨日恭亲王奕欣主动向他认错,请咸丰看在兄弟的份上原谅奕欣。咸丰想到他如今已经是皇帝了,自己六弟再也无法撼动他的皇位,再加上道光临终前要求咸丰和奕欣兄弟和好,共守大清江山,咸丰已经答应道光善待奕欣,如今见奕欣主动认错,顿便原谅了他,并且任命奕欣为军机处领班军机王大臣。
见肃顺急急忙忙求见,咸丰直接允许了。对于这个自己潜邸时期的忠心奴才,咸丰还是很满意的,没有肃顺的帮忙,咸丰很难斗得过奕欣夺得皇位。
肃顺行过面君大礼之后,立刻道明了来意:“还请皇上收回成命,决不能让恭亲王进入军机处,防止六爷党死灰复燃!”
咸丰摆摆手,道:“六弟的那些党羽早已经被朕打得落花流水支离破碎,根本兴不起风浪。再说六弟最倚重的不过傅阳等人,如今傅阳已经死在宁古塔,六爷党已经不复存在。”
肃顺劝道:“就算六爷党已经不复存在,可恭亲王还年轻,进入军机处还能够培植党羽,不可不防。”
咸丰不在意道:“朕已经原谅了六弟,况且六弟已经跟朕承诺不再结党,今后将一心一意辅佐朕,六弟的才学朕都佩服,有他辅佐朕,朕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爱卿不必担心。”
肃顺不甘心道:“就算恭亲王才高八斗,可毕竟还年轻,皇上让他做一个军机大臣就行了,这军机领班王大臣却有些太重了,应选一个稳重之人担任。”
咸丰道:“朕身边的兄弟要么早丧,要么年弱多病,目前唯有六弟建康成年,是先皇遗命的和硕恭亲王,而军机处必须得有亲王大臣领班,这是祖训,所以朕只能让六弟担任领班军机王大臣。”
肃顺眼见咸丰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对奕欣毫不怀疑和防备,使其成为军机处领班大臣,肃顺虽然担心的要命,可也没有办法阻止。
不过想到今日前来还有另外一件要事,当即不再提奕欣,转而道:“启禀皇上,两江总督陆建英奏报,言崇明县令李卫国私自跟洋人购买军火,又招募兵卒,意图造反,请皇上下旨拿办。”
咸丰听到这件事却是一点都不惊讶,反而笑道:“这件事朕早已知道,李卫国上奏折言称南方洪匪作乱,他愿意出一份力,于是自己捐款二十万两银子又号召崇明县士绅商贾捐款共计两百万两银子,他知道洋人火器强大,所以跟英国人购买了五千支火枪、二十门大炮,弹药三百万斤,并将这些军火全部捐给前线将士。朕一开始也不相信,不过朕派人询问广西巡抚,广西巡抚言称确有此事,这批军火已经由李卫国派兵护送往广西的路上了,想必这几日就到。另外,李卫国招募的四千人马,其中一千人是崇明县县兵,另外三千人是赈灾治安队,毕竟崇明县刚刚受灾,十几万人无家可归容易被乱匪鼓动闹事,需要维持秩序,李卫国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咸丰顿了顿,满脸高兴的续道:“想不到李卫国年纪轻轻,却一心为朝廷着想,朕还记得上次他在崇明县赈灾的功绩至今还未封赏嘉奖,加上这次的功劳,朕准备给他升官,正好你也在,帮朕参谋一下,给他个什么官好呢。”
肃顺顿时呆住,他日前接到陆建英的报告,知道陆建英在李卫国手上吃了大亏,也得知李卫国跟刘建章联手了,想要报当年之仇,于是肃顺和陆建英便想着如何整死李卫国,清除敌人,得知李卫国私自购买军火,又招募兵丁训练,便想给他扣一个谋反的罪名,岂料那李卫国早有准备,事先给咸丰打了预防针,又采取吴庸献的一箭三雕精妙计策,不但避免落人口实,又讨得咸丰高兴。
一听咸丰还要给李卫国升官,肃顺心中那叫一个气啊,他可是知道李卫国是他的死敌傅阳的女婿,他巴不得整死李卫国,又怎能帮他升官?
岂有此理!
这四个字肃顺自然不敢说出来,但他不甘心,于是劝道:“皇上,李卫国虽然忠心可嘉,但毕竟年龄太小,据说现在才十四岁,他才在崇明县担任县令一年时间,还有待磨砺,皇上若给他升官,未免会让年轻人产生骄傲心理,不利于将来成长,还请皇上三思。”
咸丰也不是傻子,想到上次李卫国崇明县赈灾的功劳就遭肃顺反对,这次又是肃顺反对,想来肃顺跟李卫国之间的矛盾不小,咸丰虽然心中不悦,可他作为帝王,懂得驾驭和取舍之道,又念肃顺对他忠心耿耿,于是装作不知道:“也是,那就再等几年再一并嘉奖他便是了。”
“皇上圣明!”肃顺急忙拍马屁,知道又阻止了李卫国一次,心中略微松口气,不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令他感觉越来越不妙。
公元1852年(咸丰二年)3月2日,李卫国派张小六率一千李家军士兵押送军火至广西境内,交给前来接应的清军将领干宝,干宝正要清点军火,不料营地突然遭到数千太平军突袭,干宝所带五千清军不堪一击,顿时溃败。
张小六对干宝道:“洪匪势大,我等当速速撤退!”
干宝道:“我奉巡抚之命前来接应这批军火,万万不能落入洪匪之手!”
张小六道:“将军放心,这批军火事关重大,临行前我家大人交代,为防止遭遇抢劫,每一辆车中都藏有炸药。”
干宝急忙道:“既然军火保不住了,当速速毁掉,决不能资敌!”
张小六心中暗笑,就等着你说这句话呢,当即命人炸掉运送军火的车辆。不过大部分车辆当中并无军火,这只是吴庸使得一招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妙计,表面上捐给朝廷五千支火枪、二十门火炮和三百万斤弹药,实际上只有八百支火枪、四门火炮和十万斤弹药,装载这些军火的车辆并没有被炸,当太平军冲进来时,陈武就抢先保护住了这批军火。
而那干宝却以外大部分军火都被炸毁了,太平军得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这样他回去也就可以交差了。
干宝和张小六当即突围,逃回省城桂林,向广西巡抚报告。不过干宝隐瞒了太平军抢走了部分军火的实情,谎称所有军火全部炸毁。
广西巡抚何靖听闻军火被洪匪抢劫,大为震怒,好在全部炸毁没有资敌,他也松口气,不过想到李卫国支援给他如此庞大的军火物资尽数被毁,他也是心疼的要命,不过还是好生招待张小六等人,写了回信给李卫国解释一番,又送了礼物命张小六带回去,顺便感谢。
当然,在张小六的提醒下,何靖如实上报朝廷,言称军火被太平军毁掉了。
张小六的目的达到,想要返回,不过很快负责围剿永安太平军的清军统帅都培听说军火被毁,急忙返回桂林,他见张小六手下士兵虽然服装奇特,但一个个身强体壮,颇有军威,又配备精锐火枪,于是想强行将张小六所带这一千人吞并。
好在广西巡抚何靖感激李卫国支援军火,对军火被毁一事也有责任,所以他出面调解,所以最终都培放弃吞并张小六所部,不过还是命令张小六带着一千李家军临时编入清军火器营,配合剿匪。
张小六无奈,只好派人给李卫国报信。
李卫国得知情况后,也知道那都培手握十万清军,不可得罪,反正李家军还缺实战经验,于是便让张小六留在桂林,不过叮嘱他只积累实战经验,不可拼光了家底。
公元1852年(咸丰二年)4月4日夜,陈武率四千太平军突然袭击了清军后营,由于这支太平军装备了李卫国支援给他们的八百支火枪和四门32磅大炮,使得战斗力激增,又是夜间从背后突袭,顿时令清军大乱,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永安城内的太平军早已经得到信号,做好准备,当夜一股脑的杀出永安城,里应外合大破清军。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清军统帅都培阵亡,十万清军溃散。
张小六早就知道太平军突围,所以当晚就带领一千李家军撤回了省城桂林。
太平军大破清军,解永安之围,随后太平军北上围攻省城桂林。
广西巡抚何靖收拢数万残余清军死守桂林城,张小六也不敢不出力,率领一千李家军士兵协助守城。
好在有城墙作为依托,李家军持有火枪利器,远距离射击太平军,给太平军造成巨大伤亡。
太平军在桂林城下血拼三日不克,得知广东、云南五万清军增援,被迫放弃桂林,转而继续北上,不料在全州蓑衣渡遭遇清军江忠源部拦截,南王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后伤重死亡。
5月20日太平军跳出清军包围圈,离开广西进入湖南省,连克道州、郴州,一时间声势浩大,清廷再也无法封锁太平军叛乱的消息,举国震惊。
~~~
本书情节即将进入热血期,跟大家求支持
第0059章 终于把上海县令拉下马了
北京,肃顺府邸,大清咸丰朝最有权力的三位帝党成员在客厅内会面,有大事商议。
作为当朝权臣的肃顺,如今已是御前大臣、户部尚书,权倾朝野。另外两个帝党核心成员则是郑亲王瑞华和怡亲王载桓,二人都是世袭铁帽子王,跺一跺脚,紫禁城都颤三颤的人。
三人都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同为帝党,一同辅助咸丰打败奕欣的六爷党多嫡登基为帝,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咸丰登基,帝党却并未解散,而是继续以他们三人为首,结为攻守同盟,把持朝政,结党营私。
结党营私这也是必然的结果,毕竟肃顺、载桓和瑞华等人当初加入帝党全力支持咸丰多嫡,这本身就是一种投机行为,三人为了打倒奕欣六爷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说倾家荡产也差不多,牺牲了这么多自然要得到回报,所以咸丰登基后,肃顺等人大权在握,自然要结党营私,打击政敌排除异己,把之前投资的钱十倍百倍的捞回来。
如今咸丰登基刚一年,就原谅了奕欣,甚至让奕欣进入军机处成为领班王大臣,表面上看是奉先帝遗照、兄弟情深,实则作为帝王的咸丰非常精明,不可能让肃顺等帝党长期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所以才会重新启用恭亲王奕欣,作为朝堂上的一股制衡力量。
说咸丰要卸磨杀驴或许有些过了,但最起码的帝王权衡之术还是必须的,这点肃顺等两朝元老心中都清楚,不过他们明知道咸丰有意为之,也没办法,只能把奕欣打倒,才能重新把持朝政,为自己赢得最大利益。
只听瑞华说道:“二位也不必紧张,老六他的党羽死的死贬的贬,如今这朝堂上根本没人理他,给他个军机王大臣又怎么样?”
载桓顿时附和道:“没错!恭亲王就是光杆将军一个,肃大人不必小题大做!”
“叫你们二人来,不是听你们劝我的!当年我们没少陷害栽赃奕欣,弄死他身边那么多人,这可是血债,不共戴天。奕欣自然不会去跟皇上算这笔账,一定会算在我们头上。所以我们之间没有余地,只能干到底,绝不留手!”肃顺作为老大,不论年龄、辈分,还是权利,都比载桓和瑞华二人大,所以说话口气带着命令,不可抗拒。
瑞华和载桓对视一眼,同时点头道:“没错,先下手为强!”
肃顺于是提议道:“南方洪匪已经突破广西杀入湖南,道州、郴州沦陷,皇上得知此事龙颜大怒,已经着令军机处会同兵部、户部商议剿匪计策,奕欣既然是领班军机大臣,我们就力主让他前往湖南总督前线战事。”
载桓突然插嘴道:“洪匪就算占了区区几座城池也不过疥癣之疾,你让恭亲王去前线总督大军,这不是给他送功劳吗?”
瑞华老成,顿时打断载桓道:“听肃大人把话说完!以肃大人的智慧,又岂是你我二人能一下子就看透的?”
这马屁对肃顺说过几百遍了,不过肃顺却是依旧爱听,顿时得意的说道:“湖广乃是老夫经营多年的地方,尤其是湖南巡抚张亮基乃是老夫门生,只要给奕欣下个套子让他钻,打几场败仗,我们等便群起弹劾奕欣,就算整不死他,也要罢免他领班军机大臣的职务,将他赶出军机处。”
载桓顿时笑道:“肃大人果然妙计,不如顺便借洪匪直接除掉奕欣算了,一了百了。”
瑞华顿时叱道:“你懂什么?奕欣只能整他,却不能整死他?”
载桓不解的问道:“只能整?不能整死?这是为何?”
瑞华见载桓的智商实在太低,顿时白了他一眼,不屑于解释。
肃顺笑道:“怡亲王有所不知,你当真以为皇上真的原谅奕欣了吗?先皇遗命、兄弟情义这都是幌子,自皇上登基之后,对我等虽恩宠日隆,却也不是一点提防都没有,皇上让奕欣进入军机处成为领班王大臣,真正用意不过是牵制我等罢了。我们若整死奕欣,皇上会怎么看我们?他会更加忌惮我们,或者再扶植一些人制衡我们,或者直接除掉我们,若那样就是我们的末日了。所以,我们暂时只能整奕欣,却不能杀他,要留着他,做给皇上看。”
“原来如此!还是你们精明啊!”载桓恍然大悟。
瑞华这时说道:“肃大人,虽然我们要借洪匪来整倒恭亲王,可是你想过没有,洪匪作乱非同小可,若是稍有不慎,让洪匪做大了,那该如何?那时我们就算整倒了恭亲王,皇上无人可用,必然会让肃大人接替剿匪,到时该如何收拾烂摊子?”
“郑亲王的担心不无道理!”肃顺点点头,不过胸有成竹道:“老夫自然有所准备!湖南巡抚张亮基一人的确无法控制洪匪,不过老夫给他安排了个得力助手,前兵部侍郎曾国藩素有谋略深谙兵法,如今叮扰在湖南老家,老夫已经给他去信,有他给张亮基出谋划策,亮洪匪也成不了气候。”
瑞华道:“兵部侍郎曾国藩,这人可靠吗?”
肃顺笑道:“放心,这曾国藩是个知恩图报之人,老夫对他有多次提拔之恩,没问题。”
载桓突然叫道:“既如此,我们还等什么?现在就进宫面圣吧。”
肃顺和瑞华相视一笑,三人当即进宫面圣,游说咸丰,展开坑奕欣的计划。
最终的结果正如三人预料,咸丰果然命奕欣总督湖南战事,要他尽快剿灭太平军叛乱。
奕欣的党羽死的死散的散,身边既没有出谋划策之人,也无当朝勇将可用,让他现在去湖南剿匪等于让张飞绣花一样困难。
就在奕欣陷入肃顺、瑞华和载桓三人的圈套之时,远在崇明县的李卫国迎来了他重生后的第一个人生大机遇。
吴庸快步来到书房,见到李卫国顿时报喜道:“恭喜大人,苏松太道刘建章派人送来消息,言上海县令处置涉洋事务不当,引起中英两国矛盾,不利于中英友好,现已经被朝廷革职。刘大人已经上书朝廷,调任少爷去上海县担任县令一职,相信调令很快就能下来了。”
李卫国一听顿时大喜,他这大半年来天天谋划着用各种手段把现任上海县令给拉下马,如今终于在英国公使馆和苏松太道刘建章的帮助下,终于等到朝廷把上海县令罢免了。
如今就等着朝廷降旨,调李卫国去上海了。
之前李卫国就一直想着尽快得到上海,如今上海即将到手,李卫国反倒突然舍不得崇明县了,毕竟崇明县是他第一个治理的地方,还是很有感情的。
“大人是舍不得这里?”吴庸观察细微,当即问道。
李卫国点点头。
吴庸微笑道:“崇明跟上海只是半江之隔,就算大人到了上海,也可以关照崇明。”
他顿了顿,续道:“如今天下即将大乱,将来必然是诸侯割据局面,大人既然决定以上海为根基,那么崇明县就是屏障,不可轻易弃之。”
李卫国点点头,道:“可朝廷就算让我调任上海,也是一县之令,如何再管控崇明?”
吴庸道:“这很简单,当初萧炀如何掌控崇明县几十年,大人就依样画葫芦便是了。”
李卫国眼前一亮,这话正合他心意,不过一想到萧炀被陆建英提走了,便问道:“可有萧炀老匹夫的消息?”
吴庸回答道:“听说萧炀还在两江总督府大牢里,具体什么情况就不清楚了。想来陆建英也不敢轻易把萧炀无罪释放了,这点大人不必担心。”
李卫国冷哼一声,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只是想不到陆建英拿不到那三十二万两孝敬银子,竟然还没杀掉萧炀,有些奇怪。
就在这时,突然有亲兵进来禀报。
“启禀大人,亚投行派人前来通知,言称第一批货已经到了,请大人去验收。”
李卫国顿时大喜道:“哈,总算是到货了!”
第0060章 爱死人民币了
李卫国一行人过江抵达上海县城,远远的就看见一座三十多米高的白色哥特式大型建筑,楼顶挂着一个巨型牌匾,上书“亚洲投资银行”六个中文大字,红色的字体在白色的外墙映衬下,格外醒目。
亚投行大楼已经竣工多日,作为上海县城第一高楼,不论站在县城内任何地方都能够让人看得见。再加上外部哥特式装修风格在周围全都是中式房屋建筑群当中鹤立鸡群,使得这座大楼成为上海县人议论的焦点,无人不知。
这正是李卫国想要的结果,当初他说服亚投行董事会成员来盖这座总部大楼,就是为了让全上海的人都记住这座大楼,记住亚洲投资银行六个字。就算是外地人进入上海,不论他们站在哪里,只要一抬头都能够看得到亚投行大楼。
这就是一种广告效应,不用花钱,因为不论是亚投行大楼的外观还是高度,都将成为上海的地标,被人们广泛记住,将来找银行存钱取钱借钱还钱,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亚投行。
执行理事乔治这些天忙坏了,但也乐坏了,自从亚投行正式挂牌营业,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大堂柜台咨询业务,而且人越来越多,迫使乔治不得不大量招募人手来应对。
这是因为亚投行刚刚成立不久,急需要打开知名度,因此在李卫国的建议下,董事会通过一个划时代的决议,那就是亚投行实行存取款免手续费,存钱有利息,贷款门槛低,还款利息低等一系列政策,顿时惊动了上海县各界人士,使得他们纷纷上门咨询和洽谈业务。
李卫国一行人来到亚投行门口,就见十几个穿着亚投行制服的业务员正在滔滔不绝的解说着,每个人身边都围着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前来咨询的客人,一个个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
其中一个业务员说道:“通俗的讲,咱们亚投行就是钱庄,不过比钱庄大得多,也厉害的多。”
有人感慨道:“原来银行就是钱庄啊!这大楼好高,听说价值几百万两银子,的确比其他任何钱庄都大得多!”
也有人怀疑道:“就是不知道实力怎么样?跟沈家钱庄相比如何呢?”
只听那业务员解释道:“实力怎么样,大家比比就知道了。比如在咱们亚投行存钱和取钱都不需要手续费,而且在亚投行存钱还有利息可赚,这可不是沈家钱庄所能比的,没有实力敢这么干吗?”
“什么?存钱和取钱都不要手续费?那岂不是成了免费的钱庄了?”
“是啊,不但是免费的钱庄,还是赔钱的钱庄,大家伙儿谁见过往钱庄存钱,钱庄还倒贴给利息?”
“这——这怎么可能?我去过几十家钱庄了,从来没有哪家钱庄敢这么干!”
这时,从亚投行业务大厅内走出几个商人,他们早就咨询过了,如今刚刚办理完存款业务,其中一人笑道:“各位有所不知,话说那最大的最有实力的沈家钱庄,在他们那存一两银子要花一钱银子存银费,取一两银子也要花一钱银子去银费,另外存一两银子时间超过一年,还得另收一钱银子的保管费,里外里算算,我要在沈家钱庄存放一两银子,一年后在取出来就剩下七钱银子了。”
“没错!”另外一个商人补充道:“我一开始还不信,刚才进去试了试,果然在别家钱庄存一两银子一年要赔掉三钱银子,如果在亚投行存一两银子,一年后不但不赔钱反而还能赚一钱银子,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哼!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会有?还有赔钱给客户的钱庄?我就不信,万一骗了我们的钱人跑了怎么办?”有人提出最厉害的疑问。
这时那业务员笑道:“这位兄弟不必担心,咱们亚投行的老板可是大清的官员,过一段时间就会调任上海担任县令,有官府保证,绝不会是骗子。再说了,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座大楼价值几百万两银子,若为了骗大家几两银子被大家抢了这座大楼,那不是赔死了。”
众人顿时轰笑,这大楼就在这摆着呢,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更何况是当官儿的开的银行,不必担心被骗。
“既然有这样的好事,大家还等什么,赶紧把家里的余钱存到银行里,这样还能赚个利息,省的放在自己家里既不安全,又不能生钱,万一那天让贼偷了,岂不是要哭死?”
“对!咱们进去存钱去!”
有人带头,周围的人们纷纷跟了进去。
李卫国站在旁边,悄声问向旁边的亚投行执行理事乔治:“这里面有多少托儿?”
乔治笑道:“刚开业那几天几乎全是咱们花钱请来的托儿,不过从那往后,随着各界人士对咱们的业务逐渐了解了,最近几天咱们都不用再花钱请人了,很多老百姓都是自发宣传,亲朋好友相互转告,咱们的业务员水平也越来越高,估计以后就不需要托儿了。”
二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入大厅,就见大厅内的十几个服务窗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李卫国点点头,这个开头很不错,他很满意。
二人随后来到八楼行长办公室,李卫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桌子上摆满了厚厚的文件,这些都是等待他批复的业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