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孔宣传-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得主战场中的商军越来越少。
而周军,却是绞杀一阵之后,又分出两队人马来,在南宫适、武吉等数员战力强悍的大将率领下朝着其他城门处商军的背后杀去!
而主战场上的周军,则是加快了绞杀商军的动作,毕竟现在主战场中的商军已经是毫无还手之力了!
没有统一指挥、再加上没有相当的战力,再加上士气愈发下降以及体力的消耗,商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弱,而周军,却是轮番进行攻击、保持着旺盛的士气以及充沛的体力。
此消彼长之下,商军被消灭的速度越来越快。
而各个城门外的商军,也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下,渐渐支撑不住了!
响彻天地的喊杀声、兵器交击声、惨叫声一直到了太阳西沉、明月高挂之后才逐渐低了下来、最终消失。
踏着月光下,呈现出诡异黑色的泥泞大地,周军将士们先是楞了一阵,随后便是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我们胜利啦!”
确实,经过了被围三年的困境,如今又是以六万之众攻杀十万之众,并最终获得了战役的胜利,不容得这些已经鏖战多时、几乎都是精疲力尽的周军将士们欢呼雀跃。
南宫适、武吉等人族大将们的体力随好,但是也因为总是冲杀在前、担任破阵先锋而气喘吁吁。
也就是杨戬、韩毒龙、黄天化、黄天祥、韦护他们几个身为修士的大将们,还是可以保持闲庭信步的状态。
而吕尚,则是一直在后面指挥大军攻击、并未亲自上前厮杀,所以显得悠闲自在一些、与度厄站在一起。
度厄眼看着大局已定,便与吕尚说道:“此间已经事了了,暂时也无用到贫道之处。”
“那么贫道就去陈塘关处,与我那李靖徒儿试探一番,若是可行,便也令他来助周伐商。”
吕尚也是点了点头:“也罢,那就劳烦道友再跑一趟吧。”
“不过,还是先前我们所说的,若是贵徒李靖不愿,道友也不必强其所难。”
度厄笑道:“这是自然,贫道可不会为了功德而断送我唯一弟子的道途呢!”
吕尚笑了笑,向度厄打了个稽首:“如此,道友请便吧,左右人族之物不入道友之眼,吕尚便不留道友享用这庆功之酒了。”
“哈哈!”度厄大笑道:“那最后的庆功之酒可不能少了度厄!”
“那是自然!”吕尚也是大笑。
说罢,度厄便化作一阵清风,直朝东方而去。
接下来,吕尚便命杨戬、韩毒龙、黄天化、黄天祥、韦护等几个体力完好的修士大将负责打扫战场。
令他们将军器等物用韩毒龙的法宝收集起来,完好的兵器收作己用、断裂破损的兵器等物也收集起来回炉重炼。
商军将士们的尸体,则是让杨戬他们用法术转移到一处荒芜之地、挖坑埋葬。
其他的将士们,则是被南宫适等将领们带回城中,令他们好生休息一天,隔日再进行全城大庆、庆祝这场大胜。
庆典过后,吕尚便将几位大将全部派了出去!
杨戬、韩毒龙、黄天化、黄天祥四人被派到了金鸡岭处,负责打探商国动向以及尽量截断消息来往、延缓商国知道十万大军覆灭消息的时间。
南宫适、辛甲等将军们被派往了西部各城,统领各城之军到西岐城中集结,进行讨伐商国的准备。
吕尚要着手伐商大业了!
只是,姬昌的身体状况却是每况愈下!
自从亲眼目睹义子姬乾战死之后,姬昌的精神便是日渐萎靡、已经几乎不出来处理政事了。
周国的政事,便落到了身为监国的姬发以及身为丞相的吕尚肩上。
而姬发和吕尚,两人相处十分融洽、配合默契。
吕尚负责建议以及分派众官执行、姬发负责军国大事的决策,将整个周国管理的井井有条,即便是西岐城两次被围、政令传达不出去,周国各地也是按照条例能够自主运行、丝毫没有乱象。
而就当南宫适、辛甲等将军们将分散于周国各地的大军带回、西岐城集结了十五万大军的时候,姬昌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
得到消息的文武重臣们,吕尚、姬发、姬旦、南宫适、辛甲、散宜生、闳夭、太颠以及姬姓亲族子弟们等上百人齐齐聚集到了姬昌所在的寝宫外面,等待姬昌做出最后的决定。
不多时,身为姬昌妻子的太姜夫人,在属官的陪同下,眼中泛着泪光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卷帛书。
太姜站定身形后,眼光凌厉地扫视了众人一番,才将手中的帛书交给属官,让属官宣读。
帛书中的文字,正是周王姬昌的传位诏书。
诏书之中,讲明由监国姬发、立即接任周国之主,担负起镇抚百姓、讨伐商国的重任。
属官宣读完毕之后,太姜又开口道:“发儿,你父还有几句话要向你交代,随我进来吧!”
PS:老卡诚邀各位朋友们加入读者群257295851,与老卡一起聊天沟通。
403 姬昌薨、姬发继
周王姬昌的决定在文武重臣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
而在姬昌的众多亲子、义子们之中,也都是对姬发任官以来、尤其是担任监国以来的所做所为敬佩不已。
他们对父王的决定也是没有多少异议的。
甚至于姬旦,作为姬发之外、姬昌儿子们之中最为有能力威望的儿子,在听完宣告之后便是用凌厉的目光扫视着其他兄弟们,准备一旦有人反对便立刻站出来进行训斥!
幸好的是,数十位将近百位姬姓子弟们都是心悦诚服、并没有一个出声反对。
就在百多位重臣们在外继续守候的时候,寝宫之中,姬昌用极其虚弱的声音对着姬发说道:
“一、为父去世之后,不得大事操办!”
“毕竟我国经过两次被围,物资民力消耗巨大。”
“再加上现在正在倾国准备伐商之事,所以不得为我消耗物资民力来操办丧事!”
“二、日后理国伐商之事,还必须要倚重于丞相吕尚!”
“甚至于我儿觉得必要时,可拜吕尚为相父,以尊其位、以显其名!”
“三、孤之众子、汝之众弟之中,良才不少,汝当量其才而用之。不才之人,汝亦当依法处之。”
“四、汝必须当我之面发誓,必当以恢复人族人道传统为己任、不以己之私而耗万民之力,若是有良才能够比汝更能完成恢复人族人道传统,汝必能让位恭从、协助其恢复人道传统!”
“如此,汝方能不负姬姓血脉、不负万民之心、不负人族之名!”
“为父也方能安心瞑目!”
姬昌说了这么多,便已是气喘吁吁、呼吸困难了!
姬发急忙着想要为父亲抚背顺气时,却被姬昌凌厉的眼光、颤抖的手掌阻止。
姬发立刻双膝跪倒在姬昌面前,昂首指天,郑重发誓道:
“我,姬发!在此当父王之面、以自身姬姓血脉、对天地祖先发誓!”
“姬发当以人族万民为本,以恢复人族顶天立地、自信自立、自强不息之人道传统为己任!虽赴汤蹈火、万劫临头而不惧,勇于承担、勇于开拓!”
“我若为主,并举贤纳良,使之与我一道、为恢复人族传统而努力。”
“若是有人胜我,我必依照祖先传统、禅让国位,以之为主、我则为辅,共同为恢复人族人道传统而努力。”
“无论我姬发为主为辅,必以人族万民为念,保其生存、饱其腹、实其心、壮其力,身体力行地引领人族自信自立、自强不息!”
待姬发昂首郑重地发完誓言,低下头来时,却看到姬昌已经是面带微笑、一脸安详地合上了双眼、与世长辞了!
姬发顿时万般悲痛汇聚在心,哀嚎一声:“父王!!!”
守候在门边的太姜急忙冲进来一看,也是凄厉地大哭道:“老爷!!!”
顿时,外面的重臣们也都听到了动静、知道大王逝世,顿时哀声震天!
周王姬昌过世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西岐城中,再传到了整个周国、西方两百方国之中。
整个西方千万百姓竟是不约而同地举族黑衣,哀悼人族贤王姬昌!
一时间,西方天地都为之动容,连续阴沉了七天!
七天之后,姬发作为长子、与近百位姬姓子弟以及文武众臣们一起,扶棺前往岐山。
虽然姬发等人依照姬昌遗嘱、将丧事从简操办,但是周国百姓们却是踊跃供奉财务、踊跃出力帮助。
七天之内,在上百万民众的同心协力之下,竟是在岐山之中挖好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并且将西岐城与岐山之间的道路重新整修了一遍,使其宽阔平整、连一个坑洼之处都没有!
民众们都说,大王毕生为百姓着想、鞠躬尽瘁。逝世之后,百姓们也要让大王走的安稳、睡的安心!
姬昌出殡这天,举国行动!
数百万百姓、其中甚至有其他临近方国赶来的百姓们夹道跪送姬昌入陵,从宫门一直到岐山陵墓之间的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跪满了全身黑服、赶来哀悼的百姓、哀恸之声震天!
一路上,不计其数的民众自发帮助抬棺,使得灵柩一路顺畅地到达了岐山陵墓之中。
而那些跪送的百姓们,也是一路跟随,尽数抵达岐山。
祭奠仪式上,数百万百姓将岐山围得水泄不通。
全是黑服在身的百姓将整座岐山都染成了黑色!
再过了七天,姬发才在吕尚为首的众臣推举之下,正式接任周国国君!
姬发继任周王之后,首先便是在群臣以及姬姓子弟们的建议之下、为姬昌取了文王谥号。
其次,姬发当众拜吕尚为相父、委以军国重任,其余文武众臣也一一按照功绩予以奖励升迁。
之后,姬发才在吕尚为首的文武众臣们簇拥之下,前往灵台祭天,宣告新王登基。
而那数百万为姬昌送行的百姓们,也都还是聚集在西岐城中,观瞻姬发的祭天宣告仪式。
在数百万百姓面前,姬发高站在灵台之上,将自己当时发誓之言再次高声宣读一次,引得数百万的百姓欢声雷动!
就在姬发祭天的当时,连续阴沉了将近半个月的天空,竟是突然云开雾散、烈日当空!
在亮丽阳光的照射之下,空中竟是飘落了微微细雨,将整个天空渲染得七彩瑞丽!
天生异象!并且是祥瑞的异象!
数百万民众们更是疯狂般欢呼起来!
“我王万岁!周国万岁!!人族万岁!!!”
继任祭天仪式结束之后,姬发与众臣们回到大殿,立即宣布自己需要按照人族传统、为献王守制三年。
三年之中,所有军国政务全部由相父吕尚主持操作。
三年之后,姬发会亲自出征,开始伐商大业!
而姬发雷厉风行般的做法,也令文武众臣们群情振奋,纷纷保证、一定会在丞相吕尚的带领之下,管理好周国,并且一定会为周国伐商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
而聚集在西岐城中的数百万百姓,也是积极将官员们的指令执行到位、纷纷有条不紊地或是回乡、或是就在西岐城中安家落户。
当精壮百姓们听说周国要整军备战的消息之后,竟有数十万人踊跃报名参军、群情激奋地要保家卫国!
最后,在各级官员以及将军们的挑选之下,选拔出了二十余万精壮之士入军,使得周国全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四十万!
周国,如同一部庞大的机器,开始了紧张的运转!
403 姬昌薨、姬发继
周王姬昌的决定在文武重臣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
而在姬昌的众多亲子、义子们之中,也都是对姬发任官以来、尤其是担任监国以来的所做所为敬佩不已。
他们对父王的决定也是没有多少异议的。
甚至于姬旦,作为姬发之外、姬昌儿子们之中最为有能力威望的儿子,在听完宣告之后便是用凌厉的目光扫视着其他兄弟们,准备一旦有人反对便立刻站出来进行训斥!
幸好的是,数十位将近百位姬姓子弟们都是心悦诚服、并没有一个出声反对。
就在百多位重臣们在外继续守候的时候,寝宫之中,姬昌用极其虚弱的声音对着姬发说道:
“一、为父去世之后,不得大事操办!”
“毕竟我国经过两次被围,物资民力消耗巨大。”
“再加上现在正在倾国准备伐商之事,所以不得为我消耗物资民力来操办丧事!”
“二、日后理国伐商之事,还必须要倚重于丞相吕尚!”
“甚至于我儿觉得必要时,可拜吕尚为相父,以尊其位、以显其名!”
“三、孤之众子、汝之众弟之中,良才不少,汝当量其才而用之。不才之人,汝亦当依法处之。”
“四、汝必须当我之面发誓,必当以恢复人族人道传统为己任、不以己之私而耗万民之力,若是有良才能够比汝更能完成恢复人族人道传统,汝必能让位恭从、协助其恢复人道传统!”
“如此,汝方能不负姬姓血脉、不负万民之心、不负人族之名!”
“为父也方能安心瞑目!”
姬昌说了这么多,便已是气喘吁吁、呼吸困难了!
姬发急忙着想要为父亲抚背顺气时,却被姬昌凌厉的眼光、颤抖的手掌阻止。
姬发立刻双膝跪倒在姬昌面前,昂首指天,郑重发誓道:
“我,姬发!在此当父王之面、以自身姬姓血脉、对天地祖先发誓!”
“姬发当以人族万民为本,以恢复人族顶天立地、自信自立、自强不息之人道传统为己任!虽赴汤蹈火、万劫临头而不惧,勇于承担、勇于开拓!”
“我若为主,并举贤纳良,使之与我一道、为恢复人族传统而努力。”
“若是有人胜我,我必依照祖先传统、禅让国位,以之为主、我则为辅,共同为恢复人族人道传统而努力。”
“无论我姬发为主为辅,必以人族万民为念,保其生存、饱其腹、实其心、壮其力,身体力行地引领人族自信自立、自强不息!”
待姬发昂首郑重地发完誓言,低下头来时,却看到姬昌已经是面带微笑、一脸安详地合上了双眼、与世长辞了!
姬发顿时万般悲痛汇聚在心,哀嚎一声:“父王!!!”
守候在门边的太姜急忙冲进来一看,也是凄厉地大哭道:“老爷!!!”
顿时,外面的重臣们也都听到了动静、知道大王逝世,顿时哀声震天!
周王姬昌过世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西岐城中,再传到了整个周国、西方两百方国之中。
整个西方千万百姓竟是不约而同地举族黑衣,哀悼人族贤王姬昌!
一时间,西方天地都为之动容,连续阴沉了七天!
七天之后,姬发作为长子、与近百位姬姓子弟以及文武众臣们一起,扶棺前往岐山。
虽然姬发等人依照姬昌遗嘱、将丧事从简操办,但是周国百姓们却是踊跃供奉财务、踊跃出力帮助。
七天之内,在上百万民众的同心协力之下,竟是在岐山之中挖好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并且将西岐城与岐山之间的道路重新整修了一遍,使其宽阔平整、连一个坑洼之处都没有!
民众们都说,大王毕生为百姓着想、鞠躬尽瘁。逝世之后,百姓们也要让大王走的安稳、睡的安心!
姬昌出殡这天,举国行动!
数百万百姓、其中甚至有其他临近方国赶来的百姓们夹道跪送姬昌入陵,从宫门一直到岐山陵墓之间的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跪满了全身黑服、赶来哀悼的百姓、哀恸之声震天!
一路上,不计其数的民众自发帮助抬棺,使得灵柩一路顺畅地到达了岐山陵墓之中。
而那些跪送的百姓们,也是一路跟随,尽数抵达岐山。
祭奠仪式上,数百万百姓将岐山围得水泄不通。
全是黑服在身的百姓将整座岐山都染成了黑色!
再过了七天,姬发才在吕尚为首的众臣推举之下,正式接任周国国君!
姬发继任周王之后,首先便是在群臣以及姬姓子弟们的建议之下、为姬昌取了文王谥号。
其次,姬发当众拜吕尚为相父、委以军国重任,其余文武众臣也一一按照功绩予以奖励升迁。
之后,姬发才在吕尚为首的文武众臣们簇拥之下,前往灵台祭天,宣告新王登基。
而那数百万为姬昌送行的百姓们,也都还是聚集在西岐城中,观瞻姬发的祭天宣告仪式。
在数百万百姓面前,姬发高站在灵台之上,将自己当时发誓之言再次高声宣读一次,引得数百万的百姓欢声雷动!
就在姬发祭天的当时,连续阴沉了将近半个月的天空,竟是突然云开雾散、烈日当空!
在亮丽阳光的照射之下,空中竟是飘落了微微细雨,将整个天空渲染得七彩瑞丽!
天生异象!并且是祥瑞的异象!
数百万民众们更是疯狂般欢呼起来!
“我王万岁!周国万岁!!人族万岁!!!”
继任祭天仪式结束之后,姬发与众臣们回到大殿,立即宣布自己需要按照人族传统、为献王守制三年。
三年之中,所有军国政务全部由相父吕尚主持操作。
三年之后,姬发会亲自出征,开始伐商大业!
而姬发雷厉风行般的做法,也令文武众臣们群情振奋,纷纷保证、一定会在丞相吕尚的带领之下,管理好周国,并且一定会为周国伐商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
而聚集在西岐城中的数百万百姓,也是积极将官员们的指令执行到位、纷纷有条不紊地或是回乡、或是就在西岐城中安家落户。
当精壮百姓们听说周国要整军备战的消息之后,竟有数十万人踊跃报名参军、群情激奋地要保家卫国!
最后,在各级官员以及将军们的挑选之下,选拔出了二十余万精壮之士入军,使得周国全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四十万!
周国,如同一部庞大的机器,开始了紧张的运转!
404 申公豹挂帅
周文王姬昌薨、姬发继位的消息,因为引起了数百万民众的集聚,而很快就变得天下皆知。
商国上下自然也全都知晓了!
自然,十万商军覆没的消息也被证实。
虽然,杨戬等人在金鸡岭附近试图严密地封锁消息,但是架不住这个消息从其他的方国之中传出去、传到了商国。
虽然,大战的详细信息并没有多少人知晓、也没有传到商国之中。但是吕尚,由于被姬发尊为相父,自然不免被众人挖掘事迹、传到了商国之主、帝辛的耳中。
“吕尚老儿!孤要挖汝心、食汝肉、拔汝皮!以消我痛失两子之恨!”
帝辛在朝堂之上暴跳如雷,发誓要将吕尚碎尸万段,以消心头之恨!
“还有姬昌老儿,别以为死了、孤就能放过你!”
“孤定要攻破周国,将你从岐山之中挖出来鞭尸!”
满堂大商文武,全部在帝辛的咆哮声中噤若寒蝉、一声不吭!
一通发泄之后,帝辛的心气稍微平复了一些,却又不禁对传言中的周国异象产生了狐疑,心中充满了忧虑。
而且,帝辛对于申公豹举荐的修士们,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怀疑他们的实力是不是并 不像申公豹所说的那般厉害。
只是,帝辛的心思怎么能瞒得过申公豹的眼睛?
只见申公豹站了出来,朗声说道:“臣为二殿下之事、为我十万大军之殇感到万分痛心!”
“只是,那吕尚也实在会韬光养晦!”
“前次大殿下出征失利,却是没有任何详细情报能够到达大商,令大家还以为是天降灾祸而失利的。”
“这次二殿下逼得反贼姬昌死亡,才令吕尚这个贼人露出水面来。”
“而能够令魔家四位拥有法宝的仙人丧命,想来着吕尚必然也是修为不低之人。”
“原先,贫道以大王仁慈之意,不想由于修士级别过高、法术威力过强而导致人族涂炭,所以是以判断出来的周国实力进行推荐的。”
“现在看来,却是严重低估了周国的实力。”
“想来,那周国之中除了吕尚之外,应该还有其他修士存在!”
“所以,臣请亲自率军,为大王攻破周国,将那吕尚、姬发以及姬昌的尸首带回朝歌,听凭大王处置,以报两位殿下之仇、以泄大王心头之恨!”
“哦?”
帝辛倒是对申公豹如此坚决地说辞感到有些意外!
“国师既然知道我大商前两次征讨失利是由于吕尚的原因。”
“也知道那吕尚有些手段来对付我大商修士,国师可是心中有胜算不成?”
“大王容秉!”
申公豹双手一拱,恭声说道:“并非是申公豹有必胜之算,而是现在的局势非得立即再次出兵、力争攻破周国!”
“有何说法,为孤一一道来!”
帝辛伸手一指申公豹,随即冷峻起神色,紧盯住了申公豹。
“大王!臣以为,现在正是趁机攻破周国的绝佳机会!”
帝辛眉头一皱:“怎么又是攻破周国的绝佳机会了?”
“前两次,每次都是攻破周国的绝佳机会,结果呢!?”
“结果是孤的两个爱子惨遭不测、以身殉国!”
“十余万将士、丧命于那西岐城下!”
“现在你又说是绝佳机会,是再断送我大军的绝佳机会么!?”
帝辛大声喝问了一声,声音在整座大殿之中回荡。
申公豹却是夷然不惧,微笑着说道:“兵者,凶也!”
“自古以来,凡战、必有死伤!”
“大王也是治兵善战之人,自然知晓胜败皆是战之常事!”
“而战,当知如何胜、亦当知如何败。”
“前两次征讨虽然皆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是终于知道了失败的原因乃是有一个叫做吕尚的散修潜伏在周国之中。”
“而我大商之前竟是没有得到关于吕尚的任何情报!”
“而这,便是我大商接连阵亡两位王子殿下、丧师辱国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帝辛却是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问申公豹道:“国师是如何知道那吕尚只是散修、而不是那些名门大派中的弟子?”
“呵呵。”申公豹轻笑了一声,说道:“贫道交游广泛,认识的各路修士何止千万?”
“否则,也不会为我大商招揽来百余位修士了。”
帝辛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认可了申公豹交游广泛的说辞。
“那魔家四兄弟,虽然修为不高、在散修们之中并非有名之人。但是他们四个都是法宝在身。”
“而且,他们兄弟四人擅长配合,发挥出来的实力该在大罗金仙初期级别!”
“那吕尚能够击败拥有大罗金仙初期战力的魔家四兄弟之人,也必定是拥有大罗金仙修为实力的。”
“要知道,洪荒世界虽然广阔、修行的生灵不计其数,但是大罗金仙却是少之又少!”
“任何一个大罗金仙都不是泛泛无名之辈。尤其是各个门派之中的大罗金仙、更是早早便会出现历练、以求能够得到继续突破的机缘。”
“那些名门大派的大罗金仙基本上都是在整个洪荒世界之中扬名,像截教之中的大罗金仙,几乎都是洪荒世界中的有名之人。”
“而那吕尚却是以前根本没有听闻过的,显然是一直躲在某处修炼的散修,趁着机会、不知用何种手段迷惑了姬昌等人,而得到了周国丞相之位。”
“而且,以申公豹的推测,那吕尚的大罗金仙境界也不是非常稳固的。”
“要不然,也不会被我大军围困三年之后,才想出来克制魔家四兄弟的办法,击败了我大商十万大军。”
“饶是如此,还搭上了姬昌的性命!”
“此时,正是周国新王上位、根基不稳之时!”
“周国之中现在必然是民心紊乱,否则那姬发也不需以天之异象来迷惑国人、试图稳定民心了。”
“所以,臣称此时为攻破周国的绝佳时机!”
“若是让姬发做稳君位、整合起周国国力之后,我大商想要击破周国、必定会经历一场苦战,甚至会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族伤亡!”
“而大量的人族伤亡,岂不是违背了大王体恤百姓的初衷?”
帝辛点了点头,有些释怀地说道:“嗯,不错!国师所言极是,孤正是痛心那十余万大商将士的伤亡,所以才心中有些芥蒂。”
“还望国师谅解。”
“不过,即便现在是击破周国的大好机会,国师也不必亲自出征吧?”
申公豹轻轻摇了摇头道:“大王差矣!”
“自从那吕尚参与进周国事务、并将我大商十余万将士覆没之后,这场战争便不仅仅是人族内部的战争了。”
“寻常人族将士对上修行之士,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的。”
“尤其是大罗金仙级别的修士,他们可以撼天裂地、摧山覆海、飞天遁地,在天地之中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就算有百万大军在其眼前,也会被其轻易击灭!”
“也只有修士,才能阻止修士。”
“臣为修士之身,正可以去对付那吕尚。”
“再者,我大商前两次出征皆是王子为主将。”
“殷郊、殷洪两位王子殿下虽然不幸遇难,但是却将我大商击灭周国的决心展露无疑!”
“如今,大王的王子之中,都未成年,大王也要继续坐镇朝堂。”
“所以,臣以大商国师率军出征,也可以展现我大商的决心!”
“臣当以性命作保,不击破周国,申公豹誓不回朝歌!”
帝辛走下高台,盯着申公豹的双眼,慎重地问道:“国师确有胜算?”
申公豹重重点头道:“确有胜算!”
帝辛欣然,握住申公豹的双手说道:“还是国师考虑周密、孤敬佩不已!”
“就依国师建议,以国师为主将、趁着周王姬发根基不稳之际再伐周国!”
“国师需多少将士、以谁为副将?”
“孤会尽力为国师一一办妥!”
申公豹却是微笑一声:“大王不必劳累。”
“此番出战,由于主力是修士,所以无须太多寻常将士。”
“不过,周国经过前两次战争,想来也会有所准备,西岐城附近应该有十万左右的大军。”
“所以,我大商还需出军十五到二十万。”
“至于副将嘛,臣只带此番招揽回来的道友们即可!”
帝辛听了,却不立刻说话,而是将眼光投向了费仲和尤浑两人。
费、尤二人会意。
就听费仲说道:“启禀大王,现在朝歌的军营之中,倒是有这几年训练好的十五万大军,可以让国师大人统领出征。”
尤浑也说道:“启禀大王,国师为我大商可谓是劳心劳力、鞠躬尽瘁!”
“在为我大商辛劳奔波、招揽修士之余,还要为我大商战事费心!”
“若是此次出征,只让国师率领寻常将士以及国师自己招揽回来的修士,未免会显得我大商无人。”
“也会令那些被国师招揽回来、为我大商效力的修士心寒!”
“方才费大夫与微臣商量了一下,以为由我二人为副将、协同国师出征,一来可以为大军及时统筹物资、二来也能彰显我大商诚意。”
“准!”帝辛毫不犹豫就允准了尤浑之言,并且对费、尤二人大加赞许:“两位大夫真是急寡人之急,好!”
“既然寻常将士们对大战并无多大益处,那么就由两位大夫为大军筹措物资、解大军后顾之忧吧。”
“此战若是得胜,孤必定会好好地褒奖两位大夫!”
“另外,孤会与国师以及两位大夫一份令谕。”
“届时,三位爱卿可以再抽调五关之中的五万守军以及一应战将,将大军数量扩充至二十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