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上神兵-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个藏诃,这大威天龙一出,密宗只怕要天下知名了……”藏诃临走之际才显露出真正实力,杨南暗叹这世间出名高手果然没一个好善与,不过,藏诃没有恶意,只不过想显示一下密宗佛法未必输于禅宗罢了。
密宗诸僧一走,长安北门上空顿时变得空荡荡,佛印望着杨南呵呵一笑,道:“幸亏通天道友出手相助,否则这密宗藏诃今日只怕会是一个大麻烦,贫僧在此谢过。”
杨南摇头一笑,道:“佛兄客气,这一场比斗,我已经输了,只不过是藏诃菩萨手下留情罢了,密宗真法,果然不同寻常。”
斗法胜败,在禅宗三僧眼中自然一目了然,杨南虽是道门不世出的奇才,但比起菩萨境界的藏诃,法力远远不如,不过他有七色神光护体,所谓手下留情不过是杨南自谦罢了。
藏诃的密言金莲虽然厉害,大威天龙威力无穷,但也只能困住杨南,想败杨南却极难办到。
不过,杨南却知道自己的七色神光可不能使用多次,要是藏诃真的放手来攻,胜败还真是未可预料……
智可好奇的道:“教主那七色神光宏大无伦、光芒凛凛,这等神光天界也无,不知是何来历?”
“哈哈,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杨南哈哈一笑,道:“密宗虽退,长安尚存,藏诃走时语藏机锋,长安城中难道还有什么扎手人物不成?”
藏诃说长安在即、天下未定,显然大有深意,禅宗三僧见杨南有意避开七色神光来历,也不再追问,法空沉声道:“萧教主已斗败敌手,不如我们三教会合一处,一举突破内城,直入皇城!”
杨南望向南门,果然见到萧儒领着众多书生大儒,已将南门上空众多修士涤荡一空,正向自己飞了过来。
萧儒得了斩妖剑之助,实力不亚于盖世儒门圣人,两个大妖尊、一个姬良如何能敌斩妖神威,他一脸喜意的望着杨南笑道:“杨兄,长安外城已破,不如我们直捣皇城、以定天下,如何?”
杨南点头道:“长安守军闻风丧胆、士气全无,萧兄可发讯号,通知纯王攻取外城,围住内城,长安便能得手一半。”
八百里长安,内城占了百里,外城守军见天空上尽是敌方修士,如何还会呆在原地送死?一瞬间,逃的逃、躲的躲、降的降,百万之众退入皇宫之内只剩不足二十万!
城外的纯王李浩见到三教高手果然击败了敌人,得了讯号之后挥军直向长安扑来,四将久历战阵,指挥得当,百万雄师占领长安外城只用了不到三柱香时间!
长安外城居住的百姓见无数兵士一齐涌入城内,无不惊慌失色、恐惧担忧,但纯王在各处派遣得力人手、张贴布告,出榜安民,百万士卒与民秋毫无犯,只是把守各处要道、将长安内城围得水泄不通,百姓渐渐安下心来,长安城并无乱象出现。
杨南、萧儒带着三教高手落回地面,纯王车驾迎了上来,李浩皱着眉头对杨南、萧儒道:“奇怪,杨兰、李柯不见踪影,长安内城死气沉沉,难道杨兰并不在长安城内?”
长安城雄居天下,八百里大城古今罕有,内城虽然只是百里,却不亚于天下任何一座大城,内城之中居住着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帝王将相,李浩只占了平民百姓居住的外城,此时见内城死寂一片,心中怎会不疑?
杨南望着内城那高达十丈的巨大城墙,皱眉道:“殿下可曾去寻人问过?杨兰手段狠毒,可不是什么坐以待毙的人物。”
李浩苦笑道:“世兄,小王一入城便觉古怪,想要寻人来问之际,却只有无知百姓,就连一个官员、王公也不见,想问也无从问起。”
萧儒指着长安内城八门道:“殿下不如派人试探八门虚实,若有古怪,我等再做计较。”
李浩点头道:“萧兄所言极是,我这便派小股兵马前去试上一试。”
纯王转过身来,正要下令,道旁忽然有人笑道:“纯王殿下若是派兵前去,只是让长安城多些枉死冤魂罢了……”
这声音清朗悦耳,字字清晰,众人抬眼望去,只见两个粗衣老汉、一个佝偻老妪站在路旁,三人一脸老态龙钟、不堪孱弱模样,不知为何会突破外面铁甲军士的重重把守,竟到了纯王身边!
纯王身旁高手如云,护卫森严,杨南、萧儒更是不世高手,众人虽然惊讶,却还是一脸平静的打量着三个老人,暗暗寻思他们的来历。
李浩略一沉吟,忽然眼眸一亮,大喜叫道:“原来是两位皇叔和皇姐,怎的打扮成这般模样?倒教小侄险此认不出来了……”
三个老人哈哈一笑,撕去面皮假发,果然便是天王李煜、安平王李乾、玉欣长公主三人!
世间有一种秘技名唤‘化形’,能改换容貌、变化体型,这秘技并非术法神通,毫无法力波动,改换形貌之际当真神不知、鬼不觉,历代王朝子弟无不收此秘术,以作他日大难来临之际所用,李煜三人不用神通术法,身上半点法力也无,用了这化形神术倒令人极难看出破绽。
天王李煜依然气态沉凝、霸气如昔,望着纯王笑道:“皇侄攻入长安,大业可期,为叔不才,特来助一臂之力,还望侄儿收容。”
李浩正愁找不到人问话,当即点头道:“皇叔若愿相助,侄儿真是喜从天降,还说什么收容?”
李浩有志天下,心胸自然不能不广,李煜早知如此,此刻降低姿态以示臣服,两人心领神会,自然不需多说。
三人走上前来,原本如临大敌般的守卫顿时散去肃杀之色,分出一条道路让三人通过。
天王李煜带着李乾、玉欣一一向众多高手含笑问候,到得杨南时,却躬身诚挚的道:“杨兄,往日小王多有得罪,还请杨兄多多见谅。”
杨南展眉笑道:“海外一别,天王风采如昔,真是可喜可贺,今日弃暗投明、助纯王平定长安,昔日恩怨,便随风而逝吧。”
海外之时,李煜行事嚣张霸道,与杨南交手多次,两人若要说起仇怨,只怕此刻李煜早已死于非命,但杨南已是道教教主、地位尊崇的人物,而李煜却出身道门,虽是皇叔却是一钱不值,杨南如何还会与一只蝼蚁计较?
只不过,杨南心中却瞬息间闪过一个疑问:‘李煜三人那化形秘术连我与萧儒也看不出来,纯王殿下怎会一眼便看出来?’
李煜也知两人身份今非昔比,垂首道:“多谢杨兄宽宏大量,小王此番便是要将功折罪,以表诚意,这位是安平王李乾、这位……”
李煜在杨南面前毫无霸气,一一向他介绍身旁二人,待到玉欣长公主之际,杨南插口笑道:“安平王、玉欣长公主,天王不必介绍,贫道也早熟识,不知两位近日可好?”
正文第七章节吾镇山河、定鼎天下!
杨南立在人前,不怒而威、气势非常,虽是温和如风,那一股超然于众生之上的神采却自然流露,安平王李乾虽攻于心计、生性狂傲,但见长安城上空杨南连破诸路高手,此时哪敢有半会狂妄,只是拱手笑道:“教主神通盖世,有劳相问,小王受宠若惊。”
玉欣长公主望着眼前这个丰神如玉、凛然天日的超凡男子,心中顿时百思千转、柔肠纠结,往日国公府中那个俊美无双的小国公早已烟消云散,只剩眼前这个威凌天下、飘然若仙的道教教主!
‘情之何物,令人辗转反侧、百思千量?’玉欣长公主神色复杂的将万千心思化为一句问候:“阿南可好?”
昔年,玉欣闯入国公府后花园,见到杨南静坐池畔,幽然长思,那一股落寞孤独之意令她至今难以忘怀,这一句‘阿南可好?’便是当日所问之语。
杨南转过脸来,淡淡笑道:“有劳公主问候,贫道一向安好。”
昔日的公主依旧是公主,杨南却已非杨南,数十年后,再次相见,玉欣将往昔铭记于心,而杨南却早已忘却,他此生除了身旁诸女之外,哪会在意眼前这位娇蛮公主在想什么?
‘妾意如丝,郎心似铁……’玉欣见杨南不提往日恩怨,半点也不把自己放在心上,心中闪过一阵凄苦,她倒宁愿杨南恨她、憎她,起码在他心里也能留下一个影子,只可惜,这位道教仙师一颗心空空荡荡,半点影子也没给她留下……
天王李煜可不管这些儿女情长,只要杨南不计较往昔之事,他千方百计逃出长安、保住性命便大功告成,他望着杨南笑道:“杨兄,今番若能攻入内城,这开国公府就要迎回正主了,往日老国公在时,我等就是想入后花园一见尊颜也是难比登天,今日之后,开国公府该是宾客如云了。”
老国公杨辅为了保护杨南,严令后园为禁地,就是皇子王孙也不得入内,有他三朝元老、不世良臣的威望在,昔日天王李煜等人就是亲王之尊也休想见到杨南,此时提及旧事,众人不禁莞尔一笑,原本隐隐之中的敌意便消失一空。
“天王说笑了,”杨南淡淡一笑,道:“祖父之爵,怎能落在我这出家人身上,我志在仙道,功名富贵有若浮云,殿下还是先说说这长安八门有何古怪吧。”
杨南问及关键之处,众人神情皆是一振,天王李煜收起嘻笑之色,一脸肃穆的道:“不瞒诸位,我等一干皇族自入长安以来,便如同笼中之鸟,网中之鱼,便是肋插双翅也难飞出长安城去,若不是今日两军大战,长安城内守备疏松,纵有化形之术也难逃出。”
杨南笑道:“既是如此,三位如何能逃出这铁桶般的长安内城?”
李煜点头道:“李柯数日前举行登基大典,当着满朝文武之面将皇位禅让给杨兰,若非如此,我们就是想走出长安一步也难,杨兰自号‘阳圣皇’改朝‘大杨’将今年定为阳圣元年,不知为何,长安内城一干心腹极其忙碌,我三人见纯王攻城疾急,心知大变在即,早几日便凭化形神术逃出内城,若是今日想逃,只怕未必那么容易。”
“杨兰与一干心腹极其忙碌?” 杨南听完眉头紧皱,他隐隐有种感觉,杨兰好像在做什么大事,不仅锦屏山三教大会他不出现,攻取长安他不现身,究竟是什么大事能令杨兰如此重视?
萧儒望着一脸庆幸之色的李煜笑道:“天王可知那位阳圣皇帝究竟在做什么名堂?”
萧儒语带戏谑,杨兰虽然握有人皇印,在长安登基为帝,但令不出长安、威只及百里,若是长安一战落败,不过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罢了!
只有掌有九洲、威凌四海,令出如山,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人皇!
只不过,杨兰想做到这一点,不击败李浩便万难办到!
提及杨兰,李煜露出一脸奇怪之色,道:“杨兰这皇帝当得极是勉强,满朝文武多有不服,奇怪的是,往日他倒是常在未央宫中出现,近日却不知为何,从不见踪影,我曾听禁宫卫士提起过,杨兰、李柯二人皆在接天祭坛,只是不知道做什么勾当。”
屠戮百万之众,凝成一颗血神珠,九颗血神珠建造一座接天祭坛,不知有多少累累白骨、枉死冤魂堆彻其中!
这条罪状,便成了萧儒讨伐杨兰檄文中最有力的一条,只是,接天祭坛用作何用,倒是无人知晓……
杨南见身在长安的李煜三人居然也不知道,心中更是警兆大升,他沉吟许久后,缓缓道:“果然奇怪,杨兰为人向来有的放矢,从不做无用之功,这接天祭坛一定非同小可,为免夜长梦多,我们定要尽快攻入皇城!”
李煜点头道:“杨兄说的不错,攻入皇城,势在必行,长安内城兵力不足三十万,以眼前百万之众一拥而上、八门齐攻,攻陷皇城本来易如反掌,只是,内城城门有九洲重鼎镇守,想过八门并非容易……”
“什么?杨兰居然用定鼎天下的九洲重鼎镇住内城八门?”
李煜还未说完,在场所有人都立时变了脸色,个个露出震惊神情!
九洲重鼎,定鼎九洲!
这个掌故天下无人不晓,世人都知天地玄黄、东南西北中九洲中每一洲之中皆有不世神鼎定住地脉、汇拢山河,可世人都不知九洲之鼎到底在每洲何处!
这九个神鼎传闻是第二次封神之际始祖汇天下灵铁法宝所炼,每一只神鼎上刻有每一洲的地理花纹、山川草木,其重达亿万斤,其形古朴庄严,威力无匹、宏大无伦,这九鼎正是每代人皇不可或缺的定鼎神器!
天下人都不知道九洲重鼎在何处,但握有九龙交纽人皇印的人皇却一定知道!
重鼎神印,相生相克,神印上九条祖龙一齐睁开龙目、望天下云气,便可知九鼎下落!
这九龙望气寻鼎之术便是闻名天下的‘山河神镇法’,而九鼎在九洲大地上所布下的阵法也名为‘定鼎天下’!
杨兰既然拥有人皇印,自然是催动九龙,按定鼎天下古阵的方位推演寻得,只是,这九鼎乃是天下重器,被杨兰擅自移动方位造成的后果如何,犹未可知……
“上古之际神人打碎九洲,所以才有了九洲重鼎,如今修士虽然没有神人那般威能,但镇洲之器不可轻动,杨兰如此大胆妄为,竟致天下九洲于不顾,真是可恨可憎,有九鼎守护,看来这八门还真是极难破去。”萧儒神情庄重的接着又道:“九鼎之重不知亿万,护住八门实在绰绰有余,眼下三教高手俱在此地,不如各显神通,看看有什么法子能破过九鼎防卫直入长安?”
杨兰收回天下九鼎固是一件大事,但眼前能否破城攻入更是重中之重,两相权衡取其重,定住大地之事也只能以后再考虑。
杨南赞同道:“不错,我们有这么多高手在侧,九鼎虽重,却是死物,未必能挡住我们去路。”
九鼎威力如何,还没有人真正见识过,不过眼前各门各派高手如云,奇才智士如雨,杨南倒不相信自己这百万大军、数十万修道高手居然还会奈何不了九个笨重大鼎?
众人当即聚在内城东门前,开始各施手段试一试九鼎之重,一名机关宗高手当即唤出十多只巨大的机关灵兽,这些机关兽别无长处,唯有巨力惊人,此时经主人催动缓缓向东门而去。
东门城门依旧紧闭如昔,机关兽堪堪行至东门前之时,一道青色光华冲天而起,东洲全洲地理山川、河流、城池俱在空中闪现!
巍巍群山、壮阔大河、城如屋宅、人如蚂蚁!
‘吾镇山河、定鼎天下’!!!
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从东门扑面而来,八个古朴庄严的神文在空中一闪而过!
只是一瞬间,一股超强的重力从天空猛的压了下来,这重力茫茫不可测量,但那股无穷威严、无穷巨力的可怕感觉却令人恐慌之极,机关宗高手的十多只机关灵兽瞬息之间尽数化为齑粉,连一丝后退逃跑的机会也没有!
如山悬顶、如海狂倾,站在远处感应到那东门上无穷力、无穷威的重鼎神威众人一瞬间齐齐产生一个错觉:自己好似一只小小蚂蚁,而重鼎之力却像是无穷太虚,其力压下之时的可怕感觉几乎令人瞬间崩溃!
可怕的重力、可怕的神鼎!
并无神通、毫无变化,只是这一股绝强重力便能笑傲天下、镇守河山!
‘好厉害的东洲重鼎!’
看到这一幕的众人无不倒吸一凉气,望着李煜的目光闪过一丝感激之色,一座东洲重鼎凝聚了天下九分之一的重力,其重几斤?
这等重力已经超出了人所能想象的极限,不论什么神通道法,对上这简简单单却恐怖绝伦的重力都无济于事!
要是众人不知深浅,冒然上前攻城的话,此刻粉身碎骨的就不是眼前这十几只机关兽了……
机关宗掌门神机真人当即皱眉道:“这九鼎如此之重,就是不知能否将天空也护住?”
传闻中,重鼎只能护住大地,未必会护住天空,杨南点头道:“有劳神机真人出手一试。”
“去!”神机真人挥袖一抛,一蓬灵光如星火乍现,直向内城上空扑去,这蓬灵光到得空中,迎风化为无数机关飞鸟,或上或下、或前或后、高高低低、层层叠叠的飞上城头!
正文第八章节古鼎大阵!
漫空飞舞的每只机关飞鸟上皆有神机真人附着的一个神念,以一人之力,控制这么庞大的机关飞鸟,神机真人的修为令众人刮目相看,只不过,飞鸟群还未触及城门,那‘吾镇山河、定鼎天下’八个字又是一闪,那铺天盖地的绝强重力再一次显现,任鸟群无孔不入、漫空飞舞,竟没有一只能逃得过至强重力的绞杀!
绵密无漏,重力无穷,若想靠近,重鼎万力齐下,当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天上地面,都被这重鼎之力包裹,想要找出一点缝隙也难如登天,没有空隙,眼前众多高手修为再高、术法再妙也无计可施!
机关灵兽所化的漫天碎粉扑扑而落,重鼎的无穷威力令众人更是眉头大皱,萧儒眼露深思之色,缓缓道:“九洲重鼎本来便可镇住一洲,就是神人也打不破这九洲重鼎定住的大地,如今杨兰用来护卫这百里小城,自然连虚空都布满了重力!依我看,这八门之后足有八只重鼎,其重力恰好布成了一个圆形光罩,无缝无缺、完美无瑕!”
李煜点头道:“萧教主说的不错,不过天上、地面皆不可进,不知这地底深处又如何?”
萧儒眼眸一亮,点头赞道:“天王果然足智多谋,重鼎虽重,却未必能深入万丈地下!不如我们掘地而行……”
杨南皱眉道:“若是掘地而行,一来花费时日过多,二来若是皇宫大内地底同样布满重力又当如何?”
“教主放心,”一名正在凝神运术的术宗高手一脸喜意的转头笑道:“九鼎之重重若何?力拔山兮色沮丧,这重鼎的重力虽然布成圆形,但其中心点必然重力薄弱,只要到得中心点,破重力而出绝非难事!”
术宗高手推演术数、预判先机之道妙绝天下,杨南精神一振,道:“也就是说,这百里皇城地下,一定有一个中心点?”
术宗高手点头笑道:“天下阵法皆有破绽,无缺完美者唯有盘羲老祖的本源阵图,这定鼎天下古阵若不是有中心点,那杨兰又如何能收取九鼎?只要一破中心,重鼎大阵即被攻破,漫天重力便消失无影!”
杨南点头道:“先不急着掘地,再试试八门是否各有重鼎镇守再说。”
镇守内城八门的法宝若不是天下知名的九洲重鼎,眼前这来自天下各门各派的高手如何会一筹莫展、用这掘地的笨办法?
天雷万道、法剑如雨,奇光似虹,八门之前无数修士各逞威风,祭起无数法宝朝内城轰击!
一柱香之后,八门一一被众人试过,八只巨鼎果然立在城门之后,布下的定鼎天下古阵防卫没有一丝疏漏之处,不论是道门符咒、佛光密宝、机关符将还是法宝飞剑,在这重鼎神力之下无不折戟沉沙、惨败而归!
内城八门前,堆起了厚厚一层粉末,不知有多少知名法宝、古怪兵器在这门前化为齑粉!
杨南手上那柄天下最灵动的逍遥神剑也拿来试探,谁知最擅长钻空子的逍遥神剑对上重鼎,不但没找出一点缝隙,反而险些被那无穷重力绞个粉碎,杨南心惊之下急急收回逍遥神剑,这才知道九洲重器究竟有多么厉害!
众多高手束手无策、百万雄师止步不前,眼看长安内城就在眼前,纯王李浩当机立断,采用了萧儒的笨办法,大驱士卒,在修道高手的相助下先将长安千万之众尽数迁到千里之外,再用苦工夫挖掘地道,意图避开重鼎之力,绕路前进!
既要挖掘地道,道门术宗高手便派上了用场,术宗擅术数,测量重鼎之力定住地脉的长短便成了术宗高手的拿手好戏。
术宗推演之后,不久便有结果出来,这九洲重鼎之力贯穿整个大地,其力深不可测,但杨兰将九鼎布成定鼎天下大阵之后,不知为何,威力突然小了许多,重鼎之力只到万丈深处便戛然而止!
术宗高手几番推演方确信此事绝无虚假,李浩闻之大喜过望,望着杨南笑道:“苍天之幸,天不绝我大元气数,这重鼎居然只到万丈深处,若是能挖到万丈之下,再穿行而过,杨兰一干人等就成瓮中之鳖束手就擒矣!”
万丈虽深,但眼前有这么多高手在,只需十天时间便可打通,比起强攻八门送了性命自然要好上不少。
杨南心中虽不喜节外生枝,但眼前却只有这个办法,也只好点头道:“那便请殿下下令吧。”
李浩嘻嘻笑道:“世兄,道门人才辈出,术宗手段高妙,居然连重鼎之力延伸何处也算得出来,久闻机关宗弟子开山劈石、掘地如神,还请好人做到底,派些机关宗高手助小弟一臂之力吧!”
眼看便能破城,以纯王之尊也不禁脸露轻松,语带笑意,杨南好笑的道:“殿下自去下令便是,难道我道门中人会不听从人皇号令么?”
纯王苦笑道:“世兄说笑了,道家高手只听你这教主谕令,我就是真成*人皇也要对他们礼敬三分,如何敢驱策世兄门人?”
道门中人超然物外,这次天下妖魔作乱,三教才会联起手来,否则人皇争夺道家弟子怎会插手?
即便是人皇,法令也只能面对凡人,如何能号令得了超然物外的道家修士?
看着李浩眼中闪过的一丝失落之色,杨南哑然失笑道:“好,既然如此,我便命各派弟子倾力相助,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一条通路来!”
李浩大喜道:“世兄大力相助,这内城便城破在即,如此,我便去疏散百姓、开土挖掘!”
纯王喜冲冲的上马疾驰而去,杨南望着这位世交皇子眼中忽然露出几分深思之色,随侍身旁的螃蟹大将军见小爷沉默不语、似有心事的模样,不禁问道:“小爷,你莫非是在想那位玉欣长公主?”
先前那位长公主长得如花似玉,据说曾是先帝最钟爱的掌上明珠,老螃在一旁观望之际,发现这位长公主对自家小爷不无情意,据说两人之间极有故事,小爷此时一闲下来便沉默不语,莫非……
杨南一怔,随即笑骂道:“混帐!我岂是贪恋美色之徒?还不快快替我前去传令,命道门诸派倾力以助纯王,务必在十天之内打通一条万丈通路来!”
纯王要攻入皇城,此时缺了道门高手万万不行,道门五行宗之中土宗钻地如飞,机关宗掘地如神,术宗术数神机鬼藏,没有杨南谕令,这些眼高于顶的高手岂会听从纯王号令?
“嘿嘿,小爷勿怒,老螃这便去传令!”老螃见杨南发怒,当真是一头雾水,他边走边嘀咕道:“奇怪……小爷既有心事,不是为了女人……还会是什么?”
老螃带着亲卫自去传令,杨南的身边灵光一闪,倪彩的身形出现在他身旁,“阿南,我见你对纯王似有疑意,莫非这纯王也有问题?”
李浩走后,杨南沉默不语,大咧咧的老螃虽然不知主人心意,但身在雷舟之中的倪彩却看得亲切。
杨南点点头道:“倪兄,往日我从不注意纯王,不过,今番攻取长安倒是让我发现,纯王多有不同寻常之处!纯王为何如此,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方才将倪兄唤出商议。”
倪彩与杨南交情大异寻常,两人生死相托,杨南纵然成了教主,在倪彩面前一如往日,倪彩也不会因为杨南身份变化而有所改变,杨南生平最信任之人之中,倪彩足可列入前三!
所以,两人之间并无秘密,自然是无话不说!
“不同寻常之处?”倪彩扯了扯满头乱发,眼中露出思索之色,道:“有志成为人皇者,无不是人中拔尖,你看天王李煜、安平王李乾哪一个不是人中俊杰?皇家子弟从小在阴谋诡计、勾心斗角中长成,这纯王就是厉害一些也不稀奇,为何你会觉得有问题?”
杨南点点头,叹息道:“我与纯王相交多年,从未见过他练过武功、习过道法、修过神通,可是化形之术天下绝妙,就是我这大尊者也看不出来,纯王为何能看出?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倪彩点头笑道:“或许是天王三人与纯王极是熟悉,光凭感觉便能认出,这点不足为怪。”
杨南叹了口气,点头道:“好,那便说说最可怕的一点,刚才我见纯王提及道家弟子之时,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之色,那神色满布杀机、令人不寒而栗!倪兄,如今我一手将纯王捧上皇位,来日若是为道家带来一场浩劫,岂不是引狼入室?”
杨南倒不怕纯王有什么神通术法,而是看到他那眼中可怕的杀机而起了警戒之心!
两世为人,眼看要亲手造就一个人界至尊之时,忽然发现这个朋友将来有可能成为敌人,如何不令杨南心中寒气大升?
倪彩睁大眼睛,讶然道:“什么?纯王居然忌惮我道家中人?难道他此时只是在隐忍,其实目的与杨兰并无二致,一定要灭我三教道统不成?”
倪彩这一惊非同小可,纯王若能得天下,三教助力功不可没,杨南的助力犹在儒家之上!否则他一介小小亲王,想问鼎神器简直是痴人说梦!
三教乃是纯王大业根基,他若反过头来对付三教,岂不是自寻死路?
要不是这番话从杨南口中说出,换个人倪彩绝不相信!
杨南冷笑道:“皇族子弟为了争权夺利,便是杀师弑父也不稀奇,李浩若是想对付三教,也不奇怪,我只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倒没真的发现纯王有何异动。”
倪彩眉头紧皱的道:“如此一来,便麻烦了,你心中生出疑意,不如尽撤我教高手,置身事外就是,若是扶了一个狼子野心之徒为人皇,他握有天下神器之日,何人能与他争锋?如此,道门休矣……”
正文第九章节鼎重几何?
人皇之威,威凌四海九洲,除了儒门俯首任凭驱策外,道释二门向来便是远避红尘,一来是人皇身集天下之望、正道气数,无法与之匹敌,二来人间由人皇治理、修道中人不便多沾因果。
但是,真正的人皇如果想对付道门,结果一定不会让人高兴!
任道门高手无数,却未必能斗赢握有气运的人皇!
杨南摇头笑道:“我若尽撤子弟,便为成为天下笑柄,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李浩我扶也要扶、不扶也要扶!不过,我在寻思制他之法,以免来日成为祸患!”
杨南做事,向来谨慎无错,只凭一点感觉,他便生出不妥之心,要是不能有备无患,就算成为天下笑柄,他也不会去扶助纯王!
倪彩愕然道:“人皇之力,无可匹敌,阿南有何妙法,居然能制人皇?”
杨南嘻嘻一笑,道:“妙法便在这八门之后,何需他求?”
倪彩怔了一怔,忽然呵呵笑道:“好个阿南,你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九洲重鼎身上,难怪难怪!有了这九洲重器,人皇之威就是再强,也不敢如何,果然绝妙。”
古时,曾有一朝朝政**、帝皇昏庸,有位诸候派遣使者入京都问皇帝:‘九鼎之重重几何?’
昏庸皇帝回答:‘卿欲知鼎重,何不自称之?’
于是,这位诸候便大兴精兵,夺得皇位,他虽不曾称出鼎重几斤,但此后‘问鼎天下’便成了争夺皇位的代词。
可见,皇印重器,两相匹敌,攻入内城之后,杨南要是握有九洲重鼎,纯王李浩就是想翻脸也未必敢!
上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