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隐天下 (全文完)-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楔子 裂帛

   在日光舒缓的午后,品一杯香茗,闻一曲弦音,当是很惬意很悠然的一件事。然而,若是在战场上,乍然听到琴音,无疑是令人感到诡异的。

    而此时,在塞北娘子关。北朝的骑兵将南朝的娘子关团团包围,北朝兵士正擂鼓叫阵,好不嚣张猖狂。

    忽然,一曲悠扬的琴音响起,缥缈好似从天边传来。

    这是一曲古调,夹杂在铿锵的战鼓声中,竟是分外清曼婉转,低徊缠绵,很是撩动人心。

    叫嚣的北军忽地静了静,停止了擂鼓,抬首望去,只见娘子关城楼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抹嫣红的身影。在战场之上,兵士们见得最多的红色除了血还是血,还不曾见过红色的罗裳。

    这突兀出现的红裳女子,让北军们心头一震,都想起了一个人。

    南朝新近在西疆大胜西凉军,皆依仗镇守西疆的平西侯花穆将军。据说花穆将军麾下有一员名将,名叫赢疏邪,他武艺高强,计谋无双。南朝之所以大败西凉,他功不可没。

    传闻赢疏邪是一个孤儿,本无名无姓,他自取姓为赢,为得便是每一战都要赢。果然,从他从军到现在,从未输过。短短两年,便由无名军卒,做到了西疆令人闻名丧胆的少将军,西凉军送他外号,银面修罗。他麾下的有一支孤儿军,作战勇猛,名“杀破狼”。

    传闻他脸上常年戴着一副面具,无人见过他的真容,是以关于他的容貌,流言甚多。有人说他生的比女子还要绝美,花穆将军为了不让那一副妖颜乱了军心,是以命他以面具覆面。也有人说他生的太过丑陋,不得不以面具遮掩。

    听到琴声,北军们之所以联想到他,便是因为,他身边有一个红裳女子追随,每一次出战,那女子必为他抚琴一首。

    如今,这琴声和红裳惊现娘子关,莫不是赢疏邪从西疆来到了塞北?

    北军无不心惊,却也有几分好奇。

    琴音婉转,再婉转,缠绵,再缠绵,听的人熏熏然微醉。

    北军的首领张锡凝视着城楼上那一抹红,唇边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他伸手从背后取出弓箭,拉弓搭箭,弓弦响处,箭如流星,带着森寒的杀气直取城楼上的红裳女子。

    上千名北军都在等着那接下来的惨叫声,因为他们首领的箭术一向精准,从未失手过。他若是想射敌人的额头,必定不会射到下巴。而这一次,他射的是咽喉,那个弹琴的女子必死无疑。

    不过预料中的惨叫并没有传来,只见城楼上一道白光闪过,那支箭不知被什么东西击中,偏了方向,射在了城垛上。

    过了一瞬,一名军士遥遥指着关门道:“大家看!”

    只见娘子关的关门正缓缓打开,一对重甲的骑兵从关内奔涌而出。为首的一个兵士举着一面旗帜,上绣一个大大的“赢”字。

    随后只见一骑白马从城内飞驰而出,马上端坐一员小将,一袭银甲白袍,头戴盔帽,腰间挎着一把天涯明月刀,马鞍边悬挂一杆银枪。夕阳灿烂的余晖照耀在他身上,枪尖在日光下闪闪发光,伴着马蹄声在地面划出一道银光,转瞬便到了阵前。及至到了距离北军三十步远的地方,他猛然勒住战马,战马一声长嘶,凝立在阵前。

    马上白袍小将凝望北军,半张冶艳的银色面具覆面,只露出清澈的眸,优美的唇,还有精致到绝美的下颌,以及唇边那缓缓漾开的疏懒的笑意。

    北军首领张锡有些怔愣,不是不惊艳的,因为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阅历里,还从不曾见过如此风华的少年,虽看不到他的面目,然,他周身散发出的那天生一种遗世而独立的风姿,却令人一眼难忘。

    他悠然坐在马上,挺拔的身姿犹如三月烟雨里绽放的一树清丽夜樱,面具下那乌黑眸瞳晶亮如墨画,闪耀着令人失魂的潋滟波光。

    望着众人呆愣的目光,他勾唇一笑,抱拳道:“张将军,疏邪前来领教将军的枪法。”淡淡的嗓音,透过塞北冷硬的风,飘飞而来,清澈犹如山间不沾染尘埃的清泉。

    城楼上的琴声就在白袍小将的笑容里陡然拔高,调子一转,银屏倾,铁马出,声若海之宽广,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张锡乍然回过神,道了一声得罪了,执起手中的长枪,催马上去,两人战在一起。

    这显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决斗,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不过才交手两招,张锡便暗暗心惊,他知道,不出十招,自己必败无疑。不过,也不知为何,对方似乎并未急于取胜,每一次枪尖险些就要刺中他了,却又不动声色地偏开。看在旁人眼里,似乎是他躲得快,对方出手慢。可是,他心里明白,若是赢疏邪真的不济,不会算的这么准,每一次都慢那么半拍,偏那么一毫。

    张锡勉强支撑着,和赢疏邪来回战了五十多招,额头上渐渐出了汗。枪影闪烁中,他隐约看到那银甲白袍的少年微微一笑,那笑容,似嘲弄、似狂傲、似不屑……带着难以言喻的魔力,仿若一切皆在他的掌控。

    张锡的心抖了抖,他们北朝现今还没有南侵的实力,这次挑战,本是打算逼着娘子关守备要些过冬的粮草钱物。以往每次都会得手,因为娘子关守备是个怕死之辈,每次还不曾打,便会将粮草钱物乖乖送了过来。原本也想着搜刮的差不多了,打算换一个城池。却未料到,最后一次,碰到了赢疏邪。

    明明他在西疆大胜,现如今应该回京受赏的,却为何要出现在此地?他想不明白,只能说,自己够倒霉。现下自己就如同一只被猫戏弄的老鼠,迟早要命丧于此?他不甘心,拼了命,再次躲过对方的枪尖后,在两马错身的一瞬间,忽然抽出宝剑,狠狠刺了过去。

    这一剑,他其实没有抱着任何刺中的希望,却未曾想到,竟然刺中了。

    那白衣银甲的将军捂着胸口,潋滟生波的俊目闪耀着一抹复杂的令他猜不透的神情,仿若痛到了极致,又仿若不是。鲜血顺着他修长的手指从胸口淌出,染红了他雪白的战袍。

    城楼上的琴声陡然声如裂帛,直催人心,凄楚如巴山之夜雨,令人心中无端生出凄凉孤寂之感。忽而一声崩裂,似乎是琴弦断裂,琴音再也不闻。

    张锡心中一惊,有些不敢置信,一时间忘了追赶,眼睁睁看着南军将赢疏邪救了回去。虽重创了主帅,张锡却领着自己的兵马急急撤了回去。奔驰了很久,见无人追来,他才勒住缰绳,回首看了看,南军早已退回到关内。

    只有巍峨的娘子关城楼在夕阳中岿然耸立,透着苍凉而寂寞的壮美。城楼之上,漠漠苍穹好似被落日烧着了,变幻着红黄交替的颜色,令人目眩神迷。

    “将军,你明明刺伤了他们的守将,我们为何还要逃,为何不趁机抓了那个赢疏邪,勒索些财物?”一个兵士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知道什么?”张锡冷冷说道。

    他不相信那一剑真的刺中了赢疏邪,那一剑他本可以躲过的,应该躲过的,一定能躲过的。

    可是,第二日,关内的探子传来消息,说是赢疏邪夜里因伤势过重,殇逝。

    据说,南朝皇帝原本是要封赏赢疏邪为平西将军的,还打算赐婚,将三公主嫁于他的。原本可以平步青云,荣华富贵,谁料到,他在回京前,绕了一段路,途经塞北,却不想命丧在此。

    真是应了民间一句话:有命吃苦,无命享福。

第一章 合卺毒酒



    江南的春一贯来的早,往往一过了年,大街小巷人家院落,但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始郁郁吐绿。而今年,却有些反常,已经进入二月了,头天夜里,却淅淅沥沥下了一场雪,天气骤然变得冷了起来。

    这场雪令禹都的百姓猝不及防,而有一件事,同这场突如其来的雪一样,同样令人始料未及。

    那就是,当朝左相姬凤离要迎娶平西侯花穆将军的千金。

?    从门第上看,这门亲事门当户对,而且又是御赐姻缘,无可挑剔,当是京都一桩佳话。然而,在禹都人们的眼里,这当事的男女两人却有些太过悬殊了。

    左相姬凤离,提起他来,南朝的百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几乎就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他十五岁在殿试中状元及第,小小年纪便跻身朝堂。此后四年,他辗转朝堂,建功立业,立德修身,以他的惊世才华,终于在十九岁那年,官拜一品辅相,成为南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帝相。

    他不禁有惊天才华,更有倾世之貌,在帝都素有第一公子之称。更难得的是,他虽权倾朝野,却甚是亲民,上位三年来,办了诸多利民之事,深得百姓爱戴。而且,据说,他俊美,温柔,优雅,专情,是禹都乃至整个南朝未嫁女子的最佳情郎。

    如今这个最佳情郎就要成为某人专属的情郎,不知碎了多少女子的芳心。虽然都知晓自己配不上姬相,但,如若姬相娶一个般配的女子,她们心中或许会好受些,生出些自叹不如之感。

    然而,他要娶的却是花穆将军的千金。

    在禹都,但凡有些才貌的世家女子,都是有些名气的。

    譬如,最富盛名的便是温太傅的千金温婉。她有帝都第一好女之称,不禁美貌倾城,更是诗画双绝,是难得的才女。深宫里的三公主皇甫嫣,喜欢抚琴,据言,琴技倾绝。还有吏部侍郎的千金安容,容貌虽不及温婉,却有一双巧手,刺绣是京里闻名的。

    京里数得上的美女才女很多,老百姓能一口气数到十位,但是,对于花穆将军的千金花小姐,人们却连她的闺名都说不上来,别说排号了。

    对于这样一个无才无貌无德,平庸至极的女子,配才容冠绝天下的姬相,无疑是不般配的。大约就连上天都觉得不公平,适时的来了这么一场雪。

    一场雪却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这场喜事的进行,花小姐在二月初一这日,被八抬大轿抬到了姬府。

    夜,簇簇的雪花又开始飘。

    花著雨端坐在新铺的大红锦褥上,抬起新点了蔻丹的手指,掀起了垂在眼前绣着鸳鸯戏水的红盖头。

    新扇屏,红帐幔,大红的龙凤喜烛,一切都昭示着她已经是一个新嫁娘。

    终究还是逃不过!

    原以为避过了,却还是撞进了另一场赐婚。

    只不过,她对于未曾谋面的夫君,还是有几分期待的。

    “小姐,你还是净净面,让奴婢为你重新妆扮吧,你这样子,怕是要将姬相吓坏的。”陪嫁的丫鬟桃色低声说道。

    桃色虽然自小就在花府中当丫鬟,但因花著雨这些年一直不在府中,所以桃色根本摸不准她的性子了。她着实想不通,小姐为何要把自己妆扮的这么丑。

    这些日子,禹都的那些说小姐配不上相爷的流言蜚语她也听到不少,说起来,这事她非常为小姐抱不平。在她眼里,她家小姐比京里那些什么第一美女才女都美貌多了,可是却被冠上了一个无才无貌无德的名声。

    花著雨戏谑地挑了挑眉,轻笑道:“他若是真被我吓到了,便不配做左相了,也不配做我的夫君了。”

    桃色和这禹都的女子一样,对于姬凤离有着莫名的崇拜,听花著雨这般说,嘴巴一翘,说道:“相爷肯定不会被吓到的。”

    门外遥遥地响起一阵脚步声,桃色焦急地示意花著雨盖上红盖头。花著雨瞧着桃色紧张的样子,唇边笑容轻绽,灿若春华。

    她伸指刚放下红盖头,房门的锦帘被掀开,一股锐利的寒气冲了进来。

    “都下去吧!”一道优雅的声音响起,语气淡若熏风,让人感觉出说话者的雍容自若。

    桃色早低垂了头,随着刚进来的几个侍女一起退了出去。

    隔着大红的盖头,花著雨并不知姬凤离在做什么,只是,良久,他都不曾来掀她的盖头。

    长久的沉默。

    花著雨坐在床榻上,气定神闲。要比耐性,她是不会轻易输的。

    良久,室内终于有了一丝响动,很清澈,是斗中注出的醇酒滴落在杯中的声音。

    一只修长的手执着一盏酒递到了花著雨面前。

    盏是琉璃盏,浅红色,剔透无痕。酒是深红色,如美人腮上的胭脂,很艳,只是不知是什么酒,花著雨从未饮过。左相府备的合卺酒绝对不会是什么劣酒的,那阵阵扑鼻的酒香就说明了这一点。

    花著雨接过酒盏,两人手腕相交,一饮而尽。

    美酒初入口寡淡无味,继而品出一丝甘冽,透着淡淡的醇香,果然是好酒。

    她正要把酒盏递给姬凤离,酒盏却自行从手中滑下,溅落在白玉铺就的地面上,碎成了大大小小的几块,每一块都闪耀着清泠泠的光华。

    花著雨颦了颦眉,垂下眼帘,瞧了瞧自己乍然无力的手。

    涂满蔻丹的指甲在烛火下闪耀着冷艳的色泽,似乎是在嘲笑她的这只手,何以连一只小小的酒盏也握不住。

    是蒙汗药?还是软筋散?亦或是更歹毒的毒药?

    方才,她还在心中赞叹,这合卺酒是如此的甘美清冽,比她喝过的烧刀子香醇多了,这才是深闺女子应该喝的美酒。却不曾想到,这却是一杯毒酒。

    才回京几日,安逸的日子才过了几天?她的警戒心便退化到如斯地步!只是,又有哪一个新嫁娘,会想到洞房之夜的合卺酒里有毒呢?

    绣着鸳鸯戏水的红盖头还遮在头上,她想看看姬凤离是否也中了毒,可眼前除了一片红彤彤的,什么也看不清。而此时,她就连掀开这一层薄薄的红盖头都不能够。

    浑身的力气乍然被抽走,她站立不住,顺着床榻的边缘,缓缓瘫软在地上。

    若在往日,一杯毒酒,无论毒性多么的烈,她也不会这么轻易被毒倒。只是,现在的她,内力全无,和普通人一般无异。

    自从回京后,爹爹便将她的内力封住了,为的是怕她在京里惹事。其实,她心里清楚,爹爹是怕她不愿嫁给姬凤离,抗旨逃婚而去。

    爹爹并不知,她心里,对这个年轻的左相,是有些钦慕的。

    因为姬凤离不同于京里的世家子弟,凭着家族的庇护在朝中为官。他是寒门学子,靠的只是他自己。

    “来人!”姬凤离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还是那样淡若熏风的声音,这一次花著雨却听出了其内漾出的潋滟锋芒。

    很显然,姬凤离并没有中毒!

    花著雨笑了,笑靥在脸上缓缓绽开,又一点点凝结,最终化为冰霜。

    她早该想到,姬凤离何许人也,天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相。这世上哪里有人能在他的眼皮底下下毒,只除了,姬凤离自己。

    有两个侍女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将地上散落的琉璃盏碎片扫走了。有一块碎片扎在了她的膝盖,侍女们没发现。

    那种尖锐的疼痛在膝盖蔓延,刺痛提醒着她,这一切不是做梦。

    “为什么?”花著雨冷冷问道。他为何要这么对她?纵是悔婚也不至于要给她下毒吧?

    她想不通!

    这便是禹都女子心中的最佳情郎吗?

    没有听到他的回答,只感觉到两道目光灼灼落在她身上,犀利而深沉。

    花著雨心中涌起一股惊心动魄的感觉,有这样犀利目光的人,他的存在,是令人无法忽视的。

    男子修长的手,缓缓探了过来,指尖拈住大红盖头的一角,似乎想揭开红盖头,一缕淡淡的龙涎香随着衣袖带起的风纠缠而来,若有似无。

    然而,手指拈着红盖头顿了一下,却又忽而撤走了。

    他没有揭她的盖头,或许,他根本就不愿意看到她!

?    “何必问呢?琉璃盏就不会问,你何以会摔了它!”淡静如水的声音,如春天的一阵寒风,吹落一地残红。

    琉璃盏自然不会问,因为它是物。

    难道,在他的眼里,她是和琉璃盏一样的?就算是被摔得粉身碎骨,也不用问为什么。也或许,在他眼里,她还不如那一只琉璃盏?

    花著雨睫毛微颤,唇边凝起一丝冷笑。

    没有人再说话,罕至的寂静中,一阵小心翼翼的走动声从外面传来。

    “相爷……”一个侍女在门外小声禀告道,“宫里的常公公前来宣旨。”

    “摆香案,就在这里接旨!”姬凤离淡淡说道。

    侍女们匆忙在洞房内摆上了香案。

    不一会儿,锦帘被掀开,一阵繁杂的脚步声,年老的内侍尖细的嗓音扬声传来:“花著雨接旨……”

    两个侍女搀扶着跪在了香案前,那个常公公开始宣读圣旨。

    花著雨怎么也没想到,这圣旨竟然是给她的。怪不得姬凤离让就在这里摆香案,白日里拜完堂,他便匆匆离去了,听说是去了宫里。他应当知晓这圣旨是给她的,说不定,这圣旨还是他请来的。

    圣旨的意思很简单,封她花著雨为暮云公主,远嫁到北朝和亲。

    和亲!

    如若她没有记错,要去北朝和亲的是温太傅的千金温婉。

    自从南朝胜了西凉,南朝的势力在各国中愈发强盛。东燕和北朝都派了使者前来交好。

    前几日,北朝的贤王来为他们的太子求亲,嫁过去那便是太子妃。

    然而,却没有人愿意去和亲。原因无他,四国之中,北朝的气候最是恶劣,她们南朝的女子不适合在那里生活。前朝有过一位到北地和亲的公主,因适应不了那里寒冷的气候,不到几年便得了风寒,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了。

    再者,听闻北朝太子为人极是暴虐,所以,皇帝只有一位公主皇甫嫣,自小宠爱娇纵,自然是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公主嫁到塞外去受苦,于是,便应允从百官的千金之中选一位。

    北朝的使者将帝都最富盛名的几位千金,绘了丹青,快马加鞭送到了北朝,最终,北朝太子选了温太傅的千金温婉。

    温婉虽然不愿意,但却圣命难违。

    听说,礼部已经派了两百精兵,明日一早便和北朝使者一起,护送温婉到北朝去。而现在,皇帝却忽然下旨,让她到北朝去和亲。

    这个皇帝老儿似乎忘了,她刚依着他的旨意嫁了,但是,他圣旨中却只字不提,只是称她为花小姐。

    花小姐?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这便是皇帝!

    圣旨宣读完毕,常公公手托圣旨,倨傲地说道:“请花小姐接旨!”

    花著雨跪着没有动,她也没有说话!

    一室的死寂。

    “请花小姐接旨!”

    常公公扬高了声音,再次喊道。

    如果可以,花著雨仍旧不会动。但是,她虽万般不愿,但搀扶她的两个侍女强行将她架了起来,抓着她的手,去接那明黄的圣旨。

    有生以来,她第一次感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力。有生以来,她第一次感觉到任人摆布的屈辱。

    “慢着!”她悠悠开口。

    声音不高,语气很淡,然而,谁都能听出来,这平静无波的声音里暗含着一丝冰冷的杀意。

    两个搀扶着花著雨的侍女,身子忍不住抖了抖,只觉得眼前的人,让她们无来由的心生惧意。

    “花小姐还有什么话说,难道想抗旨不成!”常公公语气不快地问道。

    如若可以,她真的想抗旨。但花著雨知晓,她绝不能这样做。她的爹爹……平西侯花穆,对这个朝廷忠心耿耿,如若她抗旨不遵,首先要处死她的不是别人,是她的爹爹。或许就是因为爹爹的这种愚忠,炎帝才这样对他们花家。花穆在边疆立下无数战功,炎帝仍旧以边疆不稳为由,十年间不让他回京。这一次,她们花家军大败了西凉,逼得西凉献上五座大好城池言和。举国欢庆,因为上表为他们花家请功求赏的奏章实在太多,炎帝不得不准许爹爹回京领赏。封了爹爹平西侯,又为她这个无名无才无德的女儿,赐了一门人人艳羡的婚事。

    可现在,炎帝却又忽然让她去和亲,这其间定有曲折,只是她无从知晓,不过,早晚,她都会查清楚的。眼前这件事,还是要先见过爹爹,才能定夺。只是,要她接旨,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花著雨定了定心神,说道:“常公公,臣女现下已不是花小姐,而是姬夫人,实在不知这圣旨是应当接还是不应当接?臣女和姬相的亲事也是圣上的旨意,若是接了这道圣旨,不是抗了圣上前一道旨意吗?臣女,真不知如何是好。”语气淡淡,似乎毫不经意。

    传旨的常公公被问住了,他未料到花著雨会这么说。赐婚的确是皇上的旨意,如今又下旨和亲,皇上应该先下一道废掉赐婚的旨意的,但是皇上似乎也忽略掉了。

    常公公有些为难,犹豫着是否需要回宫再去请一道旨意。不过,那样皇上定会怪罪他办事不利。这个混在宫里的人精,登时把目光投到了姬凤离身上,眼角眉梢尽是讨好的笑意,小心翼翼问道:“相爷,您看……”

    姬凤离望着燃烧的红烛,深眸中如水似墨,眸底流转着优雅的波光。他回首朝着常公公微微一笑,吩咐身侧的侍女道:“去取本相的笔墨纸砚来。”

    侍女快步走了出去,不一会捧了笔墨纸砚过来,将一侧摆满了糕点的几案腾空,铺好了宣纸,将墨笔递到了姬凤离手中。

    姬凤离接过墨笔,蘸了墨,在白纸上笔走龙蛇地挥洒下去。不一会,白纸上便写满了墨字。

    侍女拿起墨迹未干的字,轻轻吹了吹,送到了花著雨手中。

    雪白的纸,墨黑的字。

    字体龙飞凤舞,洒脱飘逸,让花著雨极是欣赏。

    只是可惜,这却是一纸休书。

    花著雨望着眼前那两个大大的休书,清冷的笑意从唇角晕开,骄傲的眸底闪过一丝悲凉。

    真是世事难料,她没想到,她花著雨有朝一日也会得到休书。

    这个姬凤离不愧是深得帝心的辅相。

    这封休书一写,这件事便转为姬凤离先休了她,然后皇帝再下旨让她和亲。皇帝不用废掉前一道圣旨,也无人会说皇帝出尔反尔。

    “不愧是姬丞相,这一手字写得真是漂亮,花著雨很荣幸能得到姬相的墨宝,定会珍之藏之。”她声音懒懒地说道,语气里全是钦佩,听不出一丝做作,似乎真的对姬凤离的字很是喜欢。

    屋内的人没有不惊异的,按理说,今夜的事,搁在任何一个女子身上,不是会哭的梨花带雨,便是会怒的歇斯底里。

    可是,花著雨既没有哭,也没有怒,甚至没有一丝怨言。

    这个女子是不是傻了,怎会淡定若斯?

    “劳烦两位姐姐替花著雨将圣旨接过来,花著雨先谢谢了。”花著雨微笑着对身侧的侍女说道。

    侍女闻言,伸手将常公公手中的圣旨接过来,塞到了花著雨袖中。

    “今夜还请暮云公主暂居到宫中去,明日一早,北朝的使者便会到宫中去接公主。”常公公扬声说道。他倒是改口很快,这便称呼花著雨暮云公主了。

    常公公从宫里带来的宫女过来搀扶花著雨。

    花著雨一只袖中揣着休书,一只袖中揣着和亲的圣旨,头上还盖着红盖头,出了屋。

    她自己不能动,也无人为她掀盖头。

    就是能动,她也不会掀开的,这一屋子的人,她一个也不想看到。

?    屋外,淅淅沥沥的雪花还在飘着,大红盖头偶尔被风吹起,让花著雨瞧见院子里的大红色灯笼,大红的囍字,披红挂彩的树,只是,她再感觉不到一丝喜气,反觉得那红色像血一样刺目。

    花著雨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料峭的空气吸入肺里,冷的令她心寒。

    这便是她的洞房之夜。

    令她终生难忘的一夜!

    花著雨被两个宫女架着,上了宫里的轿撵,被侍卫抬着,向皇宫而去。她坐在轿撵上,感觉到膝盖处得刺痛渐渐的淡了,合卺酒的药力更霸道的袭了上来,她迷迷糊糊地沉入到黑暗之中。

    花著雨醒来时,置身于奢华贵气的雅室,她知晓自己如今是在宫里。她多希望昨夜的一切,是一场荒诞的梦,可是,竟然是真的。

    她试着要坐起身来,但浑身上下依旧使不出一丝力气。除了无力,倒是察觉不出别的什么疼痛的症状,看来,姬凤离给她下的药应该是软筋散之类的药,大约是为了防止她不愿和亲闹将起来。

    说起来,姬凤离倒真是一个思虑周全之人。

    “小姐,你总算醒了,睡了一个晚上了。”桃色俯身过来,攥住了花著雨的手。桃色显然是哭过了,一双眼红肿的令人心酸。

    “哭什么,我没事,只不过是睡了一觉而已。”花著雨微笑着安慰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姐,圣上怎么又要小姐去和亲了?和亲的,不是温婉吗?”桃色哽咽着问道。

    “和亲也没你们想的那么糟,也许,比做什么丞相的一品夫人还要好。别哭哭泣泣的了,这是在宫里,不是伤心的地方!你扶我起来。”花著雨黛眉微颦,轻声说道。

    “小姐……你真的没事?”桃色抹了抹眼泪,小心翼翼地花著雨搀扶了起来。

    “桃色,有没有听到关于我爹爹的消息?”花著雨悄声问道。

    桃色摇了摇头,道:“这宫里消息很严,奴婢什么也没打听到。”

    花著雨垂首凝思,她现在关心的,便是她的爹爹和奶奶,不知他们听到她要和亲的消息,会怎么样?

    门外有小宫女禀告道:“禀暮云公主,清络姑姑求见。”

    “请她进来吧!”花著雨倚在锦被上,淡淡说道。

    这暮云公主的称号,听着还真是别扭。不知这清络姑姑,又是奉了皇上的什么旨意?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女子从屏风后绕了出来。

    一身素色宫衣,头发盘成整齐的宫髻,镶金步摇斜插在发髻上,随着她的走动微微摇晃。年纪还不算老,大约三十多岁的样子,模样很是周正,只是神色有些清冷,给人一种疏离的感觉。

    “奴婢叩见暮云公主。”清络抬眼瞧了一眼花著雨,便跪拜了下去。

    “不必多礼了,有什么事,说吧!”花著雨温婉地笑着,说道。

    “奴婢是奉旨来为公主梳妆的,北朝的贤王已经来接公主了,皇上口谕,让公主梳妆后,便即刻动身吧。”清络扫了一眼花著雨的脸,淡淡说道。

    花著雨的脸上,还是昨日的妆容。

    昨日,奶奶请了府里最会妆扮的秋娘为她妆容,梳头、敷面、扑粉、描娥眉、点绛唇,将她妆扮的如同仙子,连自己都感觉有些陌生了。

    也怪不得她感觉陌生,因为这大约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