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仙演义未完-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昭其实也是如此作想,否则开山斧早砍下去,听杨戬如此一说,皱局道:“纵然如此,只是大恶不可轻纵。否则便是我兄弟的罪孽。且该如何是好?。
生死当前,延维心念甚转。又看了看杨戬,猛下决心。说道:“看这位壮士虽有神通,手中却无兵刃小妖愿意将身躯化作一柄长枪,此后任其驱使”。
杨戬见他身长如辕。牙利骨坚。倒也有些意动。
杨昭却喝道:“你想得倒好!此时化为兵刃。解了你一时之厄。日后若是对我二弟有了歹意,又或再逃到洪荒为非作歹,却又如何处置?”
延维一时不知如何言语。乃问道:“若依大仙主意,该当如何?”
杨昭说道:“你将内丹吐出,与我二弟保管,再将身躯化作兵刃,才可使用”。
妖族内丹,乃毕生功力之所聚,一旦失去,变化为凡体。因此延维说道:“若是如此,小妖一生修为,俱为流水,倒是甘愿一死!”
杨戬在一旁听了,说道:“小你将内丹与我,我日后随身携带,必不影响你修行便是”。延维乃神色稍缓。又见开山斧悬于头顶,锋芒割体生寒,终于答应。
于是延维吐出内丹。与了杨戬,又将身一变,化为三尖两刃枪。其身上紫袍,自行褪下,因再无紫毒侵蚀,返本还源,乃是淡黄仙袍。
杨戬将三尖两刃枪拿在手上。略一挥舞,正是十分合手。杨昭也与他说道:“二弟得此兵刃,实为喜事。
这件仙袍,也有护体神妙。与延维乃是一体,正该为二弟所得。”杨戬也不客气,又将淡黄仙袍收了。
他既收了延维之物,自然也不愿食言。只是内丹随身携带,实在不便,却又关系延维性命,失落不得了于是杨戬乃将其镶嵌在额头之上。双眼之间。
不料久而久之,此丹竟与杨戬合为一体。化为神眼,上观九天。下查九幽。成为杨戬第三只眼睛。此乃后话。表过不提。
二兄弟收了延维,杨戬得了兵刃与淡黄袍,更增战力,于是继续护大禹勘测地形,由东而西,一路上降妖,
但此行大禹只为观察水文地形,记录在案,以备将来统一规划,因此未动地脉,未开水道,非常低调。是以洪荒之中的大凶大恶,并未惊动。以杨昭、杨戬之能,亦能有惊无险。
历时数年,终于完成了勘验测度之大业。
大禹又根据山河地理之形,结合参悟河图洛。排布地理,意欲重整洪荒。永绝水患。他焚膏继暴,废寝忘食。又历数年,终于绘成洪荒世界第一份山河地理之图。
如此万事俱备,这才率领部族,遇山开水,遇水凿河,疏淡水道,导流入海,从东南而起,逆流而上。
如此浩大工程。动用人族力量,不知千万。但洪荒百族饱受洪满之灾,对于大禹治水大业,都衷心拥护,他不论行至何处,当地的各族生灵,往往都前来援助,因此倒是不缺人手。又有杨昭持开山斧、赶山鞭两件功德之宝,帮助大禹劈山赶土,按图施为,无不如意。
此次治水,真正得了要领,成效立竿见影。大禹一行治到何处,那里洪水便行消退。江河湖泊之水。便都按大禹的布置,顺顺利利排入水道,东流归海。如此一来,露出大片平原,土壤都是极其肥沃,最适合沿岸百族生灵耕种。
因此随着治水过程向西推进。大禹威望越来越高,渐至顶峰!
然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并无一事。不经磨难便可成大功。
这一日,大禹治水,至于桐拍之山。见群山围拢,无泄无漏。淮水停留于此,聚成大湖,悬在下游生灵头顶,十分危殆。
大禹见此危情。急命杨昭以开山斧劈开群山,泄下湖水。
杨昭领命。正待施为,忽然水中现一河神,秒一目,朝大禹高声呼道:“此山劈不得。劈则必有奇祸!”
大禹听了,先止住杨昭,乃问道:“大仙何名?为何到此?”
那河神说道:“我乃河伯冯夷是也,听说治水贤人到此,要劈开桐拍山,泄去湖水,只恐贤人不知根底,惹来大祸,故此提醒一声。”
大禹说道:“此湖聚集准水。高悬空中。久则必漏,到时祸害了下游牛灵。悔之晚矣!我身担治水大业。对此危情,若是视而不见 岂不有愧于心?”
杨昭也说道:“我这开山斧赶山鞭。乃是功德之宝,自有神通,劈山凿渠,无不如意,不惧因果小不伤生灵。便是灵山大岳,仙家修行之地。也开了不少,各方道友。都不怪罪。却不知这籍籍无名之山,为何反而劈它不得。你且先说出缘由,待我等参详一番。”
河伯说道:“只因这桐拍山上,居住了一只凶猿,名唤无支祈,也不知从何而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善于变化,力敌九龙,其御水之术,更是世所罕见。只因她天性喜水,故将此处群山,围成环抱,聚作大湖。道友若是贸贸然劈开此山泄洪,只怕惹怒了这只凶猿。引来争斗。却为不美!”
杨戬笑道:“我以为有何重要原因。原来却为一只泼猴之故。我等一路行来,开山理水,争斗也有不少。又岂会惧之?”
杨昭也说道:“治水功业。德被苍生。若是有道之士”必能让一头地。若遇凶顽之主,自有神通收他!”
河伯见他兄弟二人自信满满,叹道:“尔等不听良言,只怕要吃大亏!”
杨昭、杨戬哪里肯听,皆说道:“职责所在,岂能畏畏尾,蜘厕不前!”乃向大禹禀报一声。相携去了。
杨昭来到山前。与杨戬说道:“此湖悬于半空。定要徐徐泄水。才免大灾。等会我自劈山放水,你在一旁,防范凶兽来攻!”
杨戬说道:“兄长放心行事。我自有防备!”
杨昭乃祭起开山斧,默运神通,朝其一指,那开山斧越来越大。瑞彩翻腾,猛然一斧,往下劈在山坳之处,顿时山体震颤,木石齐飞。所劈之处,开出了一条水道。湖水有了出口,便顺道倾泻而下。
杨昭正待再行施为,逐步扩大水道,泄完湖水,不料就这一斧。已经惊动了无支祈。只听深山一声厉啸。一头凶兽。身高数丈,青躯白,缩鼻高额,金目雪牙,果然如同猿猴一般,正腾跃而来。
杨戬见了,喝道:“好孽障小在此蓄洪害人,吃我一枪!”手持三尖两刃枪,就朝无支祈迎去。,
第212章 兄弟齐心虽奋勇 灵猴变化更高强
,,支祈却恼众二人坏自只洞府、拆自只棠园,也是怒火四与,帅弃空拳,轻利倏忽,朝杨戬扑来。
此乃混世神猴,亦为水母,应运出世,独一无二,天赋神通,不可以常理测度。她身躯便利,腾挪极快,在云中忽隐忽现,举手投足之间,有移山倒海之力,更胜杨戬数筹。杨戬三尖两刃枪刺在无支祈身上”丁当作响,并不能伤。斗得数个回合。杨戬已经十分吃力。
他自得兵器以来,还未曾遇到如此难斗之怪,心中大怒,猛使个法天象地的神通,化作一个巨人,手掌如山,朝无支祈抓来。
孰料无支祈也将身一摇。比杨戬还要高大,一拳击来,反将杨戬打了个趔趄。
杨戬忙化作一条细蛇,向地下钻去。不料无支祈也化作一只雄鹰,利爪寒光闪烁,对着杨戬抓来。杨戬无奈,只得回复原型,勉力与无支祈拼斗。
那边杨昭见杨戬不能力敌,顾不得开凿水道,持斧前来相助。只听“。丁当”一声,如击金石。开山斧砍在无支祈身上,仅将其击退数步。
非是神斧无功,实为无支祁天赋神通,杨昭又修行日短,难以挥兵器真正威力。
无支祈受了开山斧一击,虽未受伤,仍然负痛,心中更怒,咆哮一声,舍了杨戬,全力朝杨昭攻来。杨昭又祭起赶山鞭,打在无支祈头上,仍旧不能将其击退。
无支祈手快,觑个破绽,已一拳打在杨昭后背,痛得他半边手臂,无力抬起。杨戬又用三尖两刃枪杀来,被无支祈抓住枪杆,一脚踢在胸腹,饶是杨戬有**玄功、淡黄仙袍护体。仍旧吐出一口鲜血,枪杆也把持不住,到了无支祈手中。
杨昭见了,不顾剧痛,急运兵器,一斧狠狠劈在无支祈后颈之上。这一下势大力沉,倒将无支祈颈部劈开一道口子。却不料还未来得及高兴,已见那伤口并无鲜血流出。顷刻自行复原。
无支祈水母之身,水至柔至弱,至网至强,善利万物,善守自身。若要重创于她,实不容易。 但无支祈结结实实受了一斧,到底疼痛不堪,心头怒火大作,眼睛红,一声厉啸,已用了神通。只见惊风狂雷骤起,石吼树鸣相应。那湖中之水,如同听到号令,泰半冲出湖中,化作冲天水柱,伴随满天雷霆霹雳,威能赫赫,朝杨昭、杨戬攻来。
那巨湖由群山环抱而成,有淮水源源不断注入,只进不出,日日聚集,水体之重,不知多少亿斤,这下大半涌出,如同海浪,真不知要造成下游多大灾害。
杨昭、杨戬见此情景,想起其中后果,一时不由心头惊慌,慢了躲闪,又被雷霆击在身上,四肢僵硬。无支祈得此良机,在水雷之中,更增凶恶。狠狠一拳,击在杨昭头顶,将他打得掉落水中,生死,不知,连开山斧、赶山鞭二宝,也被无支祈抢了去了。
杨戬见了,也红了双眼,不顾伤着,赤手空拳,又来找有支祈拼命,也被无支祈一脚踢下洪荒去了。
无支祈见敌人落在洪水之中,不见踪影,这才怀抱战利品,回了洞府,又将桐拍山推动,堵住水道。
无支祈率性而为,不知深浅,这一番大水,却是好生猛恶,不但将杨昭、杨戬冲散,更是祸及驻扎在附近的大禹一行,将这部治水之人,全都泡在了洪水之中,不知生死。
大禹好在有避水珠护体,倒无性命之危。只是他终究是个凡人,失去了部下,孤身一人,在洪水之后,又见不到生灵,无衣无食,无亲无故,迷迷茫茫,方向难辨,不知道何去何从。自从治水以来,还未曾受过如此打击,当真好生凄惨。
还好后来遇到了九尾天狐涂山氏相助,帮他凿巨石以为鼓,击鼓聚将。又有河伯施法,在洪水中救了许多人类。大禹部下,多数侥幸逃生,这才能够迅聚集,再行治水之事?否则,只怕治水功业,就要因此而废。
却说杨昭受了无支祈重击,昏迷落水,随激流而去,也不知到了何处。迷迷糊糊之中,似见无数鲤鱼,将其躯体推动,至于河岸之上。
待他醒来之时,但见遍地狼籍,洪水已过,锦鲤无踪,只如一梦。
他忙取出师门灵丹服下,恢复体力,见了附近凄惨景象,不由得一叹道:“料不到洪荒之上,还有如此凶猿。我与二弟无知,悔不听河伯良言,至有如此祸事!”一战胜败,倒无关碍,只是失了开山斧、赶山鞭,误了大禹治水之事,辜负了炎帝期望,却是罪过不小!
杨昭想来想去,暗道:“不知一甲风生是死,如今坏是快快前央寻他,才是最紧要!四洲州方向,急往桐拍山方向而去。
正好杨戬也前来寻他,兄弟二人在路上遇见,恍如隔世,相互喘嘘,感慨不已。
杨戬问道:“兄长,我见你昏迷落水,却如何脱得大难?”
杨昭答道:“迷迷糊糊之中,似乎有一群锦鲤相助,将我推到岸上,才免了溺亡之危。不过醒来之时,却只见遍地狼籍,锦鲤踪影全无,也不知道是真是幻。”
杨戬说道:“想必是兄长件福,这才遇难成祥。”他被踢下洪荒,虽然也落在水中,但到底有**玄功护体,未曾昏迷,倒比杨昭情况稍好。 杨昭叹道:“想不到那无支祈如此厉害。我兄弟自从大禹治水以来,罕逢强敌,此次却是有些大意了。只可怜下游无数生灵,因我兄弟之故,受了这番大灾!”
杨戬说道:“此非嗟叹之时!大禹有避水珠护体,应无大恙。当务之急,乃是先去桐拍山将我等兵器取回。我那三尖两刃枪倒也罢了,兄长的开山斧与赶山鞭,却是圣皇所赐,事关治水大业,不容有失!”
杨昭说道:“二弟此言有理!我观那无支祈悍勇无匹,刀枪不入,又善于驾驭雷霆水柱,以我等之能,不可力敌。不如先变化一番,混进洞去,先偷出兵器,再做道理。”
杨戬说道:“正该如此”。于是兄弟二人,进了桐拍山,往大湖边上而来。
那桐拍山虽不是名山大岳,倒也灵秀非常。其中多有丹崖怪石,削壁奇峰,藤萝茂密,草色清新。兄弟二人来到湖边,远远看见一处石穴,极是热闹,又见木魅、水灵、山妖、石怪,进进出出,料想便是无支祈巢穴,于是将身一变,也都化作两个小妖,往那石穴行去。
石穴之中,无支祁独坐高台之上,意气昂扬,其下山精、木魅、水妖、石怪,这边献上蔬果,那边奉与酒食,正在各献殷勤,夸赞无支祁神勇主,双。
无支祁听了,笑得咧嘴大笑,对于小妖劝酒,来者不拒,开怀畅饮。
杨昭、杨戬所化的小妖见状,连忙也上前殷勤劝酒,想将她灌倒,再偷法宝兵刃。
孰料那无支祁眼光独到,鼻子异常通灵。她虽记不住下边小妖名字,却看见二妖眼生,又用鼻子一闻,更知非是洞中妖怪,徒然大喝道:“你们这两个小妖,是何来历?为何混入我的洞中?”
杨昭、杨戬一惊,杯子几乎脱手。正不知如何解释,幸好旁边有一个小妖自作聪明,与无支祁说道:“大王,想必是附近无名小妖,听了您的威名,也想前来投靠”。
无支祁哈哈大笑道:“若是三山五岳之妖,都来投我,却不烦恼?既是无名之辈,快快与我将他们轰出洞去”。
众小妖领命,果然将杨昭二兄弟轰出洞来。
二兄弟无奈,只得潜伏山中,待见有巡山小妖经过,将其制住,再化作他们的模样,又将衣服换了,免得被无支祁鼻子闻到生味,这才如愿混进洞来,对无支祁劝酒。
无支祁果然大醉!待到深夜,各处小妖皆已酣睡,杨昭兄弟这才摸进洞来,偷了兵刃,匆匆而走。
不料无支祁行事,虽然看似鲁莽,却并不缺手段,已在开山斧、赶山鞭与三尖两刃枪上用真元做了记号。杨昭兄弟还未出山,已经将无支祁惊动,一看不见了三样兵器,知道多半是二兄弟偷窃,连忙追了出来。
杨昭、杨戬见无支祁追来,不敢交战,疾遁逃,却哪里快得过无支祁身法?只见青影一晃,无支祁已经到了眼前。
杨昭朝杨戬喝道:“二弟先走,我来拦她一阵!”
杨戬也喝道:“还是兄长先走,我来断后!”
两兄弟正在争执,无支祁冷喝道:“今日尔等既来,一个也休想逃走!”抓了几根毫毛,放嘴里嚼碎一吹,化出数百妖猴,已将两兄弟团团围住。
既然不能逃走,两兄弟顿生同仇敌忾之心,对望一眼,都知心意,喝道:“既已如此,便与你死战!”双双抖擞精神,再施勇力,朝无支祁杀来。
无支祁见他们如此悍勇,倒有几分欣赏,战得数个回合,又将二兄弟打伤,将他们兵器抢了,说道:“念你二人陪我松动了筋骨,无功也有劳,我便不取尔等性命。尔等还是先去练个十年八载,再来找我吧”。
说罢,自回洞里去了。
第213章雷水拼真法阴阳论玄机
一二弟坐在桐拍山下,颇有此英雄气短六杨戬说道!心,那妖猴如此悍勇,我等非其敌手,且该如何是好?”
杨昭想了想,说道:“我下山之时,师尊言道:若有艰难之处,可向师门求助。治水之事,刻不容缓,如今既有凶猿挡路,力不能敌,我当回山求援!”
杨戬问道:“兄长回山,我去何处?”
杨昭吩咐道:“你先去寻着大禹,助他行事。待我请来师尊,降服妖猴,再做道理!”
二兄弟正待分别行事,突然云端之上,飞来一只异兽,似牛非牛,背生双翅;似龙非龙,四足腾云,落到了桐拍山下。
从异兽背上,下来了一个女道者,朝二兄弟问道:“不知哪位是杨昭师弟?”
杨昭连忙上前施礼道:“小子便是杨昭,敢冉道友法号,如何称我师弟?”
那女道者道:“我乃万寿山年年峰玄德洞玄松道长座下弟子土灵圣母是也,知你助贤人治水,在此遇阻,今奉师尊之命,带叠牛前来相助。”又转向杨戬,施礼道:“这位想必便是杨戬道友,贫道有礼了!”杨戬也连忙还礼。
杨昭学道十年,却还未有机会在众同门之间走动,因此并不认识土灵圣母。但各山长辈,自然如雷贯耳,对于三代徒土灵圣母,也是久闻其名,闻言惊喜有加,说道:“我正要回师门求助,韦有师姐带神兽前来,真是久旱之甘霜也!”
土灵圣母说道:“听师尊所言,此地出一水猴,兼修雷法,乃是应运出世,神通广大。师尊座下神兽变牛,乃是御雷神兽,兼修御水之术,正堪与此猴相匹敌,因此主动请缨前来,意欲降服此猴!”
原来那羡牛本为雷兽,在东海流波山中追波,御水神通,也颇有根底。这一日,他偶然听玄松道人说起洪荒之中出了一只与他属性相配的水猴,也是神通广大,难以降服,顿起好胜之心。正好玄松道人欲派土灵圣母前去助大禹治水,积累功德。便向玄松道人求恳。玄松道人却说道:“只怕以尔之能,未必能伏此猴!”见瘦牛执意甚坚,终让他与土灵圣母同来。
杨昭、杨戬得了如此强援,自然大喜。杨昭说道:“那猴名唤无支祁,刀枪不入,力大无穷,跳跃之间,又迅疾无比。我等先前与她两番交战,两番都被她将兵器夺了去了!”土灵圣母说道:“无妨!我与瘦牛,先去邀战无支祁,将她缠住。你二人得机,再去拿回兵器就是。”
于是一行又来到大湖边上,石洞之前,向无支祁邀战。
无支祁跳出洞来,见又是杨昭、杨戬二兄弟,还有土灵圣母与垒牛,并不识得,冷笑道:“我道你们怎敢前来,原来是有了帮手!”
土灵圣母说道:“贫道乃地仙门下,土灵圣母是也!无支祁,你逆天行事,聚山为湖,阻碍贤人治水,前次又将水倒出大半,祸害了无数生灵。如此罪孽深重,若不幡然悔悟,纵使你是天生地养的灵物,只恐也要大祸临头!”
无支祁喝道:“我自在此安居,何等快活,偏偏要来扰我?我也不知大义,只知若要毁我巢穴。须问我拳头答应不答应!”
土灵圣母闻言,不由恼怒,道:“猴性顽执,不可教也!待贫道先领教一番!”她正是好斗之人,听说了无支祁厉害,早己技痒。因此不待瘦牛动手,先抢了一战。
只是土灵圣母虽有对战经验,但无支祁手脚迅捷,实不好抵挡。斗了十数回合,一个不防,被无支祁一脚。将她踢下洪荒去了。
瘦牛见机,大吼一声,扑上前去,以角抵无支祁。早有一道天雷应声落下,也往无支祁击来。
无支祁见了瘦牛神通,不惊反喜,说道:“如此神兽,正堪一战!”腾跃之间,已躲过天雷,同瘦牛战到一起。
土灵圣母从洪荒跃起,其实并未受伤。见瘦牛已与无支祁交战,正待前去相助。谁知变牛见她欲向前,朝她高吼一声,状甚不满!
土灵圣母只得罢了,说道:“你要独战,便如你意!”退往一旁。
瘦牛这才抖擞精神,与无夹祁大战。
好战!只见风雷齐作,木石俱鸣,跳腾击搏,毛飞舞。无支祁与瘦牛战得兴起,又跃入大湖之中,顿见惊涛激射,骇浪翻涌,一湖之水,辛齐咆哮。又有无数天雷降下,落在水面,四处乱窜,状如银龙,嗤嗤作响。水中生灵,震死无数。
那些桐拍山中的山精、木魅、水妖、石怪见了,只以为是灭世大劫将临,吓
二者都是水雷之属,其中菱牛御雷而修水,无支祁御水而修雷,又各有重心不同。雷属阳,水属阴,一个偏阳,一个偏阴,但都是双修同类,天赋异能,一时之间,却哪里战得出胜负?
杨昭、杨戬从石洞中取回兵器,见蹙牛与无支祁交战之声势。亦不由相顾骇然。又见二者从湖中跃起,跳到半空之中,挟风雷之势,纠缠在一起,便意欲前去相助。土灵圣母连忙阻止道:“叠牛请命前来,就是要与无支祁痛痛快快一战。如今他们精神正旺,我等勿要前去相扰。”于是皆在一旁观看胜负。
连战三日三夜,无支祁与甍牛终于渐渐力竭。
土灵圣母看看时机已到。喝道:“无支祁,且看贫道神剪”。将土缕剪祭起,朝无支祁剪去。
无支祁被瘦牛缠住,不能躲闪,被土缕剪正剪在脖子之上,顿时身异处!却不料颈项之上,滴血全无,顷刻又生一个脑袋!这下不仅杨络、杨戬胆寒,连土灵圣母也骇然失色!
无支祁虽然未丢性命,被土缕剪断了一次脑袋,到底损了真元,又疼痛难忍,便舍了变牛,转朝土灵圣母扑来。
土灵圣母有戊己元尘幡护身,无支祁击在黄光之上,如中败絮,无而返。
她虽然顽劣,也知高低,见对方势大。纠缠下去,必定吃亏。连忙一个腾跃,转身逃了。
至此瘦牛与无支祁大战,终于告一段落。
却不知他们此次一战,更有巧合离奇之处:因为二者属性相合,一阴一阳,在酣战之中,瘦牛便不免泄露了一丝阳气,无支祁不免泄露了一丝阴气,相互纠结,暗暗孕育。此事他们二者暂时都不知晓,却不知日后是何因果了。
却说万寿山中,玄松道人派了土灵圣母与蹙牛前去,仍不放心,暗道:“无支祁乃是天生地养的灵猴,蔡牛与土灵圣母虽然能将她击败,但是想要降伏,却又谈何容易?怕只怕无支祁吃亏逃遁,反而潜伏起来,暗中报复,到时更耽误了治水大事!”因在心中暗暗推算一番,便出了洞府,往玄龟峰水云洞而来。
玄罗道人正在洞中运功,见玄松道人到来,施礼道:“不知大师兄光降,有何要事?”
玄松道人笑道:“若论明察阴阳休咎、推算天机因果、避死延生之道,同门之中,当以师妹为最。以师妹聪慧,莫非不知我为何而来?。
玄罗道人微微一笑,说道:“师兄谬赞了!门中各位师兄师姐,都有所长,明珠美玉,各有华彩。我这点小道,倒是不值一提!”
玄松道人肃容说道:“师妹,同门之间,勿作虚妄之言,却显得生分了”。
玄罗道人乃垂道:“师兄教得是,师妹知罪!”
玄松道人也不客套,与她说道:“门中弟子,正助贤人治水,却有混世灵猴出世,阻挡大功!我屈指算来,此猴与师妹同为水族,有些关联,不知师妹可有想法!,小
玄罗道人说道:“此猴天生地养,颇有灵性,我也有些心动。只是一来她肆意行凶,已犯下大错,难以弥补;二来意马心猿,最是难驯,只怕若收门下,日后惹来是非!”
玄松道人说道:“浑金璞玉,不经雕琢,总是难入法眼。此猴应运出世,虽有大过,实是无心,也是治水之人应有之劫。若说意马心猿难驯,比之斩三尸如何?锤炼道心,虽有艰难之处,总不该视为畏途。”
玄罗道人乃对玄松道人深施一礼,说道:“师兄至理名言,师妹谨受教”。便拿了法宝,下洪荒而来。
玄松道人在后面独自叹道:“八师妹功候颇深,却有些迂腐了!”大抵精于推算之人,总是少了几分锋芒,多了几分谨慎。
却说桐拍山中,土灵圣母、杨昭、杨戬和瘦牛驱散了小妖,捣毁了无支祈巢穴。不料无支祈也极为滑溜,总来骚扰土灵圣母三仙,稍战几个回合,不等羹牛威,转身即走。土灵圣母等人一日数惊,又有精卫奉师命前来相助,也仍然改不了被动局面。
这一日,突然爽气西来,一朵祥云,自万寿山方向飘至,冉冉降下。土灵圣母与精卫见了,喜道:“八师叔来矣!”遂带杨昭,前去拜见。
玄罗道人与几位师侄见过,又与杨戬打了招呼,土灵圣母问道:“师叔大驾,可是为无支祈而来?
第214章 灵猴率性诚难驯 锦鲤齐心不可驱
二尹道人说道!“正是为她而来。不知如今此猴何在。
土灵圣母再露苦色,说道:“那泼猴。好生奸猾!她将杨昭、杨戬打伤,还抢了他们兵器。后来弟子与菱牛下山相助,变牛与她一战,三日三夜,不分胜负。弟子拿法宝打她,又被她逃走。我等以为她知道厉害,逃离了此处,不再作恶,便驱散了山中小妖,捣毁了她的巢穴。不料那无支祈仍在附近,与我等纠缠不休,神出鬼没,欺软怕硬,一战即走。她本领高强,身法极快,委实难缠。弟子等苦无治她之法,正想去请九师叔前来相助!”
玄罗道人笑道:“你若去请你九师叔前来,无支祈一条性命。即可休矣!你九师叔大驾,却是不可轻动。”
精卫说道:“如今有八师叔大驾前来,无支祈一条性命照样休矣!”
玄罗道人说道:“不然!你九师叔百无禁忌,杀伐如意,我却要顺天行事,顾及因果。那无支祈应运出世,天生地养,性本通灵,虽有划昔,不当身死。我此来非是要取她性命,却是要度化于她!”
杨昭说道:“如此泼猴,师叔想要度化,只怕却比杀她还要艰难许多!”
玄罗道人笑道:“我自有办法,却是无妨!不知那泼猴现在何处?”
土灵圣母说道:“这个容易!她不知有师叔在此,等会只待我等放松警惕,自会出来袭击!师叔守株待兔,定能会到她!”
弈罗道人说道:“如此甚好!”
于是一行装作随意,在湖边歇息。未几,果然有一只青猴,从山中腾跃而出,一个闪烁,一双利爪已急向精卫袭去。
玄云道人在浑沌腹中悟道之后,又将九翅天蚕甲反复锤炼,如今已臻大成。此物薄如蝉翼,却是防身至宝,还能增加身法,神妙异常。精卫有此宝护身,连忙躲闪,以其度之快,仍然险些被无支祈抓中。
无支祈一击无功,还待再扑。那边玄罗道人见无支祈现身,已经将混元天罗伞撑开,望空了一罩,霎时将她摄了进去。
无支祈只觉天地间一暗,陡然到了另一世界,四处豪光一片。耀眼生花,情知中了陷阱,在里面左冲右突,上跳下窜,高呼厉啸,暴怒不已,一刻也难以停歇。
玄罗道人见状,情知此时施以教化,实是对牛弹琴,乃暗叹一声,用大铁锁将其颈项锁住,压在淮阴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