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仙演义未完-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元子知道盘古开天,乃是自己领悟如此神通的绝佳机会,因此摒除杂念,一心观瞧。
只见盘古大喝一声,震得整个鸿蒙世界隆隆作响,高擎起盘古斧,也不问方向,往前径自用力一劈,空间即被破开,裂缝之中无穷地火风水翻涌。只是刚一生出,便又被周围混沌云雾淹没,那裂缝也逐渐自动闭合,消失不见。
盘古见状,也不惊讶,冷哼一声,盘古斧一斧连着一斧不断劈出,斧斧劈向同一方位。连续几斧之后,那裂缝的恢复速度逐渐跟不上盘古斧破坏的速度,被劈得越来越宽大起来。
就在此时,裂缝之中,现出一样事物来。镇元子仔细看去,却是观之不明,睹之若虚,探之弥深,索之弥奥。只见豪光之中,隐隐似有一圆形物件,其状若碟,其色如玉。
正是鸿蒙总理、大道源流的先天灵宝――造化玉碟!
盘古见造化玉碟现身,奋起巨力,运转神通,抡起盘古斧,狠狠地一斧,往造化玉碟劈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一刻,镇元子反而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也没有任何颜色。这碰撞的声、光、色,已经超出了他的感知范畴。整个鸿蒙世界,都在随着这样的撞击而颤抖,却偏生又都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颜色。眼前的一切,就好像前世的无声黑白电影一般,明明看到内里画面活动,偏无颜色声音,只可想象,不可感知。
镇元子忍耐不住,也现了数万丈混沌真身。虽然与盘古相比还是侏儒一般,不过总算能够入目。
他运转神通,这才恢复了视听。
只见盘古又如先前一般,依旧一斧一斧劈在造化玉碟之上,斧斧有如奔雷闪电,快速无比,威力惊人。造化玉碟也不闪避,只发出声声震鸣。
数十斧之后,终于“咔嚓”一声巨响,造化玉碟之上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它虽然有六道鸿蒙紫气凝聚之威,终究比不过盘古与盘古斧的合力相击。盘古除赠与镇元子的一道紫气之外,自身两道紫气已经参悟完全,盘古斧内三道紫气也已全部炼化,再加上盘古这许多元会的刻苦修炼,他们合在一起,已经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造化玉碟虽然根底相当,却也只是一件灵宝,终究要稍逊一筹。
盘古见到造化玉碟已然不支,心中大喜,忙加紧施为,毫不留情。
又数斧之后,造化玉碟终于支持不住,“哗啦”一声,散作万千碎片,朝四周飞射而去。只是这时,盘古斧上也现了数条裂痕。
即有伯仲之分,相差也是有限。
镇元子看得目眩神驰,不知所以。猛然间听盘古高喝一声:“此时不收,更待何时?”这才惊醒过来,想起盘古之前说过的话,忙一拍后脑,放出造化鼎,对着碎片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全力收取。
碎片飞射的速度何其迅捷,虽然数量极多,但是最后造化鼎所能收到的碎片,也不过寥寥十余片而已。
就在碎片射向四周之时,周围虚空之中,突然现了无数先天魔神,形状千奇百怪,有鸟有鱼,有虫有兽,有石有木,独无一个是人形,皆巨大无朋,元气鼓荡,肌肉贲张,显然实力并不比镇元子弱了多少。
那些先天魔神赶到,对盘古与镇元子并不理会,“桀桀”怪啸声中,径自向着造化玉碟的碎片抓去。
陡闻盘古冷哼一声,森然道:“此番鸿蒙大劫,尔等正该是应劫生灵!”说完,依旧一斧接一斧向四周劈去。
这下没有造化玉碟阻挡,周围空间被一斧斧劈开,再不能自行合拢。那无数先天神魔,但被盘古斧劈中,顷刻化为混沌灵气、地火风水。不过数斧,除了盘古与镇元子之外,周遭再无一个生灵。
鸿蒙世界之中,本有三千先天神魔。此次开天大劫,鲜有能够逃脱者,除了少数之外,大都陨落于此。虽是彼等命数之中,该当应劫,却也为贪恋灵宝而亡,可悲可叹。
正是:不识命数,终成劫灰。
盘古一斧一斧劈去,空间已经逐渐被劈的无垠广大,空间边缘,也不时隐现先天魔神,只是镇元子尚未看清,已经被盘古斧劈没,化为地火风水,不留痕迹。开天威力,可见一斑!
空间之内,轻清上升,重浊下降,天地逐渐有了雏形,中间无量地火风水喷涌。只是那盘古斧也越来越支持不住,终于步了造化玉碟的后尘,在盘古手中“咔嚓”一声化为万千碎片。
盘古也不惊慌,用手一指,定住了四块最大的碎片,乃是那斧柄、斧面、斧刃、斧脑。镇元子也如前次施为,祭出造化鼎,收了其他十余块碎片。
盘古还嫌所开之天地不够广阔,用手一指,斧刃化了盘古幡。盘古复执盘古幡,放出无数道元气,向四周劈去。
只是他先与造化玉碟相争,已经消耗了大量精元。待到与之性命交修的盘古斧破碎,更受了重伤。此时仍强行压抑,奋力开天,即使是以他的修为,也终于有些力竭,露出了一丝疲态。
正是:
神器分崩为灵宝,
鸿蒙量劫灭神魔。
若非天地还清洁,
后世生灵苦难多。
欲知盘古开天结局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一卷 鸿蒙劫 第十三章 盘古开天应劫数 镇元得宝炼玄黄
镇元子在旁边看得分明,大声道:“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将造化鼎抛出,祭于盘古头顶,鼎内混沌灵液向滔滔不绝,朝盘古倾泻而下。
盘古得了臂助,又复抖擞精神,将盘古幡往周围奋力劈斩,直到混沌鼎内的灵液也逐渐耗尽,这才止歇下来。
此时空间混乱不堪,地火风水如脱缰野马,四处肆虐,毫无规律可循。盘古又用手一指斧面,斧面化了太极图,飞至半空,化作一座金桥,穿过地火风水。所过之处,地火风水都渐渐平息下来。
又见轻清、重浊之中有许多窟窿,空中无数碎片乱飞,复一指斧脑,化了混沌钟。混沌钟悬在空中,“当――当――”作响,远近皆闻。九九八十一响之后,轻清、重浊逐渐均匀,天地之形初具,空中无数碎片也逐渐安定下来,化为原始星辰,依循天地规则开始运转。
至此,洪荒天地架构已定。盘古又将斧柄往东一扔,斧柄即在东方扎根,化为建木,顶立天地。
盘古刚想歇口气,不料“轰隆”一声巨响,轻清与重浊之气互相吸引,天地竟又慢慢合拢起来。由于东方有建木支撑,故天倾于西,地陷于东。水顺势而下,淹建木,成东海。
盘古见状,来不及细想,忙叉开双脚,踩在地上,生出双臂,顶住天空。
至此,天地终于稳定下来,只是盘古也再动弹不得。
镇元子见得此景,苦涩难言,悲痛莫名,连那开天三宝什么时候消失也没有注意。他知道盘古既然以真身撑开天地,便已逃脱不了身殒的命运。轻清重浊之气的吸力何其巨大,盘古独力擎天,需长久之功。不论何等修为,也终究要力竭。力竭之日,就是他殒身之时。
盘古神色平静,仿佛早料到如此。他看了看镇元子,道:“也罢,我既已无幸,索性再成全你一番。”说罢,力聚左手,只手擎天,空出的右手向前方一招,喝声“书来!”即有一件黄朴朴的书状法宝,落于盘古掌上,正是那天地胎膜,土行至宝――地书。
盘古朝地书看了看,对镇元子说道:“此宝于你有缘,合该为你所得。只是生成之时,偏于重浊之气,缺少轻清之气的补充。因此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只可用于防身储物,无甚攻击手段,着实可惜。好在如今天地初分,还有办法补救。”
说完,右手朝天上一抹,手中便多了一道轻清之气。他虽然动作轻快,却听得“咔嚓”一声巨响,那天竟凭空低了三尺,压得盘古身体“咯吱”作响,双脚深陷大地之中,引得大地也一阵震动。
盘古浑不在意,将轻灵之气打入地书之中,递给镇元子,道:“如今此宝补充完全,内有无量空间,不仅为防身至宝,尚可困敌于内。若是运转神通,将此书震得一震,便可使其魂飞魄散。你且将其略加祭炼,可敷使用即可。”
镇元子依言祭炼,待查看时,却发现其中也有三十三道禁制――虽是不如造化鼎,也是同一等级。
若是没有后来的这道轻清之气,地书中的禁制绝对不能达到三十重,至多成就一般的先天至宝,有了这道轻清之气,便有了质的区别,不仅为地书,也可称为天地宝书。
他知道这地书干系莫大,乃是自己前世的护身至宝,也是唯一一件先天灵宝。此宝的机缘气运,与自己密切相连,由不得自己不重视。
盘古又道:“如今既然命数已定,我还有三件事相托。这三件事情,也唯有你才有可能做好,舍此再无他人。”
镇元子此时满心苦涩,不知说何言语,只是点头。
只听盘古缓缓说道:“第一件,这片洪荒天地,乃是我拼却性命开辟出来的。我知道后世大劫连连,因此全力栽培于你,使你有安身立命之能。只希望你于大劫之中,保全这洪荒天地,不使我心血毁于一旦。”
见镇元子点头,又道:“第二件,我身殒之后,肉身当化万物生灵、洪荒百族。这百族虽然天赋异秉,实力强横,但大劫如磨,不知道有多少种族会被磨成齑粉。我也不要你一一照料,只望你念在他们为盘古血脉,尽力存之,不至于灭绝即可!”
此言之中,已有悲凉之意,不复原来的豪迈。见镇元子还是点头,又道:“最后一件事,我所化之洪荒百族,虽为我血脉,终究各为表里,先天不全,必定偏执己见,各走极端。如此下去,却是有损我的名声。因此,我与你心头精血一团,日后你若有缘,遇有中正纯良、智勇皆备之族,可将精血注入其身。他们吸收了我的精血,即为盘古嫡亲血脉,可以世代传我威名,也好使亿万世之后的生灵知道:有位盘古,于鸿蒙之后,以一己之力,开辟洪荒。”
镇元子知道此时做不得儿女之态,当即止了哽咽,立誓曰:“我必定护洪荒、存百族、寻后裔,若可为而不为,当应劫数,化为灰灰!”
盘古欣慰地一笑,道:“你将来成就非凡,必可完成我的重托,我也就放心了。我初生鸿蒙,即推算命数,本当孤独一生,开天身殒。不想能得遇道友,同游鸿蒙,既是变数,亦是我的福缘。如今能以后事相托,心事已了,于愿足矣!可惜洪荒初成,以后万物生长、繁荣茂盛,那般胜境却是与我无缘了……”声音越来越低,终至不见。
镇元子再观盘古之时,只见其双目闭合,面带微笑,生机已经绝了。
片刻,盘古元神破裂,化为三道清气遁出,顷刻便不知所踪。又片刻,又有精血化十二道浊气遁出,也飞射而去。
接着,又见有两道鸿蒙紫气溢出,向不同方向飞遁,镇元子这才在盘古身殒的悲痛中猛醒过来,忙祭出造化鼎,收了一道;又祭出地书,定住一道。
鸿蒙紫气哪里是那么好收的,也只有祭炼完全的造化鼎,才能很快将其吸入。至于地书,虽然也是镇教神器的级别,但是镇元子才解开两重禁制,所能发挥的威力有限,只能先将紫气定住,慢慢摄取。
至此,盘古真身已经是精华尽去,徒具形态,唯有一撑天执念支持,才能屹立不倒。
就见天地之间,一番异象。天际慢慢垂下无数玄色灵气,地上也有同量黄色灵气相迎。二者眼看就要在空中相合。
镇元子知道这是玄黄之气,乃盘古开天劈地的无量功德演化而来,有无穷妙用,忙又祭起造化鼎,收取玄黄之气。大约收了一半,便已装满,不能再收。
剩下的一半,很快便在空中相融,不断缩小,最后化成一物,正是后天第一功德至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
要知开天辟地,乃是鸿蒙初判以来第一大功德。此塔为开天成就,万法不沾,诸邪难侵,对敌之时立于头顶,先就不败,其神通妙用,不输于任何先天灵宝。
不过镇元子知道此宝当为盘古元神所化的三清之一、首先出世的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所得。他已经占了盘古太多便宜,于心有愧,也不想与三清结下因果,当即放任玄黄塔遁去。
别人的便宜可以占得,但是要占三清与祖巫的便宜,他却是有心理障碍。
前一刻刚答应盘古,善待他所化的种族,下一刻马上就去欺负盘古元神所化的三清,不管他对前世的三清是何观感,这种事情,即使未曾立誓,他也是做不出来的。
他现今又得了地书和两道鸿蒙紫气,还有一半的天地玄黄气,需要大量时间炼化,当即就在盘古真身之旁布下禁制,运起功来。
仔细想了想,他将造化鼎之中的玄黄之气,全部注入地书之中,开始将二者融合进行祭炼。
造化鼎本有三十九重禁制,此时又收了一道鸿蒙紫气,融合之后,必可以突破四十重,成为大道至宝,再往上便升无可升。若再融入天地玄黄气,也是白白浪费。
――之所以称为大道至宝,乃是因为其禁制之中,就蕴涵了一条大道直达混元的法门。
而地书只有三十三重禁制,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先融合玄黄之气,再融合鸿蒙紫气,必能成长为又一大道至宝。
更重要的是,比之造化鼎,地书之中才是木性灵根的最佳居处。造化鼎虽然也有无量空间,可是其主要功能是用于造化,炼制的过程中万一有个好歹,令空间内的灵根有所损伤,那时候真是哭都来不及。
而地书却无此忧。它最长于防御,圣人以下不能破之,又是极品土行灵宝,土以厚德载物,有生养之妙用。因此在里面种植灵根,再是安全合适不过。
打定主意,镇元子静下心来,开始全力祭炼地书。他已到了大罗金仙的顶峰,又有参悟造化鼎三十九重禁制的经验,此时的参悟速度,当真是一日千里,与以前毫无可比性。
至于造化鼎中收取的造化玉碟和盘古斧碎片到底化成了什么灵宝,他却也暂时没有心思去一一钻研。多不如精,贪多不烂,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将地书和造化鼎完全炼化。有此二宝随身,洪荒皆可以去得。
不说镇元子运功,忘却岁月轮回。就见他旁边的盘古真身,虽然只有一丝擎天执念支撑,却仍然神通惊人。天地相吸,压力何其巨大?但盘古真身在其中,却越长越高,一日九变。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真身日长一丈。如此过去一万八千年,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真身极长,终于轰然倒下。
盘古倒下之后,气成风云,声为雷霆,眼为日月,膏脂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其身上所有,但含一丝先天灵气,皆化作生灵,成为洪荒最早的族类。
盘古开天,功德至大,古往今来无可比拟。故后人有诗赞之曰:
首出御世开天地,
劈破无极立太极。
太极两仪生四象,
四象八卦演玄机。
鸿蒙昨日已成梦,
造化今朝未可知。
亿万斯年无穷动,
乾坤巨变景新奇。
区区言语,岂可述其功德于万一乎?
第一卷 鸿蒙劫 第十四章 洪荒有道生万物 镇元出关上不周
话说盘古开天身殒,结束鸿蒙。一万八千年之后,其撑开天地之真身倾倒,脚朝西北,头在东南。身上皮毛筋骨,化成了洪荒万物,只有脊柱仍然秉承执念,屹立于天地之间,化为不周之山。
至此先天崩坏,万物归于后天。连那鸿蒙之中的混沌灵气,也慢慢向后天灵气转化。从此以后,再没有新的先天神魔出世了。
先天成就之物,其中蕴含大道规则,远胜后天。若以先天灵气而论,也是如此。因此,鸿蒙之中的生灵,依靠吞吐先天混沌灵气打熬肉身、修成神通,虽然耗时以元会计,但却威能浩大。开天之后,生灵只能以后天灵气修炼,虽然进境修为加快了许多,但就像快餐与正餐的区别一般,其神通妙用,就远远不如了。
不过事无绝对,也并不完全如此。只因天地开辟之后,大道之下生天道,天道初成,须生灵为其行功掌理。这些生灵,上应天数,都是有大神通者,得天道所钟,福缘深厚,不为先天,犹胜先天。
其中,就有盘古元神所化之三道清气,分别变化为玄气、元气、始气。玄气至阴,乃冥寂玄通元之玄白气,于万物之先,化太清神宝君,称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元气至阳,即混洞太无元之青气,于老君之后,化玉清天宝君,称原始天尊。始气至和,为赤混太无元之玄黄气,于原始之后,化上清灵宝君,称灵宝天尊,又称通天教主。
此三者,为一老年、一中年、一壮年,分别代表盘古元神之中的三重性格。他们生于万物之先,始于百气之元,得盘古开天功德护佑,福泽深厚,不败不坏,为神王之宗,天仙之主。三位一体,居于不周山之西。
又有东方溟溟之中,东华至真之阳气凝结,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生大神通者,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号木公,又号东王公,为洪荒万物之先。又有西华至妙之阴气凝聚于西,于神州伊川,生一女仙,为西王母,亦号金母。二者共理阴阳二气,陶钧万物,养育天地。
盘古左眼所化之太阳星上,生有大神通者,一号帝俊,一号东皇太一,乃先天金乌所化,天生带有皇者之气。右眼所化之太阴星上,又生羲和、常曦二位女仙。
盘古十二道浊气所化之生灵于西南方出世,他们不修元神,天生肉身强横无匹,皆操龙珥蛇,形容可怖,状如魔神,分别乃是:
帝江:人面鸟身,六足四翼,四翅一扇二十八万里,全身披红鳞。
句芒:全身青色,鸟面人身,脚踏两条青龙。
蓐收:全身金色鳞片,左耳穿一条金蛇,脚踏两条金龙,人面虎身,肩胛处生羽翼。
共工:蟒头人身,脚踏两条黑龙,手缠青色大蟒,全身黑色鳞片。
祝融:兽头人身,双耳穿两条火蛇,脚踏两条火龙,全身火红鳞片。
后土:人身蛇尾,背后有七手,前面有两手,握两条腾蛇。
天吴:八首人面,虎身十尾。
玄冥:全身骨刺之巨兽。
强良:虎首人身,拿两条黄蛇。
翕兹: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青蛇,手拿两条红蛇。
烛九阴:人面蛇身,全身赤红。
奢比尸:人头兽身,耳戴两条青蛇。
又有东南大泽之中,精阳之气,生雷泽之神。
又有西北阴浊之气集中之地,血海之中,生冥河老祖。
这些大神通者,都是应天道出世,得天独厚,不弱于鸿蒙生成的先天魔神。
此后洪荒之中,万物繁茂,生机无限,各样生灵,纷纷出世。他们虽然不如这些大神通者,但是作为洪荒之中最早的生灵,大都也为盘古真身所化,天生就有异能。其中洪荒土著,但凡有缘得着一点先天灵气,也能修炼出神通。
这些身俱神通的洪荒生灵之中,有盘古真身所化之类,聚而为族,自称为妖,奉太阳星太阳宫帝俊与东皇太一为主。这些妖族生灵,既修肉身,也修元神,善于腾挪变化,智慧非凡。后来的洪荒土著,也多为木石鸟兽精怪,纷纷加入。妖族来者不拒,兼收并蓄,逐渐成为洪荒第一大族。
又有盘古精血所化之类,聚而为族,自称为巫,奉十二道浊气所化之魔神为祖,称之为祖巫。这些巫族生灵,不修元神,天生肉身强横,神通无匹,兼且精于对战,性情粗犷,在洪荒大地上威名日盛,并不弱于妖族。只是他们不收洪荒土著,只收盘古精血所化之生灵,数量上比妖族略有不如。
此外还有许多种族林立,只是比之妖巫二族,实力就大为不如了。
且说镇元子在盘古真身之旁,奋力修行,炼化灵宝。历二万年,方才功行圆满。待他出关之时,盘古真身,早化为不周之山矣。
他此番炼宝,成就非凡,心中欢喜。地书被他加入玄黄之气、又融合了一道鸿蒙紫气之后,多生成了十道法宝禁制,不仅防御能力大为增强,更兼里面自成一世界。此世界非是那虚幻之所,乃是真实世界,里面自有天地,辽阔无边。法宝完全炼化之后,世界之内,法宝之主即为圣人一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皆在于一念之间。镇元子大喜,将造化鼎中的全部家当,全移入地书之中。他的这些物件,以灵根为最多。这些灵根自有生养之能,不断将外界灵气摄入其中,吞吐转化。顿时地书之中,灵云馥郁,自是一般先天福地的光景。
地书与先天灵根相辅相成,正合镇元子所需,似乎量身定做一般,不愧为镇元子两世护身之宝!
造化鼎得了一道鸿蒙紫气之后,又生成了八重禁制,可以将万物返本还源,化后天为先天。
这样功用,也是非凡。要知天地开辟之后,万物化为后天,再不为先天。因此先天灵宝,便珍贵非常。有了此鼎,相当于有了无数的先天灵宝,怎不令人咋舌?何况它还能将后天灵气化为先天混沌灵气,虽然现在洪荒之中混沌灵气不缺,当天地既开,混沌先天灵气迟早会化为后天灵气。到那时候,先天混沌灵气便异常宝贵!
而且,有此鼎支持,地书之中的先天灵根一直有混沌灵气滋养,再不会掉落后天了。
有了一个造化鼎,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小型鸿蒙世界!
只是二宝禁制炼化也是难度惊人,饶是镇元子修为高深,进境也是非常缓慢。幸好后来所增加的禁制,他都是在刚刚生成的时候参悟,钻了老大的空子,这才勉强在两万年的时间内将法宝完全炼化,与元神相合。
若非如此,不知道需要多少个量劫,才能炼化一件大道至宝!
造化鼎之中收取到的先天灵宝,镇元子也是一一查验过,其中就有几件先天至宝。只是大都眼生,难以逐个探明功效。倒是有两面旗子,镇元子熟悉得很。其中一面杏黄色,一面深青色,正是五方旗中的中央戊己杏黄旗和青莲宝色旗,分别是那土行旗和木行旗。
这两面旗子都是防御至宝,争斗时往身上一裹,一般先天法宝都不惧怕,便是先天至宝,一时三刻也不能损伤。其中青莲宝色旗本应为西方接引道人所有,只是如今他的本体青莲都在镇元子地书之中,先天木性功候便远没镇元子深厚。此旗归于镇元子,倒也在情理之中。
那中央戊己杏黄旗却来得有些奇怪。地书是土行灵宝,诚然不假。但比之前世,得宝之时的地书也只不过多了一道轻清之气而已,并无其他分别。为什么前世自己没得到,这次却得到了呢?是由于那团息壤和尘翳,还是另有机缘没能算清?
他却不知因为自己在鸿蒙之中的种种作为,气数有了变化,气机牵引之下,机缘便与前世不同了。
算不明白,镇元子也不多想。先天灵宝有多总不是坏事,以后自己和弟子经历杀劫,需要的先天灵宝多的是。
他朝四周观察了一番,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山脚下的一个山谷里。掐指算算,知道身边的这座巨山,便是盘古脊柱所化的不周山了。
壮哉盘古,即便身殒,只存一执念,也撑天地一万八千年之久!如此神通,若非亲见,真是难以想象!
壮哉不周,顶天立地,傲视洪荒!
镇元子心怀敬仰,仰头朝那山看时,只见大势峥嵘,顶入霄汉,那留云之处,尚在山脚,其上如利剑一般**苍天,在视野及远处消失不见。
此时洪荒混沌灵气尚还充裕,不周山更是不凡,山间灵气之浓厚,比之洪荒其他地方,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即算在鸿蒙之中,也是福地。
如此灵山,怕不连那顽石也要成宝贝?花草树木,灵根灵苗,也必然不少。不如趁早,赶快在山上探查一番,也好试试自己的缘分!
正是:
大道之下有天道,
先天之后为后天。
洪荒首开一量劫,
天机运转在斯年。
第一卷 鸿蒙劫 第十五章 井中收秘液 造化赌黄龙
镇元子想到这里,立即成行。他可是知道,前世的葫芦根和芭蕉根都是落在这座山上,许多先天灵宝也都在这座山上出世。如今虽然那两株灵根已在自己的地书之中,但谁知道不会有其他灵根宝贝落在山上。
只是这山委实太高,镇元子且行且住,走了几日,仍在山脚转悠。似这般下去,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得了山顶?
要知盘古真身,高达几百万丈,撑天之时,又不知道长了多少。此山乃其脊柱所化,其高可以想象!镇元子以双足行走,只怕一个量劫也未必到得顶峰。
现在不比鸿蒙,处处都有生灵存在。镇元子也不愿亮出金身,惊了世俗,露出自己的跟脚。他索性放弃对山脚的探查,运起在甲木灵根中领悟的缩地成寸神通,全心朝山上赶去。
山脚乃是脊柱的底端,靠近浊物排泄之地,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极品的宝贝!即便是有,任何生灵都能轻易到得,又怎可能偏生便宜自己?
这一赶,便赶了数十年。镇元子眼看即将赶到不周山之巅,始放慢速度,细细寻访。
不周山之大,冠绝洪荒,不知其延绵几十万里。即使是顶端,也有峰有谷,有渊有原,跟洪荒大陆相比,地貌也并无二致。
镇元子游历数百年,虽然也收集了一些灵花灵草、法宝材料,只是并无出众者。上佳的宝贝,也是一件未见。只得了一块玉石,品质不凡,可堪造就。
这块玉石乃是盘古牙齿所化,盘古肉身崩坏之后,掉落在不周山上。它通体洁白,与后世的玉石大为不同,乃是盘古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就连镇元子这样的修为,若不借助法宝,也难以损坏其分毫。
若只是顽固,也还罢了。偏生此玉又生得玲珑,质地晶莹。最为难得之处,乃是其得了微弱灵识,虽然脆弱,也有根基,为镇元子喜爱。
至于其他,无甚稀奇之物,不提。
这一日,镇元子且行且止,见前面地势走低,景象幽深,乃是一个山谷。他走近观看,见山谷之中,灵气浓厚,更胜其他地方,微觉有异,便欲向内探查一番。
山谷颇深,越往里走,地势越低,先天混沌灵气也就越是浓厚。镇元子寻路而下,行得多时,犹未到底,只是谷口也狭窄起来。
此时再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