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仙演义未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见他头挽道髻,貌似童颜,双手空空,宽衣大袖,颌下三绺美髯,微微飘拂。果然是神仙姿态,不类凡俗!

    “咦!”

    就在此时,远方突然传来惊讶的一声。声音虽不大,听在刚刚化形的镇元子耳中,却恍如惊雷一般。

    正是:

    狭路相争如弈棋,

    执子先行便得机。

    化形出世诚宜早,

    大道缘来便可期。





   

第一卷 鸿蒙劫 第四章 逢盘古结得善缘 论化形共品灵果

    上回说到镇元子炼体化形,引得鸿蒙元气异动。刚一出世,便听见了“咦”的一声,不由得大吃一惊。

    自从灵识进入鸿蒙世界以来,到处都是苍苍茫茫的鸿蒙气象,除了人参果树之外,镇元子还从来没有见过其他物事,更别说是有灵有识的生物了。因此,突然听见有人发声,不由心头狂震。要知道鸿蒙之中,能修得混沌之体者,便都是具有大神通的高人。而此时混沌刚演化鸿蒙世界不久,能如此早便出世者,更是寥寥无几。不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祸是福?

    镇元子正心头忐忑,便见前方鸿蒙之中,走出一位道者,其人龙首蛇身,满覆鳞甲,体长数百丈,见首而不见尾,神情威猛,气势凌厉绝伦,宛如出鞘利刃一般。

    镇元子见到来者,心头一跳,隐隐然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还有些迷糊。忙按下心头不安,上前打了一稽首,道:“这位道友,贫道镇元子,这厢有礼了!”

    来者却并不理睬,恍若没听到一般,怔怔地看着镇元子,张口结舌,若有所思,只是眼睛灼灼有神,射出两道宛如实质的金光,罩定镇元子周身。

    半饷过后,方才恍然大悟一般,喜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说完,周身一阵朦胧,化为与镇元子一般高矮的壮汉,苍髯阔面,肌肉虬结,身着短衣,右手持一大斧。乍一看去,倒像是个樵夫一般。

    镇元子不知端的,只好重新上前见礼道:“贫道镇元子,这厢有礼。不知道友从何而来?缘何到此?”

    那壮汉听了,哈哈大笑道:“好一个道友,正该是道友。”说完,又神情微窘道:“贫道却是失礼了。贫道盘古,自混沌而来,游于鸿蒙之中。因见得道友化形之时,鸿蒙元气异动,故而寻访到此。方才未经道友之允,查看了道友天机,还请恕罪。”

    盘古!便是那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镇元子听了,心头如翻江倒海一般,一时间只觉得晕晕乎乎,如同豆蔻少年见到了偶像,激动得难以自已,以至于连盘古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也没有注意到。

    要知道,盘古大神乃是创世之神,他开天辟地,演化万物,功德大到不可思议,乃是后世万物之肇始,生灵之父神,因此其地位尊崇无比。盘古出世非常早,在鸿蒙演化之前,宇宙还只是混沌一团,如同鸡子,盘古即在其中开始孕育。后来混沌演化鸿蒙世界,盘古手持大斧,破壳出世,乃是此间第一个生灵。据后世所传,盘古出世后,独自游于鸿蒙之中,因感世间孤寂,生灵匮乏,遂以大神通**力,用盘古斧开辟鸿蒙。自此轻灵之气上升而为天,重浊之气下沉而为地,盘古位于天地之间。他怕天地再合拢起来变成以前的样子,就手撑青天,脚踩大地,把天地分开。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过了很久,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也非常高大了。盘古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可是盘古也累死了。他死之后,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如此大神,现在有缘相见,幸何如哉!难怪以镇元子的修为,也要神飞渺渺,心头狂跳,失去平常的心态。

    盘古见得镇元子发怔,却是不知其所以,唤道:“道友!镇元子道友!”

    镇元子猛然醒来,对着盘古深施一礼,道:“得与道友相逢,幸何如之!道友绝世风姿,当真令贫道景仰。”这两句话却是有感而发。

    盘古洒然一笑道:“道友缪赞了。倒是道友所修法躯,暗合大道,妙不可言,比贫道高明百倍。贫道见猎心喜,忍不住用神察之法,探究了一番,收获良多,以往种种不明之处,皆豁然开朗。此皆拜道友所赐也!还望道友不要见怪才好。”

    镇元子心头恍然:“原来如此,竟在不知不觉间占了前世为人的便宜。”口头忙谦逊道:“岂敢岂敢,此为贫道偶得之法,既于道友有益,自当开诚布公,与道友探讨一番。”

    要知道后世无量量劫之中,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经过亿万年反复锻炼和淘汰,人族一枝独秀,脱颖而出,为万物之灵长,终于确立了独尊的地位,是很有道理的。单说人的躯体,便是生灵之中最契合天道的。天人相应、天人一理、天人合一,便是这个道理。例如天圆地方,便有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这些都是天人相应的表现。

    镇元子既然明白了此节,便向盘古请教起化形之道与修炼混沌肉身的功法。盘古也是心胸坦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有不明处,也不怕向镇元子请教。双方取长补短,各有补益,其中当然是镇元子获益更多。因为他对鸿蒙大道的理解,相对于盘古而言,就像土壤和高山、小溪和江海的区别。只是凭前世穿越记忆中的一些先知先觉,才能对盘古有所启发。不过,这对于从来没有遇到过生灵、更别说交流的盘古来说,震撼也是非常大的。

    二人专心论道,时而互相争辩,时而各自苦思,丝毫不觉得时间的流逝,都有相见恨晚之意。许久过后,方才告一段落。镇元子道:“鸿蒙世界,渺渺茫茫,生灵罕有。贫道自有灵识以来,除道友之外,尚未见其他物事。可见我与道友,缘分非浅。我等左右无事,探讨大道,尽可徐徐为之,却是不忙于一时。”

    又道:“道友远来,贫道刚化形而出,两手空空,无有待客之物,幸有人参果树,所结之果正好成熟,尚未有机会品尝。也是道友有缘,正好到此,合该共享。”

    说罢,从宝树上取下四个人参果,与盘古两个,自己两个,分而食之。

    盘古神情之间,像是有些感动,道:“道友之赐,不敢推辞,多谢道友!”看着手中的人参果,叹道:“真不愧是大道之下生成的灵果!五官兼备,手足俱全,形容深合大道。难怪道友炼出如此法躯,真是福源深厚!”

    镇元子见盘古误会他是依人参果模样才化**形,也不点破,只道:“贫道虽是由此果化形,却也还未曾品尝过。请道友与我一起食用,且看看味道如何?”

    说完,先咬了一口,只觉得味道极美,入口即化,还来不及细细咀嚼品尝,便流入腹内,化作一股精纯无比的混沌元气。这元气精纯无比,不同于从鸿蒙中所吸收元气,并不需要炼化,自然便注入四肢百骸,顿时浑身顿时舒爽无比。这一口,只怕抵得上数千年的修为。不仅如此,灵识里还隐隐多了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镇元子一边吃人参果,一边行功运气,巩固修为。待两个人参果吃完,竟然自觉有了近一个元会的修为,心中不由暗叹:“先天灵根,果然神妙无比,堪称修道捷径!看来以后定要多寻灵根灵宝,也好争得天机气运。”

    行功完毕,便看到盘古早已吃完,正笑眯眯坐在一旁。镇元子初一看还没什么,仔细看去,才发现盘古与先前有些不同。先前如利刃出鞘,气势摄人;现在却神情内敛,仿佛一个邻家大汉,和蔼可亲。显然,盘古的修为又大有长进。

    盘古见镇元子完功,先稽首道:“恭喜道友修为大进!”

    “同喜同喜!”

    说完,两人相视大笑,只觉得彼此有会于心,不需言表。

    “道友这人参果可是第一次成熟?”笑罢,盘古问道。

    “正是如此!莫非尚有异处?”镇元子讶然问道。

    “如此说来,贫道真是有大缘分!”盘古笑道。

    欲知有何神妙,后面自有分解。

    正是:

    千秋论盘古,

    开天辟混沌。

    英雄常寂寞,

    相知有几人?





   

第一卷 鸿蒙劫 第五章 赠紫气盘古谈大道熔精血镇元铸金身

    上回说到:这鸿蒙生就的人参果,本就不同凡响,而第一树人参果,更是别有神妙。

    只听盘古继续道:“这人参果本是鸿蒙演化以来有数的灵果,乃是增进修为、提升境界的圣品,更能借其炼体化形,修行无碍。单说这第一树果子,由于几乎与鸿蒙世界同时演化,受了大道之初的孕育,因此每个都得了一丝大道之机,单个作用不大,合起来才得完全!生灵得之,虽不定能超凡入圣,证得那无上大道,但籍之悟出**,开宗立派,自在逍遥,当是绰绰有余。可惜如此神效,却只有第一次所结之果才有,以后所结的果子,便没有此等神妙了。”

    顿了顿,盘古又笑道:“贫道先受了你的好处,又吃了人参果,坏了你的好事,也要做些补偿。你由人参果化形,快则快矣,却不坚固,还有许多不足,大劫来时,恐怕难以抵御。这里有鸿蒙紫气一道,精血三十六滴,你将之炼化参悟之后,自可补全混沌肉身。”

    说完,朝镇元子挥出一道紫气,一团精血。

    “鸿蒙紫气!”镇元子听了,不禁悚然动容。

    “正是鸿蒙紫气。此乃混沌之根本,大道之容器。鸿蒙之中,一共孕育十二道,贫道独得了六道,其中三道藏于体内,三道炼化于盘古斧中。另外六道,则化为造化玉碟,内含三千证道之法,每条都可修成无上大道。就是这大千鸿蒙世界的气数运转,也要赖其维持。”

    镇元子哪里能不知道鸿蒙紫气?不但知道,简直是如雷贯耳。鸿蒙紫气在鸿蒙世界乃至后世,都是无上的存在,乃是混沌演化至今,由鸿蒙世界的本源所孕育,内含大道法则,更有诸多奥妙玄奇之处,生灵得之可藉之悟出混元大道,自此万劫不灭,能知天势,算气运,于大劫中可为门下弟子寻求一线生机;器物遇之乃成先天至宝,神通妙用无穷,远胜其余先后天之物。镇元子没想到盘古竟然如此大方,竟能以此物相赠,一时之间,不禁愣住了。

    见镇元子听得悠然神往,以为镇元子在想那造化玉碟,笑到:“休要多想。这造化玉碟,乃是鸿蒙重宝,非生灵可以持有,勉强得之,是祸非福。”

    又道:“这鸿蒙紫气,太过玄妙,想要参悟透彻,却非一时之功。便是贫道自己,至今也还未能悟透一道。故此,贫道另外赠你三十六滴精血与炼化之法,你可先将精血炼化,筑就不败金身,如此纵有劫难,亦可保无虞。鸿蒙紫气可放入识海,待日后慢慢参悟也不为迟。”

    须知盘古是混沌中生出的先天神邸,乃是混沌元龙之躯,刀枪不入,万法难伤,金身之坚固,混沌演化以来无有可比拟者,便是后来的圣人,也远远不及。若不是后来盘古开天,力竭身殒,外力根本无法拿他奈何。因此,后来的祖巫即使只继承了盘古少许精血,圣人以下也无能奈何。如此神物当前,谁能不惊心动魄。更何况盘古的炼体之法,乃是无上的法门,其玄妙更在后世圣人之上,比镇元子自己的速成炼体之法何止高明万倍?可惜只有祖巫从精血之中得了一鳞半爪,已经是强悍无比。以管窥豹,可见一斑。

    镇元子虽然有些感动和惭愧,但是深知这些东西的轻重,也是自己的一场大机缘,不是推辞的时候,因此伸手接过,纳入体内,又朝盘古深施一礼,由衷道:“多谢道友!贫道日后若有成就,必不望道友今日之德!”

    盘古似有深意地看了镇元子一眼,道:“大道飘渺,证道艰难,好在源流虽一,泾有千条,条条可达。你那一线机缘,却还须自己争取!以后之事,现在休提,贫道先传你炼体之法。”

    说罢,伸手朝镇元子眉心一点,一段功法便进入镇元子识海。

    镇元子将意识沉入识海,才刚要参阅,便有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在心头泛起,隐隐觉得鸿蒙世界就是母体,自己是其中的胎儿,大道运转,就如同母体作为一般,似可见,又不可见。

    镇元子知道时间宝贵,不敢怠慢,对盘古道:“贫道这就开始炼体,还请道友帮我照料这人参果树。”

    盘古笑道:“你专心运功,我自当为你护法。这人参果自然也不会偷吃你的。”

    镇元子知道是戏谑之词,也不在意,只微微一笑,便微闭双目,潜心入定,神识进入紫府之内,按着盘古炼体之法,开始进行修炼。

    这次炼体,却比上次更要痛苦得多,时间也长得多。一开始炼化的时候,盘古精血与自身根本不能相容,**竟然丝丝龟裂,形成了一个血茧。盘古精血与肌体一起,在这个血茧内部不停地排斥、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偏偏对每寸**的感觉都清晰无比,可知道有多么痛苦。好在有盘古在旁,数次在镇元子意识将要模糊的时候,都渡入一道清气。镇元子自己也知道这是紧要关头,不容放弃,因此咬紧牙关,只当身体不是自己的,一心按法诀行功。就这样,过了不知道多久,才终于把精血炼化到身体里,完全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只听“啵”的一声,黑茧猛然破开,从里面走出一位混沌巨人,身似铜浇,面如刀刻,无嗔无喜,无怖无悲,双眼金光闪闪,不可逼视。眼眸内混沌元气涌动,深不可测,似有无穷宇宙生灭。募然,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爆响,金身暴涨,由起初的正常人大小,直长到数万丈方才止歇,更显得威猛无俦,顾盼生辉。本来空空荡荡、安安静静的鸿蒙世界,骤然出现如此庞然大物,混沌元气被搅得一阵紊乱,一团团气流互相纠结,隆隆作响,其中更有一些威力庞大的混沌神雷诞生其中。但见那金身巨人大嘴一张,朝混沌乱流一吸,顿时便出现一个数千丈的巨大漩涡,把这些混乱的混沌元气全部吸进巨人腹内,神功一转,便化为自身精元。那些混沌神雷打在身上,轰隆隆爆响,却并不能损害金身分毫。

    那金身哈哈大笑,笑声中恢复了原来的大小,仍然还是一个丰神俊朗的镇元子,形容相貌,与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神态之间,多了一些锋芒,举手投足之间,有些举轻若重的感觉,显得还不是非常适应。

    盘古在旁见了,微笑道:“恭喜道友!”

    镇元子忙回道:“此皆赖道友之功也!多谢道友成全!”

    盘古道:“一饮一啄,皆是机缘。道友无需如此。只是那鸿蒙紫气,尚要时时参悟,不可懈怠。”

    鸿蒙紫气乃是大道之根本,镇元子自然不敢怠慢,此时正置于识海之内,时时以神识参悟。

    “这是自然!”镇元子又谢了盘古护法的恩德。二人闲话许久后,镇元子道:“我由人参果树化生,自修成灵识以来,未曾稍离此处。所知晓者,不过是灵识所达的数万丈方圆。其中空空荡荡,除鸿蒙气流外,无有一样生灵,亦无一样物事。道友游于鸿蒙中久矣,可谓见多识广,可知鸿蒙之中,尽是如此否?”

    盘古道:“宇宙之初,有物为混沌,无边无极,无上无下。后混沌渐长,便演化鸿蒙。鸿者,大也;蒙者,犹混沌也。故鸿蒙世界,亦混沌世界也。我自混沌之初化生,游于鸿蒙,已有许久了。这世界的奇妙,便是我也说不尽然!”

    顿了一顿,似是回忆,续道:“鸿蒙演化之初,只有混沌元气充沛,难得见到其他物事。后来,鸿蒙世界首先孕育出了十二道鸿蒙紫气,或聚而成形,为无上法宝。随之,尚有那大道碎片与混沌本源碎片,也能随物化现,或成灵根,或成器物法宝;还有那混沌元气,若得机缘,也可凝结成各种物事。只是此等灵物,数遍鸿蒙世界,也是极其罕有。”

    “好家伙,原来先天灵宝,便是这么来的。”镇元子听了,不由得对这鸿蒙世界,充满向往,忙追问道:“道友一路行来,可曾见到生灵否?”

    盘古笑道:“这鸿蒙世界,表面上一片平静,其实凶险无比,有无量神雷、元气乱流,更有那混沌壁垒,便是我也不敢说处处去得。器物法宝,不言不动,庶几无事;若是生灵之类,吸纳锻炼元气,或修炼混沌肉身,最容易引来混沌劫雷,非根行福缘深厚者不能逃脱,稍微不慎便成劫灰。故此我虽收集得几件器物,却未曾遇到过生灵。”

    又朝镇元子调侃道:“道友修成金身之前,未曾稍离此处,实在是福气。”

    镇元子叹道:“我若得遇灵根,必生养之,使其免遭劫难。”

    复笑道:“我等一起修道久矣,不知这鸿蒙世界,却又有何变化?”

    盘古也笑道:“道友之言是也!想我于混沌之初,一斧之外,几无所见;得遇道友之时,便觉得物事渐多;如今当又是一番气象了!”

    又对镇元子道:“你如今混沌金身大成,只要小心谨慎,这鸿蒙世界倒也可以去得。我意再游鸿蒙,欲邀你同往,如何?”

    镇元子大喜道:“固所愿耳,不敢请耳!”

    正是:

    混沌金身证道舟,

    精血修成不外求。

    欲得鸿蒙无量宝,

    相邀盘古可同游。





   

第一卷 鸿蒙劫 第六章 收物事盘古赠宝鼎游鸿蒙镇元得灵根

    镇元子转念一想,又皱眉道:“我身无长物,也无甚法宝需要携带。只有这人参果树,乃是我那生藏的灵根,性命的母体。既要远游,不忍弃之。”

    对人参果树与镇元子的关系,盘古自然早知道得一清二楚。略一沉吟,便拿出一件灰朴朴的四方鼎炉状宝物,托在掌中,道:“也罢!此鼎也是我于鸿蒙之初获得,只是尚不完全,还缺了一个鼎芯。我本待游历鸿蒙,寻找机缘,再补全此鼎。如今你既然需要,便送与你,正好容纳你的宝树。法宝也有法宝的机缘,我观此鼎以后成就,颇为不凡。还望你以后善待于他,将其伺机完善!”

    镇元子说话的本意,也仅仅是希望盘古能传他一个控物的神通,便如那缩地成寸一般,能将数万丈高大的人参果树缩到足够小,以便于携带。否则,用出混沌金身,倒是也能把人参果树带走。只是鸿蒙世界本来就危机重重,巨人扛巨树,却不知道要把鸿蒙搅成什么样子,既不安全,更大失形象。

    没想到盘古如此大方,居然把鸿蒙初判之际便成形的鼎炉相赠。要知道那时候鸿蒙之中,几乎还都是混沌一团,诸物极其稀有,能成形的都是威能浩大的至宝。所以此鼎现在虽然只有鼎身,但将来必定能大放异彩。只是目测此鼎,也只有巴掌大小,却不知为何能装下数万丈的大树。

    镇元子问道:“不知此宝有何神妙,能装我宝树?”

    盘古道:“此宝虽不完全,却也颇具神妙,不但坚固无比,能用来防身,还能自己吸纳元气,且其内更有无量空间,能温养法宝,亦能生养活物,正适合你之所需。”

    镇元子大喜,道:“真乃鸿蒙之重宝也!”

    盘古又将悟得的祭炼之法传予镇元子。只见镇元子运起法诀,对着鼎炉喷出一口真元,那鼎炉便攸地飞起,落在镇元子掌中。

    这还是镇元子出世以来,所得到的第一件先天灵宝,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仔细探查一番。

    须知凡是先天灵宝,皆为灵物得机缘而成,自具灵性,不能轻易为人所驱使,故都自带有先天禁制,禁制越多,灵宝威力越大。普通的先天灵宝,大多只有数重禁制。若是禁制超过十重,乃是极品的先天灵宝;若是禁制超过二十重,便可称先天至宝;若是禁制超过三十重,则非同小可,乃是鸿蒙重器,一般后来都掌握在教主或圣人的手中。盖因这等法宝,不仅威力巨大,而且有镇压气运之效,可为门下弟子赢得一线生机,可谓镇教之神器。

    灵宝禁制,由于是先天生成,也在大道之内,隐含大道法则。因此炼化灵宝禁制,也是难得的体悟大道的机会。禁制越多的灵宝,炼化中获益也就越多。禁制完全炼化后,方能将法宝与人合为一体,纳入紫府之中,运用也就得心应手。

    这个鼎炉虽然还不完全,禁制却已达到惊人的二十八重,端的是极品的先天至宝,若是能补充完全,还不知道会到何种程度。

    好在盘古已经炼化了十二重,得到炼化之法后,镇元子当即对鼎炉祭炼片刻,便已能初步运用。只见他将鼎炉往上空一抛,鼎炉便悠然飞出,罩定在人参果树之上,对着人参果树喷出一团黑白氤氲之气,黑白氤氲之气一吸,那人参果树便越来越小,飞入鼎炉之中。

    镇元子收回鼎炉,对着盘古大笑道:“万事俱备,当可尽兴一游矣。”

    盘古亦颔首笑道:“正是如此!”

    于是,镇元子便跟着盘古,开始了游历鸿蒙的旅程。

    镇元子从生出灵识到炼体化生,一直便没有移动过,感受到的周围鸿蒙世界仿佛亘古不变,沉郁、苍茫、静谧、安详。在跟盘古游历之后,才知道自己确实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浅。鸿蒙之中,其实处处隐藏凶险。盖因混沌元气,本来就精纯无比,相互纠结,便能变成大威力、大破坏的能量,当然也有极少数能孕育成法宝灵物。好在如今他已成就金身,普通神雷根本不能损害,大威力的神雷也有盘古应付,倒也无虞。

    二人一路行来,神雷遇到了不少,法宝却是一件未见,只收集到一团息壤、一块先天混沌金精,虽然不多,也聊以安慰。这两样盘古一样不取,说是与他并无缘分,全让给了镇元子。那息壤乃是先天戊己土之精华,小小的一粒便能聚集数千里的土行地气,生生不息,故此前世《山海经》中有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的传说;土以厚德载物,所以,息壤也最能聚集元气,乃是生养灵根的极品。那先天混沌金精也是炼制法宝的顶级材料。镇元子将这两样都珍而重之收入鼎炉之中。

    只是,镇元子不由得纳闷鸿蒙世界的事物为何如此稀少。后来经盘古解释才知道,普通先天灵物法宝,大都要数个元会才能生成。二人游历之初,距离混沌演化才一个元会不到,时间太早,当然难以遇到了。不过路上二人说些鸿蒙见闻,也不无聊。镇元子更是尽心向盘古请教修炼之法、大道体悟心得,盘古也倾囊相授,让镇元子学到了不少盘古正宗的神通,也算是一大收获了,却是远胜于一两件普通的法宝。

    如此游历了大概一个元会的时间,镇元子悠哉游哉,边走便与盘古论道谈玄,好不惬意。突然,他觉得道心跳动,仿佛在欢呼雀跃,几乎难以自持,感觉前方有什么事物在吸引着自己。

    要知道,经过两个多元会的修炼,又与盘古这样的牛人时时相处,如果按后世开天之后的标准,镇元子此时已经证得了太乙道果,修成了太乙金仙的境界,乃是不折不扣的老妖怪,不垢不躁的大神仙,道心坚韧无比,又岂能轻易撼动。什么东西居然有如此威力?而且还能避过盘古的灵识,单单对他产生影响?镇元子不由得万分好奇,连忙告知盘古,然后凭着感觉指引向前方走去。

    近了,更近了……那种感觉也越发的强烈了,象是故友将要重逢般熟悉亲切,充满期待。

    前行数千丈后,前方猛地现出一样事物。饶是镇元子经过无穷岁月打熬,道心坚定,也感到万分惊喜:“居然是这条著名的灵根,居然这么早就出现在鸿蒙之中,吾道有望矣!”

    只见鸿蒙云雾之中,现一片翠绿,仔细看时,只见藤长一根,果分两节,叶呈三角,有根有须有节,盘在一起,占地数十亩方圆,不知其长有多少丈。那果只长了一个,上下膨大,中间缢细,只是尚还青涩,未曾成熟。

    这可不正是前世盛传的先天灵根葫芦根么?

    葫芦古称瓠、匏和壶,受多族崇拜,甚至传为开天造化之神器,一直是神仙钟爱之灵宝。后人曰“天宫福禄初生成,金瓜翠蔓碧玉藤”,福禄说的就是葫芦。眼下的这条葫芦根又非比寻常,乃是天地未开、鸿蒙始判之第一根葫芦藤,秉承鸿蒙生化之大道,最得造化眷顾。道生一,藤也;一生二,果也;二生三,叶也;葫芦属瓜类,其果内多子,又寓意三生万物。所以,据镇元子前世所知,此藤所结葫芦炼出的法宝,就有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红云老祖的九九散魄葫芦,女娲娘娘的炼妖壶,散仙陆压的斩仙飞刀,端的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只是那是在开天之后的昆仑山才出现,而且是被人抢着瓜分。手快有,手慢无,也不知道摘下是否成熟,炼制是否得法。

    “不知此藤落入我手中,又将成就怎样的传奇?”

    镇元子神驰物外,不由有些痴了。

    盘古虽然对镇元子的表现心中暗笑,神物当前,却也禁不住惊叹:“当真是好宝贝,潜力无穷,神通莫测,连我也看不到究竟,真是羡慕道友!”

    又对镇元子道:“道友之人参果树,乃是甲木灵根,属阳木;这葫芦藤却是乙木灵根,属阴木。孤阳不生,孤阴难长。今甲乙相逢,阴阳相济,大道近矣。这是道友的大福缘,恭喜道友!”

    镇元子也喜道:“无怪乎尚未相见,便能心生感应。只是这葫芦藤尚还是幼苗,却不知以后成就,能有何造化。”说罢便抛出那鼎炉,将那葫芦藤收入其中。

    那葫芦藤进入鼎炉之后,却是立刻攀附在人参果树之上。顿时,鼎内一阵躁动,内部的元气瞬间便几乎被二者吸取一空,葫芦藤便猛地长了不少,开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