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鬼浒传-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这样就好了嘛。是一个好办法,简便易行。
当天晚上,隋响就造了一个梦境,以他们父子之间的独特方式,告诉了他爸。
却说在人间,那个隋永庭一觉醒来,意犹未尽,那梦竟在眼前,跟放电影似地。他真真切切地感知到,隋响在泰山脚下的鬼语巷操作了一个大工程,一个一本万利的大工程。
隋永庭当即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婆。老婆听了,一边爱抚着他,一边对他说,现在摊子铺得这么大,工地遍地开花,你一定是太累了,要多注意休息才是。
显然,夫人并不相信他说的话。那就是一个梦而己。
最多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或许是想念起儿子来了。
隋永庭跟老婆讲不通,把他撇到一边去。来到公司,同属下讲起这件事,属下们听了,皆大喜悦,果有这样的事?怎么没让咱们碰到?
时下,琅琊城的房价就像火箭发射一样一路升空看涨,从开发商的大量屯地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利好,他们竟然还不满足啊。
这时候,隋永庭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去泰山看一看,亲眼看一看那个鬼语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地块。
于是,他简单安排了一下,叫上司机就去了泰山。
从琅琊城到泰山,其实并不远,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赶到泰山脚下的时候,还不耽误吃上一顿泰山的三美汤。
泰山雄伟,仰视可见。隋永庭站在泰山脚下,站在如织的游人中间。怎么也寻不到他梦中所见的鬼语巷子。
“在哪儿呢?”隋永庭努力回想着梦中的画面。比对着。
最后,隋永庭只得去跟做三美汤的小老板讨教。
那位小老板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可是,他也说不上来鬼语巷子。不过,他跟隋永庭讲了,泰山不是有个蒿里山嘛,不过听说后来鬼城迁到重庆去了。那些老鬼不愿意迁走,滞留下来,聚居起来的吧。
隋永庭觉得这位小老板讲得也满有道理。只是他不明白,他的儿子隋响死后不去丰都,怎么留在了泰山?
隋永庭是相信鬼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让夷山道人为他找精灵镖局的鬼魂做保镖。或许他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他们的庇护。要不怎么人们都说活着为人,死了为神呢。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竟然被一个鬼汉给灭了。
其实,没有明白的人士点拨,隋永庭怎么会知道,在琅琊水泊,如果人类要想进入阴间,只有一尺街,才是唯一的通道呢。当然,在其他的地方,也只有绕到一尺街来,才能进入阴间这个虚界的。
隋永庭走错了道儿,当然不可能进入虚界。纵然站在泰山脚下,也进入不了鬼语巷子,见不到隋响他们操作的地皮,那块肥腴之地。
最后,他们在泰山脚下晃悠了一中午,累了,找了一个旅馆,休息了两个小时。到了下午,他们就驾车回来了。
结果刚一回来,公司上下都传开了,大老板去了泰山,考察房地产市场去了。大家惊叹不己。现在公司的业务都做到泰安去了,都到泰安去拿地啦。说得有鼻子有眼。
隋永庭的泰山之行,隋响当然不知道。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继续给他爸造梦。在梦中,他把在鬼语巷子建的那些木房子一一给他爸一一作了介绍。
然后就是每天的进度,工程到哪儿哪儿了。
再然后,就开始预售。
嘿!那火爆的场面,与琅琊城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冥币赚得大发,就像打开了一个提款机。
每次,隋永庭都高兴地嘿嘿笑着,醒过来……
隋永庭把前后的梦境连缀起来,发现就像一部vcr,十分详实。
欣喜之余,他命令办公室的人去云生斋,买回来一麻袋草纸,拣一个敞亮的地块,烧了。他说,隋响在那边,要拿地,需要钱啊。
第189章 英雄贴
此贴非彼帖。
话说武侠小说里,某某有声望的武林人士,不管正邪,因为某事或者对付某人,召集天下武林同道,而广发英雄帖。被召集的英雄人物,收到的帖子,是为英雄帖……
然而此贴,却是贴吧里的图集,一个叫做“英雄祠”的山市蜃楼。
贴子里说的是琅琊山上,忽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塔前一座宏伟的宫殿,青瓦碧阁,飞檐翘楚。殿前碑石林立,英贤可铭。如果再向四外看去,是依山势而建的高低不平的墙垣子。
这贴子配发的一组图片,十分逼真。
忽然让人想起蒲松龄笔下的《山市》。
尽管它只是一个山市蜃楼,但是它的出现,十分奇特。
看到这幅图片的人们,由于好奇心作怪,纷纷来到图片拍摄的地点寻找踪迹。结果不看则已,一看,网上的景象再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现入他们的视野。从山脚往上仰望,那个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上方,赫然写着三个醒目的大字,“英雄祠”。
英雄祠?
这个奇特的景象,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琅琊城,甚至引得别的地方的人们,也纷纷前边观看。
说它奇特的原因,之一,琅琊城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山市蜃楼。之二,它持续的时间太长,几乎整个五、六月份,每天午时开始出现,每次都持续一时三刻。令观望的人们大呼不已。
好事的人们,终于人肉到那个发贴者,她不是别人,正是画仙坊的主人,周晓葵。
这一段时间,周晓葵心里不太舒服,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携着个画夹,去琅琊山下写生。她一边涂着抹着,一边为自己的命运波折而羞恼不已。
先是为双方父母看中的苏宁,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不可逆转地受上了她的小表妹于沁。后来又因为车祸不幸去世。然后是隋响,竟然被一个鬼给谋害了,说起来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再接下来,便是她的闲言碎语。知道她的人,都说她的命太硬,是男人们的克星。她的绘画越好,艺术水准越高,人们讲得越凶。都说搞绘画艺术的人,都不太正常。梵高不就是在法国兹河畔的欧韦自杀的吗。天才都须饱受磨难的。
几经沧桑啊。
关于这事儿,最最感兴趣的,当属苏丙坤。因为在董皋老爹的带领下,他曾经到过琅琊水泊,那个被董皋老爹指定的鬼界的地方。如果再结合董皋老爹的山东大鼓,他基本上就可以确认,贴子上的那个英雄祠,应该就是苏宁他们建造的。
他不认为它们只是一个山市蜃楼。
苏丙坤找到周晓葵,把她叫到家里。杨惠惠做了满满一桌子饭菜,招待她。
席间,杨惠惠望着周晓葵,不无怜惜地说:“你看上去瘦多了。”
说着,夹起一块青鱼肉,送到周晓葵的碗里。
“婶婶,我在减肥呢。”
因为周家和苏家的关系,周晓葵从不给杨惠惠叫杨总,而是亲切地叫婶婶。
“你这个样子,可不能再减了,再减,就走不动步了。”
苏丙坤望着周晓葵,道:“晓葵啊,你在画仙坊,离鬼书码头那么近,他们现在都说些什么书啊?”
“这个,我不太在意啊。”
“听说,你和那个卓依婷,相处得不错啊。”
“偶尔见一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那么,你是否知道她的身份?”
周晓葵感到苏丙坤问得直截了当,知道他清楚其中的一切。因为她听说这个鬼书码头就是他捐建的。于是她点一点头,表示认同。
“哎,要是苏宁还活着的话……”杨惠惠的话只说了一半,因为她觉得这样的话太伤感,就此打住了。
“这么说,你是相信他们的说辞喽。”
有时候,相信一件事,相信一个人,本身就是对自己的鼓励啊。周晓葵何止宁愿相信,他还有过和苏宁的亲密接触呢。只是,面对苏丙坤和杨惠惠,她不便说出来而已。
同卓依婷接触得多了,卓依婷就把她在阴间的所见所闻统统告诉了周晓葵。听得周晓葵就跟看电视剧《聊斋》一样。苏宁的所作所为,仿佛就在她的身边。只是隔着一个界线,尽管那个界线薄得像一张纸,她却无从捅破。
“要不,拣个时间,咱们去祭祀一下吧。”苏丙坤道。
“可是,既非清明,也非年节,为何要祭祀啊。”
“哎?我不是说去坟地上,是去琅琊山下。你不是有发的那个贴子吗,难道你不觉得,那个英雄祠,其实就是苏宁他们的吗?”
周晓葵也有感觉的。所以,她默默地答应了。
第二天,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略微有点儿热。不过风儿徐吹,还算清爽。
他们去云生斋,拉了许多折叠的元宝,放在后备箱里。又带上一些水果和点心,前往琅琊山而去。
车子行驶了半个多小时,赶到山下。再往前是一条小溪,他们打算去那里把它们烧了。因为山下毕竟有一些树木,又连着山峦。以免有火源漫延。
可是,令他们惊讶的是,沿途的车辆和行人渐渐地多了起来,以至于连停车都不太好停。好不容易拣了一个空闲的地方停下车子,抬眼一看,前方已经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沿着溪畔,足有二里路长。
此时,正是日中,远远地往山巅望去,那座英雄祠仍然屹立在那里,雄伟壮观。
原来,周晓葵的贴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纷纷来到山下,一探究竟。结果就以为是什么神灵。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英雄祠其实就是苏宁他们,但是他们心中的敬畏之心还是油然而生,纷纷携带着各式纸钱焚烧祭祀,以求保佑自己。
最后,一些卖火纸的看到有利可图,也来做生意,甚至有专门写收发地址的老先生也在溪畔支起了摊子。就像银行里设立的替顾客填写汇款票据的工作人员。写一张票据五元钱。大家都让他们写,因为他们不知道要把这钱烧给谁,又恐烧错了,就干脆花五块钱,买个稳妥。
原来这儿一切都一应俱全了啊。咳,害得他们把那些东西呼哧呼哧地再抬过来。
照着他们的样子,苏丙坤、杨惠惠和周晓葵,把那些纸钱全部焚烧了,化为了灰烬。看着那烟雾缭绕升入天空,仿佛真的变成了花花绿绿的钞票呢。
等他们忙完这一切,抬头往山上望去,那“英雄祠”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隐去了,只留下一抹黛青色的山脊梁。
第190章 姻缘诉
琅琊山上的英雄祠,也算是寺庙吧。大凡寺庙,总是和祈愿、还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人去寺庙,如果有求什么,面对着神灵,会在心里默念,甚至小声地道出自己的愿望来。
周晓葵在琅琊山下,同样许了一个愿。她希望苏宁能够再来一次人间,继续他们上次的事儿。可是,从山上回来将近一个月了,愿望仍未实现。最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卓依婷,卓依婷想了想,说:“或许,缘分还没到吧。”
“缘分?”
“是的。”接着,卓依婷又说:“带着自己的运气,去努力寻找吧。有时候,需要放下一些东西,比如面子什么的。”
“面子?”
是的。生活中,人们总是相信缘分的。确实,缘分很重要,在一定情况下,人们会以缘分没有到来激励自己,但相比之下,未到的缘分在你的努力面前,却远远不及。人们常以一句名言来形容成功者,天才=99%努力+1%天赋。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爱情,爱情=99%努力+1%缘分,。缘分并非主导一切,只有在遇见时,你努力过,争取过,即使只有那么一次,你也会成功俘获你爱的人的心!
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在努力的时候因为你的面子或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而放弃,即使有再大的阻力,只要你真的去努力过,那么,爱情定会属于你的。
要不,为什么说女人和女人的心总是相通的呢。
卓依婷的话,无疑给周晓葵以极大的支持。
是的哎,当初,因为苏宁对于沁小表妹的倾心,让她产生了极大的愤慨与怨怒。因而,不再去努力,甚至还带着一种绝决的心态面对苏宁。
以至于后来,于沁病了。
如果当时她能够以宽宏大度的胸怀去关心她,去关注他。那么,等她病逝之后,至少他还会有她周晓葵,他就不会那么痛苦。而她万万不该画了一幅什么于沁的画像交给他,来刺激他啊。
后来的事情,结果可想而知。酿成了今天的局面。
毕竟,故去的人,已经故去了。而活着的人,应该好好珍惜从此以后的生活。
有时候,周晓葵又想,苏宁他在阴间,仍然回到阳间来,甚至和她见面,说明他还是惦念着他的。他甚至不计较她过去对他的打击与报复,对她态度友好。
他一定知到了这一切。白袍先生或许已经告诉了他。
可是,他仍然从山下冒出一个英雄祠——周晓葵这样想。她只能这样想。因为在世人的眼里,阴间不就是在地底下的嘛。
其实,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阳间和阴间,其实就是一个实界和虚界的区别。
周晓葵很想让卓依婷给苏宁捎个信儿,可是话到嘴边,她又咽了下去。她只是向她打听一些他的近况。
卓依婷对周晓葵说:“苏宁他现在貌似很忙,承接了鬼语巷的工程。听说,已经预售一空了。
“是吗?你们那里也搞开发?”
“是的,一点也不比这边差。销路好得很。”
“可是,他从小在纺织厂里长大,怎会盖房子?”
“不是有隋响吗?”
“隋响和他搞到一块去了?”
“听说是的。”
可是,他们是情敌哎。周晓葵嘴上不说,心里这样想着。
她不敢再和卓依婷讨论下去。
但是努力,她又不知道怎样去努力。
这事儿和鬼商议不通,只能和人商议。
周晓葵转而想起了吉西。对,找找他,看他怎么说。
周晓葵见到吉西的时候,吉西正忙得不可开交。听周晓葵猛不丁地一说。他也说:“我也听说了这件事。只是未曾去看。你看看我,实在是太忙了。”
不过,再忙也得去看望一下才对。吉西转而又想。可是,他不明白周晓葵为何来找他。她不是已经去过了吗。
最后,吉西总算听明白了周晓葵的意思。结果,他反而不明白了——他不知道怎样跟周晓葵说。
“你不是和苏睿一起了吗?”
“哪有的事,我只是把他当作小弟弟。”
“小弟弟?嗬嗬,小弟弟也不小了嘛。听说他在苏伯伯的公司里,干得很牛逼。其实,你完全可以跟他发展一下嘛。他现在也姓苏了,你们两家是世交。”
“哎?吉西先生,我是来向你讨主意的,又不是来听你说教的。”
“好好好,不吵不吵。”
吉西放下手中的活计,想了想,对周晓葵说:“这样吧,据我所知,鬼都是爱财的,你可以多给他烧一点纸钱,当他收到这些纸钱,自然而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你甚至给他写一封信,一并拿去烧了,到时候,他收到钱和信,自然会找你的。否则的话,他不来找你,你又去哪里找他。”
周晓葵一听,觉得吉西的办法果然好使。于是,从吉西那里回来,果断地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信。次日便到琅琊山下的溪畔烧了。
……
却说鬼语巷里,突然一天,在他们的改造指挥部里,送来了一封信。当时,苏宁不在,他正忙得热火朝天地,倒处转。信是隋响收的。隋响一看,署名是周晓葵。是周晓葵给苏宁写的信啊。他不由地嘿嘿一笑。想不到她能想到这办法啊。只是没给他也写一封。
隋响拿着信瞧着,正巧有监理猪排和牛排经过,他们往桌子前一坐,看到隋响手里的封信,说:“这是哪儿来的,得检查。”
“这也要检查?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是监理。”
说罢把信夺过来,刺啦折开了。
因为是周晓葵写来的,隋响好奇,将头伸长了,往那信上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可把他气坏了。他看到周晓葵在信上尽是些肉麻的话。什么亲,什么么么哒,什么嗯哪。看得隋响浑身的血液直往上撞。
他一把扯过那信,甩到一边去。
“咦?你什么意思,不愿意接受检查啊。”
“就是不愿意接受检查,又能咋地!”
一来二去,隋响和两位监理争执起来。所幸苏宁听到信儿,从外边赶了回来。才没打起来,
“怎么回事儿?”
猪排和牛排不屑理会,一甩袖子,走了。隋响也不愿搭腔。独自坐在那里,耷拉着脑袋。
齐卫东冲苏宁挤挤眼睛,苏宁甩头看见地上一张纸,顺手捡了起来。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封信,再一看落款,竟然是周晓葵写的。细读内容,不由地明白了。
一定是隋响吃醋了。
“她为何不给我写?一定是你把那英雄祠冒出来,招惹了她。”
隋响和苏宁本来就有隔阂,只是因为鬼语巷子的共同利益,他们才走到一起的。
“那英雄祠,可不是为了吸引她,是为了募集资金的。”
“募集资金?你这话鬼都不信。咱们的房子卖得这么火,还要再募集资金吗?”
“没有钱,怎么给那些苦力发工钱。”
“钱呢?挣的钱呢?”
“派到别的用场了。”
“什么用场,快说。”
“这个,暂时还不能告诉你。”
“你——”隋响尽管气愤,却不能怎么样。
苏宁也不再理会他,只是咕哝着,这个周晓葵,怎么给他写这样一封信。他们之间,已经没有那样的关系了呀。
第191章 能做点什么?
事情还远没结束,因为苏宁这个英雄祠的出现,在琅琊城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甚至已经扒出,这个英雄祠,其实就是琅琊城织产大王的儿子,苏宁在阴间织造了一个空中楼阁。看起来好飘啊。
紧接着,织产大王苏丙坤立马成了新闻人物。甚至有人偷偷地来到他的公司前边溜达,目光里充满了好奇。有的干脆到公司门口登记求见。
这一下子,可忙坏了苏睿。他是负责保卫的。苏家在琅琊是有身份地位的,岂能随便让人进进出出,打乱了生产秩序呢。
有时候,苏丙坤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没头没脑地想,如果这一切真如他所见的,可以毫无顾忌地公布于众,让大家都来分享,该有多好。到时候,他或许会为自己有这位一位儿子而感到自豪。尽管说,照目前的状况,也许苏宁已经不再属于他。人类永远试图拥有的只是*,而灵魂,则是身外之物。
但是灵魂,又是记忆载体,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才有了前世今生。
现在,苏丙坤就想做一点什么,为苏宁做一点他所能做的事情,既是慰藉自己的内心,也是帮苏宁一把。但是他不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
归根结底,苏丙坤现在只能把这一切藏在心底,除了夫人,除了周晓葵,除了苏睿,他不敢跟任何人讲起。
但是鬼除外。
苏丙坤所能见到的鬼,是鬼书码头的几位。董皋老爹、卓依婷、图门。当然,还有那个小男孩,扶棺生。
一想到扶棺生,苏丙坤就兴奋地跳了起来。对了,怎么之前没想到他呢。别小瞧这孩子,人小鬼大,可是不一般啊。扶棺生天生一对阴阳眼,洞悉鬼界和人间。找他讨问一下。或许会有结果。
找扶棺生还真不容易。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只读了三年的书,然后就把书本撕破了,再也不进学校了。他奶奶问他为何不去学校了。他说学校没意思,人家都叫他小蝌蚪,他受不了这种污辱。他奶奶也就不让他上学了,而是天天扛着鱼网到河里捉鱼。
扶棺生捉鱼捉不了多少,但是他天天下河,十分勤奋。所以他在河边有一定的知名度。
苏丙坤寻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他。
见到扶棺生,苏丙坤对他说:“愿不愿意到学校里去读书?”
“不愿意?”
“要是换一个学校呢,那所学校没有人骂你小蝌蚪。”
“这样的话,可以考虑。”
于是,苏丙坤叫人把扶棺生带到一个裁缝店里,为他量身定做了一身干净漂亮的衣服。又给他重新买了一只崭新书包和一套文具。把扶棺生送到市里一个寄宿制学校。学费全部由苏丙坤承担下来。
这事儿对苏丙来说很简单。钱不是问题,人脉更不是问题。他想把扶棺生送到哪个学校,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那天,扶棺生的奶奶感激地差点儿给苏丙坤跪下了。一双浑浊的眼里,老泪纵流。
让失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去。最后,这事儿还上了报纸和电视。苏丙坤为此分光了一回。比他接到一个大单子还让他高兴。
不,让他如此高兴的远不止这些,是扶棺生背起书包,迈步走进学校大门的时候,问的他一句话。
“苏老板,我和你分亲非故,你为何要帮助我,还给我买了新书包、新衣服?你有什么要求你就直说好了。”
苏丙坤摸了摸扶棺生的圆圆的脑袋,说:“还真有一件事,这个事情,大人没法知道,只有你才有能力解决。”
“噢?是什么问题?”
“你也知道,苏宁的事,现在沸沸扬扬,闹得满城风雨。可是这种虚无飘渺的事情,又令人难以信服。所以,我担心时间久了,会对他们不利,所以,我就想,我能否为他做点什么。可是,毕竟人鬼殊途,不得法则。我想问问你,有什么好法则。”
扶棺生听了,歪了歪脑袋。“你说这事啊,简单啊,他在城里不有鬼谈社吗,把他几个伙伴叫来,开个诸葛亮会,不就解决了。”
“诸葛亮会?”
对,苏丙坤一拍大腿,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好了,我去上学啦。拜拜!”
苏丙坤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不过这一次,他心里有底了。
回到公司,坐在办公室的真皮沙发上,想了许久,终于想出一个由头来。
屈指算来,这个鬼书码头应该有一年时间了吧。何不趁此机会,把他们召集起来,开一个周年庆典的party呢。
说到底,他才是鬼书码头的幕后老板,他要召集一个聚会,他们不应该反对吧。
当苏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董皋老爹,董皋老爹立马就同意了。
看来,鬼也是喜欢聚会的。
那一天,晚上,气氛异常热烈。为了照顾到鬼们的喜好。苏丙坤让苏睿专门采购了许多红酒,把市面上最好的点心买了来。鬼书码头的室内室外,装饰了许多彩纸和灯笼。只不过不是红的,而是浅蓝色的。猛一看上去,像是进了一个蓝色的海洋里。
鬼书码头里的三位鬼魂都在。周晓葵也到了。同时由于是晚上,苏丙坤还特意把扶棺生叫上。
苏丙坤端起一杯红酒,对大家说:“我知道这个鬼书码头,你们叫做鬼谈社。不过,叫什么名字无所谓,重点是这个鬼书码头是干什么的。现在,它的创立,已经整整一年了。有千千万万的人们,听到了你们的故事。所以,我要感谢谢你们付出。给人们带来如此丰富有趣的故事。”
大家一饮而尽。
然后,苏丙坤又说:“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鲜活的故事,都是正在发生着的呢。只不过,他们在另一个空间罢了。但是,他们的故事可以广为流传。”
苏丙坤的话,让三个鬼感动不已。
接着,苏丙坤又说:“但是,我不知道,我是告诉世人一个真相呢,还是一直把它隐瞒下去。我不知道又有多少人相信我的话。所以,我现在只是想,我能帮助到你们什么。”
第192章 有告密者
董皋老爹不得不去了一趟阴间,去找苏宁。鬼书码头的事务就交给图门和卓依婷。
他可没有苏宁走阴身的身法,只是沿着一尺街踯躅走去。
那一尺街看上去虽然短,但是真正行走起来,却要费一番时力的。董皋老爹慢吞吞地走着,从后面望去,给人一种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里的感觉。
他沿途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琢磨着怎样跟苏宁讲起苏丙坤的意思。他现在还不知道怎样把苏丙坤的意思完全表述清楚,这也是他行动迟缓的一个原因。
苏丙坤对他说,他现在只是想,他能帮助到他们什么。是呀,他能帮助他们什么呀。
谁知,当董皋老爹来到琅琊水泊,还没迭得上山,顶头遇见赤练子蛇精,她正在一条溪畔梳洗。低着头,忽然看见水中一个倒影,赤练子蛇精猛抬头,看到了董皋老爹,慌忙收住头发,拉住他道:“咦,董老头子,你怎么来了?”
董皋老爹反问道:“我还要问你呢,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去泰山了吗?”
“回来了,呆了三个月,回来了。”赤练子蛇精回答。
“有收获吗?”
“当然有啊。不过,你还是先说说你为何来琅琊水泊的?”
董皋老爹便把英雄祠的事情跟赤练子蛇精说了一遍,最后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琅琊水泊真的建起一座英雄祠啦?”
蛤蟆蟾蜍精听到他们讲话,快步跑过来,拉住董皋老爹的手说:“原来是董皋老爹啊。哪有的事情,只不过是苏宁先生使的一个障眼法而已。”
“障眼法?怎样的障眼法?”
“至于怎样的障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