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迅先生说,喜剧是将生活中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确精辟。

或许人生不满百,在千疮百孔之中却要苦苦挣扎,本来就是一出喜剧。

所以当晋厉公满怀斗志冲向楚军的时候,马蹄忽然陷于泥淖中,晋厉公悲剧了。

冲过来的第一个人不是晋军,而是楚共王的儿子熊茷,悲剧在进行中。

在这个危急时刻,估计晋厉公所有身边随行的大将汗毛都竖起来了,栾鍼一急眼跳下车,双手奋力举起车轮,拼尽了全身的力气,那马得了助力,居然一点点从泥淖中挣脱出来!

这个场景在双方拼命的争斗中格外引人瞩目,此人力气惊人啊,这战车加上车上的行李物品和旅客,那可不是小重量。

这场景所有人都惊呆了,熊茷一看,这不是一般战士,再仔细一瞧,这是晋军中军啊!他拨马便走。

为什么不抓晋厉公了?

傻啊,这是中军,元帅身边那是一般警卫战士吗?估计大将都是论打的!

熊茷孤军深入,遇到中军,再有利他也只能先跑了保命再说。

这是什么人?为什么闯入中军阵营,什么话不说什么事不办回头就走?短暂的惊讶之后,栾书出马,马到成功捉住了熊茷。

这个沉默的楚军失陷,却引来所有楚军发疯一般的反扑。

能不疯吗?

刚开始,头儿的儿子让人抓住了!

不过晋军同样紧压上来,士燮和郤至同时赶到,一场混战之后,楚军也只能沮丧退却。

两边撤退之后,熊茷成了这次战斗晋军最大的俘获。

虎毒不食子,楚共王再能征伐,自己的儿子被抓了,料想他现在阵脚大乱!

晋厉公想到此就忍不住心花怒放,甚至想干脆杀了熊茷,灭灭楚共王的威风!

苗贲皇却劝告晋厉公不必急于斩杀熊茷,只要将熊茷囚禁在阵前,明日楚共王为了救自己的宝贝儿子,必定出战。

楚共王亲自出战?

那岂不是有抓住他的希望?

晋厉公仿佛看到了更大胜利的希望,于是同意了苗贲皇的建议。

黎明时分,元帅栾书下命挑战楚军,准备开战。

不过魏錡心事重重。

魏錡和栾书说起昨夜自己的梦境,在梦里,那轮月亮那么明亮皎洁,自己身穿铠甲,威风凛凛。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自己对着那轮月亮开始射箭,而且那箭长了翅膀一般,居然射中了月亮!被射伤的月亮流出一股金光,自己好像非常害怕,躲避中居然陷入泥淖之中……

栾书听了沉吟片刻,能把月亮射下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那不用说一定是楚共王了。可是陷入泥中,栾书劝魏錡对阵还是要小心为上。

战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那是人类互相伤害互相残杀的地方。

但是魏錡表示,只要能建功立业,何惜一死?

栾书为魏錡的豪言壮举感动,让他打头阵。

一般影视剧里在危险发生之前,有主角这么说,估计就是导演准备让他牺牲了。可是这一次会如何?

魏錡对阵楚将工尹襄,不过所有的人都没耐心看他们的战斗。

大家都在等。

在等那个重要的砝码。

终于,晋厉公命令将熊茷关在囚车里推了出来,推到了阵前!

不过一夜的煎熬,熊茷已经面色惨白。

被敌人抓住,都要被砍头了,谁能不惨白啊!

楚共王一见心如刀绞,立马亲自上前准备将儿子抢回来,混战之中,魏錡一箭射去,正中楚共王眼睛!

要说楚共王还是性格彪悍,眼睛都中了箭了,居然当场忍痛拔出了箭!

好痛,好痛,想到都会哆嗦!

楚军有人捡起这箭,说龙目前往不能随便丢弃。

这位更强悍,马屁精啊!

楚共王把自己的眼珠子捡起来,收好了,放在兜儿里。

恐怖片到此结束,转入战争大片。

这一箭,让楚军疯狂,更让晋军疯狂。

你看见了吗?

看见了,看见了!刚才有人射中楚共王眼睛了!

眼睛!

晋军潮水一般涌来,公子侧拼命抵抗,保着楚共王逃脱。不过楚国的亲切盟友郑成公就没那么幸运,颇经过了一番波折才逃走。

楚共公冲出重围之后怒不可遏,急命召见养繇基,复仇,寡人必须复仇!

养繇基用最快的速度赶来,可是他真是听话的人,楚共王不是不让他射箭了吗,他还真是一支箭也没有了。

楚共王亲手递给养繇基两支箭,说明射自己的是穿绿袍的将军。养繇基奉命前往混战现场,果然,他看到了身穿绿袍的魏錡。

人群攒动,鲜血横飞。

养繇基的眼中却看不到这些,他弯弓,松手处一箭正中魏錡咽喉!魏錡死于阵前。

原来这个梦是这个意思……

栾书悲痛中命令晋军抢回魏錡尸体,而养繇基则顺利回复命令。楚共王大喜,亲自将锦袍披在养繇基的身上,并且将狼牙箭百支赏赐养繇基。

从此,楚军中称养繇基为“养一箭”,意思是无需第二箭,必定射中目标。

此时晋军开始紧逼撤退的楚军,养繇基一人立于阵前,箭无虚发,果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晋军一时不敢前进,楚军安全撤退。

栾鍼遥见公子侧的旗号,忽然记起当日公子侧问自己治军要术,自己用“整暇”相对,于是向晋厉公请求,据此向公子侧敬酒。

晋厉公居然就答应了,于是出现了奇特的一幕,栾鍼和敌人公子侧在战场上把酒一杯,约定第二天战场上再见。

或许人生真的是一种感觉,尽管不是同一个阵营,但是惺惺相惜的感觉是抹杀不了的。

苗贲皇作为从楚国出奔的大将却没那么风雅,他认为现在就应该厉兵秣马,决一死战!楚国,有那么可怕吗?

这时候有消息传来,借兵鲁国和卫国的郤犨已经返回,鲁国和卫国的大军已经在二十里之外。

楚共王闻言大惊,单是晋军已经让楚军狼狈不堪,如果再遇到鲁军和卫军,自己这遭可不是送死来了?

楚共王急命召见公子侧商议对策。

可是公子侧还真来不了,他喝醉了。

公子侧为人洒脱,平时就最喜欢饮酒。不过每次打仗,楚共王都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他喝酒。可是楚共王中箭之后,公子侧也上火了。历来没有领导这么受伤的啊!晋军还真是不好对付。

那也得对付。

想办法,想办法。

对付晋军的办法可不是那么好想的。

公子侧就发愁了。

公子侧的随从谷阳,最知晓主人心事。于是偷偷将带来的美酒送上,公子侧愁眉苦脸,一喝,嗯,味道不错。他还问谷阳,谷阳你给我喝的什么?

谷阳一脸无辜的回答,没什么啊,椒汤。

椒汤?

公子侧暗笑,椒汤,那个,还有吗?

椒汤有的是!

所以等楚共王召见公子侧的时候,公子侧酒醉不醒,根本没办法去!

谷阳也傻了,谁能知道这时候楚共王召见呢?跟楚共王说我们公子侧喝椒汤喝多了?找死呢?

谷阳惊慌之下,居然逃跑了。

楚共王见公子侧不能到,只能召见公子婴齐。公子婴齐素来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既然让他抓住了公子侧的小辫子,他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公子婴齐于是建议楚共王咱还是撤退吧!臣早就建议别与晋国发生争端,这不是遇到硬茬子了?现在局势如此,司马酒醉误事,臣也只能劝您撤兵了。

要是平时,公子婴齐这一番话已经足以让楚共王发怒了。可是眼下鲁国和卫国援军就要到来,灭顶之灾面前,楚共王想不了那么多了。不过公子侧烂醉如泥,楚共王还是担心他在撤退中发生意外,命令养繇基保护公子侧,楚军全军撤退。

养繇基命人将公子侧绑在马上,自己率领三百弓箭手断后,缓缓撤退。

黎明时分,晋军才发现楚军大营已经空无一人。

看来晋军也累了,这么多楚军连夜撤退,居然没人发现。栾书还准备趁势出兵追赶,士燮当然极力阻拦,据说郑国还真是楚国忠诚盟友,这次承担了断后的工作。

栾书心里当然明白,要真和楚军拼,不一定能赢。这不是仗着人多势众吗?不过士燮既然苦劝,栾书也下令撤退。

不过,晋军是凯旋而归的。

再说喝了椒汤的公子侧,朦胧中觉得什么绑着自己。

什么东西绑着自己?

公子侧强睁开眼,真让绑上了!

旁边的人连忙解释,我们这是撤退途中,害怕您摔着,所以养繇基将军让我们把您绑上了。说着为公子侧松绑,公子侧还没全醒,这是去哪儿呢?

回去,回楚国去。

回去?

公子侧醒了,为什么撤退?

随从连忙说明情况,夜里楚共王几次召见您,但是您都没有醒来。所以楚共王不得不下令撤退。

公子侧大哭,这都是我的错误啊!他赶紧问谷阳何在?

谷阳,谷阳已经逃跑了。

谷阳就是在,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第四十八章     需要小强

时间奇怪的主宰着我们的人生。

这条长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踏足,尽管我们可以千百次回想,假设当时我这么做了,会发生什么,但是永无可能真正回到过去。

而过去又将成为一切未来发生的起点。

昨日之日,弃我去者不可留。

如果给公子侧一个机会,他会付出任何代价,只要能避免那次大醉,那次对阵之前的大醉……

不过客观来看,公子侧的大醉虽然很不应该,但是在鲁国、卫国和晋国三国夹击的情况之下,楚国除了撤退,恐怕也没什么好办法。

都不是省油的灯。

可是公子侧还是不能饶恕自己,在关键时刻自己的缺席,导致了如此恶果,自己不可能推卸责任。

楚共王的注意力都在晋军身上,等到确信晋军没有追上来,才松了一口气。

谁敢追?

养繇基在殿后,想追的那是纯属送上门的靶子!

要说楚共王,作战骁勇,为人明智。他深知,造成今日的局面绝不是公子侧一人的责任,而且他还认为自己应该负主要领导责任,这就相当难能可贵了。并且楚共王从内心来说非常信任公子侧,虽然公子侧在大战中烂醉如泥,但是不影响楚共王对他的信任。这从大撤退时楚共王命令养繇基负责保护公子侧就能看出来。

而楚国曾经发生过多起大将被迫自杀的事件,所以楚共王也非常小心,特意派使者对公子侧说明,这次打仗自己负主要责任,和公子侧无关。

领导当到楚共王这份儿上,可以说够体贴了。

可是楚共王忽略了一件事情,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公子侧担任大军统帅,已经令一个人嫉妒的发疯,而楚共王的体贴更让这人抓狂。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公子婴齐。

公子婴齐早就看公子侧不顺眼了,同样贵为公子,凭什么得到领导这么多信任?我多桑心呐!

公子婴齐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所以他决定利用这次机会,除掉公子侧。当然公子婴齐不会派刺客什么的,他用的是巧妙的办法。公子婴齐派出一个人,在公子侧身边貌似无害无意的说,主公果然宽宏大量,这样都能原谅你。可是话说回来了,您这次在战场烂醉如泥,还有什么脸面做楚国的令尹呢?还有什么脸面见到楚国的父老乡亲呢?

这话真让公子侧无地自容。

公子侧觉得不能再偷生下去了,于是便自尽而亡。

这实在让人感叹,您看着楚共王对您的信任也不能草率自尽啊!

人生不是影视剧,一旦失去了生命,那一定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就算你很倒霉,很倒霉,天天出门被雷劈,但是你也不要放弃生命。因为生命不能重来,离开了,就永远看不见这片蓝天,闻不到这里的花香,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作为楚共王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优待人才,不止是为人才着想,尊重人才,更重要的是保护人才,让人才有能够生存发展的空间。

公子侧之死,令楚共王叹息不已,为什么这样都不能挽回你的生命呢?

人生需要小强的精神,无论怎么失败,我就是不能被你打倒!

再说晋厉公凯旋而归,果然每日寻欢作乐,同士燮预料的情况一样。

最郁闷的不是失败,是看到了会怎么样失败,也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但是就是没人听你的,还做不到。

这就是士燮心病的起源。

眼看着晋国一天天走向危险,士燮心情郁闷,不久就病倒了。而且他根本不去医治,甚至还请太祝祈祷神明,让他早点死。看来晋国真的让士燮绝望了,这太祝也是个不着调的,居然还真的这么祈祷了。效果立竿见影,士燮没多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士匄继承了他的封嗣。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晋厉公花天酒地,自然不能少了吹牛拍马的佞臣。晋国这时候最得晋厉公欢心的还要属胥童,晋厉公对胥童非常满意,满意到希望封胥童为晋国卿士。

可是煞风景的是,这时候晋国卿士的编制满了,居然没有空位置。晋厉公这个生气,寡人堂堂晋侯,这么点事儿都做不到吗?

要说这胥童还真是有本事,凭着晋厉公对自己的宠爱,胥童发现给自己找一个官儿的办法。

是的,给自己找一个官儿。

这才能显示出来自己的地位和能力。

胥童经过分析,盯上了郤氏,郤氏人多势众,而且还执掌了军权,要是把郤氏扳倒了,岂不是有很多位置可以供自己选择?

您很聪明,郤氏人多,扳倒了的确有很多空位置。

可是那可是执掌军权的郤氏!

随便让人把持了军权已经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随意的把军权夺回来,那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不过胥童管不了这么多,他也想不到。胥童将自己的想法禀告了晋厉公,晋厉公可为难了,人家郤氏虽然人多,但是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总不能凭空说话就给人家集体办理下岗吧?

胥童凭着一颗陷害郤氏的心,早就想好了罪名,他告诉晋厉公,上次那啥我们和楚军大战,郑庄公断后,听说郤至和郑庄公并车而行,是他私自放走了郑庄公。为什么他会这么做?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不信您去问熊茷,他肯定知道。

晋厉公果然派胥童召见熊茷。

到底有没有这件事情,胥童也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让熊茷怎么配合自己。

在提取熊茷的路上,胥童只是漫不经心的问熊茷,公子想回楚国吗?

废话,不想回楚国作子,在你们这当俘虏上瘾是不?

熊茷明白,机会来了,他立马表示,一切听从胥童的安排。

于是在这次晋厉公和熊茷的秘密会见中,楚国公子熊茷对晋厉公敞开心扉,告诉晋厉公其实吧,这个郤氏和我们国家的子重,他俩关系老好了,以前他们还通信过,郤氏说是您工作态度不认真,整天娱乐,所以百姓都很怀念老领导晋襄公。他们还说晋襄公的孙子现在在洛邑,将来晋国如果败给了楚国,他们就准备扶立这位晋襄公的孙子,听说叫周?做晋侯。

有这么编谎话的吗?编的有鼻子有眼儿的!

这套谎话都是胥童编好教给熊茷的,熊茷自然说的都对。

晋襄公的庶长子谈,看着赵盾为了迎立世子翻云覆雨,倒也非常明智,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还是避开的好,于是就到了周朝。后来谈的儿子由于在周出生,所以以“周”为名。

这话说出来,晋厉公就有八分相信了。

自己当领导当成什么德行,自己还能心里没数?

胥童看着晋厉公脸色一点点沉下来,心里有数了,连忙趁机进言,怪不得上次我们和楚军作战,郤犨一箭没射啊!这样就明白为什么郤至会放走郑成公了!

胥童建议晋厉公派郤至前往洛邑向周朝报捷,暗中派人监视,如果异常举动,一定可以马上发现。

胥童为郤至挖了个坑,晋厉公表示可以这么办。

郤至和周之间,本来什么事儿没有,郤至去了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不过胥童既然挑中了周,那就一定会让他们之间发生事情。

在郤至出发之后,胥童的信使也出发了。当然不是和郤至一起,信使是奔着周去的。主要意思是告诉周,现在郤氏执掌着晋国大权,您为何不趁着郤氏前来洛邑的时候跟他联系联系感情,这样在晋国您也算是有个靠山了。

这话说的入情入理,周虽然出生在洛邑,也从来没有回过晋国,但是那里毕竟是自己的根啊!估计这位也没什么政治头脑,没仔细想想这些话为什么说?背后有什么目的?反正稀里糊涂的,觉得郤至是家乡人,趁着郤至来到洛邑,公事完毕之后,周就前去拜望了。

当然,郤至和周谈天说地的情况,早有人详细禀告给了晋厉公,晋厉公举一反三,觉得熊茷所言不虚。

是不虚,人家谎话和实话搀和着说的,你光看见实话了,怎么能一股脑都认为是真的呢?这不是当年韦小宝在清宫里撒谎的秘诀吗?

总之,晋厉公从此有除掉郤氏的意图。

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不久后的一天,晋厉公忽然想起来吃鹿肉,不是卤肉,于是派寺人孟张前往集市购买。不过正好孟张到了集市,居然供求不平衡,没有鹿肉了。孟张作为晋厉公的近侍,那也是没个好脾气的,眼看有人从郊外带着鹿肉路过此地,他就打劫了这人。

不是冤家不聚头,被打劫的,正是郤至。

郤至根本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可是响当当的晋国权臣!在新绛被打劫了?被打劫了?说出去笑掉人大牙!

郤至一冲动,就把孟张给杀了,将鹿肉夺了回来。

论理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都够跋扈的了。

这事情传到晋厉公耳朵里,晋厉公顿时恼羞成怒,连我的人都敢杀?晋厉公召集胥童和夷羊五等宠臣着手商议除掉郤至。〖TXT小说下载:。。〗

这些人里,要说狠还得推胥童。其实郤氏和晋厉公的矛盾是胥童一手策划的,在晋厉公下决心要杀掉郤至的时候,胥童决定再给他一点决心。他提出,只要杀了郤至,那郤氏其余的大臣一定会谋反,像什么郤犨、郤錡,那都不是老实人。既然要杀,那就一齐都杀了吧!

第四十九章    晋国的动荡

每个单位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员工,有的是干活型选手,有的是弄臣型选手,有的是阴谋型选手。这些类型的员工里,最可怕的还是阴谋型选手,没事盯着你,给你挖个坑,埋点土,推你下去说不定还浇点水。

胥童就是弄臣和阴谋型选手的结合体,这威力就更大了,因为他是弄臣,所以晋厉公对他言听计从,因为他善于搞阴谋,所以他能将郤氏满门设计的滴水不漏。

既然胥童提出了将郤氏满门设计在内的高科技陷阱,夷羊五也不甘落后,提出了具体作战方案。他建议选择八百精壮武士,趁着夜色偷袭郤氏,干净利落,齐活!

不过长鱼矫却认为此举不可,和郤氏比拼武士?人家手里有军权,不差人!还是得智取,现在郤至还兼职司寇,郤犨还兼职士师,不如还是假装打官司,趁机刺杀他们,然后在派兵接应比较保险。

晋厉公简直要鼓掌叫好了,看看我这手下,都是人才啊!

是,用一个阴谋家整倒另一个阴谋家,其实你才是人才。

晋厉公派武士清沸帮助胥童等人。

这一天郤至、郤犨和郤錡在讲武堂议事,忽然有人扭打谩骂着闯了进来。郤犨一看,这二位满面鲜血,激动万分,知道这是出了冲突了,于是连忙劝解。

就在郤犨走向怒气冲天的这二人,忽然其中一人诡异的向着郤犨靠过来。

人群拥挤,郤犨心里好不烦躁,忽然一股冰冷的感觉袭击了他的腰部,痛在全身蔓延开来……

郤錡眼看着郤犨倒在了堂下,浑身鲜血……

郤錡急了,抽刀便向那暗害郤至的人砍去,刚才正在和此人吵闹的人却架住了他的刀,居然和郤錡混战在一起。

郤至眼见情况不对,他倒没有郤錡义气,知道遭人暗算,他趁乱离开了现场。而郤錡在两人的夹攻下终于力不能敌,被砍倒在地。

装作打架的两个人,正是清沸和长鱼矫。

清沸和长鱼矫已经顺利害死了郤犨和郤錡,紧跟着开始追赶郤至。

郤至心慌意乱,正好遇到围堵的胥童,当然胥童不是自己,还有八百全副武装的甲士。

前有追兵,郤至无路可逃,也被长鱼矫赶上杀害。

上军元帅郤錡在演武堂遇害,一时间在新绛传的沸沸扬扬。

#文#杀人啦!杀人啦!

#人#元帅郤錡被人在演武堂杀了!

#书#听见的人,嘴巴没有顺利能合上的。

#屋#这是谁干的?这么猖狂?

愤怒的上军副帅荀偃率领兵士准备前往讨贼,而中军元帅栾书也随同荀偃准备朝见晋厉公,禀报此事。

其实这时候就看出来栾书真傻了,谁能有胆量在演武堂把上军元帅杀死呢?

必定不是凡人。

更巧的是,率领兵士的荀偃和栾书,遇到了胜利而归的胥童。

是他!

这时候已经很明显了,胥童如果没有晋厉公的命令,怎么敢这么猖狂?可是愤怒中的荀偃和栾书一顿指责胥童,可是胥童根本什么都没解释,只是冷漠的挥了挥手。

栾书和荀偃被作为郤至的同党带到了朝堂上。

估计这二位这会儿该明白点什么了。

晋厉公上朝一看,到处都是乱哄哄的兵士,这下子轮到他吃惊了,不是说已经把郤至、郤犨和郤錡杀了吗?怎么还这么多人?

胥童冷静的说明情况,领导,您看栾书和荀偃,他们可是郤氏同党,您看是不是一起处理了?

晋厉公忽然明白过来了,马上表示栾书和荀偃与此事无关,不能处置。

而长鱼矫又再三劝说晋厉公,您都处理了郤氏了,他们看着能不害怕?日后必定报复,您为了自己也得处理了栾书和荀偃!

可是晋厉公觉得,同时清洗郤氏已经给军队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再处理栾书和荀偃,那不是白色恐怖吗?

晋厉公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不能换一些人绑架自己。晋厉公命令将栾书和荀偃当庭释放,二人平安回家了。

可是长鱼矫却非常感叹,你饶了别人,别人能饶得了你吗?难道荀偃不为自己的上司报仇?他们就不心寒?

长鱼矫连夜出奔西戎。

可以说郤氏在晋国已经权力惊人,要清洗郤氏无可厚非。但是晋厉公错在用了一种最刺激的方法去做这件事情,同时用了一些错误的人,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用暗杀的方法,只能让所有人觉得,国家行事不公。

但是对于晋厉公而言,只要能结果如意,其他都不重要。他命令重赏这些参与行动的兵士,同时命令将郤至、郤犨、郤錡的尸体悬挂在朝门三天,然后才准许收敛。其他郤氏人等,为官者免死罪全部下岗回家。

任命胥童为上军元帅代替郤錡的官职,夷羊五为新军元帅,代替郤犨,清沸为新军副将,代替郤至。楚国的公子熊茷也被释放回国。

胥童称心如意,不过荀偃和栾书经历了上次的羞辱,自此称病不出。胥童认为,这就是自己莫大的胜利。都把他们熊的不敢上朝了,还不是胜利吗?

荀偃和栾书明白,现在已经不是自己的时代了。金戈铁马,建功立业,那不过是过去的君侯看重的,如今的领导重视的是弄臣,处理个问题还动用暗杀。这样的领导还能为他效力吗?

不安和恐惧笼罩着他们,荀偃找机会和栾书商议此事,明摆着胥童是想斩草除根,将来说不定什么时候设个套,把我们圈进去,我们也难免一死!

栾书这时候暴露出软弱的一面,那怎么办呢?

怎么办?

荀偃说为了活命咱们得想办法啊,行不测之事,再立新君!

这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不测之事,那就是弑君呗!

栾书虽然贵为中军元帅,见惯了厮杀,但是一说到这“不测之事”,他还是肝儿颤,如果不能成功呢?

不成功就被杀呗!

荀偃心里骂了一万个废物点心,但是栾书毕竟在军中威望甚高,也只能耐着性子说,假如主公在宫里,当然没希望成功,可是如果他离开了呢?

栾书的眼睛亮了。

晋厉公此时正在宠臣匠丽氏家里游玩,听说已经三天不曾回宫了。

可是栾书还是叹息不已。

栾氏也是晋国老臣,世代效忠于晋国。如今为了活命,自己竟然走上了弑君的道路,日后恐怕无颜面再见先祖了!

荀偃见栾书虽然感慨,但是决心已下,也就不再罗嗦。你说你们栾氏是老臣,难道我们荀氏不是?这不是没活路了吗?再说,他赵盾杀的领导还少了?想那么多没用的干嘛?

匠丽氏的家在太阴山之南,距离绛城二十里地。

栾书决定抓住这次机会,于是对外宣称自己病体初愈,准备参见晋厉公商议国事。

牙将程滑,已经奉命暗中率领三百兵士,埋伏在太阴山旁。

栾书和荀偃见到晋厉公,也没提别的,单说领导您三天没上朝,一心一意的游玩,百姓担心不已,您还是赶紧回宫吧!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晋厉公只能启程回宫。

胥童自然跑在前面开路,荀偃和栾书做后队,一行人浩浩荡荡护住晋厉公往新绛行去。

一路花红柳绿,晋厉公心想要是能总在外边玩儿可有多好……

忽然前面一声号炮,首当其冲,胥童没分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砍了脑袋。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你都设计人家一家子被砍脑袋了,轮也该轮到你了。

这一声炮惊醒了晋厉公,领导亲自从马上掉了下来。

栾书和荀偃命令武士将晋厉公抓住,也不听他分辨,直接囚禁在车中。

这时候晋厉公才明白,栾书和荀偃原来早就计划好了!请他回宫是计谋,他们自愿做后队也是!

栾书这时候建议了,恐怕范氏和韩氏将来会有异议,不如趁此机会将他们出去了为好。

这太可怕了,晋国已经到了互相都不能相信的地步,而且只有除去了对方才能心安。

这意味着,晋国将进入权力火拼时期,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荀偃于是派出使者,分别以晋厉公的名义召见士匄和韩厥。

士匄可不是那么好骗的,使者到来之后,士匄先问召见何事?这个使者可就说不上来了,总不能说召见你是为了杀你吧!要是胡说点什么,又怕穿帮。使者只能推说不知,士匄心中觉得有问题,立马派人去看韩厥什么反应。

果然,韩厥推说有病,根本没去。这下子士匄放心了,看来聪明人都不能办糊涂事儿。

栾书一看这俩人都不上当,这可怎么办好?

荀偃沉吟片刻说道,您还有退路吗?

这天夜里,程滑送给晋厉公一杯酒,当然不是为了娱乐,是著名的鸩酒。

晋厉公永远的谢幕了。

栾书命令就将晋厉公收敛于军中,安葬在翼城东门之外。

士匄和韩厥听说晋厉公忽然去世的消息,两个人也没问原因,不约而同的出城奔丧。

看来这二位果然是晋国少有的聪明人。

接下来的事情顺利成章,商议扶立新君。

经历了这接二连三的变故,大臣们自然都没有敢随便说话的了。栾书建议扶立远在洛邑的周,既然当日胥童诽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