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成王觉得这见解很独到,于是命令成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兴兵讨伐宋国。

事情和公子目夷预料的一样,宋襄公得到楚国发兵的消息,不得不即刻返程。

宋国军队没干别的,就在宋国和郑国之间往返跑锻炼身体了。

气喘吁吁的宋国士兵好容易返回宋国,在泓水之南列阵,准备迎战。

楚国成得臣派人送来战书,司马公孙固进言道,“楚国这次发兵,主要是为了救助郑国。我们只要和楚国请和即可,千万不可迎战。”

还有一句话,公孙固没好意思直说,单是一个楚国已经招架不住,何况还有郑国?

宋襄公的回答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他沉稳的说道,“过去齐桓公不远千里讨伐楚国,现在楚国都打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如果不应战,怎么能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呢?”

公孙固都要吐血了,您都被人抓俘虏了,还惦记霸业呢?有点不自量力吧?

公孙固忍不住劝道,“主公,我们宋国兵器、车辆都不如楚国,而且国人都很害怕楚国,我们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宋襄公非常正义的说道,“楚国再厉害,那也是无义之师,寡人再无能,那也是有仁有义。难道让我们正义之师躲避楚国吗?过去周武王凭什么战胜殷纣王的,还不是因为周武王的仁义?看寡人这次大胜楚成王,一雪耻辱!”

宋襄公大笔一挥,直接在楚国战书上批字,答应楚国请战要求,约定十一月朔日,交战于泓阳。

宋襄公命令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手下做一面大旗,上面大书“仁义”二字。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碰上宋襄公这样食古不化的领导,公孙固和公子目夷只能跟着收拾残局。但是公孙固也暗自交待手下,小心应对,搞不好这次宋国危险了。

而楚国这边,成得臣列阵与泓水之北,斗勃请求五鼓渡河,以免宋军占据有利地形。

成得臣笑道,“宋襄公为人迂腐,根本不了解什么叫打仗!他要是明白,就不会和我们楚国对敌。我们早过河就早打,晚过河就晚打,何必着急?”

天明之后,楚军开始渡河,场面壮观,有条不紊。

公孙固进言宋襄公道,“主公最好现在下令攻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能让楚军自乱阵脚,我们占据有利形势。”

宋襄公指着大旗说道,“你看到我们的大旗没有?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攻其不备呢?等楚军渡河之后再说吧!”

公孙固暗自叫苦,但是也无可奈何。

楚军渡河之后,成得臣指挥楚军列阵,悠然自得,公孙固又坚决请求此时开战,趁着楚军阵型未成,还有可乘之机。

可想而知,公孙固又被宋襄公责骂一通,你这脑子是什么做的?驴踢了还是门挤了?都让人家过来了,为啥就不能等人家布阵之后,正大光明的开始打仗?我们是仁义之师,仁义!

公孙固哭死的心都有了,这都是什么领导,还说我傻,我看他才傻!

第二十四章    所谓“仁义”

楚成王顺利摆阵,阵成之后,宋军一个个都面露惧色。

宋襄公没顾上看周围军士的表情便命令起鼓,带着公子荡和向訾守两员大将以及一干宋兵,杀奔楚军营地。

成得臣没料到宋襄公还有几分勇气,他暗自吩咐手下,尘土飞扬处,只见宋襄公所到之处,并未遇到抵抗,楚军将宋襄公让进了大营。

当然不是让宋襄公来做客。

公孙固急忙追赶时,宋襄公已经进入楚军营地,而楚军重新开始严阵以待,公孙固不由得暗自叫苦,矮油我那个没脑子的领导,你怎么能孤身犯险,就几个人也敢往人家大营里冲?

眼看宋襄公羊入虎口,斗勃还冲出来叫战,公孙固抵挡之后,趁乱冲入营中,寻找没脑子的主公去也!

公孙固直往人多的地方去寻,他想主公所在,一定是人山人海,楚军哪个不想早点立功呢?可是如果宋襄公再被楚军俘虏一次,那可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果然在东北角上,公孙固看到了血流满面的向訾守,公孙固跟随他突入重围,只见宋军个个带伤,但是还坚持和楚军奋死拼搏,公子荡身受重伤,躺卧车下,那面“仁义”大旗已经被楚军夺取了。

宋襄公本人也是浑身是血,右股中箭,筋断难行。公子荡嘱托公孙固好好掩护主公离去,说完便去世了。公孙固伤心之余,将宋襄公扶上车,用身体庇护着往外冲,向訾守和许多受伤的宋军拼死在后面掩护。

也许宋襄公的无能让宋国挑战楚国表现的很好笑,可是那些无辜的军士,为了国家而奋力杀敌的军士,他们用生命去捍卫尊严的举动无疑是悲壮的,值得尊敬的。

等到逃脱楚军阵营,所有掩护的宋军十之八九都牺牲了,而战车更是所剩无几。乐仆秀和华秀老见宋襄公已经脱离虎口,也各自逃命。

宋军大败。

人员伤亡惨重,物资全部丢弃。

公孙固掩护宋襄公逃回宋国。

一路之上,所有宋国百姓无不对宋襄公的举动埋怨不已。

死去的,是他们的亲人;丢失的,是祖国的颜面。

宋襄公伤感的说道,“寡人是仁义之师,怎么能和楚国这样的狂徒相提并论呢?”

宋国人闻此更加讥笑宋襄公。

看来宋襄公所谓的“仁义”具有两重性,面对弱小的国家,他可以胡作非为,可是面对强国,既然没有能力抗衡,那就用虚无缥缈的“仁义”去对抗吧!可惜这个世界上是实力说话,蛇鼠两端,终究会成为世人笑柄。

楚国军队大获全胜,凯歌而还。

刚出了宋国境内,只听探马报说,楚王亲自前来迎接楚国军队,现在屯兵于柯泽。

成得臣于是向楚成王献俘,楚成王说道,“明日郑文公将携夫人来此,所以献俘这事儿倒不必着急。明日再说吧!”

看来楚成王虚荣心也是非常严重,谁不知道楚国又一次击败了宋国,还非要给郑国表现一下?

第二天早上,郑文公亲自迎接楚成王进城,在太庙设飨。

这次郑文公可真是放下了身段,进行了只有天子才能享受的九献礼,而且食品有数百,另外还有笾豆六器,极尽奢侈之能事。

为何郑文公如此破费?

原来郑文公夫人正是楚成王之妹文芈。当然,郑文公如此夸张,如此表示尊敬,还是因为楚成王实力雄厚。

筵席之上,文芈带着两个未嫁的女儿伯芈和叔芈一齐见过舅舅楚成王,楚成王喜出望外,一家人和乐融融。

这顿筵席吃了许久,楚成王酩酊大醉之后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妹妹和两个外甥女一起送自己一程。

于是郑文公将楚成王送出城外,而文芈带着两个女儿将楚成王一直送到了楚军大营。

可惜这一片欢乐祥和之下另有隐情。

原来楚成王三分醉酒,七分装相,他不过是看上两个外甥女年轻美貌,意图不轨罢了。

果然,这一夜伯芈和叔芈居然就被楚成王拉入大营侍寝。

文芈在外徘徊,一夜未眠。

事实居然是这样,这样难以让人接受……

第二天楚成王将楚军俘获物资一半送给文芈,居然将伯芈和叔芈纳入后宫,带入楚国。

文芈回国之后,这事当然也在郑国传扬开来。郑国大夫叔詹由此感叹,看来楚成王将来一定会有大祸了!凡事行不以礼,祸患还能远吗?

实力雄厚的人,难免骄傲过甚,行动出格。长此以往,当然难免祸患临身。

再说晋国公子重耳,自从周襄王八年来到齐国,到此时已经七年了。经历了齐桓公去世之后的齐国纷乱,赵衰等人纷纷议论,说这齐国现在依附楚国,仇恨宋国,再说齐桓公去世之后,看来也没人能够帮助主公回国登基了。我们当时是为了齐桓公是诸侯霸主,能够帮助主公才来的,现在这局势在齐国待下去,恐怕于事无补。不如另谋高就。

赵衰等人找到公子重耳,商议此事。

人在安稳的环境中最容易丧失斗志,比如温水煮青蛙,总是结局悲惨。

重耳溺爱齐姜,赵衰等众人等候了十几天,居然没有见到重耳的机会。

魏犨为此愤怒不已道,“我们跟随公子是为了晋国,为了成就一番事业,现在公子身陷温柔乡中,我们居然等了十几天都见不到他面,这还能指望别的吗?”

狐偃知道魏犨性格火爆,又是在齐国境内,于是说,“此地说话不便,大家还是跟我来。”

众人知道狐偃自来足智多谋,于是跟随狐偃,出东门外几里地,到了桑阴。只见此地都是大桑树,树荫重重,却罕有人际,果然好僻静所在。

这几位重耳的追随者都是一肚子怨气,席地而坐。赵衰先问狐偃,到底有何妙计?

狐偃笑道,“公子不想走,那得看我们怎么做。至多不过我们提前准备好,就说外出游猎,只要出了城,再跟公子禀明情况。但是我们出奔总得有个目的地吧,到什么地方去好呢?”

这时候赵衰出了个馊主意,他说既然现在宋国争霸,想必一定招贤纳士,不如我们就投奔宋国。如果不行的话可以投奔秦国、楚国,反正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国家。

宋襄公听见赵衰的话一定激动以及感动的哭了,居然这么相信我……

公孙固和公子目夷听见赵衰的话一定也哭了,什么领导啊还这么相信……

想争霸和已经争霸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说短便短,说长便长。

如果有毅力,有能力,又能脚踏实地的去努力,那现实将会逐渐美好;

可是如果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方向,那梦想不过是希望的肥皂泡罢了。

赵衰提议去宋国,狐偃觉得可行,因为狐偃曾经和宋国司马公孙固有过交情,看来此去前景不错。

众人忽然明了路在何方,无不热血沸腾,又继续商议了许多细节问题,方才散去。

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狐偃自谓桑阴是个好地方,没人能听墙根,可惜还是将此事泄露了出去。

就在狐偃众人商议何去何从的时候,桑树上还有十数名采桑女子,而这些女子恰好就是齐姜的婢女。估计经常采桑,一个个都伸手敏捷,这些女子竟然没被众人发觉。

当然众人散去之后,这些婢女将听来的消息全部告诉了齐姜。

公子重耳对齐姜再好,那也是晋国公子,说的是晋国国家大事,而现在,是在齐国。

齐姜命令这些婢女不得胡言乱语,居然将这些婢女囚禁起来,杀掉灭口。

可见领导的事情还是不能随便听,更不能随便说,太危险了……

齐姜将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告诉公子重耳,并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她希望公子重耳早作打算,为了前程起见,离开齐国。

可见齐姜虽然作为统治阶级的一位女同志心狠手辣,能够牺牲无辜群众的生命,但是她对于重耳是有真感情的。

因为爱一个人不是让他牵就你,而是让他做他自己。

齐姜这样做,其实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重耳感动之余居然表示,人这一辈子,咋着还不是过呢!我还就留在齐国不走了,我老在这了。

看来重耳的确很容易为安逸的生活环境改变,昔日的雄心壮志,曾经的痛苦经历,晋国的辉煌未来,都比不上齐国的安乐生活。

齐姜反而劝公子重耳应该从大局出发,夷吾登基以来胡作非为,晋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就是为了晋国考虑,也不能享受这样的安逸生活,必须为了国家去奋斗,去努力。

无论齐姜怎么说,重耳还就是不同意,我就赖在你们齐国了,我还不走了!

第二天早上,赵衰和狐偃如约请公子重耳外出游猎。

重耳还在酣睡未起,齐姜请二位入内谈话。

齐姜问狐偃和赵衰来此何意,这二位还不知道机密已经泄露,只是说害怕公子重耳懒惰了,请他外出游猎,并没有其他安排。

齐姜笑道,“那敢问二位大人是准备带公子去秦国还是去楚国游猎呢?”

狐偃和赵衰大吃一惊,看来这密谋之事齐姜已经知道了,可是她是如何知道的呢?

狐偃勉强镇定的回答道,“只不过是外出游猎,怎么能去那么远的地方呢?”

第二十五章    爱我就请离开我

狐偃等人要哄骗公子重耳出奔的计划被齐姜知道了,狐偃和赵衰虽然貌似平静,但是心里无不暗自叫苦,这齐姜自从嫁给公子重耳之后,两个人感情非常好,重耳为此都没有时间见这些追随者。齐姜能愿意让重耳离开齐国,离开自己吗?

可是齐姜看着狐偃和赵衰尴尬的表情,坚定的说道,“这件事情,交给我处理。为了公子的未来,为了晋国的百姓,我会想办法让他离开临淄。”

狐偃和赵衰更加吃惊了,难道齐姜对重耳不是真心的?

可是他们看着齐姜坚定却悲伤的表情,心下明白,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为了丈夫的事业,甘愿抛弃自己的个人幸福。

狐偃和赵衰向齐姜深施一礼说道,“一切但凭夫人做主,多谢夫人成全!”

二人离开重耳府邸,立刻召集众人收拾行囊。经历了上次凄惨的逃难旅程,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都混成丐帮的了,这次必须全面准备。举凡干粮、衣物、盘缠、车马、兵器等等各种居家旅行必备之物都一一收拾妥当,众人奉命前往郊外候命,单留狐偃、魏犨、颠颉三人暗地里在宫门守候。

这天晚上,齐姜亲手准备,特地做了重耳喜欢吃的小菜,为重耳斟酒。重耳问道,“今日是什么好日子,居然劳动夫人亲自动手为我做菜?”

昏暗的烛影下,齐姜顺手擦去眼角的泪水,平静的说道,“平常的日子,难道就不能为您做一顿饭吗?也是为了给您践行。”

重耳一听这话就急眼了,践行?还是让我走啊?我不走!

齐姜见重耳略有怒色,急忙说道,“我不过是试探一下看您到底是否走,我怎么舍得让您走呢?当然想让您留下了。”

重耳一听这话非常高兴,这媳妇真贴心,原来是为了留我在身边。齐姜和重耳这一晚喝的非常尽兴。

深夜,重耳酒醉,卧于榻上。

齐姜看着重耳,眼泪一滴一滴留了下来。

或许你会恨我,怨我,但是我不能让你留下,留在我身边……

因为你的人生,注定在广阔天空,绝对不是齐国这个小小的、温暖的府邸……

没有你的日子,我会如何渡过?

离开我的日子,你要经历些什么?

齐姜思绪万千,但是也不过是一闪念。大事要紧,齐姜派人召见狐偃,狐偃带着魏犨、颠颉直接将重耳裹在席子里安顿到了车上。

这时候看出来狐偃带着魏犨和颠颉的用意了,别人没他俩那么大劲儿啊!

齐姜目送公子重耳的车在夜色中远去,一点一点变小,知道消失在夜色里……

车夫甩着鞭子,重耳在车中昏睡,直到天色发白,重耳口渴,唤人取水,却发现这床怎么在摇?这是怎么了?

重耳想一定是自己昨夜喝的太多了,头晕得厉害,居然觉得床摇动了,于是命人扶自己下床。

奇怪,怎么是狐偃回答说,这不是床,这是车?

睡觉在车上睡得?

重耳觉得自己一定是喝的太多了。

可是忽然之间,重耳心里明白过来,自己的确是在车上,重耳大骂道,“狐偃,你这个人,不告诉我就带着我跑出来,这是往哪儿去?”

狐偃笑道,“臣等是奉送晋国给公子啊!”

重耳在车内大发雷霆,什么晋国?那么容易呢?晋国得不到,齐国也失去了,关键是家没了,媳妇没了……

狐偃知道重耳必定心不甘,情不愿,于是骗重耳说,现在我们已经离开齐国百余里地。这次我们出奔,并未事先知会齐孝公,他知道了一定会怪罪我们,说不定还要发兵追赶我们呢!

重耳闻言大怒,这好容易得来的安定生活就被狐偃毁了?他奋力抢过魏犨的戈向狐偃挥去!

狐偃一看重耳真急眼了,这是要拼命啊!他赶忙跳下车躲避,不料重耳大怒未止,居然下车追逐狐偃。

这是动了兵器要狐偃的命啊!

赵衰、介子推等人慌忙下车阻拦重耳,七手八脚将重耳抱住,连说带劝,狐偃急忙跪下请罪说道,“如果杀了狐偃能够成全公子,狐偃甘心赴死!”

他这么一说,公子重耳心也软了。

是啊,能埋怨狐偃吗?他是破坏了自己的幸福生活,重新让自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可是他也是为了成全自己的理想啊!而自己是不是在齐国逐渐丢掉了自己的理想呢?狐偃也很辛苦,他可不是为了自己。

重耳狠狠道,“这次离开齐国,如果能有所成便罢了,假如一事无成,我非吃了舅舅的肉不可!”

好凶狠的外甥!

狐偃知道这次的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他陪着笑脸道,“如果我们一事无成,那我还不知道死在哪儿呢,还等着让您吃吗?假如成功了,您吃的那都是高级食品,还能看得上我狐偃这臭肉吗?”

自嘲是内心强大者所为,狐偃必是这样。

赵衰正色进言道,“我等抛弃家人跟随公子,是因为晋国需要公子,当然我们也想留名青史。现在晋国的百姓生活无依无靠,都在盼望公子回去,是时候为了晋国努力了。这次我们欺骗公子,不是狐偃一个人的主意,是我们大家的主意,所以请公子不要错怪了狐偃。”

这话虽然是臣子说给主公听,但是不卑不亢,和狐偃相比,赵衰更是有凭有据,坚持真理。本来这件事情就是重耳贪图安逸生活,忘记了对理想的追求,所以这帮追随者才出此下策,也不足为奇。

魏犨也厉声说道,“大丈夫当功垂当代,名扬万里,公子为何为了小日子忘了当日理想?”

重耳这时候真正清醒过来了。

曾经的患难与共,艰难险阻,一齐涌上心头,重耳郑重向各位追随者行礼道,“今后重耳将为了晋国努力进取,听从各位的忠告。”

这就是明君和昏君的区别。

惟其明君,才能听进去逆耳忠言,做出调整。假如这时候被劝的是宋襄公,绝对不会是这个结果。

一直没说话的狐毛和介子推已经准备好了干粮和清水,大家饱餐一顿,虽然没有在家热乎乎的饭菜,但是齐心合力,为了晋国未来而奋斗的前景,也让在座的各位百种滋味在心头。

重耳等人晓行夜宿,餐风饮露,这一日到了曹国。

却说曹共公其人,那是真正的亲小人,远贤臣,讲究生活奢侈,据说朝中三百大臣,全都是奸佞之辈。可以说,曹共公就是昏君的典型标本。

重耳带领一班豪杰来到曹国,正所谓道不同,不相谋。曹国的文武大臣都非常厌恶,不想让重耳等人在曹国立足。

大夫僖负羁算是曹国名臣,劝说曹共公还是收容公子重耳。晋国和曹国是同姓,怎么说几百年前是一家,现在人家没办法路过我们曹国,当然要略尽地主之谊。

可是曹共公却另有想法。

天下诸侯多了,谁和谁还没点亲戚关系?就凭我们曹国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国家,还能总招待别人吗?谁给招待费?找谁报销?

僖负羁一看这位是真小气,那就说点好处,于是说这公子重耳可不是凡人,人家都说他是重瞳骈肋,那可是圣人的特征。意思是您要招待他可不白招待,有朝一日,人家公子重耳飞黄腾达了,必定忘不了您。

没正事儿的曹共公一听这事儿来神了,重瞳好理解,这骈肋是什么意思?

僖负羁说,骈肋就是肋骨连成了一片,据说这是圣人才会如此呢。

曹共公说,那我们不如留下公子重耳,就在馆舍招待,等他洗澡的时候我看看他,到底怎么个骈肋法。

这是把重耳当成马戏团的小丑对待了。

曹共公命令留下公子重耳,可是馆舍中只用水饭招待,其余一切款待都没有。片刻有人请公子重耳沐浴,重耳也疑惑,这曹国这么古怪呢,不说别的,见面先洗澡?不过重耳一路风尘仆仆,也没有洗澡的条件,让先洗澡就先洗澡吧,重耳于是宽衣解带,沐浴一番。

重耳刚进浴桶,忽然帘后闪出曹共公和一干宠姬,重耳不由得吃了一惊,偷拍狂?

这些人嘻嘻哈哈,指指点点,看重耳的骈肋。

重耳这时才明白曹共公请他沐浴的真实意图。

这真是对人最大的侮辱。

等到曹共公等人离去,狐偃等人发觉不对入内,在场人等无不愤恨无比。

再说僖负羁回到家里,不由得忧心忡忡。妻子吕氏于是询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如此心焦?

僖负羁说道,“晋国的公子重耳来到我们曹国,这重耳本来就是当世贤君,只不过国内动乱才来此地,不料主公对待重耳恁地无礼,不但不给应该给的待遇,居然带着一帮宠姬观看重耳沐浴,说是要看看什么是骈肋!”

吕氏不由得掩口而笑,这领导太没正事了!可是她也知道,得罪了重耳,恐怕将来曹国又多了一个不友好却有能力的敌人。

第二十六章    不能帮助你,也是朋友

僖负羁真的很苦恼,谁都知道公子重耳穷困潦倒,但是谁也都能看出来重耳不是平凡之辈。或许重耳能够成功,或许不能,但是重耳终归是有可能性返回晋国的,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曹共公最好能够帮助他,这是仁义使然,更是一种政治投资。可惜不着调的曹共公不但不帮助重耳,甚至还羞辱他,带着一帮宠姬观看重耳洗澡。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领导,脑子都抽抽了?

僖负羁的妻子吕氏听了丈夫的诉苦,也不由得好笑,这曹共公素日里胡闹惯了,如今越发闹出花样了。可是笑完了吕氏对丈夫僖负羁说道,“公子重耳,为人的确贤良,应该受到尊重,绝对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夫君不可让这样的人在我们曹国寒了心,既然主公已经这样了,咱们也指望不上他,不如我们自己准备礼物,前往拜见重耳。”

吕氏的话点醒了僖负羁,是的,代表曹国的是曹共公,但是更是我们这些普通的草民。至少我们能做些什么,让重耳的心温暖一些。

吕氏说话间已经准备好了礼物,僖负羁一看,一些曹国当地点心小吃,中间却赫然藏着一块白璧。

僖负羁真的感动了,吕氏不但善良,大气,更有着对他人的体贴和敬重。这个曹国民女的所作所为,和曹共公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僖负羁连夜奔赴重耳休息的馆舍,重耳饿着肚子正在生气。

见面之后,僖负羁先为曹共公请罪,然后转述自己对重耳的敬意,慢慢的,重耳脸色缓和下来,感叹道,曹共公这样的领导还能有这么明白的属下呢?

重耳在僖负羁的劝告下开始吃些吕氏准备的小点心,吃着吃着重耳觉得不对了,这点心中间怎么还有白玉呢?曹国用白玉做点心吗?忽然他明白了,这是僖负羁特地送给自己的盘缠,放在点心中间,是害怕自己尴尬。重耳不禁为僖负羁的善良和体贴感动,当然这白玉他是坚决推辞不要的。

僖负羁见状感慨不已,如此困顿的情况下,公子重耳还能如此不贪钱财,日后必定能成大事。

的确,重耳如果性本贪酷,那时候就不会推辞秦穆公要立自己为晋侯的决定。

性本高洁,虽然有可能人生困顿,但是更有可能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得到自己理想中的一切,尽管要付出更加多的艰辛,经受更多的磨难。

第二天,公子重耳等人启程,僖负羁一直送到十里之外方才回城。

或许彼此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互相对人品的倾慕成为重耳此行对曹国最美好的印象。

公子重耳在曹国吃了闭门羹,紧跟着来到了宋国。狐偃与宋国司马公孙固曾经是故人,于是先一步前往拜见公孙固。公孙固一见狐偃先大倒苦水,你说我们那个领导宋襄公,那是根本不听劝啊!那脑袋,那心脏,我跟你说成带劲了!古今少见!牛人!这不是刚得瑟的跟楚国较劲,让人家打回来了,差点让人俘虏两次。现在我们主公被打的筋断股伤,卧病在床啊!

这些日子的苦闷,公孙固一股脑的说给狐偃,他自己说的倒是非常尽兴,可惜狐偃脸色越来越难看,矮油我那可怜的重耳啊!你咋这么倒霉呢?看来是出门又没有找到黄道吉日,这不是被非礼就是碰上缺心眼啊!

公孙固忽然意识到自己说的多了,赶紧收住话头,表示我们主公那也是求贤若渴,虽然现在重伤在床,但是知道公子重耳来了,一定会好好招待你们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果然宋襄公虽然又一次惨败,但是对楚国的仇恨又深了一层,他更加想着报复楚成王了。一听说公子重耳来到了宋国,宋襄公觉得这下子可有盼头了,谁不知道晋国的公子重耳那是有名的贤良之人,而且晋国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国,这个项目好好运作一下,宋国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宋襄公当下命令公孙固前往迎接公子重耳,将重耳安置到郊馆,以国君之礼款待他,馈之以七牢。

公子重耳来到宋国并没有见到宋襄公,疑惑之下又准备启程,反正自己是被人嫌弃惯了,也不在乎多一个宋国。

可是这次宋襄公的确是真心挽留重耳,公孙固于是暗地里问狐偃,当初齐桓公是怎么款待公子重耳的?狐偃说,齐桓公将宗室之女嫁给公子重耳,还赠送宝马数匹。宋襄公说道,这公子重耳曾经和我们宋国结缘了,纳女不行,我们就赠送宝马吧!宋襄公命人选出宝马二十匹送给公子重耳,而且接连几日都派人前去问候公子重耳,并且馈赠礼品。

话说这糊涂人也不总是糊涂,总有明白的时候。宋襄公对待重耳,那的确就是如此,渴慕贤才啊!

狐偃见宋襄公身体一直不能好转,私下里和公孙固商议借助宋国复国一事,公孙固坦然相告道,“公子如果想找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们宋国一定不敢推辞,会让公子觉得宾至如归。可是如果说到复国这样的大国,宋国新败之后,的确没有能力帮忙,还是请公子另谋高就,不要耽误了公子的前程。”

能够热情帮助别人的是朋友,但是能够实言相告自己没有能力帮助你,以免耽误你的,同样是朋友。

公孙固的话让狐偃知道,留在宋国,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既然确定了是要为复国做努力,那么宋国不具备帮助重耳的能力,最好的选择便是离开。如若贪图一时安逸生活,岂非留在齐国更好?

狐偃将公孙固的肺腑之言告诉了公子重耳,众人决定启程。宋襄公见重耳是真心要走,于是为重耳等人准备了行李、盘缠等旅行必备之物,重耳和众位跟随者无不欢喜。

重耳走后没多久,宋襄公箭疮迸发,生命垂危。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所有的遗憾和错误都不容回避,宋襄公回顾自己这一生,从意气勃发帮助齐孝公即位,到最后为了霸主之位被楚国几次羞辱,甚至将整个国家带到了崩溃的边缘,自己也成为天下笑柄。

这都是权势闹得。

没有齐桓公那两把刷子,还非要嚷嚷着当什么诸侯霸主,作的整个宋国人仰马翻。

弥留之际,宋襄公嘱咐世子王臣,宋国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