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亲临东周-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管仲已经说不出话了。
曾经的足智多谋,曾经的指点江山,可是终究有力不从心的这一天。
鲍叔牙和隰彭等人没有不落泪伤心的。
这天夜里,管仲去世了。
没有齐桓公,换了别人做君侯,只要管仲是丞相,齐国一样可以有称霸的机会;
可是没有管仲,任凭谁都没那么容易做到诸侯霸主。
齐桓公回想当日两人相见,共同奋斗的日子,恸哭不已。
这眼泪是真诚的,是对过往战友的追思,更是对得力干将的哀痛。
齐桓公命令管仲的丧事要从重,怎么铺张怎么隆重怎么来。
人都没了,要钱有用吗?
管仲生前的采邑都封给他的儿子,传令管仲家人世代为齐国大夫。
能够为管仲做的,齐桓公都在努力去做。
虽然你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你曾经付出的努力,你曾经付出的精力,我都记在心里。
我能为你做的,我都会尽全力去做。
易牙也在尽力去做。
他要报仇,管仲在的时候他们几个战战兢兢,小心伺候,不敢乱说乱动,夹着尾巴做人。管仲临死还要揭穿他们几个,这口气实在不能忍下去。
当然,易牙使坏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管仲已经去世了。
不然借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挑事。
所谓小人,除了使坏,更重要是有眼色。
易牙找到大夫伯氏,着急的说道,“以前主公夺你封邑三百,犒赏管仲,现在管仲都死了,你还不去找主公把这封邑要回来呢?你要是去要,我从旁边能帮助你啊!”
易牙觉得自己这次表情非常成功,而且还表示了要参与的诚意,对方也不是鲍叔牙那样凌厉的角色,这次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啊非常大!
可是伯氏看着易牙,眼泪就那么一滴滴的掉了出来。
易牙忽然莫名其妙的心慌意乱,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说说就哭!看来不妙啊……
果然伯氏哭着说道,“我就是因为没有功劳所以才被主公剥夺了封邑啊!管仲是死了,可是他的功劳还在啊!我有什么脸面去要求主公剥夺管仲的封邑啊!”
原来伯氏是羞愧的眼泪,是为管仲留下的泪水。
能让伯氏流泪,说明管仲的确是为人敬服。
不过也是伯氏有自知之明,此时齐桓公正在为失去管仲而悲痛不已,如果找上门去要求将管仲的封邑追加给自己,恐怕真是老虎不吃人,还跑去捅老虎鼻子眼了呢!到时候一定会惹得齐桓公大发雷霆,说不定连现在的封邑都会被一举剥夺了。
伯氏的眼泪也让易牙非常感慨。
自己挖门盗洞的使坏,最后给人家整哭了,而且是被管仲感动的哭了……
易牙感慨的说道,“管仲去世了都能让伯氏为他而哭,我们这些人,真是小人啊!”
管仲去世之后,齐桓公听从他的建议,让隰彭代替管仲做丞相。
可是没有多久,隰彭便病逝了。
齐桓公不由得感叹,仲父难道是神人吗?为何能够如此料事如神呢?
隰彭是非常有才华,而且非常认真。
但是管仲去世之后,悲痛之中的隰彭接手国事,的确也伤神伤心。
故此不能持久。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丞相。
齐桓公在隰彭去世之后找到鲍叔牙,希望鲍叔牙接替隰彭。
可是鲍叔牙坚决推辞了。
齐桓公一看也急了,这时候了,你在推辞,难道我们齐国还要重新进入没有丞相的时代?
鲍叔牙说我这缺点您也知道,就是见不得坏人、小人以及恶人。您要非让我做丞相,那您得保证远离易牙、竖貂和开方。不然恕不从命。
还真冲鲍叔牙的话来了,原来当日鲍叔牙对易牙说,自己当了丞相易牙这群小人一定无所遁形,居然不是玩笑,是他真心这样想,会这样去做的。
齐桓公不由得感叹,仲父果真说中了!
齐桓公于是罢免易牙、竖貂和开方,不许他们入朝。任命鲍叔牙为丞相,主理国事。
这时候正好杞人被淮夷入侵,杞人招架不住,一看赶紧找老大帮忙啊!
杞人于是派使者找齐桓公告急。
齐桓公一听之下不由得怒从心生,心想还真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我已经荡平狄人和山戎,这几天没打你们,你们痒痒了,还上门找事?
齐桓公于是立马召集宋、鲁、陈、卫、郑、许、曹七国之君,亲自前往救杞,并且帮助他们迁都于缘陵。
不过诸侯这时候能够还听从齐桓公的命令,那主要是因为齐桓公任用鲍叔牙,没有改变管仲的执政方针。
再说晋惠公不费吹灰之力即位,还为所欲为,实在是开心的不得了。
可惜晋国从晋惠公即位之后居然接连禾麦不熟,到了第五年还大荒了。
大家伙一看,这老天爷是怒了!
晋国仓廪为之一空,百姓都苦不堪言。
晋惠公作为最高领导,这时候必须出手了。
思来想去,也只有秦国和自己是邻国,还是姻亲,有那么点渊源,能够求助。
可是当日秦穆公帮助自己登基,自己不但食言自肥,没有给秦穆公河西之地,还把亲近秦穆公的大臣都杀了。
这时候发生灾荒了,去求秦穆公,真是没脸。
晋惠公真心觉得自己没脸了。
郤芮看出来晋惠公的为难之处,又开始劝解晋惠公道,“主公不必觉得有愧于秦国,我们也没说不给秦国河西五城,只不过是说缓期啊。请主公向秦国请求援助,如果秦国拒绝了我们,那就是秦国先辜负了我们,我们再做什么也是出师有名。”
什么是小人,郤芮就是真小人。
晋惠公起码还知道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羞愧,但是到了郤芮这,完全就是颠倒黑白,没有一点羞愧之心了。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有无数借口,对于别人那就必须满足自己的需求,不然就是辜负我们。
哪儿能找到这么无耻不讲理的人呢?
晋惠公觉得郤芮说的话让自己心里忽然平静了很多,终于可以理直气壮了。
小人之所以能够做那么多坏事,就是因为总能找到让自己理直气壮的理由。
晋惠公派大夫庆郑拿着宝玉到秦国去告急,请求援助。
秦穆公一见庆郑都傻了,天下怎么还能有如此无耻之徒呢?
秦穆公觉得自己一阵恍惚,晋惠公理直气壮的求救,难道自己真欠了他什么?
蹇叔和百里奚都建议秦穆公还是帮助晋国。
虽然晋惠公非常无耻,说话不算数,但是哪个国家都会遇到灾荒的。帮助邻国这是好事,上天也会因此保佑我们的。
秦穆公心说我也没亏欠晋惠公啊,我帮助他够多了,没我帮助他能登基吗?恐怕还在梁国流浪呢。
公孙枝认为这事必须谨慎,如果我们秦国帮助晋国,之后晋国就算亏欠我们,那就是他们不对。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到时候老百姓知道他们的君主是无耻之徒,也不会一心帮助他们的主公而会偏向我们。这事儿还必须去做,无论您心里多疙瘩。
可是丕豹不乐意了。
晋惠公杀了丕豹的父亲啊,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丕豹说这晋国天灾,正好我们攻打他们,晋国唾手可得,机会难得啊!
繇余说道,“仁者不乘危邀利,智者不侥幸成功。这件事情还是请主公帮助晋国。”
繇余从理论上提出了支撑,秦穆公感叹道,“辜负我的是晋惠公,可不是晋国的老百姓。我怎么忍心因为晋惠公得罪我就迁怒于晋国百姓呢?”
秦穆公命令,运粟万斛于渭水,直达河、汾、雍、绛之间,船只竭力运粮,这被称之为“泛舟之役”,救济晋国。晋国百姓没有不为此感动的。
这就是秦穆公和晋惠公的区别了。
晋惠公忘恩负义,秦穆公以德报怨。
而且秦穆公之所以能够下决心帮助晋国,不是为了讨好晋惠公,也不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是为了晋国的百姓。
心怀天下,仁者之为,心念百姓,倾尽全力。
从心理和道德上来说,秦穆公已经具备了成为诸侯霸主的条件。
第十章 极品忘恩负义
秦穆公不念旧恶,发动“泛舟之役”运粟万斛救济晋国百姓,这的确是人道主义和胸怀的最好表现。虽然不图回报,但是毕竟也是善事一桩,救活的晋国百姓不可计数。
没想到第二年秦国发生了很严重的灾荒,晋国反而获得了丰收。秦穆公感慨的对蹇叔和百里奚说道,“寡人这时候才知道二位爱卿所言不虚。果然这丰年和荒年是轮流交替的,我们丰收的时候的确应该帮助别人,这样自己遇到灾荒才会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啊!如果去年我们拒绝了晋国的求援,那现在恐怕也没办法向晋国求援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可是您帮助的是晋惠公如此忘恩负义之人,所以您再想求援,可未必了。
秦穆公这一番感慨并没有让所有的秦国大臣认同,丕豹就立刻表示反对,说晋惠公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根本没有信用,就算是我们秦国向他求援,那肯定也不会帮助我们的。
丕豹说的话秦穆公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谁都知道丕豹和晋惠公有杀父之仇,仇人说的话多是出于仇恨,哪能当真呢!
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秦穆公于是派冷至为使者,也拿着宝玉,前往晋国求援。
晋惠公一看,轮到秦国求助了,晋惠公准备将河西之粟发给秦国救急。
可是这时候郤芮说话了,郤芮问道,“主公给了河西之粟,什么时候给地呢?”
晋惠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我就是给粟米,没说给地啊!
郤芮问道,“那您为什么要给粟米呢?”
晋惠公说这不是为了报答秦穆公救助我们晋国的“泛舟之役”吗?
郤芮说道,“您当年被秦穆公扶立的恩德更大啊,现在您是报小德,放弃了大恩啊!”
郤芮果然是真正的小人。
晋惠公还想着要报答秦国的恩德,可是用郤芮的眼光来看,既然已经白眼狼了,那就彻底白眼下去吧!什么大恩、小恩一概不报!
庆郑实在看不下去了,毕竟是自己前往秦国求助的,这晋惠公一装没事儿人,不是把自己装进去了吗?
庆郑说道,“臣上次前往秦国求助,秦穆公一诺千金。如果这次人家有事我们不帮助,秦国肯定会埋怨我们的。”
正面的力量刚刚有一点言语表现,小人又开始出动了。
吕怡甥大大咧咧的说道,“秦国给我们晋国粟米,根本不是为了帮助我们晋国。秦国根本就是为了要我们晋国的土地!主公如果给秦国粟米,不给土地,秦国会埋怨我们,如果都不给那也会埋怨我们,与其这样,还不如就干脆不给了!”
秦穆公听见自己好心当成驴肝肺,秦穆公得哭死。
庆郑怒道,“别人有了灾难反而幸灾乐祸,这就是不仁;别人帮助我们我们反而要背弃他,这就是不义。不仁不义,用什么来让百姓信服?”
这话说对了,有些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因为不仁不义,恐怕沦落畜生之流。
韩简也说道,“庆郑这话说的对啊!假如去年秦国不帮助我们,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更狠的是虢射,他认为去年我们晋国灾难,这是上天将晋国送给秦国,可是秦国没有珍惜这个机会;眼下秦国发生灾难了,我们晋国就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不如就此约会梁伯,一起讨伐秦国,事成之后平分秦国土地,不是更好吗?
晋惠公被虢射说的心动了。
有时候并不是进谗言的人心底坏,而是听谗言的人心里有罪恶的种子,这些话不过是催生罪恶的种子成为大树而已。
晋惠公召见秦国使者冷至,说我们晋国这可是连年灾荒啊!这几年都过的不容易,今年收成稍微好一点,但是我们也刚刚能够自保。
冷至一听怒上心头,这还是人话吗?求我们的时候说什么来着,用完了就把我们推出门去啊!
冷至厉声说道,“寡君念在和贵国有婚姻之好,邻国之谊,不求土地,热心帮助,坚持说邻国应该在有难的时候互相帮助。寡君也是这样做的,可是他的好心现在没有得到回报,臣是没办法回国复命的。”
这话一说,晋惠公也面露羞惭。
可是郤芮和吕怡甥大叫道,“上次都是你和丕郑父合谋,要让我们到秦国,密谋不轨,现在还说什么?你就回去告诉你们主公,要吃我们晋国粟米,除非用兵来取!”
这太欺负人了,这是明摆着忘恩负义,还要和我们开打!
冷至愤怒的退下了。
和畜生没话可说。
这场口仗以晋国大获全胜而告终。
庆郑退朝之后和太史郭偃说道,“晋侯背德行事,祸患马上就要到了。”
郭偃也表示同意,今年秋天沙鹿山崩塌,草木损毁无数。都说山川是国家之主,看来晋国真的要大祸临头了。
遇上晋惠公这样没有信用的领导,加上郤芮和吕怡甥这俩畜生,晋国能好的了吗?
所谓山川预警,如果是明君那肯定会安然无恙,晋惠公这号的领导,就算不预警也危险了。
冷至回到秦国,将晋惠公的态度详细汇报秦穆公。
秦穆公险些一口鲜血喷出来。
晋惠公啊,晋惠公,你还真不是个东西!
见过忘恩负义的,没见过你这样的,你这是登峰造极的忘恩负义啊!
秦穆公说道,“好,好,好,你不是要和梁国联合讨伐我们吗,我就先破了梁国,在破你们晋国!”
百里奚分析了梁国和晋国的情况。百里奚认为梁伯就喜欢建筑,大兴土木,据说梁国到处都是宫室,但是根本没人住。梁国百姓早就沸反盈天的不满意了。梁伯根本没有实力帮助晋国攻打我们。但是晋惠公虽然无道,可是郤芮和吕怡甥对国家的控制非常严密,如果晋国先发兵,那肯定他们会占据优势。
而我们秦国,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实力不弱。主公在西戎也是非常有威望的。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晋惠公多次辜负我们秦国,所以我们不如先发制人。如果攻下晋国,再攻击梁国不过是顺路的胜利。
秦穆公非常认可百里奚的分析。
秦穆公命令蹇叔和繇余保太子守国,孟明视巡边,秦穆公和百里奚亲自率领中军,西乞术、白乙丙保驾,公孙枝率领右军,公子絷率领左军,发兵车四百乘,浩浩荡荡杀奔晋国。
晋国边境守军告急,晋惠公召开紧急御前工作会议,商议此事。
庆郑认为这事情本来就是我们晋国自己不对,就应该认罪请和,割让河西五城,可以不战退兵。
晋惠公一听勃然大怒,我们堂堂晋国,那也是千乘之尊,怎么能直接投降了呢?
晋惠公命令先把庆郑斩了,然后出兵迎敌!
果然是晋惠公,不但听不进去忠言,反而要斩忠臣。
多亏了虢射说没出征就斩大臣太不吉利了,还是让庆郑戴罪立功吧!
庆郑的命被救下来了。
晋惠公检阅军队,选出最好的六百乘兵车,命令郤步扬、家仆徒、庆郑、娥晰分别率领左右二军,自己和虢射中军调度,派屠岸夷为先锋,向西出发。
庆郑在出兵之前又进言了。
没办法,老实人就总说老实话。
庆郑认为晋惠公乘的这匹马有问题。
晋惠公此次出征乘的是郑国献上的马,名叫“小驷”,身材小巧,毛色润泽,而且乘坐非常稳,晋惠公平时就非常喜欢它。
可是庆郑认为打仗必须乘坐本国出产的马,因为本国的马更加服从命令听指挥。如今晋惠公乘坐“小驷”,打仗的时候恐怕并不方便。
其实庆郑所言不一定完全对,谁说必须本国的马才能大胜仗呢?但是晋惠公的“小驷”,虽然漂亮,但是走秀还可以胜任,如果打仗还真不是那块材料。
晋惠公心说能让你活着好不错了,你真是狗改不了吃屎,临上阵还给人填恶心。晋惠公嫌弃的说这事儿不用你操心了,我平时就坐“小驷”,我看挺好。
再说秦穆公渡河之后,三战三胜。
秦军士气如虹,晋军抱头鼠窜。
秦军在韩原安营扎寨。
晋惠公听到这个消息,还真是发愁了。没想到这秦穆公这么能打,这可如何是好?
庆郑又说,“这都是您自己招惹的麻烦,再苦恼有何用呢?”
果然不会说话。
晋惠公生气的让庆郑退下。
还没打先让你把人气死了。
晋惠公派韩简前去刺探秦军情况,韩简回来之后,说秦军士气十倍于我。
晋惠公非常吃惊,都一样打仗,凭啥他秦穆公的士兵就那么霸道呢?
韩简无奈的汇报说,我们晋国几次辜负秦国,现在秦国的君臣都愤恨不已,齐心合力要讨个公道。所以士气非常,岂止十倍于我呢?
秋菊打官司,就是要个说法。
欺负人没有你这么欺负的!
晋惠公反倒生气了,心说这肯定都是庆郑蛊惑的。谁知道到底怎么回事?看我和秦穆公决一雌雄!
谎话说了一千遍,连说谎的人自己都会信以为真。
晋惠公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
于是晋惠公派使者韩简前往秦军请战,说我们晋国有兵车六百乘,现在你们秦国要走还来得及,不然恐怕会很危险。
秦穆公笑道,“这晋惠公还真是骄傲!”
第十一章 大战龙门山
晋惠公一怒一下派韩简前往秦军大营挑战,意思是我们可是人多势众,您要现在跑还来得及,真要打起来,恐怕会危险了。
秦穆公都被气笑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小痞子!
秦穆公命令公孙枝代替他前去回答说道,“您要国家,寡人扶立您;您要粟米,寡人运给您;现在您要和我打仗,寡人怎么敢违抗您的命令呢?”
韩简听着流汗不止:主公这缺德事都做绝了,真是找打呢!
晋惠公在大战之前命令太史郭偃占卜,看看谁在车右比较吉利。这也是当时的一种心理安慰吧!毕竟一国之主都亲自上战场了,也没有圣斗士的特殊装备,那起码可以占卜一下,谁在车右会带来吉祥。
说也奇怪,郭偃占卜的结果是,除了庆郑,谁在车右都不吉利。
晋惠公顿时无比嫌弃,庆郑说话太遭人膈应。他还能吉利?
晋惠公放弃了占卜结果,直接用家仆徒为车右,派郤步扬驾车,在韩原和秦军开战。
偏不用你庆郑,我看能怎么着。
百里奚登台一看,只见密密麻麻的都是武装到牙齿的晋军,百里奚急忙说道,“晋惠公这是来拼命来了。主公不必亲自参加这次战争。”
秦穆公慷慨激昂的指天说道,“晋国亏欠我们秦国是一点儿吗?老天爷在上,也不容我们秦国失败!”
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是有时候也不能单凭上天保佑。
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不然为什么坏蛋总是能活许久呢?
秦军在韩原列阵,不一会儿,晋国军队也列阵完毕。
晋军冲出第一员大将好不威武,他冲入秦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奋力厮杀,秦军一时竟然不能抵挡。
这人真是传说中有千钧之力的屠岸夷。
可是片刻之后,屠岸夷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对手。秦军这员将领武艺高强,而且也力气很大。
能拦住屠岸夷的,举世也没几个人,这人正是白乙丙。
周围的军士一时之间都忘了厮杀,高水平对决,也没有人上前帮忙。
关键都太厉害了,根本插不上筷子。
屠岸夷和白乙丙在众人围观之中你来我往逐渐走远。
众人目送着尘土飞扬远去的两人,半响才反应过来,我们不是来看武艺比赛的,我们是来打仗的啊!
停滞的战场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厮杀。
晋惠公一看这屠岸夷如此投入,打的都看不见了,先锋还真是深入敌后,于是命令韩简、梁繇靡率领军队冲击秦军左军,自己率领家仆徒等人冲击秦军右军,说好了在中军汇合。
晋惠公这真是拼命了,亲自上阵,不死不休。
秦穆公眼见晋军分为两队,也命令秦军分作两队迎敌。
经过不长但是很有速度的奔跑之后,晋军和秦军将领终于在战场见面了。
当然没有拥抱和问好,只有刀枪相向。
晋惠公这一队正好是家仆徒遇到公孙枝。
话说这公孙枝也是秦国有名的大将,区区家仆徒如何能够抵挡的住?
晋惠公看得心急,命令郤步扬好好驾驶,自己亲自参战,帮助家仆徒。
貌似晋惠公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晋惠公催马上阵,正好公孙枝大声吼道,“晋国小人,还有谁能应对?”
这一声大吼,好似晴天霹雳,估计得是高八度,把晋国国舅虢射吓得趴在车里动弹不得。而晋惠公最喜爱的“小驷”,也被惊吓的胡乱跑起来,郤步扬根本控制不住它。
步履凌乱的“小驷”终于陷入泥泞之中,任凭郤步扬抽打,惊吓之中的“小驷”蹄子发软,根本没办法从泥泞中出来。
周围秦军蔓延,眼前小马蹄软。
晋惠公后悔死了,干嘛非得要乘坐郑国送来这匹倒霉马呢?
这时候正好庆郑从晋惠公车前跑过,晋惠公急忙呼叫救命。可是庆郑冷冷的丢下一句“虢射不是也在吗?”,居然就向左边跑去。
郤步扬试图寻找别的兵车,可是周围都是秦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再说韩简引兵攻打秦军左军,正好遇到秦军将领西乞术。两人杀了个天昏地暗,不分输赢。
战争进入胶着状态。
这时候晋军大将蛾晰引军来到,西乞术一时心慌,被韩简一戟刺于车下。
梁繇靡大叫着,“大家都去捉拿秦君啊!”
是,擒贼先擒王,是这个道理。
潮水般的晋军顿时包围了秦穆公。
看来秦穆公危险了。
秦穆公不由得悲叹道,“天理何在啊?难道寡人今日反而要做晋军俘虏吗?”
眼看秦穆公要做俘虏,忽然正西角上奔出一队勇士,这几百人蒙头垢面,脚穿草鞋,每人手里一把大刀,腰背弓箭,居然势如猛虎,一时间杀的晋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并不是丐帮来帮忙。
那时候还没有丐帮。
韩简和梁繇靡招架不住之际,庆郑又来了,庆郑高喊道,“不可恋战,主公有危险!速去救驾!”
这一句话让本来就抵挡不住的晋军潮水般退去。
秦穆公之围已解。
所谓机遇,来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不然将会遗憾终生。
韩简和梁繇靡率领晋军赶到的时候,晋惠公已经被公孙枝抓住了,和家仆徒、郤步扬、虢射等人一起已经被绑入秦军大营。
韩简和梁繇靡这时候哭都找不着地方了。
放弃捉拿秦穆公的大好机会来救自己的主公晋惠公,可是晋惠公居然已经被秦军抓走了。
早知道刚才不回来,就在那儿和秦军拼了,抓走秦穆公,也能把晋惠公换回来啊!
现在可好,放弃了那个机会,拿什么换晋惠公啊?
梁繇靡一看,主公都被抓住了,我们还蹦跶个什么劲儿啊?
擒贼先擒王,真的是这样。
梁繇靡撇了兵器,直接到秦军营中投奔晋惠公。
他身后,跟随的是丢掉武器的晋国士兵……
再说那衣衫褴褛的几百壮士,可是立了大功。他们先救秦穆公,后救西乞术,秦军乘胜追杀,龙门山下晋军尸体堆积如山。
六百乘晋军,能逃回去的不过是十分之二三罢了。
庆郑途中遇到受伤倒地的蛾晰,带着他一起回到了晋国。
秦穆公回到大营,还是觉得不寒而栗。
刚才真的陷入了危险,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秦穆公对百里奚说道,“寡人不听您的劝告,险些回不来了。”
那些突然冒出的壮士前往大营向秦穆公行礼,秦穆公也莫名其妙,这些人身手不凡,又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可是自己居然都不知道这些人是哪儿来的。
壮士叩头说道,“您还记得吃马肉的人吗?我们就是那些人啊!”
吃马肉的人?
这还是那年秦穆公在梁山游猎,夜里忽然良马丢失数匹。
秦穆公可奇怪了,跑出来打猎还遇到贼了?
经过侦查,发现是岐山脚下的野人,也就是山野游荡之人偷了这马,而且都准备吃了。
小吏建议赶紧追捕,敢偷取秦穆公的马,可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秦穆公叹道,“马已经死了,再因为马去抓人,百姓会认为寡人重物轻人。还是算了吧!”
秦穆公命令取美酒数十坛,派人送到岐下,命令送给盗马贼。就说是秦穆公赏赐的,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
这些人收到美酒无比感叹,秦穆公不怪罪我们吃了他的马,还担心我们因此对身体不好,特意送酒来,真是有胸怀。我们将来会找机会报答他的。
的确,秦穆公是一个有胸襟的领导。
一般领导,听到有人偷马,还吃掉,恐怕因为面子过不去也会派人讨伐一番的。
正是秦穆公当日的善举换来了今日这些人的回报。
但是秦穆公也感叹,这些人不过是偷了寡人的马,寡人没有怪罪他们而已,晋惠公怎么就不能和这些人比呢?
秦穆公送给他们金帛,请他们留下出仕。
可是这些人分毫未取,离开了秦军大营。
秦穆公命人点检手下,发现单单少了白乙丙一人。
打仗把人打丢了?
秦穆公命令左右派人去找,谁知在一个土洞里听到有微弱的呻吟。
仔细一看,原来白乙丙和屠岸夷一番火拼,最后两人力尽掉入土洞里。可是这俩人到现在谁也没撒手。
军士将两个人分开,抬入军营。
秦穆公说这都是好汉啊!
秦穆公想将晋军将领收入麾下。
公子絷说道,“屠岸夷杀卓子、里克,现在正是您替天行道的时候。”
秦穆公没想到这就是杀了里克的屠岸夷。
如果说屠岸夷杀卓子是为了晋国的稳定,那他杀里克就纯属阴谋的制造者。
这样的人,恐怕本事越大越麻烦。
秦穆公下令将屠岸夷斩首。
秦穆公解下自己的锦袍为白乙丙盖上,派人用温车将白乙丙送回国内修养。这次和屠岸夷一战,白乙丙倾尽全力,当然也受伤严重。白乙丙服药之后,吐血数斗,半年之后,方才恢复健康。
秦穆公大获全胜,拔营起宅。
临走之前,秦穆公派人对晋惠公说,现在寡人和您都不能回避了,还是请您到敝国去请罪吧!
这话说的客气,其实是通知晋惠公,既然做了俘虏,就跟着我们秦国走吧!
晋惠公无话可说。
谁能知道,忘恩负义会有这么大的代价?
第十二章 穆姬在崇台
胜者王侯,败者寇。
秦穆公大胜晋军,秦国军队喜气洋洋的返回秦国。而晋惠公则被押解到了秦国,晋国一干大臣诸如虢射、韩简、梁繇靡、家仆徒、郤步扬、郭偃等人,蓬头垢面,郁闷无比的跟随在晋惠公之后。
秦穆公派人安慰诸位晋国大臣说道,“诸位说如果我们秦国想吃晋国粟米就得打仗来取,现在寡人留着你们主公,也是为了吃饭啊!各位又何必难过呢?不用太伤心,何患无君?”
这话说是安慰,实在比骂人还难受。
怪不得总说,说话必须留后路,做人一定要低调。不一定啥时候大放厥词,那就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可惜挖坑的郤芮和吕怡甥并不在内。
最可恶的就是这种人,挖个坑把大家都埋了,他自己安然无事。
韩简等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