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怀王一听逢侯丑的话果断发怒,气死我也!张仪,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我要是抓住你,我就得生吞活剥了你!

按照楚怀王的愤怒等级,他的确能够做到。

太欺负人了!

那不也得怪你们楚国君臣利欲熏心吗?张仪一回国就躲着不见逢侯丑,那是诚心要和楚国结盟吗?那时候如果反悔还来得及,为什么还派专人去齐国辱骂齐湣王呢?

陈轸还是比较冷静,他说您也别生气了。现在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还是赶紧想想对策吧!如今齐国和秦国已经结为盟友,那我们楚国就只有破坏这个结盟,从中取利。不如您割让两座城池给秦国,让秦国和我们一起攻打齐国,那时候获利一定会很多。

是很中肯的建议,也是无可奈何的建议。楚国被秦国当猴耍了,还得割让土地?

楚怀王根本忍不了这口气,我还上杆子秦国?我怕人家没笑话够我们楚国是不是?

楚怀王派屈匄为大将,逢侯丑为副将,发十万雄兵攻打秦国。

这口气,必须得堂堂正正的出去!

到了和楚国单挑的时候,没有齐国给楚国帮忙帮忙,秦国从来不会怯场。惠文王派出魏章为大将,甘茂为副将,发兵十万和楚军对抗。

秦国和楚国两军对垒,齐国又派出匡章相助,楚军叫苦不迭。就算再厉害,双拳难敌四手啊!

楚国在齐国和秦国的夹击下多次失败,最后屈匄收集残兵败将在丹阳的抵抗也成为了绝笔,屈匄兵败被杀,十万楚军,被斩首八万多,而逢侯丑等楚军名将也有七十多人被斩首。

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

大失败!

不是说道理在你这一边你就一定会获胜,局势决定战局。

秦国尽收汉中六百余里土地,这真是被吴国攻破郢都以来楚国的最大失败。

不可一世的楚国败得如此不堪,别的国家也蠢蠢欲动,谁不想抓住机会扩张自己的实力呢?再等下去,那就真是坐以待毙了!

韩国和魏国密谋袭击楚国,这时候,楚怀王害怕了。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实力雄厚的国家就这么不堪一击?

这时候楚怀王只能采纳之前陈轸的建议,派屈平到齐国谢罪,派陈轸到秦国谢罪,还割让两座城池给秦国求和。

楚国来求和!

惠文王又提了一个建议,说自己想要黔中之地,提议用商於之地和楚怀王交换,如果楚国同意,那这求和就同意了。

又是商於之地!

楚怀王还是不能释怀,他说自己不需要商於之地,只想要张仪。如果能够得到张仪,他楚怀王心甘情愿献出黔中之地给秦国!

明摆着楚怀王不安好心,但是秦国又有许多言论,一个人换回来几百里地,这买卖不做是傻子!

傻子?

拿你去换你去不去?

说这话的都是素日嫉妒张仪的大臣,秦惠文王还行,没到利欲熏心的份儿上,说张仪是我们大秦的股肱之臣,怎么能用张仪去换土地呢?

一看就是有去无回的买卖。

可是张仪这时候做出了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他请求秦惠文王,让自己去楚国交换土地。

惠文王伤心了,楚怀王这是要杀您啊!您这一去,还能回来吗?

张仪却笑道,就算是死了我一个人,如果能够为秦国交换到那么多土地,我们不也是赚了吗?何况我张仪未必就死!

看来张仪胸有成竹,但是秦惠文王还是不放心,您到底有什么计划,不如说给我听听。

张仪说,臣在楚国的时候听说楚怀王的夫人郑袖是出名的美人,但是当时楚怀王新宠幸一位美人,不过没几天就杀掉了这美人。听说是夫人郑袖告诉美人,说大王就是非常喜欢你,唯独不喜欢你的鼻子。于是这位美人每次见到楚怀王都掩鼻而笑,楚怀王很奇怪,一次和夫人郑袖说起此事,夫人轻描淡写的告诉楚怀王,美人是嫌弃您有体臭啊!这有什么奇怪的?楚怀王大怒,将美人处死。

这个故事讲完,惠文王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位夫人可够毒的!

张仪笑道,除了郑袖,楚怀王还宠信一位叫靳尚的大臣,这两位说一不二。所以只要去了楚国和这二位搞好关系,张仪是不会死的。

第二十五章      连衡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仅是有勇气,深藏于其中的更是有智慧,自信能够在危局中成功。

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楚怀王下令拘禁,并且准备选个好日子在太庙祭祀之后杀掉张仪。

为了一个张仪心甘情愿献出楚国黔中之地,楚怀王的睚眦必报可见一斑。

眼看张仪就要被处死了,但是他还是稳如泰山。

早就派人联系了靳尚,如今就等一个消息吧!

靳尚忽然找到郑袖,满脸仓皇,夫人,夫人的恩宠将要不能继续,该如何是好?

这是郑袖这辈子最不愿意听到的话,偏偏没少听。郑袖自然要靳尚说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靳尚说,大王要处死张仪,这张仪可是秦国的相国,听说那惠文王为了挽救张仪的性命,情愿献出攻占楚国的土地,还要献上秦女给大王,您想,那秦女到时候来了,大王可不得重视?

真能联系啊!

明明张仪是自己主动来到郢都,早就知道危险重重,惠文王要是能下血本献出土地,还能有这些事情吗?

不过郑袖觉得一切皆有可能,既然张仪眼看性命不保,惠文王当然不惜一切代价会这样做。

靳尚看出郑袖脸色变幻,于是趁机建议,您不如现在就劝说大王放了张仪,这样您不是没有任何危险了?

这天晚上郑袖就哭上了,这可怎么办啊!

楚怀王问郑袖,何事悲伤?

郑袖说,大王啊,咱们的日子可没法过了!您要是杀了张仪,那秦国能够放过我们吗?上一次秦国就把我们打了个稀里哗啦,这一次您把秦国的相国都杀了,人家能不和我们拼命?我看咱们的日子可是到头了!

楚怀王倒是没想到这一点,说好了用张仪换土地,这可是他们秦国自己的选择。但是,你别说,郑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楚怀王劝郑袖先别着急,你让我再想一想。

第二天靳尚也劝告楚怀王,大王您杀了张仪对秦国又有什么损失呢?难道秦国就此灭亡了?我们这不是白得罪人吗?还不如您干脆留下张仪,那时候我们楚国还可以借此机会和秦国和好。

人家攻打你们的时候,可根本没想过和你们和好。

楚怀王仔细一想,是啊,一个张仪就换走了我黔中之地?他也太贵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楚怀王释放了张仪,为了表示和秦国和好的决心,甚至还厚待张仪。张仪趁机劝说楚怀王和秦国和好,没想到,从头到尾被张仪牵着鼻子走的楚怀王,还真就答应了张仪。

楚国也有明白人,出使齐国回来的屈平对楚怀王分析道,您这么多屈辱不都是拜张仪所赐吗?臣以为您肯定会杀了张仪报仇,没想到您居然做出如此选择!这不是贻笑大方吗?

楚怀王一听,屈平说的有道理!

看来这位不止是没脑子,还没立场。

如梦初醒的楚怀王命人追赶张仪,那张仪早就星夜兼程走了两天,如何能够追赶的上呢?

张仪顺利回到秦国,向惠文王报告了楚怀王的情况。说这楚怀王其实内心非常惧怕秦国,按说我们已经重挫楚国,他们根本不足为虑。但是从对付六国的角度而言,还是这一次说话算话,就把汉中一半割让给楚国,再将秦女嫁给楚国,这样平定六国之心,避免他们再次合纵。

惠文王完全同意张仪的分析,于是派出使者到楚国,割让汉中五县,还请楚怀王之女嫁给秦国世子荡为妃,而秦国也将秦女嫁给楚国的公子子兰。

本来楚怀王觉得张仪这一次又把自己骗了,谁知道最后居然结果这么出人意料,楚怀王真是开心啊!

而秦惠文王也深深佩服张仪的能力,将五邑封给张仪,并且封张仪为武信君,命张仪用“连衡”策略说服其他诸侯。

张仪受命,第一站先到齐国。

张仪见到齐湣王,说可能有许多人说齐国和秦国距离遥远,根本不必害怕秦国。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如今连楚国都和秦国结为友好发展关系,大王您还不醒悟吗?此时韩赵魏三国都非常惧怕秦国的实力,甘愿为秦国驱使。如果您非要和秦国做对,那时候秦王根本不必自己动手,命令韩赵魏三国一齐攻打齐国,您不是危险了?

这番话说完,齐湣王态度变了,是啊,人家都跟着秦国走了,那我们齐国为什么还非要自己惹麻烦呢?齐湣王表示以后一切都听从张仪的安排。

张仪紧跟着来到了赵国,他对赵王说,我知道苏秦在赵国的功绩,但是如今苏秦被杀,连自己都保全不了,他的策略还能保全赵国吗?如今秦国和齐国还有楚国结为友好关系,韩国和魏国也听从秦国的招呼,难道您准备孤身犯险?

赵王二话不说,也被张仪成功忽悠了。

张仪随后来到燕国,他对燕昭王说,我知道您一向和赵国交好,可是如今连赵王都已经决定跟随秦国了,您还要坚持和秦国做对吗?假如您非要如此,秦王一声令下,恐怕赵王是第一个对付燕国的人。那时候您面对五国围剿该如何自处?

燕昭王惶恐,于是同意听从秦国命令,还割让恒山之东五城表示诚意。

张仪的“连衡”,说穿了就是用没答应和秦国和好的诸侯威胁其余的诸侯,空头支票吓得一圈人跟着秦国跑。但是说到底还是诸侯都有私心,没有团结一致,给张仪钻空子的可能。

张仪的连衡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等他回国的时候,秦惠文王已经得病去世了,世子荡即位,是为秦武王。

但是建立在欺骗上的同盟永远都是不可靠的。

齐湣王本来惧怕三晋都服从秦国,所以才不得已做出了违心的选择,可是一听说张仪从齐国转脸就去了赵国,齐湣王知道自己上当了。

这帮说客,从苏秦到张仪,没有一个好东西!一句实话没有!

齐湣王一怒,就决定重启合纵盟约,他让孟尝君联系各国,准备合纵。

但是楚怀王和秦国的和好貌似是真心的,人家都成了儿女亲家了,还能有假吗?

齐湣王决心讨伐楚怀王。

也许是齐军的气势让楚军惊讶,也许是楚怀王觉得楚军已经没有能力再次作战,总之楚怀王派出世子横在齐国做人质,第二次合纵正式成立。

这一次倡议合纵的齐湣王自名为纵约长,他对张仪的恨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约定合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杀死张仪,谁能抓住张仪,赏赐十城。

张仪在秦国的境况也并不如意。

秦武王为人耿直,作世子的时候就讨厌张仪诡计多端。所以秦武王一登基,其他嫉妒张仪的人可是有了用武之地。

张仪心里明白自己在秦国地位不保,他主动找到秦武王,说有个妙计献给秦武王。

张仪说,我知道齐湣王是最恨我的,我到哪儿他就得打哪儿。所以我准备去大梁,那时候齐国和大梁一定会发生战争。两国一旦交战,您就可以趁机讨伐韩国,打通直达周王室的道路,这是千秋大业。

这真是拿自己当诱饵啊!

秦武王觉得张仪说的很对,于是派人用三十乘车送张仪到大梁。

没有立场的魏哀王居然用张仪代替公孙衍作相国,公孙衍到了秦国。

您都参加合纵了,纵约长第一号命令就是抓捕张仪,您见到张仪反而任命张仪为相国,这是害怕纵约长没打你呢还是嫌他打你打的慢了?

果然齐湣王知道魏哀王的行为非常愤怒,这不是拿我不当回事吗?先前的命令你没听见?齐湣王决定讨伐魏国,魏哀王这下害怕了,问计于张仪。

一切都在张仪意料之中。

张仪派门客冯喜假扮楚国人去见齐湣王,他问齐湣王听说您特别恨张仪是吗?

冯喜说,我刚从秦国过来。听说张仪和秦武王打赌,说您特别仇恨他,他在哪儿您就得打哪儿。所以秦武王为了和张仪打赌才把他送到了大梁。您要是攻打大梁,那可是中了计,您和魏国开打,正好秦国开始在北方征伐。可是您要是不打魏国呢,张仪在秦国就没有威信了,他以后说话谁还能相信呢?那时候即使张仪留在魏国,说话也没人信。

这一番话真真假假,还真难以分辨。

秦国是有挑唆齐国和魏国打仗的意图,但是是否齐湣王不攻打魏国就能让秦国无所作为呢?

齐湣王,又一个被张仪气疯的人决定不再讨伐魏国。

从此,张仪在魏国反而待遇更加好了。

谁能和张仪相比呢?

一句话就能让仇人不打他!

第二年,张仪在大梁病故。

秦武王也不以为意,反正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死了就死了吧!秦武王为人崇尚武力,秦国的勇士任鄙和乌获此时都获得了重用。

他重用武人的消息传开,有许多勇士投靠秦国。

比如齐国人孟贲。

孟贲有多勇猛?

据说此人力气奇大,见到两牛争斗,用手就把牛分开了。而其中一个还使劲的牛让孟贲生气,于是顺手拔下了这头牛的牛角,导致这头牛当即死亡。

孟贲来投靠秦武王,刚来就遇到了让他生气的事儿。

第二十六章    健将秦武王

孟贲力大无穷,听说秦武王崇尚武力,于是专程从齐国赶往秦国。在黄河岸边,渡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过去所有的人都是按照次序登船,但是孟贲来了以后就往上挤,想先登船。

这船夫也是个暴脾气,看到孟贲如此便操起船桨拍打着孟贲的头,你这人这么强横,难道是孟贲吗?

孟贲一声大吼,居然黄河波涛滚滚,船上的人都跌入水中!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以孟贲之力,大吼一声吓得人落入黄河的确有可能。

据说孟贲亲自划船,没几下就渡过了黄河。到了秦国,秦武王早就听说孟贲神勇,于是也拜为大将,孟贲和任鄙、乌获一样成为秦武王的宠臣。

这时候六国都有相国,但是秦国为了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特地设置了丞相,而且是左右各一人。秦武王任命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没有获得丞相之位的魏章愤而投奔大梁。

魏章这一投奔大梁,秦武王想起来了,当时张仪到魏国,说是挑起齐国和魏国争斗,为寡人争取攻打韩国,开拓通往周王室之路。如今这功业未建,张仪不负责任的居然就去世了,这工作可不能耽误。秦武王问左右丞相,你们二位都是国家栋梁,谁能为寡人讨伐韩国?

樗里疾说,要打韩国,打通到周王室之路,那必须打下宜阳。宜阳距离我国道路遥远,恐怕我们没打下来,赵国和韩国的救兵就到了。我看这事不可行。

甘茂却表示愿意出使大梁,约好了共同讨伐韩国,秦武王听到甘茂愿意想办法非常高兴,于是甘茂被秦武王派往大梁。

魏王被甘茂说动,同意和秦国一起讨伐韩国。

甘茂得到魏王同意的消息,第一时间派副手向寿报告秦武王,但是向寿带回来另外一个令人糊涂的建议,甘茂说虽然魏王同意和秦国一起对付韩国,但是最好秦国还是别出兵吧!

这是为何呢?

好好的说服了魏王和自己一起讨伐韩国,自己又不出兵?

秦武王非常迷糊,在息壤,他见到了甘茂,甘茂对秦武王说,千里奔袭讨伐人家的大邑,中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不可预料的。听说当年鲁国有一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于是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的母亲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非常肯定的说,我儿子是不会杀人的。可是第二个人告诉曾参的母亲,你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思考了很久。等到第三个人告诉曾参的母亲,你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毫不犹豫的跳墙逃跑了。

想那曾参是鲁国有名的贤人,但是当流言四起,他的母亲都不会相信他。但是臣还没有曾参那么贤明,大王也不会像母亲一样对待臣,到时候臣在外征战,说闲话诽谤臣的人,恐怕会更多。

秦武王这才明白,原来甘茂是害怕有人趁机作梗。秦武王当即表示完全信任甘茂,君臣就在息壤歃血为盟。

有了这样的誓约,甘茂放心了。

秦武王任命甘茂为大将,率领五万雄兵讨伐宜阳。

果然千里奔袭,状况百出。秦军虽然勇猛,但是异地作战,宜阳被秦军围困五个月,还是没有被攻打下来。

这时候国内有了不安的动向,军队出征在外,最害怕的就是僵持。一旦进入僵持阶段,倒不如速战速决了。右丞相樗里疾就此建议秦武王,赶紧撤退吧!再不撤退,要发生不测后悔可就完了!

秦武王赶紧命令甘茂撤退。

可是秦武王根本没等到撤退的甘茂,只等到甘茂的一封信,而且这回信相当简约,就俩字:息壤。

秦武王忽然明白过来了,甘茂这是在提醒自己,要记得息壤信任他的誓约!

秦武王收回了撤退命令,还派乌获率领五万秦军增援甘茂。

十万精兵攻打宜阳,韩王也急眼了,派出大将公叔婴迎战秦军。但是秦军实在太勇猛了,尤其是有了乌获这样勇士的帮助,韩军大败,并且被斩首七万余。

乌获杀的兴奋,纵身跃上城墙,可惜难度系数太大,乌获倒在了石头上,折断肋骨牺牲了。

宜阳被攻下,韩王恐慌不已。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剩下求饶了。韩王命令相国公仲侈带着宝贝到秦国取求和,这下子秦武王高兴了,既然胜利了,那就撤退!

甘茂奉命返回,向寿留守宜阳,秦武王命令樗里疾现行前往三川开路,后面任鄙和孟贲紧跟着直击洛阳。

周赧王派出使者郊迎秦武王,准备用宾主之礼招待秦武王。据说秦武王不敢照面,却去看了周王室的九鼎。

传说中九鼎是大禹收集九州贡金铸就,上面有各州的山川人文,贡赋土地,从夏到商又到了周,九鼎一直是国之重宝。

秦武王看了一会儿,赞叹不已。忽然他指着雍州的鼎说,这不是我们秦国那地方的吗?我们得带走!

您是真不客气啊!

秦武王问看守九鼎的官吏,有没有人能举动这宝鼎呢?

官吏笑道,自从有了宝鼎,从来没有人能举动。谁又有这么大力气呢?

智商正常的人没事谁去举什么鼎啊?

秦武王问随从任鄙和孟贲,你们俩能举起来这宝鼎吗?

任鄙说,臣不能。

孟贲说,臣可以试一试,但是万一举不起来,您别见笑。

孟贲命人用青丝紧紧拴住宝鼎,将手伸入青丝,浑身用力,只听一声怒吼,宝鼎离地了!虽然只是离地不远,但是孟贲已经用尽了全身力气,甚至眼睛都流血了!

秦武王见状非常兴奋,我也试一试!

任鄙赶紧劝阻,大王您是千金之躯,怎么能从事这么危险的活动呢?

可是秦武王一时兴起,已经脱下外袍,任鄙还要劝阻,秦武王怒道,你这么劝阻我,是嫉妒吗?

任鄙不敢吭气了。

秦武王不但想举起宝鼎,还想胜过孟贲。

所以当他用全身力气举起宝鼎离地半尺的时候,还想转步,谁知全身脱力,那宝鼎掉在地上,正好把秦武王左腿压住!

千钧之鼎压在秦武王腿上,顿时血流满地,秦武王连哼都没哼就晕了过去。

左右随从赶紧七手八脚费了牛劲将秦武王从宝鼎里救了出来。

这天夜里,秦武王出血过多去世了。

这绝对属于自作自受。

但是周赧王非常吃惊,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忽然去世了?他专程来吊丧,命人准备棺木。

好勇斗狠的秦武王就这么去世了,还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秦武王的异母弟弟稷被扶立为秦王,是为昭襄王。

樗里疾为了追究秦武王莫名其妙去世的事故,孟贲被灭族。而任鄙由于再三劝告过秦武王,所以被任命为汉中太守。

紧接着,樗里疾在朝堂宣布,通三川的建议,是甘茂提的。

这明摆着是要对甘茂下手了,甘茂出奔魏国,后来就在魏国了此残生。

昭襄王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和楚国过不去。按照昭襄王的理解,虽然秦国和楚国如今成为儿女亲家,但是楚王居然派世子去齐国做人质,说明楚王和齐国感情很好啊!

他可不管亲爹哪有愿意儿子去作人质的?

那不都是被迫的吗?

昭襄王为了给楚国一个下马威,命令樗里疾为大将,率兵讨伐楚国。楚王派出大将景快迎战,可惜楚军这次又是惨败。

接二连三的惨败让楚怀王心惊胆战,昭襄王又送信给楚怀王,说我们秦国打你们呢,也不是为了别的,本来咱们关系挺好,都怪你们楚国和齐国走的太近,所以我们觉得你们楚国对我们三心二意。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那么我们就在武关会盟,到时候所有侵占楚国的土地我们秦国都会还给你们楚国,说好了一切事宜,以后再也不和你们楚国打仗了。

当然,如果你不来,我们秦国是不会退兵的。

这是要和好吗?

和好还带这么威胁人的?

楚怀王左右为难,不去吧,惹不起秦国;去吧,肯定得被欺负。

屈原说,秦国那是虎狼之国啊,在秦国和我们楚国多次交往中,他们哪次说话算数了?最好您别去,恐怕去了,就回不来了。

相国昭睢也同意屈原的看法,劝楚怀王千万别去,我们加强防守就是了。

可是靳尚提出了反对意见,秦国的实力是我们能够拒绝的吗?再说人家秦国是要和我们和好,我们难道要错过这个好机会激怒秦国吗?

有木有搞错啊,收了张仪的贿赂就永远向着秦国吗?你倒是非常忠贞。

秦国要和楚国和好?要和好有这么威逼利诱的吗?

而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自认为是秦国的女婿,也力劝楚怀王去武关会盟,人家都把我们打赢了还想和我们和好,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人去?再怎么说也是亲戚,他们还能怎么样?

楚怀王本来被秦国几次威胁,心里早有不祥预感,但是架不住靳尚和子兰撺掇,居然同意了前往武关会盟。陪同楚怀王去武关的,只有靳尚一人。

第二十七章      从人质到通缉犯

秦武王锻炼发生事故去世了,没想到昭襄王更不省油,不但一鼓作气打的楚国没有招架之力,还逼着楚怀王去武关会盟。

会盟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楚国国力一落千丈至此,可怕的是秦国居心叵测,可怕的是楚国的靳尚和公子兰还撺掇楚怀王去武关,更可怕的是,楚怀王被撺掇的不得不去武关。

这无数的可怕累计在一起,结果就是楚怀王带着靳尚屈辱的前去武关参加会盟。

武关早有秦王仪仗在此,不过那并不是秦昭襄王,而是奉命假扮最高领导的秦昭襄王的弟弟泾阳君悝。

人家替身都出动了,你以为是安了好心眼子吗?

不过楚怀王临近武关,秦国表现的非常客气,多有使者前去问候,楚怀王于是并不怀疑,继续前进。

楚怀王接到使者最新指示,秦王为了郑重其事,不敢在武关门口就和楚怀王见面,希望他先到会馆,之后再正式见面。

既然都已经来了,自然客随主便,可是楚怀王刚一进关,就听一声炮响,武关大门飞快的闭上了。

这下楚怀王心里涌起一阵不好的感觉,他赶紧问秦国的使者,这是为何?

什么意思?

关门关的这么慌张,这么急促,是害怕寡人跑了吗?

使者说,没有,您多心了,这是我们秦国的习俗。我们大王就在前面恭候,还请您快点走。

使者说完居然一溜烟的催马快跑,也不管楚怀王什么反应。

这就非常可疑了,楚怀王到了如此地步只能命令队伍全速前进,又走了二里路,前面就是会馆。远远地看见锦旗飘扬,外面有一个人穿着不凡,看起来就是那秦王了。

可是走近仔细看,楚怀王却心里忐忑,这位好像不是秦王啊!但是楚怀王自己也没见过刚上任的昭襄王,只能别扭的和这位秦王见礼,到了会馆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叙一叙废话,外面杀声震天,秦兵已经将会馆包围了!

楚怀王大惊失色问秦王,我们不是说好了来会盟吗?为什么会有被围困这样的事情发生?

泾阳君非常大方的承认了自己不是秦王,但是他说您也不必惊慌,我们领导有病不便前来,怕您担心所以让我来代替他迎接您。至于这些军队,都是保护您的。

坑爹的,果然又是秦国一贯的哄骗作风,一句实话没有啊!秦王不能来让你代替没让你假扮吧?为什么开始没让使者说明白呢?还派这么多军队,你们秦国治安是得有多差啊?

楚怀王这时候已经知道,这一次自己是掉坑里了,绝对的!他流着泪说,真是后悔没听屈原的话啊,这都是靳尚耽误了我啊!

到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世上哪儿有卖后悔药的呢?

泾阳君命令大将白起率领一万秦军士兵“护卫”楚怀王向着咸阳进发,蒙骜率领一万秦军在武关外驻守,以防不测。

这是友好会盟?

明摆着是绑架!

不过楚怀王这个送上门来的人质也说不得,只能由着泾阳君摆布,倒是靳尚,借机逃回了楚国。

到了咸阳之后,昭襄王在章台上召集文武大臣,命令楚怀王以臣子之礼拜见自己。

楚怀王这下真是气疯了,有这么欺负人的吗?他大声质问昭襄王,难道这就是秦国的待客之道?寡人不顾路途遥远来武关和您会盟,结果是连蒙带骗被带到了咸阳,现在还要用臣子之礼拜见你,你觉得合适吗?有这么欺负人的吗?

昭襄王根本没把楚怀王的指责放在心上,既然到了咸阳,你还有说话的余地?昭襄王说,之前呢多谢您把黔中之地给我们秦国,现在请您到这来也就是为了黔中之地。如果贵国能够将黔中之地给我们秦国,我们会马上放您回国的。

还是绑架!

楚怀王说你就算是要土地也不至于这样啊?

昭襄王笑道,不这样你能把土地给我们吗?

无耻啊无耻……

楚怀王说那这样吧,寡人愿意把黔中之地给秦国,我们在这里盟誓,然后你派一个将军和我到楚国去,我会兑现诺言的。

诺言?

张仪代替秦王许下的诺言够多了,从六里到六百里,秦国还能被自己玩儿过的诡计骗回去?昭襄王说必须土地交割明白,才能让你离开。

是啊,绑架都得收到赎金才能放了人质,哪儿有先放了人质的?太不专业了!

楚怀王愤怒的高声叫骂,无耻小人!要想要地,你留着我在咸阳我是不会屈服的!

这么一喊,自然更回不去了。

楚怀王就此留在了咸阳,成为了人质。

消息传回楚国,相国昭睢忧心不已,我们楚国这是怎么了?世子在齐国作人质,大王被骗到了秦国作人质,这一旦发生变故,我们楚国还能有好吗?

逃回去的靳尚提出了一个建设性意见,既然如此,国不可一日无君,世子和大王都作人质去了,那就只有大王的小儿子公子兰了。

昭睢说不行啊,世子那是大王立的,而且世子多年并无过失。如果我们立公子兰,将来大王回来了如何交代?现在只有假称大王病故,去齐国接回世子是正理。

靳尚说自己愿意将功赎罪。

将功赎罪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