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书纪元-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一首劝学诗,是前世最出名的劝学诗,没有之一。

只因为,它一举道破了读书的本质。

贵公子微微皱眉道:“这首诗,有些功利!太过功利了,缺少爱国爱民之心!”

而这与传统文人的观点,大不相同。

在传统文人眼中,读书是明白道理,明白大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读书,当是为国为民请愿,教化一方,造福一方;

读书,当是传承圣人之学,传播圣人之道于天下。

这首诗歌太过功利了,简直是赤果果的诱惑。想要票子,车子,房子,美女,好好读书,一切都会有的。读书就是最好的就业,只要读好书,一切都会有的。

刘秀却是道:“小户之家,不说进士,即便出一秀才,也要经数十年之积攒,举人更昂。举业如同行商,当初投入终究要有所回报,而这种回报,便是为田宅、金钱、车马、妻妾。天下之道,阴阳转化,无私的极致,就是自私;自私的极致,就是无私。虚伪之人,教授世人无私,无私奉献,名为天下为公,实为****的谎言;唯有圣人,才教授世人自私,学会自私,是走向无私的开始。”

“这首诗,正因为真实,讲究自私,讲究功利,才符合大道!”

说着,李清挥手写下了大名。

立刻诗作完成,只见?刚刚落笔完成,便有着一股书香弥漫,书香中文气缭绕,并没有扩散,反而是凝聚成一团灵光,灵光中升到了三尺之高,化为了一副图画,里面显示出来一位勤奋好学的寒门弟子,通过学习科举,文位不断提升,随着文位的提升,车子、房子、票子、女子、官位……一切美好之物,尽数的涌动而来。

图文并茂!

显示出了异象。

这时,一道龙气,进入了其中,熔炼到了纸张之中。

纸张立刻化为了淡淡的银色。

“这是儒士文宝!”

贵公子惊讶着。

文道有三宝,儒士文宝,大儒文宝,圣人文宝。 ,o

圣人文宝,可镇压气运;

大儒文宝,有教化之力;

儒士文宝,可开启智慧。

贵公子又是道:“这篇文章,有着教化之力,对治国治民有利;本来有着进阶大儒文宝的潜能,只可惜了,兄台只是一个童生,地位有限,书气有限,致使仅仅是顶级儒士文宝!”

圣人,高高在上,哪怕是说出废话,也是圣言;

凡人,低低在下,哪怕是说出警句,依旧是废话。

正所谓是人微言轻,刘秀仅仅是童生,连秀才都不是,导致了书写出的劝学诗,有着进阶儒道文宝的潜能,可现如今也仅仅是儒士文宝而已。

第25章不荣而实者,谓之秀

“这个诗文,赠送与你!”

刘秀忽然说道。

“这个礼物太过贵重了!”贵公子深吸了一口气,不由说道。

文宝,一向稀少,哪怕是最低级的儒士文宝,也是稀少至极。

唯有具备开始智慧之力,拥有教化之力,拥有镇压气运之力,才可化为文宝。

天地之间,文章多多,诗歌众多,可拥有开启智慧之力,拥有教化之力,拥有镇压气运之力的文章太少太少了,哪怕是圣人世家也没有多少。

他所在的家族强盛至极,可是也没有多少文宝。

而这篇文宝,有着开启智慧之力,有着教化众生之力,虽然不是大儒文宝,可也是难求至极。

“你赠我一杯茶水,送的是情谊;我赠你文章,送的也是情谊!”刘秀淡淡说道,神色平静,说不出的平淡。

“既然如此,那我便收下了!”贵公子立刻收下,再为拒绝就显得有些虚伪了。立刻一旁的美婢上前,就要收起书稿,纸张入手,却是没有拿动,只感到薄薄的纸张,好似有千斤之重。

“好重!”美婢不由惊呼道。

“蠢材!”贵公子道:“佳文以栽道,妙笔写春秋,文章社稷重,泰山难称量。文宝,称之为文宝,便是承载大道在其中。传说中,儒士之文,一字如千斤;大儒之文,一字如千钧;圣人之文,一字如泰山。”

“而这篇儒士之文,一字千斤,数一数多少字,测量一下有多重!”

“这么重?”

刘秀也是微微吃惊。

天蛇王,说得是一文千斤;而这位贵公子,却是说一字千斤。

也不知道,谁对谁错!

刘秀伸手接过纸张,却是感到轻飘飘的,没有千斤之重,只是一张纸而已。

轻飘飘的,好似无物。

“这也没有太重!”刘秀问道。

“文宝之重,只因为大道在其中;大道无形,可重如泰山,可轻如鸿毛。若是懂其中的大道,自然轻若鸿毛;若是不懂,自然是重如泰山!”贵公子说道,“文宝难求,千金不易。”

“不过,你若是赠送给我,沾染上了我的气息,那时也是轻如一般纸张!”

“不知阁下贵姓?”刘秀问道。

“韩虎!”贵公子道。

刘秀提笔,在上面写道,“赠韩虎”。

说着,将文稿赠送给了韩虎。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韩虎说道,“阁下,倒是好名字!”

刘秀道:“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闻其名可知其人,韩兄定然是文武双全之辈!”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天下四分,武事不断,我辈当折冲于千里……”韩虎说道。

不愧是贵公子,不是我等寒门书生可比。

刘秀心中赞叹道。

豪门贵族,家底丰厚,才能允文允武之路,成为国之干臣。

而他是寒门弟子,家底浅薄,勉强读书,至于习武没有本钱,先天上有着缺陷,哪怕是后来弥补,也只是淬体境而已。

“他武道,修为有多强?”刘秀问向了天蛇王。

天蛇王道:“洗髓境!”

“原来,他的资质不如白素素!”刘秀不由的想到。

白素素已经先天第三境,通窍境界;而韩虎才仅仅是先天第一境,洗髓境界。

“不能这样说!”天蛇王淡淡说道:“后天三境,先天三境,皆是重视打基础,打根基,为的是冲击鱼龙境,奠定基础。根基越是深厚,鱼龙境上走得越远,潜力越是巨大。至于修炼速度快慢,反而不太重要!”

“韩虎仅仅是十六岁,年纪较小,花费了大量时间打磨基础,反而是显得速度慢了一些!”

打基础很重要,速度反而不重要。

天蛇王又是警告道:“你现在走上了武者之路,想要成就最强武者,就要打好基础,不要追求修炼速度快,不要追求战斗力强大,而要打下最为坚固,最为结实的根基!”

“韩兄,不知端午诗会具体在何方,有什么规则?”这时,刘秀才问道了主题。

“端午诗会,分着外围诗会,内围诗会。外围诗会,主要是针对一般读书人,主要在聚集在一起,坐而论道;而围诗会,主要是针对世家子弟,正对着有功名的读书人,至少是举人共鸣,还需要请柬!”

韩虎说道。

刘秀隐约有些明白,外围诗会,主要是针对寒门弟子,针对那些童生,秀才之流。这些人需要刷名望,提升知名度,与学府官员搞好关系,从而科考获得优势;内围诗会,主要是针对一些世家子弟,一些举人以上功名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多数是功成名就,也不需要刷名望了,主要是相互结交,抱团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党派,好似宋朝时代的新党旧党,明朝的东林党。

前者,没有门槛,只要是一个读书人,就可以参与;而后者有严格的门槛,不到了一定的资格,没有资格加入。

“我还是参加外围诗会吧!”

刘秀点点头,说道。

还是参加外围诗会,现实一些。

参加外围诗会,可以更好的积累名望,刷人气。

有名望,有人气,才有中秀才,中举人的可能。

“刘兄,还是参加内围诗会为好!”韩虎说道:“外围诗会,主持诗会的,不过是英州的提学使;而主持内围诗会,则是京城的大人!我可以为你引荐,加入内围诗会!”

外围诗会,扬名立万,也不过是局限于州县;而内围诗会,扬名立万,则是传播到了京师。

不在一个档次上!

“金子在哪里,都是会散发出光芒的。贤者不忧惧,名声难以广播,只忧惧才能不足,德行不足,气量不足!”刘秀说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如今之才,仅仅是秀才之才,勉强举人,才德浅薄,尚无资格参与内部诗会!”

做人之道,贵有自知之明;

做人之道,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认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内部诗会,不仅是诗歌的切磋,更是各方面的切磋。

内部诗会,参加的皆是世家弟子,皆是底蕴深厚之辈,皆是精通琴、棋、书、画,文武双全,有着不俗的武道修为,甚至一些还修炼仙术。

而刘秀就逊色了很多,多年所学,只是为了科举,只是为了金榜题名,本质上走着应试之路,也只会写一些科举文章,古典音乐不会,下围棋不会,书法一般,绘画不会,武道刚刚涉猎,仙术不会,很多方面都是不会。

科举教育,比拼贵族教育;

应试人才,比拼素质人才。

结局是注定的。

若是刘秀,不知好歹,前去参加内部诗会,必输无疑。

第26章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一声告辞了,刘秀转身离去。

只是短暂的交锋,刘秀便是察觉出了与世家子弟的差距。

恍惚之间,刘秀不由的想到了前世的一些事情。

唐朝,走得是贵族教育之路;宋朝,走得是科举教育之路。

唐朝,培养的是素质人才;宋朝,培养的是应试人才。

在人才质量上,素质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比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更高。总体而言,唐朝的人才素质,比宋朝的人才素,质量更高。

在人才数量上,应试教育可以批量化生产,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生产,好似生产罐头一般,流水化作业,实现大工业生产;而贵族教育,精英教育,素质教育,本质上是走着个性化生产,小型化生产,手工生产的道路。

总体而言,宋朝的人才数量上,又是几倍,几十倍于唐朝。

应试教育,有很多的缺点,很多的不足,可是优点也是巨大的,能批量化生产,能形成庞大的基数,可能培养不出人才,却是能普及教育,而普及教育,就是普及繁荣。

宋朝的繁荣,就在于普及教育,导致了普及繁荣;宋朝的悲剧,也在于培养不出人才,关键时刻,尽数是窝囊废,乱世出不了英雄,没有力挽狂澜之辈。

应试教育,成本很低;而素质教育,成本很高。

应试教育,适合于治世;素质教育,适合于乱世。

在治世,不需要诸葛亮那样的天才,不需要白起那样的名将,傻子当了皇帝照样是国泰民安,蠢货当了宰相,照样是国家稳定。应试教育,哪怕是培养不出人才,也不重要。反而那些人才,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诸葛亮有着宰相之才,可在治世只能当一个县令,所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然是对社会不满,产生怨恨情绪,自然是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而应试教育,考试为主题,分数为标准。

应试教育,可能考不出人才,却能考出公平。

而在治世,公平比人才重要;只有乱世,才会是人才比公平重要。

而素质教育,是无法经过考试检验的,无法经过分数衡量的。或者是经历了考试测验,分数衡量,本质上又是沦为了另一种应试教育。而这意味着模糊性,模糊性又是容易产生各种不公平。

应试教育,无法培养人才,却能带来公平。

故而,很多人落榜之后,只会怨恨自己无能,而不会怨恨社会。

素质教育,能培养人才,却无法带来公平。

故而,很多人才被埋没之后,会怨恨社会。

应试教育,更有利于就业;而素质教育,不利于就业。

举业如行商,当初投入终究要有所回报。而应试教育,属于高投入高回报,容易赚钱,也容易赔钱;而素质教育,却是超级投入,却是中等回报,低级回报,时常赔钱。

应试教育,好似做买卖,有赚有赔;而素质教育,却是赔钱为主。

应试教育,适合于平民阶层,因为有利于就业;而素质教育,却是有利于豪门世家,因为不需要就业,多是子承父业。

…………

想着二者之间的差别,刘秀悠悠的叹息着。

豪门世族子弟,走得是贵族教育,精英教育,素质教育之路,为的是全面提升素质;而他走的是应试教育之路,应付科考,金榜题名,获取房子,车子,票子,妹子的道路,至于素质不重要。

豪门世族子弟,家底丰厚,可以允文允武,走上文武双全之路;可是他是寒门,家底浅薄,读书便是耗尽了家底,至于习武,没有钱,也不可能。

豪门世族子弟,家底丰厚,可品尝着名茶,说着茶水如何如何好;欣赏着古画,书法,说着如何如何玄妙,如何如何精彩;白天欣赏着名妓的音乐,晚上品味着名妓的身体,说着风雅;也可以玩着娈童,说着风*流多姿。

而刘秀不会品茶,不会绘画,不懂音乐,不会下棋,不懂古玩,更不懂金石,这些高雅之物,皆是不会。

一是没钱,二是没有时间,三是与科举无关。

这些豪门世家子弟,可以有大量时间学习绘画、音乐、下棋、古玩、金石等高雅之物。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压力,有着太多的路可走,可以子承父业,只要是不作死,几乎不会死。

而刘秀是寒门,科举是上升的唯一阶梯。

日后,可能他变得富贵了起来,建立了世家,也可能学习这些高雅之物,只是现在不会。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秀叹息道。

很快的,向着外围诗会的方向走去。

…………

“公子,他不过是一个土包子,怎么值得你这样重视?”

一旁的婢女不解道。

“是呀,公子他不过是一个寒门才子而已。我韩家,乃是圣人世家,高高在上,便是帝王也是礼遇之。一个小小的书生,何必这样客气!”另一个婢女也是说道。

公子是骄傲之人,一般人根本不看在眼中,懒得多说一句。

可是偏偏对这个寒门书生,却是礼遇有加。

“傲物则骨肉为陌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韩虎说道:“我等世家,能存活至极,靠得不是权势,不是强大武力,不是广大人脉,而是德行,勇敢、虔诚、守信、谦虚。德行在,世家在;德行亡,世家亡!” ,

“德行之重,重于社稷;社稷之重,不如德行重。圣人之所以为圣,不是因为强大的力量,不是高超的智慧,不是无敌的手段,而是德行。德行在,气运在。德行失,气运失。可惜了,如今的世人,只是信仰权诈之术,只是信仰力量之道,可惜,可怜,可悲!”

“而他没有世家背景,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强大的血脉,没有无敌的修为,没有显赫的权势,就是才学也只是一般般而已。可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古老的圣人之德!”

韩虎说着,心中微微忧伤。

韩家,是圣人世家,传承久远。

昔日的圣人世家,失去了圣人的德行,反倒是打着圣人的旗号,进行大盗之事。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说的便是如此吧!



第27章天道残缺,苍生补之!

韩虎想着,转身离开了。

两个婢女上前收拾着茶具,紧随而去。

大约走了三百步,只见一个庄园出现,上面写着凤凰山庄,四个大字。这个山庄,也是内部诗会,召开之地。凤凰山庄,人如其名,没有凤凰之才,不得入内。有资格进入凤凰山庄,皆是饱学之士。

刚刚迈入了山庄,韩虎便是看到了一群世家子弟,正在坐而论道。

这些世家子弟,皆是气息醇厚,文风鼎盛,身上气血凝重,武道修为高深,此刻正在谈论着一本小说。

“神龙乃是天地神兽,战力堪比仙人,神灵;而神象更是威能无双,镇压地狱。而龙象般若功,有十三层,当练到了第十层时,有着十三龙十三象之力。而这位蛮族大帝,竟然修炼到了十层境界,有着十龙十象之力,真是恐怖至极!”

一位世家子弟评价道。

“蛮族大帝强横,可是我人族大帝,也是不逊色于他。杨过仅仅是得到了剑魔部分传承,便能击杀蛮族大帝。若是剑魔独孤求败再世,挥剑斩杀蛮族大帝,好似杀鸡杀狗一般!”

“可叹!我等自诩是天才,可是比起剑魔却是逊色了很多。这位剑魔,仅仅是二十六岁,就是证道大帝,成就一代剑帝。而三十岁之后,更是激战各个大帝,再无对手,但求一百而不可得,那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无敌!”

“我等现在,皆是先天境界,未来可成就鱼龙,只是鱼龙九变,一变一玄机,想要问鼎鱼龙巅峰,难上加难;想要证道大帝,更是渺茫至极。而他仅仅是二十六岁,就是证道大帝;三十岁之后,无敌天下,求一败而不可得。”

“独孤九剑,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箭式、破掌式、破气式等,九剑一处,破尽天地万般武学!”

彼此谈论着一本流行的小说《剑魔》。

只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他们翻遍了各个古籍,依旧是没有找到。

不由的感叹着,天地之间,英雄辈出,奈何太多的英雄消逝而去,埋没在了历史河流中,正如诗中说得那样,但求一败而不得,名声寂寥无人知!

…………

而在凤凰山的另一边,又是有一个山庄,名为梧桐山庄。

梧桐山庄,召开着外围诗会,只要是读书人,便可以进入其中。

梧桐者,只要是有凤凰资质,皆可落脚在这里。

而主持这里的,多是英州的提学使,还有学府的诸多官员。只是大致的扫了几眼,李清就感受到了浓郁的学士气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读书,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考不中秀才,举人的,即便是考中了,也是冷藏的结果。

多多交流,建立关系网络,才是正道。

可能,这个关系网很是浅薄,只是点头之交,只是脸面之交,可也足够了。

诗会中,诗歌可为提学使命题之作,也可以是读书人只有发挥写作,可以是过去写作的诗稿,也可以是他人的一些诗稿,只要是注明,便可以了。正所谓是,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

若是当场作不出诗歌,也无人会说什么。

毕竟,写诗需要灵感。

写诗,水平高低不一,可能灵感来了,写出了好诗;也可能没有灵感,写出了一般的诗歌。

哪怕是顶级文人,也无法保证每一篇都是上等之作。

写出好的诗歌,是运气;写出了差的诗歌,是正常事件。

诗会,重在彼此的交流,相当于古代版的大型沙龙。

而这些诗歌,会先递交给学府一些官员审核评级,其中一些优秀的递交给提学使,再次审核。相当于是另一种形式的科考,只是没有名分奖励而已。

而诗歌评级时,按照着友优、良、中、差等,四个等级,进行划分。

当然,也不只是写诗歌,评价诗歌,还有科考方面的的一些问询,指点等等。

刘秀提笔书,写起了一首诗,诗名为《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恨读书迟。

这一首劝学诗,劝说着广大读书人珍惜时间,早睡早起好习惯,不要熬夜,导致第二天,太阳当空才起床。不要生物钟颠倒,而是要按时作息。

这一首诗,算是中性诗,没有褒贬,挑不出语言上的毛病,也挑不出内容上的毛病。

写完之后,刘秀将诗歌上交给了学府官员。

而同时上交的诗歌,大约有几百份之多。刘秀不由的微微皱起了眉头,只因为诗歌太多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咦,我刚才的哪一首劝学诗,也是名篇,为何没有转化为文宝?”

刘秀向着天蛇王,问道。

“傻秀才,天地之间名篇众多,可是能转化为文宝的名篇,却是很少!”天蛇王说道:“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是天才;第二个吧女人比作鲜花的,是人才;第三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只是蠢材!”

“你可知天地之间,文宝的起源?传说之中,人皇锻造了天地之间,第一件文宝。人皇说过,天道残缺,苍生补之。天道,孕育出万物,孕育出各个苍生,让苍生修炼,变得强大起来,为的是借助苍生之力,帮助天道进化,弥补天道不足!传说之中,苍生每多领悟一些法则,领悟一些大道,这些法则感悟,大道感悟,便是会融入了天道之中,推进着天道法则走向了完善!”

“传说中,圣人以血为墨,以万物为纸张,书写文章,若是文章中蕴含的大道,是这一方天地没有,能弥补天地不足,促进天道法则走向完善。而天道至公,有功必奖,有过比罚,有利于天地,会得到天道奖励。故而天道,会降临下大法力,淬炼文章,化为文宝!”

“你的《正气歌》一举蜕变为了圣人文宝,只因为其中蕴含着正气之道。这一条大道,是这一方天道没有了,故而得到了天道的认可,并得到了天道的奖励,一举的化为了圣人文宝!”

“若是第二个书写正气之道的文章,可能勉强是大儒文宝;而第三个书写正气之道的文章,可能是儒士文宝;第四个书写正气之道的,可能只是普通文章。想要演化为文宝,首创很重要!”

刘秀点点头,有些明白了。

不是文章写得好,就能演化为了文宝。

文章中承载的大道,引动天地意志关注,恰好能弥补天道的不足,才能化为了文宝。

而首创很重要,第一个能吃着肉,第二个可能喝一点汤水,第三个,就残羹剩菜也吃不到了。

这一篇劝学诗,写的很好,奈何这一篇题材上,早已经被写烂了,自然也难以在转化为了文宝。

“文以载道,文章所写,其中承载大道,能弥补天道不足,方可转化文宝。只是随着一篇一篇圣文的书写,能洞察的天道破绽越来越少,能弥补天道不足的圣文,也是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圣人文宝越来越少!”

刘秀说道。

天蛇王道:“正是这个道理!”

忽然之间,一个学府官员走来,说道:“谁是刘秀!” △≧△≧

“学生,正是刘秀!”刘秀上前道。

“不错,一代英才。”学府官员道:“你的诗文不错,被提学使大人评为了优,大人要召见你!”

“多谢!”

刘秀感激的说道。

在学府官员的带领下,学府官员领着刘秀,向着提学使大人走去。

四周的各个书生,立刻露出了羡慕之色。

至于嫉妒,倒是没有多少,只因为天地之间,英才辈出,若是一个个都去嫉妒,早就憋屈死了。

第28章英州双骄

提学使,掌控着英州的文教。

“不错,不错,英雄出少年!”提学使问道,“你来自何县城?”

“东莱县!”

“不错,人杰地灵!“提学使说道。

接着,又是鼓励了刘秀一番,主要是要好好读书,为国家尽忠,孝敬父母等等。

大约是交谈了一分钟时间,刘秀才离去。

接着,提学使又是召见了其他书生,一一鼓励。

一个个书生皆是感激涕零。

而这些,皆是诗词评价为优等。唯有进入了优等,才有资格,得到提学使,亲自召见,鼓励一番。

刘秀退后一方,靠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得想到了,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天地之事,万般纠葛,不过是买卖二字。

他的劝学诗,以优等的资格,进入了学府官员的眼中,算是留下了一丝印象,只要考场上不是发挥太差,还是能考上秀才的。

端午节,正是夏天炎热的时刻,哪怕是在凤凰山上,山林密集,可依旧是炎热无比。只是片刻之间,刘秀就是感到了吃不消,身子一动,走到了树荫之下,扇子扇子,开始纳凉了起来。

就在此时,一位读书人身穿着白色入儒袍走了进来,丰神如玉,猿背蜂腰,透着一股英武之气,雄赳赳,气昂昂,踏步而来,虎虎生风。

“这是英州第一公子,李贤!”

“这位李公子,出身在世族李家,三岁可言,五岁识字,七岁可赋诗,十岁可写文,十一为秀才,十四岁为举人,县试、郡试、州试,皆是三榜案首是我英州少有的俊杰;又是自幼习练武道,武学高深;更是写得一首上好的书法,笔走龙蛇,有着大家之风!”

众多读书人,看着李贤,眼神中满是憧憬之色,天才总是受人敬重的。

李贤淡淡的看着众人,丰神俊朗,有着说不出的气韵。

一些心智不坚定的读书人,只是看了一眼,便觉得怯意横生,不自觉的低下了头,心神沮丧,只感到远远不如。

“望气术!”

刘秀屏气凝神,驱除了心中的各种杂念,心灵纯净,好似琉璃一般,向着李贤看去。

望气术,是天蛇王教授刘秀的法术之一。

说是法术,其实也不是法术。

天地万物,皆是有气运,只是气运隐而不显,凡夫俗子,肉眼凡胎,根本看不到气运变化。而望气术

只见李贤,身上一道明光闪动,文气浓郁似火焰,武气滚滚如流光,气运之旺盛,未来可为知州,为一方大员,入朝可为一方重臣,若是入伍,可为一方大将纵横驰骋。可谓是出将入相,才华出众。

“好浓郁的气运!”

刘秀惊叹道。

“英州第一公子,才华出众,文武双全,他这一出现天地之间,谁与争锋?”

不愧是渭城的第一公子,这样的气场,十分霸道,直如高屋建瓴,不容拒绝和反对。”

接着,又是一位面如冠玉,身材挺拔的少年郎君,脸上一股慵懒的表情,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显然是玩世不恭之辈。坐在了李贤的身旁,睡眼惺忪,懵懵懂懂,好似瞌睡了一般,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闭上了眼睛,修养了起来。

刘秀又是催动望气术望去,只见一道浓郁的文气升起,文气中有股骄傲不逊之感,有股潇洒出众之感。又是有一股武气涌动着,带着出尘,飘飘若仙之感,好似仙人一般。

“此人文气自由洒脱,不适合入朝为官,反倒是可为一代文坛大师!”

刘秀又是心中评论道。

望气之术,望到的是一个人身上的气运变化。

而从气运变化上,能推演出性格特点,才华,未来命运等等。

不过局限性,也很大。

一些修士,可隐藏自身气运,造成一些假象。

“英州双骄,李贤好似太阳,明亮璀璨,照样天地,逼迫世人,敬畏不已;赵雍好似明月,潇洒出众,飘飘若仙,好似谪仙人!李贤,才华出众,文武双全;而赵雍则是博学多才,放荡不羁!李贤性格严谨,为人庄重沉稳;而赵雍,为人跳脱,风*流倜傥!”

“英州双骄,日月当空!”

一个个赞美的声音响起。

刘秀不由的赞叹道:“果然是风采出众,各有风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