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夙夜宫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姐!”
看到梁若一如既往地朝自己冲了过来,一把扑进了自己的怀里,徐莹只得把到了嘴边的质问又吞了回去,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把人全都调开了,又有凌亚这个超级高手帮忙望风。她实在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回山三次,呆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月,如今过去了这么几年,梁若居然还是一如当年那般天真烂漫。
虽说看似长大了,但实在还是个孩子!
在心中感慨了声,她便把梁若推开了些许,端详着那张清秀可人的面孔,她骤然一板脸道:“师傅下山时难道没吩咐过你么,不可和皇亲国戚搭上关系,你怎么不听?”
梁若先是一阵愕然,见徐莹目光冷冽,她不由满脸委屈:“师傅根本没说过,他只说我的医术已经可以出师了,让我随便找个地方历练。他还说京城乃是人才汇集之地,说我可以过来磨练磨练。还说什么医术够了,世情不够,乱七八糟教训了我一大通!”
这下轮到徐莹愣在了当场,她绝对没有想到,一直以来对她地所作所为最最反对的师傅,居然会对梁若说出这样一席话。如今想来,她已经有四年没有回去见过教导自己的恩师。倘若没有师傅地扶持,她何以在这深宫之中活下来,又何以遇到太皇太后?
“师姐,师姐!”梁若想到刚刚掌事太监所说的徐大人,忽然心中一动,“难道他们说地徐大人就是你?师姐,你真是太厉害了!”
徐莹满心酸楚被这些话消解了大半,一时哭笑不得。望着那张犹带稚气地脸,想到如今里头剩下的那桩疑难,她终于下定了决心…………事到如今,也由不得她有什么犹豫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倘若错过机会,她地所有盘算便要全部落空!
“若若,师姐问你,倘若我要你帮一个大忙,你愿不愿意?”
话音刚落,梁若便毫不犹豫地一挺胸道:“师姐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什么帮不帮的!我下山的时候师傅就说过,师姐如果找我帮忙,那我就尽全力帮就是,什么都不用多想!”
徐莹闻言又是一怔,最后强装欣慰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塞满了乱七八糟的情绪。她只听到梁若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多年山居生涯的趣事乐事,听着她说起师傅这些年的近况,一颗心却早就飞远了。
那位曾经如慈父如长兄一般教导她医术为人的师傅,究竟想的是什么?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三章 画里玄虚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三章 画里玄虚 得到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萧馥在舒了一口气的同时,不免还是有些憋闷。毕竟,当初崔夙是将人托给了她照看,她却不得不把人放进了宫,偏偏至今还不知道里头的状况如何。崔夙带出来的消息固然是说万事顺遂,可是,如今这状况能叫顺遂,大街小巷的流言蜚语都有无数版本了!
这太皇太后究竟都在想什么!往日聪明的她实在猜不透其中的名堂,一时气急,劈手便将手中那卷画扔在了地上。当她气急败坏想要再踩上两脚的时候,忽然醒悟了过来,这才弯腰将其捡起搁在了旁边的几案上。
自打对崔夙说了大话,她几乎每日都把画拿出来看个好几回,恨不得学人家说书的那样把画浸在水里放在火中,可愣是没敢这么做。反反复复确认肯定没有夹层,烟熏之类的保守办法不知道试过多少回,但就是半点线索都没有。
崔夙是没有责怪过她,可她自个的脸面却是要紧的,怎能说出去的话不算话?
镇定了一下心神,她再一次展开那幅画,又细细地看了一遍上头所有的桃花。这是一幅仿制的名家桃花图,笔法几乎和昔日那位号称花圣的名家并无二致,只是在衔接上略微有些差距。看着看着,她忽然想起了几乎早就淡出了记忆的一句话,而那句话正是儿时父亲常常念叨的。
“这桃树若是不结果,桃花开得再艳也没用!”
起身走了两步。萧馥便觉得心头那块大石头愈发沉重。这么多天好容易就只有这么一丁点线索,若是不去查证一下,她实在是难以安心。横竖那宅院也是在京城之中,花些力气应该就能有结果,最多不过白忙活一趟!
想到这里,她立刻将画重新放好,急匆匆地打开了房门。这房门一打开,她几乎和外头的那个人撞了个满怀,两相一对视。她不禁愣了一愣。
“素缳!”
“萧姐姐!”
两人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一直都有些惺惺相惜,此时同时一愣之后不觉都笑了起来。萧馥便先把人迎了进来坐下。这才问道:“你一个大忙人,怎么今天有空到我这里来了?”
“忙什么。我如今连太皇太后也见不着!”虽然平素不是喜欢抱怨地人。但素缳还是禁不住埋怨开了,“太皇太后自从病好了之后。怪事就愈发多了,慈寿宫听说如今是鸡飞狗跳的,也只有徐大人能够天天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就连长公主都似乎不受待见,何况是我!”
萧馥本来就觉着事情不对劲,此时此刻更是心头疑惑。见四周没有外人,她遂低声问道:“你一直都在太皇太后身边伺候,难道也像民间那些没见识地人那样认为太皇太后是假病?”
“这……”
素缳一下子犹豫了,过了老半天,她方才很不确定地说:“我当初服侍过太皇太后好多回,那种样子应该不是装出来的,可是,太皇太后的异态又怎么解释?”
“必定是有人设计!”萧馥霍地站了起来,心中有了七八成的计较。见素缳仍然面露踌躇,她便一把将人拉了起来,没好气地瞪了一眼,“你可是堂堂铁卫之首,要是连你也没了分寸,别人怎么办?好了,先不说这个,我这里有一件要紧事须得你帮忙,你且听我说!”
夜晚的京城一片安静,除了巡街卫士地脚步声之外,就只有那象征着时刻的更鼓声。虽说自忖不会惊动那些卫士,但素缳还是先去了一趟侍卫亲军司,向刘成说明情由讨了一道手令,这才带着两个铁卫一身轻装前往萧馥提到的那座宅子。
宅院早就荒废了,她进去的时候只惊起了几只宿鸟。昔日雕梁画栋,如今不过是残垣断壁,只有那棵树依旧孤零零地站在院子中央,显得格外萧条。“确定是这里?”
“回禀大人,不会有错。据报,这里荒废已经有好些年了,自打当初那家人搬走后就一直空关着,听说闹过鬼,所以没人敢住,就连乞丐都避着走!”
虽说当铁卫的全都不避鬼神,但是三更半夜造访一间远近闻名的鬼屋,两个男人还是有些心惊胆战,见素缳二话不说就上树查看,两人不觉露出了惊异的眼神,随即掩在了一边望风。
大约是素缳上树闹出了动静,不多时,不远处已经是倾颓不堪的屋子忽然冒出了一团绿火,紧接着,一个白影便裹挟着那绿火跳了出来,那情形端的是诡异绝伦。躲在树后废墟中地两个铁卫对视一眼,强自打精神按兵不动,心中却已经是连连打鼓。
素缳早就看到了那团白影,却没有多少害怕。早在当初遭人虐待向老天申诉却求告无门的时候,她就把对神佛的敬畏全都丢到了九霄云外,更不用说如今这明显就像是装神弄鬼地玩意。看到白影绿火越来越近,她忽然点燃了手中的火折子,将其和飞镖裹在一起掷了出去。
那飞镖一射中白影就立刻熊熊燃烧了起来,不一会儿,地上就留下了一地灰烬,哪里还看得出半点阴森可怖。此时此刻,底下两个铁卫方才如梦初醒,听得上头素缳地命令,他们立刻双双扑进了那废墟之中。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四章 以讹传讹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四章 以讹传讹 听到废墟中传来阵阵叱喝,不一会儿又归于平静,素缳不禁露出了笑容。由于她没有很多时间随田菁习练,因此这武艺上头不过得了一半真传,比不上几个一直以来便重在拼杀的铁卫。今天晚上,她就特地挑选了两个身手绝佳的,这回果然派上了用场。
她在原地等待了片刻,就只见两个人揪着一个蓬头垢面的老汉奔了出来。其中一人放下了手,这才恨恨地禀报说:“大人,这就是那个作祟的家伙。属下在里面还发现了不少装神弄鬼的东西。这所谓的鬼宅,必定也是他搞的鬼!”
那蓬头垢面的老汉原本还只是默不作声,听到这称呼,眼睛中顿时冒出了寒光,几乎跳了起来。素缳见情形有异,喝令两人制住了他,这才重新在大树底下转了一圈。见实在看不出名堂,她忽然心中一动,回转之后故意自言自语了起来。
“我回去告诉萧姐姐,她家里当年留的东西不在这里,也好让她死了这条心。”
话音刚落,老汉忽然又狂躁了起来,两个铁卫怎么也按他不住。但他却只是在那里扭动着身体,旁的一句话都没有。素缳先是一阵奇怪,待到看清那张嘴中赫然只有半截舌头时,脑际忽然一震,立刻改变了主意。
听素缳说并无收获,萧馥原本有些失望,等到听说带了一个哑巴回来,她便有些诧异了。待到见得人,她只觉依稀有些面熟,最后,还是对方脸上的那颗痣让她想起了一段往事。不禁脱口而出道:“你是锦叔?”
晚间。宣政殿中地崔夙就拿到了一本泛黄的簿子。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她只觉得心中直冒凉气,末了竟忍不住站了起来,脸上说不出是什么样的表情。
这不过是十年二十年前地旧帐,但记载得已经相当惊人………下至寻常队正。上至千户指挥使乃至都统,都曾经和萧家有过银钱上的往来。少则五六千两,多则十万两,更有甚者即使离任还在运用自己地影响力往北疆安插各种人。
如果照着簿子上的记载,那些如今声名赫赫的老将,竟是有不少该上断头台的。该死,实在是该死!”
崔夙低声骂了两句,却知道如今就算是手持证据也于事无补,毕竟。萧家剩下的人已经只有萧馥一个了,若是真正追究起来,倒是她地处境更尴尬些。好在上头不止这些帐目。还有一些不肯接受贿赂的将领名字,如此一来。她至少还知道。有哪些人可用。
“这一次你和萧馥都立了大功!”
素缳一直默默侍立在侧,冷不丁听见这一声。她慌忙欠身谦逊,却不料还未低下身去就被崔夙扶了起来,这下子方才真正诧异了。
“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别说外头事情多,就是宫里也多有劳动你的地方。菁姨不在,我能信得过的人不多,刘宇轩毕竟是男子,再说目标太大,很多事情上不便出面。”虽说心下怀疑已深,但崔夙还是字斟句酌地选择着说辞,最后还是决定直截了当,“总而言之,你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牢牢盯住慈寿宫的举动!”
“啊!”
尽管素缳自己也对最近的局势有些迷惑不解,但从崔夙口中听到这样的话,她还是禁不住打了个寒颤。然而,还没等她开口相询,下一波的冲击就接踵而来“太皇太后于我有抚养之恩,教导之义,不论是出了什么事,我都不会违逆她地意思。但如今的情形不一样,你所看到的前头那些事不过是表面,无论是责备抑或其它,我都不会有怨言,但是,慈寿宫最近地情形有些反常,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素缳本就是聪明绝顶地人,联想到太皇太后屡次提起崔夙时地反应,她旋即恍然大悟。可若是这样,崔夙为何要她盯住慈寿宫,难不成还能有人左右太皇太后的心意不成?她地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冷漠的声音,随即而来的那种可能性顿时让她不寒而栗。
“奴婢遵命!”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躬身应诺,心中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潜入慈寿宫探个分明。不管怎么说,太皇太后都不应该不见她才对。
见素缳答应得爽快,崔夙却有些犹豫了。虽说那件事情不能对人言,只是,素缳掌管铁卫,万一要是真的让她得知了太皇太后的状况,那么,事情势必……等等,按照太皇太后之前的计划,是要趁着这十天的时间把钉子连根拔起,倘若有人在此之前传扬出什么不利的消息,那么,岂不是很可能招致天大的麻烦?她正寻思着该如何不露痕迹地点明这件事,外头忽然响起了一阵叩门声,紧接着便是沈贵急急忙忙的叫唤:“长公主,长公主,奴才有急事奏报!”
素缳看了一眼崔夙的脸色,遂上前去打开了门。大约是门开得急了一些,沈贵脚下一个踉跄,险些在跨过门槛的时候栽倒。他却浑然没顾上这些,三两下冲进来,四下瞅见没有外人,便上气不接下气地嚷嚷道:“长公主,奴才刚刚送东西到慈寿宫,出来的时候经过寿康宫,无意中听到两个小太监在那里说嘴,说什么太皇太后早就已经驾崩了,只是密不发丧!”
崔夙只感到脑际轰然巨响,然后便是一阵头晕目眩。此时此刻,无论用什么都无法形容她的心情………究竟是一种隐秘被人道破的慌张,还是哀伤绝望乃至于愤怒…………她只知道,自己这几天深深埋在心里最深处的秘密,居然被人随手揭了开来!
“长公主,让奴婢去把那些嚼舌头的人立刻抓起来处死!”素缳满心愤怒地上前请缨,见崔夙神情有异,顿时愣了一愣。隐隐约约地,一股极度不好的预感渐渐浮了上来,这不由得让她满心惶然。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五章 影踪再现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五章 影踪再现 太皇太后病愈的这些日子,在朝政上的处置可以说是雷厉风行,大异于往日崔夙力求稳健的措置方式。群臣在噤若寒蝉的同时,更知道以后的日子难过,一时间不禁连连叫苦。然而,在明面上的俯首帖耳背后,却有一股暗流渐渐涌动了起来。
“其实,太皇太后已经去了!”
“你可别胡说八道,长公主监国那会,何尝这么杀过人?听说冯万深和蔡准出了京城没多久,就被追上来的旨意处死了!”
“咳,那是长公主在借太皇太后的余威呢!都已经病那么久了,哪有说好就好的?”
议论虽然不多,但久而久之,传播的范围便比原先扩大了几分,但多半是一些低品官员,而高官即使是听见这些,也会当作没听见。谁也不会拿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似锦前程开玩笑,谁不知道,别说这京城,就是天下,也其实都是握在一股力量手中。
谣言起于宫闱,传言得最厉害的也是宫闱,而作为慈寿宫总管的张年,听到这些话的最初并不是什么愤怒,而是深深的心悸。他已经是快六十的人了,太皇太后在很多事情上避开他,他知道那都是存着保全的意思,但他更知道,在这个深宫之中,除非是死或者离开,否则根本是避不开的。无奈崔夙因为之前的事情而冷淡了他,他竟连一个可说话的人都没有。
“张公公好悠闲啊!”
听得背后这个声音。张年只觉得浑身发冷,却不敢起身或是回头。而是在那里叹了一口气:“您这又是何苦,长公主如今的声威,天下无人可以并肩,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纵使有天大地尊荣又怎样,她肯叫我一声爹么?”张年顿时无语。他很想问一句:“当日你把孩子扔给民家,就没有想过这件事?”但最后还是硬生生克制住了。和这样的人讲道理不过是对牛弹琴,他没必要浪费这个口舌。他只得沉默地坐在那里,等待来人说出他地来意。
“老太婆真的死了?”
这是张年早就料到的问题,但是,他却真的没法回答。外头乱七八糟的流言他也听说过,按理说他这个慈寿宫总管应当是最好地见证者,但问题是,这几天他压根就没有见过太皇太后。自然道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在犹豫老半天之后,他终于直截了当地道:“我真的不知道。”
这个答案似乎让来人很惊奇。他一个旋身出现在张年面前,身上赫然是一身侍卫的打扮。只是帽子压得很低。只能看到一双闪着精光的眸子。他定睛看了张年片刻,忽然笑道:“你这话虽说是真的。但是怎能让我满意?”
“但我确实什么都不知道!”
来人终于冷哼了一声:“好一个老太婆,果然会耍花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管你是死是活,终究是活不了多久了。若不是你们当年的阻挠,琬儿就不会死,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会分离。如今你想把这江山让夙儿一个人去挑,那好,我就让这整个江山陪葬!”
“你疯了!”张年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他倏地站了起来,厉声质问道,“你知不知道长公主从无到有学习这些有多么辛苦,你知不知道这些年她一个人是怎么过来的?天下怎么有你这样的父亲!”
那人随手将张年拨开,任其跌倒在地,旋即冷冷笑道:“我从来就没有说过自己是一个好父亲!那些是老太婆强加给她的,她为什么要学这些没用地东西,为什么要为江山百姓殚精竭虑,为什么不能像平常的女孩子那样生活?我已经为她救回了她的侍女,至于以后,我会把她带回碧山庐,让她和我一起去陪她娘!夙儿是好孩子,她一定会愿意地!”
眼看对方的表情又冷酷变成了深情,最后甚至露出了一丝痴狂,张年已经完完全全无话可说。直到那人地身影彻底消失,他方才瘫软了下来。直到现在,他还是不明白,对方为什么非要露出影踪,而且要留下他这么一个活口,难道那人真地把一切都当作了一场游戏?
黄昏,崔夙得报张年求见,立刻一口回绝。然而,不一会儿,原先那个小太监便再次回报,说是张年态度坚决,若是不见到她便跪在宣政殿门口不走了。火冒三丈的她本打算喝令随他去,但话到嘴边,最后还是变成了另一个意思。
“带他进来!”
等到张年进来,崔夙打量了他片刻,心中不禁生出了几许怜悯。不过是一年地工夫,张年就似乎老了很多,根本看不出往日的精练,仿佛完全是一个糟老头。想到往日在慈寿宫时张年对自己的照应,当初宫变时的那点子芥蒂渐渐淡了。
“你急着见我,究竟为了什么事?”
张年踌躇了半晌,最后终于横下一条心道:“长公主,奴才当初那一次隐瞒,其实是有缘故的。失踪那几天,挟持奴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正是长公主的亲生父亲!”
原本漫步经心看着书的崔夙猛地抬起了头,几乎说不清心中是什么情绪。哪怕是上一次沈贵奏报有人散布太皇太后已死的流言,她也没有这么惊诧过。原来,张年一直以来瞒着她的竟是这样的事!父亲……为什么她的父亲要扮演的,就一直是这么一个阴魂不散的角色?“奴才今天在西边的废园那里,再次见到了那个人。”张年谨慎地选取着语言,一字一句地道,“他似乎有些癫狂的意思,决意要一意孤行到底,还说……还说这江山如何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崔夙的记忆恍惚间又飞到了和刘宇轩一起拜访凌亚的那次,在路上遇到那个神秘人的情景。一首江城子,数不尽的凄凉数不尽的愁绪,兴许,那个男人原本为的就不是什么权力荣华,而只是为了一泻心头怒火?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六章 新官难当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六章 新官难当 兵部堂官是什么滋味?
不同于其他各部尚书,兵部这个衙门的水向来太深,因此能够做到堂官的,多半曾经在前方打过仗带过兵,否则,纵使当着这个尚书,也往往是没权的闲人。刚刚被处死的冯万深就是如此,平日没事的时候牢骚满腹,但要是论实事,他坐在兵部尚书这个位子上一桩一件都没有做过。
所以,当劳明诺听说自己被委任为兵部侍郎的时候,第一件事不是为升官高兴,而是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十分怀疑自己是在发烧。待到确认这道旨意没有任何问题,上头盖的大印货真价实就是玉玺和左右相的印章时,他方才醒悟到,从此之后,他勉强也算是堂官的一员了。
可这任命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他老婆怀孕的时候来,这都叫什么事!
他的妻子林贞是前任左相林华的女儿,脾气很有几分暴躁,但劳明诺自己向来有点怕老婆,因此夫妻两人相处得倒好。为官这么多年,劳明诺愣是没有一个侍妾,别说在军中少之又少,就是放眼朝中,没有纳妾的也同样凤毛麟角。
“男子汉大丈夫,当官怕什么,又不是流配岭南!”林贞听到丈夫坐在床前唠唠叨叨,一时几乎忘了自己如今大腹便便行动不便,一下子坐起来揪住了他的耳朵,“我爹如今告老还乡种地去了,我们娘儿俩的前程就得靠你!你现在还是个署理兵部侍郎,还不是个正式的,什么时候给我挣个顶尖的诰命回来再说!”
“这还差不多!”
林贞轻轻舒了一口气,这才放松了手,重新往后靠在了枕头上。还用手轻轻摩挲着自己的小腹:“你呀,别去相信外头那些有地没的传言。我是女人,这些事情我比你看得准。太皇太后变不了心,你只要把该办地事情办了,谁也奈何不了你。对了,当初南大营那场乱事,清理掉的人不在少数,如今顶替你的那个人,似乎是原来的厢指挥使。叫做荣庆之的?”
劳明诺自从宫变时被召回京之后,就再也没有管过军中地事,此时听妻子问起这个。不免有些疑惑,但思量片刻还是点了点头。他知道妻子自小便在岳父身边耳濡目染。对于这些乱七八糟的倾轧之事远远比自己熟悉。索性坐正了身体,摆出了一幅恭聆教谕的架势。
“那原先那个叫做云富扬的副统领呢?”
对于当初南大营的变故。因为知情者无不讳莫如深,再加上总共就没有几人知晓,因此究竟发生了什么一直是个秘密。劳明诺虽然曾经是南大营统领,也同样不是很清楚,当下只得一摊手道:“我只知道他被调入了侍卫亲军司,算是平调了半级。但如今那位老刘大人一人独握大权,他大约也只是个挂职的主。”
“这就是了!”林贞轻轻拉起了丈夫的手,一字一句地吩咐道,“兵部两位侍郎先头都告了老,尚书之职又空着,足可见是用人之际。你把事情理顺之后,别忘了去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要知道,如今最最要紧的,可就是一个兵字!只要这一切做好了,我的诰命,还有你儿子将来地前程就全都到手了。要说荫补,尚书可是比区区侍郎或是统领高得多!”
带着妻子的这种关照,入主兵部的劳明诺一扫往日地敷衍和懒散,头一日便是雷厉风行。然而就在他把流言蜚语丢在脑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封来自北疆地紧急公文却到了他地手上。拿着这烫手的山芋,他不禁犯了难…………是该直接送往慈寿宫,还是送去宣政殿?
按理这样地公文应该兵部先拆开来验看,然后送交宰相再往上送,无奈如今宰相和几个重臣全都住在宫里的明水堂,政令的下达固然是顺利了,但奏疏往上送就麻烦了不少。踌躇片刻,他终于还是打开来一目十行地扫了一遍,而里头的内容让他大惊失色。
北疆居然打起来了!
虽然上头的内容轻描淡写,但死伤八百余人这种数目总是没法作假的,最后的落款赫然是北疆行军总管方明达的名字………可谁都知道,这位新官在北疆根本说不上话,一边有镇北军副都统秦穆,另一边则是刚刚从京城前去劳军的李明泽和田菁,从这一点来说,那枚印章根本代表不了任何问题。
怎么办?
劳明诺几乎是在最短时间做出了决断,直接从月华门到宣政殿求见。得知劳明诺来见的消息,崔夙着实感到一愣。现如今白天什么事情都往慈寿宫报,除了少数她这边的心腹官员,已经很少有人还知道往这里奏事了。
张年呈报的事情在让她心烦意乱的同时,也让她对慈寿宫如今的状况起了怀疑…………空穴来风必有因,既然有人散布太皇太后已经死了的消息,那么必然就有出处。既然她的那个“父亲”会向张年求证此事真伪,那么便大可断定事情不是他所为。这样算下来,消息很有可能便是从慈寿宫传出去的…………唯一两个知道整件事情经过的人,就只有徐莹和傅海!
她竭力把满心的焦虑都压下去,以一片淡定的情绪接见了劳明诺。然而,这些伪装都在她看到手中的奏报时变得徒劳。一时间,她只感到一半身子是热的,另一半身子是冷的,竟是什么感觉都有。
为什么这样的大事,田菁居然没有密报!为什么这样的大事,李明泽同样没有任何消息!北疆若是有乱,就是京城这边能够将所有可疑人连根拔起,那又怎样?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七章 人心已乱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十七章 人心已乱 拿着十几份已经写好名字盖好了印鉴的公文,劳明诺回到了兵部衙门,他几乎是以飞一般的速度在上头签好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交给了下面的书吏,命令全都发出去。至于长公主从哪里得知这些人忠诚可靠,他就顾不上那么多了。这些人大多都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中级军官,派驻到京城附近各屯兵大营,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然而,同上次一样,北疆已经正式开战的消息只用了一上午就在整个京城范围内散布了开来,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各大米铺高高挂起的免战牌…………朝廷往日就算和籴也不会选取京城这样的耗粮重地,这是谁都知道的。可如今打仗的消息刚刚传出来,米铺就没米了,这不得不让很多人恐慌不已。
人们可以没有新衣服穿,可以没有好房子住,但是,缺粮却是所有人心中最最恐慌的事…………这其中还有经历过文宗朝的老人,还牢记着当年因为灾荒,整个京城饿死了十分之一的百姓的恐怖场景。所以,几乎是同一时间,各式各样的流言蜚语便飞快地散布了开来。
有说关中饥荒的,有说河南闹蝗灾的,有说黄河发大水的……总而言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敢说的,就连茶馆酒肆中也有些大胆的说书人说起了昔日黄河泛滥十室九空的故事。等到朝廷大臣醒悟过来的时候,流言竟是难以压制下去。
这种民心恐慌地时候。就算官府用平价卖米,只怕被煽动起来的百姓还会往家里藏米备荒,更会有不法商贩买回去囤积。焦头烂额的她正感到心急火燎地时候,忽地又传来了一个消息…………慈寿宫小佛堂起火!
等她赶到的时候,火势已经被奋起灭火地宫人和太监扑灭。除了小佛堂烧成了灰烬之外,并没有殃及到慈寿宫主殿。饶是如此,她依旧被吓了一大跳,心中更是忧心忡忡。这一次,她破天荒地没有理会太皇太后先前的关照,直接闯入了暖阁。
“这都是怎么回事!”
徐莹仿佛料到了崔夙的举动,晒然一笑便反问道:“难道长公主认为这都是我放任的么?”
“我是问你,太皇太后已经过世的消息是不是你放出去地!”
“是!”
怒不可遏的崔夙恨不得给徐莹当头一巴掌,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她早就该知道的。这个女人太危险太不可捉摸,不是能够轻易控制的人,她自忖能够看透大多数人。但是偏偏看不透她。即使是此时此刻,她依旧没法明白。徐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长公主是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