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夙夜宫声-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烦。我算了一下,如果买包月,高v包五个月36×0。67=24。12,相当于每月只要五块钱,只要追两三本书,这就是很合算的。如果看主站的书,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起点币六七折

第二十五章 调兵遣将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二十五章 调兵遣将 灵山脚下正好有一块居高向阳之地,此番龙骧军武威营五百禁军就驻扎在这里。虽说不是什么规模浩大的军队,但是营盘看上去颇有章法,帐篷更是整整齐齐。营门之外有人站岗值哨的军士,驻地之内同样也有人来回巡逻,中间偶尔夹杂着几声骏马的嘶鸣和军士的喧闹嚷嚷,气氛肃重中亦呈现几分轻松。

然而,只有指挥使李卫东和几个军官才知道如今的情势有多复杂。落石阻塞山中小道的消息很早就已经由斥侯探明了,而李卫东原本想立刻派人清理,但一想到行前得到的太后旨意,一时不敢轻举妄动。而派至京城送信的军士毫无音信,斥候从京城方向打探来的消息是十二个城门全部封闭,这更是让几个军官一筹莫展。

派人上山清理,那么所有军士肯定都会察觉到局势有变,对于军心肯定会有影响;而若是遵照太后原先的旨意按兵不动,则很有可能会让事态的发展更加糟糕——谁也不能确保,京城中就一定能够弹压下来,毕竟,他们这里大多数人的家眷都留在京城之中,若是内中有意外,那么,转眼便会人心不稳。

“大家的意见如何?”

李卫东的这句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要说出一个建议很容易,但是,要做出抉择却难。他们这里没有千军万马,有的只是区区五百人,无论是对于京城的过万禁军还是对于南北大营的几万精锐,他们都显得太微不足道。即便是能够以一敌十,也实在是杯水车薪,很难起到大的作用。

“既然派回京报信的人没有音讯,城门又是紧闭,只怕是京城有变,我们不若静观其变为好。”

说话的是副指挥使胡康,他看了看沉默的其他人,轻轻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大家都在担心京城中的状况,但是,不管状况如何,想必都不会有人愚蠢到动我们的家眷。我们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将领,不过都是微末小官,即便是李大人,官也不过七品,没有人会和我们过不去。只要能够耐住性子,至少可以……”

他话还没说完,外面便突然传来了一个亲兵的声音:“报,灵山上又有两人下来了!”

一句话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从山上下来了,头一次是两个侍卫,而李卫东在见了他们之后,当即宣布了太后口谕,随后将两人软禁了起来。这是众人商议下来的结果,毕竟,那时既然山上饮水和食物都还充足,崔夙的安危也不用担忧,他们还是按照太后先前的安排行事更好。

李卫东沉吟片刻,便开口吩咐道:“你进来详说事情经过!”

那亲兵掀开帘帐入内,向几个军官行过军礼后,便沉声报道:“山上下来的是一男一女,衣服都已经被山石刮破了,面目也有些脏污难以分辨,应该是从乱石中间找路攀爬下来的,如今已经被巡山军士拦住。卑职发现那男子似乎是郡主府侍卫长刘宇轩刘大人,所以不敢造次,特来回禀!”

刘宇轩!

李卫东面色一变,见其他几人都是同样表情,哪里会不知道大家在考量什么。众所周知,刘家父子深得太后信任,在谣传中,刘宇轩之所以出任郡主府侍卫长,似乎除了太后赏识还有另外的缘故。那么,此时此刻刘宇轩和一个女子一同下来,那女子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该如何面对这位主儿?

李卫东终于做出了决定,环视众人一眼,然后点点头道:“不管怎么说,大家出去看一看状况,若真的是……”

他含含糊糊隐去了几个字,而其他人亦心知肚明,点点头便先后走了出去。落在最后的一个都头回头看了看报信的亲兵,赞赏地颔首道:“办的不错!”

这一句夸赞让那亲兵喜出望外,在营帐中站了好一会方才醒悟过来,慌忙追在后头跟了上去。在他想来,大约是刘宇轩带了个郡主身边的郡主下来通报消息,所以这些军官才会如此紧张。

李卫东等人自然不会肤浅到如这亲兵这般想法,他们此时已经确认了来人的身分,所以都是烦恼十分。崔夙的脾气他们不太清楚,但是,看这位主儿满身狼狈,谁都知道此事无法轻易了结——别看太后的口谕对付那两个侍卫有效,但面对这一位,被扣上一个临危不救的罪名只怕还是轻的。

崔夙和刘宇轩下来的时候特意带了一包衣物,但是在下山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最后只能保证两个人囫囵下来,至于衣服早已失落在山中。尽管满身脏污,但是,在李卫东等人面前她依旧泰然自若,点点头算是答礼之后,她便沉声问道:“李大人,如今京城局势如何?”

见崔夙不问他们为何不上山营救,而是直接问起京城局势,李卫东顿时心中一凛,更觉得面前这位不是寻常养尊处优的皇家贵女。沉吟片刻后,他便坦然答道:“郡主,卑职自山上事变之后,先前派过四人回京报信,但全都没有消息传回来,因此不敢贸然再派人回京。如今京城情势如何,卑职等人并不知情。”

果然如此!

崔夙此后一句话不说,一路随李卫东等人进了营帐。见刘宇轩示意人已经到齐,她方才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正题:“刘大人已经告知了我详情,你们行前奉了太后旨意,所以行事未免畏首畏尾,先前未曾施救,也未必就不是好心,所以我不会追究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闻听此话,在场大多数人都松了一口气,而李卫东却毫无征兆地心中一震。果然,紧接着崔夙的话便让他愣在了当场。

“但是,如今京城局势未明,你们既然在事先得了太后口谕,便应当是深得太后信任的臣子,怎可在这种时候按兵不动?”崔夙一下子提高了声音,若不是没有地方可供她拍案,她真的想拿一个惊堂木重重地拍一下,“倘若如今京城局势尽在太后掌握之中,你们派出去的六个人至少会有一两个回来,怎么会没有回信?而灵山之上怎么会无缘无故发生乱石崩塌掩埋通道这种事?”

李卫东见其他人都不做声,作为主将,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前一步:“郡主恕罪,卑职不过是一营指挥使,未得上命不敢擅动,否则便是违旨,还请郡主体恤。”

“你们的为难之处我明白。”崔夙扫了底下众人一眼,见各人神情自有不同,她突然一字一句地道,“若是太后怪罪下来,此事全都有我担当,绝不会罪及你们。虽说你们没有多少人,但世上之事决乎智决乎勇,有时必定得冒一点风险。倘若京城真有变故,那么,各位就是异日的功臣!”

PS:第二更……今天就这么多了,不好意思,忙得快发疯了。欠的那一章明天看看能不能补上。最后,召唤票……

第二十六章 以身涉险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二十六章 以身涉险 夜色之中,京城十二门紧闭,墙头黑影憧憧,显得既肃穆而又诡异。

对于城外的人来说,传言中的全城大索已经是第三天了。这两天无论是商贩樵夫,抑或是进京碰运气的士子,甚至是回朝奏事的官员都不得入内。无论在城门口谩骂还是出示往日可畅通无阻的出入公文,全都不得入内。久而久之,谣言便不可抑制地流传了开来。

“听说了京城如今禁军全部出动,已经血流成河了!”

“听说是江东王临江王联合起来夺宫,软禁了太后和皇上!”

“谁说的,我听说是宫中某位娘娘生了个妖孽,如今正在全城做法事呢!”

“咳,你们都是胡说八道,听说是魏王谋反,太后气得一病不起已经归天了,皇上下令紧闭十二门密不发丧,是为了天下大局!”

随着被拒之于城门之外的人越来越多,谣言的版本也花样翻新,最后就连起先胡说八道的人也渐渐深信不疑。所有人都在怀疑着,这种节骨眼上,拱卫京畿的南北大营怎么会一点动静都没有?不管怎么说,也应该有一两拨打听消息的才对!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三日前田菁带着太后钦赐尚方宝剑亲自进驻北大营。她当年和北大营统领莫聆风曾经并肩作战过,和一些军官都有不错的交情,因此她奉旨进营后亮出尚方宝剑,上上下下的军官虽感错愕,最后也全都俯首听命。之后北大营营门紧闭,除了采买及军需人员,全都不曾踏出营门一步。

而南大营中则是另一派景象,原因则是因为劳明诺奉旨进宫述职,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主心骨。由于派系复杂,南大营诸将在战力和人数上原本就略逊北大营一筹,军官中间既有各家勋贵子弟,又有真正经历过沙场血战的悍将,若不是上头的统领是前任左相林华的女婿劳明诺,只怕早就出乱子了。如今各派势力为了平衡和彼此牵制,竟连一个斥候都不敢派出去。

在这样的情势下,崔夙和武威营先锋一百人沿路没有遇到任何拦阻,顺顺利利就抵达了离城门一里多外的虎啸坡。而听了斥候回报的消息,她的眉头登时紧紧皱了起来。

原来,据斥候从城外聚集的民众那里得到的消息,这些天只有明德门和延兴门有两拨人进了京城,听他们的描述像是前两天武威营派回城中报信的信使。而之后城门就再也没有打开过,也没有任何动静。

沉吟片刻,她便开口问道:“真的就连官员凭借公文也不能放行?”

“启禀郡主,确实不行。”那斥候满脸的无可奈何,“卑职去打探的时候,正好有人说起一天前一个朝廷官员想要进城,那还是从岳州回来的观风使,是太后亲自委派的,结果还是被挡在外头。据那些百姓讲,那位大人还气冲冲地说要弹劾城门的守将,别人却根本不理他。”

听到这里,崔夙已经完全打消了用金牌令箭硬闯的死办法,毕竟,杀手锏是要留在最后用的,倘若连第一关都过不去,之后只怕更是寸步难行。她转头看着指挥使李卫东,低声问道:“李大人,你临行之前和京城商定的传信办法都是怎么说的?应该早就议定了进出哪个城门,使用什么办法联络吧?”

李卫东心头咯噔一下,但亦知道自己既然选择跟着崔夙拔营,就惟有一条道走到黑,当下便点了点头:“郡主,当初向卑职传旨的是侍卫亲军统领范志明范大人,他当初和卑职说好,每天派出两名信使通报安全与否,先走明德门,再走延兴门,然后走安化门,三日一次轮换。头两天范大人说过不用派人报信,自第三天开始,连续两天卑职都派过信使,由于没有回音,所以今天还没有派人出去。”

这都是相当重要的信息,崔夙一一记在心中,然后便上前几步,驻足眺望着城墙的轮廓。夜色中,城墙上隐约可见几个朦朦胧胧的人影,多半是巡夜的军士。唯一的顾虑就是,前两拨人不知是被直接灭口还是被软禁了起来,如果是前者,进城的风险就很难说了;倘若是后者,混进城去伺机而动的把握也能更大些。只可惜,现如今连一点用来参考的消息也没有。

由于身上原本的那套衣服已经不能再穿,她此刻完全是一副寻常军士打扮——这多亏了李卫东正好有一个亲兵的身材和她差不多,又有多余的衣服可供替换,否则就是她有再大能耐亦没有法子。而刘宇轩也同样是如法炮制,此刻穿的便是一套都头的军服。

崔夙当然知道侍卫亲军统领范志明乃是太后的心腹,更是内侍出身,忠诚方面应该可保无虞。但是,在这种节骨眼上,京城局势犹如迷雾一团,轻信任何人的结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那你和范志明当初议定的情形可曾说过只允许你派信使,而他不必有任何回音?”

见崔夙一下子问到关键,李卫东顿时更觉佩服。他勉强算是宗室旁支,若是真的按照血统推算,大概和开国太祖有那么一分关系,但早就式微了。若是真的说忠诚,他的忠诚却并不在皇帝,而在太后。一营指挥使不算什么大官,但相对他的年纪而言已经算是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此番得到这样的重任,他很有可能得到提拔。

“事先范大人说过会有信使往来,所以一直没有等到回音,卑职心中有些疑惑,第二次派人的时候还额外吩咐得了回信要早点回来,结果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如此一来,卑职就不敢再派人出去了,这些弟兄都是卑职一手调教出来的,若是一个个……”

他轻声叹了一口气,却止住了话头。那些贵人兴许不在乎底下军士的性命,但他却不可能不在乎,为将者非不得已,不能随便舍弃麾下兵卒,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原则。只是,倘若崔夙硬是要他再派人入城试探一次,他又该怎么办?

“既然今天的使者还未派出去,便由我和刘大人走这一遭好了!”

“什么?

“这怎么行!”

刘宇轩和李卫东几乎同时反应强烈,话一出口,两人对视一眼,李卫东便知机地将话语权让给了刘宇轩,自己悄悄往后退了一步。

他已经完全认定崔夙不是那种娇滴滴的皇家郡主,毕竟,这种时候还要亲自出马,绝对不是寻常养尊处优的贵人能够做到的。可他和崔夙又不熟悉,只怕纵使说破了嘴皮也是徒劳无益,还不如让刘宇轩试一试。如果不能奏效,他也只好认了。

论及识相,一帮军官没有一个会比李卫东差,全都悄悄退避了开来,把地方留给了崔夙和刘宇轩两人,而这两位果然是唇枪舌剑地吵了起来。

“夙儿,听我的话,你把金牌令箭交给我就行了,我一个人进城就行了!”

“你已经因为太后和你爹的意思骗了我一次,你让我怎么信你?”

“可是……你若是贸然进城,身份被人识穿可能会有危险!”

“你别小看我,我一个人至少还能对付两个,再说,不是还有你么?”

“……”

一通激烈的争执过后,刘宇轩终究没有说服崔夙,只得无奈地答应了这个提议,却死活要求崔夙保证这一路上都听他的指挥,不能随意妄动。眼见目的达到,崔夙自然是满口答应,一颗心却已经飘进了宫中。

此时此刻,也不知道太后怎样了……

PS:求推荐票……另外,包月用户如果正好有推荐票没有投,能不能去支持一下Lilys大人的《千年祝祭》?女频很少有西幻写的好的,除了白开水之外,L的千年真的非常不错。以下是《千年祝祭》的链接,谢谢大家的支持!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千年祝祭

第二十七章 鱼目混珠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二十七章 鱼目混珠 由于天热,因此不少商贩便趁着黄昏赶到了城门附近,寄希望于第二天城门会打开。因此,夜色中的安化门前便有三三两两的人席地坐在那里聊天磕牙。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人们都惊动了,不少人转头往后方张望的时候,看见的便是一前一后两骑正在迅速接近。

一个中年菜贩看了一阵,立刻失望地摇了摇头:“咳,是两个军汉,肯定不会随便放行。估计待会又得大发脾气,这些当兵的就是这样,脾气死硬死硬的!”

正在其他人点头附和的时候,两骑人在城门前十几步远处停了下来,其中一人的口中突然发出了尖锐的唿哨声,恰恰是三长两短两长。此时,城墙上立刻探出了一个脑袋,张望片刻便高声问道:“来者何人?”

“我是龙骧军武威营的信使,奉命进京城送信的!”

城墙上顿时传来了一阵说话声,紧接着,城下的人们便隐约看见有人离开前去报信,不由全都嘀咕了起来。自从京城十二门齐齐闭锁这两天来,他们只见有人出来不见有人进去,此番来的不过是两个信使,竟比上次那个什么官员更管用?

正在他们满心疑惑的时候,便只听城门那边传来了一阵大呼小叫的声音,这立刻让他们全都兴奋了起来。即便这一次他们不能进去,好歹也能知道京城里头发生了什么事不是?

然而,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更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随着城门嘎吱嘎吱打开了一条缝,出来的便是十几名全副武装的军士,一个个腰中跨刀如临大敌。见此情景,谁都知道惹不起这群军爷,纷纷忙不迭地往后退。

城外两匹马上的骑手见有人出来,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先后跳下了马,牵着缰绳会合了上去。一打照面,城中出来的一个队长模样的人便上上下下打量了两人一番,冷不丁问道:“两位面生得很啊,我也曾经在龙骧军武威营齐大人麾下干过,似乎没有见过你们!”

乔装打扮成武威营信使的正是刘宇轩和崔夙。由于崔夙说话容易露馅,因此刘宇轩便抢在前面答道:“这位兄弟记错了,武威营指挥使是李大人,什么时候变成了齐大人?李大人奉命扈从郡主,曾经和范大人约好了,所以才派了我们俩去见范大人!”

“咳,看我这记性!”那小队长猛地一拍脑门,一副如梦初醒的模样,“我那时在武威营那会子,李大人还没有来呢!看你们年纪轻轻,也不会记得前几任的主官。好了好了,赶快进城吧,否则这些泥腿子又该闹腾了!”

言语间,一群军士有意无意地将刘宇轩和崔夙围在中间,看那情势,只怕是两人稍有异动就要动手。刘宇轩心下焦急,见崔夙不动声色方才稍稍放心了一些,右手却已经轻轻捏住了袖子中的匕首。事到如今,他也渐渐有些别的想头,毕竟,谁也不能担保人心永远不变。

一行人刚进城门,就有人立刻关上了城门,然后摆好了门闩和巨大的圆木等物。就在城门口的廊道中,赫然可见铁拒马以及一应全副武装的军士,气氛显得格外凝重肃穆。看到这一幕,崔夙心中狂跳,那种不妥当的预感更加浓烈了起来。

果然,京城之中的局势很是蹊跷!

在走了一段路之后,刚才领他们进来的小队长突然转头笑道:“我只能送两位到这里了,待会便有范大人的亲兵接手,两位若有事情,到时直接对范大人说就好。”

崔夙闻言愕然,她根本没有看见有所谓范志明的亲兵前来迎接,更不知道此话是什么意思。倒是刘宇轩左右看了看那些面无表情的军士,若有所思地拱了拱手:“怪不得我们在城外等了这么久,原来竟是范大人的亲兵护送。这位兄弟,多谢了!”

见刘宇轩这么快就明白过来,那小队长顿时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很勉强地笑了笑就转身走了。而他这一走,四周那些军士立刻将两人围得更紧了一些,甚至有人把手按在了刀柄上。

眼见架势不对,刘宇轩心中忧心忡忡,只得对崔夙打了个眼色,脚下步子亦加快了一些。而第一次见识这样的阵仗,崔夙也是心头巨震,却不肯露了怯意,连忙加紧追上了刘宇轩的脚步,更竭力克制自己不往旁边多看一眼。

四周都是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似乎就连呼吸也是同一个节奏,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崔夙渐渐觉得有些神思不属,直到有人忽然重重捏了一下她的手,她方才恍过神来,脚下差点一个踉跄。她悄悄转头去看刘宇轩,只见对方自顾自地大步往前走,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不由心中一暖,刚刚消磨殆尽的信心也渐渐复苏了。

连这些亲兵的威压都受不了,待会见了范志明她岂不是更加难以应对?

大街上很少看得到百姓,但时而有十人一队的禁军手持整齐的兵器走过。尽管这里没有大臣府邸,但是崔夙几乎能够想到内城之中剑拔弩张的景况,两手不由紧紧握成了拳头,尖锐的指甲立刻陷入了肉中,带来了阵阵剧痛,这也让她的头脑得以恢复清明。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侍卫亲军司的大门口,这里并不像崔夙想象的那样戒备森严,门口只有八个犹如钉子一般扎在那里的禁军,里面亦是鸦雀无声。而一群军士停下了脚步,整齐地散开了一个半圆形,开口正朝着衙门的方向。

“大人正在里面理事,你们自己进去吧!”

听了这句生硬的话,刘宇轩二话不说便当先往里面走。他如今扮演的是一个军中都头,这一番做派也有那么几份气势,而崔夙连忙低头跟了上去,眼睛却不忘往四周瞟了一眼。她毕竟随田菁练过武,又曾经学过一点藏匿踪影,这一番看去,竟没有发现隐藏有人的气息,心中不由嘀咕了起来。

这样一个实际上掌握了京城卫戍大权的人,居然会如此托大,连一个护卫也没有?

尽管如此,她也没有忘记随刘宇轩停下脚步。前方是一座看似厅堂似的建筑,里头的案桌后面似乎坐着一个人影,似乎正在奋笔疾书写一些什么。

“卑职龙骧军武威营都头刘甲,求见范大人!”

听到这个声音,崔夙知道自己也要报名求见,只得硬着头皮压低了嗓音报道:“卑职龙骧军武威营甲士冯定,求见范大人!”这一声报完,她顿时感到喉咙一阵痒痒,似乎再也难以顺利发声,却只得强自忍耐了下来。

“你们就是李卫东的属下?进来吧!”

这个带有几分阴柔气息的声音崔夙并不陌生,昔日在宫中的时候,她曾经看到过范志明进慈寿宫谒见太后,虽然没说过几句话,可这一次的相见完全颠覆了场合身份,只怕到时候需得临机应变方才能够应付过去。

相传范志明武艺超群,乃是昔日先帝身边的第一高手,若是动手,她这一边可有必胜的把握?

这是一个她完完全全不知道的答案。

PS:抱歉,欠大家的一章我会记得的,月底突然忙疯了,根本没时间码字,实在不好意思!!一个月快结束了,也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广告时间:高僧空林心无微尘,见海棠而叹“终身误,一字误,误尽天下人”。

误过青春、误过爱情、误了成佛、误了升仙、误了江湖,误了天下……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走上无法预料结局的人生。

第二十八章 权阉本色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二十八章 权阉本色 仅仅是在三个月之前,侍卫亲军统领一直都是刘成。这样一个职位,由刘成把持已经有十年了,然而,刘成这位名义上的统领却从来没有真正踏入过侍卫亲军衙门的议事厅,因为,自先帝晚年开始,侍卫亲军的实权就一直属于一个人——范志明。

对于宫中那些太监而言,范志明这个名字无疑如雷贯耳。同样是太监,他却得到了种种阉宦难以得到的恩遇,不仅在外有一座府邸,而且可以随班参加朝会,尽管那个站班中的位置相当靠后。但不管怎么说,范志明都是太监之中的头一份,至于他武功有多高的传闻则更是版本多多。

这样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平日行事却很是低调。不明就里的文官很难在武臣队列之中注意到范志明的身影,因为每一次朝会,从头到尾他都站在同僚的阴影之中一言不发,直到朝会结束。武臣之中倒是有人和范志明关系不错,但由于范志明不喜高调,因此究竟是谁和谁关系密切,等闲人自然不知就里。

直到如今,侍卫亲军统领六个字依旧是旁人对范志明官衔的误称,而事实上,他的正式官职一直都是皇城使,拜振武校尉,仅此而已。

身为刘成的儿子,刘宇轩和范志明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当初他几乎拜在范志明的门下学习武艺,虽然最终还是另投名师,但和对方交手的经历他却不止有过一次。认真算起来,在他武功突飞猛进之后,十次之中勉强也能胜上三场,算得上是不错的战绩了。

他不希望范志明有什么问题,更不想动手。但是,倘若这一切无法避免,他也只能拼一拼了。而这两年他虽然没有见过崔夙动武,但照当年的情形来看,关键一刻帮他一把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两人先后进门,而案桌后的那人在崔夙迈进门槛时,头也随之抬起,但目光只是在她身上一扫就落在了前头的刘宇轩身上。待到认清了人,他突然眉头一挑,厉声质问道:“你不是奉太后旨意在郡主身边随扈么,怎么这个时候跑回来了?”

“范大人,你难道不知道那边出事了!”见范志明闻言立刻脸色大变,刘宇轩不禁心下生疑,立刻追加了一句,“先头李卫东派了两拨信使前来报信,范大人都没见到?”

“你是说李卫东已经派来了两拨四个信使?”

范志明猛地离座而起,本就阴沉的脸上顿时完全为深深的阴霾所笼罩。默立半晌,他突然冷笑了起来:“好,好!怪不得我觉得有明德门和延兴门安静得很,原来有这样的玄机!我天天等信使就是不来,敢情被人扣下了!”

“范大人真的没有见到那两拨使者?”刘宇轩愈发感到如今的局势不可捉摸,脸色更是难看得很,“灵山上落石掩盖了山道,我费尽千辛万苦方才下山和李卫东会合。他前两日连着向京城派出了两拨信使,结果都没有任何消息,如今他亦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你的意思是说,郡主被困在了山上?”

范志明先是一愣,随即大怒:“既然如此危局,你怎么还敢抛下郡主来京城?这里有你爹和我看着,总不会出了岔子,倘若是郡主有什么三长两短,你如何向太后交待?你……你糊涂!太后为什么要让郡主去灵山寺上香祈福还愿?为什么要额外挑选李卫东的武威营?为什么要你亲自随行护卫?你……万一出了事情,怕是连你爹也饶不了你!”

听到这样一通激动得近乎语无伦次的话,崔夙渐渐有些动摇了。刚想开口说话,她却冷不丁看到刘宇轩负在最后的双手轻轻摇了摇,心中登时一凛。如今局势未明,自己能隐藏多久便是多久,若是贸贸然将底牌全都亮出来,若是范志明真有异心就难说了。

“范大人放心,郡主在山上尚有人护卫,再者李卫东已经派人清理山上乱石,五百人的禁军驻扎灵山左右,绝对不至于出问题。而若是我不来,只怕郡主就要亲自入京探一个究竟了!”说到这里,刘宇轩故意无奈地叹了一声,“郡主的脾气大家都知道,这种时候还能耐着性子呆在山上就很是不易了。”

“你说的没错。”范志明一个月也有数次出入慈寿宫,自然从太后口中听说过崔夙的往事,最后只得叹了一口气,“也罢,你既然回来了,就留下好了。如今看来,我手下的人当中只怕不止这两个出了乱子,我坐镇这里一直没有出去过,但凡外间消息都是靠那些心腹传递,若是有人存心瞒报,只怕……”

虽然范志明没有把话点透,但刘宇轩和崔夙同时心中了然。既然范志明脱不开身,他那些传达消息的心腹只怕同样是出了问题,如果不是如此,那么就代表对方在撒谎。现如今,他们也只能暂且相信范志明未曾变节。

“这个你先拿着!”范志明随手扔过去一柄镶着明珠的匕首,沉吟片刻又发话道,“这是我的表记,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